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北师大七级下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一)含答案

北师大七级下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一)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6,第三边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0B.12C.14D.162.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A=∠CB、∠A:∠B:∠C=2:3:5C、∠A=2∠B=3∠CD、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一个内角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少为 ( )A.0B.1C.2 D.3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5.能将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一条线段是 ( )A.中线B.角平分线C.高线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如图5—12,已知∠ACB=90°,CD⊥AB,垂足是D,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是 ( )A.∠1B.∠2C.∠B D.∠1、∠2和∠B7.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锐角大于它的余角B、锐角大于它的补角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D、锐角与钝角之和等于平角8.已知:a、b、c是△ABC三边长,且M=(a+b+c)(a+b-c)(a-b-c),那么( )A.M>0 B. M=0C.M<0 D.不能确定9.锐角三角形中,最大角α的取值范围是()A、00<α<900ºB、600<α<900ºC、600<α<1800D、600º≤α<900º10.各边长均为整数且三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的周长小于13,这样的三角形个数共有( )A.5个B.4个C.3个D.2个二、填空题1.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差为20º,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为.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周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3.把下列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 ,那么 .4.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5.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 、b 、c ,且c≥b≥a>0,如果b =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6.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差为40°,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 7.如下图左,DH ∥GE ∥BC ,AC ∥EF ,那么与∠HDC 相等的角有 .8.如图5—13,在△ABC 中,AD⊥BC,GC⊥BC,CF⊥AB,BE⊥AC,垂足分别为D 、C 、F 、E ,则_______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_________是△ABC 中AB 边上的高,_________是△ABC 中AC 边上的高,CF 是△ABC 的高,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9.如图5—14,△ABC 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如果∠A=50°,那么∠D=_____.10.如图5—15,△ABC 中,∠A=60°,∠ABC、∠ACB 的平分线BD 、CD 交于点D ,则∠BDC=_____.MHGFED CBA11.如图5—16,该五角星中,∠A+∠B+∠C+∠D+∠E=________度.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cm,腰长为xcm,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1.如图5—17,点B、C、D、E共线,试问图中A、B、C、D、E五点可确定多少个三角形?说明理由.2.如图5—18,∠BAD=∠CAD,则AD是△ABC的角平分线,对吗?说明理由.3.一个飞机零件的形状如图5—19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D应分别是20°和30°,康师傅量得∠BCD=143°,就能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4.如图:(1) 画△ABC 的外角∠BCD ,再画∠BCD 的平分线CE. (2) 若∠A=∠B ,请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ABC 中,∠A=∠B ,CE 是外角∠BCD 的平分线 求证:CE ∥AB5.如图5—21,△ABC 中,∠B=34°,∠ACB=104°,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求∠DAE 的度数.6.如图5—22,在△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AB =13cm ,BC =12cm ,AC =5cm ,求:(1)△ABC 的面积;(2)CD 的长.7.看图填空:(1) 如下图左,∠A +∠D =180º(已知)∴∥( )CBA∴∠1= ( ) ∵∠1=65º(已知)∴∠C =65º( )(2) 如上图右,已知,∠ADC =∠ABC ,BE 、DF 分别平分∠ABC 、∠ADC ,且∠1=∠2,求证:∠A=∠C.证明:∵BE 、DF 分别平分∠ABC 、∠ADC (已知)∴ ∠1=21∠ABC ,∠3=21∠ADC ( ) ∵∠ABC =∠ADC (已知) ∴21∠ABC =21∠ADC ( ) ∴∠1=∠3( ) ∵∠1=∠2(已知)∴∠2=∠3( )∴( )∥( )( ) ∴∠A +∠=180º ,∠C +∠=180º( ) ∴∠A =∠C ( )8.已知:如图5—24,P 是△ABC 内任一点,求证:AB +AC >BP +PC .1DCB A答案:一、1.C 2.B 3.C 4.C 5.A 6.B 7.A 8.C 9.A 10.C二、1.3; 2.; 3.锐角(等腰锐角); 4.;5.10; 6.和; 7.; 8.;9.; 10.; 11.; 12.. 三、1.可以确定6个三角形.理由:经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线段,而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组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图中可以确定6个三角形.2.错误.因为AD 虽然是线段,但不符合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这里射线AD 是的平分线.3.假设此零件合格,连接BD ,则;可知.这与上面的结果不一致,从而知这个零件不合格.4.∵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 D 为BC 的中点,. ∵的周长-的周长=5cm . ∴. 又∵, ∴.5.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32周长20,164<<<<BC cm 37︒65︒25︒100GAC FAC FGC BFC BE CF AD ∆∆∆∆,,,,,,︒65︒120︒180126<<x BAC ∠︒=︒-︒=∠+∠37143180CBD CDB ()︒=︒+︒-︒=∠+∠40203090CBD CDB BD CD =ADC ∆ABD ∆cm AB AC 5=-cm AB AC 11=+cm AC 8=. ∴. 又∵ AE 平分∠BAC . ∴. ∴. 又∵,∴.6.(1)∵在△ABC 中,,,,(2)∵ CD 是AB 边上的高, ∴. 即. ∴. 7.如图,延长BP 交AC 于D , ∵, ∴. 8.∵, ∴, ∴. 又∵,∴. ∴,∵, ∴.︒=∠+∠+∠180BAC ACB B ︒=︒-︒-︒=∠4210434180BAC ︒=︒⨯=∠=∠21422121BAC BAE ︒=︒+︒=∠+∠=∠552134BAE B AED ︒=∠+∠90DAE AED ︒=︒-︒=∠-︒=∠35559090AED DAE ︒=∠90ACB cm AC 5=cm BC 12=().3012521212cm BC AC S ABC =⨯⨯=⋅=∴∆CD AB S ABC ⋅=∆21CD ⨯⨯=132130()cm CD 1360=A PDC PDC BPC ∠>∠∠>∠,A BPC ∠>∠A C ∠=∠74C A ∠=∠74C B C ∠<∠<∠74︒=∠+∠+∠180C B A ︒=∠+∠+∠18074C B C C B ∠-︒=∠711180C C C ∠<∠-︒<∠71118074︒<∠<︒8470C又∵为整数, ∴∠C 的度数为7的倍数. ∴,∴. 9.如图,延长BP 交AC 于点D .在△BAD 中,, 即:. 在△PDC 中,. ①+②得, 即.C A ∠=∠74︒=∠77C ︒=∠=∠4474C A BD AD AB >+PD BP AD AB +>+PC DC PD >+PC PD BP DC PD AD AB ++>+++PC BP AC AB +>+。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九月份月考试卷第1页(共3页)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请 不 要 在 密 封 线 内 答 题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检测卷 五年级语文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 座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基础演练场 一、我小小书法家。

(看拼音写词语)(11分) x ún hu án tu î y â sh ēn y ín ch ãn j ìng f án y ù ( ) ( ) ( ) ( ) ( ) h ïu long xi āo h ào t ǔ g ù n à x īn f ān l ái f ù q ù ( ) ( ) ( ) ( ) 二、积累充值卡(巧填词语),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个各写一句话。

(8分) 烈日( )( ) 大( )倾( ) 粗( )滥( ) 应( )不( ) ( )熏( )燎 不言( )( )( )光( )彩 ( )云密( ) 三、精挑细选,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2分) 1、莫名其妙 ①名誉,声誉。

②叫出,说出。

③名字。

2、喜出望外 ①看,往远处看。

②名望,声誉。

③希图,盼。

3、冒名顶替 ①向外透,往外升。

②不顾。

③用假的充当真的。

4、悉心照料 ①知道。

②尽,全。

③熟悉。

四、给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分) 1、( )到哪里, 我们( )不忘记自己的家乡。

2、( )不怕困难的人,( )能取得成功。

3、( )现在条件很好, ( )不要忘记过去艰苦的岁月。

4、这家酒店( )坚固,( )美观。

五、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含“烈”字的词语。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阅读理解(共10分)1. 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共5分)猴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动物。

有一天,猴子在树上看到一些香蕉,它非常想吃。

可是,香蕉在离它很远的地方。

猴子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

最后,它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它先找来一个长长的棍子,然后用棍子把香蕉挑了下来。

这样,猴子就高高兴兴地吃到了香蕉。

问题:猴子是怎么吃到香蕉的?A. 猴子用手把香蕉摘下来。

B. 猴子用一个长长的棍子把香蕉挑下来。

C. 猴子爬到香蕉树上吃香蕉。

D. 猴子没有吃到香蕉。

答案:B2. 阅读短文,判断句子正(√)误(×)。

(共5分)太阳是地球的好朋友。

太阳每天都给地球带来光和热。

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把地球照亮。

中午,太阳在最高的地方,地球最热。

下午,太阳开始西下,地球变凉了。

晚上,太阳西下的时候,地球变得黑暗。

问题:1. 太阳从西边升起。

(×)2. 太阳在中午的时候,地球最热。

(√)3. 太阳每天都给地球带来光和热。

(√)4. 太阳只在早上才给地球带来光和热。

(×)5. 太阳西下的时候,地球变得黑暗。

(√)答案:1(×),2(√),3(√),4(×),5(√)二、词语运用(共10分)1. 选词填空(共5分)根据句意,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1. 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做一顿丰盛的________。

2. 外面下了一整天的雨,地面湿漉漉的,一点也不________。

3. 爷爷每天早晨都会在公园里________散步。

4. 小明的手指被门夹到了,疼得他哭了________。

5. 妹妹研究很用功,每次都考得很________。

答案:1. 早餐 2. 干燥 3. 散步 4. 出声 5. 优秀2. 根据句意,选择相应的词语填空。

(共5分)1. 上学迟到了,他的________很生气。

2. 下课后,我们一起去篮球场________。

3. 小狗跟着主人________,尾巴摇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共三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共三套)

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1.分数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最小的带分数再加上( )个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2.30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2里面有( )个13,4里面有( )个1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5.一个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这个分数可能是( )。

6.如果A=B+1(且A ,B 均不等于0),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五(1)班有25名女生,30名男生,女生是男生的( )( ),男生是女生的( )( ),女生是全班的( )( )。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分母不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时,一定要先进行通分。

( ) 2.真分数都小于1,带分数和假分数都大于1。

( )3.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能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 )4.6m 的16和5m 的15是相等的。

(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数。

( )6.姐弟俩各自拿出自己压岁钱的12捐给灾区,他们所捐的钱数是相等的。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组数中,公因数只有1的一组数是( )。

A.3和54 B.6和15 C.17和51 D.23和912.下列各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的是( )。

A.227B.45C.12D.6353.如果4a是真分数,8a是假分数,那么a 可取的整数最多有( )个。

A.3B.4C.5D.无数4.已知a>b (a ,b 均为非0自然数),那么1a( )1b。

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5.大于13小于12的分数有( )。

A.无数个 B.1个 C.2个 D.0个6.49的分子增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也增加12B.扩大到原来的2倍C.扩大到原来的3倍D.增加27 四、操作题。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4)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的正方形格纸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1.如图,在33⨯的正方形格纸中,与ABC成轴点三角形,图中ABC是一个格点三角形,在这个33对称的格点三角形最多有()A.3个B.4个C.5个D.6个2.下列四个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B.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C.全等的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D.若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我们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4.如图是一个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若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则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A.1 号袋B.2 号袋C.3 号袋D.4 号袋5.下列世界博览会会徽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6.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任意两个内角和;②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只有四边形;③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个.A.0 B.1 C.2 D.37.下面4个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 8.如图,折叠三角形纸片ABC ,使点B 与点C 重合,折痕为DE ;展平纸片,连接AD .若6AB =cm ,4AC =cm ,则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 )A .等于1 cmB .等于2 cmC .等于3 cmD .无法确定 9.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1.如图,在△ABC 中,∠A =70°,∠B =90°,点A 关于BC 的对称点是A ',点B 关于AC 的对称点是B ',点C 关于AB 的对称点是C ',若△ABC 的面积是1,则△A 'B 'C '的面积是( )A .2B .3C .4D .512.将一张正方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 、AF 为折痕,点B 、D 折叠后的对应点分别为B′、D′,若∠B′A D′=16°,则∠EAF 的度数为( ).A .40°B .45°C .56°D .37°二、填空题13.Rt ABC 中,C ∠是直角,O 是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6AC =,8BC =,10BA =,O 到三边的距离是______.14.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4cm ,BC =8cm ,把纸片的部分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ACD 的周长为_____.15.有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所示沿AB 折叠,若140︒∠=,则纸带重叠部分中____CAB ︒∠=16.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分别沿着EP 、FP 对折,使点A 落在点A ′,点B 落在点B ′,若点P ,A ′,B ′在同一直线上,则两条折痕的夹角∠EPF 的度数为_____.17.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EF 折叠,点C 、D 分别落在M 、N 的位置,且∠AEF =23∠DEF ,则∠NEA =_____.18.在ABC ∆中,将B ,C ∠按如图所示方式折叠,点B ,C 均落于边BC 上一点Q 处,线段MN ,EF 为折痕,若82A ∠=︒,则MQE ∠=______.19.如图,点 P 是∠AOB 内部一定点(1)若∠AOB =50°,作点 P 关于 OA 的对称点 P 1,作点 P 关于 OB 的对称点 P 2,连 OP 1、OP 2,则∠P 1OP 2=___.(2)若∠AOB =α,点 C 、D 分别在射线 OA 、OB 上移动,当△PCD 的周长最小时,则∠CPD =___(用 α 的代数式表示).20.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如果∠1=64°,那么∠2=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如图ABC ,AE 平分BAC ∠,EF AB ⊥,垂足为F ,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EG AC ⊥,垂足为点G ,ED 垂直平分BC ,D 为垂足,连结BE ,CE . 求证:BEF CEG △≌△.22.(教材呈现)数学课上,赵老师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按照华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87页完成角平分线的作法,方法如下:试一试如图,AOB ∠为已知角,试按下列步骤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作出AOB ∠的平分线.第一步:在射线OA 、OB 上,分别截取OD 、OE ,使0;OD E =第二步:分别以点D 和点E 为圆心,适当长(大于线段DE 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圆弧,在AOB ∠内,两弧交于点C ;第三步:作射线OC .射线OC 就是所要求作的AOB ∠的平分线(问题1)赵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小明发现只利用直角三角板也可以作AOB ∠的角平分线,方法如下: 步骤:①利用三角板上的刻度,在OA 、OB 上分别截取OM 、ON ,使OM ON =. ②分别过点M 、N 作OM 、ON 的垂线,交于点P .③作射线OP ,则OP 为AOB ∠的平分线.请根据小明的作法,求证OP 为AOB ∠的平分线.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1,4),B(-1,1).C(-4,5).(1)在图中做△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并写出点A',B’, C'的坐标;(2)在直角坐标系中,找一点P ,使得△ABC 全等于△ABP ,请直接写出点P 坐标.24.如图,方格子的边长为1,△ABC的顶点在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求△ABC的面积.25.如图1是3×3的正方形方格,将其中两个方格涂黑,并且使涂黑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要求: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案,例如图2中的两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图案),请在图3中的四幅图中完成你的设计.26.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网格中有两个格点A 、B 和直线l ,且AB 长为3.6.(1)求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1A .(2)P 为直线l 上一动点,在图中标出使AP BP +的值最小的P 点,且求出AP BP +的最小值?(3)求ABP ∆周长的最小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网格结构分别确定出不同的对称轴,然后作出成轴对称的三角形即可得解.【详解】解:与ABC 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最多有6个.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并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点在于确定出不同的对称轴.2.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3.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和定义,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详解】A、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符合轴对称的定义,故正确;B、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符合轴对称的定义,故正确;C、全等的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由于位置关系不确定,不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故错误;D、若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我们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符合轴对称的定义,故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4.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详解】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知,台球走过的路径为:∴最后落入2号球袋,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判定,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出图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得只有B选项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定义,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6.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性质、对称轴的定义知识点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 ①应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故本选项错误; ②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只有四边形,故正确;③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③错误;综上所述, ②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性质、对称轴的定义相关知识点,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7.D解析: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注意找到对称轴可很快的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详解】解:A 、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8.B解析:B【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D=CD ,由此可得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等于AB 与AC 的差.【详解】由折叠得,BD=CD ,∵6AB =cm ,4AC =cm ,∴△ABD 的周长-△ACD 的周长=(AB+AD+BD )-(AD+AC+CD)=AB-AC=6-4=2cm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折叠问题,由折叠得到BD=CD 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可知只有第三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详解】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有2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第三个图形找不到对称轴,则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第四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轴对称图形共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0.B解析:B【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第1个是轴对称图形;第2个不是轴对称图形;第3个是轴对称图形;第4个是轴对称图形;第5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11.B解析:B【分析】B B′的延长线交A′C′于E,如图,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DB′=DB,BB′⊥AC,BC=BC′,AB=A′B,则可判断△ABC≌△A′BC′,所以∠C=∠A′C′B,AC=A′C′,则AC∥A′C′,所以DE⊥A′C′,且BD=BE,即B′E=3BD,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S△A′B′C′=3S△ABC.【详解】BB′的延长线交A′C′于E,如图,∵点B关于AC的对称点是B',∴DB′=DB,BB′⊥AC,∵点C关于AB的对称点是C',∴BC=BC′,∵点A关于BC的对称点是A',∴AB=A′B,而∠ABC=∠A′BC′,∴△ABC≌△A′BC′(SAS),∴∠C=∠A′C′B,AC=A′C′,∴AC∥A′C′,∴DE⊥A′C′,而△ABC≌△A′BC′,∴BD=BE,∴B′E=3BD,∴S△A′B′C′=12A′C′×B′E=3×12×BD×AC=3S△ABC=3×1=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2.D解析:D【分析】根据图形,利用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形成的图形全等,对应角相等.【详解】解:由折叠可知∠DAF=∠D′AF,∠B′AE=∠B′AD′,由题意可知:∠DAF+∠D′AF+∠BAE+∠B′AE-∠B′AD′=∠BAD,∵∠B′A D′=16°∴可得:2×(∠B′FA +∠B′A D′)+2×(∠D′AE +∠B′A D′)-16°=90°则∠B′FA+∠D′AE +∠B′A D′=∠EAF=37°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二、填空题13.2【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OE=OD=OF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R 即可【详解】解:过O作OD⊥AC于DOE⊥BC于EOF⊥AB于F连接OC∵O为∠A∠B的平分线的交点∴OD=OFOE=OF∴OD解析:2【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OE=OD=OF,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R即可.【详解】解:过O作OD⊥AC于D,OE⊥BC于E,OF⊥AB于F,连接OC,∵O为∠A、∠B的平分线的交点,∴OD=OF,OE=OF,∴OD=OE=OF,设OD=OE=OF=R,∵S△ACB=S△AOC+S△BCO+S△ABO,则12×6×8=12×6R+12×8R+12×10R,解得R=2,即OD=OE=OF=2,∴点O到三边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熟知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12cm【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BD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D=BD∴△ACD的周长=AC+CD+AD=AC+CD+DB=AC+BC=12(cm)故答案解析:12cm.【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BD,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D=BD,∴△ACD的周长=AC+CD+AD=AC+CD+DB=AC+BC=12(cm),故答案为:12c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转变换的性质,掌握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70【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再由折叠的性质得到则问题得解【详解】由下图可知//又由折叠的性质得到且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折叠问题与角的计算需要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解析:70【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240∠=︒,再由折叠的性质得到34∠=∠,则问题得解.【详解】由下图可知BE //AF1240∴∠=∠=︒又由折叠的性质得到34∠=∠,且234180∠+∠+∠=︒180234702︒-∠∴∠=∠==︒ 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折叠问题与角的计算,需要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中档题. 16.90°【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到∠APE =∠APE ∠BPF =∠BPF 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APE+∠BPF =90°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APE =∠APE ∠BPF =∠BPF ∠APE+∠A解析:90°【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到∠APE =∠A'PE ,∠BPF =∠B'PF ,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A 'PE +∠B 'PF =90°,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APE=∠A'PE,∠BPF=∠B'PF,∠APE+∠A'PE+∠BPF+∠B'PF=180°,∴2(∠A'PE+∠B'PF)=180°,∴∠A'PE+∠B'PF=90°,又∴∠EPF=∠A'PE+∠B'PF,∴∠EPF=90°,故答案为:90°.【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平角的定义.17.36°【分析】由于∠AEF=∠DEF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DEF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N=∠DEF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EF=∠DEF∠AEF+∠DEF=180°∴∠DEF=108°解析:36°.【分析】由于∠AEF=23∠DEF,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DEF,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N=∠DEF,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EF=23∠DEF,∠AEF+∠DEF=180°,∴∠DEF=108°,由折叠可得∠FEN=∠DEF=108°,∴∠NEA=108°+108°﹣180°=36°.故答案为:36°.【点睛】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难度一般.18.【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MQN=∠B∠EQF=∠C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C=98°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得到∠MQN=∠B∠EQF=∠C∵∠A+∠B+∠C=18解析:82【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MQN=∠B,∠EQF=∠C,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C=98°,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得到∠MQN=∠B ,∠EQF=∠C ,∵∠A+∠B+∠C=180°,∴∠B+∠C=180°82-︒=98°,∴∠MQN+∠EQF=98°,∴1809882MQE ∠=︒-︒=︒;故答案为:82︒.【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进行解题.19.100°180°-2α【分析】(1)根据对称性证明∠P1OP2=2∠AOB 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作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P1作点P 关于OB 的对称点P2连P1P2交OA 于C 交OB 于D 连接PCPD 此时△解析:100° 180°-2α【分析】(1)根据对称性证明∠P 1OP 2=2∠AOB ,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作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P 1,作点P 关于OB 的对称点P 2,连P 1P 2交OA 于C ,交OB 于D ,连接PC ,PD ,此时△PCD 的周长最小.利用(1)中结论,根据对称性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如图,由对称性可知:∠AOP=∠AOP 1,∠POB=∠BOP 2,∴∠P 1OP 2=2∠AOB=100°,故答案为100°.(2)如图,作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P 1,作点P 关于OB 的对称点P 2,连P 1P 2交OA 于C ,交OB 于D ,连接PC ,PD ,此时△PCD 的周长最小.根据对称性可知:∠OP1C=∠OPC,∠OP2D=∠OPD,∠P1OP2=2∠AOB=2α.∴∠CPD=∠OP1C+∠OP2D=180°-2α.故答案为180°-2α.【点睛】本题考查作图-最短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58°【分析】由折叠可得∠2=∠CAB依据∠1=64°即可得到∠2=(180°-64°)=58°【详解】由折叠可得∠2=∠CAB又∵∠1=64°∴∠2=(180°-62°)=58°故答案为58°【点解析:58°.【分析】由折叠可得,∠2=∠CAB,依据∠1=64°,即可得到∠2=12(180°-64°)=58°.【详解】由折叠可得,∠2=∠CAB,又∵∠1=64°,∴∠2=12(180°-62°)=58°,故答案为58°.【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性质,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三、解答题21.见解析【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EF EG =,再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E CE =,最后证明Rt △BEF ≌Rt △CEG 即可.【详解】证明:AE ∵平分FAC ∠,EF AF ⊥,EG AC ⊥,EF EG ∴=, DE 垂直平分BC ,BE CE ∴=,EF AF ⊥,EG AC ⊥,90BFE CGE ∴∠=∠=︒,在Rt BEF 和Rt CEG △中,BE CE EF EG=⎧⎨=⎩ Rt Rt (HL)BEF CEG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性质解决问题.22.【问题1】边边边(或SSS );【问题2】见解析【分析】问题1:根据三角形全等的SSS 定理解答;问题2:证明Rt △ONP ≌Rt △OMP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详解】解:问题1:张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SSS , 故答案为:SSS ;问题2:由作图得:OM ON =,PN OB ⊥,PM OA ⊥.∴90PNO PMO ∠=∠=︒.∴PNO 和PMO △是直角三角形.∵OP OP =,∴ONP OMP ≌.∴AOP BOP ∠=∠.∴OP 为AOB ∠的平分线.【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及基本作图的知识,同学们注意仔细审题,理解这些作角平分线的方法,按照题目意思解答.23.(1)图见解析;(2)P (-4,0)或(2,5)或(2,0)【分析】(1)根据轴对称变换的性质作图即可;(2)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确定点P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2)如下图所示:共有共有3个P点使得使得△ABC全等于△ABP,分别为:(-4,0)、(2,5)、(2,0)【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中的作图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关键点的对称点.24.(1)见解析;(2)5.【分析】(1)分别找出A、B、C三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2)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多余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ABC的面积.【详解】解:(1)△A1B1C1如图所示:(2)△ABC的面积=3×4−12×2×4−12×1×3−12×1×3=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关键是找出对称点的位置以及利用割补法求面积.25.见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1)见解析;(2)点P位置见解析,最小值为5;(3)8.6【分析】(1)根据题意作图即可(2)连接BA1交直线l于点P,由两点间,线段最短即可确定点P的位置(3)由(2)中求得点P的位置,即可得AB+AP+BP=AB+A1P+BP=AB+A1B【详解】(1)如图,点A1即为所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2)连接BA1交直线l于点P,连接AB,AP,则AP=A1P,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P BP最短值为5,(3)由(2)可知,点P 即可使△ABP最小的位置故△ABP周长的最小值为AB+AP+BP=AB+A1P+BP=3.6+A1B=3.6+5=8.6【点睛】此题考查轴对称变换的作图及两点间线段最短的问题,解题关键在于掌握通过轴对称建立最短路径进行解题.。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题 含答案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题 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第5章生活中的轴对称》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A.B.C.D.2、如图,直线l、l′、l″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计划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A.一处B.二处C.三处D.四处3、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明是边AB,BC,AC的中点,则图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4、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BC,AC于点D和E,∠B=60°,∠C=25°,则∠BAD为()A.50° B.70° C.75° D.80°5、如图,在正方体的两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AC,则∠BAC等于()A.60°B.75°C.90° D.135°6、图中序号(1)(2)(3)(4)对应的四个三角形,都是△ABC这个图形进行了一次变换之后得到的,其中是通过轴对称得到的是()A.(1) B.(2)C.(3) D.(4)7、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号.A.1 B.2 C.3 D.48、如图,在3×4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2个正方形涂黑,再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共有()A.7处 B.4处C.3处D.2处9、如图,在△ABC中,AB=AC,AD、CE是△ABC的两条中线,P是AD上一个动点,则下列线段的长度等于BP+EP最小值的是()A.BC B.CEC.AD D.AC10、如图,在Rt△ABC中,∠C=90°,以△ABC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A.4 B.5 C.6 D.7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如图,有一个英语单词,四个字母都关于直线l对称,请在试卷上补全字母,在答题卡上写出这个单词所指的物品__________.12、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4,△ABC的面积是.1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只用一把无刻度的直尺能画出对称轴的序号是_________.①菱形②三角形③等腰梯形④正五边形14、如图,在△ABC中,∠C=∠ABC,BE⊥AC,垂足为点E,△BDE是等边三角形,若AD=4,则线段BE的长为__________.15、如图,六边形ABCDEF的六个角都是120°,边长AB=1cm,BC=3cm,CD=3cm,DE=2cm,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16、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以下折纸活动:(1)对折矩形ABCD,使AD和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2)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线段BN.观察,探究可以得到∠ABM的度数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生活中因为有美丽的图案,才显得丰富多彩,以下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两个图案(图1、2、).请在图3,图4中画出两个是轴对称图形的新图案.18、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BC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要使△AEF 的周长最小时,画图确定点F 的位置.19、如果一个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如长方形,那么这两条对称轴夹角是多少度?其他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的两条对称轴是否也具有这个特征?如果一个图形有三条对称轴,如正三角形,它的三条对称轴相邻两条的夹角是多少度?其他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的三条对称轴是否也具有这个特征?如果一个图形有n 条对称轴,那么每相邻的两条对称轴的夹角为多少度?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如图,直线AD 和CE 是△ABC 的两条对称轴,AD 和CE 相交于点O . (1)从边来看,△ABC 是什么三角形?说明理由.(2)OD 与OE 有什么数量关系?说明理由21、如图图,△ABC 中,∠C =090, ∠A =030.(1)作图:用尺规作线段AB 的中垂线DE,交AC 于点D,交AB 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连接BD ,请你判断BD 是否平分∠CBA ,并说明你的理由。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第5单元过关测评卷一、快乐填一填。

(第5题3分,其他每空1分,共17分)1.笔算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从()算起。

2.加法可以用()法或()法来验算。

3.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532-156532-165 135+678153+678800-589860-589 257+671671+2575.把这些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成一行。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5=395 560-()=150100+()=999 ()-210=495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1.下面算式中,不能验算298+306=604的是()。

①306+298 ②604-306 ③604-2892.一个数减去258,得258,这个数是()。

①516②506 ③03.865-()的结果在570~580的范围之内。

①387 ②287③2974.下面算式中()的十位、个位都需要进位。

①332+628 ②456+253 ③385+217 三、算一算。

(共42分)1.直接写得数。

(8分)150+70= 640+300= 180+220= 240-130=640-300= 300+90= 500-260= 200-60=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分)256+388= 339+462=※573+327=668-242= 302-57=※763-245=3.小鸡回家,连一连。

(12分)4.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6分)()()()四、解决问题。

(共33分)1.(4分)2.(4分)3.实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

一年级有379人,二年级有305人。

(6分)(1)估一估,两个年级的学生()(填“能”或“不能”)全部进入馆内。

(3分)(2)算一算,参观博物馆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3分)4.(9分)(1)小狗收了多少根玉米?(3分)(2)小猫收了多少根玉米?(3分)(3)请你把小松鼠、小狗、小猫收的玉米数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语文)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语文)

北师大版七下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卷首语:亲爱的同学,无论是打开尘封的历史,还是亲近现实社会,我们总会被一些人或事感动着:英雄壮举、取义成仁……它们是我们成长的精神营养,它们将伴随我们茁壮成长!一、积累和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3分)千年的风雨,把汉字锻练得炉火纯青,能化生万物,又可逢凶化吉,进退自如。

古典的人文时代,汉字显尽风流;在这理性的现代,又露英雄本色,竞能与电脑和网络亲密无间,让全世界目瞪口呆,上演了又一出神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逢凶化吉()亲密无间()(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3)文中画线处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2.根据要求默写。

(4分)漫步于历史的岸边,听涛声阵阵,品铮铮誓言,我们的心里会收获一份感动:文天祥不畏元军的威胁,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一语“ ,”惊动天地,使“舍身取义”成为一道美丽风景;陆游,这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诗人,他将最后的目光落于那半壁江山,“ ,”是他的遗嘱,是他真诚的爱国心的写照!3.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仿写,使上下句连贯。

(2分)我爱祖国,我爱母语。

我的母语是小学课本里的看图说话,我的母语是祖国版图最南端曾母暗沙的屏,我的母语是,我的母语是4.请你探究下面材料中亲友赠猪蹄给考生的用意。

(3分)据传从唐代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做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红笔)题名于雁塔。

以后,每逢有人赶考,亲友就赠送猪蹄给他。

示例:中国民俗中常常利用谐音字表达某种愿望,如“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猪”和同音,“蹄”和同音,送猪蹄的用意是5. 班级举行一个关于“中学生是否需要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为主题的辩论会,请你做反方辩手,你将如何来说?(3分)正方观点: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必要的身体和心理条件,所以不宜在他们当中提倡“见义勇为”。

反方观点:6.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某地刷出一条标语:“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后来我党地下工作者只在这条标语中加了一个标点,就把意思变得完全相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四个不正确,请你找出并改正。

(2分)泥泞.(nìng)猝.然(zú)檄.文(xí)愠.怒(wèn)憎恶.(wù)蠢.笨(chǔn)轶.事(yì)谗.言(chán)号.叫(hào)坠.落(duò)亢.奋(kàng)孱.弱(chán)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词语中有两处书写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2分)魄力咆哮勋章翡翠遗憾鸭雀无声眉梢悼念严竣倒戈怠慢风狂雨骤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堤岸上几百名战士又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形容声音特别大)B.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并世无第二人。

(隐藏胆怯之心)C.犹.有花枝俏。

(还)D.袁世凯早就想杀章太炎,但是害怕遗臭万年....,迟迟不敢下手。

(坏名声传下去,永远被人唾骂)4. 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A.任弼时在空洞门口憋一口气,一弓身冲入风雨中;一会又水淋淋地跑回来:“主席,骑兵报告,刘戡出去了,目标是我们曹庄!”B.只是,再不曾有一兵一马敢追下山,追到河堤上。

C.章太炎绝过食,决心以死来和袁世凯对抗,他终日用大幅纸,或干脆就在墙上大书“死”字。

D.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

5.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毛泽东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B、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揭示其精神品格。

全词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C、《沁园春·雪》一词,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D、《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散文名篇,作者还有小说《童年》《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6.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⑵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⑶《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⑷,。

生活正应像你这样充满音响,波——浪——啊!⑸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

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12题。

(14分)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这首词中,“沁园春”是,“雪”是。

(2分)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⑴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惟余:)⑵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顿:)⑶须晴日(须:)9.原文填写:(2分)⑴《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

⑵《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

10.《沁园春·雪》中作者“望”见了哪些景物?(2分)11.按要求写出《沁园春·雪》中的句子:(2分)比喻句:拟人句:12.回答问题:(3分)《沁园春·雪》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抱负?(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

(13分)黄河化险(节选)雨大风狂,道路泥泞。

中央纵队摸索着先进,好不容易走到曹庄。

毛泽东浑身水湿,顾不得...拧干,忙.召集纵队领导开会。

“听,你们听到了没有?”黑暗中一个颤抖的声音问。

立刻,人们都警惕地竖起耳朵。

在沸腾的喧嚣中,终于辨听出另一种低沉而重浊的音响。

极遥远又极切近,极细微又极宏大,不知所在又无处不在!像巨人的呻吟,像大地的呼吸……“黄河!”“黄河!是黄河!”“我们到黄河边了!”紧紧挤缩的人堆儿松动了一下,战士们伸长脖子,一任雨水从头灌到脚,默默地向东凝视。

13.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请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2分)14.文中画线部分属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5.文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3分)16.“黑暗中一个颤抖的声音问”句中“颤抖”一词体现了此时人们怎样的心情?(2分)17.你从文中的黑体字部分读出了战士怎样的心情?(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4题。

(23分)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赵丽宏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

你的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

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竟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

腊梅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

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

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

假如下一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

你呢?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留给我一阵好想。

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么样呢?我默默地凝视着书桌上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

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家族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

你能么?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

你能么?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的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

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

为了在万物肃杀时你的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的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

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

你能么?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

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卉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

好花须得绿叶扶,这样的格言与你毫不相干。

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竟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

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

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

你呢?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

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了。

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

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18.请给文中加点词语注音。

(2分)钦羡()肆虐()19.请赏析文章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

20.读完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3分)21.作者在文中所赞美的腊梅,具备怎样的精神和品质?(6分)22.作者所阐述的腊梅开花的原因是什么?(3分)23.文章倒数第二段写道,“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

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就是作者的朋友,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并说明理由。

(3分) 24.文章的最后写道,“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三、写作(50分)25. 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在人生的逆境中,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坚强,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测试题答案一、1. zú改为cùwèn改为yùn hào改成háo duò改为zhuì2.鸭改为鸦竣改为峻3.B4.D5.D6.⑴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⑵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⑷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

⑸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二、7.词牌名题目8.⑴只剩下⑵立刻⑶等到9.⑴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⑵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长城、大河、群山、高原,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是望的内容。

11.比喻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拟人句:欲与天公试比高。

12.上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下片反悔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无比依赖和热爱的激情。

13.写中央纵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黄河边。

14.环境描写表现了天气恶劣,道路难行15.说明了情况十分紧急16.表现了当时人们激动的心情。

17.这些句子体现了战士们发现黄河后激动、兴奋的心情。

18.qīn xiàn sìnüè19.这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花的清香高雅、沁人心脾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