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白鹭(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二类字,会写10个一类字,会写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想象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背诵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背诵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7个二类字,会写11个一类字,会写18个词语。

理解生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同学们也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在诗人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

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

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

(板书:白鹭)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二、作者简介: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编写人:刘小丽 审核人: 审批人: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课 题 : 3.古诗两首《枫桥夜泊》【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首诗。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题的意思。

(教学重点)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4、能发挥个人才智,积极参加小组展示,促使自己的各方面得到提高。

【学法指导】 独学:请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阅读课文,独立按要求完成预习案中的题目。

对学:组内结对,交流独学中的学习成果,互相质疑求证。

群学:组长组织集体探讨,达成共识。

【预习案】(约 10分钟)请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

(独学)(1)认读下面生字: 霜、 泊、 啼、 愁、 苏、 城、 寺、 钟(2) 认真地读诗歌,边读边想;借助书中的插图,完成下面填空题。

诗歌通过夜泊所见的( )、( )、( )、 ( )、( ),伴之所听到的( )、( ),勾画了一副意境优美的( )。

【探究案】(约12 分钟)组内结对,交流再独学中的学习成果,互相质疑求证。

组长组织组内具体研讨,达成共识。

进行预展,尝试点评。

(互学、群学) 探究一:请再读本首诗,组内互学,车轮战完成“你设问,我来答”,要求人人参与。

例如:(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城外的一座拱形桥;……)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 (2)、解释题目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是什么?……探究二:理解“愁”,诗人究竟“愁”什么?为什么而“愁”?将自己置身其中,、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此时此景,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探究三:怎样才能读好本首诗的情感呢?(用低沉、压抑、缓慢的语气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要突出“霜”“愁”“到”等词语。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1、《窃读记》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指南:1、结合导学案,关注学习目标,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可在书上批注,并独立完成“预习导学”、“自主学习”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

2、针对预习训练和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师的点拨。

出错的地方要用红笔及时纠错。

3、带*的题A成员才做,带#的题A、B成员才做,C成员不做。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我能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知识链接】林海音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侯那个年代,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读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

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也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

虽然林海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但是贫困的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她是怎样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林海音的读书经历。

【预习导学】(课前15分钟完成)一、单元扫描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本组教材就以“我爱阅读”为专题。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导学案习作导学案:我的心爱之物【一、学习目标】1.了解习作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2.实际操作中遵循习作的写作步骤;3.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1.复习2.导入首先,老师会给学生们出示一幅图画,图画上是一个宠物店的场景,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然后,老师会提醒学生回忆并讨论曾经看到过宠物店的情景,让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1)你曾经在宠物店见过什么样的动物?(2)有没有什么动物让你记忆深刻?为什么?(3)你曾经有过自己的心爱之物吗?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三、探究】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并给出写作任务:请同学们用一段话来描述一样让自己特别喜欢的事物,可以是自己的宠物、玩具、书籍等。

(1)明确写作主题。

让学生们选择自己的心爱之物,同时告诉他们应该围绕怎样的内容来写作。

(2)进行构思。

在写作之前,学生们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

让学生们思考他们选择的心爱之物的特点、外观、功能、和自己的感受。

(3)确定段落组织。

首先,学生们可以写一段话来引入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一下这个事物的背景和自己与其相识的经过;然后,学生们可以写一段详细描述这个事物的特点和外观;接着,学生们可以写一段话描述这个事物的功能,并阐述自己是如何使用它的;最后,学生们可以写一段话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个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它对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影响。

【四、展示】请同学们将自己写好的作文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以便提高写作水平。

【五、总结】通过这堂导学课,同学们学习了习作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并实际操作中遵循了习作的写作步骤。

通过写作,同学们提升了自己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同学们在展示环节中互相欣赏和评价,对同学们的写作进行了提高和改进。

【六、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按照刚刚学习的写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事物,写一篇习作。

语文导学案五上第一单元

语文导学案五上第一单元

语文导学案五年级上册周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备注1-3 一1师恩难忘 2 2陶校长的演讲 2 3古诗两首 2 习作1 2 练习一 24-5 二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5装满昆虫的衣袋 2 6变色龙 2 7金蝉脱壳 2 习作2练习2 36-8 三8成语故事 2 9推敲 2 10嫦娥奔月 2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2 12伊索寓言习作3练习3 39-11 四13在大海中永生 2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 15艾滋病小斗士 2 习作4 2 练习四 2周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备注12-14 五16黄山奇松 2 17黄果树瀑布 2 18莫高窟 2 习作5 2 练习5 215-17 六19天火之谜 2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 21诺贝尔 2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 习作6练习6 318-19 七23李冲棒打洪教头 2 24少年王冕 2 25黄鹤楼送别 2 26清平乐村居 2 习作7练习7 32021 期末复习期末检测单元导学内容课时主备人1 1.师恩难忘 1 吴利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规范地读写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拄、杖、炊、醒、诲”的读音。

2. 认真观察每个范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特点,完成课后第一题的描红。

3.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的含义,完成课后第二题。

正月姥姥歇歇脚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合作探究展示提升(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带着问题通读课文,如本课中“文中的老师是谁”,“这位老师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3.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给文章分段。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给课文分段,试着概括每段意思。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导学案

第一单元万物有灵
学生预习单设计
课题 3.桂花雨时间建议15-20分钟
预学内容熟读
课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遇到长句子或者难理解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把你的理解或感悟写在旁边。

预习
字词
一、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杭州几大箩糕饼浸泡捡起
二、请认真书写下面的生字。

捡糕饼茶
三、选出正确的词语填空。

观赏品尝欣赏
1.爸爸正在( )那美妙悠扬的琴声。

2.我去公园( )美丽的杜鹃花。

3.妈妈做的红烧鱼,我( )了,味道好极了。

内容
感知
1.《桂花雨》一文中,作者以为主线贯串始终。

2. 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桂花雨
B.捡桂花
C.赏桂花
D.桂花香
E.摇桂花
本文先写了( ),接着写了童年时代最难忘的事情是( ),最后写离开家乡后 ( ),给母亲( ),但最美好的仍然是记忆中的( )。

资料
搜集
搜集关于桂花的相关资料以及描写桂花的诗句。

资料:
诗句:
阅读
质疑
1.“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doc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doc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1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白鹭(一)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导学过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初步理清散文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二度备课一、情境导入:1 、揭示课题后播放PPT:夕阳西下,美丽的河塘边,草色青青,芦苇茂密,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一头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2、学生谈感受,重温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作者从哪几方面白鹭的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圈画出生字词,为生字注音,难读的读音,多读几遍,难写的生字,多书空几遍。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呢?2、合作探究学习引导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提示读音:“ 蓑”是平舌音,声母是“S”;“嗜”是翘舌音,声母是“ Sh”;“喙”读“hui ”。

2、指名回答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颜色、身段、觅食、栖息、飞行等)3、选择自己的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要读出喜爱的意韵来,其他同学评。

四、指导书写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指名板演。

2、教师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1、按课后要求 3,练读课文,达到背诵;2、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导学反思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年级五学科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2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1、白鹭(二)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小学学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小学学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篇幅较多。

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点拨:这样能分清主次。

议花生是主要的, 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 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

其他内容略写, 但可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代的作用。

③父亲借用其他事物的生长特点是想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2)学花生。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

(3)做有用的人。

“那么, 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作者的话的无息, 不急于表露, 需要别人去挖掘、发现。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父亲教育子女要做能实实在在地为人们做好事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

作者虽然年纪还小, 但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 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

没有实际用处, 主要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没股桂花的清香扑鼻而来, 轻轻地再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情景, 那么, 桂花和桂花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相机板书: 香乐甜相机板书:香乐甜二、设问导学一、自主学习请你读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带有“香、乐、甜〞的语句, 在句子旁做批注, 反复读读这些句子, 想一想这些句子中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作者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这句话你读得懂吗?“这里〞指的是哪里?课文因为是节选的, 所以有些地方没写明白,作者的家乡在 , “这里〞指的是的, 11岁那年他们全家迁到了,有一个叫满觉陇的地方, 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 花开时节, 那是十里飘香, 因为从小有着桂花情结, 作者每年都去赏花, 回来时总要带一大包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却常常说——(引齐说)②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窃 读 记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踮脚”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围绕“窃读”写了哪些内容。

3.学习课文,受到感染,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知识链接《窃读记》是林海音的一篇回忆童年读书生活的散文。

课文以“窃读”为线 索,生动、细致地刻画了自己当年“窃读”的处境和心境,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 渴求知识,渴望理解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交流 定向自学(一)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确,记牢固。

我觉得难记的字有这些: 2.我联系上下文和查工具书理解了这些词语:合作交流(一) 定向自学(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窃读”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窃读”?在哪 里“窃读”?“窃读”是什么滋味?合作交流(二) 我的疑惑: 四、总结归纳 五、巩固提升1.看拼音,写词语。

qiâdúchǎo guōdiǎn jiǎojù pàWū yánzhòu mãizhī chýngshū guì2.补充词语,再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盆大雨()肠辘辘()()不舍3.我也爱读书,我会写与读书治学有关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⑴、通过品词析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 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⑵、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 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二、知识链接1、听写词语(根据上节课的作业情况,听写错误率高的词语。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喜爱读书,常常去书店( 因为害怕被书店的老板发现而( ),因为有喜欢的书读而( ),也 ),这就是( )的滋味。

三、自学交流定向自学(一)用波浪线画出课文中写 “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再抄下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合作交流(一) 定向自学(二)“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 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 “我” 的这种心理活动,用横线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合作交流(二) 定向自学(三)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 话的理解。

合作交流(三)我的疑惑: 四、总结归纳学了课文,我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我想说:五、巩固提升1、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diàn diǎn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 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 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 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①、请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②、文中破折号的作用: A 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解释、补充说明 C 表示转折③比一比,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我急忙打开书,贪婪地读着。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④、这段话中有一连串的动词它们是(至少写出五个) ,这是 _______描写;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是_______描写,这 句话也是全文的 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 。

学习反思这节课我学得好的方面是: 需要改进的是:综合性学习一——“我爱读书” 一、活动目标1.学会做读书笔记和填写阅读记录卡,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了解图书的分类,学会给图书分类,做书目,学会图书管理。

3.搜集、阅读名人读书故事、读书名言和采访爱读书的人,受到熏陶感染,激 发读书的兴趣,学习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时间安排(共一至二周完成,分三个阶段进行) 三.活动流程第一阶段:启动分组,按内容分 6 组(一)明确活动目标。

认真阅读课本第 5 页的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标。

1. 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 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

3. 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有哪些种类。

4. 给自己的图书分类,做个书目。

5. 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6. 开展其他相关活动。

(二)分好活动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活动项目,相同喜好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

小组成员分好工,选好负责人。

大家分工协作完成活动项目。

第二阶段:搜集和整理资料。

各小组分头行动,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搜集和整理资料。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活动成果展示。

(一课时完成)。

各小组进行活动成果展示,开辟展示墙报专栏。

四、活动总结总结本次综合性学习情况,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2*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一、学习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 习。

二、知识链接季羡林(1911 年-2009 年),字希逋,又字齐奘。

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 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 12 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三、自学交流 定向自学(一)1.初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合作交流(一) 定向自学(二)1.默读课文,简要说说苗苗与季老交流了哪几个问题,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 解,把有关句子画上波浪线。

2.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合作交流(二) 定向自学(三)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或模拟采访,说说你觉得季老和苗苗分别是什么样 的人。

2.课题为什么要把苗苗比做小苗,把季羡林比作大树呢? 3.说说我们在访谈时要注意什么。

合作交流(三) 我的疑惑: 四、总结归纳读了这篇访谈录,我对读书学习有了新的见解:五、巩固提升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水浒 (hǔ xǔ)传》 绿 (lù lǜ )林好汉 《济公传 (zhuàn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题中大树是指( (2)21 世纪的人才,要( 3.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熟读唐诗三百首, (2).书山有路勤为径, (3).读书破万卷, ),小苗是指( )贯通,( )。

)贯通,( 。

chuán )》)贯通。

能力提升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

学习反思这节课我学得好的方面是: 需要改进的是:3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读写“娱乐、毫不犹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激发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知识链接交流搜集到的读书名言。

三、自学交流 定向自学(一)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确,记牢固。

我觉得难记的字有这些: 2.我联系上下文和查工具书理解了这些词语:合作交流(一) 定向自学(二)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合作交流(二) 我的疑惑: 四、总结归纳 五、巩固提升1.看拼音,写词语。

yúlâbâi sòngháobùyóuyù2.找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1)你不会因为熟悉 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 .. (2)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找到以前忽略 的东西。

( .. 3.抄写、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1. 学习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品味、欣赏并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积累语言。

3.体会作者的读书之乐、爱书之情,并从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知识链接1.听写词语(根据上节课的作业情况,听写错误率高的词语。

) 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三、自学交流定向自学(一)1.研读第 7 自然段,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先把有 关句子画上波浪线,再仔细朗读、品味,领悟作者的读书方法。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读书方法。

3.说说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

合作交流(一) 定向自学(二)1. 在文中找出作者写读书感受的句子,反复朗读、品味。

2. 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合作交流(二) 我的疑惑: 四、总结归纳学了这一课,我知道了要这样读书:五、巩固提升1.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仿写一句。

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欢的书就 ,也是 2.有感情地朗诵课后“阅读链接”里是小诗。

3.课外阅读。

读书是世界上最有乐趣的事情。

孔子是古代的教育家,一生喜欢读书,用 功的时候,甚至忘记吃饭睡觉,有新领悟就快乐得忘掉了一切忧虑,这就是一 个有力的证明。

书是知识的宝库,储蓄着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读书就是打开这座宝库的 钥匙,是人类最高的享受。

新的知识、有趣的故事、美丽的诗歌都能给我们带 来快乐。

我们寂寞的时候 可以从书本中得到安慰 有疑难时 它会给我 们解答 它好像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和朋友,一直跟随着我们,鼓励我们,要 我们向光明的前途迈进。

总之,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由读书可以获得更多的宝贵知识,使生 活更丰富。

因此,我们要读书。

(1) .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把文中画“ ”的文字换成适当的成语,并写下来。

(3) .给第三自然段空格处加上标点。

(4)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书是知识的宝库,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精神食 粮”这句话的理解。

能力提升 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 己的想法。

4* 我的“长生果”一、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喻、扉”等 12 个生字,记住并理解“囫囵吞枣、不言而喻”等 10 个四字词语。

2. 能说出作者写了少年时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并从中受到启示。

3. 学习作者阅读、作文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作文习惯。

二、知识链接理解课题三、自学交流 定向自学(一)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合作交流(一) 定向自学(二)1.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少年时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2. 把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合作交流(二) 我的疑惑: 四、总结归纳读了课文,我深受启发,我以后写作文会做到:五、巩固提升1.补充词语,再按课文内容将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