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介绍课件ppt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常识——元曲ppt 人教版优选精品PPT

内蒙赤峰二中 李建忠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元
《天净沙·秋思》 唱
《山坡羊·潼关怀古》
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高祖还乡》
杂剧 (散曲+“科”+
“唱白+”)演
散曲:金元时代兴起,由
词演化而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 词相近,可以字数之外加衬字, 较多的使用口语。包括小令和套 曲。
散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 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 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 的【正宫】【端正好】,表示 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 均属【正宫】。
角色分为: 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 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 净(花脸)、卜儿(老妇人) 丑(小花脸)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 “唱”、“白”、“科” 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 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 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 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 “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 本”。
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 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 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 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 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 不能换韵。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西厢记》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洪 昇《长生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即宾白,是剧中人 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 宾,故曰宾白”。有散白、 韵白,又分对白、独白、旁 白、带白等。
剧本规定了主要动作、 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 范”,简称“科”,如“再 跪科”、“鼓三通、锣三下 科”。
元代杂剧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天净沙·秋思》 唱
元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 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元
《天净沙·秋思》 唱
《山坡羊·潼关怀古》
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高祖还乡》
杂剧 (散曲+“科”+
“唱白+”)演
散曲:金元时代兴起,由
词演化而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 词相近,可以字数之外加衬字, 较多的使用口语。包括小令和套 曲。
散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 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 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 的【正宫】【端正好】,表示 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 均属【正宫】。
角色分为: 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 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 净(花脸)、卜儿(老妇人) 丑(小花脸)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 “唱”、“白”、“科” 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 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 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 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 “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 本”。
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 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 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 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 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 不能换韵。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西厢记》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洪 昇《长生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即宾白,是剧中人 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 宾,故曰宾白”。有散白、 韵白,又分对白、独白、旁 白、带白等。
剧本规定了主要动作、 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 范”,简称“科”,如“再 跪科”、“鼓三通、锣三下 科”。
元代杂剧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天净沙·秋思》 唱
元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 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课件- 元曲五首

课前篇自主预习
1.张可久(约1270—1348后),元代散曲作家。字小山。庆元路(治 今浙江宁波)人。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合为“二张”。作品集 有《小山乐府》。现存小令855首、套曲9套。
-5-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篇自主预习
2.白朴(1226—1306后),元代戏曲作家。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 先生。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寓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其诗文 多不存,杂剧有《梧桐雨》《墙头马上》。散曲今存小令37首、套 曲4套。
易错字 衔 街 履 屐 犀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课件- 元曲五首
-12-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课件- 元曲五首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
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正是因为拥有这些特殊的生活经历,他的作品
中有不少离情别绪的元曲佳作。
《双调·夜行船 秋思》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
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
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志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课件- 元曲五首
-8-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课件- 元曲五首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篇自主预习
5.马致远(约1251—1321后),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曲四大家”之一。杂剧作品今存《汉宫秋》 《荐福碑》《岳阳楼》等。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
语文高中语文必修课件- 元曲五首
-6-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篇自主预习
3.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 市)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的散曲是元代“本色派”散曲的 一面旗帜。关汉卿撰有杂剧67种,今存18种。其散曲,今存小令41 首,套曲13套等。
《元曲介绍》PPT课件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关汉卿
• 在下是关汉卿, 号已斋,亦作一 斋,汉卿是我的 字,我是元代著 名的戏剧大师。
• 代表作:《窦娥 冤》《单刀会》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 在下是马致远生 于公元1250年, 我是元代著名的 杂剧。晚号“东 篱”,以示效陶 渊明之志。
怅。
鹏程万里
自
古
不
奇
屈
人 伟 士
折
元
子曲Biblioteka 忧患总结•
诗经、唐诗、宋词及元曲,是我国传统文
学里并立的四座巨峰,是我国文学
史上的宝贵财富。
•
从艺术风格上看,诗经唐诗宋词元曲
有各的特色,使我们的文学史像
是春天的园林,姹紫嫣红,百花
齐放,呈 现出大自然一样绚烂多
姿的面貌。
• 代表作:《唐明皇 秋夜梧桐雨》
关汉卿著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世后, 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死蔡婆 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窦娥, 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含冤招 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月降雪、 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章科举得 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申
冤。
王昭君
马致远著
汉宫秋故事梗概: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 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 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 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 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 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 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 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 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 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 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
元曲三首ppt14 课件

元曲三首
佛山市荣山中学 睿洁
教学目的
一、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历史 事件的认识态度。 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情感 态度,树立正确地价值观。
元曲体裁知识
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 元曲形式同宋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
律较自由,多用口语,直率地表达思想 感情。 元散曲有小令和套曲两种主要形式。小 令多以一支曲子为单位,套曲用多种曲 调互相连贯,成为有头有尾的一个整套 曲子。 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等有机地结 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 曲艺术形式。
这一句写出了怎样一种意境?试描述之。
倚着栏杆凝望着情人远去,如雪的杨花纷纷 飘落在身上也全然不觉。情人走远了,还在凭 栏远眺,频频招手,在招手拂袖间杨花才被拂 开去。寄情于景,令人心痛欲碎。动作看似随 便,却饱含思妇的无限愁肠。
鉴 赏: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溪又斜,山又遮”写出了怎样一种意境? 情人沿溪而行,渐去渐远,想再看一看,但 小溪曲曲折折,高山重叠阻遮,挡住了女子 的视线,终于看不到那远去的身影。
作者通过旁观者的眼睛,层次井然地描写了 皇帝出巡那种威严盛大的场面。然而,这个 旁观者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也许他一辈 子都没离开过村子,根本没看到过这些人物 和东西,他是用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来观察 和理解这一切的,所以就像通过哈哈镜观察 世界一样,一切都走了形。
套曲写的是高祖还乡,为什么主角 不很快出场,而要用一大半的篇幅去 写支差迎驾,銮舆仪仗之类的场面? 是否有点走题?
先写社长告示,乡民被迫迎驾 的忙乱情景;接着又对刘邦极其奢 华的仪仗队进行嘲笑和讽刺;最后 嘲讽刘邦骄傲丑态及揭他的老底, 数落他的无赖行径,及表示对他的 蔑视。全篇浑然一体,错落有致, 有一气呵成之感。
佛山市荣山中学 睿洁
教学目的
一、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历史 事件的认识态度。 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情感 态度,树立正确地价值观。
元曲体裁知识
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 元曲形式同宋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
律较自由,多用口语,直率地表达思想 感情。 元散曲有小令和套曲两种主要形式。小 令多以一支曲子为单位,套曲用多种曲 调互相连贯,成为有头有尾的一个整套 曲子。 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等有机地结 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 曲艺术形式。
这一句写出了怎样一种意境?试描述之。
倚着栏杆凝望着情人远去,如雪的杨花纷纷 飘落在身上也全然不觉。情人走远了,还在凭 栏远眺,频频招手,在招手拂袖间杨花才被拂 开去。寄情于景,令人心痛欲碎。动作看似随 便,却饱含思妇的无限愁肠。
鉴 赏: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溪又斜,山又遮”写出了怎样一种意境? 情人沿溪而行,渐去渐远,想再看一看,但 小溪曲曲折折,高山重叠阻遮,挡住了女子 的视线,终于看不到那远去的身影。
作者通过旁观者的眼睛,层次井然地描写了 皇帝出巡那种威严盛大的场面。然而,这个 旁观者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也许他一辈 子都没离开过村子,根本没看到过这些人物 和东西,他是用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来观察 和理解这一切的,所以就像通过哈哈镜观察 世界一样,一切都走了形。
套曲写的是高祖还乡,为什么主角 不很快出场,而要用一大半的篇幅去 写支差迎驾,銮舆仪仗之类的场面? 是否有点走题?
先写社长告示,乡民被迫迎驾 的忙乱情景;接着又对刘邦极其奢 华的仪仗队进行嘲笑和讽刺;最后 嘲讽刘邦骄傲丑态及揭他的老底, 数落他的无赖行径,及表示对他的 蔑视。全篇浑然一体,错落有致, 有一气呵成之感。
元曲介绍课件

人 生 能 得 几 回 闲 ︐ 静 下 心 来 品 元 曲
翻 开
乌 审 旗 第 一 实 验 小 学
六 年 级 四 班
元 曲 研 究 小 组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蕃曲”、 “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 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 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 它先后在以大都(今北京)和 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 广袤地区流传开来。一般来说, 元杂曲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元 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 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 固定格式要求。
元曲主要包括
元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
主要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主要代表作家:马致远、张可久等 主要代表作品:《四块玉。别情》、《天净沙 秋思》等
• 元曲实际上包括两个内容,即散曲 和杂剧。 散曲与杂剧有许多共同特点,又有 很大的差异。散曲是配乐的新体诗 ,它与杂剧的唱词同样是由音乐构 成的。但散曲只是一种歌词,而杂 剧是结合宾白(对白)、科泛(表 演动作)的歌剧体栽,因而又是有 区别的。
关汉卿著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 世后,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 死蔡婆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 窦娥,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 含冤招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 月降雪、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 章科举得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 为窦娥申冤。
王昭君
马致远著
汉宫秋故事梗概: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 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 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 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 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 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 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 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 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 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 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 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翻 开
乌 审 旗 第 一 实 验 小 学
六 年 级 四 班
元 曲 研 究 小 组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蕃曲”、 “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 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 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 它先后在以大都(今北京)和 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 广袤地区流传开来。一般来说, 元杂曲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元 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 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 固定格式要求。
元曲主要包括
元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
主要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主要代表作家:马致远、张可久等 主要代表作品:《四块玉。别情》、《天净沙 秋思》等
• 元曲实际上包括两个内容,即散曲 和杂剧。 散曲与杂剧有许多共同特点,又有 很大的差异。散曲是配乐的新体诗 ,它与杂剧的唱词同样是由音乐构 成的。但散曲只是一种歌词,而杂 剧是结合宾白(对白)、科泛(表 演动作)的歌剧体栽,因而又是有 区别的。
关汉卿著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 世后,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 死蔡婆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 窦娥,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 含冤招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 月降雪、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 章科举得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 为窦娥申冤。
王昭君
马致远著
汉宫秋故事梗概: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 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 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 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 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 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 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 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 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 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 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 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高中语文《元曲五首》课件 语文必修3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
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
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
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 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 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 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 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 《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 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 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 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 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 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 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成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揭示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
贤愚不分的现实。只是这种愤世疾俗的作品,为数不多。
向往归隐,描写归隐生活的情和景,在张可久的作品中更多一些。 “归隐”虽然是一个传统的题材,而对张可久来说,有其特殊 的深切的思想内涵。他一生奔波于宦海,在悬车之年尚出仕小吏, 有不得已的苦衷。因此在以“归兴”、“旅思”、“道中”命 名的篇章中,常常表现出悲凉的情绪和对安定的田园生活的渴望。 如:“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 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 客观上反映了元代士人沉抑下僚的艰辛颠沛的境况。张可久笔
元曲三大家ppt课件

B、以“琵琶”和“雁”意象为线索贯穿全剧,增加了悲 凉气氛。营造出灰暗的氛围,显示出北方之地特有的苍凉。
10
三、神仙道化剧——《陈抟高卧》
受元代全真教思想的影响,创作的神仙 道化剧如《黄粱梦》、《陈抟高卧》等。
1、儒道兼融的思想。
宣扬浮生若梦,摆脱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 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表现了一个时代文人的 矛盾和苦闷。
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在前代作品基础上 有所创新。 a、 汉朝和匈奴强弱关系的改变; b 、昭君出塞原因的改变; c 、元帝形象的改变; d 、昭君结局的改变。
《汉宫秋》成为假借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 构的宫廷爱情悲剧。虽写民族矛盾,抒发的却是 家国衰败之痛和悲凉的人生感受。
9
2、艺术特色
A、反映了战争中个人的不幸,更多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 欲望。 汉元帝“不自由”:虽贵为天子,但许多事情身不由 已,受人摆布。体现了既无力主宰国家命运,也无力主宰 自身命运的历史悲剧。 〔梅花酒〕一曲中,他唱道:“……他、他、他伤心 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 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 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 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3
B、戏剧语言表现出文人化趣味,曲词典雅优 美、富于抒情诗特征。 抒情氛围浓郁,大量化用古典诗词,语 言华美,缠绵悱恻、哀思婉转。
如第一折写七夕之夜的《忆王孙》: 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
消遣此时此夜景,和月步闲庭,苔浸的凌 波罗袜冷。
4
三、爱情剧——《墙头马上》
1、戏剧内容
取材于白居易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
18
思考题
1、《梧桐雨》、《墙头马上》的艺术特色。 2、《汉宫秋》、《陈抟高卧》的艺术特色。 3、《倩女离魂》的艺术特色。 4、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10
三、神仙道化剧——《陈抟高卧》
受元代全真教思想的影响,创作的神仙 道化剧如《黄粱梦》、《陈抟高卧》等。
1、儒道兼融的思想。
宣扬浮生若梦,摆脱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 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表现了一个时代文人的 矛盾和苦闷。
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在前代作品基础上 有所创新。 a、 汉朝和匈奴强弱关系的改变; b 、昭君出塞原因的改变; c 、元帝形象的改变; d 、昭君结局的改变。
《汉宫秋》成为假借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 构的宫廷爱情悲剧。虽写民族矛盾,抒发的却是 家国衰败之痛和悲凉的人生感受。
9
2、艺术特色
A、反映了战争中个人的不幸,更多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 欲望。 汉元帝“不自由”:虽贵为天子,但许多事情身不由 已,受人摆布。体现了既无力主宰国家命运,也无力主宰 自身命运的历史悲剧。 〔梅花酒〕一曲中,他唱道:“……他、他、他伤心 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 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 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 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3
B、戏剧语言表现出文人化趣味,曲词典雅优 美、富于抒情诗特征。 抒情氛围浓郁,大量化用古典诗词,语 言华美,缠绵悱恻、哀思婉转。
如第一折写七夕之夜的《忆王孙》: 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
消遣此时此夜景,和月步闲庭,苔浸的凌 波罗袜冷。
4
三、爱情剧——《墙头马上》
1、戏剧内容
取材于白居易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
18
思考题
1、《梧桐雨》、《墙头马上》的艺术特色。 2、《汉宫秋》、《陈抟高卧》的艺术特色。 3、《倩女离魂》的艺术特色。 4、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元曲介绍中国传统文学知识普及PPT

郑光祖 • 郑光祖 ,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 西临汾市襄汾县)人 • 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 •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 • 他做过 的小吏,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 • 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 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倩女离魂》最著名。 •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 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 抗的情绪;
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 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 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 钱亲”的世风。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 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 永葆其艺术魅力。
叁
元曲的类别及四大元曲家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 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 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的体制形式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宫调
曲牌
曲韵
平仄
对仗
衬字
宫调是指中国古 代音乐的调式, 曲与宫调出于隋 唐燕乐,南北曲 常用的有五宫四 调,通称九宫或
YUAN QU DE LEI BIE JI SI DA YUAN QU JIA
元曲的类别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元杂剧
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 的时期。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 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 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 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 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冤。
-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马致远
•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 年,约卒于公元1321 年,是元代著名的杂 剧家。大都(今北京) 人。马致远字千里, 名不详。晚号“东 篱”,以示效陶渊明 之志。
• 代表作:《汉宫秋》
又合一,一对恩爱夫妻得到团圆。
-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白朴
• 白朴,原名恒,字仁 甫,后改名朴,字太 素,号兰谷,今山西河 曲人,生于金哀宗正 大三年(1226年)。
• 代表作:《唐明皇秋 夜梧桐雨》
-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故事梗概:
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 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 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 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 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 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 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
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
王昭君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郑光祖
• 郑光祖,字德辉,平 阳襄陵(今山西襄汾 县)人,生卒年不详。
• 代表作: 《迷青琐倩 女离魂》,别名《倩 女离魂》
-
《迷青琐倩女离魂》故事梗概:秀才王文举与
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 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 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 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 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 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 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 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 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 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
-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
总结
• 唐诗、宋词及元曲,是我国传统文学 里并立的三座巨峰,是我国文学史上 的宝贵财富。
• 从艺术风格上看,唐诗宋词元曲各有 各的特色,使我们的文学史像是春天 的园林,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呈现 出大自然一样绚烂多姿的面貌。
-
That’s all. Thank You Very Much!
恨谁知! (王实甫《西厢记》) •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
晖。 (王实甫《西厢记》) • 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 (乔吉《双调·水仙子》) • 淡月梨花曲槛旁,清露苍苔罗袜凉,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
(乔吉《越调·凭栏人·秋思》) • 船到江心补漏迟。 (关汉卿《救风尘》) •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张养浩
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
-
-
句●
元 曲 的 名
● ●
-
元曲的名句
• 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 (马致远《汉宫秋》)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
句● 元 曲 的 名
● ●
-
曲元
-
元曲主要包括
元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
主要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主要代表作家:马致远、张可久等 主要代表作品:《四块玉。别- 情》、《天净沙 秋思》等
句●
元 曲 的 名
● ●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关汉卿
• 关汉卿,号已斋,亦 作一斋,汉卿是他的 字,是元代著名的戏 剧大师。大约生于金 代末年(约公元1229 年—1241年),卒于 元成宗大德初年(约 公元1300年)
• 代表作:《窦娥冤》 《单刀会》
-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世后, 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死蔡婆 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窦娥, 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含冤招 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月降雪、 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章科举得 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申
-
汉宫秋故事梗概: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
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 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 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 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 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 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 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 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 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 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 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 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
-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马致远
•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 年,约卒于公元1321 年,是元代著名的杂 剧家。大都(今北京) 人。马致远字千里, 名不详。晚号“东 篱”,以示效陶渊明 之志。
• 代表作:《汉宫秋》
又合一,一对恩爱夫妻得到团圆。
-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白朴
• 白朴,原名恒,字仁 甫,后改名朴,字太 素,号兰谷,今山西河 曲人,生于金哀宗正 大三年(1226年)。
• 代表作:《唐明皇秋 夜梧桐雨》
-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故事梗概:
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 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 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 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 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 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 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
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
王昭君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郑光祖
• 郑光祖,字德辉,平 阳襄陵(今山西襄汾 县)人,生卒年不详。
• 代表作: 《迷青琐倩 女离魂》,别名《倩 女离魂》
-
《迷青琐倩女离魂》故事梗概:秀才王文举与
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 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 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 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 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追随王 文举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举却不知是倩女的魂魄 与他在一起,还以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 当他状元及第三年后,准备从京城启程赴官,顺便 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书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 王文举偕同倩女魂魄来到了倩女身边,魂魄与身体
-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
总结
• 唐诗、宋词及元曲,是我国传统文学 里并立的三座巨峰,是我国文学史上 的宝贵财富。
• 从艺术风格上看,唐诗宋词元曲各有 各的特色,使我们的文学史像是春天 的园林,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呈现 出大自然一样绚烂多姿的面貌。
-
That’s all. Thank You Very Much!
恨谁知! (王实甫《西厢记》) •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
晖。 (王实甫《西厢记》) • 看星低落镜中,月华明秋影玲珑。 (乔吉《双调·水仙子》) • 淡月梨花曲槛旁,清露苍苔罗袜凉,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
(乔吉《越调·凭栏人·秋思》) • 船到江心补漏迟。 (关汉卿《救风尘》) •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张养浩
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
-
-
句●
元 曲 的 名
● ●
-
元曲的名句
• 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 (马致远《汉宫秋》)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
句● 元 曲 的 名
● ●
-
曲元
-
元曲主要包括
元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
主要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主要代表作家:马致远、张可久等 主要代表作品:《四块玉。别- 情》、《天净沙 秋思》等
句●
元 曲 的 名
● ●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
关汉卿
• 关汉卿,号已斋,亦 作一斋,汉卿是他的 字,是元代著名的戏 剧大师。大约生于金 代末年(约公元1229 年—1241年),卒于 元成宗大德初年(约 公元1300年)
• 代表作:《窦娥冤》 《单刀会》
-
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幼年为童养媳,丈夫去世后, 无赖张驴儿企图霸占,以毒死蔡婆 要挟窦娥,误毙其父。诬告窦娥, 官府严刑婆媳,窦娥为救婆含冤招 供。窦娥死后血溅白绫、六月降雪、 大旱三年。窦娥之父窦天章科举得 中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申
-
汉宫秋故事梗概: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
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 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 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 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 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 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 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 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 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 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 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 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