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 期末作业
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抵抗力减小,表示()。
A.膜通透性减小B.脆性减小C.脆性增加D.膜通透性增加正确答案:C2、一次性运动引起的血凝系统和纤溶系统()。
A.均抑制B.前者抑制,后者亢进C.前者亢进,后者抑制D.均亢进正确答案:D3、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A.骨髓B.扁桃体C.淋巴结D.脾脏正确答案:D4、()在免疫反应中起核心作用。
A.粒细胞B.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5、()细胞被认为是体内最有效的吞噬细胞。
A.嗜酸性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碱性细胞D.单核细胞正确答案:B6、抗体一般由()细胞产生。
A.KB.TC.NKD.B正确答案:D7、蛋白质的呼吸商为()。
A.1B.0.8C.0.7D.0.85正确答案:B8、运动后因血糖下降导致的疲劳是哪种疲劳学说的主要观点()。
A.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B.代谢产物堵塞学说C.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D.能量衰竭学说正确答案:D9、运动性疲劳主要是乳酸造成的是哪种疲劳学说的主要观点()。
A.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B.能量衰竭学说C.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D.代谢产物堵塞学说正确答案:D10、运动性疲劳是由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是哪种疲劳学说的主要观点()。
A.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B.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C.能量衰竭学说D.代谢产物堵塞学说正确答案:B11、疲劳时皮层中r-氨基丁酸浓度升高是是哪种疲劳学说的主要观点()。
A.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B.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C.能量衰竭学说D.代谢产物堵塞学说正确答案:B12、下列哪个不是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A.全面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可逆性原则D.有效性原则正确答案:C13、有关健康体适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运动时心率越高越好B.每天爬楼梯能提高健康体适能C.持续运动时间30min以上D.每周运动3-5次正确答案:A14、现代运动处方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A.力量性锻炼B.有氧耐力运动项目C.伸展运动与健身操D.极限运动正确答案:D15、下面哪个体适能不属于肌适能的内容()。
《运动生理学》期末试卷A 学习资料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每题3分,共60分)
1.通常以每100ml血浆中(B)的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A.NaH2PO4B.NaHCO3C.H2CO3D. Na2HPO4
2.肌肉兴奋-收缩耦连过程的媒介物是(A)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A
A
C
B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C
D
B
C
A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C.舒张压+1/3收缩压D.舒张压+1/3脉搏压
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A.提铃、推举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D.负重提踵
13.适合400m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总计:6大题,37小题,共10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1.受试者每分摄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mL,其每分输出量是:A。
3L/minB。
4L/minC。
5L/minD。
8L/min答案:B2.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哪一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A。
赛前状态B。
假稳定状态C。
进入工作状态D。
疲劳状态答案:B3.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刺激的感受器是:A。
腱器官B。
肌梭感受器C。
触觉感受器D。
压觉感受器答案:A4.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增高,其主要原因是:A。
心脏泵血功能增强B。
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增高C。
血液运氧能力增强D。
肝脏对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强答案:B5.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A。
1~2LB。
2~3LC。
3~4LD。
6~8L答案:C6.血管内外均可以使衰老的红细胞得到破坏,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
肾和肝B。
脾和肝C。
胸腺和骨髓D。
肺和淋巴答案:B7.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何种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A。
状态反射B。
翻正反射C。
随意性运动D。
节律性运动答案:C8.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年龄是:A。
8~10岁B。
11~12岁C。
12~14岁D。
14~16岁答案:C9.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A。
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D。
雄激素答案:A10.运动时与脂肪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B。
性激素分泌减少C。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
生长素分泌增加答案:B二、填空题11.高原环境可使运动员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使其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得以提高。
12.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则是肌肉。
运动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导言:运动生理是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学科。
在运动生理的学习中,期末试题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套运动生理期末试题,并附带详细的答案解析。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运动生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试题一:能量代谢与运动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能量代谢,并提供常见的能量代谢通路。
2. 什么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者有什么区别?3. 请解释巴斯德效应的概念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4.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有何差异?请进行比较分析。
试题二:运动中的心血管系统1.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2. 请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适应性改变及其机制。
3. 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请进行具体解释。
4. 运动与心脏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请阐述你的观点,并提供相关的研究支持。
试题三:肌肉生理与运动1. 请说明骨骼肌的结构及其在运动中的功能。
2. 简述力量训练对肌肉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什么是肌肉酸痛,它在运动中的发生机制是什么?4. 运动对肌肉的长期适应性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请进行具体描述。
试题四:运动与神经系统1. 运动对神经系统有什么影响?请列举至少两个例子。
2. 运动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是怎样的?请进行详细分析。
3. 请解释运动如何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连接形成。
4. 运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请提供你的看法并进行论述。
答案及解析:试题一:能量代谢与运动1. 能量代谢是指在生物体内,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常见的能量代谢通路包括糖酵解、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脂肪代谢等。
2. 有氧运动是指在足够供氧的条件下进行的运动,能够有效地利用氧气分解食物,产生能量。
而无氧运动则是在缺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能量主要通过无氧代谢产生。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能量产生的途径不同。
3. 巴斯德效应是指在低强度运动时,脂肪代谢占主导地位,而在高强度运动时,糖代谢占主导地位。
运动生理学练习及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内环境稳态兴奋与兴奋性动作电位静息电位阈强度正反馈负反馈二、选择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细胞外液。
2、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B.分泌,C.反射活动,D.动作电位。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
5、在运动生理学中常用衡量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指标是()。
A.基强度,B.阈强度,C.时值,D.强度-时间曲线。
6、与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的时值()。
A.较长,B.较短,C.先短后长,D.无区别。
7、负反馈调节的特点是()。
A.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B.使生理活动不断增强,C.可逆过程,D.不可逆过程。
8、相对不应期是指()。
A.出现在超常期之后,B.兴奋性下降到零,C.测试刺激的阈值为无限大,D.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9、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K+外流增大,膜电位出现()。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反极化。
10、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K+内流,B.Cl-内流,C.Na+内流,D.K+外流。
11、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
12、下列有关反应错误的叙述是()。
A.反应与适应都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来实现的,B.反应是当内外环境改变时,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相应的暂时性改变,C.适应是在某一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下,人体功能与形态发生相应的持久性变化,D.反应和适应都是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它由_____构成,是_____与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2、静息时,膜对_____有很大的通透性,对_____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_____所____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运动生理试卷10套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0)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注:1、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总分100分;2、试卷内容共6页,请考生检查是否齐全;3分,共15分)1、每博输出量:2、牵张反射:3、相对肌力:4、稳定状态:5、青春期高血压:20分)1、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2、和是化学性突触传递最重要的物质。
3、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4、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5、尿的生成包括三个环节,具体是、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6、免疫可分为免疫和免疫,前者也称为先天性免疫,后者也称为获得性免疫。
7、提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方法有和。
8、短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少,但每分钟需氧量却。
9、运动员的基本技术掌握得越多,则学新技术就。
而且,在战术中运用技术也。
10、极点出现时,应注意和有助于减轻极点反应。
11、高原缺氧引起的释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在高温环境运动时,成为体热平衡的主要途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C.正反馈D.前馈2、抗体一般由()产生。
A. B淋巴细胞B. T淋巴细胞C. NK细胞D. K淋巴细胞3、钙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A.合成ATP和CPB.参与肌肉收缩C.参与肌肉收缩和糖原分解D.参与肌细胞内的能量生成4、跳远的踏跳中蹬起动作属于()收缩。
A.向心B.等长C.离心D.等动5、头后仰时引起上肢及背部的()紧张性加强。
A.伸肌B.屈肌C.拮抗肌D.背肌6、头后仰时,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的紧张性()。
A.加强B.减弱C.无变化D.无变化7、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肠胃活动()。
A.加强B.减弱C.无变化D.加强和减弱8、在人体内被称为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C.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系统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系统9、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全血量的(),对正常生理活动无明显影响。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7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受试者每分摄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mL,其每分输出量是:A.3L/minB.4L/minC.5L/minD.8L/min2.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哪一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A.赛前状态B.假稳定状态C.进入工作状态D.疲劳状态3.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刺激的感受器是:A.腱器官B.肌梭感受器C.触觉感受器D.压觉感受器4.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增高,其主要原因是:A.心脏泵血功能增强B.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增高C.血液运氧能力增强D.肝脏对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强5.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A.1~2LB.2~3LC.3~4LD.6~8L6.血管内外均可以使衰老的红细胞得到破坏,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脾和肝C.胸腺和骨髓D.肺和淋巴7.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何种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随意性运动D.节律性运动8.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年龄是:A.8~10岁B.11~12岁C.12~14岁D.14~16岁9.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A.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D.雄激素10.运动时与脂肪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儿茶酚胺分泌增加B.性激素分泌减少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生长素分泌增加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高原环境可使运动员血液中()和()增多,使其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得以提高。
12.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则是()。
1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最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期,此期历时约100~150ms,这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主要原因。
运动生理学试卷10套参考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0)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每博输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博输出量”,简称“博出量”。
2、牵张反射:是指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扯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3、相对肌力:又称比肌力,是指肌肉单位生理横断面积(1cm2)肌纤维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
4、稳定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化范围不大的水平上,这一段机能变化称为稳定状态。
5、青春期高血压:儿童少年在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性腺和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引起血压升高的现象,称为青春期高血压。
其特点是舒张压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具有起伏现象,但也一般不超过150mmH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2、神经递质,受体;3、7.35~7.45;4、分压差;5、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6、非特异性,特异性;7、最大乳酸训练,乳酸耐受能力训练;8、大,大;9、越容易,富有创造性;10、加深呼吸,适当控制运动强度;11、促红细胞生成素12、出汗;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运动时应如何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答:呼吸的形式、时相、节奏等,必须适应技术动作的变换,必须随运动技术动作而进行自如地调整,这不仅为提高动作的质量、为配合完成高难度技术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能推迟疲劳的发生。
(2分)(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呼吸的形式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如技术动作需要胸、肩带部的固定,才能保证造型,那么呼吸形式应转为腹式呼吸。
(2分)(2)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一般在完成两肩前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体或反弓动作时,采用吸气比较有利;在完成两肩后伸、内收、内旋、收胸、塌肩、屈体或团身等动作时,采用呼气比较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852011100109 2班朱方仁健身健美操能量代谢特点及营养的补充摘要:根据健身健美操的特点,分析其物质能量代谢的特点,探讨大众健身者在参加健身健美操锻炼期间的合理营养膳食结构,为健身者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健身健美操;能量代谢;合理营养近几年,随着国际上健美操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健美操运动也越来越普及。
科学安全的健身呼声越来越高,为规范健身市场,自1998年中国健美操协会推出了《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和健身指导员实施办法》以来,经过不断完善,2004年又推出一套新的锻炼标准,对练习强度和锻炼时间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价值,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健美操活动的开展。
许多职业女士出于健身及减肥等不同的目的在各种俱乐部参加锻炼,高校女大学生也参加学校的健美操俱乐部进行锻炼。
在健身活动中,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同时,如何根据健美操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合理补充营养,调整膳食结构,避免盲目减肥者和不合理饮食习惯造成的运动性伤病,则是引起大众健身指导员及健身者注意的问题。
1 健身健美操的运动特点健美操是以健身为目的,在每分钟20-24拍的节奏下,通过下肢的基本步伐配合上肢简单的动作,全面活动身体来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健身健美[1]。
健身健美操面对大众,强度和难度相对降低,可以根据练习者的年龄、性别、形体、素质、练习任务的不同而自由选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目前在国内外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出现了新的健美操练习形式,例如加大运动量而又不增加下肢负担的有氧踏板操;适用于中老年锻炼的有氧健身操;年轻人非常喜爱的搏击健美操;以及女性改善形体及身体姿势的瑜伽健美操等。
从准备活动到跳操后力量练习加上放松练习,时间在60-120 min 左右。
2 健身健美操的能量代谢特点人体在运动时,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是紧密联系的,ATP是人体一切活动的直接能源。
不同的运动项目,由于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的不同,三种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健身健美操是以较小强度、长时间、高频率的肌肉收缩来完成各种大幅度动作。
据测练习成套健身健美操中平均心率138次/min,练习到高峰时平均心率为162,每秒动作次数为5.15次,一般运动时间为60-120 min[2]。
有关测试表明,练习一套大众健美操相当于800 m和1500 m跑的总需氧量,其氧债要比800 m和1500 m跑要低,运动中主要是有氧供能为主。
在进行健身操运动开始后,肌肉中的糖原大量消耗,代之以补充的是血糖,随着练习时间延长,血糖也会明显消耗,另外,有人对大学生健美操锻炼时丙酮酸变化情况的测定表明,健美操锻炼过程中,丙酮酸不断增高,说明锻炼期间糖的氧化分解不断加强,中间产物才会不断升高,产生后细胞内的氧供应充分,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练习高峰时丙酮酸增高更明显而生成乳酸,说明在练习高峰时会暂时缺氧糖的氧化不完全。
由此可见,健美操运动中是以消耗血糖为主的非乳酸性、乳酸性供能及脂肪供能兼有的运动过程[3]。
乳酸阈是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由无氧代谢供能向有氧代谢供能的标志,乳酸阈常以4 mol/L时对应的强度(60-80%最大吸氧量)来表示,据测练习一套健身健美操后,血乳酸含量达到4 mol/L左右,相当于超长跑,说明健身健美操属于有氧代谢,主要由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供能。
3 健身健美操锻炼的合理营养健身健美操是以有氧代谢为主,其特点是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不大,但完成总的运动量时机体总能耗较大,机体消耗大量的脂肪和水脂肪又通过糖的转化而得到补充,因此,在锻炼前后要尽量做到摄入热量和消耗热量的“收支平衡”。
因锻炼时间较长,有一定的负荷量,且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机体长时间有氧训练,能量脂肪的刺激,从而加速脂肪酸的分解,同时运动时肌肉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增加,合理的膳食中,按照百分比计算,脂肪的摄取量占总能量的20%-35%,在健身操锻炼中,为了减肥和美体而不吃脂肪类食物,会出现在运动60 min左右时,机体无力,头晕等症状。
运动后尽量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芝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脂肪的P/S(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应大于1。
身体大量出汗,水分、电解质丢失。
因此,应该补充足够的高糖膳食、蛋白质、无机盐等,以消除疲劳、恢复体能。
可以说,合理充足的营养是进行健美操运动的基本保证。
3.1 糖的补充运动时间在1 h左右的健身操锻炼,糖的供能占到60%左右,一些锻炼者担心体重增加,摄取糖含量不高的食物。
其实,每天糖摄入量不足,不仅会降低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储备,还会导致低血糖。
糖供应不足还会影响脂肪的分解代谢,使脂肪分解供能减少。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适量摄取含糖食物或饮料,可增加血糖浓度,增加肌肉的糖氧化,从而增加外源性能源物质的供能比例,可以起到节省肌糖原,延缓疲劳的作用。
一般在运动训练后12 h内补单糖,24 h内补充淀粉类。
健美操锻炼过程中,补液时糖的浓度应在6%左右,运动后补充葡萄糖有利于肌糖原恢复,补充果糖有利于肝糖原恢复,摄取食物应以高糖膳食为宜,含糖量应在45-65%。
膳食中糖的种类主要是淀粉类多糖食物,如全谷类及谷制品、干鲜水果、坚果类豆类(豌豆、菜豆、扁豆)。
3.2 蛋白质的补充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三种主要营养素之一。
它是构成细胞、肌肉、血液、骨及软骨的主要成分,是保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体内蛋白质大多存在于肌肉中,可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引起瘦体重的增多。
合理有效的蛋白质组和适当训练能改变身体的营养成分,过多的蛋白质补充对身体有潜在危险,储存在健身健美操锻炼开始时,机体首先利用糖氧化分解供能,肌糖元耗竭时需要蛋白质充分供应,如果没有足够蛋白质供应,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发生贫血,身体机能下降,另外,蛋白质对增强身体抵抗能力,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条件反射活动,降低疲劳程度有良好作用。
膳食中蛋白质含量在10-35%,长期系统的健身操练习后应增加优质蛋白,一般补充总能耗的10%左右,根据锻炼强度蛋白质需要量为1.0-1.8g/kg体重。
其中动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并含有人体必需且容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应多吃蛋类,奶类。
在植物性蛋白质中,大豆最好,膳食中应该是多种食物混合使用,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来提高其生理价值。
3.3 脂肪的补充脂肪是人体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有氧健身操运动促进脂肪分解,主要是与运动造成机体热能负平衡,促使中枢神经产生体内消耗能系统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健身健美操是以较小强度、长时间、高频率的肌肉收缩来完成各种大幅度动作。
据测练习成套健身健美操中平均心率138次/min,练习到高峰时平均心率为162,每秒动作次数为5.15次,一般运动时间为60-120 min[2]。
有关测试表明,练习一套大众健美操相当于800 m和1500 m跑的总需氧量,其氧债要比800 m 和1500 m跑要低,运动中主要是有氧供能为主。
在进行健身操运动开始后,肌肉中的糖原大量消耗,代之以补充的是血糖,随着练习时间延长,血糖也会明显消耗,另外,有人对大学生健美操锻炼时丙酮酸变化情况的测定表明,健美操锻炼过程中,丙酮酸不断增高,说明锻炼期间糖的氧化分解不断加强,中间产物才会不断升高,产生后细胞内的氧供应充分,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练习高峰时丙酮酸增高更明显而生成乳酸,说明在练习高峰时会暂时缺氧糖的氧化不完全。
由此可见,健美操运动中是以消耗血糖为主的非乳酸性、乳酸性供能及脂肪供能兼有的运动过程[3]。
乳酸阈是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由无氧代谢供能向有氧代谢供能的标志,乳酸阈常以4 mol/L时对应的强度(60-80%最大吸氧量)来表示,据测练习一套健身健美操后,血乳酸含量达到4 mol/L左右,相当于超长跑,说明健身健美操属于有氧代谢,主要由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供能。
3.4 水和电解质的补充健身操锻炼中出汗量较大,运动前、中、后适量补液有利于维持体内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正常的体液平衡、体温调节,以及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一般来讲,运动前饮用500 ml左右液体,运动中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一次锻炼中补水2-3次,运动后避免一次性暴饮对身体带来的不好影响。
另外,和运动能力密切联系的无机盐有:铁、钾、钙、镁、硒等,运动中的出汗失水伴随着失盐,失盐将引起中枢神经机能降低,四肢无力等现象,运动后可补充电解质,每升液体中要含有0.5-0.7 g的钠、硒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红细胞膜的完整性,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血红素的组成,可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参加健身操锻炼者,尤其女性要多加补充硒和铁。
3.5 维生素的补充维生素是体内调节代谢物质,是人体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对于能量代谢、提高肌肉力量、促进蛋白质合成及抗氧化还原反应有重要作用,健美操锻炼属有氧代谢运动,因此对维生素B1、C、E需要量较大,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需B12 mg左右,维生素C30 mg,B1主要存在于小米、黄豆、黑豆、核桃、花生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与水果,如:芥菜、油菜、橄榄菜中。
4 健美操锻炼与训练的指导4、1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适度有氧运动的健身效果最佳,即运动健身应以有氧代谢为主,中等强度为宜,有氧健身运动的最佳强度库帕曾提出以运动时的心率达到个人心率的50%--80%作为确保机体处于有氧代谢状态和取得良好有氧练习的基本条件.健身健美操练习有一定的负荷量,又有一定的强度且不大,同时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机体处于长时间的有氧训练,不易感到疲劳,消耗大量的脂肪和水分,乳酸堆积不高,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健身项目.而竞技健美操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大,要求练习者具有较好的抗疲劳能力和耐力素质.人体运动时三个基本供能系统虽占比重不同,但在进行训练时,应优先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在参加健美操锻炼,必须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表2是根据不同的锻炼目的,从练习内容、练习次数、练习持续时间、练习强度等方面提出的运动锻炼的参考数据.练习者可按此表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以达到锻炼与训练的最佳效果.3.2健美操锻炼与训练的营养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ATP是人体一切活动的直接能源,糖、脂肪、蛋白质是间接能源,而糖、脂肪、蛋白质都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所以,科学地进行健美操锻炼与训练必须要有良好的营养保证.热量供给不足会引起身体消瘦,运动能力下降,但摄取能量过多,又会引起体内脂肪增多.要注意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消除疲劳和提高抗疲劳能力的重要手段.健身健美操是以有氧代谢为主,靠脂肪分解代谢供能,机体消耗大量的脂肪和水,脂肪主要通过糖的转化而得到补充,应多吃高糖、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尽量做到摄入热量与消耗热量的“收支平衡”,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矿物质;竞技健美操以无氧代谢为主,靠糖酵解供能,消耗大量的肝糖原与肌糖原,运动前补充糖或加强膳食中糖的量,可使体内有充足的肝糖原与肌糖原贮备量,有利于运动过程中血糖水平与肌糖原水平的维持,提高运动能力,夏季训练应补充盐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