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3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第5课时跟踪演练 新
区域整体性与区域地理特征 课件33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53 区域整体性与区域地理特征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可可在中国海南和云南南部都有栽培,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海南可可种 植区面积不断扩大。下面分别为可可植株、叶片、开花、结果图片。据此完成 3~4题。
课时53 区域整体性与区域地理特征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1.写出区域的特点 (1)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2)区域边界有些是明确的,有些具有过渡性质。 (3)区域内部的_特__定__性__质_相对一致。
课时53 区域整体性与区域地理特征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区域类型的划分(将下列内容正确连线)
课时53 区域整体性与区域地理特征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你还能想到何种命题角度?
巩固课堂所学 · 激发学习思维 夯实基础知识 · 熟悉命题方式 自我检测提能 · 及时矫正不足
课后训练
课时小结
学习反思
本节课掌握了哪些考点? 本节课还有什么疑问点?
课时训练(五十三)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区域( )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B.土壤肥沃,为国家粮食主产区
C.河流径流量大,结冰期较长
D.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课时53 区域整体性与区域地理特征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解题导引】 (1)图文信息→数据中心建设应考虑的条件→四地对比→甲处靠近活动断裂,地 质不稳→乙地附近有化肥厂,丙地附近有火电厂,环境较差→丁地靠近河流, 附近有水电站,提供清洁电力,远离工厂,远离活动断裂→适合修建数据中心 (2)图示信息→该区域有水稻种植→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看山峰及高程可知该区 域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有多处溶洞分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一、选择题“全球米贵”令粮食平安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平安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乐观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2题。
1.日本乐观开展海外屯田的缘由不包括()。
A.人多地少B.山地多平原少C.农村人口比重大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有,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分,粮食品质好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宽敞解析第1题,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重小。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苏丹有白尼罗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为丰富;气温年较差对于养分积累没有明显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东部和南部为多条河流发源地,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答案 1.C 2.C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M、N是世界有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M湖四周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四周的植被为温带草原D.两湖均为内流湖4.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M湖为东非大裂谷带上的维多利亚湖,四周为热带草原带;N湖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的休伦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苏必利尔湖是五大湖中最大的湖泊。
两湖均为外流湖。
第4题,东非高原地区经济进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破坏严峻。
五大湖地区石油不丰富,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峻。
答案 3.B 4.D读俄罗斯局部地区农产品和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自然界的水循环2019·全国Ⅰ卷,37(2)(3)2018·全国Ⅰ卷,37(2)(3)2018·全国Ⅱ卷,9~102018·全国Ⅲ卷,82017·全国Ⅰ卷,6~8通过某区域陆地水体的运动情况、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考查水平衡以及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相互影响。
2.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2019·全国Ⅰ卷,9、112018·江苏卷,92016·全国Ⅱ卷,9~112016·全国Ⅲ卷,7~9通过区域图、气候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等,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019·江苏卷,27(1)(2)(4)2018·海南卷,22017·全国Ⅰ卷,82015·海南卷,2通过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水资源短缺现状,考查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体类型: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
2.关系: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特点、作用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D降水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2.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塑造着地表形态。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1~2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3~5题。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
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

3.全球定位系统图像及综合图的判读 (1)手持机界面图(如图 3):主要是判读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 高度。 (2)综合图(如图 4):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地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 意图,应借助于 GPS 和 GIS 制作。导航地图,需要运用 GPS 和 GIS。
第三十六页,共43页。
【例】 (经典再现)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 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答案:A
第十五页,共43页。
4.(经典再现)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②估测粮食产量 ③跟踪
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十六页,共43页。
解析: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信息,通过不同时期的遥感信息对比, 反映地理事物的性质和范围的变化。跟踪产品流向利用的是 GPS 技 术。
第三部分(bù fen) 区域 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dì lǐ huán jìnɡ)与区域发展
学案3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 环境研究(yánjiū)中的应用
第一页,共43页。
考点一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yáogǎn)(RS)的应
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八页,共43页。
考法一 遥感图像判读及应用 1.(2014·福建卷)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1)~(2)题。
第九页,共43页。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区域地理复习之世界地理_欧洲西部及英德法国

两侧,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
二、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发 达 的 内 河 航 运 河湖特征
结合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分析概括欧洲西部的河流特征?
➢ 水系特征: ✓ (受山岭限制)流程不长(或河流短小)、(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
的鲁尔区; ✓ 现在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技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
率高;本区工业密集,成“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 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 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经济发展特点:外向型经济,进口原燃料和粮食,出口工业制 成品,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三、欧洲西部的主要人文特征
海的女儿(人鱼公主)雕塑
阿尔卑斯山脉滑雪场
法国凯旋门
意大利比萨斜塔
水上城市威尼斯
三、欧洲西部的主要人文特征
发达的旅游业
古罗马斗兽场
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之都”
北欧极光
瑞士日内瓦湖光山色
三、欧洲西部的主要人文特征
第四级冰川消退后,在欧洲西部中部平原地区形成冰碛丘陵、冰碛平原、冰碛湖等冰碛地貌。如受冰碛 物的堆积,欧洲西部地区平原波状起伏(波德平原)。
冰碛湖 形成:冰川消融时,冰碛物堵 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积 水成湖。
冰碛丘陵
形成:冰碛物在冰层内通常分布不 均匀,所以在冰川融化时就形成了 厚度不同并且有波动起伏的冰碛盖 层,即冰碛丘陵。
✓ 法国(商品谷物农业),是本区 少有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巴 黎盆地是本区重要的小麦产区;
✓ 荷兰鲜切花生产; ✓ 瑞典等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
达。
三、欧洲西部的主要人文特征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考点自测[2021陕西安康联考]气象工作者将对流层和平流层接壤的大气层次称为对流层顶,对流层顶高度与近地面的受热程度相关。
下图为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1—2题。
1.1979—2008年,华北地区( )A.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弱B.对流层顶高度年际变化明显减小C.对流层顶高度呈波动上升趋势D.对流层传向高层大气的能量增加2.下列关于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趋势的成因或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顶高度总体变化趋势反映气候变冷B.有利于生物繁育,生物多样性增加C.导致华北地区变得湿润,利于农业增产D.矿物燃料使用和植被破坏等是其变化的主要成因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排出的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大量的氨,氨与海水中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集中在鸟群附近,而且在整个北极地区均有分布。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据此完成3—4题。
3.鸟粪对图中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环节的影响主要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4.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21福建师大附中第二次段考]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状况。
据此完成5—6题。
5.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 (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6.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 ( )A.冻结时间较迟B.获得光照较少C.水分蒸发较弱D.上空气温较低[2021河南洛阳期中]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旁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
读图完成7—9题。
7.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8.此隧道(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D.具有冬暖夏凉特点9.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闽B.秦C.鲁D.新[2021辽宁六校第一次联考]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冷高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低气压控制,冷而重的空气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越滚越快,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这种风被称为布拉风。
高考地理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第14单元 第39讲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总复习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第三十九讲世界的陆地和海洋I.必记知识全览 (35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概念1.大陆:。
2.大洲:。
一、1.面积广大的陆地称大陆2.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二、必记界线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2.亚洲与非洲以为界。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二、1.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2.苏伊士运河 3.巴拿马运河三、必记数据1.七大洲的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的面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地球上海洋面积占,陆地面积仅占。
三、1.4400万km2 3000万km2 2400万km2 1800万km2 1400万km2 1000万km2 900万km2 2.18000万km2 9300万km2 7500万km2 1300万km2 3.71% 29%四、必记类型1.陆地地形的主要类型有:、、、。
2.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有:、、、。
四、1.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2.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川考点祥解精剖细解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大洲(1)世界海陆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2)七大洲: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球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
亚洲的面积最大,大洋洲最小。
(3)大洲的界线:亚欧分界是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红海为亚非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把欧洲和非洲隔开;白令海峡把亚洲和北美洲隔开;巴拿马运河则把南北美洲分开;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考题1 (典型例题分)关于世界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苏伊士运河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考题1点拨: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是火地岛与南美洲大陆之间的海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5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山东高三联考)下图所示的城市群内,既有大城市,又有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其特点是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城市之间的距离为10—20千米,以快速交通网络连接。
城市和交通线间是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的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A )
①位置优越,商贸发达②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③地势低洼,峡湾众多④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该城市群的“绿色心脏”的功能为( B )
A.粮食供给基地B.改善城市环境
C.缓解海水入侵D.提供生活水源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文字信息可知,该城市群位于北海沿岸的荷兰。
该城市群地处莱茵河入海口附近,地势较低,且多海湾而不是峡湾(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在欧洲多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该城市群靠近英吉利海峡,位置优越,且位于经济发达的西欧,商贸发达;结合材料可知城市之间有快速交通网络连接,且大城市多种职能被分散到中、小城市,所以该城市群交通便利,协作紧密;该区域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
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布局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
该城市群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晴天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以乳畜业为主,故A项错误;该城市群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海水盐度高,“绿色心脏”不适合提供生活水源,故C项、D项错误;“绿色心脏”主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故B项正确。
(2018·福建高三质检)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
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彼得堡罗要塞,此后克服重重障碍,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位置如下图所示)。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
读图回答3~5题。
3.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D )
A.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
B.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
C.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
D.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
4.除泥潭广布外,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是( D )
A.土层冻融 B,地形复杂
C.风大浪高D.丛林繁茂
5.8世纪末图示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 B )
A.减轻水运压力B.缓解城市内涝
C.营造旅游景观D.便于城区用水
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因素。
由图可知,兔子岛是位于涅瓦河入海口附近的一个冲积岛,由于四面环水,在冷兵器时代,这些水道成为天然屏障,便于抵御外敌入侵。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由材料“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可推断出,茂密的植被会给市政建设带来较大困难。
圣彼得堡所在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但其靠近波罗的海,且受北半球西风带的影响,这一地区冬季土层不能完全冻结,故土层冻融对市政建设影响不大。
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该地区原来有大片的森林,说明当地环境较湿润,降水较多。
彼得堡罗要塞建成后,又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即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
城市规模扩大,硬化地面增加,使城市地表径流增加,加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城市内涝,而开挖水渠可以加快城市积水的排泄,故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内涝。
二、综合题
6.(2017·成都七中高三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N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该国水电生产列世界第六位,本国99%的电力来自水电。
N国渔业闻名于世,捕捞的水产品大部分出口,而粮食基本靠进口。
材料二N国地形图。
(1)图中洋流按照性质属于__暖流__(寒流或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增温增湿__。
(2)分析N国大力发展水电的原因。
(3)N国大量出口水产品,粮食却依赖进口,分析其原因。
答案:(2)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流量较大且稳定;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水能开发技术成熟;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且水电清洁无污染。
(3)该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沿岸有寒暖流交汇处或临近世界著名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捕捞和加工技术先进;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出口到国际市场。
(任答2点)该国纬度较高,光热不足;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适宜大面积发展粮食种植。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地位于欧洲西部,该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第(2)题,本题要抓住三点来分析。
一是水电资源丰富;二是水电需求及开发技术;三是水电本身的优点。
结合题目信息可知,该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流量较大且稳定;该国等高线密集,说明其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较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该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科技水平高,水能开发技术成熟;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且水电清洁无污染。
第(3)题,本题要抓住两点来阐述。
一是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分析,二是种植业不发达的原因分析。
该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沿岸有寒暖流交汇处或临近世界著名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捕捞和加工技术先进;另外该国能够大量“出口水产品”得益于交通运输便利。
该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且纬度较高,所以光热不足;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适宜大面积发展粮食种植。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