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区的发展历程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云南省旅游发展情况介绍云南省旅游局二〇〇九年九月一、云南旅游发展基本情况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
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立体分布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与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接壤和纵贯全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构成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在云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北有雄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着力发展和培育旅游产业,云南旅游业经历了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过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
(一)云南旅游发展历程回顾云南旅游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阶段性特征。
1、起步发展阶段。
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的起步发展阶段。
1978年,我省正式筹建成立了云南省旅行游览事业局,开始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云南省也成为全国最早一批旅游开发地区。
当时全省仅有一家旅行社和8家宾馆,并且大部分是政府招待所,标准客房不足300间。
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到1988年,我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299人次发展到接待海外游客1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83万美元发展到1300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从13万人次发展到129万人次。
这一阶段,我省的旅游业基本以单纯的事业型接待服务为主要内容,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旅游部门还属于“非生产性”的事业部门。
2、旅游经济产业建设阶段。
1988年至1995年七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阶段。
1988年,省政府在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搞好规划,全面开发,从而确立了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完整版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
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
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
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
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
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元阳哈尼梯田发展历程

元阳哈尼梯田发展历程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中国云南省元阳县,是中国著名的梯田景区之一。
它以其壮观的梯田景观和哈尼族特色文化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元阳哈尼梯田的发展历程。
元阳哈尼梯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左右。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元阳地区的哈尼族先民从原始社会逐渐进入农耕社会,并开始种植水稻。
由于元阳地势复杂,土地资源有限,人们开始利用山坡地建造梯田,以扩大农田的面积。
这种创新的农耕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有效利用山区的土地资源,同时保护了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尼族先民不断完善梯田建设技术,将梯田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他们善于利用山间的水资源,通过修建水渠、灌溉系统等,实现了对梯田的高度管理和调控。
这些努力使得元阳哈尼梯田成为了一项高度复杂和精细的工程,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景观。
20世纪上半叶,元阳哈尼梯田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当时的交通条件相对艰苦,但是一些冒险者还是纷纷来到这里,欣赏梯田的壮丽景色。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盛,元阳哈尼梯田逐渐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1997年,UNESCO将元阳哈尼梯田列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当地政府和哈尼族民众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改造。
他们修建了许多观景台和步道,并在梯田周边建起了各种旅游设施。
同时,他们还在保护措施方面做出了努力,限制了梯田的扩张,保护了原始的生态环境。
元阳哈尼梯田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旅游战略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
通过引入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梯田的管理水平。
当地政府鼓励哈尼族民众参与旅游业,并通过培训和支持,提升他们的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梯田景区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展示元阳哈尼梯田的独特魅力。
如今,元阳哈尼梯田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欣赏梯田的美丽景色,并了解哈尼族的独特文化。
梯田景区周边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石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石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石林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处自然地质景观,被誉为“世界奇迹”,其独特而壮观的景象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除了其惊人的自然景观,石林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探讨有关石林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一、历史渊源石林地貌的形成可追溯到约2亿多年前的二叠纪时期,当时这片地区是一片海底,由于各种地质运动和海水侵蚀作用,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壮丽奇景。
石林被列为地质公园,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石林在历史上也曾是滇池文明和滇池王国的发源地之一。
滇池是中国大陆第八大淡水湖,它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石林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这一地域是古滇文化的核心地带,人们在这里建造了村庄,开垦土地,并建立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制度。
二、文化内涵石林集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于一体,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主要居住着彝族、哈尼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各自保留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
在石林的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跳花龙”和“唱花鼓”。
跳花龙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舞蹈,通常在春节和其他重要节日进行表演,舞者身着炫目的服装,手持龙头,舞动身姿,展示着生动而富有韵律的舞蹈。
唱花鼓则是彝族传统的节日活动,一群人手持花鼓,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击打花鼓,既能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也能祈求丰收和好运。
此外,石林周边的农耕文化也十分独特。
这里的人们依靠农业为生,他们熟练地运用古老的耕种技术,保留并传承着传统的农耕文化。
例如,种植稻米的哈尼族农民,他们以不开墾新田,不烧荒演化而成的田园景观,形成了独特的梯田文化。
每年丰收时节,人们会举办丰收节,庆祝农作物的丰产。
三、对当地人民的影响石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当地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石林成为了游客们热衷探险的目的地,旅游业的兴起给当地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石林参观旅游,带来了商机,当地人可以通过提供导游服务、售卖纪念品等途径获得财富。
《中国云南旅游》课件

云南的水力资源丰富,许多大江大河 在此发源,为中国的水电事业做出了 巨大贡献。
瀑布景观
云南的瀑布也是一大亮点,如黄果树 瀑布、九龙瀑布群等,水流湍急,声 势浩大。
03
云南人文景观
云南的历史文化
总结词
云南拥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
详细描述
云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之一。这里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茶马古 道的起点,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 产。
产。
云南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共同形 成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
观。
云南旅游资源特色
云南拥有多样化的自然景观, 如高山、峡谷、湖泊、瀑布等 ,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 物王国”。
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包括多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传 统文化、艺术、音乐、舞蹈等 。
云南还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遗 产,如古丝绸之路遗址、古建 筑群等。
《中国云南旅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云南旅游概述 • 云南自然景观 • 云南人文景观 • 云南旅游线路推荐 • 云南旅游注意事项
01
云南旅游概述
云南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与多个国 家接壤,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云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古代丝 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多民族 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
勐海
参观茶园、品茗,了解普洱茶 的制作与文化。
勐腊
探访边境口岸,体验异国风情 。
香格里拉高原线路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
此线路以高原风光和藏族文化为特色,是寻 找心灵净土的理想之旅。
德钦
欣赏梅里雪山、飞来寺等壮观景色。
云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脉络

云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脉络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角,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着各种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传说和民俗。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云南文化逐渐走向繁荣和发展。
下面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云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脉络。
第一,古代历史文化早在公元前279年,楚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就曾对云南进行过攻打。
在此之后,这里便一直被称为“南越之地”,并渐渐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充满生机的地方。
在南诏时期,云南的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并开始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南诏时期的石刻、石像和壁画等文物遗迹,至今仍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云南历史上还曾经历过滇池王朝、昆明段氏王朝、元代大理国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留下了这片土地的独特文化印记。
这些历史遗迹和文化载体,成为了后来云南文化的重要源头和依托。
第二,少数民族文化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在这里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享有着特殊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对于整个云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傣族文化是云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歌舞宴会和人际交往为主要文化活动。
同时,傣族人民还善于用漆器、竹编、木雕等手工艺品来表达自己的文化内涵。
而彝族文化亦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彝族人民以“阔地巴糕节”、“火把节”等民俗文化活动为主要展示方式。
同时,彝族人民还善于雕刻传统的木铜器、扎染布艺等手工艺品。
第三,文化艺术云南的文化艺术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
文学、音乐、书法、绘画、雕塑、曲艺等数十个门类,均在云南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例如,由于云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得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产生了许多交融和互动。
因此,云南古典音乐也以汉传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相融合的方式发展了起来。
同时,云南的书法、绘画和雕塑也是其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内容,云南维洛带、三塔海派、滇池派等不同的绘画流派,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珍贵遗产。
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发展

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发展云南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的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这些遗产如何为云南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美景云南的自然美景是举世闻名的。
这个省份有着华丽的山脉,美丽的湖泊和宏伟的峡谷。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玉龙雪山,贡山梅里雪山和普达措国家公园。
这些美景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旅游。
旅游业已成为云南重要的产业之一。
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保存这些自然美景提供了动力。
古镇文化云南有着许多著名的古老城镇,这些城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这些城镇不仅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还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其中最为著名的古镇之一就是丽江古城。
古城保存完好,可以看到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风情。
古城里有许多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音乐和舞蹈等表演。
文化遗产保护云南拥有众多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文物和文化景观等等。
这些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不仅是为了珍爱这些历史遗产,也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云南政府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政府加强了对这些文物的检查和监控,确保它们得到妥善的处理和保存。
同时,政府为游客提供了各种服务,以保证他们可以安全地参观。
文化遗产的传承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云南,许多人通过传统的手工艺和文化表演来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政府和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以确保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同时,教育机构也在通过教育和培训来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
结论云南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这些遗产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传承和保存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政府和民间组织应该加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和传承它们,以确保这些遗产代代相传。
在云南的旅游行程中,遗产丰富的城镇、古迹,将远不止上述两种,还包括了世界文化博物馆——昆明博物馆、石林风景名胜区和石林奇石等多个独具特色的地方,这些都是云南历史文化遗产的缩影,相信它们会在未来发挥更多的作用。
云南乡村旅游业发展史

云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旅游业刚刚起步,乡村旅游的概念尚未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云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期阶段,云南乡村旅游主要以农家乐为主,游客在乡村中品尝农家菜、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村的宁静与自然。
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规模较小,游客数量有限。
到了90年代末期,云南乡村旅游开始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些乡村开始引进旅游设施,如旅馆、餐厅、娱乐设施等,同时加强了旅游宣传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进入21世纪,云南乡村旅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乡村的文化、历史、生态等方面,乡村旅游逐渐向文化、生态旅游方向发展。
一些乡村开始注重挖掘自身的文化、历史资源,开展各种文化、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同时,一些乡村也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发展绿色旅游,为游客提供更加环保、健康的旅游体验。
目前,云南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云南乡村旅游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乡村民宿、乡村度假区等,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总的来说,云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
通过不断引进新的旅游设施、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云南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旅游形式,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景区的发展历程
云南景区的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国家对旅游业
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战略意义。
1984年,云南省成立了旅游局,随后开始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并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
1985年,丽江古城成为云南省首批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这标志着云南旅游业的起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云南的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1988年,五华楼景区在昆明市建成开放,成为当时云南省最
大的旅游项目。
此后,云南省陆续开放了许多著名景点,如大理洱海、西双版纳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观光和度假。
进入21世纪后,云南景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
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更多游客,云南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修建了更多的高速公路、机场和火车站,方便游客的交通。
同时,云南还积极推广自然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景区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近年来,云南景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14年,丽江
古城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张名片。
此外,泸沽湖、石林等景点也相继获得了国家级或世界级的认可。
云南的旅游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对于未来,云南旅游业仍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云南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将更加便利,为旅游业的互联互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云南还将继续加
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入旅游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打造更多的特色景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