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知识要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字词。
1. 会认的字。
2. 会写的字。
- 书写要点:- “旧”:竖画要垂直,日字要写得窄长。
- “符”: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要写得紧凑,下半部分的“付”左右分布均匀。
- 书写要点:- “术”:独体字,横画要平,竖画要直。
- “册”:注意笔顺,先写横折钩,再写中间的一横,最后写竖。
- 书写要点:- “赵”:走字旁最后一捺要舒展,“肖”字上小下大。
- “慧”:笔画较多,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布局,上中下结构要紧凑。
- 书写要点:- “择”: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泽”去掉三点水后的部分要写得紧凑。
- “貌”:左半部分的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右半部分的“兒”要注意笔顺。
3. 多音字。
- 行:xíng(行人)háng(银行)- 鲜:xiān(新鲜)xiǎn(朝鲜)- 都:dōu(都是)dū(首都)- 作:zuò(作业)zuō(作坊)- 乘:chéng(乘车)shèng(千乘之国)4. 近义词。
- 遥 - 远。
- 异乡 - 他乡。
- 发明 - 创造。
- 改进 - 改良。
- 闻名 - 出名。
- 雄伟 - 宏伟。
- 保存 - 保管。
- 热闹 - 喧闹。
5. 反义词。
- 暖 - 寒。
- 异乡 - 故乡。
- 伟大 - 渺小。
- 粗糙 - 光滑。
- 减轻 - 加重。
- 节省 - 浪费。
- 完整 - 残缺。
- 热闹 - 冷清。
二、句子。
1. 古诗名句理解。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 重点句子分析。
- 这句话直接点明造纸术发明的重大意义,强调中国的造纸术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坚固”总结上文对赵州桥结构坚固的描写,“美观”引出下文对赵州桥栏板上精美图案的描写。
三、课文内容。
-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先写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等记录信息,然后写西汉时期出现了麻纸,但是比较粗糙,不便书写,最后写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必记一、易读错的字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粗(cū)壮荒(huāng)野照例(lì)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 背诵(sòng) 挨(ái)打二、会写词语早晨绒球花汉族旅行鲜艳服装装扮化妆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穿戴校园孔雀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枝干影子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处罚放假互相所有能够猜想扬起双臂功课墙角落叶落荒而逃寒假所以飘扬臂膀墙壁四、多音字假()()背()()()()()()圈()()()()五、近义词鲜艳—艳丽好奇—新奇打扮—装扮洁白—雪白安静—宁静轰响—轰鸣狂欢—狂喜突然—忽然觉得—感觉流利—流畅详细—详尽认真—仔细清楚—明白鸦雀无声—悄然无声六、反义词安静—热闹招引—驱赶洁白—乌黑湿润—干燥出来—进去扬起—放下主动—被动认真—马虎清楚—模糊糊里糊涂—一清二楚鸦雀无声—人声鼎沸七、词语搭配【动词搭配】(打)招呼 (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 (看)热闹(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站)墙角 (收起)戒尺【形容词搭配】(敬爱)的老师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数量词搭配】一(条)小路一(间)教室一(所)小学两(只)猴子十、仿写句子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用加点的字说一句话)——————————————————————————2、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
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欢快的舞蹈。
蝴蝶一来,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招呼。
3. 反问句: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述句)十一、考点提示1. 《花的学校》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本文出自《新月集》2. 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学校里有不同民族的学生,大家穿戴不同。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知识点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知识点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可以通过制作生字卡片,一面写生字,一面写拼音和组词的方式来加强记忆。
2. 会写的字。
- 书写规范。
例如“晨”字,结构是上下结构,日字要写得扁一些,辰字的横撇要舒展。
- 重点生字的笔顺,如“绒”字的笔顺是撇折、撇折、提、横、横、撇、斜钩、撇、点。
- 多音字,像“假”在“真假(jiǎ)”和“放假(jià)”中的不同读音。
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判断读音。
3. 词语积累。
- 描写颜色的词语,如“绚丽多彩、金黄、火红”等。
- 表示动作的词语,如“穿戴、敬礼、招引”等,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用法。
- 四字词语,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等,不仅要会写,还要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
二、句子。
1. 修辞手法。
- 比喻句,例如“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要能找出句子中的本体(落叶)和喻体(小巴掌),理解比喻句的作用是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句,像“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把树枝、雷云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动作和情感。
2. 把字句和被字句转换。
- 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
”转换为“树叶被风吹落了。
”掌握转换的方法,即“把”字句中动作的执行者在前,承受者在后;“被”字句则相反。
3. 句子排序。
-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子,如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
比如描写做一件事的几个句子,要根据事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逻辑来排序。
三、阅读理解。
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3. 提取关键信息。
- 在阅读文章时,能够根据问题从文中准确找到答案。
如文章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等。
四、口语交际。
1. 话题交流。
- 本册书中的口语交际话题,如“我的暑假生活”,要能够有条理地讲述自己暑假里的经历,包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等。
- 在交流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三年级语文各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识字方面:
1.识字方法:字形和字音相结合,注意通过字的结构和部首辨认字义。
2.学会识读生字:认识生字并了解其基本意思和用法,积累词汇量。
二、识词方面:
1.学习用词:理解词义,积累词汇量,提高词汇应用能力。
2.活学活用词语:学会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丰富语言表达。
三、理解方面:
1.阅读理解: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中重要信息,推测文意。
2.逻辑思维:通过阅读文段,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
四、表达方面:
1.口头表达:通过口头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感受等,培养良好的
语言表达能力。
2.书面表达:通过书面表达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一、识字和识词:
1.识字:学习认读少量的生字,通过积累词汇量来提高对生字的识别
和理解能力。
2.识词:学习认读常用的词语,理解其基本意思和用法,掌握词语的
搭配和辨析。
二、古诗文欣赏:
1.学习古诗文的背诵和欣赏,了解诗词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三、人教版课文学习:
1.学习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理解课文的意义。
2.理解课文中人物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阅读理解:
1.阅读语言简单的故事、童话等文本,理解文意和思想。
2.掌握通过阅读文本来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五、生活实践课文学习:
1.学习生活实践课文的内容和意义,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常识和技能。
2.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要点总结

五、多音字好hào好奇hǎo 友好奇j ī奇数qí好奇假jiǎ假装jià假日劲jìn使劲jìng劲敌似shì似的sì似乎相xiāng互相xiàng 照相发fā发现fà头发晃huǎng 晃眼huàng 摇晃朝zhāo 朝霞cháo 朝向都dōu 都是dū首都背bēi背东西bèi后背载Zǎi记载Zài 满载而归看kān看守kàn 看法闷mèn闷闷不乐mēn 闷热当dāng当时dàng当铺磨mò石磨mó折磨觉jué感觉jiào睡觉要yāo 要求yào 主要六、反义词仔细--马虎;可爱--可恨(讨厌);散发--收集;清香--恶臭;勤劳--懒惰;满载而归--空手而回;七、近义词汲取--吸取;鼓励--鼓舞;纪念--怀念;假装--伪装;观察--察看(视察)八、字词掌握理解:绚丽:灿烂多彩。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奋力:鼓足了勇气,使出了全力。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第二单元一、听写的词语。
郊外散步胸脯或者勇敢可惜低头井底诚实或者严寒炎热肯定果然突然立刻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记者转告按照侧身车辆奇怪悄悄躲闪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土坑著名卧室世纪吩咐高尔基面包渣人行道照相机杂志社捉迷藏自言自语欢蹦乱跳地质学家严严实实转来转去惹人喜爱闻鸡起舞二、重点词语解释: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
严严实实:藏得好,不容易找到。
(非常严密,没有空隙。
)突兀:高耸。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有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三、复习课文1、第五课《灰雀》中,列宁是怎样对待小男孩儿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列宁尊重、爱护小男孩,小男孩是一个诚实天真的人)2、列宁对灰雀的爱和小男孩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列宁的爱是给灰雀自由,小男孩的爱是夺去灰雀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在二年级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规范。
以下是三年级语文知识点的汇总:一、汉字与拼音1.汉字学习o常用汉字:学习和掌握约300个常用汉字,能够熟练读写,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词义。
o汉字的结构: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等。
o常见偏旁部首:如“木”字旁(林、桔)、“心”字旁(思、想)、“手”字旁(抓、拿)等。
2.笔画与笔顺o复习并熟练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及其笔顺规则。
o笔画类型:如竖钩、横折、撇折、竖提等。
o笔顺规则: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书写,先横后竖、先外后内等。
二、词语与句子1.词语学习o学习和运用更多的词汇,包括形容词、动词、副词等。
o词语搭配:如成语和固定搭配,进一步扩展词汇量。
o常用词汇:如努力、成功、解决、友谊等。
2.句型训练o简单句和复合句:理解并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o常用句型:如条件句、因果句、转折句等。
o例子:▪条件句:如果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了。
▪因果句:因为天气很热,我们决定去游泳。
3.造句与修改o学习用新词汇造句,提升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o修改不规范的句子,理解语法错误并进行纠正。
三、阅读与理解1.课文朗读o练习流利朗读课文,注重语调、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o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中心思想。
2.阅读理解o回答问题:能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o归纳总结: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o阅读策略:如找关键词、理解句意、分析段落结构等。
3.扩展阅读o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和故事,培养阅读兴趣。
o书籍类型:如故事书、寓言、科普读物等。
四、写作与表达1.写作训练o日记和作文:写简单的日记、记叙文和描写文,能够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o结构清晰:注重文章的开头、发展、结尾,保持逻辑清晰。
o例子: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
2.书写规范o继续规范汉字的书写,注意字体工整、字迹清晰。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多音字:1、好良好大好河山;好奇叶公好龙2、更更换;更加3、看看护;看见4、当当当当;上当5、晃摇晃;晃眼一晃而过6、校学校;校对7、鲜新鲜;鲜有8、教教室;教师二、近义词:穿戴—打扮好奇—惊奇飘扬—飘动、飞扬安静—平静招引—吸引绚丽—绚烂敬爱—敬重鲜艳—艳丽招呼—问候安静—寂静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三、反义词:洁白—乌黑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弱、纤细招引—驱散热闹—冷清绚丽多彩—暗淡无光安静—嘈杂四、词语解释:坪坝:平坦的场地。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绚丽:灿烂美丽。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敬爱:尊敬热爱。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景象。
安静:没有声音。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摇晃:摇摆,摇动。
五、词语辨析:1、飘扬飘动: 都有随风摆动的意思。
区别在于:飘扬强调指物体在空中飞扬,飘的幅度比较大;飘动强调指物体借助风波的力量而摆动。
例句: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运动赛场的上空。
一只小小的纸船随着波浪飘动着。
2、敬爱、敬重: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尊敬”的意思。
敬爱常指对熟悉的人如师长、父母等,尊敬热爱。
敬重一般指恭敬尊重他人,对象多为较陌生的人。
例:敬爱的周总理终于赢得了会场所有人的敬重。
六、词语听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洁白摇晃孔雀舞凤尾竹绚丽多彩第二课金色的草地一、多音字:1、朝朝鲜改朝换代;朝霞朝令夕改2、假放假假期;半真半假狐假虎威3、盛盛开;盛饭4、劲劲头;劲敌5、觉睡觉;感觉二、近义词:盛开—开放常常—经常玩耍—嬉戏喜爱—喜欢使劲—用力假装—装作、伪装快乐—愉快、高兴合拢—收拢仔细—细心观察—观测三、反义词:盛开—凋谢合拢—张开喜爱—讨厌傍晚—早晨引人注目—默默无闻四、词语解释: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1、多音字(1)假:假装、假日(2)好:问好、好奇(3)发:发现、白发(4)晃:晃眼、摇晃2、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强调话语)(3)话语分隔式“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三)第三单元1、古诗积累与翻译(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夜书所见》(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节?①梧叶、江、篱落②秋叶(2)诗中笼罩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静寂、凄冷②思乡之情;客居、漂泊、居无定所的孤寂、落寞;童年的留恋、怀想(3)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④虚实结合,以实映虚⑤传情达意,暗用典故⑥拟人、通感,增辉添彩(4)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和诗篇3、文章情感的把握:《风筝》(1)把握《风筝》一文里感情的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字句,进行简要归纳(2)积累表现人物心情或感情的词语、字句(3)写作:写作一篇内容充实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或字句)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文中的字词句依据课文里的描写或叙述,理解文中的字句,或推断出陌生字词句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知识要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听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力量热闹古老铜钟粗壮洁白摇晃盛开玩耍使劲凤尾竹绒毛假装居然这些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峰顶似乎忽然咱们奋力决心终于辫子勇气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比较组词:评(评价)粗(粗壮)招(招呼)湖(湖水)要(要求)仰(仰头)坪(坪坝)组(组织)召(号召)蝴(蝴蝶)耍(玩耍)迎(欢迎)钓(钓鱼)袋(口袋)些(这些)带(皮带)包(书包)辫(辫子)钩(钩子)装(假装)此(此处)戴(穿戴)苞(花苞)瓣(花瓣)峰(山峰)锋(锋利)拢(合拢)陡(笔陡)连(连长)似(似乎)蜂(蜜蜂)逢(相逢)龙(龙宫)徒(徒弟)链(铁链)以(以后)同义词:飘扬---飘荡绚丽---壮丽假装——伪装观察——察看勤劳——勤快汲取——吸取鼓舞——鼓励纪念——怀念居然——竟然清香——幽香甜蜜——甜美奋力——努力似乎——好像、仿佛反义词:鲜艳---素净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细黎明——傍晚仔细——马虎可爱——可恨合拢——张开居然——果然勤劳——懒惰散发——收集清香——恶臭满载而归——空手而回多音字:放假(jià)假(jià)日假(jiǎ)装真真假假(jiǎ)朝(cháo)代朝(cháo)向朝(zhāo)阳朝(zhāo)霞互相(xiānɡ)相(xiānɡ)互照相(xiànɡ)一张相(xiànɡ)片似(sì)乎似(shì)的晃(huǎnɡ)眼明晃晃(huǎnɡ)晃(huànɡ)动摇晃(huànɡ)问好(hǎo)好(hǎo)事好(hào)奇好(hào)客填上适当的词语:(古老)的铜钟(淡淡)的清香(火热)的劳动一(间)教室一(缕)炊烟(粗壮)的枝干(快乐)的歌声(长长)的钩刀一(所)小学(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洁白)的粉墙(勤劳)的孩子(明朗)的天气一(片)草地(敬爱)的老师(甜蜜)的微笑(七彩)的童年一(张)相片重点词语解释:绚丽多彩:色彩丰富,灿烂美丽。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很认真。
引人注目:吸引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满载而归: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居然:表示出乎人的意料,竟然。
造句:满载而归:每次与妈妈去商店,我们都会满载而归。
一本正经:五岁的弟弟总爱摆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
引人注目:在我家的阳台上,那盆金黄的菊花最引人注目。
居然:小明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今天升国旗,他居然迟到了。
汲取:我们要经常从别人身上汲取优点,才能进步快。
课文要点:(熟读每篇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背诵全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水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4.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金色的草地》:背3-4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1.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2.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蒲公英张开、合拢与我们的作息时间相似。
)《爬天都峰》:背第2段课文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平时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1.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因为他们都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2.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阶,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天都峰的险表现在哪?(高、陡)1)从“挂”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天都峰的高和陡。
)2)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爬天都峰的艰难。
)《槐乡的孩子》:背第3段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背P15《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课外知识: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苗族、白族、回族、满族、壮族等等。
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盛大节日,如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花山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第二单元听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或者严寒可惜肯定诚实突然立刻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记者转告奇怪著名悄悄躲闪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遗迹研究成果震惊捉迷藏杂志社自言自语欢蹦乱跳严严实实转来转去比较组词:低(高低)诚(诚实)安(安全)备(准备)脯(胸脯)秘(秘书)震(地震)坑(沙坑)底(海底)城(长城)按(按时)奋(兴奋)捕(捕捉)密(秘密)晨(清晨)杭(杭州)杂(杂志)社(社会)者(或者)悄(悄悄)究(研究)纪(纪念)考(考卷)旅(旅游)朵(花朵)杜(杜鹃)著(著名)消(消灭)穷(穷人)记(记者)老(老人)族(民族)郊(郊外)惜(可惜)准(准备)胶(胶卷)错(过错)推(推动)校(学校)借(借书)谁(谁是谁非)近义词:诚实——老实打量——端详吩咐——嘱咐平整——平坦专门——特地特别——特殊奇怪——古怪婉转——动听摆弄——摆布恐怕——大概(可能)打量——观察著名——有名反义词:仰望——俯视严寒——酷暑诚实——虚伪经常——偶尔明媚——阴晦平整——崎岖忘记——惦记失信——守信巨大——细小(微小)多音字:散(sǎn)文散(sǎn)漫散(sàn)步分散(sàn)当(dānɡ)家当(dānɡ)兵上当(dànɡ)当(dànɡ)作胶卷(juǎn)卷(juǎn)心菜试卷(juàn)考卷(juàn)相(xiānɡ)信互相(xiānɡ) 相(xiànɡ)片照相(xiànɡ)填上适当的词:(婉转)地歌唱(甜甜)地微笑(奇怪)地问(高大)的白桦树(诚实)的男孩(很深)的大坑(尖尖)的嘴巴(平整)的土地一(架)照相机一(个)纸团一(辆)电车一(本)杂志一(家)杂志社一(位)摄影师一(块)石头一(位)朋友一(个)星期天重点词语解释: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
突兀:高耸。
转告:受人嘱托把某人的话、情况等告诉另一方。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有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严严实实:藏得好,不容易找到。
(非常严密,没有空隙。
)课文要点:(熟读每篇课文)《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枝,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读了这句话,我从(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词可以体会到:列宁对灰雀非常非常喜爱。
3.他在周围的树林里(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我从这句话感觉到的:灰雀不见之后,列宁非常着急,非常担心。
4.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我从“……”里体会到:小男孩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了灰雀,想说又敢说。
5.“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我从“一定”和“!”知道了:男孩当时已下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准备把灰雀放回大自然,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6.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这句话是从灰雀的动作(灵活)、歌声(婉转)写出了它们的可爱。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和爱护。
1.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
2。
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3.“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4.“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5.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
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我从“赶紧”这个词可以体会到:高尔基主动帮助孩子的一片爱心。
从“大声喊道”这个词体会到:高尔基想帮助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听不见的急切心理。
6.“请转告他,我很忙。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我从“很忙”和“一定”这两个词可以体会到:高尔基对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他非常地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
《奇怪的大石头》:背第6段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1.藏字一共有( 17 )画。
“藏”是多音字,读( cánɡ)时可以组词(躲藏、藏龙卧虎),读(zànɡ)时可以组词(宝藏、西藏)。
2.李四光提出了哪些相关联的问题?①“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②“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③“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④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3.李四光发现这块大石头后,先是问老师,又去问爸爸。
长大以后,他专门回到家乡,又进一步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从课文中,我能体会到李四光是个勤于思考、执着求索的人。
他给我们是:遇到问题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着地努力,才会得到成功。
4.李四光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
他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我不能失信》: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