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而运动的物体是()A。
汽车刹车的运动过程B。
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过程C。
空投的救灾物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过程D。
钟摆从最高处向最低处摆动的过程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
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3.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B。
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C。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
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4.春节期间燃放双响炮,如图1所示,把双响炮用橡皮条系在一根竖直插入地里的竹竿上。
悬在半空中。
点燃后,双响炮“砰”一声竖直升上高空,“啪”一响而炸裂。
关于双响炮第一响后竖直上升的运动情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一直做加速运动B。
一直做减速运动C。
先加速后减速运动D。
一直做匀速运动5.水平桌面上,物体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假如它离开桌面时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
那么它将A。
沿竖直方向下落B。
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C。
作曲线运动D。
无法确定运动情况6.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拍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图2中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秒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8.如图3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滑动。
宁波市惠贞书院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静置在水平桌子上的书B.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的物体C.静止在墙角处的球D.自由下滑的物体2.如图,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
下列实验操作小车依然保持静止状态的是()A.两边托盘加质量相等的砝码B.右边托盘加砝码的质量大于左边托盘的C.将一边托盘及砝码去掉D.当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3.以下各种现象,为增大摩擦力的是()A.给门轴加上润滑油B.气垫船的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C.下雪道路结冰后,将煤渣撒到路面上D.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融化,形成一层水膜4.如图所示,两个各重2N的相同长方体A和B靠在一起,在大小为2N的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受到的摩擦力是1NB.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4NC.B对A的作用力是2ND.A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5.小阳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原来棋盘和棋子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6.下列措施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车轮装滚动轴承B.木箱装轮子C.车轮刻有花纹D.磁浮列车不与轨道接触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C.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8.罗庄区教研室正在大力倡导“素养--活动”课堂,下列“足球进校园”活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脚踢足球时,脚感觉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D.球员用力把足球踢入球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9.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将冰壶向右推出。
浙江宁波市效实中学上册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四个质量相同的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因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不同,四个物块运动情况不同.A物块放上后匀加速下滑,B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速下滑,C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减速下滑,D物块放上后静止在斜面上.若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斜面体均保持静止且对地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F4B.F1>F2>F3>F4C.F1<F2=F4<F3D.F1=F3<F2<F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物体系统中存在超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总重力,相反,存在失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总重力.若系统的合力为零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解:设物体和斜面的总重力为G.第一个物体匀加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存在失重现象,则F1<G;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2=G.第三个物体匀减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存在超重现象,则F3>G;第四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4=G.故有F1<F2=F4<F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运用超重和失重的观点分析加速度不同物体动力学问题,比较简便.通过分解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2.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v2>v1,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v-t图像可能的是( )A. B. C.D.【答案】ABC【解析】如果物体一直减速到达左侧仍有速度,则为图像A;如果恰好见到零,则为图像C;如果在传送带上减速到零并反向加速至传送带速度,则为图像C.图像D 是不可能的.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放置着物块 A,它通过轻绳和轻质滑轮悬挂着物块 B,已知 A 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 3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静止释放物块 A、B 后()A.相同时间内,A、B 运动的路程之比为 2:1B.物块 A、B 的加速度之比为 1:1C.细绳的拉力为67 mgD.当 B 下落高度 h 2 5 gh【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同时间内,图中A向右运动h时,B下降一半的距离,即为h/2,故A、B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1,故A正确;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A、B的位移之比为2:1,故速度和加速度之比均为2:1,故B错误;设A的加速度为a,则B的加速度为0.5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T=ma,对B,有:3mg-2T=3m•0.5a,联立解得:T=67mg,a=67g,故C正确;对B,加速度为a′=0.5a=37g,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2=2•a′•h,解得:v=67gh,故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考查连接体问题,关键是找出两物体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关系,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分析,也可以结合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4.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他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与平板车最终滑离B.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v3gtC.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M=1:2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005v t6【答案】AB【解析】【分析】根据图线知,铁块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铁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它们的加速度之比求出质量之比,以及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铁块和小车的位移,从而求出两者的相对位移,即平板车的长度.物体离开小车做平抛运动,求出落地的时间,从而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落地时与车左端的位移.【详解】由图象可知,滑块运动到平板车最右端时,速度大于平板车的速度,所以滑块将做平抛运动离开平板车,故A正确;根据图线知,滑块的加速度大小000100233v v vat t-==.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2=03vt,知铁块与小车的加速度之比为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fam=,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fM,则滑块与小车的质量之比m:M=1:1.故C错误.滑块的加速度1fa gmμ==,又013vat=,则03vgtμ=,故B正确;滑块的位移00100025326v vx t v t+==,小车的位移200011326vx t v t==,则小车的长度L=56v0t0-16v0t0=23v0t0,故D错误.故选A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小车和铁块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5.一物体自0t=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0-5s,物体沿正向运动,5-6s沿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1(25)10m35m2s=+⨯=A错误;B.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12510m35m 2x+=⨯=5-6s的位移211(10)m5m 2x=⨯⨯-=-总路程为1240ms x x=+= B正确;C.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2410m 30m 2x +=⨯= 平度速度为 30m/s 7.5m/s 4x v t === C 正确; D .5~6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不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D 错误。
宁波运动和力的关系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C.若要B离开挡板C,弹簧伸长量需达到
D.若 且保持两物块与斜劈共同运动,弹簧将保持原长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F=0时,对物体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N1和挡板的支持力N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沿平行斜面方向,有N2-(2m)gsinθ=0,故压力为2mgsinθ,故A错误;
A.剪断轻绳前,斜面对P的支持力大小为 mg
B.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mg
C.剪断轻绳的瞬间,P的加速度大小为 mg
D.剪断轻绳的瞬间,P、Q间的弹力大小为 mg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剪断轻绳前,对P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斜面对P的支持力为:
,
故A错误;
D.物体B仍将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B物块在外力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外力 后,B物块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所以A、B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有向左的分加速度,根据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才能提供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加速度。
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
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运动和力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和力测试题及答案运动和力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以及力的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运动和力的测试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不是力的单位?A. 牛顿B. 瓦特C. 焦耳D. 牛答案:B. 瓦特解析:瓦特是功的单位,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牛顿(N)是力的国际单位。
2. 一个质点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则该质点处于下列哪种状态?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加速直线运动D. 无法确定答案:B. 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当合力为零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即质点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力的性质的?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都是答案:D. 都是解析: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自由落下,下列哪种情况不正确?A. 速度逐渐增大B. 加速度恒定C. 重力做功D. 重力和空气阻力相等答案:D. 重力和空气阻力相等解析:在自由落下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不相等,因为空气阻力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二、简答题1.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力平衡,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什么是摩擦力?答案: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
它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以及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什么是力的合成?答案:力的合成,指的是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视为一个共同的力,称为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4. 什么是动力学?答案: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影响物体运动的力的作用。
三、计算题1. 一个20kg的物体受到5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解答电子版本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解答力与运动综合测试题一、填空题1. 我们通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而言的,例如我们说“一辆运动的汽车停了下来”,这句话中的“运动”和“停”都是以为参照物的.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物体被称之为参照物•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在直升机上的人看到地面上的人向上运动,这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则直升机在_________ (填“上升” “下降”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可以表述为此汽车每秒钟行驶_________ m,若汽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了10min,则行驶的距离为_________ km.4. 宇宙中各星体之间的距离通常是用“光年”为单位的.光在一年内走的距离叫光年.那么1光年等于_________ km;组成物质的分子的直径可用“纳米”为单位,1 nm=10「9 m, —个分子的直径约10-10 m,等于__________ n m.5•生活中,有时可借助一些特定的距离,再利用一个测__________ 材,就可粗略地测出某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某汽车中有一乘客,看见路边标牌写有124 km,此时乘客开始用手表计时,此时时间如图A所示,当乘客看到路边标牌显示125 km时,手表上显示如图B,则该车在此路段的车速是_______ km/h.A B6.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个跟斗云“十万八千里”.“十万八千里”的路程等于____ m若现代一架“波音747”客机以1 000 km/h的速度飞完此路程,则需_______ h.7. 踢飞的足球碰到墙壁后,在墙壁上留下了一个圆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碰到墙壁后又被反弹回来,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 惯性定律又叫而惯性定律和惯性的概念是不同的,惯性是指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__ 关•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枪膛内子弹由于受到火药燃气做加速运动,当子弹离开枪膛后,仍高速运动,是因为子弹有_________ .10. 物体受到几个力而处于______ 状态或_________ 状态,我们就称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物体处于________ 状态•11•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它们能影响力的________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运动的物体__ 力来维持(填“需要”“不需要”因为力是改变勺原因.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机停在飞机场上,且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平衡”“不平衡'判断的依据是因为_______ .这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且大小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 并且在__________ .13. 如图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 BC 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则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m/s ;在此过程中小车的牵引力_______ 阻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力和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1力和运动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若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则物体A .一定静止B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运动状态可能发生改变D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静止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 .一定是平衡力B .可能是平衡力C .一定不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如图1 ABCD 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B .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5、如图2某同学对下列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受到60N 向上的拉力时,箱子所受合力为40N;B .乙图中手里静止的瓶子所受合力为零;C .丙甲中人推着木块运动起来,人对木块的推力与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D .丁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脚和地球施加的两个力的作用; 6、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B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C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D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7、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8、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 .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C .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图29、如图3,升降机以1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B .升降机以1.5m /s 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C .升降机以2m /s 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D .升降机以1m /s 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 10、如图4,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 .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B .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C .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方向D .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11、一列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顶上的一颗小螺丝钉松动后掉在地板上,则小螺丝钉落在地板上的位置是A .正下方B .正下方的前侧C .正下方的后侧D .不能确定12、如图5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 的作用下,以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 撤去,则物体: A.立即停止 B.继续以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D.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13、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6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 .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B .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C .列车突然加速D .列车突然减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g 都取10N/kg1. 重35000N 的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2.一位乘客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他受到的_____________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脚与甲板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N;不考虑空气阻力3.一辆汽车装满货物的总质量为5×103千克,在平直公路上水平向西行驶,汽车牵引力为8×103牛,汽车受到阻力为汽车总重力的倍,则汽车在水平方向的合力大小为 N,方向为 ;4.同一直线上有两个力即5牛、12牛,则这两个力的合力最大为 ,最小为 ;5.首先通过实验,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____ _,在前人实验探究基础上,建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6、小宇用50N 的水平力把重15N 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N ;若增大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 如图6所示,是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的实验探究过程,实验过程中,需要同时用力F 1、F 2拉弹簧和单独用力F 拉弹簧,这两次拉弹簧应使弹簧的下端到达 的位置选填“不同”或“相同”;从而使合力F 与两个分力F 1、F 2的 相同;8、如图7所示,物体A 重30N,用F 等于50N 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是 N ;物体B 重30N,受到F 等于20N 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 所受的摩擦力是 N.图3A B C D 图4图5 图6图169、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当小盘内放有重为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做 选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由于 继续运动,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10、如图9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是 N,与总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力.11、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 和阻力f 的作用,则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 合=____ __用上述字母表示;若阻力f 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G_____f 填“<”、“=”或“>”;当速度逐渐增大至f=G,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 ;12、如图10所示,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甲重10N 放在地面上;乙重5N 被吊在空中,它们均保持静止;若不计弹簧测力计及细绳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甲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13、如图11所示,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加速滑下来,是由于它受到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面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归纳起来,说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 .14、如图12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 和B 叠放在一起,受10N 的水平推力1F 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a,物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那么物块B 受到的静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物块B 取下与物块A 并列,再让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图b,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为______N;15、国庆节日中放飞的气球下吊一物体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气球突然破裂的瞬间,物体将继续向上运动,这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物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又向下运动,这又是因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三、作图题:9分1、图13为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12中画出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2、在图14中,重为25N 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请作出物体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3、在图15中,用50N 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质量为2kg 的砖块A 上时,砖块处于静止;画出砖块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所受的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1、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16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_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图15图14 图13 F 1 F 2F图6图7图8图9图10 图11 图12 ba法;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________选填“越长”或“越短”,速度减小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结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又通过 抽象概括出来,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法,以前学过探究 __实验时也运用到此方法;2、如图17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1先让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 的两个力的作用;2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后,向挂在木块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边砝码质量 时,木块静止;3然后把木块 使两边的拉力不在 ,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不会静止,而是会发生转动;4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 五、简答题:共4分1、为什么人在走路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跌到六、综合计算题:共13分1、一辆质量为20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西运动,如果它受到的牵引力F 是10000N,那么它受到的摩擦阻力f 是多少牛方向如何g=10N/Kg2、如图18所示;重50N 的物体B,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1如果用F=5N 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是多大 2如果水平推力F 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大小为多大3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 增加到15N,物体受到的合力F 合为多大力和运动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DCDDBCAACDADB二、选择题: 1、35000,竖直向上; 2、支持力,0; 3、3000,水平向西 4、17N,7N; 5、伽利略,牛顿; 6、15,不变; 7、相同,作用效果; 8、30,20. 9、,加速,惯性, 10、8,静摩擦力;11、G-f,>,匀速直线运动; 12、5,0.13、非平衡力,摩擦阻力,运动状态; 14、10,0,10.图17图1815、具有惯性,重力作用;三、作图题略:四、实验探究题:1、1速度,控制变量,越长,越慢;2匀速直线运动;3推理,理想实验,真空不能传声;2、1相反;2相等;3扭转一定角度,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五、简答题:答:人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当脚绊到石头停止运动时,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跌倒;六、综合计算题1、解: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摩擦阻力f=F=10000N摩擦阻力方向:水平向东;答--------2、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F=5N;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F=10N;3F合=F-f=15N-10N=5N;。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一(参考答案)一、1.D 2.C 3.A 4.D 5.D 6.C 7.B二、8.ACD 9.ACD 10.BCD三、11.运动;200;12.空中;云朵 13.匀速,减速。
14.2 15.10,516.20,向东 1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 18.方向,外形 19.等于20.惯性,变小,空中的阻力。
21.2.62-2.64都行,1㎜。
四、22.〔1〕器材:刻度尺、细棉线、手表〔2分〕〔2〕步骤:取一小段蚊香,用细棉线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志,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标志间的距离为s;扑灭蚊香,并计时,测出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为t;那么蚊香的熄灭速度为〔4分〕〔3〕表达式为:〔2分〕23.〔1〕速度〔2〕阻力,以一定的速度不时运动下去。
惯性,推理,不是。
24.见以下图五、25、〔1〕13次列车的发车时间是14:40,次日8:04抵达上海;14次列车的发车时间是15:45,次日9:30抵达北京。
〔每写出一点得2分〕〔2〕1小时零5分,84km/h,82.4km/h。
六、26、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物理知识实验一将气球放手气球上升气球遭到浮力、且大于气球的重力实验二用手捏气球气球变形力可以改植物体的外形实验三将扎气球的细线放开气球冲出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植物体的运动形状实验四将气球压入水中气球会变小液体有压强实验五将气球加热气球体积增大气体受热收缩27.〔1〕阻碍或阻力,惯性。
〔2〕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 且足够长的长木板,木板上面叠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
现对长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3t (N )时,两个物体运动的a --t 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线Ⅰ是小物块运动的a --t 图象B .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 .长木板的质量M =1 kgD .小物块的质量m =2 kg【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乙图可知,在3s 以后,m 与M 开始发生相对运动,m 的加速度不变,其大小为23m/s ,所以Ⅰ是长木板的—a t 图象,故A 错误;B .设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3m/s m a g μ==解得0.3μ=故B 正确;CD .当3s t >时,以M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Ma μ-=即kt mg Ma μ-=解得3mga t M M μ=- 由此可得332M = 解得2kg M =在3s 内,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得F M m a =+()即=+⨯M m3()1所以1kgm=故C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v0由木板A端滑上木板,铅块滑至木板的B端时恰好与木板相对静止。
已知铅块在滑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始终不变。
若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的两段后,紧挨着静止放在此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相同的初速v0由左端滑上木板,则小铅块将()A.滑过B端后飞离木板B.仍能滑到B端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C.在滑到B端前就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D.以上三答案均有可能【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在第一次在小铅块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运动到B部分上后A部分停止加速,只有B部分加速,加速度大于第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B木板将更早达到速度相等,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B的右端,两者速度相同。
故选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3.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0﹣4s 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4s 末开始运动,则5s 内位移不为零,则拉力做功不为零.故A 错误.B .4s 末拉力为4N ,摩擦力为4N ,合力为零.故B 错误.C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6s ~9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2253m/s 2m/s 1fF F m--== 解得30.310f F mgμ===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4.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 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 段匀加速下滑,在BC 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 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 段和BC 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和2μ,AB 与BC 长度相等,则A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B .动摩擦因数12+=2tan μμθC .小孩从滑梯上A 点滑到C 点先超重后失重D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朋友在A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小朋友的加速度1a 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由于小朋友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小孩处于失重,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N F 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同理,小朋友在BC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小孩处于超重,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ACD 错误;设AB 的长度为L ,小孩在B 点的速度为v .小孩从A 到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1sin cos mg mg ma θμθ-=,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12v a L =;小孩从B 到C 为研究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cos sin mg mg ma μθθ-=,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22v a L =;联立解得:122tan μμθ+=,故B 正确.5.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已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砝码与纸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重力加速度为g 。
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为( )A .7mg μB .8mg μC .9mg μD .10mg μ【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砝码和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分别为1224f mg mg μμ=⨯=()223f m m g mg μμ=+=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 1,纸板的加速度为a 2,则有112f ma = 122F f f ma --=发生相对运动需要满足21a a >代入数据解得9F mg μ>故选C 。
6.如图所示,斜面体A 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B 在外力F (方向水平向右)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此时斜面体仍保持静止。
若撤去力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D .物体B 仍将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B 物块在外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外力F 后,B 物块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所以A 、B 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有向左的分加速度,根据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地面对A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才能提供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加速度。
故选A 。
7.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两物体之间用轻质弹性细线连接,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
现对B 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使A 、B 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某时刻撒去F ,则撤去F 的瞬间,A 、B 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B .若F 保持不变,水平面改为光滑的,则弹性细线的拉力大小不变C .若将F 增大一倍,则两物体的加速度将增大一倍D .若F 逐渐减小,A 、B 依然做加速运动,则在F 减小的过程中,弹性细线上的拉力与F 的比值不变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有F 作用时,B 物体水平方向受F 、弹性细绳的拉力和地面对B 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撤去F 后,B 物体受弹性细绳的拉力和地面对B 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故B 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所以B 物体的加速度变化,故A 错误; B .有F 作用时,水平面粗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12F m g m g m m a μ-+=+11=F m g m a μ-绳联立解得112=m F F m m +绳若F 保持不变,水平面改为光滑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F m m a =+1=F m a 绳联立解得112=m F F m m +绳可知弹性细线的拉力大小不变,故B 正确; C .有F 作用时,水平面粗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12F m g m g m m a μ-+=+若将F 增大一倍,滑动摩擦力不变,故两物体的加速度不会增大一倍,C 错误; D .有F 作用时,水平面粗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12F m g m g m m a μ-+=+11=F m g m a μ-绳联立解得112=m F F m m +绳可知,F 减小,弹性绳上的拉力与F 的比值不变,故D 正确。
故选BD 。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右端有一质量为m 的木块(可视为质点),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木块和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在最后分离。
设分离时木块相对地面运动的位移为x ,保证木块和木板会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下,下列方式可使位移x 增大的是( )A .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B .仅减小木块的质量mC .仅增大恒力FD .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设木板长为L ,当木块与木板分离时,运动时间为t ,对于木板1F mg Ma μ-=211'2x a t =对于木块2mg ma μ=2212x at =当木块与木板分离时,它们的位移满足22121122L a t a t =-解得122Lt a a =- 则木块相对地面运动的位移为2221122=2=11a L La a a x a t a --=A .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 ,1a 变小,2a 不变,x 增大,故A 正确;B .仅减小木块的质量m ,1a 变大,2a 不变,x 减小,故B 错误;C .仅增大恒力F ,1a 变大,2a 不变,x 减小,故C 错误;D .仅稍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a 变小,2a 增大,x 增大,故D 正确。
故选AD 。
9.三角形传送带以1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
现有两个小物块A 、B 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A 、B 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B .物块A 先到达传送带底端C .物块A 、B 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D .传送带对物块A 无摩擦力作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BD .两个小物块A 和B 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 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因为sin 37cos37mg mg μ>所以传送带对两小物块的滑动摩擦力分别沿传送带向上,大小相等,那么两小物块沿传送带向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滑到传送带底端时的位移大小相等,因此物块A 、B 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A 正确,B 错误,D 错误;C.对物块A ,划痕的长度等于A 的位移减去传送带的位移,由牛顿第二定律得sin 37cos37mg mg ma μ-=解得22m s a =由运动学公式得2012L v t at =+解得1s t =传送带运动位移01m x v t ==A 对传送带的划痕长度为12m 1m 1m x ∆=-=对物块B ,划痕长度等于B 的位移加上传送带的位移,同理得出B 对传送带的划痕长度为22m 1m 3m x ∆=+=12x x ∆<∆物块A 、B 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C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