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公式一、欧姆定律的定义欧姆定律是电路工程和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V/R。
其中,I代表电流,V 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欧姆定律的定义是: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这意味着,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也会增加,但电阻会阻止电流的增加。
反之,当电压减少时,电流也会减少,但电阻会阻止电流的减少。
二、欧姆定律的公式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V/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路中,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只要知道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值。
例如,如果在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0伏特,电阻为5欧姆,那么电流就可以通过公式I=V/R计算出来,即I=10伏特/5欧姆=2安培。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在电路工程和物理学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设计电路时,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确定所需的电阻值。
在分析电路时,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确定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此外,在计算电子元件的电阻和电流时,也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进行计算。
四、总结欧姆定律是电路工程和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律可以用公式I=V/R表示,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欧姆定律的定义是: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也可以用来确定所需的电阻值。
欧姆定律在电路工程和物理学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在设计电路、分析电路、计算电子元件的电阻和电流等等。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于1826年4月发表的论文《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中提出的。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此外,欧姆定律还有常用的变形公式:R=UI 和U=IR。
这些公式和定律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欧姆定律的公式I=UR表明,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这意味着,当电压U增加时,电流I也会增加;而当电阻R增加时,电流I会减小。
这个公式是欧姆定律的核心内容,也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除了欧姆定律的公式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概念和单位。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总之,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电路都非常重要。
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内容

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内容一、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内容1、公式:$I=$$\frac{U}{R}$;变形式:$U=IR$,$R=$$\frac{U}{I}$。
2、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单位: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用A,$U$的单位用V,$R$的单位用Ω。
4、深入理解:(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
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
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3)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如电路中只接有电热器、白炽灯等用电器的电路。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接有电动机的电路、接有电风扇的电路等,则不能直接应用。
5、注意事项:(1)物理量的同一性。
在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物理量。
(2)物理量的同时性。
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开关的断开、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可能使电路中总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电路中电流和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
因此,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同一过程中的电压、电阻与电流的相互对应,不可将前后过程的$I$、$R$、$U$随意混用。
二、欧姆定律的相关例题在学过欧姆定律后,同学们有以下认识。
其中错误的是___A.欧姆定律研究的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B.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frac{U}{I}$可知,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有关C.欧姆定律是一条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规律D.在研究欧姆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研究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答案:B解析:A.欧姆定律表述为: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C.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D.欧姆定律在实验过程中每次只改变一个量探究一个量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热路欧姆定律公式

热路欧姆定律公式1、欧姆定律:I=U/R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电源内阻,Ω;R:负载电阻,Ω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I=I1+I2+…In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I=I1=I2=I3= (I)5、负载的功率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I:电流,A;P:有功功率,W;R:电阻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Xl:电感感抗,ΩI:电流,A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Xc:电容容抗,ΩI:电流,A6、电功(电能)W=UIt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Imax×sin(ωt+Φ)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Imax=2的开平方×I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I线=3的开平方×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I线=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1、交流电的总功率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P:总功率,w;U线:线电压,V;I线:线电流,A;Φ:初相角12、变压器工作原理U1/U2=N1/N2=I2/I1U1、U2:一次、二次电压,V;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I2、I1:二次、一次电流,A;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I=U/Z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I=U/Z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Xc:容抗,Ω。
第一节 欧姆定律

3.导体的伏安曲线 ( U -I )
1)图象性质: 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图象作用: 由电压U求电流I; 由电流I求电压U R = U/I
I
2 1 0
K=I/U
R = 1/K
由直线斜率的倒数求电阻.
U
3.非线性元件
伏安曲线不是直线,欧姆定律不适用
发展空间——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 思考: 以下三种表达式其物理意义有 什么不同?是不是数学式子的简单变形? R = U/I U=IR I = U /R
2)电阻的定义式
R = U/I
3)电阻的单位
欧:Ω 千欧:KΩ 兆欧:MΩ
换算关系: 1 M Ω = 103 KΩ = 106Ω
U一定的情况下: I ∝ 1/R
R一定的情况下: I ∝ U
I ∝ U /R
2.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内容: 教材P43
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l = V1 t1 = V2 t2 ……(2) 即: t1/ t2 = V2 /V1 ……(3)
因为质子束电流处处相等,有: I= n1e/ t1 = n2e/ t2 ……(4)
由(4)得: n1 / n2 = t1/ t2 ……(5) 由(1) (3)得: n1 / n2 = t1/ t2 = V2 / V1 = 2:1 .
C
在电解液中,电流方向与正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与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I=( + q +│ - q │ )/ t
三. 电流的分类 1. 直流电: 电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 i i i i0 i0
0
t
-i0
0
t
0
t
电工常用电路基础公式

电工常用电路基础公式1.欧姆定律计算计算电阻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解释:欧姆定律解释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通过导体两点间的电流与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说明两点间的电压差、流经该两点的电流和该电流路径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V=IR,其中V是电压差,I是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R是以欧姆为单位的电阻。
若电压已知,则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2.计算多个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阻的总阻值3.计算多个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容器的总容值4.电阻分压计算计算电阻分压器电路的输出电压,以实现既定的阻值和电源电压组合。
什么是分压器?分压器是一个无源线性电路,能产生一个是其输入电压(V1)一部分的输出电压(Vout)。
分压器用于调整信号电平,实现有源器件和放大器偏置,以及用于测量电压。
欧姆定律解释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通过两点间导体的电流与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这是一个说明两点间的电压差、流经该两点的电流和该电流路径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V=IR,其中V是电压差,I是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R是以欧姆为单位的电阻。
若电压已知,则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5.电流分流器-电阻计算计算连接到电流源的多至10个并联电阻上流过的电流:6.电抗计算计算指定频率下电感器或电容器的电抗或导纳大小。
(1)感抗/导纳(2)容抗/导纳7.RC时间常数计算计算电阻与电容的积,亦称RC时间常数。
该数值在描述电容通过电阻器进行充电或放电的方程式中出现,表示在改变施加到电路的电压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达到其最终值约63%所需的时间。
同时该计算器也会计算电容器充电到指定电压所存储的总能量。
如何计算时间常数:时间常数(T)可由电容(C)和负载电阻(R)的值确定。
电容器(E)中存储的能量(E)由两个输入确定,即由电压(V)和电容(C)决定。
8.LED串联电阻器计算器计算在指定电流水平下通过电压源驱动一个或多个串联LED所需的电阻。
电流计算公式

电流公式_齐全的电流计算公式1、欧姆定律:I=U/R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I=I1+I2+…In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I=I1=I2=I3= (I)5、负载的功率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 I:电流,A; P:有功功率,W; R:电阻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 Xl:电感感抗,ΩI:电流,A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 Xc:电容容抗,ΩI:电流,A6、电功(电能)W=UIt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Imax×sin(ωt+Φ)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Imax=2的开平方×I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2的开平方(1.41)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I线=3的开平方×I相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3的开平方(1.73)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I线=I相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11、交流电的总功率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P:总功率,w; U线:线电压,V; I线:线电流,A; Φ:初相角12、变压器工作原理U1/U2=N1/N2=I2/I1U1、U2:一次、二次电压,V; 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I2、I1:二次、一次电流,A;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I=U/Z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I=U/Z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Xc:容抗,Ω;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t:时间,s。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Ohm's law)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物理定律。
它由德国物理学家Georg Simon Ohm在19世纪提出,被称为欧姆定律以纪念他的贡献。
欧姆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V = I × R
其中,
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V),
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
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Ω)。
欧姆定律说明了在一条电阻为恒定值的导线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具体来说,当电压V施加在电阻R上时,电流I通过电路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已知电流I和电阻R,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电压V:
V = I × R
如果我们已知电压V和电阻R,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流I:
I = V / R
同样地,如果我们已知电压V和电流I,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电阻R:
R = V / I
欧姆定律适用于各种电路,包括直流电路和某些交流电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线性电阻,即电阻值在整个电流范围内保持不变的情况。
对于非线性元件,欧姆定律不成立。
欧姆定律在解决电路中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通过利用该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或者根据已知的两个量来推断第三个量。
这使得欧姆定律成为理解和分析电路行为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t
单位: 安培(A)
国际七大基本物理量(单位)
电流的 微观表 达式:
Q nqsvt I nqsv t t
三.电阻
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定义: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 导体的电流大小的比值。
U R= I
公式:
单位:
欧姆(Ω)
四.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定律)
选修3-1
第二章 直流电路
欧姆定律
一.金属导体中电子的运动
自由状态
无规则 热运动
各向同 性
不形成 电流
加载压
定向移 动
共同作 用
形成 电 流
定义: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条件: 存在自由电荷
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电势差) 金属导体: 自由电子 自由电荷 电解液: 正负离子
方向: 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移 动方向相同,与负电荷移 动方向相反。 电流是标量 强弱: 电流强度 I 通过导体模截面的电荷量q跟 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 q
公式表示:
U I= R
适用条件:
• 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
五.导体的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 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 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 性曲线,如图所示.
图线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
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线性元件 非线性元件
实验: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