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氨、硫酸和硝酸》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硫酸硝酸和氨试题

高一化学硫酸硝酸和氨试题

高一化学硫酸硝酸和氨试题1.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两种离子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答案】C【解析】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溶质为NH3;由于NH3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OH-,所以显碱性;氨水中含有NH3、H2O、NH3·H2O三种分子,NH、OH-、H+三种离子;氨水的密度小于1,所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2.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A.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滴有酚酞的水作用变红D.气体与浓盐酸反应生成铵盐【答案】A【解析】氨气可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电离出OH-而显碱性,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氨气遇到挥发性的酸,可与其反应而生成大量白烟。

3.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NH3B.O2C.H2O D.CO2【答案】B【解析】此过程涉及反应有NH4HCO3NH3↑+H2O↑+CO2↑,H2O、CO2分别与Na2O2反应产生O2,NH3被浓H2SO4吸收,故最后剩余气体为O2。

4.有关氨气的性质、应用错误的是()A.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B.氨气能被氧化为NO,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原料之一C.铵盐易和碱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氨气,在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D.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D【解析】氨气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

5.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全册课件: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一、氨 阅读材料: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 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整个厂区 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 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 寒气逼人。
思考: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实 验4—8] 氨的性质,注意观察现象。
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 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
NH4Cl △= NH3 ↑ + HCl ↑ NH4HCO3 △= NH3 ↑ + H2O ↑ + CO2 ↑ (NH4)2CO3 △= 2NH3 ↑ + H2O ↑ + CO2 ↑
由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 NH4Cl 、 NH4HCO3、 (NH4)2CO3 受热都能分解,都有NH3产生,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 解都能产生NH3的,例如NH4NO3的分解: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保证 氨气纯度
④集气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⑤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白烟)
⑥干燥方法: 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小结: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 的氢氧原子按2∶1(H2O)的个数比脱去。
吸水性、脱水性的比较
性质
吸水性
脱水性
吸收物质中的游 吸收对 离水、水蒸气、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
象 结晶水,直接与 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 水分子结合


与水发生水合作 用,放出热量

《硫酸、硝酸和氨》练习题#(精选.)

《硫酸、硝酸和氨》练习题#(精选.)

《硫酸、硝酸和氨》练习题一、选择题1、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铜粉的质量比为A 、3:1:2B 、3:2:2C 、1:1:2D 、1:3:2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3.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4、将充有n mLNO和m 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 mLO2。

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A(m-n)/3 mL B(n-m)/3 mL C(4 m-1)/13 mL D3/(m-n) mL5、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铁片置于浓硝酸中:Fe+6HNO3=Fe(NO3)3+3NO2↑+3H2OB、向氯化铵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NH4++OH-=NH3↑+H2OC、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a(OH)2:Ba2++SO42-=BaSO4↓D、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Cu+4H++2NO3-=Cu2++2NO2↑+2H2O6、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D、变棕黄色7.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8.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

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型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A.左高右低B.左低右高C.左右一样高D.来回振动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B.Na+、Ba2+、AlO2-、NO3-C.NH4+、K+、Cl-、NO3-D.Na+、K+、NO3-、SiO32-10.有Na2SO3、BaCl2、Na2SO4、NaHCO3等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应选用的试剂是A.Na2CO3溶液B.硝酸 C.硫酸D.AgNO3溶液11.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12.铜锌合金的颜色酷似金的颜色,所以近来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氨--硫酸--硝酸练习题

氨--硫酸--硝酸练习题

氨--硫酸--硝酸练习题氨--硫酸--硝酸练习题氨硫酸硝酸练习题1.在1mol·L-1的氨水中( )A.含有1molNH3分子B.只含NH3和NH4+两种微粒C.含有1molNH3·H2OD.含NH3、NH3·H2O、H2O三种分子,还含有NH4+、OH-、H+等离子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水中含有NH3、NH3·H2O、NH4+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两种离子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第 3 页,共 16页第 4 页,共 16页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为了更简便地制干燥的NH 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 .NH 4Cl 与浓H 2SO 4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B .N 2+3H 22NH 3,用烧碱进行干燥C .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 .加热NH 4HCO 3,气体用P 2O 5干燥5.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B .发生雷电时N 2转化为NOC .合成氨D .豆科植物的催化剂高温高压根瘤菌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铵盐与浓NaOH溶液共热都有NH3放出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7.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铜片共热的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B.浓硫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后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SO2,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H2C.常温下,铁或铝不与浓硫酸反应,所以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贮存浓硫酸第 5 页,共 16页D.浓硫酸是不挥发性强酸,氢硫酸是挥发性弱酸,所以可用浓硫酸与Fe反应制取H2S气体8.向50mL18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并加热。

硫酸、硝酸和氨 练习

硫酸、硝酸和氨 练习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第一课时)[目标导航]1、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2、掌握浓硫酸与Cu、C的反应。

3、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理解浓硫酸的氧化性。

4、知道冷的浓硫酸与铁、铝的钝化作用。

5、学会SO42-的检验。

[范例展示]例1、(如右图)浓硫酸和2mol/L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

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

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a升华、b冷藏B、a挥发、b吸水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解析:由图中典线变化可知,a曲线质量逐渐减少,b曲线质量逐渐增加,原因是浓H2SO4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稀H2SO4中的水分久置挥发,质量减少。

答案:B归纳点评:根据浓、稀硫酸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可归纳出对二者的检验方法如下:①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少量试样硫酸,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

②取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用手掂分量,因浓硫酸密度大,则重者为浓硫酸,轻者为稀硫酸。

③观察状态,略微摇动,若为油状黏稠液体,则为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

④取少量试液,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大量气泡则为稀硫酸,反之为浓硫酸(钝化)。

⑤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者原溶液为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

⑥取少量试样,投入胆矾,颜色变者为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

⑦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为浓硫酸,无现象的是稀硫酸。

例2、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2-4 A .小于0.45 mol B .等于0.45 molC .在0.45 mol 与0.90 mol 之间D .大于0.90 mol解析:本题通过金属铜与H 2SO 4反应的定量判断,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整体性,关注量变到质变问题。

在50 mL 18 mol·L -1的浓H 2SO 4中含纯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0.90 mol 。

《化工工艺学》简答题含答案

《化工工艺学》简答题含答案

第一章 合成氨1.合成氨的主要生产工序,各工序的作用和任务?答:1.原料气制备,制备含有氢、氮的原料气。

用煤、原油或天然气作原料,制备含氮、氢气的原料气。

2.净化,因为无论用何种方法造气,原料气中都含有对合成氨反应过程有害的各种杂质,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去这些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3.压缩和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

2.写出烃类蒸汽转化的主要反应。

CH 4+H 2O(g)=CO+3H 2,CH 4=2 H 2+C3.简述常用脱硫方法及技术特点以及适用流程。

答:干法脱硫(氧化锌法脱硫;钴钼加氢脱硫法)是用固体吸收剂吸收原料气体中的硫化物一般只有当原料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不高标准状态下在3-5g/m 3才适用。

特点:能脱除有机硫和无机硫而且可以把脱得很精细,但脱硫剂不能再生而且设备庞大占地多,不适用于脱除大量无机硫,只有天然气、油田气等含硫低时才使用;湿法脱硫(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化学-物理综合吸收法)特点:脱硫剂是便于运输的液体物料,脱硫剂是可以再生并且能回收的硫磺,适用于脱除大量无机硫。

4.改良ADA 法脱硫的主要化学反应和脱硫原理是什么?ADA 法脱硫主要化学反应及脱硫原理:在脱硫塔中用PH 为8.5--9.2的稀碱溶液吸收硫化氢并生成硫化氢物: 液相中的硫化氢物进一步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还原性焦性偏钒酸钠盐并析出无素硫 还原性焦性偏钒酸钠盐接着与氧化态ADA 反应,生成还原态的ADA 和偏钒酸盐 还原态的ADA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态的ADA ,其后溶液循环使用 4.少量 CO 的脱除方法有哪些?答: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法、液氮洗涤法。

5.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过程有哪些主要反应?答:主反应:CO+H 2O(g)=H 2+CO 2 ,CH 4+H 2O(g)=CO+3H 2副反应:CH 4=2 H 2+C ,2CO=C+CO 2,CO+H 2=H 2O+C6.简述一段转化炉的炉型结构。

氨、硝酸、硫酸的习题

氨、硝酸、硫酸的习题

浓、稀硫酸的检验方法: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

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

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铜碳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7.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8.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9.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10.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11.食盐(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食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12.电导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2.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浓硝酸D.氢氧化钠3.下列储存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保存在橡胶塞试剂瓶中B.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金属钠保存在无水乙醇中D.纯碱溶液保存在玻璃塞试剂瓶中4.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A.CO2B.NH3C.SO2D.HC15.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6.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所产生NO B.NO和O2生成NO2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D.NH4Cl与Ca(OH)2反应生成NH3二、选择题(不定向选)7.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8.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9.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练习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练习

氨气硝酸硫酸练习一.基础练习1.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水的溶质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D)取少量氯化铝溶液不断滴加氨水,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消失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氨气通入稀硫酸 NH3+H+=NH4+B、稀烧碱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 NH4++OH-=NH3·H2OC、碳酸氢氨和浓烧碱溶液混合NH4++OH-=NH3↑+H2OD、Cl2和水反应 Cl2+H2O=2H++Cl-+ClO-3.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一般要求干燥的是A.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B.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时所用的试管C.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的烧瓶D.做喷泉实验用来收集氨气的烧瓶4.能把Na2SO3、NH4NO3、KCl、(NH4)2SO4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是可加热)A、Ba(OH)2B、KOHC、NaOHD、AgNO35.鉴别三瓶浓酸:HCl、H2SO4、HNO3可选用的试剂是A.BaCl2溶液B.AgNO3溶液C.Cu片D.CuO粉末6.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酸性的是A.H2S和HNO3反应B.FeO和HNO3反应C.CuO和HNO3反应D.HNO3受热分解7.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Cl2的试管是()。

8.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A.CO2B.NH3C.SO2D.HC19.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

(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HCl气体。

(6)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硫酸和硝酸》练习题
1.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盐酸D.浓硝酸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
3.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
A. CO2 B.NH3C. SO2D. HC1
4.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
5.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
6.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
干燥的有()
A.SO2、O2、N2B.HCl、Cl2、CO2
C.CH4、H2、CO D.SO2、Cl2、O2
7.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

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型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 D.来回振动
8.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9.m 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 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A .32
m mol B .64m mol C .4.2298n g D .4.22196n g 10.将90%H 2SO 4溶液和10%H 2SO 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
( )
A .小于50%
B .大于50%
C .等于50%
D .不能确定
11.向50mL18mol ·L
-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
的量是( )
A .等于0.9mol
B .大于0.45mol ,小于0.9mol
C .等于0.45mol
D .小于0.45mol
1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 2SO 4、NaCl 、(NH 4)2SO 4、NH 4Cl 四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
A .AgNO 3
B .NaOH
C .BaCl 2
D .Ba(OH)2 13.在下列反应中,HNO 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 .H 2S +2HNO 3
S ↓+2NO 2↑十2H 2O B .CuO +2HNO 3
Cu (NO 3)2十H 2O C .4HNO 34NO 2↑十O 2↑十2H 2O
D .3Cu +8HNO 3
3Cu (NO 3)2+2NO ↑十4H 2O 14.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 .浓HNO 3与浓HCl 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 .硝酸电离出的H +
离子,能被Zn 、Fe 等金属还原成H 2
D .常温下,向浓HNO 3中投入Fe 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15.将1.92gCu 和一定量的浓HNO 3反应,随着Cu 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 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 (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 3的物质的量为( )
A .1mol
B .0.05mol
C .1.05mol
D .0.11mol
16.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 .铜和浓硝酸反应
B .铜和稀硝酸反应
C .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 .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17.14g 铜银合金跟足量的某浓度HNO 3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O 2(标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
A .1.6g
B .3.2g
C .6.4g
D .9.6g
18.在100mL 某混合溶液中,c(HNO 3)=0.4mol/L ,c(H 2SO 4)=0.1mol/L ,向其中加入 1.92g 铜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u 2+)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