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11.大家排排队》公开课教学设计_8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11.大家排排队》赛课获奖教案_3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1课《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活动内容解读】排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生活事件。
有序排队约束人们行为的同时也保证着社会的秩序。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明白排队现象无处不在,这是社会的规则之一;了解违反排队规则的危害,养成遵守不同场所排队规则的习惯,懂得礼让,增强文明意识。
【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和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处处要排队;感受排队规则的重要性以及不排队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排队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排队的现象,培养遵守不同场所排队规则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生活中排队现象无处不在,以及遵守排队规则的重要性,明白有规才有序。
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学会礼让。
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辨析行为正确与否的能力,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4.过程与方法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守规则、懂礼让的好处,反思行为,并能与同伴交流合作,分享感受,共同发展。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排队现象无处不在。
2.让学生明白如何排好队,学会排队。
3.增强学生“守规则,懂礼让”的意识。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准备游戏道具。
(2)准备“排队”的视频、图片、音乐。
(3)准备情景剧道具2.学生准备(1)准备观察卡。
(2)观察搜集生活中的排队现象【活动过程】板块一:“文明号”激趣导入1.现场照片激趣复习所学2.“文明号”小火车导入播放火车声音。
3.板书:大家排好队。
【设计意图:现场生成照片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巩固还是排队好。
以火车形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想要坐上“文明号”必须守规则、懂礼仪,打开思路,让学生对新课产生期待。
】板块二:排队现象我观察1.观察哨:学生交流校外生活排队场景。
2.学生交流3.出示图片总结4.同桌交流讨论:人们为什么要排队?5.总结:校外生活中有序排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文明高效安全。
(板贴:安全)6.交流会:出示观察卡,交流校园排队现象7.小组代表汇报并选出优秀观察员(板贴:讲秩序)8.总结:公共场所,时时排队,处处排队。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在公共场所 11.大家排排队》_96

11.大家排好队教学目标1.感知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和秩序对生活的影响。
2.理解到在公共场所排队、守秩序的好处,树立在公共场所中的规则意识。
3.愿意在公共场所排队、守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打破排队是小事而不去遵守的想法,真正理解到在公共场所排队的必要性。
是走到一个路口时就遇到了大堵车。
你们看,(出示图片)这些汽车横七竖八的,两车道变四车道,我们堵在中间走也不成,退也不成,只能慢慢的等待,真是太着急了。
真想插上翅膀飞过去,不过不行呀。
我只能焦急等着,我整整堵了两个多小时才正常通行。
可我们的行程也被打乱了,真是太影响了游玩的心情了。
2.师: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啊?生:不超车,有秩序,一个个排队走。
(警察和红绿灯的作用也是指挥人们有秩序的一个接一个行走)(整齐的走是什么样子的走)师:大家说的这些行为,这就是排队啊!师:排队啊,就是一个接一个有秩序的排起来去解决问题,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行为,更是文明的体现。
咱们今天一起来聊聊排好队这个话题。
(贴题目)【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小朋友求知欲强爱思考,对老师的生活充满着好奇。
我创设老师国庆出游堵车的情景,提出问题“堵车了可怎么办啊”,因为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成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在谈话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身生活体会的比较感受规则带来的良好秩序,学生认同排队的意义,明确知道什么是排队。
】活动二生活场景聊排队1.学生广泛谈排队地点师:同学们都在哪见过排队的场面?大家说一说。
生:上下楼梯,上厕所,超市买东西,旅游师:像大家刚才说的学校,超市,银行,这些都属于公共场所,在这些地方我们都需要排队。
2.欣赏排队的图片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你们说的场景吗(学校中午小餐桌排队-放学路队-到生活中得排队)师:同学们,看了这些排队的场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啊?生:很开心,很舒服,觉得人们都很文明……师:对啊,在公共场所,排队虽然是件小事,但如果大家都能像图片中的人们一样遵守规定有秩序的排队,那我们的生活得多么顺心舒畅啊,社会多么文明啊。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11.大家排排队》赛课教案_4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11 课。
教材包含了“还是排队好” 、“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好队”、“守规则、懂礼法”这四个主题活动,共两课时。
本课为第一课时,从前两个主题入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独立的探索活动的最佳方式,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得出“还是排队好”的结论,并且注重细节的引导,如:哪些地方要排队,为什么排队好等等。
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2. 能力目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3. 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情境下需要排队。
了解排队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学会排队,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2. 教学难点: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
本课主要利用玩游戏、展示图片、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而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适时采用小组活动的合作探究模式来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从而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五、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老师邀请坐姿最端正的一组同学上来玩个游戏。
PPT出示游戏“钻山洞”的玩法和要求。
揭示课题,板书:大家排好队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二)还是排队好环节一:播放视频话排队1. 播放课间发奶的视频2. 教师:你喜欢哪一种发奶的方式?为什么?图中的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 师生交流,总结:还是排队好。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初步体验排队的重要性。
环节二:抓拍情景评排队1. 教师播放一个小朋友认为不要排队的话外音,并让学生谈看法。
2•教师PPT展示学校中学生不排队进教室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谈不排队带来哪些危害。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11.大家排排队》优质课教学设计_3

《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上册教案过程一、活动导入师:上课之前我们要分发一下本节课我们需要用到的学习工具,现在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上讲台前领取备品好吗?生:上台领取,其他同学观察。
师:小组代表们领取工具时做的好吗?生:好。
原因:大家排队,十分有秩序不好。
原因:有不排队的现象发生,秩序混乱。
2.揭示课题:是啊,大家排好队,先下后上才能保证我们班级的秩序和同学们的安全。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板书)(设计意图:通过领取备品的方式进行初验,检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二•明确生活中的公共场所需要排队师:在生活中排过队的同学请你们举手。
(板书:排队)原来大家都排过队,排队在生活中多么重要呀!师:你们都在哪里排过队呢?通过师生探生:学校;超市;银行。
(板书:排队地点)究,明确排队师: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呢?的地点。
生:公共场所。
师:在公共场所里面超过两个人以上,就需要我们排队。
初步了解排师:在学校里面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排队呢?(板书补充)队的规则和生:间操;上下楼;吃饭。
好处师:你们都太聪明了,那上间操的时候是怎样排队的呢?我想请两组同学上台展示下。
其他组进行评价。
生:按照大小个;男女生排队。
(板书:规则)师追问:理由是什么呢?他们组排队排的如何呢?请你们评价下。
生:这样比较有秩序好在:整齐,迅速。
三•小组合作,明确生活中排队的规则和好处师:现在请你们打开上课之前领取的活动备品,找一名同学读一读活动指南:展示活动指南1. 每个同学在场景中扮演一个角色2. 将卡片轻轻放置到场景中的合适的位置3. 探究排队的规则及原因小组合作探究,明确在不同场所之中的排队方式,以及原因教师将小组探究结果模型投屏到大屏幕上全班交流理由并追问排队规则。
1. 楼梯组:扮演角色:1正常排队的人:靠右通行2. 着急的人:在楼梯上可以走左侧3. 残疾人:优先追问规则:。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11.大家排排队》公开课教案_16

第11课:大家排好队教材分析:《大家排好队》是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册的教材内容承接了一年级教材的设计,聚焦的是共有与共享,为公共生活奠基,以儿童的生活为经线,内在的发展为纬线,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道德成长,引导学生超越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进入不断扩大的公共视野,将自我放置于更广阔的的生活世界中,让学生感知秩序,为公共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在公共场所”,分为《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要乱扔》和《大家排好队》《我们小点声》四课。
这四课的内容是并行的,《大家排好队》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是根据《课标》“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第五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的,设计本课时,我从单元的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有些公共场所需要进行排队,以保证速度、安全和公平等,让学生感知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规则意识。
学情分析:小学生们长期在学校进行学习生活,经常需要排队完成一些集体活动。
并且现在的孩子经常出入公共场所,也时常会发现周围出现排队的情况。
但他们对排队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不十分了解,对公共秩序的了解较少。
还有就是,学生能在学校里排队,因为有老师的监督和教育,有同伴的行动感召,但是当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就会有不排队,不遵守秩序的情况出现。
为了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和认同排队的规则,内化秩序,更好的约束自己,建立规则意识,设计了本课。
教学目标:道德内隐于生活,是生活的构成要素,它必须从生活中向生活学习。
所以本节课,我把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感受,懂得排队要守规则懂礼让,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从内心接受和认同排队的规则,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了解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自觉维护秩序生活的美好。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在公共场所 11.大家排排队》_78

课题
11.大家排好队
单元
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的。本课程是道德与法治课,这就意味着要增强小学生的法制意识,而低年级的法制意识培养的关键就是建立规则意识。排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常要遇到的生活事件。要想让学生在所有的排队事件中都能遵守规则并形成习惯,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熏陶。
【教师故意不加组织,看看学生是否有序地玩游戏。】
2.总结成功守护糖果的方法?
3.使用总结的方法,再玩一次游戏,这次游戏规则改为:四人一组,每组有3个小靶子,一根棒棒糖。老师喊:“小怪兽走了”,同学们就要把它们从瓶子里拿出来透透气,拿完之后就举起棒棒糖示意。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最快?
自主提问
听规则,四人小组玩游戏
学习
目标
1.通过体验活动,理解到排队的重要性,知道在什么地方、哪些情境下需要排队。
2.知道怎样排好队,做文明学生。
3.既要遵守排队规则,也要懂得礼让特殊人群。
重点
1.体会排队的意义,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序、安静排队是文明的表现。
2.知道在怎样排好队,做文明学生。
难点
既要遵守排队规则,也要懂得礼让特殊人群。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思维还处在前习俗阶段,要让他们养成规则意识难度比较大。因为前习俗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多是根据自己身体的感受和自身利益来决定的。而规则是要考虑群体与整体的公平与秩序的,因而,在这个年龄的儿童心中,规则就是约束,约束就是不舒服。如果我们强行让学生遵守规则,就容易导致学生说假话、信奉权威。所以要让学生养成守规则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意识到如果大家都不守规则,秩序就会乱,整个生活就会一团糟,自己也就更不舒服。所以教授这个课时,我们就应想办法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规则对生活的影响,从内心认同产生好生活需要规则与秩序。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在公共场所 11.大家排排队》_9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三课。
这课的教学旨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对比引导学生建立排好队的意识,理解到排队的重要性和好处,并在实践中掌握排队的方法,并自觉地使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学情分析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有秩序混乱的现象,所以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个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维水平,能够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实行思考和简单地分析。
学习本课,让孩子们在体验、观察中建立排队的意识,并在学习中持续强化排队的重要性和好处。
孩子们也已经有水平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总结出一些排队的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协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2.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3.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排队,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难点】感受集体活动中排队的重要性,懂得礼让是文明的更高表现。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操体验学习方法:探究、游戏体验教学流程【课前活动】同学们好!上课!同学们请坐。
同学们,上课前咱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就玩“我来说,你来指”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注意力最集中。
准备好了吗?——鼻子,眉毛,耳朵,头发,脖子,黑板!大家在游戏的时候都很专注,其中第2、第3小组反应特别敏捷,老师决定给他们奖励积攒卡,快来领取吧。
老师和同学一旁观察领卡的秩序。
预设:场面凌乱——孩子们,别着急一个一个来。
热身游戏:“我来说,你来指”,看看谁的注意力集中,奖励反应灵敏的同学。
(老师和同学一旁观察领积攒卡的秩序)一、谈话导入,建立排队意识1.说一说:刚才领积攒卡的场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刚才领卡的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你说,你也说..(评语:你是一位细心的观察员!)2. 教师表达对刚才领将卡时秩序的忧虑,鼓励同学通过讨论想出排队的点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在公共场所 11.大家排排队》_4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大家排好队》这个课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不掉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
学情分析: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实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上下楼梯等情况下存有秩序混乱的现象,所以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个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排队。
2.理解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不掉队。
二、情感与态度1.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学会与人友好交往。
2.体验遵守排队规则的快乐。
三、行为与习惯1.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明确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
2.初步养成排队等候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积极参与讨论,明白“还是排队好”,知道哪些地方要排队。
教学重点:1.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学会与人友好交往。
2.理解排队的好处,并能遵守排队规则,不插队、不掉队。
教学难点:明进步的具体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游戏道具、表格。
活动准备:师自我介绍,引发谈话,再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消除陌生感。
师一边谈话,一边绘制简笔画。
一、设置情景,发照片家的好奇心,我特意给你们带了几张我们学校孩子的照片,想看的等会儿听清老师的要求,再来拿!1.教师作出人数的要求,再请一位同学帮忙发照片,边发边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即时发现认真排队或倡导排队的孩子,并记住被挤的学生。
挤? 引出排队。
3.请刚刚认真排队或倡导排队的孩子发言,说说他们当时的想法。
4.引出课题——大家排好队,板书课题。
二、体会“还是排队好”1.通过谈话体会“还是排队好”。
(1)分别找一个个子稍小一点儿的孩子和一个个子大一点儿的孩子,说说:是排队好呢,还是不排队好?为什么?(2)找出刚刚被挤的学生,让他说说自己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大家排排队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认识排队的重要性,懂得还是排队好。
2.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懂得生活中要守规则、讲文明,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公民意识。
3.在多样情境中懂得生活中要自觉排队,并做到懂礼让、善沟通。
【教学重难点】
认识排队的重要性,懂得在生活中要守规则、讲文明。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大家排排队。
1.互动谈话。
课前,徐老师了解到咱们班的很多小朋友爱读书,学校为了激励大家,将要评选出一批“小书迷”。
今天呀,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漂亮的“小书迷”邀请函,想要的同学就到前面来领取吧!
(关注现场,如果乱,提醒:大家别抢,放心,人人都有的!千万别挤,注意安全!)
2.学生领取邀请函。
3.A(如果有序)表扬,导入。
(1)刚才小朋友们一组一组排队,有序地来领邀请函,老师看得出咱们班的小朋友守规则,讲文明。
大家自觉排队,给老师留下了文明有序的美好印象。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大家排排队》这个话题。
(板书)
B(如果乱)采访,导入。
(1)刚刚呀,小朋友们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着拿邀请函。
看得徐老师提心吊胆。
我来采访几个同学,刚才你有什么感受?
(2)大家为了早点拿到邀请函,一拥而上,不守秩序,不排队,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的,有的……有的……多不好呀!大家想想,有没有更快更好的办法能安静、有序的拿到邀请函呢?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大家排排队》这个话题。
(板书)
活动二、联系生活,感受还是排队好。
1.过渡:排队是一个人守规则、讲文明的表现。
《中小学生守则》第4题条,明确规定——指名读:“遵守国法校规,自觉礼让排队”。
走进我们的校园,随时随处都能见到大家自觉排队的身影呢!看——
2.【排队图片】看到这样的照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们排得多么整齐有序呀!难怪这么开心!看到这样整齐划一的队伍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呢!集体活动队伍这么整齐,一看就是讲文明的小朋友,老师为你们点赞。
【相机板书:有序文明】
3.想象一下,如果大家在跑操时、升旗仪式时不排队,会什么样啊?
小结:排队让我们感受到文明、有序、美好,(相机点评:多混乱啊!多不文明啊!还是排队好!)
4.其实生活中偶尔也有不排队的现象。
小朋友们回忆一下,你们平时见到过或者经历过不排队的人或事儿吗?(相机追问:看到别人插队,你有什么感受?一个人插队,旁边排队的人对他是什么态度?)小结:不排队不文明,讨人嫌、让人反感,不排队没有秩序,还是排队好。
(指板书)
5.不排队呀,不仅没有秩序,不文明,有可能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呢!【一组比较悲恸的画面,配上音乐】
孩子们,像这样的新闻报道、像这样的校园悲剧这些年多有发生。
如花的生命意外消逝,父母亲人悲痛欲绝,老师同学悲伤不已。
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评价:是呀!排队更安全,排队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呢!还是排队好。
)【板书:安全】
6.【出示名言】古人常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告诉我们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如果他们能够守规则,这样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这样的悲剧也给我们大家敲响了警钟——自觉排好队!
7.【出示“最安全学校”奖牌】)咱们通州区实验小学呀,校园文明安全,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还被评为了“最安全学校”呢!大家一起大声地读出来。
小朋友们的声音里透着满满的自豪。
如果同学们不排队没有秩序,发生意外,这份荣誉就不会属于我们了!所以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排好队,让咱们学校永远是——(引读)最安全学校。
活动三、回归生活,懂得处处要排队。
1.孩子们,在学校里要排队,走出校园,我们也要排队。
校园里、社会上还有哪些情况下需要排队呢?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
(1)指名读合作要求。
(2)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
(医院、银行、超市、车站、机场、电影院、饭店、各种售票处、游乐场、……)
A.哪一组交流的是学校里什么时候要排队这个话题?除了我们刚才聊到跑操、运动会,你还发现什么时候我们要排队?(课间饮水、借书、交作业、上下楼梯、如厕、放学、做操……相机追问:谁有被烫过的经历?感觉如何?你有被挤到过吗?那是感觉怎样?)
适时评价:排队让校园生活井然有序呢!排排队校园更安全呢!大家排队的身影最文明最美好呢!
B.咱们继续交流。
哪些同学交流的是社会上哪些公共场所需要排队?追问:什么情况下要排队?不排队会怎样?
评价:看来人多的地方就需要排队呢!人多的时候讲究先来后到,排队还能体现公平!……【板书:公平】
●情景再现乘电梯
(1)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乘电梯时也要排队。
我们就请几位同学来再现一下大家平时乘电梯的情形吧!
(2)学生表演。
(3)大家觉得这些小乘客表现得怎么样?他们这样进出电梯安全吗?你们还有没有什么建议?
(4)刚才小乘客们等电梯都站在电梯口的右侧,进出电梯都靠右边走,这正应了咱们老祖宗们的那句“行
不中道,立不中门”呢!有人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就是说,走路不可以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
站立也不可以立在门中间。
刚才,我们的小乘客们就是做到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呢!【出示】我们老祖宗
给的规矩呢——“这样既有礼貌,又注意安全避让,真好。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记住传统礼仪。
●知识窗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只要人多的时候就应该自觉排队,只要在公共场所我们就该守规则排队。
(1)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排队推动日的图标。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自由发言。
(适时启发:猜一猜为什么把每月的11日定为排队推动日呢?)
(相机点评:)真聪明!数字11就像两个自觉排队的人。
解放军叔叔纪律严明,平时“两人成列,三人成
行”,这个图标告诉文明们有两人就要讲究先后顺序,就该像数字11一样有序排队。
(适时引导:图标上的两人都是什么表情?告诉我们排队也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呢!)让我们一起读出图标上
的口号。
“我排队我礼让我快乐”,再快乐一些——“我排队我礼让我快乐”(加动作)
(3)老师更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讲文明守规则,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自觉排队日。
孩子们,人人
都排队,每一个小我都排队,我们的社会就变得更和谐了!【板书:和谐】
2.延伸排队意义大。
(1)排队,从小处,说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从大处说,它更展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
呢!瞧!——【欣赏士兵队列照片】
(2)当看到威武的人子弟兵们用这样整齐划一的队伍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你的内心是怎样的?(激
动、骄傲、自豪……)是呀!我们仿佛看到全世界都在为我们中国点赞!
3.学唱《排队歌》
孩子们,排队带给我们骄傲、自豪,带给我们有序、文明,带给我们安全、公平,带给我们和谐美好,
就让我们一起唱响《排队歌》。
活动四、情境辨析了解排队有智慧。
小明也是一位二年级的小朋友,今天他也来到我们课堂跟大家分享他和排队的故事。
1.交流台
(1)(录音)星期天,我高兴地跟妈妈乘公交车去鲜花小镇看花展。
来到检票处,大家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序地检票入园。
这时,一位白发老爷爷没有排队,便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先检票入园了。
我非常不解地对妈妈说:“妈妈,老爷爷也应该遵守规则排队呀!”妈妈却笑着说:“老爷爷年纪大了,可以让他先进去。
”小朋友们,你们赞同谁的观点呢?
(2)生交流观点理由。
(3)小结:同学们,生活中,遵守规则,有序排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尊老爱幼、懂礼让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相信,鲜花小镇之旅,老人留念的不仅有郁金香的娇艳,更有文明礼仪之花的芬芳。
【板书:守规则懂礼让】
2.智慧屋
(1)(录音)美丽的鲜花小镇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我和妈妈一边欣赏,一边拍照,不知不觉已经下午3点钟了,再不走就赶不上下午四点钟的围棋课了。
我们匆忙出园赶到公交站台,可是站台前已经站了长长的队伍。
我心里可着急了!如果排队,赶不上这趟车,我的围棋课就要迟到了!如果不排队,就是不守规则了,这可怎么办呢?
(2)大家来帮小明出出主意吧!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会怎样跟前面的同学说?演一演。
怎么说?怎么做?
(3)小结:孩子们,生活中自觉排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文明规则。
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破例,但是要善沟通,获得他人的同意哟!这也是生活的智慧呢!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聊聊怎么排队。
活动五、实践作业,排队领礼物。
1.总结。
孩子们,生活中排排队,我们的生活更——引读(有序、文明),更(安全公平),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践行八礼四仪,我们就要从自觉排好队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守规则,懂礼让,让文明礼仪之花越开越盛!(完善板书成礼仪之花)
2.【出示作业要求】课后,请画一幅画或者设计一条标语,向身边的人宣传还是排队好,自觉排好队。
3.学生排队书签。
这堂课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棒!徐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书签作为大家课堂表现的小礼物。
希望咱们班的小朋友都能以书为伴,人人争当“小书迷”。
请带上小书迷邀请函,咱们领到书签就安静回教室吧!孩子们再见!
板书:
11. 大家排好队
有序安全
和谐
文明……公平守懂规礼
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