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CPI指数和通胀率

合集下载

中国1978-2010年的CPI

中国1978-2010年的CPI

中国1978-2010年的CPI与通货膨胀率一、CPI与通货膨胀率(一)概念。

CPI,也就是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用于衡量消费品的物价水平的一个抽样统计量。

它的一个更广泛的用途是计算通货膨胀率。

(二)如何计算。

CPI的计算分为四步,分别是:1、抽取典型的一篮子物品。

这一典型一篮子物品是人们日常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一个抽样,包括品种与数量,这一样本集尽可能表示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

因为采用的是抽样,所以不能完全表示不同地方、不同群体的消费行为。

一国的CPI需要表示的是整体情况,因而与地方的实际情况会有些出入。

2、获得篮子里各种物品与劳务的当年价格。

这需要依赖调查人员的收集和筛选。

因为物品与劳务是不断在变化的,同一种物品又有多个品牌,所以需要调查人员去判断和挑选有代表性的物品与劳务,同时还需要保证不同时期的物品本质上无太大差别。

3、使用当年价格计算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

4、使用基年价格计算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

5、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当年价格除以基年价格就是CPI。

(三)通货膨胀率。

使用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就是CPI的年增长率。

因为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品种与数量没有变化,所以CPI的变化就是由价格引起的,其年增长率就是物价上涨的幅度,也就是通货膨胀率。

二、中国的情况(一)数据来源。

CPI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2011年统计年鉴》,如下表所示。

其中实际CPI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变基CPI是将上年的CPI作为100,同比例调整当年CPI得到的数据,所以每一年的变基CPI减去100就是年增长率,即通货膨(注:统计年鉴中用的不是变基CPI,而是各种价格指数。

)胀率。

(二)历年CPI与通货膨胀率起始数据是从1978年开始的,然后是1980、1985,从1990年开始才逐年发布。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从1991年-1995年,我国的通货膨胀增长最快,从98年开始维持在5%左右。

中国历次通货膨胀综述

中国历次通货膨胀综述

Page
22
作为一个经济专业的学生如何应对 通货膨胀
»提问
!
Page 23
轻松一下—关于物价的漫画
Page
24
轻松一下—关于物价的漫画
Page
25
轻松一下—关于物价的漫画
Page
26
thank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age 27
历次通货膨胀的特点
历次通货膨胀的特点 从以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次通货膨胀的表现、 治理措施等情况来看,其具有的特点为: ●通货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高速增长往 往带来通货膨胀,在1980年以来增长率超过11% 的年份里,通货膨胀都很严重。经济过热带来的 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大。 ●历次通胀均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我国 历次通胀都伴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二者总 是相伴而来,如在1994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 素中,首当其冲就是农产品价格。1994年农产品 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 食品价格上涨33%。
Page 16
Page
17
Page
18
今天的通货膨胀
Page
19
今天的通货膨胀
Page
20
Page
21


中国再次面临通胀 以下网络热词你感受最深的是? (必选) “蒜你狠” 2,642 (23.87%) “豆你玩” 1,332 (12.03%) “姜你军” 1,281 (11.57%) “糖高宗” 995 (8.99%) “油你涨” 2,748 (24.83%) “苹什么” 1,394 (12.59%) 其他 676 (6.11%) 你最关心通胀带来的影响是? (必选) 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179 (3.50%) 中低收入阶层生活困难 2,016 (39.38%) 自己的日常生活变拮据 2,869 (56.04%) 其他 56 (1.09%) 你最希望将以什么方式来对抗通胀? (必选) 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提意见 1,603 (31.31%) 节衣缩食,等待通胀的结束 2,685 (52.44%) 无所谓,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832 (16.25%)

中国历年cpi一览表

中国历年cpi一览表
1.5%
0.5%
101.5
2015年12月份
101.6
1.6%
0.5%
101.4
101.7
1.7%
0.5%
101.5
101.5
1.5%
0.5%
101.3
2015年11月份
101.5
1.5%
0.0%
101.4
101.5
1.5%
0.0%
101.5
101.3
1.3%
0.0%
101.3
2015年10月份
101.3
102.0
2.0%
0.1%
102.3
101.9
1.9%
0.3%
102.0
2014年07月份
102.3
2.3%
0.1%
102.3
102.3
2.3%
0.1%
102.3
102.1
2.1%
0.0%
102.0
2014年06月份
102.3
2.3%
-0.1%
102.3
102.4
2.4%
-0.1%
102.3
102.1
1.3%
-0.3%
101.4
101.3
1.3%
-0.3%
101.5
101.2
1.2%
-0.3%
101.3
2015年09月份
101.6
1.6%
0.1%
101.4
101.6
1.6%
0.1%
101.5
101.5
1.5%
0.1%
101.3
2015年08月份
102.0

中国五次通胀回顾

中国五次通胀回顾

中国五次通胀回顾通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引发商品价格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通胀事件。

这些通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五次通胀。

第一次通胀发生在1988年。

当时的中国国内经济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市场开始逐渐开放,引入了市场调节机制。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制度缺陷暴露出来,货币供应量出现了失控的情况,导致了通胀的爆发。

这次通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经济发展进一步滞后。

第二次通胀发生在1994年。

这次通胀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投资者纷纷撤离市场,导致了股市崩盘和货币失控。

这次通胀让中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步履维艰,经济发展再次受到了重大损失。

第三次通胀发生在2004年。

这次通胀是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度上涨而引发的,中国依赖进口石油,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因为不得不降低石油消费,中国的经济发展遭到了阻碍,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第四次通胀发生在2008年。

这次通胀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市场面临极大的挑战,国内市场需求下降,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进而导致了通胀的爆发。

这次通胀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拐点。

第五次通胀发生在2011年。

这次通胀是由于中国央行过去一段时间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导致了货币供应量暴增,引发了通胀。

这次通胀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导致了物价飞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通过对中国五次通胀事件进行回顾,我们可以看到通胀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通胀不仅仅是简单的物价上涨,更是对整个经济体系的挑战和考验。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来避免通胀的再次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2010)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2010)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2010)数据采集来自中国统计局1980年至2010年"****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tjgb/index.htm以及统计局适时公告你现在看到的最新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于2010年11月11日的新闻发布2010年CPI指数与PPI指数2000-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货币流通量进出口总额与贸易顺差单位:亿美元财政收支与税收以下为2009年国家经济数据==================================================2008年各月消费物价指数(2008年12月6日更新)其中,历年经济数据比较:2008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走势图近年物价指数,货币供应货币供应M2及准备金数据及政策********************************************中国历年银行存款基准利率(1990年至2008年)1990 -4-151990-8-211991-4-211993-5-151993-7-111996-5-11996-8-231997-10-231998-3-251998-7-11998-12-710.088.647.569.1810.989.167.47 5.67 5.22 4.77 3.781999 -6-12002-2-212004-10-292006-8-192007-3-182007-5-192007-7-212007-8-222007-9-152007-12-212008-x-x2.25 1.98 2.25 2.52 2.793.06 3.33 3.6 3.874.142008 -10-92008-10-302008-11-272008-12-232009-X-X3.87 3.6 2.52 2.25重要声明!已经有不止一位朋友提出质疑,认为消费物价指数的不应该是通胀率。

中国历年消费价格指数CPI(1978-2011)

中国历年消费价格指数CPI(1978-2011)
97.6 103.6 106.6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00.7 100.4 98.6 99.2 102.8 108.3 117.1 124.1 114.7 106.4 103.4 103.1 118 118.8 100.7 100.8 98.7 99.4 103.1 108.8 116.8 125 116.1 108.6 105.1 101.3 116.3 120.7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117.1 108.3 102.8
99.2 98.6 100.4 100.7 99.2 101.2 103.9 101.8 101.5 104.8 105.9 99.3 103.3 105.4
100.8 99.9 98.5
99 102.5 107.9 117.5 123.4 113.7 104.7 102.3 104.5 119.3 97.4 100.8 106.1 114.8 121.7 113.2 105.4 102.9 102.1 117.8 118.5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105.4 103.3 99.3 105.9 104.8 101.5 101.8 103.9 101.2 99.2
105.3 103.2 99.1 105.6 104.5 101.5 101.6 103.3 100.9

1990-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带图

1990-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带图

月 份同比增长1990年01月份 4.3%1990年02月份 4.4%1990年03月份 3.4%1990年04月份 3.2%1990年05月份 2.7%1990年06月份 1.1% Array 1990年07月份 1.1%1990年08月份 2.5%1990年09月份 2.9%1990年10月份 3.1%1990年11月份 3.7%1990年12月份 4.3%1991年01月份 2.2%1991年02月份 1.0%1991年03月份 1.6%1991年04月份 1.3%1991年05月份 3.6%1991年06月份 4.4%1991年07月份 4.7%1991年08月份 4.9%1991年09月份 4.5%1991年10月份 4.8%1991年11月份 4.4%1991年12月份 4.5%1992年01月份 5.5%1992年02月份 5.3%1992年03月份 5.3%1992年04月份7.1%1992年05月份 4.7%1992年06月份 4.8%1992年07月份 5.2%1992年08月份 5.8%1992年09月份7.5%1992年10月份7.9%1992年11月份8.2%1992年12月份8.8%1993年01月份10.3%1993年02月份10.5%1993年03月份12.2%1993年04月份12.6%1993年05月份14.0%1993年06月份15.1%1993年07月份16.2%1993年08月份16.0%1993年09月份15.7%1993年10月份15.9%1993年11月份16.7%1993年12月份18.8%1994年01月份21.1%1994年02月份23.2%1994年03月份22.4%1994年04月份21.7%1994年05月份21.3%1994年06月份22.6%1994年07月份24.0%1994年09月份27.3% 1994年10月份27.7% 1994年11月份27.5% 1994年12月份25.5% 1995年01月份24.1% 1995年02月份22.4% 1995年03月份21.3% 1995年04月份20.7% 1995年05月份20.3% 1995年06月份18.2% 1995年07月份16.7% 1995年08月份14.5% 1995年09月份13.2% 1995年10月份12.1% 1995年11月份11.2% 1995年12月份10.1% 1996年01月份9.0% 1996年02月份9.3% 1996年03月份9.8% 1996年04月份9.7% 1996年05月份8.9% 1996年06月份8.6% 1996年07月份8.3% 1996年08月份8.1% 1996年09月份7.4% 1996年10月份7.0% 1996年11月份 6.9% 1996年12月份7.0% 1997年01月份 5.9% 1997年02月份 5.6% 1997年03月份 4.0% 1997年04月份 3.2% 1997年05月份 2.8% 1997年06月份 2.8% 1997年07月份 2.7% 1997年08月份 1.9% 1997年09月份 1.8% 1997年10月份 1.5% 1997年11月份 1.1% 1997年12月份0.4% 1998年01月份0.3% 1998年02月份-0.1% 1998年03月份0.7% 1998年04月份-0.3% 1998年05月份-1.0% 1998年06月份-1.3% 1998年07月份-1.4% 1998年08月份-1.4% 1998年09月份-1.5% 1998年10月份-1.1% 1998年11月份-1.2% 1998年12月份-1.0% 1999年01月份-1.2% 1999年02月份-1.3% 1999年03月份-1.8%1999年05月份-2.2% 1999年06月份-2.1% 1999年07月份-1.4% 1999年08月份-1.3% 1999年09月份-0.8% 1999年10月份-0.6% 1999年11月份-0.9% 1999年12月份-1.0% 2000年01月份-0.2% 2000年02月份0.7% 2000年03月份-0.2% 2000年04月份-0.3% 2000年05月份0.1% 2000年06月份0.5% 2000年07月份0.5% 2000年08月份0.3% 2000年09月份0.0% 2000年10月份0.0% 2000年11月份 1.3% 2000年12月份 1.5% 2001年01月份 1.2% 2001年02月份0.0% 2001年03月份0.8% 2001年04月份 1.6% 2001年05月份 1.7% 2001年06月份 1.4% 2001年07月份 1.5% 2001年08月份 1.0% 2001年09月份-0.1% 2001年10月份0.2% 2001年11月份-0.3% 2001年12月份-0.3% 2002年01月份 1.2% 2002年02月份0.0% 2002年03月份-0.8% 2002年04月份-1.3% 2002年05月份-1.1% 2002年06月份-0.8% 2002年07月份-0.9% 2002年08月份-0.7% 2002年09月份-0.7% 2002年10月份-0.8% 2002年11月份-0.7% 2002年12月份-0.4% 2003年01月份0.4% 2003年02月份0.2% 2003年03月份0.9% 2003年04月份 1.0% 2003年05月份0.7% 2003年06月份0.3% 2003年07月份0.5% 2003年08月份0.9% 2003年09月份 1.1% 2003年10月份 1.8% 2003年11月份 3.0%2004年01月份 3.2% 2004年02月份 2.1% 2004年03月份 3.0% 2004年04月份 3.8% 2004年05月份 4.4% 2004年06月份 5.0% 2004年07月份 5.3% 2004年08月份 5.3% 2004年09月份 5.2% 2004年10月份 4.3% 2004年11月份 2.8% 2004年12月份 2.4% 2005年01月份 1.9% 2005年02月份 3.9% 2005年03月份 2.7% 2005年04月份 1.8% 2005年05月份 1.8% 2005年06月份 1.6% 2005年07月份 1.8% 2005年08月份 1.3% 2005年09月份0.9% 2005年10月份 1.2% 2005年11月份 1.3% 2005年12月份 1.6% 2006年01月份 1.9% 2006年02月份0.9% 2006年03月份0.8% 2006年04月份 1.2% 2006年05月份 1.4% 2006年06月份 1.5% 2006年07月份 1.0% 2006年08月份 1.3% 2006年09月份 1.5% 2006年10月份 1.4% 2006年11月份 1.9% 2006年12月份 2.8% 2007年01月份 2.2% 2007年02月份 2.7% 2007年03月份 3.3% 2007年04月份 3.0% 2007年05月份 3.4% 2007年06月份 4.4% 2007年07月份 5.6% 2007年08月份 6.5% 2007年09月份 6.2% 2007年10月份 6.5% 2007年11月份 6.9% 2007年12月份 6.5% 2008年01月份7.1% 2008年02月份8.7% 2008年03月份8.3% 2008年04月份8.5% 2008年05月份7.7% 2008年06月份7.1% 2008年07月份 6.3%2008年09月份 4.6% 2008年10月份 4.0% 2008年11月份 2.4% 2008年12月份 1.2% 2009年01月份 1.0% 2009年02月份-1.6% 2009年03月份-1.2% 2009年04月份-1.5% 2009年05月份-1.4% 2009年06月份-1.7% 2009年07月份-1.8% 2009年08月份-1.2% 2009年09月份-0.8% 2009年10月份-0.5% 2009年11月份0.6% 2009年12月份 1.9% 2010年01月份 1.5% 2010年02月份 2.7% 2010年03月份 2.4% 2010年04月份 2.8% 2010年05月份 3.1% 2010年06月份 2.9% 2010年07月份 3.3% 2010年08月份 3.5% 2010年09月份 3.6% 2010年10月份 4.4% 2010年11月份 5.1% 2010年12月份 4.6% 2011年01月份 4.9% 2011年02月份 4.9% 2011年03月份 5.4% 2011年04月份 5.3% 2011年05月份 5.5% 2011年06月份 6.4% 2011年07月份 6.5% 2011年08月份 6.2% 2011年09月份 6.1% 2011年10月份 5.5% 2011年11月份 4.2% 2011年12月份 4.1% 2012年01月份 4.5% 2012年02月份 3.2% 2012年03月份 3.6% 2012年04月份 3.4% 2012年05月份 3.0% 2012年06月份 2.2% 2012年07月份 1.8% 2012年08月份 2.0% 2012年09月份 1.9% 2012年10月份 1.7% 2012年11月份 2.0% 2012年12月份 2.5% 2013年01月份 2.0% 2013年02月份 3.2%。

中国历年CPI一览表

中国历年CPI一览表

中国历年CPI一览表CPI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得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得消费品与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得宏观经济指标。

它就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得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得相对数,就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得价格水平得变动情况,就是一个月内商品与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

CPI计算公式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得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得价值)×100%CPI基本功能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CPI就是度量通货膨胀得一个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得上升。

CPI得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得严重程度;2、国民经济核算。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

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得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

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得升高自动调整等。

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就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得消费品与服务得数量。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

消费者物价指数得倒数就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得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得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得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得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得提高。

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得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CPI主要影响CPI就是一个滞后性得数据,但它往往就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得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就是最重要得社会经济目标。

不过,从中国得现实情况来瞧,CPI得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得那样“有一定得权威性,市场得经济活动会根据CPI得变化来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