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秘密》微课设计文稿

合集下载

四年级公开课《摩擦力的秘密》

四年级公开课《摩擦力的秘密》
课题 摩擦力的秘密
主备人:聂珍洪
审核人:
复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 “功 ”与“过”。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设计减小运动物体摩擦力或阻力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体验到摩擦力的存在,享受实验成功 的喜悦。 2、意识到摩擦力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先拿来差不多厚的两本书,请同学检 查是不是普通的书,有没有刷上胶水,有没有其它什么机关。再一页 一页交叉在一起,请两个 “大力士 ”上来把这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拉 开。学生拉不开,再加上四个男生一块拉还是拉不开。 老师吹了一口 “仙气 ”很容易地让一个同学把书分开。 2、同学们想拉开这两本书,可是我们感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书拽 住,阻碍两本书分开。你认为这种力量是什么力?(师板书:摩擦力 的秘密) 二、探究过程 (一)认识摩擦力 1、跟老师一起来体验摩擦力,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 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 的感觉吗?伸出你的左脚,在地板上往左推,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 生回答适时板书:阻碍运动的力
2、老师一吹,书就很容易分开了,你觉得是怎么回事?老师吹的时 候,书页之间被吹开了,也就是接触面分开了,摩擦力就没有了。看 来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板书:接触面 3、演示并揭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或 有运动趋势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 力,我们就把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板书:摩擦力:接触 运动或运 动趋势 阻碍)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摩擦力的秘密_科学_小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_摩擦力的秘密_科学_小学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减小固体摩擦力的验证实验。

过程与方法:认识摩擦力,知道如何减小摩擦力,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摩擦力,喜欢用学到的摩擦力知识解决生活中摩擦力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摩擦力,通过实验研究减小固体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认识,以及实验过程中变量的理解与控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有一档栏目,叫做《分秒必争》,你看过吗?想一想也来体验一下?游戏的名称是筷乐玻璃球。

游戏规则:本游戏要求选手在30 秒内筷子将玻璃球夹到桌子另一端小盘中,放入10 个即可获胜,谁想来挑战。

师:挑战即将开始:3、2、1 开始——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生:进行挑战咱们来听听挑战者的感受——太滑了筷子遭遇玻璃球,筷子一定也是一脸的无奈,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生:(想办法)师: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这样的东西,你放上试试,准备好了吗?欢迎你再次接受挑战。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祝贺你,请你分析一下这次成功的秘诀。

师:你知道什么叫摩擦力吗?(生谈)二、感受摩擦力1、请同学们双手合起搓一搓,由慢到快,然后将双手放在桌面上,由后向前推力度由轻到重。

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共同分享好吗?摩擦生热2、感觉有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如果我们手运动的方向是向前,那刚才你感受到的力是向后)说得真好,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和学生共同交流出:运动接触面上阻碍运动的力2、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生活中,你在哪儿感受过摩擦力?生举例:推箱子、擦桌子、走路接着问:什么与什么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师补充:人在游泳,会不会产生摩擦力呢,飞速疾驰的洗汽车会产生哪些摩擦力师:分析得很有道理,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科学上将它称为阻力。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4、《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课题 4、摩擦力的秘密

教材简解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 第二部分,研究各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第三部分,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

目标预设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功”与“过” 。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设计减小运动物体摩擦力或阻力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体验到摩擦力的存在,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2、意识到摩擦力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 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测并设计出合理易行的验证方案,开展科学验证。以多元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案设计及变量控制的方法,使实验操作科学有效地进行,领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观点。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4摩擦力的秘密设计:仪征市真州小学万晓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如何减小摩擦力。

3、知道摩擦力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能够辨证地看待摩擦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研究如何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教学难点: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教学准备:测力计、平面、小车、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

一、发现摩擦现象,认识摩擦力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一走进教室,最先注意什么了吗?是你们的鞋子!你们的鞋子很漂亮,尤其是那些款式多样的运动鞋。

可是你们注意过鞋子的底部是什么样子的吗?大家可以看一看。

(课件出示不同鞋子的底部花纹)学生汇报看到的现象。

(注意控制,及时汇报)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花纹有什么用啊?谁来说说?(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走路时不容易滑倒。

)板书:摩擦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花纹来防滑的呢?学生举例。

4、对比活动:同学们把手伸出来。

在空中摆动一下,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手掌按在桌面上,让它慢慢向前运动,有什么感觉?观察一下自己的手掌和桌面,发现了什么?当手掌与桌面直接接触并运动时,手掌和桌面之间有了摩擦,产生一种阻碍手运动的力。

其他摩擦现象也会产生这样的阻碍力。

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有一个科学名称叫摩擦力。

板书:摩擦力课件出示概念6、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

(板书:的秘密)二、认识摩擦力的“功”与“过”。

1、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你发现了吗?2、同学们你们喜欢摩擦力吗?3、分两组讨论:喜欢不喜欢4、教师小结:看来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小学科学_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用筷子夹球,看谁先赢。

找两个同学用两双同样的筷子夹10个玻璃球,其中一双筷子套上橡皮筋,两人交换筷子再进行夹球比赛,通过两轮的比赛结果,让同学们探索里面的奥秘,引出《摩擦力的秘密》,这一课题。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2、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会分析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力。

一、感知摩擦力1、提问:什么是摩擦力?通过课件演示物体的运动,让学生观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提问:摩擦力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要运动或运动趋势,两个面要接触。

3、提问: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穿行时,也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空气和水产生的阻力,学生举例游泳、坐电动车产生的风。

4、教师演示(师生共同感知、体验):教师伸出一只手掌,在空中左右摆动,感受空气的阻力。

同样把手放在桌子上,左右摆动,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伸出一只手掌,再伸出另一只手掌,两手掌相对,互相接触,一手掌在另一手掌上向前或向后运动,提问你感到摩擦力了吗?双手并拢上下搓,用手搓搓脸又有怎样的感觉?5、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摩擦力现象?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二、合作探究既然我们知道了摩擦力,摩擦力的现象,我们来探究一下,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入我们的第一关:合作探究我能,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想。

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猜想一:摩擦力大小和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二:摩擦力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我们的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苏教版《摩擦力的秘密》教案实用版1

苏教版《摩擦力的秘密》教案实用版1

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做摩擦力的实验。

(2)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光滑粗糙有关、跟物体的轻重有关。

2、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摩擦力存在的乐趣,享受实验成功时的喜悦。

(2)意识到我们周围身边处处有摩擦力的存在。

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1、课件2、各种实验器材:测力计、秒表、弹子、筷子、带钩的木块、玻璃、木板、胶管、塑料瓶、毛巾、剪刀、废物盆、铅笔、透明胶等。

教学过程:游戏活动:夹取弹子比赛[活动目标:以夹取弹子比赛游戏为活动背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

]1、谈话:同学们吃饭时,大多数都使用筷子,今天就让同学们进行一次使用筷子夹取弹子比赛,看哪一组同学夹取的弹子多,时间20秒。

在你们的实验桌上有个塑料小盆,盆里有弹子、用筷子夹取弹子放到塑料杯里。

准备好了吗?2、比赛:教师用秒表记时,学生夹取弹子。

3、汇报:各组学生汇报夹取弹子的数量。

4、思考:如果老师让你们在20秒内夹取的弹子尽可能多一些,你们有办法吗?小组讨论后汇报自己组的办法。

5、再赛:各组将筷子的一端加工后再进行一次比赛,赛后学生汇报,说出理由。

(筷子的前端越是光滑,夹取的弹子就越少;筷子的前端越是粗糙,夹取的弹子就越多。

)体验活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活动目标:学生通过亲身做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产生必须要具备两个物体并且这两个物体要接触等。

]1、谈话:请每个同学把右手伸出来,把手掌放在桌面上,手掌与桌面要接触,当于向前运动时,有什么感受?当你的手用力压在桌面并运动时,你又有什么感受?2、实验:学生动手实验。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和摩擦力。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减小运动物体在固体中的摩擦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力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1、认识摩擦产生的条件,知道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减小和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3、知道摩擦现象在生活中的正负效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2、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油、水、小棒。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摩擦力。

1、谈话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

上课之前,我想先做一个小调查,有哪些同学喜欢电影?既然这么多同学喜欢,那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非常惊险的电影,想一想,是谁救了司机杰克?(播放视频)看完电影,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在关键时刻,是谁救了司机杰克呢?说的很好,你们很爱动脑筋,知道的东西还真不少。

的确是摩擦力救了杰克。

生活中,摩擦力我们有时还真是离不开它。

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摩擦力吗?你能做个动作感受一下摩擦力的存在吗?大家试试看。

(板书:摩擦力)2、提出问题: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搓手)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实践感受: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

学生用手搓桌面,感受摩擦力。

3、学生交流感受。

你们感受到了吗?谁能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感受到的呢?学生回答。

4、演示并揭示摩擦力概念。

哦!像这样,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我们就把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板书:接触运动)谁能告诉我,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摩擦力?4、思考。

看来摩擦力还真是无处不在啊!那么大家想一想,物体在水中运动时与水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吗?学生回答。

5、认识阻力。

物体在水中和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

我们把这种摩擦力叫做阻力。

阻力也是摩擦力。

(板书:阻力)谁能举一举生活中有阻力的例子?学生举例说明。

第四单元 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教案

第四单元 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教案

课题 摩擦力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和摩擦力。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减小运动物体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摩擦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力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 1.认识摩擦产生的条件,知道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3. 知道摩擦现象在生活中的正负效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 个性修改

教学重点 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减小运动物体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摩擦力。 教学难点 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准备 测力计、重物、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已涂上洗洁精) 指名一胖一瘦两名男生上台比赛拔河。 赛前猜一猜谁能赢,结果大家十分惊讶胖子竟然输了。 2.师:什么原因胖子输了呢? 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见解,师再让胖子说说当时的感受:有力使不上,手上太滑。 3.师小结并揭题:摩擦力的秘密 4.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举例。 结合学生的谈话,教师相机选择一两个与学生实际结合的例子让学生加强体验。 5.你们想研究摩擦力的哪些秘密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我们先来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 二、研究摩擦力存在的条件 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呢? 小组成员动手实验。 请个别小组的成员上台演示实验。 师小结摩擦力存在需要的条件,并强调对比实验的重要性。 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找一些不同大小、不同种类、不同轻重的物体放在一块比较平滑的木板上,逐渐倾斜木板,比较它们下滑时的摩擦现象。 学生观察并汇报。 利用手持显微镜观察这几种物体的表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进行假设: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的重量、表面的粗糙程度、速度、用力大小等) 提问:怎么证明你的假设呢? 各小组成员选择一个问题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同时要求每个实验连做三次,记录员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四、探究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师出示投影片,并问: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呢? 学生观察后汇报。 引导各组动手设计一个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小组成员自由选择身边的材料动手研究并汇报实验情况。 小小发现家:(实物研究) 师推出一辆自行车,谁能找一找自行车上哪些地方为了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而设计的?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 板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阻力 摩擦力 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 教学后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能发现摩擦现象,并做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摩擦力探究的兴趣,意识其功与过,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怎大或减小摩擦力。
五、设计思路
本课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兴趣出发,探索学习,通过“情境创设--发现问题—猜测假设—实验验证—拓展应用”的模式展开,借助微课的充分引导与预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情景引导,提出假设。
1. 出示图片(2组图片:推小课桌、推大讲台;人行走地面与冰面),观察选择。
2.借助前概念,从两组图片里分别选出哪个省力、哪个容易。
3.提出假设: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前概念引导,思维碰撞,猜测摩擦力。
活动三:探究验证。
1.多媒体展示实验。
动手操作、实践验证,探究摩擦力。
活动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液体、气体中的摩擦力认识。
2.摩擦力的功与过。(生活问题解决)
拓展提升、联系生活,运用摩擦力。
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发展兴趣。
学校趣味运动会--拔河,你能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高成绩吗?
使学生再次明确学习的目标及培养病毒防范的意识。
八、教学流程图
《摩擦力的秘密》微课设计文稿
微课名称
摩擦力的秘密
适用年级
四年级
学习途径
自主学习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摩擦力,并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日常生活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摩擦力感受与应用,有初步认识,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了解摩擦现象。
六、材料准备
七、教学过程(不包含片头,片尾)
微课结构
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
设疑导入
为什么足球移动了一段距离会停下来?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寻找摩擦力。
实践探究
活动一:感受摩擦力,揭示概念。
1.伸出右手,三个动作:空中推手、紧贴桌面静止、紧贴桌面推手。
2.手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汇报,揭示课题。
实践体验,认识概念,感受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