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背景本科学教案适用于大班(4-5岁)幼儿园科学教学,主题为“动物的自我保护”。

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中的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学习,同时也涉及生命科学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在生命科学领域,自我保护是所有机体都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主要指机体通过某些行为或结构,来保护自身避免危险和伤害,这种保护个体安全的行为被称为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掌握其相关知识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发现和探究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培养幼儿的分类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对生命科学领域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发现和探究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教学过程1. 导入说明教学内容和目标,提出问题:“你知道动物为什么要保护自己吗?你知道动物在自我保护中都有哪些行为吗?”2. 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图片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动物的图片,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这些动物身体的颜色不相同,有什么区别?•这些动物身上都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引起你的注意了吗?•这些动物可能野外生存,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呢?3. 动手实践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们了解动物的保护行为,老师可以选用石头、带刺的植物等模拟威胁,让孩子们模拟动物的行为,自我保护。

4. 观察、总结老师展示模拟动物及实际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自我保护的行为和方式。

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以下问题:•动物有哪些自我保护行为?•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有哪些不同?•这些自我保护措施分别适应哪些环境?5. 总结老师引导孩子们归纳总结刚刚所学知识点,比如,有哪些动物会呈现伪装保护行为,哪些动物会离群保护自己,等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科学课,我深深地意识到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而教学的目的也不只是掌握相关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幼儿具备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警戒行为等。

2.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2. 能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原理。

2. 能观察、思考和表达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

五、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

2. 教学卡片: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动物的自我保护行为时,部分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但在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原理上,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更多实际的例子,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我也将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观察和表达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介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警戒行为等。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幼儿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4. 实践:让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画纸上展示其自我保护方式。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和重要性。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直观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实例。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操作法:绘画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明白不同类型动物的保护策略。

2.了解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带来的影响,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动物的神奇伪装:比如绿蜥蜴能在绿色的树叶中伪装自己,躲避掉掠食者。

•动物的有毒武器:比如蝙蝠会分泌出有毒的体液保护自己。

•动物的伪装与伪造:比如斑马的黑白条纹造型,能更好地隐藏自己。

•动物的快速移动能力:比如刺猬、海星等动物被追时,能够快速移动,逃离追捕者。

2.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带来的影响。

例如:•食物来源的减少或被改变•自然栖息地的破坏•人类捕杀或损伤动物等3.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方式。

例如:•通过环保活动和提高环境意识来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推广节能减排、减少垃圾等环保措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珍稀动物和濒危物种,让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

•推广文明出行、减少非必要车辆的开动等措施,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和威胁。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让学生观察图片:动物们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引起学生对动物自我保护的思考和认识。

2.讲解动物的三种自我保护机制:伪装、有毒武器、快速移动,让学生通过图片和实例感受动物的保护策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观察动物的特点,判断动物使用哪种保护方式。

实践环节1.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干扰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2.学生参观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植物园等场所,通过生动的实景感受动物栖息环境和生存状态。

3.学生制作自己的“动物伪装成分”或“动物造型”,比如用膜拜纸制作成斑马条纹、豹纹等,以加深对动物伪装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进行小组演讲,让每个小组列举一些人类干扰对动物及其栖息地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对应的保护措施。

动物的自我保护大班科学教案

动物的自我保护大班科学教案

动物的自我保护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幼儿能够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知识,并能够说出不同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幼儿能够掌握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2.教学难点:幼儿能够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原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呈现:结合多媒体手段,介绍不同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原理,包括隐藏、装死、释放臭气、自卫等。

3.练习:设计不同的练习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4.拓展:引导幼儿了解更多动物自我保护的知识,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动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如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实验演示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原理。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如选择题、填空题、情境模拟等,巩固教学成果。

2.布置课外作业,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观察评价、作品评价、口头评价等,鼓励幼儿不断进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工具:提供丰富的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资料,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知识。

2.各种动物自我保护相关书籍、资料等:提供给幼儿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3.鼓励幼儿自带工具,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原理。

七、结论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动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背景大班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了身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并且认识了一些为人类服务的动物,如宠物和畜牧动物。

本次课程旨在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界中各类动物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2.培养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提高幼儿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阅读绘本《动物的自我保护》;2.探究、归纳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3.认识一些能够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让幼儿想象一下自己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自己。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或其他人遇到过的危险情况和应对方法。

步骤二:阅读绘本《动物的自我保护》让幼儿集中精力听故事,并适时提问:1.故事的主人公是哪些动物?2.它们是如何自我保护的?3.这些自我保护方式对这些动物来说为什么重要?步骤三:探究不同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通过对故事中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的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例如:1.狮子是如何保护自己的?2.树袋熊是怎样自我保护的?3.蚂蚁为什么会集体自卫呢?步骤四:认识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让幼儿通过讨论和互动,认识一些能够提供保护的环境或物品。

例如:1.鸟巢能够为鸟提供安全的居所;2.河流可以为鱼类提供生存空间;3.宠物佩戴的项圈能让它们更容易寻找到主人。

步骤五:总结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总结学习内容,让幼儿以主人公的视角思考自我保护,提高幼儿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绘本故事和活动,将动物的自我保护作为教学主题,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又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幼儿表现出较好的参与度和发言率,表现出对生命关怀的情感表达和认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幼儿语言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活动中,老师需要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纠正语言表达错误,加强幼儿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

此外,幼儿有时候对环境和物品的认知还有所欠缺,需要多开设学习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和认识不同的环境和物品,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结构,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综合的学习成长。

大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第一篇:大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自我爱护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爱护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是怎样爱护自己的,知道动物爱护自己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2、理解词汇:爱护色、盔甲等。

3、对探究动物世界神秘感爱好,具有较细致的观看力量。

教学预备:1、多媒体课件2、各种动物的卡片。

3、调查问卷4、动物自我爱护的碟片5、kt板6、标记7、白纸及水彩笔8、火车头和开火车的音乐9、动物头饰教学过程:一、由多媒体课件《鲨鱼来了》导入课题在蓝蓝的大海里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问:1、刚刚你看到了什么?2、乌贼是用什么方法来爱护自己的?3、乌贼有没有被鲨鱼吃掉?4、原来,小动物在遇到危急的时候会想方法来爱护自己,小伴侣们对动物的自我爱护都进行了调查,请你拿出调查问卷表,和好伴侣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资料。

幼儿自由回答。

二、幼儿观看录像,并为各种自我爱护的方法做标记。

老师找到了一些小动物,我们来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爱护自己的。

1、商量:刚刚你看到了什么?2、提问:你最观赏哪种自我爱护的方法?〔讲出一种,点击消失相应字宝宝〕我们来看看,小动物想到了哪些方法来爱护自己的?爱护色:青蛙、蚱蜢〔丰富词汇:爱护色〕“盔甲”护身:乌龟、蜗牛、田螺河蚌、穿山甲等〔丰富词汇:盔甲〕硬刺防卫:刺猬、海胆、豪猪等逃跑、快跑:鹿、斑马、兔子等自切:壁虎、螃蟹放臭气:甲虫、黄鼠狼等三、操作卡片1、小伴侣收集了很多动物图片,大家去找找,看看,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爱护自己的!幼儿操作卡片,老师引导提问。

〔1〕、你找到哪个动物?〔2〕、它是用什么方法来爱护自己的呢?2、按小动物自我爱护的方法来对小动物进行分类。

小动物们都想做上火车到森林里去玩!如今,要请小伴侣帮帮助,按小动物自我爱护的方法,看着字宝宝把它们送到自己的车厢里。

你们情愿关心它们吗?那就开头送吧!小动物们都坐好了,谁情愿做剪票员,检查一下小动物们坐得对不对!火车出站了四、嬉戏如今我们来玩个嬉戏,小伴侣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我们的敌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爱护自己,看谁仿照得最像!学问预备:1、做标记:太阳、月亮、劳动、2、嬉戏:老虎和木头人其次篇:大班动物爱护色教案动物爱护色〔教案〕设计意图: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大班后期的孩子已经能从事物的外表现象进行初步的推断推理,从而把握事物一些本质特征。

大班科学《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列举一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2.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3.了解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案、讲义等教学资料3.小动物玩具、图片等教具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几张动物图片,让学生猜想这些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动物怎样保护自己?2. 学习新知识(1)自我保护能力的介绍通过PPT课件展示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包含以下几种:伪装、分裂、蜇或咬、毒液、吐出有毒物等。

(2)学习实例老师给学生展示几张图片,比如蝴蝶在花丛中伪装,海星丢掉绝大部分身体皆能重新生长等等,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动物自我保护的现象。

(3)学生展示老师可以分为若干组让每组同学来展示一种动物自我保护方式。

学生可以准备一个小作品或制作展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自己选择的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进行介绍。

3. 巩固知识(1)讲解自我保护技能老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自我保护技能:如何躲避自然灾害,如何遇到危险逃跑等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介绍给学生一些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环保意识同样重要。

(2)小游戏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互动游戏,比如模拟青蛙逃脱蛇的追击,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4. 作业布置老师布置一篇小作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及思考动物怎样保护自己对他们和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多种方式,通过图文并茂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动物自我保护方式。

最后布置的小作文,则是对学生认知理解的再次检验,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发散,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和爱护动物意识。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2. 能与同伴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3.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动物的自我保护2. 挂图:各种动物的图片3. 视频:动物自我保护的实例4. 记录表:动物自我保护方法记录表5. 动物玩偶:各种动物的玩偶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

2.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10分钟)1.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动物自我保护的实例,如:刺猬缩成一团、乌龟缩进壳里等。

2.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如:刺猬缩成一团保护自己、乌龟缩进壳里避免受到伤害等。

3.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4. 教师发放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玩偶,记录下它们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延伸部分(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动物自我保护的场景,如:小鸟躲藏、刺猬遇到危险时缩成一团等。

2.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躲藏、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

2.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更多的动物自我保护的现象,并与父母分享。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动物自我保护场景的适应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及回答,分析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大班科学《动物的自我保护》课件教案2. 活动目标:a. 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知道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b.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c.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教案:动物的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
1、加深对动物特征的认识,知道动物会用各种方法保护自己,适应生存。

2、了解一些动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能用较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教学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动物的自我保护。

二、出示教学挂图,初步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

1、利用身体颜色保护自己。

提问:图上有谁?为什么你很难发现它们?
小结:动物使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同或相近,都是为了隐藏自己或逃避敌人的侵害。

2、利用身体结构特点保护自己。

提问:图上有谁?身上有什么?遇到危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三、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自我保护的方式。

引导幼儿看图想一想,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讲述画面:
1、毛毛虫身上的颜色很鲜艳,这是警告敌人,不能来吃我,我
是有毒的;
2、青蛙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季节而改变;
3、变色龙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4、豹子身上的颜色,与它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近;
5、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身体的颜色是白色的;
6、螃蟹有两个大钳子,可以用来攻击对方保护自己;
7、蜥蜴身上的颜色跟地上的颜色很像,这样可以隐藏自己,不
容易被别人发现;
8、狮子鱼身上有长长的毒刺,使敌人不敢靠近它;
9、海龟身上有硬硬的壳,发现敌情海龟会将头和四肢缩进硬壳里;
10、梅花鹿身上的花纹,与周围丛林的颜色很像,可以隐藏自己。

五、扩展幼儿的经验。

启发幼儿大胆地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保护自
己的?
六、教师念谜面:
一只大鸟真古怪,有翅不飞跑得快,
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滩外。

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并在图上勾出这一动物。

活动反思:
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对于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通过“保护色”为例,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并
总结出保护方法。

诠释了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

教学设计中突破教材的目标要求,将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与人类的自我保护进行联系,从而发现,人类的许多保护的设备或装置受到了动物的启发,并以
一个假想作为实例,引导幼儿通过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地培
养了幼儿的应用能力,并帮助幼儿逐步构建学以致用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