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和铵盐的性质。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氨气实验室制备和铵盐检验的方法。

3.通过对气体制取实验过程的分析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重点】实验室制氨气,铵盐的性质【难点】实验室制氨气,铵盐的性质【知识链接】氮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自学与归纳】1体积的水中约溶解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

氨易,常用作制冷剂。

二、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氨气溶于水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氨气溶于水后溶液呈性,是因为。

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氨与酸的反应[实验探究]写出氨与其它酸反应的方程式氨气与硫酸反应。

氨气与硝酸反应。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到氨水中 。

3.氨具有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4NH 3+5O 2 ══ 4NO+6H 2O 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别是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别是 、 ,标出这个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三、NH 3的用途氨是 工业、有机合成工业以及制造 、 和 的原料。

氨易液化,常用来做 。

四、铵盐的性质1.写出碳酸氢铵和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铵盐 溶于水,又能与 反应产生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不能与 混合使用。

常温下,铵盐与稀的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五、实验室制氨气1.实验室制氨气所用药品是:2.收集方法是:3.用 验满4.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课内探究】[探究任务1][讨论]氨水的成份有哪些?分子:离子: 。

[学习任务2]课本97页实验4-8氨气的喷泉实验催化剂 加 热[思考]1.为什么能形成喷泉?2.具有什么性质的气体能形成喷泉?3.除了氨气外,还有那些气体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当堂训练]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液体,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NO2(水)/无色喷泉且不充满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 )A.很易液化 B.比空气轻 C.极易溶于水 D.能跟水起反应2.对于氨水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下列各项中的两种浓溶液,将玻璃棒的下端相互靠近,有白烟生成的是()A.浓氨水和浓NaOH B.浓氨水和浓盐酸C.浓氨水和浓H2SO4D.浓氨水和浓H3PO4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己知AgCl在水中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一、选择题1.对于氨水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2.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离()A.加入氢氧化钠 B.加入AgNO3溶液C.加热法D.加入一种合适的酸3.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③铵态氮肥不易跟草木灰混合使用,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4.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 ) A.HCl B.Cl2 C.CO D.NH35.能鉴别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溶液(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A.BaCl2 B.Ba(NO3)2 C.Ba(OH)2 D.AgNO36.把a L含硫酸铵、硝酸铵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 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molBaCl2,则原溶液中c(NO3)为()A.a cb2-mol·L-1B.a cb42-mol·1-1C.a cb-2mol·L-1D.a bc42-mol·L-1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8.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9.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 硝酸 硫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 氨 硝酸 硫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4.4 氨硝酸硫酸①课型设置:新授课;学习目标:认识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和氨的实验室制法;知道铵根离子检验方法,了解铵盐的性质学习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氨的实验室制法学习内容(包括学法指导)氨NH3是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NH3的沸点—33.5℃,是一种_________的气体(这样的气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于—33.5℃时,氨气变为液氨,液氨汽化时要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因此,氨可作为用作。

NH3______溶于水,通常1体积水约溶解______体积氨,所得溶液称为氨水。

(氨水中的溶质是一种不稳定的一元弱碱,氨溶于水,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越浓,密度越_______。

NH3是_______性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液体_________。

NH3可与酸化合,氨与HCl(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该反应时,会产生大量______。

NH3中,氮元素处于最_________价,具有_________性。

NH3可以在纯氧中燃烧(产生氮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可以发生催化氧化(产生N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与灼热的CuO反应(产生氮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NH3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H3足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

氨 硝酸 硫酸教材把这一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章节,通过对前面一二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氨、硝酸、硫酸及铵盐的性质;2、能描述氨的实验室制法;3、了解硫酸 硝酸及氨的用途。

;4、能说出氨气的喷泉实验及氨气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和探讨,了解对比的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3、提高提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调高总结反应规律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硝酸性质的探讨,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2、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3、通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1、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原理;2、浓硫酸的性质;3、硝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1、强化性酸的反应规律;2、对适合做喷泉实验气体的分析;3、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

浓硫酸,浓氨水,浓盐酸实物;氨气的喷泉实验;蔗糖炭化实验视频;氨气实验是制备视频;铵盐性质视频;硝酸性质视频等。

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提问】从以上时间中能够得出氨气有什么氧的性质?遇到氨气泄露,如何处理?【学生活动】如果发生氨气泄露,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实施自救。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072415.doc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072415.doc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2.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3.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认识铵盐在生产中的应用4.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三、课前自主学习内容:1、氨的合成①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②是氮最丰富的来源。

将态的氮转化为叫做氮的固定。

③工业上用和合成氨,化学方程式为:。

2、氨的性质:(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颜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易。

溶解于水且溶解速度,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

(2)氨的化学性质:①氨气与水的反应:。

氨水不稳定性:。

氨水有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②氨气与酸的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方程式:。

③氨的催化氧化:氨气与氧气的反应: 。

3、氨的用途 、 、4、铵盐的性质:(1)农业上常见的化肥,如 、 、 等都是铵盐。

铵盐都 溶于水。

(2)铵盐的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例如:NH 4HCO 3NH 4Cl(3)铵盐与碱的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放出氨气NH 4NO 3+NaOH(NH 4)2SO 4+NaOH5、氨气的实验室制法:①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 和 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

例如: 。

②收集:向 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使收集到的NH 3尽量纯净)。

③干燥:④验满:将湿润的 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试纸变 色,说明NH 3已收集满。

⑤棉花的作用四、课堂合作探究目标:1. 根据氨的一系列转化,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中的元素化合价变化,以及每一步反应中,氮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O 2 O 2 H 2ON 2 NH 3 NO NO 2 HNO 3△ △2.实验室中如何检验NH4+?3.若改为单孔塞,能否引发喷泉实验?如何能使NH3和水接触呢?【小结】【小结】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氨硝酸硫酸时氨教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氨硝酸硫酸时氨教案新人教必修

氨 硝酸 硫酸教材把这一内容放在必修一最后一章节,通过对前面一二三章以及本章非金属硅、氯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了感性认识的材料。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氨、硝酸、硫酸及铵盐的性质;2、能描述氨的实验室制法;3、了解硫酸 硝酸及氨的用途。

;4、能说出氨气的喷泉实验及氨气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和探讨,了解对比的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3、提高提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调高总结反应规律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硝酸性质的探讨,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和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2、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3、通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1、氨气的性质,喷泉实验原理;2、浓硫酸的性质;3、硝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1、强化性酸的反应规律;2、对适合做喷泉实验气体的分析;3、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

浓硫酸,浓氨水,浓盐酸实物;氨气的喷泉实验;蔗糖炭化实验视频;氨气实验是制备视频;铵盐性质视频;硝酸性质视频等。

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提问】从以上时间中能够得出氨气有什么氧的性质?遇到氨气泄露,如何处理?【学生活动】如果发生氨气泄露,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实施自救。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氨硝酸硫酸课时1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0629284.doc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氨硝酸硫酸课时1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0629284.doc

课时1 氨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2.理解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重点)4.了解铵盐的性质及NH +4的检验方法。

(重点)教材整理1 氨的性质与应用1.氮的固定 (1)定义:使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2)方法:①雷电固氮——N 2+O 2=====放电2NO ②人工固氮: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③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吸收N 2形成含氮化合物。

2.氨气(1)物理性质(3)用途 ①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氨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

1.物理性质常温下,铵盐都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属于离子化合物。

2.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Cl=====△NH 3↑+HCl↑;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HCO 3=====△NH 3↑+H 2O +CO 2↑。

(2)铵盐与碱反应NaOH 与NH 4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NH 4NO 3=====△NaNO 3+H 2O +NH 3↑。

3.NH +4的检验向含NH +4的浓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 +4+OH -===NH 3↑+H 2O 。

若为含NH +4的稀溶液,除滴加NaOH 溶液外,还需要加热,否则不能产生NH 3。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氨气与水反应的实验——喷泉实验【提示】因氨气迅速溶解在从胶头滴管挤压出的少量水中,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与外界大气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形成喷泉。

(2)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后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可并未产生喷泉,试分析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收集的NH3纯度较低;③烧瓶不干燥等。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3硫酸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3硫酸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 3课时)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硫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过程与方法经过察看浓硫酸酸与铜反响的实验,培育察看能力、剖析和比较能力;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掌握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别,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惹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辨证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浓硫酸的性质——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点:浓硫酸的特征——强氧化性教课过程【引入】生活不可以没有酸,这个说法其实不夸张。

我们调味需要酸,消化需要酸,遗传基因中有酸,工业生产需要酸,向科学进军也需要酸。

酸已愈来愈被人们熟习。

硫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它的产量是一个国家无机化工生产水平的标记之一。

那么硫酸有那些性质?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板书】第三节硫酸【发问】初中时我们就学习过稀硫酸,回想稀硫酸拥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何拥有这些性质 ?稀硫酸拥有酸的通性。

因为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

24 + 4 2-H SO 2H +SO【板书】硫酸的性质稀硫酸拥有酸的通性:【发问】酸的通性表此刻哪些方面?【板书】 1. 与碱、碱性氧化物、指示剂作用:H2SO4 =2H+ +SO42-【小结、设疑】稀硫酸与以上物质作用时表现出酸的通性时H+的价态未发生变化,能否是H+ 的价态向来不会变呢?【板书】 2. 与开朗金属反响生成H2(弱氧化性)+2- H SO 【过渡】稀硫酸是一种强酸,拥有酸的通性,以 H 和 SO 的形式存在,而浓硫酸主假如以4 2 4 分子的形式存在,因为溶液中粒子不一样,因此性质上一定有差别,即浓硫酸拥有自己的特性。

下边我们就一同来研究浓硫酸。

【板书】浓硫酸的性质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研究概括】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有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密度 1.84 g/cm3,沸点为338 ℃,难挥发。

能以随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批的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干就成防火布了。

如果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去点,会发现点不着,却会冒出白色的烟雾。

你知道这其中所隐含的化学原理吗?提示:NH 4Cl=====△NH 3↑+HCl↑,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一、氨 1.合成氨(1)工业合成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氮的固定:将________态的氮转变为氮的________。

2.氨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气味:_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溶于水(体积比________)。

3.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 3·H 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与酸的反应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感悟1:利用NH 3做喷泉实验,若要实验成功应注意哪些问题? 思考感悟2:根据NH 3与H 2O 的反应原理分析: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二、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_______于水。

2.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铵盐与碱反应。

NaOH 与NH 4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感悟3:实验室如何检验NH +4的存在? 思考感悟4:如何分离NaCl 和NH 4Cl 固体?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答案:一、1.(1)N 2+3H 22NH 3 (2)游离 化合物2.无色 刺激性气味 极易 1∶700 3.(1)NH 3+H 2ONH 3·H 2O NH 3·H 2O=====△NH 3↑+H 2O NH 3·H 2ONH +4+OH -(2)产生白烟 HCl +NH 3===NH 4Cl (3)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思考感悟1提示:(1)NH 3要充满烧瓶;(2)气体和烧瓶要干燥;(3)装置气密性要好。

思考感悟2提示: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NH 3溶于水发生了反应:NH 3+H 2ONH 3·H 2O ,所以氨水的主要成分为NH 3·H 2O ,由于NH 3·H 2ONH +4+OH -,所以氨水中微粒为①分子:H 2O ,NH 3·H 2O ,NH 3;②阳离子:NH +4,H +(极少量);③阴离子:OH -。

二、1.易溶(1)NH 4Cl=====△NH 3↑+HCl↑ NH 4HCO 3=====△NH 3↑+H 2O↑+CO 2↑ (2)NH 4NO 3+NaOH=====△NaNO 3+H 2O +NH 3↑ 思考感悟3提示:向盛有待测液的试管中滴加浓NaOH 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存在NH +4。

思考感悟4提示:用加热的方法分离。

由于NH 4Cl 受热易分解,NH 3和HCl 遇冷凝结又生成了NH 4Cl ,从而可将NaCl 和NH 4Cl 分离开来。

三、向下排空气法 防止NH 3与空气对流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一、喷泉的实验原理基本原理: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压强差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实验要求: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能与液体快速反应。

能进行喷泉实验的物质通常有以下几组:喷泉形成的根本原因:①物理方面:产生一定的压强差。

②化学方面:溶解或反应可使气体大量的减少。

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的选择(1)铵盐:制取NH 3时,一般用NH 4Cl 而不用NH 4NO 3、(NH 4)2SO 4或(NH 4)2CO 3,原因如下:(2)碱:一般用熟石灰,不用NaOH 或KOH ,因为NaOH 或KOH 易吸水结块,而且对玻璃腐蚀性较强。

2.实验装置类型 固+固――→△气与实验室用KClO 3和MnO 2制取O 2的装置相同。

3.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

(2)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

(4)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并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逐渐加热。

4.NH 3的干燥通常使用碱石灰,不能使用P 2O 5或浓硫酸,也不能用无水CaCl 2。

5.验满(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变蓝,说明已经收集满。

(2)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说明已经收集满。

6.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

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

常采用的装置如下:7.其他常见制取NH 3的方法(1)加热浓氨水制氨。

在烧瓶中加入2~4 mL 浓氨水,加热即得氨气。

NH 3·H 2O=====△H 2O +NH 3↑(2)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或生石灰混合制氨气。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固体烧碱或生石灰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浓氨水分解放出氨气。

知识点1 喷泉实验【例题1】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a ,将滴管内的液体b 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并打开弹簧夹f ,烧杯中的液体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 和b 分别是( )。

解析:A 选项中NO 2与水反应可以形成喷泉,但由于NO 2与水反应还产生NO ,故最终有13的体积不会充满水,A 选项错误;Cl 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不会形成喷泉,C 选项错误;B 、D 两选项中的气体都会与相对应的液体快速反应而使得烧瓶内的压强快速的减小而形成喷泉,最终几乎充满烧瓶,故应选B 、D 两项。

答案:BD知识点2 氨气的化学性质【例题2】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H3、O2、H2、N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它们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减少,将剩余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呈红棕色。

此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

解析:因为NH3与HCl、NO与O2在常温下反应,因而NH3与HCl不能共存、NO与O2不能共存;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减少,说明有气体被吸收,能被浓硫酸吸收的只有NH3,所以有NH3,没有HCl;剩余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呈红棕色,说明有NO2生成,因而混合气体中有NO,没有O2;无法确定是否存在H2。

答案:NH3、NO HCl、O2点拨:在推断题中,若能确定出一种物质存在,根据共存条件,就可排除与其不共存的物质。

知识点3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例题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解析:要根据反应原理中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

答案:AC点拨:解此类题目,应掌握几种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了解气体制备的有关原理、装置、干燥、检验、尾气处理等内容。

1.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B.AgNO3溶液C.Ba(OH)2溶液D.BaCl2溶液3.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N2―→NO B.NH3―→NH4NO3C.N2―→NH3 D.N2NO-34.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铵和消石灰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C.氯化铵和氯化钠D.碘和氯化铵5.回忆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1)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室制取氨气装置图(可用简笔画表示)。

(3)下列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下同),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______。

(a.NH3b.NO c.NO2)(4)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5)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答案:1.A 2.C 3.B 4.C5.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如下图:(3)b ac(4)因为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冷却时又重新生成固体氯化铵,得不到氨气。

(5)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