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人物篇..
《三国演义》99个人物简介

蜀汉文官
48. 诸葛亮(宇孔明, 号卧龙), 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 散文家、发明家、 战略家。 诸葛亮娴熟 韬略,多谋善断,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 更长于巧思,曾革新 “连弩 ” (i;者葛连弩), 可同时发射 10箭:作 “ 木牛 ” 、 “ 流马 ” , 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 作 “ 八阵图 孔明汀。其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七星续命时被打断, 命陨五支原。有《将苑》(又名《d心书》)《便宜十六策》《兵
3
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公众号:部编本小学语文 、 小语老师
51. 费棉(字文伟), 巴蜀俊杰, 治政能力高超。 与诸葛亮、 再现、 董允并称蜀汉四相。 后为魏阵将郭循 行刺身死。
52. 董允(宇休昭), 巴蜀名士, 治政能力不F费站。 53. 法正(宇孝直), 刘备最言听计从的人, 关、 张死后, 若法正活着, 则刘备不会吃陆逊的亏。 54. 马良(宇季常),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蜀国名士,刘备的谋士。在刘备东征讨伐东吴时,随军参谋,
2. 魏文帝曹巫087年- 226年,宇子桓), 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 公元220年- 226年在位。 曹操的第 二个儿子。 建安二十二年, 被立为太子。 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 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 自己做了皇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爱好文学, 为当 时文坛领袖, 现存有流传的诗歌四十多首, 后人编辑出版有《魏文帝集》。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事迹及评价800字以上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事迹及评价800字以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是个号称为“三国”的时代,一口三足的巨鼎,将广阔的中国山川、土地人民,烧炙得沸沸腾腾,熏熏蒸蒸的。
然而,这个看似温吞懦弱的统领,引起了我的注意。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三国演义英雄人物事迹及评价,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英雄人物事迹及评价篇1叱咤风云的英雄,让人都想做,但英雄确不那么好做。
天下有多少人有诸葛亮的智慧,关云长的忠义,张翼德的豪爽,曹孟德的雄心,赵子龙的胆识,周公瑾的谋略?即便有了,那么又得祭奠多少人的牺牲来完成自己的英雄大业?在三国中,很少的人会喜欢刘备。
他宽厚、软弱、守礼、谦和。
如果没有军事诸葛亮,大将关羽、张飞的帮助和扶持,他怎能登上皇位?简直是刘阿斗的前身。
鲁迅说他是“长厚而似伪“,但是,你想过吗?义救北海、三顾茅庐、惜勇将而摔子、复弟仇而兴兵,这真的只是”伪“吗?在这芸芸三国之中,能看到百姓艰苦的,只有他刘皇叔一人!且说这三顾茅庐,初闻这卧龙先生的大名头,纵然关羽、张飞不相信,刘备毅然说服了他们,带着随从和礼物去拜访这位仙生了。
好了,只见到个少年,连诸葛亮半片影子都没瞧见,大名鼎鼎的刘皇叔来拜访来了,谁敢不见啊?哎,这诸葛先生就是吊吊他们的胃口,还就躲着不出来了。
张飞这个急性子,第一次没见到孔明就嚷嚷着这乡巴佬不靠谱了,第二次就连比较沉稳的关羽都忍不住说起坏话来了。
在他们心中这孔明就是个胆小鬼,只会在酒后吹吹牛,肚子里掏不出什么惊人的东西,一看到刘皇叔来就吓得躲起来了。
但刘备却不以为然,真正有本事的人,在他不愿意出来做事的时候,管你是什么人,他就是不见面,省得麻烦,所以他相信孔明。
你还别说,等啊等啊等到第三次来到卧龙岗时,他们还真的”等“来了诸葛亮。
可是很不巧,人家正在睡大觉,刘备还赖上了,其实孔明这时候一定没有在睡觉,刘备·拱手而立,谦卑有礼的样子他都尽收眼底,自己虽未与他谈上一句,但也早已猜到他此行的目的,,他在那时心里便已做好了决定,后来的拒绝,也是为了试探刘备的坚定。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形象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介绍
1.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建
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但在政治上较为残暴,
多有杀戮。
曹操性格复杂,有时冷静沉着,有时暴躁易怒。
2.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以仁爱、礼义著称,善于用人,注
重发展民生。
刘备性格宽厚、仁慈,但在某些时候也显得过于谨慎、犹
豫不决。
3.孙权:东吴的建立者,他聪明机智、善于谋略,具有领导才能。
孙权性
格坚毅、果断,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多疑、不易信任他人。
4.关羽: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勇猛善战、义气深重著称。
关羽性格刚
烈、忠诚,勇猛无比,但也有些孤傲、不容他人。
5.张飞: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性格豪爽、勇猛无畏,但有时也显得过于
急躁、不够沉稳。
6.诸葛亮: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先生”,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
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智慧超群、谋略高超,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诸葛亮性格谦逊、谨慎,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固执、不容他人异议。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这些人物各有特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在历史故事中,主人公或许真实存在过,但是故事发生的情节并不完全按照历史事实,它是基于原始资料的二手资料,存在部分虚构情节,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1:诸葛亮三气周瑜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
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
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真是一举两得!二气周瑜——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仁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
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争夺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败了。
诸葛亮随后使计让刘备安然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嘲讽周瑜,让周瑜气得吐血。
?三气周瑜——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致使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拒绝东吴的要求,却又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名为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实则攻取荆州之际,不想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吴军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最终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而不治身亡。
?看罢“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喜欢诸葛亮的大可不必为诸葛亮喝彩,热爱周瑜的也没有必要为周瑜难过,因为“以上纯属虚构”。
在三国历史上,南郡之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如果要弄一个名次的话,其重要性应该仅次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灭吴之役、灭蜀之役,排在第六位,因为正是这场战役最终确定了曹操、孙权、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范围。
三国演义之人物篇

在日常生活中,穆顺也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他关心士兵疾苦,体恤百姓, 深受广大官兵和民众的敬爱和爱戴。
02 妫览
人物背景
妫览,字子香,吴郡乌程人。他出身于 一个普通的农家,自幼聪明好学,熟读 兵书。在吴国担任官职,历任中郎将、
赫战功
辅佐刘备
在辅佐刘备的过程中, 祖弼出谋划策,为蜀汉 大业的建立做出了重要
贡献
04 杜璿
人物背景
出生地
01
幽州涿郡涿县
家族背景
02
父亲杜雨曾任东吴将军,母亲黄氏出身名门
童年经历
03
自幼聪颖好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人物性格
忠诚勇敢
对国家忠诚,勇于担当,不畏艰险
智谋过人
善于分析形势,出谋划策,有远见卓识
人物事迹
在一些战役中,妫览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谋略 。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形势,制定出合理的战略和战术 ,并通过灵活的指挥来取得胜利。
妫览在吴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事迹。他曾率 领吴国的军队多次打败敌国,扩张了吴国的领土。他 也曾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决策和改革,推动了吴国 的发展和进步。
除了在战争和政治方面的事迹外,妫览还有一些个人 事迹被后人传颂。例如,他曾救助过一位贫困的老百 姓,帮助他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此外,他还曾为吴 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贡献,推动了一些教育改革和教 育机构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然而,武安国也有其冷酷无情的一 面。在战场上,他为了达到目的不 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无辜的生命。 这种性格特点也为其日后的悲剧命 运埋下了伏笔。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故事。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已。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些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刘备(Liu Bei):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仁德之君”。
他是汉室宗亲,自幼直率,爱民如子。
曾拜张修就学,结识关羽、张飞两位出色的将领,后来成为英雄好汉。
刘备在演义中展现出了仁义之心,与张飞、关羽结拜为兄弟,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他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仁义之君。
关羽(Guan Yu):关羽是刘备帐下的大将,手持青龙偃月刀,武艺高强,曹操敬视有加。
关羽义气为先,生性忠诚,武艺高强。
他在演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多次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武圣”。
关羽的形象堂堂正正,受人爱戴,被誉为忠义之士。
张飞(Zhang Fei):张飞是刘备帐下的另一位大将,手持丈八蛇矛,勇猛无比。
张飞性格豪爽,为人义气,与刘备、关羽结拜为兄弟。
他在演义中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多次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翼德”。
张飞的形象是一个忠义的猛将,深受人们喜爱。
曹操(Cao Cao):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反派角色,出身寒微,奋发向上,成为统一北方的强大军阀。
曹操智谋过人,善于用兵,博采众人之长,建立了强大的势力。
曹操在演义中表现出了雄才大略和冷静果断的一面,被描绘成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形象深受人们的瞩目,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关平(Guan Ping):关平是关羽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武艺和义气。
关平聪明机敏,武艺高强,在演义中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他与父亲关羽一起为蜀汉效劳,被封为“当阳侯”。
关平是一个忠义的将领,被誉为武勇之士。
黄忠(Huang Zhong):黄忠是蜀汉的一位老将,曾经是孙坚的部将,后来投奔刘备。
黄忠武艺高强,箭术精湛,在演义中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
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是涿郡的一介平民。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刘焉大量征兵。
刘备见军书,念为汉室后裔,却无力挽救汉室,只得哀叹。
这时遇到张飞,二人情投意合,到酒馆交谈,遇到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义,共讨黄巾。
220年,曹丕篡夺汉室,建立魏国,刘备随即建立蜀国,同年为报弟仇东征孙权,被陆逊打败,223年在白帝城病死。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曹操是陈留两大家族曹氏与夏侯氏的后裔。
公元191年,曹操他刺杀董卓失败,逃至中牟遇到陈宫。
陈宫愿意助其一臂之力,后因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陈宫离开曹操。
曹操于是在陈留起兵,聚集兄弟族人。
曹操陆续统一中原各地,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强敌袁绍,北伐并攻破河北,统一北方。
211年,击败马超,夺得西北。
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传位曹丕。
曹丕篡夺汉位,建立魏国,尊父亲曹操为魏武帝。
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
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
孙权幼年孙权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201年,孙权攻下建安城,统一扬州。
208年,孙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在赤壁共同抗曹,周瑜用火计击败曹操,这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公元230年,孙权派大臣卫温东渡夷洲,开发今日的台湾。
关羽(162-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
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三国演义的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三国演义的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____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
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
《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等。
汉室倾颓讨伐董卓东汉末年,宦官当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榜文前,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萍水相逢。
三人都有为国效力之心,而且志趣相投,于是桃园结为异姓兄弟,投靠刘焉。
从军后刘、关、张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
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刘关张与朱儁、孙坚进攻黄巾,大胜。
朱儁、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
很久之后,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借机索要贿赂。
因刘备不从而欲存心陷害,张飞得知后怒鞭督邮,三人被迫弃去职位,投了刘恢。
不久参加平定鱼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平原令,开始拥有一支人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木牛流马(第一百零二回 司马懿占北 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两军相 拒,蜀军粮草接济不便,诸葛亮在上方谷造 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 马,命营中工匠依样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 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 追杀,却遭蜀军四十六回 用 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 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 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 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 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 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 2、火烧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诸 葛亮火烧新野) •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 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 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 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 大败而归。
• • • • • • • • • •
精彩片段: 三分隆中决策、 博望皱初用兵(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智激周瑜、 草船借箭、 七星坛祭风、 三气周瑜、 智取汉中、
• • • • • • • •
巧布八阵图、 七擒盖获、 智取三城、 六出祁山、 失街亭、 空城计、 斩马谡、 木牛流马等。
• 11、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羽扇纶巾)(第一百零 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 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 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 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 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 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 自若的潇洒风度。
•三国演义之人物篇
• 1、“智绝”----
诸葛亮
• 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 巾羽扇,鹤氅皂绦。 • 性格:号卧龙。 • 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 是“千古良相”的典范。 • 谥为“忠武侯”
• • • • • • • • • • • •
情节: 火烧博望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挥泪斩马谡 借东风 空城计 三气周瑜 智取汉中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 12、秋风五丈原(第一百零三回 上方谷司 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 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 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 病危。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 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 葛亮推等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 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 无光。
• 6、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 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 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 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 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 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 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 7、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 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 8、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 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 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 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 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 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 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 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 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 9、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 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 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 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 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 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 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 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 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 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 当的责任。
• 4、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 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 “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 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 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 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 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 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 13、诸葛亮三气周瑜 •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 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 机占领南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 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 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 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符”来向刘备讨还 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结 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 亮!”连叫数声而死。
• 1、初出茅庐(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 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 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 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 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 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 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 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 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 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 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 3、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 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 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 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 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 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 驳倒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