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对泸沽湖摩梭社区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泸沽湖民俗旅游态势分析和对策

泸沽湖民俗旅游态势分析和对策

02
泸沽湖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概述
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分布
泸沽湖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 境成为旅游胜地,包括美丽的湖光山 色、清澈的湖水、壮观的高山等。
泸沽湖周边的景点和活动丰富多样, 包括骑马、划船、篝火晚会等,为游 客提供了多种选择。
民俗文化
泸沽湖地区的摩梭族拥有独特的民俗 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包括走婚、母 系社会、猪膘肉等,为游客提供了丰 富的文化体验。
加强员工培训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优化服务流程
优化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建立服务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服务质量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游客满意度。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1 2
泸沽湖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泸沽湖地区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为 民俗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04
泸沽湖民俗旅游发展对策
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挖掘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泸沽湖地区的民俗文化 内涵,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
提升产品的文化品质。
丰富产品类型
针对不同游客需求,开发多种类 型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民俗表演 、民俗体验、民俗文化讲座等。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注重细节和服务质量,提高游客
民俗文化特色
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是中 国唯一的母系社会族群, 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 统手工艺。
旅游发展历程
泸沽湖地区旅游业发展迅 速,民俗文化旅游成为重 要的发展方向。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泸沽湖民俗旅游态势的分 析,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促 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泸沽湖旅游可行性分析

泸沽湖旅游可行性分析

泸沽湖旅游可行性分析引言泸沽湖,位于中国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高山湖泊。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泸沽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对泸沽湖旅游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市场需求、交通便利度、旅游资源及旅游管理等方面进行考察。

市场需求分析1. 中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旅游业的年增长率为12%,对于泸沽湖这样的独特旅游目的地将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2. 生态旅游的兴起: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态旅游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的一个热门。

泸沽湖地处原始森林之中,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非常适合进行生态旅游。

3. 文化旅游的需求:泸沽湖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对于喜欢探索传统文化的游客来说,泸沽湖将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交通便利度分析1. 陆路交通:泸沽湖地处云南和四川交界处,交通便利。

从丽江、昆明等主要城市出发,可以通过公路抵达泸沽湖,且路况较好。

2. 水路交通:泸沽湖是一个较大的湖泊,水路交通非常便利。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船或者划船游览泸沽湖。

3. 航空交通:泸沽湖周边有泸沽湖机场,航空交通也非常方便。

国内一些主要城市的航班都有直达泸沽湖的航线。

旅游资源分析1. 自然风光:泸沽湖周围被浓密的原始森林包围,湖水碧绿清澈。

湖面上漂浮着一望无际的木筏,给人以宁静与神秘的感觉。

此外,周边还有雪山、草原等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2. 人文景观:泸沽湖是摩梭族和彝族人民的聚居地,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游客可以了解到这里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参加当地的节日活动,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

3. 野生动物:泸沽湖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有许多稀有的野生动物栖息于此,如金丝猴、藏酋猕猴等。

对于喜欢探索动物世界的游客来说,泸沽湖将是一个极佳的地方。

旅游管理分析1. 旅游基础设施:泸沽湖周边已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酒店、旅馆、餐饮等。

泸沽湖风景区摩梭聚落空间特点分析及保护

泸沽湖风景区摩梭聚落空间特点分析及保护

11 55 1 0 9 . 170 9 64 47o 2 4 . 6 . 89 3 20 0 4
7 0 8 4 3 8
44 2 4O 5 2o 4
28 .3 21 . 35 .
l 1 7 2
2 由于摩梭人 民对大 自然 的崇拜 , 以房子依山而建 ; ) 所 3 由于 山体的防御功能及提供生活资料的便利功能所致 。 )
泸 沽湖 风 景 区摩梭 聚 落空 问特 点分析 及保 护 ★
李 丽

贾 东 Biblioteka 熊 明 要: 通过对典型摩梭聚落空间特 点的分析 , 总结 出摩梭 聚落的空间布局特 色, 人们充分i eN摩梭 文化和摩梭 民 使 Ai ,
族的独特性和重要 性, eN ̄护摩梭聚 落特 色的紧迫性 , i , Ai 最后提 出有利 于现代摩梭聚 落可持 续发展的三原则。
第3 7卷 第 1 7期

6・
20 1 1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 TURE
Vo. 7 No. 7 13 1
J n 2 1 u. 01
文章 编 号 :0 9 62 (0 1 1 —0 60 10 -8 5 2 1 ) 70 0 —2
2 2
的地方便是 闻名 遐迩 的泸沽湖 。几 十个 大小不 等的摩梭村 落沿 泸沽湖风景区散落着 。 总的来说摩梭聚落的分布有两种 :

中者 波
下 者 波
温 泉
35 .9
35 .4
1 49 1. 3
81 9
63 8
43 0 0
44 0 7
3 5
3 1
表 1 摩 梭 主 要 村落 概 况 表

旅游开发对泸沽湖摩梭社区的影响分析

旅游开发对泸沽湖摩梭社区的影响分析
继 承和变迁的双重效应 。一方面 , 摩梭人在旅游开 发过 计 , 该地 2 0 1 0年共接待游客 5 3万人 次 , 实现景 区门票收 程中 , 得 到 了实 惠 , 看 到了前景 , 在增强对 本 民族文 化 入 1 . 3 3 亿元 ( 表1 ) 。随着 影视作 品 【 木府风 云 】的热
梭文化研究 会 、 摩梭乐 园 ( 摩 梭古镇 ) 、 摩梭 文化演艺 中
民俗文化生态村 、 阿夏天堂等项 目为支撑的女儿国旅 旅游 的开发促进 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同时也 导致 心 、 该地 区的旅游业 蓬勃发展 l 2 ] 。据统 了人文特征变迁 。泸沽湖地 区旅游发展带来 了摩梭 文化 游小镇项 目的开发 ,
西 部 生 态 与环 境
表1 年度旅游收入情况统计表 ( 2 0 0 6 — 2 0 1 0 年)
得 当地社 区的思想观念 和生活 习俗 悄然发生 了改变 , 同
1 5 7 0 0 1 7 5 0 0

年 度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Ol 0
母系 “ 男不娶 , 女不嫁” 的 “ 走婚”制 度 , 被人们称 之为 “ 东 念 由原本神 秘的走婚制度 与观念发展为结婚 体制 , 方 的女儿 国” , 这是 吸引中外学者 和游人最感神秘 、 最感 家庭慢慢 向父系家庭倾斜 , 另外 民俗文化 中的服饰的简 兴趣 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 。摩梭人是宁蒗古老的民族之 洁化 、 居所 的现代化以及语言 的汉化等 。
旅游开 发对泸沽湖摩梭社 区的影 响分析
程 希平 ,马 薇 ,彭维纳
( 西 南林业大学 生态旅 游学院,云南 昆明 6 5 0 2 2 4)
摘要 : 泸沽湖是 云 南省特 有 少数 民族摩梭人 最 多的地 区之一 , 拥 有极其 丰富而独特 的民俗文化旅 游资 源。 摩梭社 区以其独特 的文化 吸 引着众 多游客 以及社 会 学家的到访 , 该地 区依托 其特有 的资源优 势 , 开发 了类型 多 样 的民俗旅 游产品。随着 当地旅 游资源的开发 , 使得摩梭社 区经济生活发 生很 大变化 。尤其是 对传统 的母 系氏 族 的婚 姻制度 , 使摩梭人 的 生活习俗 , 包括 服饰的 简洁化 、 居 所的现代化 、 语言 的汉化 等受到较 大影响 。在做好

云南泸沽湖景区旅游发展现状述评

云南泸沽湖景区旅游发展现状述评

云南泸沽湖景区旅游发展现状述评作者:王凌黎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11期泸沽湖云南部分行政划分隶属于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本文以泸沽湖云南部分作为研究区域,在本文中将这一区域统称为永宁摩梭人社区。

一、云南泸沽湖景区概况(一)区位条件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地区宁蒗县与四川省西昌地区盐源县的川滇交界处,北纬27°36’55”~27°47’2”,东经100°43’36”~100°54’20”之间。

泸沽湖湖域面积50.4平方千米,湖面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0.13米,最大能见度12米,四面环山、林木葱郁、山水相映,景色迷人,享有“中国西南的最后一片净土”的美誉。

其中云南部分27.6平方千米。

由泸沽湖景区出发,可在一日内到达亚丁、香格里拉及丽江中的任意一个景区。

泸沽湖自然景观资源纯净、柔美,属摩梭母系文化区,具有文化景观的唯一性。

泸沽湖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相互衬托,使泸沽湖地区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符合当今旅游市场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的发展趋势,是极具旅游发展潜力的乡村民族社区。

(二)自然环境条件泸沽湖为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由一个西北东南向的断层和两个东西向的断层共同构成。

泸沽湖景区最高点为湖西南面牦牛坪附近主峰,高4200米,形成相对高差1500米的壮观景象。

泸沽湖如明镜镶嵌于高原群山之中,作为较著名的高源深水湖泊,泸沽湖最大水深93.5米,水深超过50米的湖区约占全湖面积的一半,居我国淡水深水湖的第三位,仅次于长白山天池和玉溪抚仙湖。

泸沽湖流域地处西南季风气候区域,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的特点。

境内地形复杂,群山连绵起伏,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区内干湿季分明。

据历史资料记载和近年来的调查,泸沽湖流域有种子植物784种,隶属378属,114科。

由于自然条件优厚,人为影响相对较小,从湖滨向四周山地到最高点海拔3870米的地带,都分布有森林。

泸沽湖的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

泸沽湖的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

泸沽湖的生态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曹寿清单位:宁蒗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泸沽湖位于川滇交界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及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交界处,美丽而神奇的自然风光及独特的摩梭文化招来了世界各地游客,是远近闻名的旅游风景区。

旅游业的兴起一方面给沿湖人民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给泸沽湖的生态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云南省建设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和丽江市建设以摩梭文化、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东部精品旅游区旅游政策的规划下,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但由于自身自然人文资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限制性因素,泸沽湖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在基于对泸沽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泸沽湖发展的战略框架得以提出。

1泸沽湖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旅游过度开发给泸沽湖带来了森林植被退化、水生态系统破坏、泸沽湖湖泊淤泥淤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能源等方面的问题。

旅游开发对湖区自然生态、森林植被造成了负面影响。

摩梭人典型的"木楞房"是由木料垒筑而成的四合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向更多的游客提供住宿条件,目前大多所修建的新房不再是摩梭人传统的住宅,而是高达三层或四层用于发展旅游业的"木楞房"。

宾馆的建设再加上每年的烧柴、篝火等的木材需要,现在泸沽湖特别是四川省境内的树木大量减少,一些小山已成了秃顶,失去了泸沽湖神秘的自然景色。

森林的过度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又造成湖泊严重淤积。

为发展旅游业而修通的环湖公路,加速了对原有森林植被的破坏。

据查阅有关资料,泸沽湖流域流失的泥沙量每年达200-300吨,严重威胁着泸沽湖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垃圾处理方面,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日常垃圾剧增,在沿湖较大的村落尤其明显。

污水处理方面,云南省境内已经建立了污水处理站,而四川省境内至今还未建立污水设施,日常污水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仍然存在隐患。

能源压力方面,在落水村由于旅游收入的增加,液化气、电、沼气池等能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的压力,但泸沽湖沿岸的许多地方仍然是靠烧柴为主要能源,这对泸沽湖的森林保护仍是一种威胁。

泸沽湖地区旅游文化建设与摩梭人和谐生活构建

泸沽湖地区旅游文化建设与摩梭人和谐生活构建

部分 , 拥有 3 个 岛 屿 。 区 内最 知 名 的旅 游 资 源是 大 型 高 原 淡 水 湖 泊 —— 泸沽 湖 和享 誉 世 界 的摩 梭 人 “ 走婚” 风 俗 。正 渐 成 为热 门旅游 地 。伴 随着 泸 沽 湖 旅游 业 发 展 的 同时 , 各 种矛 盾及 旅 游 活 动所 带来
的负 面 效 应 正 打 破 着 泸 沽 湖 的 宁 静 与 和谐 。 其 主
要 原 因总结 如下 : ( 一) 经 济利 益驱 动下 的各种 矛盾
于 地处 高 原腹 地 , 特 殊 的地珲 位 置使 泸 沽 湖 生态 环 境 系 统 抵 御 干 扰 能 力低 , 恢 复能 力差 、据 调 查 , F 1

族 都 在 经 营诸 如 篝火 晚 会 、 参 观摩 梭 民居 这 样 一些 理应 由本 民族 才有 权 经 营 的项 目。通 过 走访 发 现 ,
旅游 业发展 对摩 梭人 和谐社 会构 建 的影 摩 梭 人对 其 他 民族 经 营诸 如 参 观摩 梭 民 居 和 穿 着 摩梭 服饰 招徕 游客 的行 为感 到非 常反 感甚 至 气愤 。 响
第2 5 卷第 3 期
2 ( H3 年 9月
西 昌 学 院 学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Xi e h a n g C o l l e g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Vo 1 . 2 5. NO . 3 S e p. , 201 3
社会构建 , 减少旅 游活动 对摩梭社会 生态文化的 冲击 。
【 关键词 】 泸沽湖 ; 摩梭人 ; 旅游文化 ; 和谐社会
【 中图分 类号 1 F 5 9 2 .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3 — 1 8 8 3 ( 2 0 1 3 ) 0 3 — 0 0 8 6 — 0 3

泸沽湖摩梭文化与民族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泸沽湖摩梭文化与民族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泸沽湖摩梭文化与民族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摘要:文旅融合作为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战略变量,是旅游业重获新生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泸沽湖因其纯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摩梭文化而极具吸引力,旅游发展对当地文化产生“双刃剑”效果,新时代下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深入挖掘泸沽湖的摩梭文化,积极探索当地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实现理念与行动、线上与线下、有形与无形、景区与社区的四大融合,有利于促进泸沽湖的旅游新生、和谐共生。

关键词:摩梭文化;民族旅游;融合路径;泸沽湖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9)08-0094-03(1.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桂林541006;2.南宁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广西南宁530000)一、泸沽湖地区摩梭文化概况泸沽湖是一淡水高原湖泊,为云南和四川两省所共同所有。

本地区土生土长的摩梭文化是泸沽湖区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精华所在,它存在于摩梭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服饰、建筑、宗教等均是摩梭文化的显影。

学者们对于摩梭文化的分类方式多样、研究内容详尽,本文主要从摩梭人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选取令摩梭人最自豪和游客最关注的几个方面来展现当地的文化概况。

(一)走婚文化。

泸沽湖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以来,摩梭人和他们的“走婚”习俗在外界的眼中就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走婚文化在摩梭文化中的重要程度。

与我国普遍实行的一夫一妻制不同的是,摩梭人的传统习俗中没有“结婚”的概念,他们坚持“男不婚女不嫁”,通过“暮合晨离”的走婚方式来释放感情、繁衍后代。

摩梭女子年满16岁后便可与男子进行走婚,她们通过参加篝火晚会和对山歌的方式来认识男性,用“扣手心”的方式来表达感情。

如果男子对女子有意,便在适当场合抠三下手心,女子回抠三下表示同意。

在这之后,男子可以通过爬花楼的方式与心仪女子走婚,因为在摩梭语中男子称呼女情人为“阿夏”、女子称男情人为“阿注”,故他们的关系也称为“阿夏婚”“阿注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开发对泸沽湖摩梭社区的影响分析
摘要:旅游开发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
影响,尤其是对于摩梭社区这样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更为突出。

本文
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政治影响等方面,对旅游开发对摩梭
社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旅游开发,摩梭社区,影响分析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已成为很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政治影响。

然而,对于那些有着独特民族特色的地区,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影
响更加复杂而深远。

摩梭社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一个母系社会,其特殊的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已经成为旅游者观光的热门景点。

本文
旨在分析旅游开发对摩梭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政治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社会经济影响
旅游业能够给摩梭社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给当地居民带来增
加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会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
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种收益并不是平均分配的,有些社区成员从中
获利更多,而有些则无法分享其中的好处。

1. 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摩梭社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不仅当地的旅游公司、酒店、餐厅等旅游服务行业受益,社区长老和其他有权威的人们也获
得了从文化转化和旅游观光中创造财富的机会。

旅游业活动已经成为
社区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就
业机会和工作场所。

2. 不平等的利益分配问题
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问题。

虽然旅游业给
当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是那些早期参与旅游业的居民占有了更
多的资源和收益。

而一些较弱的社区成员则只能通过以从事传统农业
为主的方式来维持生计。

这种不公平损害了不同社区成员的经济利益
均衡。

二、文化影响
旅游业对于摩梭社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组织结构也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虽然旅游业创造了一些潜在的优势,使得摩梭社区的文化和传
统变得更加有价值,但是,旅游开发对于社区文化的侵蚀和破坏也同
时存在。

1. 浪费传统文化资源
传统的摩梭文化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已经被市场上的旅游业占据。

旅游业相关行业往往选择开发和营销传统民俗、节日等以吸引游客,
这些旅游纪念品企图按照时尚和消费品的标准进行风格化改造,从而
浪费传统文化资源。

这种现象不止会消解摩梭文化的吸引力,同时也
会导致文化的吞噬,削弱社区传承文化的能力。

2. 破坏社区社会组织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对摩梭社区的社区组织结构产生了影响。

有研究表明,旅游业开发会导致不同的文化技能分工,导致社区成员认同降低,社会组织层级的重要性和独立性降低,此类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改变,会导致摩梭社区传统社会和文化组织结构的瓦解。

三、生态环境影响
与其他旅游城市一样,旅游开发必然会对摩梭社区的生态环境产
生影响。

旅游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水资源和能源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
上消耗了社区的自然资源,同时也会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问题。

1. 生态平衡威胁
摩梭社区是一个生态优美、资源丰富的地区,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和动植物资源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如近期的开发活动
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水资源,但同时也创造了一些生态保护基金,用于保护经济不发达地区,持续经济增长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如何平
衡尚需研究。

2. 生态环境破坏
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社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其中包括土地的过度开垦,水面的污染,垃圾的随意丢弃等。

一些迹象表明,某些游客和旅游公司在摩梭社区的旅游活动损害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四、政治影响
旅游业不仅对摩梭社区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也影响到社区的政治形势。

以强烈的文化鉴别性为特点的摩梭社区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也伴随着与政治问题有关的问题。

1. 依赖外部财政政策
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当地社区一腔热情的旅游开发必然要依赖外部的财政政策和政府资金。

而这些资金必须符合中央政府有关对于社区发展的主题方针和要求。

如果外来的资金不当地管理、运用或投资,则可能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政治、文化价值的无法实现,从而在社区间产生不稳定因素。

2. 各民族关系趋于平衡
摩梭社区的文化传统相对封闭、保守,旅游业的发展打破了这种封闭,给各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承的角度带来了挑战,如果不加控制,则可能引发民族关系逐渐趋于平衡的风险。

这需要旅游业发展者、社会各界以及学术领域共同理性关注,尝试寻求平衡的方案。

结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摩梭社区的影响随之而来。

正如本文所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对摩梭社区的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社会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经济、生态和文化的优势,但是它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未来,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防止负面影响对社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对于摩梭社区,应当立法,规范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社区发展活动,促进社区发展,尤其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促进区域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推广一些负责任的旅游业公司,同时加强对旅游流动和生态保护的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