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浅谈
仿古建筑浅谈

仿古建筑浅谈(屋面瓦作)仿古建筑中硬山屋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尖山式屋顶,一种是卷棚式屋顶。
本节主要介绍尖山式屋顶。
见下图。
尖山式屋顶卷棚式屋顶尖山式屋顶:尖山式屋顶是指屋顶的剖面轮廓为人字形。
人字交口处压着的脊为正脊,它起着封山尖口的作用。
人字两侧山墙顶端的四条脊为垂脊或排山脊,它对正脊吻兽起着支撑稳固的作用。
正脊构造如下图。
硬山屋脊正身构造图垂脊又叫排山脊,其有两部分组成:兽后与兽前。
兽前是指垂脊兽前面,兽后则是垂脊兽后面。
如下图。
兽前安装的各种窑制动物称为走兽或小兽。
走兽排列顺序为:仙人,一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七鱼八獬九吼(牛)十猴。
见下图。
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猴兽前大样图兽后大样图铃铛排山:山墙顶部是勾头、滴水瓦的构件组合,称之为铃铛排山。
见下图。
正脊与垂脊的构造和各部位名称了解后,屋面瓦作的施工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审瓦—分中—瓦瓦—正脊—垂脊—捉节夹垄。
审瓦:审瓦就是将规格不统一或破损残缺的瓦剔除出去。
以保证瓦瓦质量的要求。
分中:分中是依据瓦口木整体尺寸长短来进行的,先丈量好瓦口木整体长度后分中,并在瓦口木中心位置作好标记。
再丈量屋顶山尖的整体长度进行分中定位。
两者的尺寸要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在五公分之内可忽略不计,如果大于五公分则应在瓦瓦时适当放宽或缩小瓦垄的间距消除误差。
瓦瓦:瓦瓦时要遵循一条规则:檐头瓦,三搭头,稀瓦檐头密瓦脊。
前檐的瓦必须要够三搭头,三搭头是指三块瓦排列时,第一块瓦尾要与第三块瓦头尾相接,也叫压六露四。
脊根的瓦要做到压七露三,因为脊根坡陡,时间长了容易使瓦作下滑,所以脊根的瓦要稍密一些。
正脊:屋顶前后两坡的瓦作瓦好后,才开始对正脊进行砌筑安装。
现在对正脊的施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前后坡瓦就绪后才砌筑正脊;另一种是前坡瓦就绪后便对正脊进行安装。
两者各有优缺点。
具体用哪种方法,这就取决于瓦作匠人的手法习惯了。
垂脊:垂脊其实是对屋顶瓦作进行收边的一种做法。
关于仿古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于仿古建筑设计的思考仿古建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建筑设计风格,它以古代建筑为模板,并融入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功能需求。
仿古建筑设计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和历史价值,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历史传承和文化保护的重视。
在进行仿古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师需要对古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只有了解了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结构特点和造型风格,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仿古建筑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仿古建筑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
古代建筑的功能和现代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结合古代建筑的特点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仿古建筑中加入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科技,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仿古建筑的材料选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古代建筑采用的材料多数已经逐渐淘汰,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仿古建筑的需求,选择与古代建筑相似的材料进行建设。
为了保护环境,设计师也可以选择环保型的材料进行建设,这样既能保持仿古建筑的风格,又能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仿古建筑的布局和造型设计也需要进行精心考虑。
古代建筑的布局多数有其特定的规则和意义,设计师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和理解,并在仿古建筑的设计中加以体现。
设计师还可以根据现代化的需求,结合古代建筑的造型风格进行创新,使仿古建筑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仿古建筑的维护和保护问题。
古代建筑多数是由可供作为修缮材料的天然材料所构成,这就使得古代建筑易于维护和保护。
而在仿古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选择耐用的材料,并进行适当的防水、防腐等措施,确保仿古建筑的长久使用。
仿古建筑设计既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古代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又要满足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和建设要求。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设计出更具魅力和艺术性的仿古建筑,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
关于仿古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于仿古建筑设计的思考仿古建筑设计是一种追溯历史文化的设计方式,通过模仿古建筑的形式、结构和艺术表达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仿古建筑设计不仅可以再现历史的风貌,还能提供人们体验古代生活方式的机会。
本文将从设计目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三个方面对仿古建筑设计进行思考。
一、设计目的仿古建筑设计的首要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通过仿古建筑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
仿古建筑可以使现代人重温古时生活的场景,体验古代文明的魅力,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仿古建筑设计可以为旅游业创造新的文化景观,提供独特的游览体验,增加旅游收入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设计原则1. 尊重历史和文化仿古建筑设计要尊重历史和文化,不能简单地照搬古代建筑的形式,而应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其内涵和精神,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感又符合现代需求的建筑作品。
2. 融合自然环境仿古建筑设计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自然地貌和生态特点。
设计师应在保留古建筑风格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友好型建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 注重功能和实用性仿古建筑设计不仅要重视建筑的形式美,还要注重功能和实用性。
古代建筑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功能和实用性得到了充分考虑。
现代仿古建筑应在保持古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建筑材料,使建筑功能完善、内部布局合理、舒适宜人。
三、设计方法1. 研究古代建筑仿古建筑设计需要深入研究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造型艺术。
只有了解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内涵,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设计师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和文献资料,参观古建筑遗址和博物馆,了解古代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装饰手法等。
2. 运用比例和尺度仿古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度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古代建筑的比例和尺度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比例关系,设计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比例和尺度,使仿古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美感统一。
仿古建筑方案

仿古建筑方案仿古建筑方案一、引言仿古建筑是指按照古代建筑风格和技术手法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物。
它们通常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仿古建筑的概念和特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仿古建筑方案。
二、概述仿古建筑是追溯和复兴历史建筑风格的一种形式。
它们旨在通过模仿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重现过去的繁荣和文化。
仿古建筑可以分为多个流派,如中式、欧式、日本式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三、仿古建筑的特点1. 历史和文化特点:仿古建筑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建筑风格和细节展现。
2. 艺术和工艺特点:仿古建筑注重细节和工艺,通过雕刻、彩绘等手法展现出精美的艺术效果。
3. 建筑材料特点:仿古建筑通常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石材、砖块等,以保持与古代建筑的一致性。
4. 建筑结构特点:仿古建筑的结构往往采用古代的建筑方法和技术,如斗拱、悬山等,以凸显其历史和独特性。
四、实用的仿古建筑方案1. 中式仿古建筑方案中式仿古建筑是仿古建筑中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流派之一。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和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中式仿古建筑的设计方案:- 仿古庭院:以四合院为基础,通过传统的门楼、照壁、假山等元素营造出古代宅院的氛围。
- 古建筑群:通过将多个仿古建筑连成一片,打造出一个仿古建筑群,如古镇、古村等。
- 楼阁建筑:仿古楼阁是中式建筑中常见的形式,可以在园林中塑造出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2. 欧式仿古建筑方案欧式仿古建筑是西方国家常见的一种仿古建筑风格,它通常采用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等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古典而庄重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欧式仿古建筑的设计方案:- 城堡建筑:仿古城堡通常具有厚重的城墙、尖塔和雄伟的外观,是欧式仿古建筑的代表形式。
- 教堂建筑:仿古教堂通常采用尖顶、拱顶和彩色玻璃等元素,呈现出古代宗教建筑的美感。
- 宫殿建筑:仿古宫殿注重对称和细节的处理,通过雕刻和彩绘展示出豪华和奢华。
仿古建筑 意义

仿古建筑的意义
仿古建筑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仿古建筑能够还原历史风貌,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让现代
人通过仿古建筑更加了解和珍惜历史文化遗产。
2.提升美学价值:仿古建筑不仅在形式上追求古朴典雅,更在细节处理和装饰手法上
融入了现代技术和美学理念,使现代建筑更加具有历史积淀和美学价值。
3.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风貌,仿古建筑对建筑技术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这促使建筑师和工程师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推动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4.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仿古建筑在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现代生活
的需求,如使用功能、舒适度、节能环保等方面,使之与现代生活相适应。
5.增强地域特色和文化自信:仿古建筑通过展现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有助于增强人
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6.拉动经济发展:仿古建筑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可以吸引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增长。
仿古建筑对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提升美学价值、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满足现代
生活需求、增强地域特色和文化自信以及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仿古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于仿古建筑设计的思考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仿古建筑风格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趋势。
仿古建筑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不仅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而且也有助于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以下关于仿古建筑设计的思考。
1. 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学习
仿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进行大量的历史文化调研和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学习和了解建筑的历史变迁、风格演变、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这需要设计师具备专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研究能力。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将这些因素融入到设计中,以实现设计效果的最大化。
2. 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尽管仿古建筑追求历史性和传统性,但是在设计中,仍需要将建筑的功能和效益考虑进去。
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将传统建筑和现代生活的需求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实用和美学的完美平衡。
通过这种方式,仿古建筑可以成为一个既具有历史感又有现代化特色的建筑。
3. 对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要求
仿古建筑的设计需要使用与原建筑相似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这些材料和技术需要具有相同的性能和特点,以保证建筑的美观性和设计效果的实现。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材料和技术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其对环境和卫生的影响。
4. 建筑空间和布局的调整
尽管仿古建筑追求历史性和传统性,但是在设计时也需要对建筑空间和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这是因为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建筑的空间和布局可能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整,以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仿古建筑浅谈

仿古建筑浅谈木结构立架完成后,通常会有人问举架是多少?在谈屋面木基层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什么是步架、举架。
步架:相邻两檩中至中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
步架位置不同名称也不同。
如下图所示。
步架的尺寸如何来确立呢?常规做法是按檩径来取值,即:檐步架与脊步架为4—5檩径,这里需强调一下,脊步架可略小于檐步架,其余则等分。
本人以为,无论是小式建筑还是大式建筑檐步架都不可小于1.2米。
也就是说1.2米是檐步架的最小值。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是本人的推理。
大家知道现在仿古建筑中矩形飞椽的长度一般在0.9米左右,也就是说,飞头0.28—0.3米,那么飞尾的长度必须是0.6米。
这0.6米其实是悬空于檐檩外面的,这样一来,檐檩内的长度则不能小于1.2米了,这1.2米便是檐步架的最小值。
下面是矩形飞椽大样图。
什么是举架呢?两檩之间中至中的垂直距离称之为举架。
我们平常所说的几举就是指举架与步架的比值。
现在举架之高是指两檩之间下平线的垂直距离,简化了计算。
通常我们将檐步架都定为五举,古人曰:五举拿头指的就是檐步架的举高。
常用的举架为5举、6.5举、7举、9举。
举架可灵活运用。
如下图所示。
屋面木基层如下图所示。
椽:仿古建筑圆椽径一般在100—120mm左右。
说起椽,我们先来搞清楚什么是上出。
上出是指檐檩中心至飞椽外皮的水平距离。
但是上出要遵循“檐不过步”的原则,即上出尺寸不得大于檐步架尺寸。
椽与椽之间的排列间隙称之为椽当,椽当通常是1—1.5椽径。
椽椀板(燕窝板):椽椀板是檐檩上椽当的木板,为防止飞鸟入室而专门设置的挡板。
椽椀板厚度为10mm左右,为防止椽椀板的滑落,常用小铁钉与椽固定。
小连檐:小连檐是固定檐椽间距的木构件。
它安装在檐椽头且离开椽头5—10mm的距离,我们把这段距离称之为“雀台”。
望板:望板是铺在椽上面的木板,它承当屋面瓦作并装饰屋底面的作用。
望板厚度在15—20mm左右。
大连檐:大连檐是连接固定飞椽头的木条。
其高度在30—60mm之间,大连檐的高低与举架成正比。
关于仿古建筑的建筑设计理念

关于仿古建筑的建筑设计理念仿古建筑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模仿古代建筑风格和技术,创造出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建筑。
仿古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历史传承、文化传播和审美追求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仿古建筑的设计理念之一是历史传承。
古代建筑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在当代社会,由于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传统的古代建筑正在逐渐消失。
而仿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希望通过对古代建筑的模仿和再创造,将古代建筑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传承给后代。
通过仿古建筑,人们可以了解和弘扬古代建筑的艺术和文化,使得古代文明得以继续延续。
其次,仿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包括文化传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古代建筑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仿古建筑通过展示古代建筑的形态、结构和装饰,让观者了解并感受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建筑的纹饰和装饰也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通过仿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可以传播古代建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体验历史文化。
第三,仿古建筑的设计理念涉及审美追求。
古代建筑以其坚实稳定、庄严肃穆、雅致精美的特点,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艺术典范。
仿古建筑通过对古代建筑风格、材料和工艺的再现,体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崇尚。
仿古建筑强调艺术性和美感,以其独特的韵律、比例和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使人们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感受到一份宁静和安宁。
同时,仿古建筑的设计理念还包括综合考虑物质与精神、功能与艺术等方面。
仿古建筑不仅仅是对古代建筑形式的模仿,还要考虑到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功能。
通过融入现代建筑的科技和设计理念,使得仿古建筑具备现代化的功能和舒适性。
同时,还要注重仿古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使得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和交融。
总之,仿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包括历史传承、文化传播、审美追求和功能要求等方面。
通过对古代建筑的模仿和再创造,仿古建筑能够传承和弘扬古代建筑的智慧、文化和艺术,使得古代文明得以延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古建筑浅谈
(砌体部分)
续上节,本节内容为槛墙、廊心墙及墀头。
槛墙:槛墙就是窗槛墙,是窗户下面的墙体。
有金柱时其在金柱之间,无金柱时则在檐柱之间。
槛墙高度取檐柱高的3/10,砖皮数为单数,槛墙厚取2倍的檐柱径。
仿古建筑中,小停泥砖最为常用,其规格为280×140×70mm,小停泥砖通常组合的墙厚是420mm。
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挨山墙柱子的中心线与山墙的内边线是重合在一起的。
如果不重合在一起,便会造成窗户左右比例的不合调,影响了木装修的装饰效果。
小停泥砌筑大样见下图。
为节约砌筑成本,除内墙裙外,背里砖砌筑时用普通粘土砖。
墙裙与普通砖接合处的错台称之为花碱。
见下图。
以下是槛墙落膛正面图。
廊心墙:廊心墙在山墙内侧,金柱与檐柱之间的墙体。
廊心墙由三部分组成:下肩、上身与象眼。
见下图。
下肩:廊心墙下肩其实是室内墙裙的延伸,其高度与室内墙裙高相同。
上身:上身是指下肩上平线至穿插枋下平线之间的距离。
这段距离是廊心墙装饰的空间。
廊心墙大样图如下所示。
象眼:象眼是指抱头梁上平至飞椽以下的这段距离。
穿插当是穿插枋、抱头梁、檐柱与金柱四构件形成的空当(见上图)。
以下是廊心墙落膛常用八字砖样式(单位mm)。
吉门:当廊心墙宽度大于1.2米时,有些建筑便在廊心墙部位开设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称之为吉门。
如下图。
附砖劵作法,见下图。
AB=劵跨,OC=OD=OE=0.05AB,以O 点为圆心AD 、BC 为半径交于CE 、DE 的延长线G 、F 点。
再以E 点为圆心,EF 或EG 为半径划弧即可。
A B O C D E F G
AB=劵跨,FC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O 点。
OC 等于矢高,取CE=0.04AB ,连接AE 、BE ,作AE 、BE 垂直平分线交于F 。
以F 为圆心FE 为半径划弧即成。
A B O C E F
墀头:墀头是山墙的延伸部分,檐柱至台明边沿的这段墙体称为墀头。
后墙若有封护檐则没有墀头,后墙不是封护檐,墀头是指后檐柱中心至超出后墙的这段砌体。
墀头分三部分组成:下肩、上身、盘头。
墀头位置如下图。
下肩:硬山墀头的下肩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迎风石(角柱石)、押砖石、砌体。
迎风石与押砖石是配套装饰的石构件。
见下图。
上身:墀头的上身包含花墩在内。
花墩的整体高度是取使用砖厚度的整倍数。
花墩安装在盘头的下方。
花墩大样见下图。
盘头:盘头是上身砖逐层向飞椽连檐连接的过渡。
我们将过渡的这段距离称为扑身。
硬山建筑中,山墙的两端头对应有两个盘头,后墙的盘头通常安装在挑檐石或挑木之上。
仿古建筑中盘头的样式千变万化,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了。
有的盘头安装了戗檐砖(镌刻图案的砖),有的则没有。
戗檐砖厂家根据用砖规格,加工生产了规格不同的戗檐砖,方便了选用。
墀头盘头无论怎样变化以下四种加工砖较为常用。
见下图。
荷叶墩混砖Array
炉口砖
下一节内容为屋顶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