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主要包括进化论、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和病毒学三个部分。

下面是具体的知识点总结:一、进化论1.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是指种群遗传结构和适应环境的性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改变。

进化可以分为宏进化和微进化。

2.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态学、生理学比较等方面的证据。

化石记录是最为直接的证据,可以通过化石记录推测生物的起源和发展。

3. 进化机制: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流动和遗传漂变等。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通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逐渐改变种群的遗传结构。

4. 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经历了直立行走、手的独立运动、大脑的扩大等特征的演化。

二、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1. DNA技术:包括DNA提取、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电泳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DNA分析、DNA重组和基因检测等。

2. 基因工程:包括DNA重组、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等。

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治疗疾病和生物工业等方面。

3. 生物工程应用:包括基因药物、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微生物等应用。

基因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转基因农作物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有用的化学物质。

三、病毒学1. 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需要寄生于细胞内才能繁殖。

2. 病毒的分类: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根据寄生细胞的类型可以分为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

3. 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等。

病毒传播可以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4. 抗病毒的技术:包括病毒的预防和控制、病毒的诊断技术以及病毒的治疗等。

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某些病毒感染,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背知识(选修三)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背知识(选修三)

第1单元基因工程 记忆网络图解1.1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核心考点背记 1.1.1 基因工程的概念1.1.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一“分子手术刀” (1)存在: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2)特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 分子。

(3)识别的序列的特点:呈现碱基互补对称,无论是奇数个碱基还是偶数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如图,中心轴线两侧的双链八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

如:以CGGC CG GC 中心线为轴,两侧碱基互补对称;GGTCC CCAGG 以T A为轴,两侧碱基互补对称。

(4)切割后末端的种类:DNA 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如图所示)。

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 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而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末端。

切割分子时产生的两种不同末端(箭头表示酶的切割位置)特别提示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酶而不是一种酶。

②限制性核酸内切酵作用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而不是氢键。

③不同种类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与切割的位点不同。

这与酶的专一性是一致的。

1.1.3 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1.1.4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他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综合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与解旋酶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核心考点背记1.2.1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1.2.2 目的基因的获取(1)从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或cDNA 文库)中获取(2)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和反转录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克隆技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克隆技术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常考知识点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克隆技术)【学习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克隆——无性繁殖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克隆技术)369167 克隆】1.分子水平的克隆:DNA 复制上很多碱基序列相同的DNA2.细胞水平的克隆细胞细胞分裂很多遗传物质相同的细胞3.个体水平的克隆组织、器官细胞分裂遗传背景相同的新个体要点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的全能性(1)遗传基础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因而都含有生物体的一整套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不能表现的原因在生物体上不能表现出其全能性,只能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因为在特定的环境、激素等的影响下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植物细胞表现其全能性的条件(1)脱离母体。

(2)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含有一定的水分、无机盐外,还要添加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这有助于愈伤组织分化为不同组织和器官。

(3)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前期对光照无需求,在后期需要光照条件,这有利于细胞生长、分化。

3.植物组织培养(1)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片段(如芽、根尖或花药)切下来,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这种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团无定形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

原来已经分化,并且具有一定功能的体细胞(或性细胞),丧失了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又重新恢复了分裂功能,叫做细胞的脱分化。

将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移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在适当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愈伤组织就会重新进行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如根、茎、叶等),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高中生物选修3课程主要涉及动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病毒与人类健康、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破坏等内容。

下面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动物生殖与发育:- 不同动物群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 生殖器官的功能以及生殖激素的作用。

-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包括精子与卵子的形成、受精过程、胚胎的发育以及分娩过程等。

- 常见的生殖障碍和生育技术,如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技术等。

2. 植物生殖与发育:- 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包括花的结构与繁殖方式等。

- 花粉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受精与胚胎的发育过程。

-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包括植物激素的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的调节、水分与营养物质的吸收等。

3.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基因工程与基因编辑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导、基因突变等。

- 重组DNA技术在农业、医药、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 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技术,包括细胞分裂、细胞培养、干细胞及其应用等。

4. 病毒与人类健康:- 病毒的结构、生活史以及病毒感染与人类免疫系统的关系。

- 常见病毒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和预防方法,如流感、艾滋病、乙肝等。

- 疫苗的种类与原理,以及疫苗接种的意义和作用。

5. 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破坏:-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包括生物群落、食物链、食物网等。

- 生态位与种间关系,包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者与合作者等。

- 生态系统的流能性与循环性,包括能量流与物质循环的路径与过程。

- 生态系统的稳定因素与破坏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以上是高中生物选修3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选修3必背知识点

生物选修3必背知识点

生物选修3必背知识点知识点一: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本过程之一。

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丝分裂的步骤1.前期:染色质开始缩短、浓缩,成为可见的染色体。

核膜开始溶解。

2.早期:纺锤体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丝从极微管中心体向两极伸展。

3.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引导下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染色体的染色波纹等特征排列在中央板上。

4.晚期:染色体分离成两套相同数量的染色体移向两极,称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无丝分裂的过程无丝分裂是指染色体不出现纺锤丝分裂的现象,通常见于原核生物。

知识点二:遗传与进化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选修3中的重点内容。

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定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的观察发现,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遗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分离和独立性等。

2.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决定了个体遗传特点,而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进化的基本原理1.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物种中存在变异,有利于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逐渐形成适应环境的特征。

2.突变和基因漂变:突变和基因漂变是引起物种进化的重要原因,它们可以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知识点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包括生物圈、大地系统、水域系统、气候系统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知识点四: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病菌和外界侵扰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部分组成,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抗体等。

免疫的类型1.先天免疫:人体的先天免疫是与生俱来的,通过皮肤、黏膜等机制抵御外界的病原体。

2.后天免疫:人体的后天免疫是通过抗体和记忆淋巴细胞等机制产生的,对特定病原体具有抵抗能力。

以上就是生物选修3中的必备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3篇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3篇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全)第一篇:细胞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具有半透性,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通道。

2.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等。

3. 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4. 质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内含体,具有代谢和储存的功能。

二、细胞的代谢活动1.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和修饰等。

2.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3.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中进行的一种能量转化过程,产生的有机物供给后续细胞代谢。

三、细胞分裂1. 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细胞质分裂等。

2. 减数分裂:包括两个减数分裂、四个核的形成等。

细胞作为所有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代谢活动的了解,可以更好的理解生命现象的起源和本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遗传和基因工程一、遗传与基因的相关概念1. 遗传:生物种类在基因水平上延续的现象。

2. 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包括DNA分子、克隆基因等。

二、遗传的规律1.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因遗传、基因相对论、自由组合继承法等。

2. 染色体遗传学定律:包括第一、二、三定律,描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和随机分离现象。

三、基因工程1. 基因克隆技术:包括DNA切割、连接和转化等。

2.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

基因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学科的研究方向。

第三篇:进化和生态一、进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进化:生物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发生的适应、变异和演化。

2. 生物分类学:基于相似性和进化关系的生物分类体系。

3. 进化论:基于遗传学和生态学原理的生物进化学理论。

二、进化的驱动力1.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被选择并延续。

2. 形态拟态:物种进化逐渐趋向相似,以适应环境。

3. 适应性辐射:物种在分布区域上快速演化,适应多样的生态位。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归纳一、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1)概念:将外源基因通过人工方法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的过程。

(2)应用:基因治疗、基因工程药物、基因疫苗等。

2、细胞工程(1)概念: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生物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等。

(2)应用:单克隆抗体、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产生单克隆抗体等。

3、蛋白质工程(1)概念:对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设计改造的基因工程。

(2)应用:胰岛素、干扰素、各种酶的改造等。

二、生态工程1、概念: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应用:农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工业生态工程等。

三、环境保护1、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等。

2、大气污染:工业废气、交通工具尾气等。

3、土壤污染:农药、重金属等。

4、噪声污染:工业、交通等。

5、辐射污染:核辐射、电磁辐射等。

6、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等。

四、人体健康1、癌症: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3、呼吸道疾病:感冒、肺炎等。

4、消化道疾病:胃炎、肝炎等。

5、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梅毒等。

6、处理方法: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五、总结本文对高中生物选修三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包括生物技术、生态工程、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归纳,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本次总结旨在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同学们的备考提供帮助。

第一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消灭入侵体内的各种病原体和异物,以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

免疫系统的组成单位免疫系统由淋巴系统和各种免疫细胞组成。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过程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体液免疫的主要过程包括抗体的产生和抗原-抗体反应,细胞免疫的主要过程包括细胞杀伤、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等。

免疫系统的失调和相关疾病免疫系统的失调会引起一些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第二章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作用和应用生物技术的作用是解决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中的重大难题,其应用涉及医学、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调控或合成DNA序列来改变生物体遗传信息和特性的技术,包括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体外培养活细胞及其组织和器官的技术,包括细胞系的建立、细胞培养的条件要求和技术等。

重组蛋白制备重组蛋白制备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翻译、修饰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制备目标蛋白的技术。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要素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因素,通过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等指标来评价。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在受到干扰后保持原有结构、功能和生产力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系统的保护包括整治污染、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措施,以维护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完毕,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有所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 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
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不同点连接的
DNA
双链单链
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
连接的
对象
2个DNA片

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
已存在的单链DNA
片段上
相同点作用实

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

蛋白质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
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 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 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
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
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 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 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DNA-DNA)技术。

2. 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DNA-RNA)技术。

3. 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 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 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 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 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4. 基因诊断:又称为DNA诊断,是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体。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区别
专题2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 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
(2)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3)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二)动物细胞工程
1.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
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

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
染。

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
7.2~7.4。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

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2)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

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
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
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
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