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原理缓冲及气缸介绍

合集下载

气缸的原理

气缸的原理

气缸的原理
气缸是一种常见的气动执行元件,它通过气压的作用来产生线性运动。

气缸的
原理主要包括气缸结构、气缸工作原理和气缸应用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气缸的结构。

气缸通常由气缸筒、活塞、活塞杆、密封件、进气口和排气口等部分组成。

其中,气缸筒是气缸的主体部分,用来容纳活塞和气缸内的工作介质。

活塞则是气缸内部的运动部件,它能够在气缸筒内产生往复运动。

而活塞杆则是连接活塞和外部负载的部分,它能够传递活塞的运动力。

密封件则起到密封气缸内部工作介质的作用,进气口和排气口则用来控制气缸内部气体的流动。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气缸的工作原理。

气缸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气体的压
力来产生力和运动。

当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内部时,气缸内部会产生压力,使活塞向外运动。

当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时,气缸内部的压力会减小,活塞则会向内运动。

通过这种方式,气缸能够产生往复运动,从而驱动外部负载进行工作。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气缸的应用。

气缸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机械领域,如汽车制造、工业生产线、航空航天等。

在汽车制造中,气缸常用于控制发动机气门的开闭,从而实现发动机的工作。

在工业生产线中,气缸则常用于控制各种执行机构,如夹紧装置、输送带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气缸也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和宇航器的控制系统中,如起落架、舵机等。

综上所述,气缸是一种利用气压来产生力和运动的装置,它的原理主要包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气缸的原理进行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气缸于各种工程领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机械运动。

气动气缸工作原理

气动气缸工作原理

气动气缸工作原理
气动气缸是一种将压缩空气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压缩空气的进入和排出以及活塞的运动。

以下是气动气缸的工作原理:
1. 压缩空气的进入:气动气缸通常与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相连,通过阀门将压缩空气引入气缸内部。

当阀门打开时,压缩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气缸内。

2. 活塞运动:气缸内部有一个与气缸壁紧密配合的活塞。

当压缩空气进入气缸时,气体会推动活塞向前运动。

活塞通过与连杆的连接,将机械能传递给其他零部件或执行器。

3. 压缩空气的排出:当压缩空气推动活塞运动完成后,阀门关闭,阻止新的空气进入。

此时,通过排气口将气缸内的压缩空气排出。

排气过程中,活塞会向后运动,将气缸内部的空气排出。

4. 循环运行:气动气缸可以反复循环工作,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的进入和排出,控制活塞的运动。

通常通过气源系统中的电磁阀或手动控制阀来实现对气缸的操作。

总结起来,气动气缸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的进入和排出,推动活塞的运动,将压缩空气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这种装置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气缓冲气缸

气缓冲气缸

神威气动 文档标题:气缓冲气缸一、气缓冲气缸的介绍: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

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

涡轮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气缸”。

气缸的应用领域:印刷(张力控制)、半导体(点焊机、芯片研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等等。

二、气缸种类:①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

②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

③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

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冲击气缸:这是一种新型元件。

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的动能,借以做功。

⑤无杆气缸:没有活塞杆的气缸的总称。

有磁性气缸,缆索气缸两大类。

做往复摆动的气缸称摆动气缸,由叶片将内腔分隔为二,向两腔交替供气,输出轴做摆动运动,摆动角小于280°。

此外,还有回转气缸、气液阻尼缸和步进气缸等。

三、气缸结构: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2:端盖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在端盖内设有缓冲机构。

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和防尘圈,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内。

杆侧端盖上设有导向套,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承受活塞杆上少量的横向负载,减小活塞杆伸出时的下弯量,延长气缸使用寿命。

导向套通常使用烧结含油合金、前倾铜铸件。

端盖过去常用可锻铸铁,为减轻重量并防锈,常使用铝合金压铸,微型缸有使用黄铜材料的。

3:活塞活塞是气缸中的受压力零件。

为防止活塞左右两腔相互窜气,设有活塞密封圈。

活塞上的耐磨环可提高气缸的导向性,减少活塞密封圈的磨耗,减少摩擦阻力。

耐磨环长使用聚氨酯、聚四氟乙烯、夹布合成树脂等材料。

活塞的宽度由密封圈尺寸和必要的滑动部分长度来决定。

滑动部分太短,易引起早期磨损和卡死。

气动三大件的工作原理

气动三大件的工作原理

气动三大件的工作原理气动三大件是指气缸、气源和气控件。

1. 气缸:气缸是将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主要由气缸筒、活塞、活塞杆、密封件等组成。

气缸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源的压缩空气进入气缸筒,在活塞的推动下,通过活塞杆将机械能传递出来。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准备工作阶段:当气源供给压缩空气时,空气经过过滤,减压后进入气缸筒的气室内。

气室内的压力随之增加,使活塞往外移动。

(2) 工作阶段:当活塞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与工作目标相接触。

此时,气室与气源断开,气室内的压力被释放。

同时,经过排气口的排气使气室内的压力下降,活塞则会被弹簧或其他机械装置弹回。

(3) 往复运动阶段:循环进行准备工作和工作阶段,实现气缸的往复运动。

2. 气源:气源是提供气动装置工作所需的气体能源装置。

常用的气源有压缩空气和液化气体等。

压缩空气是最常用的气体能源,其工作原理如下:(1) 压缩阶段:压缩机将空气吸入并不断压缩,使空气的压力增加。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类型有所不同,包括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

(2) 贮存阶段:经过压缩的空气进入贮气罐进行储存。

贮气罐可以平稳地供应气动设备所需的气体能量,并平衡了压缩机的变化工作压力。

(3) 出气阶段:气源释放气体时,通过调节阀门、电磁阀等进行气流的控制,使气体以所需的压力和流量供应到气动设备中。

3. 气控件:气控件用于调节、控制气体压力和流量,并将压力和流量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

常用的气控件主要包括压力调节器、电磁阀、流量阀等。

气控件的工作原理如下:(1) 压力调节器:通过调节阀门内部的弹簧压力,控制气体的出口压力。

当出口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弹簧会收缩,开启进气口,增加压力。

当出口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弹簧会伸长,关闭进气口,减小压力。

(2) 电磁阀:电磁阀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当电磁线圈受到电信号时,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阀门,使阀门开启或关闭,从而控制气体流动。

气动气缸工作原理

气动气缸工作原理

气动气缸工作原理
气动气缸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或气体作为动力源,通过控制气体的进出和压力的变化,使气缸内的活塞来回运动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气源供应:通过管道将压缩空气或气体输送至气动气缸的气源接口。

2. 气源控制:通过阀门、控制器等控制装置,对气源的进出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气缸的工作。

3. 活塞运动:当气源进入气缸内部时,气压作用于气缸内的活塞上,使活塞向一个方向推动。

当气源停止供应或排气阀打开时,气压减小或消失,反作用力使活塞返回原位。

4. 密封和润滑:气缸内设有密封件,用于确保气源不泄漏,并减小摩擦阻力。

为了保持活塞与气缸内壁的良好运动,通常需要对气缸进行润滑。

5. 系统控制:通过控制气源、阀门和其他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实现对气缸的运动速度、位置和力的控制。

总之,气动气缸通过控制气源进出和气压变化,使活塞产生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驱动和控制。

缓冲气缸工作原理

缓冲气缸工作原理

缓冲气缸工作原理
缓冲气缸是一种常见的气动元件,它能将气源压力通过气控阀进行调节,实现缓冲运动的目的。

缓冲气缸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气源供给:缓冲气缸通过气管连接到气源系统,气源系统提供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

通常,气源系统中有一个压缩机和调压阀来维持气源的压力。

2. 气控阀控制:气源通过气控阀进入缓冲气缸。

气控阀根据控制信号的输入来控制气缸的工作状态。

通常,气控阀有两种工作方式:单向控制和双向控制。

单向控制时,气缸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运动;双向控制时,气缸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运动。

3. 缓冲作用:当气源进入气缸后,气缸将气源压力转化为机械能。

气源进入气缸后,气缸内的活塞开始运动。

活塞运动过程中,气缸内的缓冲装置会对活塞的运动进行缓冲和减震。

4. 空气排放:当气源停止供给时,气缸内的气体需要排出。

通过气控阀的控制,将气缸内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

总的来说,缓冲气缸通过控制气源的供给和排放,通过气压来驱动活塞运动,并通过缓冲装置实现对活塞运动的缓冲和减震作用。

这样可以实现气缸的缓冲运动。

气缸的原理各种气缸的原理

气缸的原理各种气缸的原理

气缸的原理各种气缸的原理气缸是一种常见的气动执行元件,常用于工业领域的自动化设备和机械装置中。

气缸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压力来产生线性运动,从而驱动负载实现所需的机械动作。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气缸原理及其应用。

1. 普通气缸的原理:普通气缸是一种最常见的气动执行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在气缸内形成推力,推动气缸内的活塞产生线性运动。

当气缸内充满了压缩空气时,活塞受到压力作用向前运动,当气缸内的空气释放时,活塞受到外部负载的作用而向后运动。

普通气缸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适用于各种线性推动场合,如挤压、夹持、推拉等。

2. 双向气缸的原理:双向气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气动执行元件,其原理是通过在气缸内交替充放压缩空气来产生连续的推拉运动。

双向气缸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在气缸内的两端产生的压力差来推动活塞产生来回运动,从而实现正反向推拉。

双向气缸广泛应用于需要频繁来回运动的场合,如输送机、推拉装置、自动门等。

3. 旋转气缸的原理:旋转气缸是一种将气动能转化为旋转运动的气动执行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推力来驱动旋转气缸内的齿轮或齿条产生旋转运动。

通过调节气缸内压力和气缸外负载的大小,可以控制旋转气缸的旋转速度和角度。

旋转气缸广泛应用于需要旋转驱动的场合,如阀门控制、扭转装置、旋转工作台等。

4. 阻尼气缸的原理:阻尼气缸是一种将气动能转化为阻尼运动的气动执行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在气缸内设置特殊的阻尼装置,通过控制气缸内压力和气缸外负载的大小来实现阻尼效果。

阻尼气缸广泛应用于需要缓冲减震的场合,如升降平台、装卸设备、防撞装置等。

5. 膜片气缸的原理:膜片气缸是一种利用薄膜和气压产生运动的气动执行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气缸内气压的变化使薄膜产生弯曲运动,从而驱动负载实现机械动作。

膜片气缸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如原料输送、阀门控制、传感器触发等。

总之,气缸作为一种重要的气动执行元件,其原理多种多样。

气动原理结构及气缸的原理及维修资料

气动原理结构及气缸的原理及维修资料

气动原理结构及气缸的原理及维修资料气动原理是一门研究气体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应用于气体传动系统和气动装置。

气动原理结构的核心是气缸,气缸是一种将气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常用于驱动机械设备、工具和各种运动部件。

气缸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的膨胀和收缩。

当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时,气缸的活塞会向前移动,当气体被释放时,活塞会向后移动。

通过控制气体的进出,可以实现对活塞的前后运动,从而实现机械设备的驱动。

气缸通常由气缸筒、活塞、活塞杆、密封件和连接件等组成。

气缸筒是气缸的主体部分,其中装有活塞。

活塞与气缸筒之间通过密封件保持紧密接触,以防止气体泄漏。

活塞杆连接在活塞上,通过连接件与机械设备或运动部件相连接。

气缸的维修主要包括清洁、更换密封件、修复密封面以及润滑等。

首先,要定期清洁气缸及其部件,以防止灰尘、杂物等的堆积,影响气缸的正常工作。

其次,当密封件磨损导致气缸泄漏时,需要及时更换密封件,以保证气缸的密封性。

修复密封面是指在密封面磨损严重时,通过打磨或镶嵌修复材料等方法修复密封面。

此外,还需要定期给气缸加注合适的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延长气缸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气动原理结构中的气缸是实现气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装置。

气缸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的膨胀和收缩,通过控制气体的进出来实现对活塞的前后运动。

气缸的维修包括清洁、更换密封件、修复密封面以及润滑等,以保证气缸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5
4. 气缸的介绍及案例分析 - 故障案例
气缸内径 (mm)
32
40
50
63
80
100 125
安装附件时
拧紧的扭矩 6
6
8
8
6
6
8
(Nm)
P26
P27
端盖上 手动调节 吸收高动能,降低噪声 对负载变化的适应能力 较差 同一负载批量使用时, 缓冲一致性效果差 负载较大 较高运行速度 冲击动能大
排气上沟槽(独特设计) 自动调节缓冲 降低噪声 极大的负载无法承受
无法应付极快或极慢的 应用场合 负载适中 中等运行速度 中等冲击能量
P22
内容: 1. 气动技术概况及系统组成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3. 缓冲功能介绍 4. 气缸的介绍及案例分析
P23
4. 气缸的介绍及案例分析 - DSBx (新的ISO 15552 气缸)
P24
4. 气缸的介绍及案例分析 - DSBx (新的ISO 15552气缸)
DSBF DSBC DSBG
? 超过 90% 的部件是通用的 ? 主要是缸筒部分的不同
全新设计理念带来的优势 : ? 增加相同部件产量 ? 降低物料成本与制造成本 ? 降低产品线的复杂度 ? 全球范围内更加适用 ? 通用的附件
压 ? 减压阀
力 ? 增压阀
控 ? 安全阀
制 阀
? 顺序阀 ? 压力比例阀 ? 真空发生器
方向控制阀
? 电磁换向阀 ? 气控换向阀 ? 人控换向阀 ? 机控换向阀 ? 单向阀 ? 梭阀
气动执行元件
流 ? 速度

控制阀
控 ? 缓冲阀
制 ? 快速

排气阀
? 气缸 ? 摆动气缸 ? 气马达 ? 气爪
驱 动 装 置
影响: ? 压缩机油会改变材料特性,损坏密封,它会
引起气动元件故障、使用寿命减少 ? 油会堵塞带气动元件的小型结构 ? 冲走润滑脂
结果: ? 可靠性降低 ? 使用寿命减少
油份分类标准
? 每立方米空气所含油质量[mg/m3]
P15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油 份
干燥器: LDF 问题: 多个气动组件产生故障 原因: 压缩机机油太多
P7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压缩空气
从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份 /油份和粉尘等污染物…
P8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压缩空气
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不良压缩空气质量
对生产制造工艺的影响
P9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压缩空气
固态颗粒 湿气水份 油份
? 早期磨损 ? 沉积物
P3
1. 气动技术概况及系统组成 - 系统组成
气源处理元件
润滑元件
各类传感器
其他辅助元件
? 后冷却器 ? 过滤器 ? 干燥器 ? 排水器
? 油雾器 ? 集中润滑
? 磁性开关 ? 限位开关 ? 压力开关 ? 气动传感器
? 消声器 ? 快换接头与软管 ? 液压缓冲器 ? 气液转换器
气源设备
? 空气压缩机 ? 集中润滑
P18
内容: 1. 气动技术概况及系统组成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3. 缓冲功能介绍 4. 气缸的介绍及案例分析
P19
3. 缓冲功能介绍 - 缓冲的作用
防止气缸过早损坏: ? 吸收并消散活塞对于端盖的冲击动能。 优化动作时间: ? 可获取允许范围内更高的活塞运行速度
; ? 加快节拍提高生产效率。
气动原理、缓冲及气缸介绍
P1
内容: 1. 气动技术概况及系统组成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3. 缓冲功能介绍 4. 气缸的介绍及案例分析
P2
1. 气动技术概况及系统组成 - 概况
什么是气动技术?
气动(PNEUMATIC )是“ 气动技术”或“ 气压传动与控制”的简称。
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或信号传递的 工程技术,是实现各种生产控制、自动控制的重要手段。
P16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压缩空气质量等级
固态颗粒污染物 : class 7 湿气水份等级 : class 4 油份等级 : 生化油脂 /矿物/合成油 class 4
压缩空气质量等级 7. 4. 4
P17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压缩空气质量等级
ISO 8573-1:2010 [7:4:4]StandardPneumatics
? 每立方米空气所含颗粒质量[mg/m3] ? 颗粒大小[μm]
P11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固态颗粒
阀芯 问题: 泄漏/ 故障 原因: 固态颗粒污染破坏了密封
P12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湿气水份
影响: ? 管道金属生锈腐蚀 ? 水结成冰,使小型结构堵塞 ? 使润滑油变质及冲洗掉润滑脂
P20
3. 缓冲功能介绍 - 气缸内部的缓冲种类
P 橡胶弹性垫缓冲
PPV 可调气缓冲
PPS(Festo 专利) 自调节气缓冲
P21
3. 缓冲功能介绍 - 各种缓冲比较
P
PPV
PPS
安装方式 优点 不足
应用
活塞/端盖上 轻巧,成本低 灵活,降低噪声 仅能吸收较低冲击能量
不可调
较轻负载 低运行速度 低冲击能量
结果: ? 可靠性降低 ? 使用寿命缩短
湿气水份分类标准
? 每立方米空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湿气水份
阀: CPE-24-M1H-3GL-3/8 问题: 使用 4 周后发生故障 原因: 湿度过高
P14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油 份
? 腐蚀 ? 速度变低
? 洗去固有润滑 ? 粘附颗粒
? 压力耗损 ? 保养 ? 停工
总体成本
P10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 固态颗粒
影响: ? 研磨会产生密封损害(活塞,活塞杆) ? 元件(如Mini 阀) 的小型结构被堵塞
结果: ? 可靠性降低 ? 使用寿命减少 ? 速度降低
固态颗粒分类标准
P4
1. 气动技术概况及系统组成 - 优缺点
优点
结构及安装维护简单,压力低 排气处理简单,不污染环境,成本低
调节非常容易 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具有防火,防爆,耐潮的能力
缺点
配管,配线复杂 低速稳定性不如液压缸 输出力比液压缸小
P5
1. 气动技术概况及系统组成 - 案例
P6
内容: 1. 气动技术概况及系统组成 2. 气源质量对气动装置的影响 3. 缓冲功能介绍 4. 气缸的介绍及案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