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新生入学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职业中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中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兢兢业业C. 一诺千金D. 举世瞩目答案:D(应为“举世瞩目”)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B. 他跑得像一阵风。
C. 她的笑容如春日的阳光般温暖。
D. 他像一头猛虎一样勇猛。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C. 河水潺潺地流过村庄。
D.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还很谦虚。
D. 我们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生活。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搬山。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
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难道没有看到那本书吗?D.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他为什么迟到了?因为他起晚了。
C. 这难道不是一个好主意吗?D. 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B.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谦虚又勇敢。
C. 春天的花开了,秋天的果实熟了。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中职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徜徉踌躇咫尺B. 徜徉踌躇缒尺C. 徜徉踌躇尺咫D. 徜徉踌躇尺缒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C. 他不仅年轻,而且工作经验丰富。
D. 他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问君能有几多愁。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B. 他聪明,勤奋,诚实。
C. 他聪明,勤奋,诚实,勇敢。
D. 他聪明,勤奋,诚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B.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天空中翱翔。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天空中盘旋。
D.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天空中滑翔。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D. 他跑得像飞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明天有空吗?B. 明天有空吗?C. 明天有空吗?有空。
D. 明天有空吗?有空。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明天有空吗?B. 明天有空吗?C. 明天有空吗?有空。
D. 明天有空吗?难道没有?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鸟啼。
C. 春眠不觉晓,夜来风雨声。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鸟鸣。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的下一句是“________”。
职业中专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中专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徇私舞弊B. 明查暗访C. 张皇失措D. 一愁莫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岳阳楼记》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B. “你去过北京吗?”他问我。
C.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D. “你去过北京吗?”,他问我。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路却自然形成。
B.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道路却自然形成。
C.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道路却自然形成。
D.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路却自然形成。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诗的意思是:A. 只要心中有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像邻居一样亲近。
B. 海里有知己,即使在天涯也像邻居一样。
C. 海内存知己,即使在天涯也像邻居一样。
D. 海内存知己,即使相隔千里也像邻居一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7. “________”是《楚辞》中的一篇,作者屈原在其中表达了对祖国的忧虑和个人的悲愤。
8. “________”是《左传》中的一篇,记录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事件。
9. “________”是《史记》中的一篇,记述了项羽的生平和功绩。
10. “________”是《红楼梦》中的一首诗,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不满。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中职生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职生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徇私舞弊B. 心旷神怡C. 一愁莫展D. 悬梁刺骨答案:B解析:选项A中的“徇”应为“殉”,选项C中的“愁”应为“筹”,选项D中的“骨”应为“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经验丰富。
B. 我们要注意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C.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三遍还没有读完。
答案:D解析:选项A中的“虽然”和“但”重复,选项B中的“防止不再”逻辑错误,选项C中的“经过”和“使”语义重复。
3-2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苏轼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答案:为政3-10. (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案:作者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宁静美景,叶子和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仿佛被牛乳洗过,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 文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和欣赏,认为即使在淡淡的月光下,荷塘的美景也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风味。
3-5. (略)(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李白2. 诗中“明月光”和“地上霜”分别指什么?答案:“明月光”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而“地上霜”是诗人用来形容月光洒在地上,如同霜一般洁白。
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语文中职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是:A. 画龙点睛B. 刻舟求剑C. 一叶障目D. 一箭双雕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种不正之风,必须坚决制止。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很突出,结构也很清晰。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小说。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中的名句。
1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中的名句。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落,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曳。
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放风筝,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春天。
13. 文章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14. 文章中“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5. 文章中“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放风筝,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春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五、作文题(30分)16. 请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职业中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业中专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冒然迫不及待B. 冒昧迫不急待C. 贸然迫不急待D. 贸然迫不及待答案:D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的意思是()A. 不经历危险,就得不到成功B. 不进入虎穴,就无法得到虎子C. 不付出努力,就无法获得成果D. 不进入虎穴,就无法得到虎子,比喻不经历风险就不能获得成功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优异。
B.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C. 他虽然学习刻苦,成绩却优异。
D. 他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却优异。
答案:B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诗经》D. 《左传》答案:C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形容()A. 忠诚B. 勇敢C. 智慧D. 勤奋答案:A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7.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意思是()A. 金钱比时间重要B. 时间比金钱重要C. 时间和金钱都很重要D. 金钱和时间都不重要答案:B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春望》C. 张继的《枫桥夜泊》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答案:C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形容()A. 年老的马B. 年老的人C. 有抱负的人D. 有远大理想的人答案:D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A. 李白的《望岳》B. 杜甫的《登高》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D. 王维的《终南山》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答案:《论语》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答案:《滕王阁序》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
中职语文第二学期开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中职语文第二学期开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4分,每空1分)
顺藤摸瓜抽噎打了蔫
冶炼怏怏不乐尴尬根深蒂固心无旁骛卧薪尝胆浅尝辄止
心急如焚商贾拜谒
二、(38分,每空1分)
1、本杰明·富兰克林《独立宣言》
2、标题前言主体
3、王则柯信用符号
4、莫言诺贝尔
5、倒叙
6、讲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安分守己
7、舒婷当
8、荀子性恶
9、《荀子》
10、长
11、诗仙诗史
12、南唐
13、标题落款署名右下
14、人物情节环境
15、《三国演义》《水浒传》曹雪芹
16、人声鼎沸悄然无声叹为观止
锲而不舍卓有成效
一如既往四面楚歌以逸待劳
三、(14分,每题1分)
√×√×√××√√××√√
四、选择题(21分,每题1分)
1-5 D D D B C
6-10 A D B CC
11 CABCD 12-16ACAAB 17-21 CACBC
五、默写(最后一题3分,
其他每题2分)。
中职语文的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B.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D.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我们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全体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都是关于计算机技术的。
D.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好。
3. 下列词语中,与“蔚为壮观”意思相近的是:A. 壮志凌云B. 风华正茂C. 震天动地D. 惊天动地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这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站在那里微笑着。
B. 那个山洞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一切。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条长长的河流,让人回味无穷。
D. 那只小鸟的歌声像一首动听的乐曲,让人陶醉。
5. 下列词语中,与“春暖花开”意思相近的是:A. 春回大地B. 春意盎然C. 春光明媚D. 春风拂面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B. 这个公园很美,有花有草,还有一条小溪。
C. 他喜欢音乐,钢琴、吉他、萨克斯风都会弹。
D. 这个故事很有趣,让人笑得前俯后仰。
7.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是:A. 原句:他每天早上都去跑步。
变换后:他每天早上跑步。
B.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变换后: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啊。
C. 原句:她喜欢唱歌跳舞。
变换后:她喜欢唱歌和跳舞。
D. 原句:他昨天去商店买了许多东西。
变换后:他昨天去商店买了许多东西啊。
8. 下列词语中,与“翩翩起舞”意思相近的是:A. 轻歌曼舞B. 舞姿优美C. 舞动乾坤D. 舞龙舞狮9.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为人正直,深受大家的爱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川县职业中专2018级新生语文摸底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嗤.笑(chī)惘然细脚伶.仃(lín) 与日具增B.愕.然(è) 阔绰衣冠.整齐(guān) 朦朦胧胧C.掺.杂(cān) 萧索辛苦恣.睢(zì) 迟疑不绝D.煞.白(shà) 恭唯衣服褴褛.(lǚ) 神色张惶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时间的劳累,使得杜小康十分疲惫,他真想歇斯底里....地睡上一觉。
B.他每天放学回到家都要给父母鞠上一躬,郑重其事....地报上一声“我回来了”。
C.李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认真备课,哪怕认为自己懂的也要去查一查资料,十拿九...稳.后才到课堂上讲。
D.“破窗效应”是指一个房子如果一扇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很高兴,而且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B.关于《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都在问责范围之内。
C.富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临川文化,值得赣抚儿女发扬并传承下去。
D.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荡漾于整部作品中的悲悯情怀。
②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
③《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它让读者想起浪漫、温馨、遥远。
④在人际关系日趋疏远的当今世界中,这种情怀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⑤当翻开这本小说时,我们确实会被这样一种气息所笼罩。
⑥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小学生活。
A.⑥②①④⑤③B.③⑤⑥②①④C.③④⑤⑥②①D.③⑥②①④⑤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B.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然后就赶紧向我们走来。
C.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杜小康和父亲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D.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闲居[唐]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注】,依止古先生?【注】禅观:禅理、禅道。
6.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只是交代诗人的居住环境,并没有对其他方面进行说明。
B.“满”字写出了蝉鸣无处不在,宅院无处不闻的吵闹、嘈杂的境况。
C.“何当学禅观”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
D.全诗描绘了一种清闲、清静的闲居生活。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门无马迹”与《饮酒》(其五)中的“而无车马喧”有异曲同工之妙,表明来访者少,诗人生活闲适。
B.“满宅是蝉声”一句运用夸张和反衬手法,以静衬动更显居所之静。
C.诗中紧扣“闲”字描绘,表现了闲居的禅趣。
D.全诗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伤仲永宋代: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未尝/识书具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D.今夫/不受之天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未尝.识书具(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或.以钱币乞之(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方仲永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简要谈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积累。
(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1)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5)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
(7)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8)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17分)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美]威廉·萨洛扬凌晨四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阿兰姆。
”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
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打开窗户。
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
虽然还不是早上,但因为是夏天,黎明前的亮光足以让我知道我不是在做梦。
我的堂兄穆拉德正骑在一匹漂亮的白马上。
我把头伸出窗外,揉揉眼睛。
“你没看错,”穆拉德说道,“是一匹马。
如果你想骑的话,就快点出来。
”我知道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为疯狂的一个,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马的记忆,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骑马。
但我们很穷,我们整个部落都处于贫困中。
每个家庭的钱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
然而我们很诚实,我们因为诚实而闻名。
我们不会利用任何人,更别说去偷别人的东西。
我知道穆拉德家没有马,他本人更不可能有钱买马。
我猜测这匹马一定是他偷来的。
然而,我对马太痴迷了。
在我看来,偷一匹马来骑跟偷别的东西(比如偷钱)似乎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根本不算偷。
我迅速穿好衣服,然后从窗户跳到了院子里。
穆拉德轻轻下马,把我扶到了马背上。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乡间公路。
空气无比清新。
骑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真是爽极了。
“阿兰姆,坐稳了。
”穆拉德提醒我。
然后,他双腿用力一蹬马的肚子,喊道:“驾!”白马后腿站立,前脚扬起,长嘶一声,然后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
马穿过田野,跨过灌溉沟渠,向乡间公路跑去……我们跑了一圈又一圈,马和人都大汗淋漓。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我们得回去了。
要不大家都起床了,我们的秘密就藏不住了。
”穆拉德说道。
“我们把它藏在哪里?”我问道。
“我知道一个地方。
”穆拉德答道。
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谷仓。
谷仓的地上有一些燕麦和干草。
那天下午,我正在穆拉德家玩。
一个叫约翰·拜伦的农民来穆拉德家做客。
约翰·拜伦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庄,离我们部落有十英里远。
“我丢失了一匹马,一个月了也还没见它回来。
这匹马可花了我60美元啊!”约翰·拜伦对穆拉德的父亲说。
他们接下来说了什么,我不知道。
我已经跑出去找穆拉德了。
穆拉德正在一棵桃树下救治一只受伤的小鸟。
“你居然已经私藏了那匹马一个月!”我盯着他说道。
穆拉德没有看我,只是专心地给小鸟受伤的翅膀涂药。
“干脆,我们把马留下来一年时间吧。
”说完,我热切地看着穆拉德。
“我知道你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会骑马,但我们不能。
”穆拉德头也不抬地回答我。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马还回去?”“最多六个月。
”说完,穆拉德站起来,用力把小鸟抛向天空。
小鸟努力拍打着翅膀,几乎要掉下来,但最终,它还是飞走了。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穆拉德每天凌晨都来接我出去骑马。
我们在田野旁的公路上尽情地驰骋。
太阳升起来之前,我们就把马牵回那个废弃的谷仓。
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可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
那天早上,我们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正赶往镇上的约翰·拜伦。
他盯着白马问道:“请问,你这匹马叫什么名字?”“小心肝。
”穆拉德答道。
“我可以看看它吗?”约翰·拜伦问。
“当然可以。
”穆拉德说道。
在仔细查看了几分钟后,约翰·拜伦说道:“如果你们部落不是享有诚实的美誉,我几乎就认为这匹马就是我丢失的那匹马。
嗯,也许它跟我的马是双胞胎。
”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
我看着穆拉德。
穆拉德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把马牵回了旧谷仓。
三天后,约翰·拜伦又来到了穆拉德家。
“我的马回来了!而且,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他高兴地说道。
(有删改)13.请从穆拉德的角度,围绕“白马”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4分)①私藏白马②__________③拒不还马④___________14.下面两个句子都写“我”“无法相信”看到的情况。
“无法相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1)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开头部分说“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为疯狂的一个”,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答出两点即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肯定了人们应该坚持以诚实为荣,是非分明的原则。
B.鼓励解放孩子天性,让孩子率性自由成长的做法。
C.倡导大人们用约翰·拜伦的方式纠正孩子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