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 文言语段翻译(无答案)
福建省仙游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卷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很多,而君子必须有担当意识。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等。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士大夫的担当意识有所弱化。
宋代建立后,理学兴起,儒家担当观才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
文献中较早使用“担当”一词的,是程颢、程颐两人的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
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为理学大师使用,一般士人、大臣也广泛使用。
元明时“担当”的使用更为普遍。
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等勇于担当,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
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任意识是儒家担当观的核心内涵。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敢于担当,奔走列国,虽饱受磨难亦不肯放弃。
孟子救世心切,声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东晋祖逖为北伐中原,“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唐代韩愈雄心勃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到宋代,理学家们积极承担匡救天下的重任,如张载评价程颢“救世之志甚诚切”,范仲淹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为无数后人景仰。
忧患意识、君子人格、奉献精神也是儒家担当观的重要内容。
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最典型反映儒家忧患意识的,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因为如履薄冰的心态,君子、士人才能成就担当的责任。
儒家注重培养君子人格,强调道德节操,注重担当。
孟子提出“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正因儒家倡导君子人格,在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文死谏、武死战的优良传统。
高三语文上册周练试卷.doc

高三语文上册周练试卷(语文).12.09出卷人:郑巧芬审卷人:黄霖坚校对:金中一、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彼童子之师,,。
(2)固世俗之工巧兮,。
(3),,而又何羡乎!(4)复道行空,。
(5)问君西游何时还?。
(6),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
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
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
冯驩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
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
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
”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临淄、即墨危矣。
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
”齐王曰:“善。
”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
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
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
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
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冯驩结辔下拜。
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
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
”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君独不见夫朝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
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
愿君遇客如故。
”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
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节录自《史记?孟尝君列传》)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诚:实情B.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币:钱币C.君独不见夫朝趣.市朝者乎趣:同“趋”D.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徒:白白地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孟尝君“得士”和“怨士”的一组是( )(3分)A.①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②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B.①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②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C.①冯驩乃西说秦王②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D.①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②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尝君被废黜的原因,除了是齐王不满其声名盖过了自己并独揽了齐国的政权,还有就是齐王被秦、楚两国散布的流言蜚语迷惑。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必修一1、2单元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1.请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3)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
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雨巷》)(5)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刺秦王》)【答案】 (1). 乱花渐欲迷人眼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风华正茂(4). 挥斥方遒 (5). 到了颓圮的篱墙 (6).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7).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8). 为变徵之声 (9). 风萧萧兮易水寒 (10). 士皆瞋目【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
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渐、亵、茂、斥、遒、颓、圮、篱、溯、斑、斓、徵、萧、瞋。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圆珠笔笔头生产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很长一段时间里,圆珠笔笔头生产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
中国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关,弯道超车,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球珠到球座体,从引导沟槽到钢元素配比参数,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圆珠笔企业苦练内功、______,实现了国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梦想。
以圆珠笔笔头生产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圆珠笔企业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试验验证。
解码中国圆珠笔笔头生产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B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 A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试卷第2页,总11页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A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B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C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D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含答案、文言实词检测题组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相当于“了”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不这样 D.之二虫又何知.“知”通“智”,智慧2.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召有司案图 B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C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D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B. 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免除D.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B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 举酒属客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存:问候,怀念 向:过去,以前 如:好像属:音zh 口,劝酒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 则或咎其欲出者C. 噫吁嚱,危.乎高哉D.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浮图:浮屠,和尚 咎:过失、过错 危:危险 快:快速(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鸡豚狗彘之畜. B .金就砺则利:音x U ,畜养 就:接近,靠近 爱:吝惜 通:通晓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B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 .相如因持璧却立患:忧虑,担心 却:退,后退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 .臣欲奉诏奔.驰.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去来江口守空船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顾”的含义。
福建省仙游一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福建省仙游一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我们从一个中国美学界非常熟悉的概念说起,这就是“距离”。
这里的距离,主要指“心理距离”。
时间与空间都可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
“心理距离”的一个经典例子是“海上大雾”。
海上航行如遇到大雾,会使人呼吸不畅,耽误行期,甚至可能出事故,让人忧心忡忡。
但如果人们在心理上与这些切身的考虑拉开距离,就会看到,远近的景色都被大雾罩上了朦胧而神秘的面纱,仿佛你被带入梦幻境界,一时难分天上人间。
“心理距离”说的优点在于,它对传统的来自于康德和叔本华的审美和艺术“无功利”的观点作了很大的修正。
审美与艺术欣赏,并不在于追求一种纯而又纯的无概念和无功利,更不是新生儿那样的“天真的眼睛”,相反,它所做的,是通过拉开“心理距离”使概念和功利得到暂时的消除,在审美欣赏的那一瞬间不想到概念和功利。
“无功利”是说审美欣赏中不夹杂任何功利的考虑,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概念、道德和功利,这些因素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知觉。
“心理距离”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可能,这就是将这些思考和体验放在—定距离中来看。
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我们对幸福的回味可以成为歌;不是痛本身,而是痛定思痛可以成为诗。
拉开一定的距离来观看最切身的感受,可使它们成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当然,“心理距离”观点也存在一些缺陷。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理距离”说实际上仍是一种“审美态度”说。
依据这种学说,讨论对象的美是无意义的,只要主体有了审美态度,就可以从对象中获得审美的感受。
实际上,人不可能像打开电灯开关,或者扳动汽车离合器一样,依赖于一个简单的、有意识的操作就可以形成或改变对待对象的态度。
面对大雾,不想行程耽误和危险可能降临,只是幻想进入了仙境,一般人没有这番修炼功夫,也不应把审美寄托在这种修炼功夫上。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1次周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实词检测题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能为也已.“已”通“矣”,相当于“了”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D.之二虫又何知.“知”通“智”,智慧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召有司案图 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旦日飨.士卒飨:犒劳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除D.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问候,怀念B.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过去,以前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D.举酒属.客属:音zhǔ,劝酒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浮屠,和尚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过失、过错C.噫吁嚱,危.乎高哉危:危险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快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畜:音xù,畜养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爱:吝惜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通晓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C.相如因持璧却.立却:退,后退D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谦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B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C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往,到 D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寻求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B.⎩⎨⎧ ①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 ①道芷阳间行.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请息交以绝.游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D.⎩⎨⎧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请息.交以绝游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 .臣欲奉诏奔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 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行为文雅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去来..江口守空船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顾”的含义。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

语文试题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___ ,靡有朝矣。
(《诗经•氓》)_________ ,长余佩之陆离。
(屈原《离骚》),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_______________ ,杀人如麻。
(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_____ ;(荀子《劝学》)是日也,天朗气清, ______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臣欲奉诏奔驰, 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渔舟唱晚, __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11) __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12) 寄蜉蝣与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25分) 课内文言文知识检测(10分,每题2分)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思厥先祖父B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C 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 问征夫以前路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刀而藏之。
B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 D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下列划线的字的此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因击沛公于坐 蒙故业,因遗策 B C 矢其所与,不知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 5.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 道芷阳间行④ 乐琴书以消忧⑧外连衡而斗诸侯A 、①⑨/②⑥/③⑤/④⑧/⑦⑩C ①⑦/②⑥/③④/⑤⑧/⑨⑩ D6. 选出下列四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 验之以事会于西河外渑池 C 大王何操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 (2) (3) (4) ⑸ ⑹ (7) (8) (9)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多谢后世人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则告诉不许 善于 妥善偏指一方,相当于“我”表被动请允许我请求通“熟”,仔细怎么其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语段翻译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雨川邱先生,字羲瑞,世为沙园所百户先生。
父故贫,不听就外傅,时提其耳命之曰:“儿识字记姓氏而已,安用兀兀作老博士耶?”先生性不自检束,日逐少年握槊走马,或擘弓作霹雳声,招摇江市中。
时沿海寇舶出没,远近震骇。
诸将领日集戟门下,议战守策。
或唯或否,首鼠两端。
先生时阑入,扺掌陈说,仰指天而俯画地,语剌剌若烛照数计。
众皆目摄之,寻先生去。
唶嚄宿将不直之,曰:“酒徒耳,何足策成败事,奚以喋喋为?”居无何,而先生所论画皆中的,于是众始知先生非忘世者。
(选自何白《邱雨川先生传》)
(1)先生性不自检束,日逐少年握槊走马,或擘弓作霹雳声,招摇江市中。
译文:
(2)居无何,而先生所论画皆中的,于是众始知先生非忘世者。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
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
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选自《吕氏春秋·慎行·疑似》)
(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2)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姓陶氏,名永恕,字廷德,系出晋渊明之后。
永恕生于正统丙辰十月二十八日,为人性仁厚,笃于孝友。
遇有乏则周济之,力弗克偿,取券还之,人感其行惠,率称为长者。
官道经铜梁山麓约一里许,地多卑洼沮洳,一雨则泥淖没胫,公为鸠工伐石,畚土筑堤,栉比方石修砌之,道路遂平,行者称便。
他若名山福地,有所兴造,辄捐资助力,以相其成。
其乐善好施又如此。
弘治戊申大旱,出白金若干两,助官籴谷以济民,奉例拜八品散官。
(选自《大明故义官陶公墓志铭》)
(1)遇有乏则周济之,力弗克偿,取券还之,人感其行惠,率称为长者。
(2)出白金若干两,助官籴谷以济民,奉例拜八品散官。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张永德字抱一,并州阳曲人。
乾祐中,命赐潞帅常遇生辰礼币。
遇,周祖之外兄弟也。
时周祖镇邺,被谗,族其家。
永德在潞州,闻有密诏授遇,永德探知其意,谓遇曰:“得非莅杀永德耶?永德即死无怨,恐累君侯家耳。
”遇愕然曰:“何谓也?”永德曰:“奸邪蠹政,郭公誓清君侧,愿且以永德属吏,事成足以为德,不成死未晚。
”遇以为然,止令壮士严卫,然所以馈之甚厚。
亲问之曰:“君视丈人事得成否?”永德曰:“殆必成。
”未几,周祖使至,遇贺且谢曰:“老夫几误大事。
”
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引契丹来侵。
世宗亲征,战于高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方战退衄。
时太祖与永德各领牙兵二千,永德部下善左射,太祖与永德厉兵分进,大捷,降崇军七千余众。
及驻上党,世宗昼卧帐中,召永德语曰:“前日高平之战,主将殊不用命,樊爱能而下,吾将案之以法。
”永德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
”世宗掷枕于地,大呼称善。
翌日,诛二将以徇,军威大振。
(选自《宋史·张永德传》)
(1)郭公誓清君侧,愿且以永德属吏,事成足以为德,不成死未晚。
译文:
(2)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
译文: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
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
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
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
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
太祖甚喜。
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选自《三国志》) (1)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2)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讳锡,字昌龄。
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
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
改镇江军节度推官。
知杭州仁和县。
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
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
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
佐属皆争曰:“不可。
”公行之自若。
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选自王安石《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1)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2)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