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疾病治疗原则
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1. 引言内科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内部各系统的疾病,涵盖广泛的疾病种类,如心脏病、肝炎、糖尿病等。
本文将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两方面,探讨常见内科疾病的处理方法,以期提供给读者更多科学、有效的信息与帮助。
2. 心脏病的治疗与护理心脏病是一类严重的内科疾病,必须得到妥善的治疗和护理。
在治疗方面,心脏病患者需要根据病情接受药物治疗、手术或介入治疗,例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
在护理方面,心脏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同时还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定期测量血压和心率。
3. 肝炎的治疗与护理肝炎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在治疗方面,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在护理方面,肝炎患者需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酗酒,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肝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 糖尿病的治疗与护理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在治疗方面,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血糖控制,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
在护理方面,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合理的体重和营养摄入,定期进行眼科和足部检查,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治疗方面,患者需要坚持使用吸入器等药物,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
同时,患者还需要戒烟、避免污染物等呼吸道刺激物。
在护理方面,患者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6. 结论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内科疾病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注:以上内容仅为模拟示例,实际文章内容可能因题目或需求的差异而不同)。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和治疗内科疾病。
下面将介绍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一、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感冒是人们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一。
中医内科治疗感冒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辨证论治。
风寒感冒以头痛、鼻塞、恶寒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宜以辛温解表、散寒宣肺的中药为主。
而风热感冒多表现为嗓子疼、咳嗽、咽干等症状,治疗上则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中药为主。
二、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征是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差异,辨别湿热、寒湿等不同证型,并针对性地选用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解毒汤、石菖蒲汤等。
三、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中医内科治疗胃炎注重调理脾胃、消除病因。
常用的中药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可起到健脾胃、消食生津的作用。
四、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消化不良强调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常用的中药有香砂养胃汤、半夏泻心汤等,有助于舒缓脾胃不适症状。
五、痛风痛风是由尿酸盐沉积引起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痛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痛风注重辨证施治,可选择逍遥散、桂枝茯苓丸等中药进行治疗,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疏通经络。
六、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
中医内科治疗高血压重视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中药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有天麻钩藤饮、七叶扁豆汤等,能够平肝息风、降血压。
七、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心脏血管疾病,症状包括胸闷、胸痛等。
中医内科治疗冠心病注重辨证论治,可选用活血化瘀、通络开脉的中药进行治疗,如三七伸脉丸、桃红四物汤等。
八、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表现为高血糖、多饮多尿等症状。
中医内科治疗糖尿病强调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选择健脾养阴、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逍遥散、五味子丸等。
内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

内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内科常见病包括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痛、腹泻)、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结石)、肝胆胰疾病(如肝炎、胆结石)、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
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核心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等身体特征,判断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进而确定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制中药方剂,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脏腑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方案:1.感冒:属于外感病,常见证型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三黄片等中药进行治疗。
2.腹泻:常见证型有寒湿腹泻、湿热腹泻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祛寒、燥湿、清热、化湿。
常用药物包括草果、鸦胆子、竹茹等。
3.高血压:常见证型有肝阳上亢、痰湿阻络、气滞血瘀等。
治疗方法包括降肝阳、祛痰湿、活血化瘀等。
常用药物有天麻、丹参、益母草等。
4.中风:中医认为中风多由气虚、痰瘀、湿热等因素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扶正固脱、化痰祛瘀、清热解毒等。
常用药物有人参、三七、川楝子等。
5.糖尿病:常见证型有气阴两亏、痰瘀阻络、湿热蕴结等。
治疗方法包括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清热利湿等。
常用药物有黄芪、玄参、黄柏等。
这仅仅是一些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的基本介绍,实际治疗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另外,中医治疗常强调养生方面的调理,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养心养肺等,以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内科常见病急诊处理

肾上腺危象
通常由失代偿性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引起。治疗包括肾上腺 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和治疗病因。
甲状腺风暴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严重形式。 治疗包括降低治疗剂量和处理 其他症状的支例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处理内科急症,包括治疗流 程、药物选择和注意事项。
总结
及时识别疾病
及早治疗内科急症,可以避免病 情的加重和併发症的出現。
密切关注病因和症状
了解疾病的起源和病情的实时发 展情况,可以选择最好的治疗方 案。
及时求医和寻求帮助
内科急症可能很危险,如果出现 潜在症状应该立即求医和寻求帮 助。
内科常见病急诊处理
内科医生需要在急诊场景中高效且准确地处理各种急性和慢性疾病。以下是 内科常见病急诊处理的要点。
呼吸系统急症
哮喘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处理注重纠正窒息、支气管扩张、氧气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急性肺炎
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处理包括抗生素治疗、氧气和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
呼吸衰竭
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心力衰竭引起,处理包括氧疗、机械通气和支持性治 疗。
1 脑出血
预防进一步损伤是至关重要的,通常需要手术。静脉血凝酶溶解药物常用于治疗部分患 者。
2 脑卒中
早期处理包括恢复血流量和控制脑水肿。通常使用吗啡、二氧化碳和方法酰胺治疗。
3 癫痫发作
治疗包括改善脑电图改变和肌阵挛的药物和通气支持。
急性胃肠道疾病
1
急性腹泻
通常由病毒、细菌或食物过敏引起,处理包括止泻剂、身体复水和电解质补充。
心血管急症
心肌梗死
需要快速采取措施以恢复心脏功 能,如血管成形术和血栓溶解治 疗。
高血压危机
需要迅速控制血压以避免心脏和 脑血管意外。药物治疗通常包括 硝酸甘油、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 剂。
内科疾病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案

内科疾病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案内科疾病是指发生在人体内脏器官及全身的一类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呕吐、腹痛等。
针对不同的症状,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内科疾病症状及其治疗方案。
一、发热发热是许多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感冒、肺炎等。
治疗发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降温药物:对于体温超过37.5℃的患者,可以口服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或低温物理降温方法如擦浴、冷敷等;2. 对症治疗:根据发热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或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3. 休息调养:适当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等;二、咳嗽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应,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
治疗咳嗽的方案如下:1. 非药物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增加饮水量,避免烟尘刺激等;2. 止咳药物:根据咳嗽的类型,可以选用中枢性止咳药或周围性止咳药,如可待因、左旋咳来多等;3. 痰液清除:通过咳痰药或支气管扩张剂等,促进痰液排出;4. 对症治疗:按照具体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
三、呕吐呕吐是一种排除胃内物质的反射动作,常见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治疗呕吐的方案如下:1. 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或胃管引流,排除胃内积聚的物质,减轻呕吐感;2. 增加饮食方式:采用少量多餐、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量进食;3. 对症治疗:根据呕吐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酸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呕吐。
四、腹痛腹痛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症状,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感染等相关。
治疗腹痛的方案如下:1. 非药物治疗: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愉快等;2. 降痛药物:选择适合的止痛药物如阿扑吗啡、布洛芬等,缓解疼痛感;3. 对症治疗:根据腹痛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抗生素治疗感染引起的腹痛。
综上所述,内科疾病常见症状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和病因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内科常见病病因、病机、治则

中医内科常见病病因、病机、治则
中医内科的常见病病因、病机和治则是基于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的例子:
1.咳嗽(病因):风热袭肺、痰湿郁肺、肺肾虚弱等。
(病
机):肺失宣降、肺气郁结、肺肾亏损等。
(治则):清热解表、化痰止咳、补益肺肾等。
2.消化不良(病因):饮食不节、情绪不稳、脾胃虚弱等。
(病机):脾胃气滞、湿热蕴结、脾虚失运等。
(治则):健脾和胃、化湿化痰、调理情绪等。
3.高血压(病因):情志不畅、饮食过多、肝肾失调等。
(病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肾虚不固等。
(治则):平肝降压、活血化瘀、滋补肾脏等。
4.高血脂(病因):饮食不当、体内湿热、脾失健运等。
(病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脾虚失运等。
(治则):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健脾降脂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范例,每个病症的具体病因、病机和治则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中医内科的诊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仔细辨证和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脉信息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中药方剂调配、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以促进身体恢复平衡和健康。
内科学基础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内科学基础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内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科学涉及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针对这些常见疾病,医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以提高诊疗水平和疾病的治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内科学基础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一、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在诊断方面,医生需要通过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实验室检查手段来确定疾病的诊断。
治疗方面,要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给予抗高血压药物、血栓溶解药物等。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等。
在诊断方面,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胸部X射线、肺功能检查等工具来确诊疾病。
治疗方面,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给予合适的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等,在诊断方面,医生需要通过胃镜、大肠镜等检查手段来确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包括抗酸药物、胃粘膜保护药物等,合理使用药物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和治愈疾病的作用。
四、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诊断方面,医生常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查、免疫学检查等手段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方面,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五、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病、癫痫等。
在诊断方面,医生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手段来确诊疾病。
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如兴奋剂、抗癫痫药物等。
综上所述,内科学基础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涉及多个方面,医生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种实验室检查手段来确定疾病的诊断。
西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

西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一、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西医内科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综合应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合理的用药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则包括理疗、康复训练等,可以加速康复进程。
手术治疗则是对一些需要外科干预的疾病进行治疗,如肿瘤、疝气等。
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不同的患者可能因为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个体化的治疗。
个体化治疗的核心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需要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症状缓解症状缓解是西医内科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
很多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呕吐等,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来缓解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症状缓解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症状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四、病因治疗病因治疗是西医内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它是通过针对疾病的病因进行治疗,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病因治疗的核心是找出疾病的病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感染性疾病,病因治疗就是通过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杀灭病原体,从而根治疾病。
在病因治疗中,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疾病的病因,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西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包括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症状缓解和病因治疗。
通过这些原则,西医内科能够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治疗效果的好坏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呼衰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保持气道通畅,恰当的氧疗。
1氧疗:低浓度 2机械通气3抗感染 4呼吸兴奋剂 5纠正酸碱失衡
重症哮喘治疗原则尽快解决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恶化和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
CAP诊断标准
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脓性痰,伴或不伴胸
痛 2发热 3肺实变征,湿罗音
4 WBC〉10x10*9/L,或小于4,核左移
5 X线: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
1-4任一,除外其他诊断
支气管哮喘本质?最有效药物,舒张药的种类和机制
气道炎症,β-2受体激动剂
1β-2受体激动剂:激动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增多—游离钙离子减少--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沙丁胺醇
2抗胆碱药:M2受体拮抗剂—降低迷走兴奋性—舒张支气管—减少痰液分泌
3茶碱类:⑴抑制磷酸二酯酶,cAMP增多⑵拮抗腺苷受体⑶刺激分泌肾上腺素⑷增强纤毛清除及抗炎作用
PPD临床意义
阳性性:感染过,有部分处于结核活动期
阴性:儿童—未受感染;成人—营养不良,HIV,麻疹,水痘,肿瘤等免疫力下降疾病
吸入性肺脓肿,抗生素治疗疗程及停药指征
8-12周,直至X线脓腔和炎症消失或仅存少量残留纤维化
慢性肺心病正性肌力药物用药指征,原则
1感染已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用利尿药后有反复水肿的心衰患
2以右心衰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
3合并急性左心衰
冠心病二级预防
A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绞痛治疗
B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控制好血压
C控制血脂,戒烟
D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
E普及教育,适当运动锻炼
Af体征与ECGT特点
心率大于150/分,心绞痛,心衰或无症状,听诊:P1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则
ECG⑴P波消失,变为f波,心律极不规则⑵心室率极不规则⑶QRS波群形态正常,差异性传导时变宽
心衰诱因
1感染 2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 4过度劳累,情绪波动 5治疗不当 6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AMI的ECG动态变化
1数小时内无异常或高大,两肢不对称T波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单相曲线
3早期如不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2周后,渐回到基线,T波变平坦
或倒置
4数周后T波V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
AMI并发症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2心脏破裂3栓塞4心室壁瘤5心肌梗死后并发症
AMI溶栓适应症
1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或病史提示AMI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小于12小时,年龄小于75岁
2ST段显著抬高的年龄大于75岁
3 ST段太高性MI,发病12-24小时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抬高亦可
溶栓后冠脉再通指征
根据冠脉造影直接判断或:
1抬高的ST段2小时内回降大于50%
2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
3 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4血清ck-MB峰提前出现(14小时内)
洋地黄中毒处理
1立即停药2快速心律失常者,低钾补钾,不低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3电复律一般禁用,易至室颤4传导阻滞或缓慢心律失常用阿托品0.5-
1mg,一般不用临时起搏器
ACEI禁忌症
禁用: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双侧肾动脉狭窄
慎用:血肌酐大于3mg
3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依据,治疗
1心房与心室活动后各自独立,互不相关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
3心室起搏点位于阻滞部位稍下方
如心室率显著缓慢,伴有明显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予起搏治疗
HP三联治疗方案PPI或铋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中的两种,疗程:7-14天
肝硬化代偿期的并发症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感染3肝性脑病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5原发性肝癌6肝肾综合症7肝肺综合症8门静脉血栓形成
上消化道出血未停征
1呕血,黑便,伴肠鸣音亢进
2周围循环衰竭,充分补液输血未见明显改善
3 WBC,HB,Hct减少,网织红增多
4血尿素氮增加(补液,尿量足够情况下)
肝硬化门脉高压指征
1门体侧支循环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扩张
2脾大,脾亢:三系减少,出血倾向,贫血
3腹水:腹胀,移动性浊音阳性
原发性肝癌并发症
1肝性脑病2上消化道出血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4继发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胃癌
大量腹腔积液体征
视:腹膨隆,蛙状腹---触:液波震颤阳性,肝大,质地硬,脾大
叩:移动性浊音阳性--听:肠鸣音亢进
肝掌,蜘蛛痣
消化性溃疡的腹痛特点
1长期性:长期反复发作。
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多见。
3节律性:DU-空腹痛,饥饿痛,午夜痛。
GU-不规则,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
4.疼痛部位 DU-中上腹部,脐上方.GU-中上腹,稍偏高处,剑突下
5.疼痛性质 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 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HP根治适应症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出发,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并发症均治疗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
1出血 2穿孔 3 幽门梗阻 4癌变
肝性脑病诱因,辅助检查,治疗
诱因1药物 2增加氨的产生,吸收,入脑 3低血容量4门体分流 5血管阻塞 6原发性肝癌
辅检1血氨 2脑电图 3诱发电位 4心理智能测验 5临界视觉闪烁频率 6影像学检查
治疗1去除诱因 2减少肠内氨源性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3促进体内氨代谢4调节神经递质 5人工肝 6肝移植 7重症监护
Graves病诊断思路 功能诊断+病因诊断
1甲亢诊断确立,排除其他疾病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或B超证实),少数无
辅助诊断1眼球突出,浸润性眼征 2胫前粘液性水肿 3 TRAb,TSAb,TPOAb阳性
Graves病药物治疗用法及注意事项
ATU:PTU(在外周抑制T4转换成T3),MMI(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以PTU为例,MMI用量为十分之一
1初始期:300-450mg/d,3次口服,6-8周,4周复查甲状腺激素1次2减量期:每2-4周减量1次,每次减50-100 mg/d,3-4月至维持量
3维持期:50-100 mg/d,1-1.5年
不良反应:1粒细胞减少 2皮疹 3中毒性肝病
停药:ATD 18-24月可停,1甲状腺明显缩小 2 TSAb转阴
适应症:1病情轻,中度 2甲状腺轻中度肿大 3年龄小于20岁 4孕妇,高龄或不适合手术者 4术前,131 I 治疗前准备
5 手术复发且不适合服碘的
胰岛素使用适应症
1 T1MD
2 DKA,高渗状态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
3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
4手术,妊娠,分娩
5 T2MD B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
6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肾综特点及首选药物
1尿蛋白大于3.5g/l 2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 3水肿 4血脂升高—糖皮质激素
尿毒症的替代治疗
1血液透析 2腹膜透析 3肾移植
肾纵激素治疗原则
1起始足量:泼尼松1mg/kg*d,8-12周
2缓慢减量:2-3周减原用量10%,20mg/d的时候易反复
3长期维持:最小有效剂量10mg/d维持半年左右
慢性肾功能不全代酸的原因
肾小管分泌氢离子障碍或肾小管HCO3-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发生正常离子间隙的高氯血症性代酸
原发型肾小球疾病分型
临床分型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进性 3慢性4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5肾病综合征
病理分型1轻微性肾小球病变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3弥漫性肾小球病变-膜性肾病,增生性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未分类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高血压肾病鉴别
有较长期的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远曲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
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CRF高钾血症治疗
1积极纠正酸中毒,口服NaHCO3
2给予袢利尿剂,呋塞米
3葡萄糖-胰岛素溶液输入
4口服降钾树脂
5严重且伴少尿,利尿欠佳者及时血透
引起三系下降疾病
再障(A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性综合症(MDS),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Evans综合征,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白血病分类
病程:1急性AL 2慢性ML
受累:AL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CL 1慢性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少见型白血病
AA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百分数小于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一般无肝大脾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均减少
4除外其他疾病
5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缺铁贫治疗原则及方法
1病因治疗
2补铁: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0.1g/tid,在HB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急性白血病化疗原则早治,联合,充分,间歇,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