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畸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一、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原理及优势微型种植体支抗是将微型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并通过支抗力对牙齿进行矫正。

相比传统的牙齿矫正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高效性: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牙齿矫正,有效缩短矫正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2. 稳定性: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后,与颌骨构造相融合,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能够确保矫正效果的持久性。

3. 微创性:微型种植体的植入手术相对较小,术后创面愈合快速,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损伤。

4. 适用范围广:微型种植体支抗适用于各类牙齿畸形,包括拥挤、错颌等各种矫正问题,应用范围广泛。

二、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情况微型种植体支抗已经在口腔正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拥挤牙型的矫正:拥挤牙型是口腔正畸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传统的矫正方法需要拔牙来创造足够的空间进行矫正,而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不拔牙的情况下完成拥挤牙型的矫正。

2. 错颌畸形的矫正:错颌畸形是指上下颌之间的关系有异常,引起咬合不齐的情况。

微型种植体支抗通过对颌骨施加支抗力,可以有效矫正错颌畸形,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

3. 牙槽裂畸形的矫正:牙槽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畸形,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在牙槽裂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

三、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分析通过对已有的临床研究和病例分析,可以看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项研究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矫正拥挤牙型和错颌畸形方面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0%以上,且矫正效果稳定。

另一项病例分析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治疗牙槽裂畸形方面的成功率也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

除了临床效果的优异外,微型种植体支抗还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一些口腔正畸患者表示,在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他们的牙齿得到了有效的矫正,不仅改善了外观,还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功能,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34-02错牙合畸形属于三大口腔疾病之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务人员将投入到正畸实践中。

临床新技术直接推动了口腔正畸矫治水平的提高。

正畸支抗的正确设计和合理使用是决定矫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种植体作为一种新的支抗手段开始应用于临床,采用种植体支抗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经,缩短了疗程。

迄今为止临床应用的支抗种植体大致有以下类型:前牙种植体、磨牙后区种植体、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

其中微型种植支抗系统因其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是一种稳定可靠,美观舒适的支抗控制方式。

一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1 适应证和禁忌证1.1主要适应证:1.1.1 需要最大支抗甚至是绝对支抗的临床病例,如严重的牙列拥挤或双颌前突,需最大限度内收前牙。

1.1.2 严重的牙槽高度失调,如唇牙槽关系失调所致的露龈笑,咬合平面异常斜度所致的严重开牙合、偏牙合、下颌过度前上旋或后下旋。

1.1.3 严重的中线偏斜1.1.4 正颌外科术前辅助治疗。

1.1.5骨性畸形矫形辅助治疗。

目前多数种植支抗系统由于骨整合不够,尚难以直接为矫形治疗提供足够的支持。

虽然个别系统(如SAS)例外,但也要等到种植体骨整合后才可以进行矫形治疗。

1.2 相对禁忌证:1.2.1 存在未萌恒牙者(第三磨牙除外),手术有可能损伤恒牙胚。

1.2.2 全身性或颌骨局部骨代谢疾病。

1.2.3 手术部位局部炎症:牙龈炎或牙周炎等。

1.2.4 凡是可以用常规支抗完成矫正的病例,就不应该采用种植体支抗。

2 正畸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中,正确的支抗设计,控制和应用是取得良好矫正效果的重要因素。

Tweed方丝弓矫正技术中基于经典矫治理念的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分类矫正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正畸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的研究

正畸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的研究
适 的 支抗控 制方 式 。
使பைடு நூலகம்种植体支抗对拉尖牙 向远 中和滑动法关闭间隙更
1 种植体 支 抗 的临床 应 用 1 1 适应 证 和禁忌 证 .
1 1 1 主 要适应 证 ..
为有 效 。 同是 , 一些 原来 较难 矫 正 的错 牙合 , 磨 牙 对 如 下垂 , 骨性 前 牙 深 覆 牙 合 ( 龈 笑 ) 前 颌 骨 发 育 不 足 露 、 的前 牵引都 取 得 了较 以往显 著 的 良好 疗 效 。较好 地 解 决 了正 畸治 疗 中 的重 要 问题 , 展 了 治疗 范 围 。我 国 拓 口腔 正 畸 临床 已开始 应用 并有 了快 速 发展 的趋 势 。 13 种植 体支 抗 的稳定 性 . 与天 然 牙支抗 一 样 , 植 支 抗 在 承 受 矫 治力 后 能 种 否保持 稳 定是 正畸 治疗 成功 的关 键 。稳定 的支 抗种 植 体 在完 成 正 畸治疗 后还 可 以作为 种植 基 牙修 复 牙 列缺 损 。还 有研 究认 为 , 支抗 种 植 体 与 骨 组 织 的结 合方 式 。钛种 植 体在 矫治 力作 用 下可 以保 持几 乎 绝对 的稳
差或 依赖 患者 合 作 等不 足 , 定 程度 上 影 响 了矫 治 效 一 果 , 长 了疗 程 。2 延 O世 纪 9 O年 代 以后 种 植 体 作 为 一 种新 的支抗 手段 开始 应 用 于 临床 , 用 种 植 体 支抗 为 采
①存在未萌恒牙者 ( 第三磨牙除外 ) 手术有可能 , 损伤恒牙胚。②全身性或颌骨局部骨代谢疾病 。③手 术部位局部炎症 : 牙龈炎或牙周炎等 。④ 凡是可 以用 常规支抗完成矫正的病例 , 就不应该采用种植体支抗。
口腔 正畸是 一 门 临床 学 科 , 过 基 础 和 临床 研 究 通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应用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应用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应用支抗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支抗控制成功与否决定正畸治疗的成败。

自攻型微种植体骨内部分呈螺纹状,旋入骨组织后依靠机械力固位,与周围骨组织不形成骨性结合,支抗能力来自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可即刻加力负载,可承受力200~300g,完全可以满足正畸支抗的需要。

与传统支抗相比,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单位具有支抗强,矫治效果确切、舒适、美观等特点。

同时自攻型微种植体尺寸小,使用灵活方便,植入和取出手术简单,创伤小,正畸医师可以独立完成。

实现了正畸过程中支抗的完全控制、生物相容性好且不依赖患者合作的新型口内支抗系统,在双颌前突、磨牙远移、抬高龈笑线、磨牙压低等正畸疑难矫治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操作要点:1、植入手术最好在牙列排齐后再行实施,可消除牙根倾斜对植入的影响,提高植入成功率。

确立植入的部位,首先应该从临床需要出发,植入部位应尽量靠近手术区,使加力变得直接、简单、有效。

如有多个植入部位可供选择,可从发挥效能的大小、植入手术的难易程度、植入部位对植入体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考虑。

2、上颌腭侧及上颌前牙区两牙间提供的植入空间较大,可选择直径较粗、长度较大的微小种植体,推荐使用直径为1.8 ~2.0 mm,长度为11 ~ 13 mm的微小种植体;下颌骨前段颊舌向宽度较窄,两牙间可提供植入空间较小,应选择直径较细、长度较小的微小种植体,推荐使用直径为1.2 ~ 1.3 mm,长度为8 ~ 9 mm的微小种植体;上、下颌骨后牙区骨量充足,两牙间可提供的植入空间适中,推荐使用直径为1.5 ~1.6 mm,长度为9 ~ 11 mm的微小种植体。

3、拍患者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植入区的局部麻醉→切开牙槽黏膜,露出植入区骨面→慢速手机穿透骨皮质→将微小种植体拧入牙槽骨。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近年来,微型种植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领域。

其优点在于微小的体积和便于植入,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目前,微型种植体的支抗效果已逐渐得到认可,已经成为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一、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定义微型种植体支抗是指利用微型种植体与牙齿形成支抗系统,通过种植体的稳定性提供牙齿移动所需的支撑力。

种植体一般种植在牙齿缺损处或牙槽骨中,通过牙周膜的修复与牙齿牢固地连接起来,以达到治疗咬合问题的目的。

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分为单一固定式支抗和合并固定式支抗两种类型。

其中,单一固定式支抗是指将微型种植体固定于缺损牙周骨质内,使之与正常牙齿形成一个整体,以达到支撑移动牙齿的目的。

而合并固定式支抗主要是为了加强支撑力,常常与传统的正畸器相结合使用。

1、微型种植体体积小,不需要过多的手术操作,可以更加方便地植入口腔内,降低术后恢复期的痛苦。

2、微型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牢固性,不会对牙齿和周围组织产生伤害。

3、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卓越的稳定性,不会像传统的矫正器那样容易脱落或松动。

4、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比传统的矫正器更快更有力,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咬合功能和美观度。

微型种植体支抗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领域,可以用于各种牙齿问题治疗,如前牙缺损、后牙缺损、单颗牙缺失等等。

此外,在部分牙齿移动不便时,微型种植体支抗也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术前检查和术后护理。

术前检查应该包括影像学检查、口腔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等。

而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口腔卫生和定期随访。

只有综合治疗,才能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微型种植体支抗是目前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案。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才能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口腔正畸中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分析

口腔正畸中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分析
( 3 )取 出微 型 钛 钉

2 . } 基舞赘捧
本 文选取 的9 2 例 口腔 正畸病例患者 ( 其 中女4 0 例 ,男5 2 例 )来 院于某妇 幼保 健院从2 0 1 2 年2 月 ̄2 0 1 3 年5 月收治 的适 合患者 。平均年龄2 O . 8 岁 ,年 龄最小为 1 4 岁 ,年龄最 大为2 6 岁 。发病类 型包括 两种 :牙 弓前突 ( 6 2 例 )和开唇露 齿 ( 3 0 例 )。所有 患者均无 全身系统 性疾病 ,临床 表现 良好 , 口腔 情况 良好 ,无进展 期的牙周炎 、牙眼炎和其 他 口腔黏膜 病 。 患者牙体均 为 凸面 型侧面观 ,经过矫治设计 后 ,拔掉第 一双 尖 牙四颗或 下颌第二及 上颌第 一双 尖牙 。为进 一步观察 实验 结果,所有 患者按照入 院先后顺序 随机被分对 照组 ( 4 5 例) 和试 验组 ( 4 7 例 ),在 治疗方案 的选取上 ,保 证两组试验 组 除支 抗技术不 同外 ,保证 其在其他 方面,如性 别、年龄 、临 床表现和发病类 型等方面实验条件一致 。
口腔 清 洁 卫 生 并 口服 抗 生 素 。 ( 2 )对 微 型钛 钉加 力
支抗技 术达到 了一般常规方法 比较难 以实现的矫治 效果,解
决 了当前临床相 关领域存在 的许 多 问题 ,微型种植体支 抗因 为具有诸 多优 点而受到相关研 究人员 的极 大关注和研 究,将 微 型种植 体应用 于 口腔正畸研 究成为 口腔科研 究领域 的新兴 发展方 向,本文主要 探究 口腔正 畸中微型种植 体支抗 的临床 应 用过程 ,并观察其 治疗效果 ,本 文选用9 2 例 患者 中的试 验 组 借助专用 微型种植 体进行支抗 治疗 ,并与 同实验背景下 的 以非种植体 强支抗进行 治疗 的对照 组治疗结果进 行 比较 ,发 现试 验组实验 效果更好 , 以下从 资料 与方法 、结果 、讨论和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本牙科诊所2012年7月—2013年10月78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横腭杆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正畸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口腔正畸;横腭杆【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099-02口腔正畸治疗利用生物力学原理,对畸形患牙进行矫正,治疗过程中不会对牙齿及其周围组织造成损伤[1]。

我院在开展临床诊疗时,逐渐将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择本牙科诊所2012年7月——2013年10月78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牙科诊所2012年7月——2013年10月78例口腔正畸患者,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5.4±1.8)岁。

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

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27.2±2.0)岁。

其中前牙反合14例,前牙深覆盖12例,牙错位9例,牙间隙1例,其他3例。

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平均年龄(24.9±1.9)岁。

其中前牙反合15例,前牙深覆盖10例,牙错位6例,牙间隙3例,其他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正畸治疗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主要实施步骤如下:(1)直丝弓矫正:在开展微型种植体支抗前,要先进行直丝弓矫治,进一步平整患者牙弓,并使其处于准备关闭拔牙间隙状态。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口腔正畸(Orthodontics)是一种修复口腔形态和功能的牙科学科,目的是通过迁移牙齿和调整齿颌关系来改善口腔健康和外观。

在牙齿运动过程中,种植体支抗系统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有助于减少牙齿移动的副作用,并提高正畸治疗的效果和成功率。

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成熟的正畸治疗方法,它在口腔正畸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植入微型种植体(mini-implants)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可有效降低正畸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中,种植体通常被植入到下颌或上颌骨骼中,以提供牙齿移动所需的支撑力。

这些种植体通常直径为1.5~2.5毫米,长度为6~12毫米,采用钛金属材料制成,对人体无毒、无害。

种植体的位置选择非常重要,通常选择在下颌结构较加稳定的区域(如下颌中线附近)和上颌犬齿牙槽骨区域。

种植体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患者的口腔状况和治疗方案。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有多种方式。

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种植体与牙齿之间的弹簧、压力片、弓丝等连接件来传递力量。

种植体支抗系统不仅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还可以改变治疗牙齿的力学效应,促进牙齿移动的速度和方向,从而提高正畸治疗效果。

同时,种植体支抗可以提高正畸治疗的舒适度和稳定性,减少牙齿移动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

目前,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认可。

研究表明,种植体支抗系统可以显著改善下颌前突、牙列拥挤、开颌等口腔畸形的正畸疗效。

同时,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具有治疗时间短、牙齿移动快、疼痛感轻等优点,非常适合有限时间和需要快速治疗的患者。

此外,相对于传统的正畸治疗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的并发症和风险也较低。

总的来说,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是一种高效、安全、便捷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案和实施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治疗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正畸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分析
微型种植体问世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于正畸临床,为矫治提供了强大的支抗帮助,使口腔正畸治疗变得更加准确有效,也使许多复杂的矫治变得相对简单。

1.种植体支抗在临床中常被用于以下几方面:
❶关闭拔牙间隙
对于面型较突,牙列拥挤度较大的患者,将种植体根据患者错颌情况植入在上,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或者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作为支抗,可以利用拔牙间隙最大限度的内收前牙,解除牙列拥挤,改善患者侧貌面型。

寻春雷教授等在内收前牙的治疗中应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牙弓突度得到明显改善,切改善露龈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牙切缘平均内收6.4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0.3mm,获得了磨牙强支抗的效果。

❷压低前牙
压低前牙有利于治疗深覆牙合,改善露龈笑。

将1枚种植体植入在中切牙之间唇侧,或者两侧侧切牙与尖牙之间唇侧各植入1枚种植体,就可以利用橡皮链等弹性结扎工具,方便地实施前牙的压低。

❸压低后牙
对于骨性开(牙合)或者后牙缺失导致的对(牙合)牙伸长的病例,可利用种植体支抗将后牙压低,已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可将种植体植入在所需要压低后牙的颊/腭两侧,利用橡皮链等弹性结扎工具,就可以方便的实施后牙的压低;同时矫治在局部进行,不会使牙弓内的其他牙齿产生不必要的移动。

❹直立磨牙
直立磨牙需要加强支抗,选用种植体支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❺远移磨牙
在远移磨牙的过程中,矫治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对抗远移磨牙的反作用力,防止上前牙唇移,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抵消远移磨牙的反作用力,防止前牙移位。

种植体可以植入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
牙之间,或者上颌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作为支抗,有效地抵消远移磨牙的反作用,防止上前牙移位。

❻矫治后牙锁(牙合)
后牙锁(牙合),尤其是处在上下颌牙列末端的两个后牙锁(牙合)的矫治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位置关系,矫治力对最末位的后牙的控制远不如对其他牙齿的控制,对末端后牙纠正所需的矫治力要远大于纠正其他牙齿错位所需的矫治力。

微型种植体的出现让一切变得简单,只需要将其植入上颌末端后牙近中腭侧及下颌末端后牙近中颊侧,然后利用橡皮链等弹性结扎工具的牵引,就可解决此问题。

❼单侧扩弓支抗
纠正后牙反(牙合),一般是需要做上颌扩弓,而后牙单侧反(牙合),尤其是多个后牙单侧反(牙合),在微型种植体问世之前,纠正起来是很难的。

现在可以利用四眼扩弓簧,或者螺旋扩大器扩弓,植入微小种植体到正常侧腭方,并利用其与正常侧四眼扩弓簧加力部分的硬性结扎,将使正常侧保持原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侧扩弓。

❽其他方面的作用
微型种植钉支抗可用于排齐异位磨牙,矫正(牙合)平面倾斜,调整牙弓中线,舌侧正畸支抗,牵引阻生尖牙或断根,颌间支抗等。

2.关于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
正畸医师要开展种植体支抗技术,除了严格选择适应症外,还要注重成功。

种植体支抗的成功取决于种植体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微钛钉支抗种植体的稳定性涉及以下因素:
❶种植体设计
螺纹状种植体由于与骨的接触面积最大,机械稳定性最好。

螺钉本身的形状、直径与长度不同,种植体一骨界面的应力与应力分布也不同。

刃状螺纹比矩状螺纹的应力值小,更适合作种植体用;改变螺纹间距、螺钉的顶角,界面的应力分布也发生变化。

螺钉的直径、特别是颈部的直径对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影响最大,一般认为,随螺钉(颈部)的直径增大,骨界面的应力降低、抗剪切力增加,因而较粗的螺钉的稳定性较好。

此外,螺钉植入骨内部分的长度、穿出粘膜外部
分的设计等对种植体的稳定性也都产生影响。

❷患者骨骼的生理条件与植入部位
从生物力学的观点看,颌骨是一种多相性、各相异性、非均质的多孔复合体。

不同个体的颌骨密度、骨量不一样,低角病例颌骨骨质密度比高角病例大,骨量也较多;同一个体颌骨不同部位骨密度、骨量、血供也不一样。

种植钉周围的软组织厚度与活动度也会对种植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角化的附着龈比非角化的游离龈有利于种植体的稳定。

❸植入手术与医师的操作技术
无论二期加载还是即刻加载,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取决于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中最常见的两个错误是术中种植体移动和骨接触面过热。

从这两点来看,自攻型微螺钉以手动方式植入对维护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当然无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❹患者口腔卫生状况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研究显示,加力期发生松动的种植钉周围组织大都存在中度和重度炎症。

可见良好的口腔卫生对于种植体稳定的重要性。

一般术后1~2周每日含漱0.12%洗必太制剂,并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卫生维护。

❺合适的牵引力
微钛钉支抗种植体所承受的牵引力在100~200克之间为宜。

3.关于微型种植体常见的失败的原因
韩国Kyung等报告MIA系统的失败率约为27.5%,下颌高于上颌。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临床研究显示OSAS系统的失败率为8.8%。

2003年Deguchi等报告种植钉的失败率为3%,均发生在术后愈合期,即初始阶段,而一旦种植体与骨组织发生紧密的结合,正畸负载不会对骨整合产生影响。

说明当前的种植体失败多与手术有关,适当的正畸力对种植体影响不大。

综合目前国内外有关报道,其失败原因主要为一下几方面:
❶感染
感染的发生一般与手术的无菌条件,患者自身局部或者全身炎症的控制,口腔卫生的保持有关。

❷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种植体之入孔预备不良
由于术者经验或术前准备不足,助攻型植入孔与种植钉型号不匹配,导致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机械结合不够紧密。

此外,植入孔预备时产热过多,致界面组织损伤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自攻型种植体往往由于术者过于频繁地改变植入方向,导致种植体与骨组织的机械结合不紧密。

❸手术位置的选择:有报道显示,相对于接近粘膜转折处,附着龈更适合于种植体的植入,成功率更高。

- - - | END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