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地理学知识

合集下载

地理知识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总结

地理知识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总结

地理位置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价值
市场分析
01
基于地理位置的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分布、消费者行
为等信息,为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物流配送
02
地理位置大数据可用于优化物流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降
低物流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
城市规划与商业选址
03
地理位置大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商业选址提供数据支持,帮
了解绿色建筑和节能材料的应用 ,关注身边节能减排的实践案例

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清理河道等环保公益活动,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关注环保组织的动态,了解并参与环保主题的宣传活动。
鼓励身边人一起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03
地理知识与职业规划
了解不同地区的产业分布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产业分布, 可以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特色和优势产 业。
了解目标行业或企业的地理布局
深入了解目标行业或企业的地理布局, 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布、物流配送
网络等。
了解行业或企业的地理布局有助于分析 市场竞争态势和制定营销策略。
掌握目标行业或企业的地理布局信息, 可以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选
择。
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根据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企业和岗 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教育资源共享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地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远程教学, 为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06
地理知识与国际视野
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特色
01
掌握世界地图,熟悉各 大洲、国家和地区的地 理位置。
02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 、气候、植被等。

生活中常见地理知识,让你成为地理达人

生活中常见地理知识,让你成为地理达人

生活中常见地理知识,让你成为地理达人作为一个地球上的居民,我们每天都在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打交道,即使我们并不一定察觉到。

无论是从我们居住的地方到我们去过的旅游景点,地理知识都无处不在。

了解一些常见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所处的环境,还可以让我们成为地理方面的达人。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帮助你成为一个地理达人。

1. 不同时区的概念和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区是非常重要的地理概念之一。

每个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的时区,这是根据当地时间和太阳的位置来确定的。

了解不同时区的概念和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旅行计划、与他人进行跨时区交流,并避免因为时区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1.1. 世界标准时间(UTC)世界标准时间(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简称UTC)是参考时间,其基于原子钟的测量。

它作为国际标准,用于协调全球各地的时间。

时差是根据与UTC的比较来确定的。

1.2. 东西两个半球的时区地球被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在这两个半球上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时区。

通过了解这些时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时区之间的差异,避免在旅行或跨时区交流中出现误解。

2. 地球上的五大洲和七大洋地球上有五大洲和七大洋,它们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这些洲和洋的位置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构造,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活动。

2.1. 五大洲地球上的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每个大洲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使其在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七大洋地球上的七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北冰洋、阿拉伯海和加勒比海。

这些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对于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都有重要的影响。

3. 地理要素:山脉、河流和湖泊地球上有许多重要的地理要素,包括山脉、河流和湖泊。

了解这些地理要素的位置和特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形和水域分布。

地理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地理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地理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气候预测气候预测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分析气候数据和天气系统,气象学家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如温度、降雨量、风速等。

这些预测可以帮助人们制定农业生产计划、调整日常生活安排、预防自然灾害等。

2.旅游指南地理学对旅游规划和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指南是帮助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工具,其中包括地理特征、景点介绍、交通信息等。

地理学家还可以通过分析旅游资源,为旅游规划提供建议,如开发新的旅游线路、评估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等。

3.农业指导农业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了解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水源等因素,农业科学家可以制定合适的农业生产计划,如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时间、施肥的方法和数量等。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管理和规划。

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地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和土地利用等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建议。

例如,通过GIS技术可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适宜性、交通拥堵点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潜力等,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地理学家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数据和现象,研究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此外,地理学家还可以通过监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6.交通导航交通导航是地理学的一个广泛应用领域。

现代交通导航系统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路线规划和实时交通信息。

地理学家还可以通过研究交通流量和路网布局,优化交通规划和设计。

7.资源利用资源利用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地理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地球资源和环境,评估自然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如水、土地、矿产等资源。

此外,地理学家还可以通过分析资源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为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联系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联系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联系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知识生活联系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初中地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初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

一、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1.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寒冷,适宜种植小麦。

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地形地貌与农业生产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山区地形崎岖,耕地较少,但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

了解地形地貌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产出。

3.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离不开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了解世界水资源状况,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此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如南水北调、治理黄河等工程,都是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是地理学在城市地理方面的研究内容。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而交通布局则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规划与组织。

了解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5.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地理学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生态破坏、污染等。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生活中的地理学

生活中的地理学

(2)新闻 每天的新闻联播开始时,片头逆时针自转的地球。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 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为465米/秒。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
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
变是先由海水淹没后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尔铁塔、伦敦
大本钟都将被冻成冰柱,横向的冰柱突显地球的急速降温与急冻。 自然灾害形成及对人类的影响。
7、自然灾害与地理
(1)地震 2013年07月22日0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 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甘肃天水、兰州、陇南、白银,陕西的宝鸡、汉中、咸阳、 西安及四川成都、绵阳等地都有震感。7月23日从甘肃省地震局了解到,甘肃省抗震救灾应 急部门已接到有死亡95人,失踪5人,受伤800多人;紧急转移安臵3.16万人,详细灾情仍 在统计中。此次震中距离岷县县城7公里。漳县、岷县县城的通讯保持正常。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 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
(4)泥石流 7月29日20时15分,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至苏峪口路段由于急发暴雨,发生泥石流 ,导致3辆小轿车被泥石流冲下山坡,12人被困车中。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 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
弧和夜弧的长短变化,
计算: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昼长= (12-日出时刻)×2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实例:
1.地球形状与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GPS导航、地图软件时,都离不开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例如,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时需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而电子地图的投影方式也是基于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这一事实。

2.经纬度与定位:
当我们在户外旅行、探险或导航时,会用到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具体位置。

手机上的定位服务就是通过获取卫星信号计算出所在位置的经纬坐标。

3.时区划分:
理解经线与时间的关系后,我们可以知道为何不同地区存在时差,并在跨国沟通、旅行安排航班等活动中考虑到时区差异。

4.地形地貌特征:
山顶、山脊等地形特征在生活中可用于登山、徒步等活动的安全指导,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选择路线和避开潜在危险区域。

5.气候与环境:
初中地理会介绍气候类型、风向、降水规律等知识,这些在种植作物、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如利用适宜的坡向建设房屋以获得更好的光照条件或防寒保暖效果。

6.自然资源分布:
地理学还涉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分布特点,这对能源开发、农业布局、城市发展决策具有直接影响。

7.天文现象与生活:
如月食、日食的发生原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并欣赏自然界的天文奇观;而地球公转和自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则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习惯。

8.中国地理知识:
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各地物产及风俗文化的了解,可以加深对中国多样性和地域差异的认识,方便跨地区交流和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初一地理知识不仅为后续更深入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也在许多现实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服饰的材料、样式、饮食习惯和方式,住房的式样与特点等,都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服饰与地理1、人类服饰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披挂的树叶、兽皮就成为衣服。

后来,人类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纤维与动物皮毛为原料,纺织各种布匹,出现了原始的服装。

丝、麻、棉就是人类利用最早的纤维材料。

我们的祖先早就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养蚕织绸了。

但由于北方环境恶化、气候变得干燥,蚕丝的生产逐渐向南方移动。

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2、服饰的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其服饰的式样也各不相同。

例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而宽松的长袍;在北方寒冷地区,尤其是冬季,人们喜欢深色的皮制品服装;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条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饰的变化与季节更替有关。

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换,人们的服饰也随着之变化。

特别是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服装。

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女性的连衣裙、短裙等,春秋季节的休闲装、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夹克等。

二、饮食与地理1、菜肴方面。

中国的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川、粤、闽、浙、苏、湘、皖等“八大菜肴”。

每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地方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我国的西南地区味偏辣,江浙一带偏甜,北方菜味浓香并喜欢放葱蒜,而广东菜偏鲜偏淡。

饮食和各地方的气候与地形等因素有关,如西南地区较湿,尤其冬季更加阴湿,吃辣是为了驱寒去湿。

2、主食方面。

由于地域差异,水热条件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也不同。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范文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范文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在当今世界,地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

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应用的探讨,旨在将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地理学的实用性和生活化,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方位判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判断方位,如去超市购物、访友、旅游等。

掌握地理知识,如经纬度、地图阅读等,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方位,提高生活便利性。

2.气候影响:地理知识能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季节等。

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安排出行、穿着、种植等活动。

3.地形地貌:地理知识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形地貌,如山地、平原、河流、湖泊等。

这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地形地貌,如选择居住地、规划旅游路线等。

4.资源分布:地理知识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资源分布,如矿产、水资源、农产品等。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资源的重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5.人文地理:地理知识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语言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不同文化环境,增进人际交往,促进文化交流。

二、地理知识在学术领域的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遥感图像,提取有用信息,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

3.地图学: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编制、使用和分析的学科。

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图的符号、比例尺、投影等,提高地图阅读和制作能力。

4.环境地理:环境地理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环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地理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多增加课外地理知识,开阔知识视野(2)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产,生活等地理现象(3)培养学生的调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4)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对家乡的热爱及探索和发现精神(5)让学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极献计献策教学目录:1.教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引言篇2.教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序3.教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野外生存4.教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气象与生活5.教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灾害常识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下载相关资料和图片教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引言篇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这说明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

地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设置的一门学科课程,属于国家课程。

地理课程与其他高中课程相互配合,对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他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是一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体与反映。

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沟通横向学科领域,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知识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

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

地理学习能力是学生不断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钥匙”,并且只有当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地理了,他们才会把地理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与终身发展的需要。

地理实践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则是初中阶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的延续。

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

地理意识是在地理认知达到一定境界后的自然感悟与意念流露。

判断空间方位,确定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及结构,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

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理念。

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

因此,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基础性、时代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是本次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其中,“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7门选修模块的开设以及采用学分制的管理形式,可以说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地理学习面临的历史重任是多元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说,赋予的含义也是不相同的。

侧重生活的地理,对应的是具有生存需要的学生和注重应用与操作的地理学习;侧重文化的地理,对应的是具有素质要求的学生和强调常识与技能的地理学习;侧重科学的地理学习,对应的是具有探索意向的学生和倾向学科发展的地理学习。

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地理学习需求,地理新课程设置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这些课程均属于国家课程,不仅体现了基础性,而且体现了多样性和选择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进一步开发配合高中地理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同时要利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地理与相关学科融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还可以成立地理兴趣小组,以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教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序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的烙印。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

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

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

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

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

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

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

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

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

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

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

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当今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课后活动: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与地理学有关?教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野外生存野外探险旅游,对气象的观察是极其重要的。

学会看云识天气和观察动物行为,及早做出预防,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护人身安全。

一、野外方向判断野外判定方向和位置的方法有许多,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利用罗盘或指北针水平放置使气泡居中,此时磁针静止后,其标有“N ”的黑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

除了测出正北方向外,罗盘或指北针还可以测出某一目标的具体方位,方法是开罗盘将照准器对准目标,或将刻度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使目标、0刻度和磁中点在同一直线上,罗盘水平静止后,N 端所指的刻度便是测量点至目标的方位,如磁针N端指向36°。

则目标在测量位置的北偏东36°。

利用罗盘或指北针辨别方向虽然简单快捷,但需要注意:1、尽量保持水平;2、不要离磁性物质太近;3、勿将磁针的S端误作北方,造成180°的方向误差;4、掌握活动地区的磁偏角进行校正。

(二)利用太阳在晴朗的白昼,根据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东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断方向,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计,较准确的测定有下列几种方法:1、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 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7:20,把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置手表,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时针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

必须注意:(1)判定方向时,手表应平置;(2)在南、北纬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标准时的经线为准,每向东15°加1小时,向西15 °减1小时。

2、日影测向为晴天,在地上竖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移动,这些影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

在一张50×50cm的绘图纸上绘制一系列同心圆,同心圆的半径以1cm递增,钉在平板上并水平固定好,将一根12-15cm长的细钢针或针状物垂直插在圆心上。

当太阳位置变化时,影子的端点总会与同心圆相交,标绘出这些点,然后把同一个圆上的两点直线相连,把这些直线的中点与圆心相连,这条连线就是南北方向线,圆弧顶的方向为北方。

(三)北极星当夜晚时,可根据北极星和南十字星来判断方向。

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其出露高度角相当于当地纬度,据此可以很快找到北极星。

通常根据北斗七星(大熊星座)或W星(仙后星座)确定。

北斗星为七颗较亮的星,形状象一把勺子,将勺头两颗β向α连线并延伸约5倍处便是北极星。

当看不到北斗星时,可根据W星,即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

仙后星座由五颗较亮的星组成,形状象“W”字母,字母的开口方向约开口宽度的两倍距离处是北极星。

(四)地物和植物特征有时野外的一些地物和植物生长特征是良好的方向标志,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辨别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