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好导课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所,导课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好的导课教学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
下面,笔者将从五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
一、注重情境营造导课时,我们要善于利用情境来预测学生的课堂感受,提前做好情境营造,使学生进入感性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满江红》这首歌词时,可以先放上跟歌词相关的历史图片、民歌唱片等,营造出那个年代的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到学习中。
二、注重知识结构的清晰呈现知识结构的清晰呈现是有效导课的必要条件。
我们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现出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明确掌握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讲授作文时,可以先介绍作文的概念、种类和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作文内部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三、注重氛围调动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情感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可以采用情感教育、互动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利用各种游戏方式、互动答题、角色扮演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四、注重思维引导思维引导是有效导课的重要手段,它既能让学生注意知识的深度,又能激发学生自我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深入、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和判断能力。
例如,在讲授诗歌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发掘学生的思维深度,如“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意义?”,“诗人在运用什么手法表达情感?”等。
五、注重反馈评价导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反馈和评价,为下一步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给予肯定、鼓励、提示和改进的建议,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和成就感。
导课的方法

导课的方法(1)直接导课法开宗明义直接揭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2)温故导课法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温习旧课达到启发新知的学习效果。
(3)悬念导课法教学一开始,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急于求解、欲罢不能的状态,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比如,一位老师在讲到“相似三角形”时,对学生说:“学了这节课,不上树可以测出树高,不过河可以量出河宽”。
简短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新奇感和学习愿望,一个个跃跃欲试,急切地等待老师揭开“谜底”。
(4)实验导课法通过演示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实验来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在小学常识等课程中比较常用。
(5)情境导课法教师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具体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励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或多媒体手段,或课堂环境的布置等来创设。
(6)生活经验导课法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来导课。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经验有正确和错误两种,有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错误经验来导课,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当教师把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给予否定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激活了,注意力也顿时集中到教师所提的问题上来,这样就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7)故事导课法教师选取或寓意深刻、或轻松幽默、或鲜为人知、或扣人心弦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课,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8)游戏导课法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设计,常常集新、奇、趣、乐、智为一体,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编演课本剧,也属于这种导入法。
(9)图示导课法教师巧用课文中或课文外的插图、图片导入新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0)比较导课法教师用现学的知识与以往知识进行比较,从而导入新课。
比如,小学语文,《白杨》一课的口头出现“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教学实践中的导课方式(3篇)

第1篇一、引言导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习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导课方式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学实践中的导课方式,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导课策略。
二、导课方式概述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导入是一种常见的导课方式,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图片导入: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引发思考。
(3)视频导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问题导入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导课方式,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导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直接提问:直接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悬念提问:提出具有悬念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递进提问: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3. 游戏导入,活跃气氛游戏导入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导课方式,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游戏导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抢答游戏:通过抢答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人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猜谜游戏:通过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4. 实物导入,直观展示实物导入是一种直观、生动的导课方式,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知识。
实物导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实物展示: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主题。
(2)实物操作:让学生亲手操作实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实物对比:通过对比不同实物,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老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和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利用导课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为基础,通过组织情境活动和情境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生活情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和感受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通过朗诵古诗词,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和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以发现、引导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在学习语文阅读理解时,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阅读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以任务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具有任务性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习写作时,可以设计一些真实情境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写作任务来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文本导学法文本导学法是一种以文本为载体,以文本为中心,以文本为材料,以文本为基础,以文本为学习资源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文本导学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本,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

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导课是小学语文课堂上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初步认识和预备知识的环节。
一个好的导课环节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导课教学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学选择导课内容要想开展有效的导课教学,首先要科学选择导课内容。
导课的内容应该和课文密切相关,涉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突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课文的形式、主题、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等也是导课的重点。
基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教材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导课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二、灵活运用导课方式导课教学是一种文字课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导课。
常见的导课方式有:问答导入法、幻灯片展示法、情景导入法等。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导课方式,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不同的导课方式,使导课达到最佳效果。
三、注重导课环节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导课环节与课堂教学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教师应注重导课环节决策对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使导课环节与课堂教学更加紧密和高效。
首先,导课环节应具有开放性和批判性。
它既为学生打开课堂教学大门,又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探索知识和提出问题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导课环节应以课堂教学为导向,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学习、解决问题、体验成功。
四、加强导课中的语言教育导课是一种语言教学活动,语言教育应该贯穿于全部导课活动之中。
在导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用标准的语音语调,清晰的语言表达,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适当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可采取适当的语言训练方式,如模仿导入、阅读策略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引言语文课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关系到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导课教学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导入环节的设计、教师的提问技巧及学生的参与形式等方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导课教学方法。
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整节课的开端,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讲故事或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导入课堂内容。
在教授《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可以在课前播放一段关于钓鱼的视频,或是通过手势模仿小猫钓鱼的动作,让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课堂。
故事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和情节,并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注意情感的表达,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导入环节中最常用的方式,但要注意问题的设置。
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
在导入《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小猫钓鱼?你们觉得小猫为什么要钓鱼?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师的提问技巧在导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技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层次。
问题的层次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切忌一开始就提出太难的问题,以免使学生望而却步。
通过逐步提问,学生能够逐渐由表及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引导性。
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导课教案8篇【精选推荐】

导课教案8篇【精选推荐】教案篇一一.教学背景本课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寓德育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为指导思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
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发展技能的同时,能够在欢快的气氛中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从而使学生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个性得以发展,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
教学课题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本课练习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创设乐学情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第二个复习篮球双手头上传球,通过复习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双手头上传球技术要领。
四。
学情分析本次课所授班级为初中一年级学生,每班有60人左右,体育基础水平很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及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
五。
教法与学法教法:语言启发、模仿练习,小群体学习,游戏。
学法:完整法、分解法,合作学习。
六。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技术的规范性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七。
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案模板篇二语言活动:菜地里的歌活动目标:1、区别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对歌的方式学念儿歌。
活动准备:PPT《菜地里的歌》活动过程:一、交流谈论。
导课精巧设计五例

我 向学 生解 释说 : “ 其顿 国王 腓 力二 世就 是赫 赫 马 有名 的亚历 山大 国王 的 父亲 ,这 是他 为 儿子 邀请 一位 老 师 时 而写 的 一封 信 。 ”然 后我 向学 生抛 出悬 念 :是 一 位
什 么 样 的 老 师 ,让 国 王 腓 力 二 世 如 此 钦 佩 并 且 深 感 儿 子 生于 “ 的 时代 ”而 幸运 呢 ?学生 的探 究 热情 一 下子被 他 激 发 出 来 .取 得 了很 好 的 导 课 效 果 。
兴 致 会 很 浓 .而 且 还 会 以 主 人 翁 的 姿 态 把 自 己 的 玩 具 介 绍 给 同 伴 , 同
儿 会 收 到 礼 物 , 把 礼 物 主 动 与 同 伴 分 享 , 在 同 伴 、 老 师 等 众 多 的 真 诚 祝 福 中 .幼 儿 的 精 神 家 园 会 越 发 丰 富 .情 操 会 得 到 进 一 步 升 华 。 分 享 快乐 能让 幼 儿 拥 有 一个 美 好 的 童 年 。 每 个 人 都 会 有 快 乐 ,如
一
简 洁 明 了 的 导 入 .起 到 开 门 见 山 的 作 用 。
3 地 图导 入 。在上 《 马人 法律 》一 课 时 ,我利 用 . 罗
( 者单 位 作
浙 江衢 州 高级 中学)
自 己 家 里 的 玩 具 .玩 的 兴 趣 不 高 。 组 织 幼 儿 将 自 己 家 里 的 玩 具 带 到 幼 儿 网 来 , 与 其 他 同 伴 分 享 , 幼 儿 的
利 展开 作好 了铺 垫。 2 名 言导入 。 引用名 人名 言 导课 言简 意骇 ,可 以非 .
常 精辟 地引入 课 堂主 题 。如我 在上 《 放人 类 的 阳光大 解
不如感 谢他 们让 他 生于 你 的时代 。我希 望你 的关 怀 和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设计好导课
一、导入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导入的设计上,要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情境,切不可脱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空洞地乱说一通。
如果脱离了这些,无论你设计的多么精彩,多么吸引人,都与教学无益,都会事与愿违。
因此,导入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提供材料、创设情景、与学生一起讨论等方式导入新课。
二、导入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教学成功的起点。
因此,教学导入的设计一定要“奇”,使精彩的开场白像无形的“磁铁”紧紧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排除外来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并且愉快地进入探究学习的氛围。
因此,教师在新课开始前的几分钟要善于捕捉教学中富于教育性和思考性的.内容,通过播放一曲悦耳动听的歌曲、出示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讲授一个幽默风趣的故事、朗诵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等有趣的形式付诸于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以导入新课,切忌不能用教材教教材,照本宣科、纸上谈兵。
三、导入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此,教师导入的设计能否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因此,我们在导入时,设计的导语一定要具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质疑、探究,激发学生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使学生感悟出某种道理,并激起他们道德饯行的欲望,可以通过一段富有哲理的名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一幅寓意深刻的漫画等形式来导入,也可以联系当前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些容易引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导入。
切忌不能按照教科书的讲述干巴巴地平铺直述,更不能东拉西扯,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
四、导入的设计要具有简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注重精讲,把时间让给学生多活动、多参与。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导入时,同样要注重少而精,要简洁,切不可冗长繁杂,罗哩罗嗦,占用过多的时间,如果过繁过长,挤占了教学时间,设计的再好,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设计导入,内容要生动,语言要精练,形式要活泼,以一二分钟为宜,恰到好处,把宝贵的时间让给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体验、领悟、实践,受到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