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的下册的语文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案学第【单元导读】一组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导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

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人们为什么把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

【预习目标】1.通读2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

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标记。

同时,借助词语手册辨析生字的形近字,在文中标注出多音字。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尝试在写出主要内容后,梳理课文的脉络。

【预习内容】(一)我会读并抄写一遍。

1.在文中画出生字词和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难读字:luán hé yǔn qián liǎ zuān孪生干涸陨石潜藏兄弟俩钻孔(2).难读的词:(完成课后练习的钢笔描红并把下面的词语抄写一遍)孪生推断诞生潜藏熔岩咆哮荒凉寂寞突如其来裹挟渺茫孕育模样彼此碰撞家常便饭数以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会填通过对课文的预习,我知道课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安排材料的。

火星上的水有_____种来源。

一种是_______ 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

火星没能留住水、孕育不出生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搜集我搜集到了有关火星的资料。

(四)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2.他们有什么相似与差异之处?(二)深入探究自主默读课文3—7自然段,自学后小组选择讨论“为什么地球上有水和生命,而火星上却没有呢?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三)精讲点拨,升华认识1.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1)
一、课前导学
在学习《6猴王出世》之前,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个导学案旨在帮助同学们提前预习,掌握学习重点,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6猴王出世》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

2.能够领会故事中所传达的道德和情感。

3.能够学习并掌握本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三、课文学习
1. 故事梗概
《6猴王出世》讲述了一只聪明的猴子成为了猴群的王者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2. 重点词语
•珠宝:众多宝物中的一种,多用于装饰和珍藏。

•界限:划分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或范围。

•果然:果真,表示情况正如所料或所断定的那样。

3. 关键句子
•“原来它要求猴群每月献上食物,雌猴作供。


四、课后作业
1.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猴王的看法。

2.尝试写一个与《6猴王出世》类似的故事,展现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复习提升
查阅课外资料,了解关于猴类动物生活习性的知识,并进行短文写作。

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希望大家在学习
过程中充满乐趣。

以上是《6猴王出世》导学案(1)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根据导学案的
要求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21.古诗三首要想取得广博的知识,就在于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就在于有坚定的志向。

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设计一一、学习目标:1.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

2.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准备:课前查阅一下关于这三位诗人的资料——他们生活时代的情况,了解他们写的其它忧国忧民的诗篇等。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

2.学习《出塞》,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自学《题临安邸》、《示儿》二、学习重点、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一)温馨提示: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赤子情怀”,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赤子怎样的情感呢?我想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二)新课1.学习《出塞》(1)读古诗,有韵味①读正确、通顺。

A自由读两遍这首古诗,注意在读第一遍时可以查字典、看注释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注意读准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B这首古诗有好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字音吗?你能结合注释,提醒大家注意它的读音吗?除了多音字,还有一个生字,读一读,说说你怎样记这个字?“秦”字查什么偏旁?(禾)②读出古诗的韵律。

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你还记得七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知作者,解诗题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

)把你知道的展示一下。

(3)明诗意,悟诗情①明诗意:A了解了诗的作者和诗歌的题目的意思,接下来你打算怎样学?(可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小组学习、与老师交流等方法学习)B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②悟诗情;A学古诗,仅仅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

你还要怎样学?B温馨提示: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跌、偏西、天涯”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能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通过细读课文,我能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从中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对西部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4.通过揣摩优美语句,我体会到了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草原》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学习过程】一、解读目标,设重难点。

(2分钟)二、初读课文,字词积累。

(15分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我能圈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四字词语,并读两遍。

3.在本课生字中,我想提醒同学注意“”字的读音;还有“”字的字形。

4.我能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5.我的疑难: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3分钟)1.课文是按顺序,先描写的景色,再描写场面和的情景,最后以诗句“,”结尾。

2.课文主要记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赞美了和。

四、细读感悟,入情入境。

(50分钟)1.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讨论:(1)本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我能用横线画出中心句,并做好批注)“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写出了草原什么特点?(2)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我能用波浪线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并抓住关键词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同时在文中做好批注。

)关键词:理解和体会:2. 品读课文第2至3自然段,说说蒙古族老乡是怎样迎接远客的?(我能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能抓住关键词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文中做好批注)关键词:我的看法:3. 品读课文第4、5自然段,我能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插图,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和体会,和同学分享读后的感受。

第八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第八单元(导学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导引1.单元编排意图及教学重点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描写了主客双方围绕姓氏展开的一场巧妙对话;《手指》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趣味盎然的语言,把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童年的发现)则是以儿童视角描述“我”九岁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有趣过程,悄皮的语言和幽默的自我调侃调令人忍俊不禁。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

此前,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解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围绕语文要素,课后题和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杨氏之子》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手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趣味,交流感受。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

“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选编了华君武的两幅画:一幅是一人正给小树苗浇水,另一人坐在小树苗下等着乘凉,讽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和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荒唐行为;另一幅识刺了社会上无視规则、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与之前的看图写话相比,本次习作对学生的思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不仅要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更要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来体会作品的风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4。 刷子李》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4。 刷子李》
2.拓展提升练习:四、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
课文《刷子李》出自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的职业是---------,他的绝活是---------,他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是---------,这让人想起一句俗语。
3.考点强化练习: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 )了稀溜溜粉浆的粉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稠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 )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2.注意文中划横线上的词语,照样子写几个。3.解释词语。
(1)无天衣缝:
(2)悠然: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子把---------比作---------。这样作用是---------。。
5.这段话主要抓住了刷子李的---------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了他的的特点。
7.联系全文思考:“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
仔细读课文,借助一点通独立完成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或我的疑惑
引导学生根据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句子说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海上英魂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海上英魂

《海上英魂》导学案温馨寄语: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重、难点)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知识链接1.甲午战争是1894年发生的(光绪二十年,甲午年)中日战争,是由于日本向朝鲜发动侵略,并对中国海陆军实行挑衅而引起的.尽管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曾英勇作战,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中国方面失败了.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和日本,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2.邓世昌(1855~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自主学习1.我会给下面的字注音()()()()()()霎锚霄频屡舵2.我会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词语填空.毫不示弱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管带(1)一同死亡或毁灭.()(2)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 )(3)丝毫不表示自己很弱,常形容在强者面前不畏惧. ()(4)船趁着风势,冲开浪头.常比喻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发展.()(5)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海军的舰长亦用此称.()3.熟读课文,给下列词语归队.目瞪口呆置之度外慷慨激昂同归于尽魂飞魄散惊恐万状描写我军的描写写敌军的:合作探究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段意.3.朗读课文3-6自然段,画出描写邓世昌以及全体官兵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4.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始末为线索来叙事写人,为什么题目不用《中日甲午战争》,而命名为《海上英魂》?拓展延伸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吸取历史的教训,迎接新的挑战,捍卫祖国的尊严呢?我的收获课堂检测1.读句子,体会划线词语的意思,并用其造句.①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②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2.补充词语同()敌()硝()弥()同()于()()之()外()风破()目()口()()飞()散舍()()国推荐阅读课下查找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影视、书籍、图片、资料,进行观看或阅读,如电影片《甲午风云》及连环画《邓世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春1.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自学要求的含义和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4 自然段。

自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一、给每个生字组词。

二、我能根据描述写词语。

1. 欢欢喜喜的样子。

()2. 形容声音圆润柔美。

()3. 比喻姿态优美。

()4.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自学内容三、本文共分为几个部分,作者描绘了几幅春图?四、请你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标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摘抄 2-3 句)信息反馈课题: 2、风筝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自学要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1 自然段。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表演。

自学方法一、下列词语全是形容人物神情的一项是()。

A. 寂寞憔悴可鄙恍然大悟B. 惊惶宽恕肃杀恍然大悟C.傲然寂寞憔悴惊惶D.傲然诀别荡漾惊惶二、联系上下文,写出句中词语的意思。

1.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伶仃:憔悴:2.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自学内容傲然:绝望:三、给每个生字组词。

四、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诉作者回忆在故乡的二月,孩子们的情景。

主要写“我”风筝,不准放风筝,并且弟弟的风筝,从此,我陷入了与之中。

信息反馈课题: 3、遍地黄金1.认识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学要求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

自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我能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油菜花这么快就越好了似( si shi )的,一夜工夫全黄了。

2.单朵的油菜花细小单调( tiao diao )而不起眼。

3.像穿了薄( bo bao )绸衫儿的小天使似的。

4.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尽( jin jin )的黄金。

二、我能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三组近义词和三组反义词。

明净忧郁单调隐晦轻盈丰富清淡纯净忧愁浓郁阴暗笨拙近义词:自学内容反义词:三、给每个生字组词。

四、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了“我”在一次后,心情。

偶然看到油菜花,被它们,充满生机,充满的杨子所感染,让我重新变得,变得的事情。

信息反馈课题: 4、小塘春色1.认识本课生字。

自学要求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我能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薄:()()颤:()()二、根据句子写词语。

1. 质朴诚实而不浮华。

()2. 到处都可以看到。

()3. 煽动着翅膀将要飞走。

()4.没有意识到,没有察觉到,无意之中。

()三、我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天空。

自学内容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塘春色的特点,从小塘的“”、“”、“”三个方面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小塘无比的和之情。

四、给每个生字组词。

信息反馈导学案课题: 5、古诗二首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自学要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自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写同音字。

yuan bi jian()故墙()年()()因宝()看()()丁未()创()()形关()琴()二、我能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不是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学内容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给每个生字组词。

信息反馈课题: 6、古文两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学要求3.能借助注释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自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你知道下面各种各样的“闻”吗?听到见到的事情称为()闻惊奇动听的事情称为()闻辗转流传的事情称为()闻往日流传的事情称为()闻最近发生的事情称为()闻传闻而知的事情称为()闻二、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光读取巨石击缸。

缸破水泄,儿乃得救。

自学内容三、给每个生字组词。

四、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文的意思。

信息反馈课题: 7、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自学要求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自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我能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仔细详细1.我们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

2.每种药物都()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和采集、制作方法。

二、我能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李时珍从小就对草药产生了()第自然段。

李时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

第自然段—第自然段。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第自然段—第自然段。

自学内容介绍《本草纲目》的()。

第自然段。

三、给每个生字组词。

四、说说课文讲了李时珍的哪几件事,主要讲了哪一件事?导学案课题: 8、爱国诗人屈原1.认识本课生字。

自学要求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关键词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自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我能理解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

嫉贤妒能:心急如焚:奔走呼号:二、我能理解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三、给每个生字组词。

自学内容四、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记叙了爱国诗人()创造了“”这种新体裁以及他不肯和坏人“”,在报国无望后投身()的故事,赞扬了屈原,对祖国的高尚品格。

信息反馈导学案课题: 9、自己的小路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蔚蓝、携上、五彩斑自学要求斓、跨出、憧憬、绚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学方法自学内容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照耀()欢乐()憧憬()追寻()绚丽()站立()二、给本文的生字组词。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理想的星光招摇着我们。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2.每个孩子都有一条自己的小路。

反问句:双重否定句:四、解释词语。

自己的小路:理想的灯光:未来的诗篇:信息反馈导学案课题: 10、不用搀扶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自学要求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自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杰出——()谦和——()独特——()寂静——()支撑——()热切——()二、说说你从下列句子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他试了第四次,这一次他终于站了起来!终于:2.全场寂静着,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

雷鸣般:三、用﹏﹏﹏画出帕尔曼艰难站起来的语句,用自学内容“~~~~~”画出观众反应的句子。

四、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记叙了世界杰出的小提琴家在精彩演出后不用,经历失败后终于的经过。

赞扬了帕尔曼、的精神。

五、给本文的生字组词。

信息反馈课题: 11、养成好习惯1.认识本课生字。

自学要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自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给本文的生字组词。

二、理解下面的句子。

1.出必告,反必面。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自学内容三、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介绍了从小养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养成好习惯。

四、积累有关习惯及学习的名言名句。

(各 3 句)信息反馈课题: 12、一个纯真的朋友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记“精致、糟口、任劳任怨、纯真、古香古色、蜂拥、争先恐后、犹疑不定、自学要求不知所措、难以排解”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自学方法一、给本文的生字组词。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2. 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3.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4.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着急时的慌乱。

()自学内容三、说一说下列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

1. 她长得比较瘦小,鼻梁上还有几颗斑点。

()2.只有大家要散开的时候,她才用犹疑不定的步子慢慢走到我身边。

()3.但是,她忽然把本子合上,双手捧着它递给我,说:“送给您!”()四、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反复写“我”对一个特殊而又深厚的感情,引发“我”对一个的思念,接着来回忆和小女孩以及小女孩送我的经过。

信息反馈课题: 13、赛马三月街1.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能按故事发展顺序复自学要求自学方法自学内容述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选字填空。

决诀:要()()心康糠:()料健()掀欣:()然()开警誓:()言()察伴拌:伙()搅()拨拔:点()()旗二、找出三月街赛马热闹的场景。

三、给本文的生字组词。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按照的顺序写的,可分为“”、“”、“”三个部分。

描写了三月街赛马的场面,为我们介绍了一位、、的白族少年。

信息反馈课题: 14、拉萨的太阳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自学要求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自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用“√”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青藏高原: cang()zang()晃眼: huang()huang()拉萨: sa()sa()烙饼: lao ()luo()二、找找其他城市的别称。

花城()春城()山城()冰城()江城()太阳城()泉城(济南)石头城(南京)风筝城(潍坊)自学内容三、找出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四、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介绍了的太阳的。

以及拉萨太阳给拉萨人民生活带来的。

(烙饼、、)信息反馈课题: 15、诗二首1.会认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读出节奏和自学要求韵律。

2.弄懂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自学方法自学内容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写几句话,用上“阳光、风雨、梦”这三个词语。

二、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

昨夜的梦虽然有些黯淡,今晨已披上朝霞的光辉。

三、仿照下面两句话,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让我们来做树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四、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对“窗”的形象描绘,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窗”的丰富内涵,表现了“窗”的作用。

五、给诗歌划分节奏。

(在书中完成)六、给生字组词。

课题: 16、心中的丰碑1.学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新词。

自学要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隋。

自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案件()黑势力()黑头目()罪恶()鲜花()费用二、给生字组词。

三、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通过三个具体事例①;②;③来悼念、的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

自学内容四、本文共写了任长霞的哪几件事?文中任长霞共有哪几个称呼?五、思考课文为什么要以“心中的丰碑”为题(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丰碑”指什么?信息反馈课题: 17、袁隆平访谈录1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本课新词。

自学要求2、感知袁隆平探索的艰辛,感受袁隆平的科学探索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