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解析

最新整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 默写古诗文。

(1),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3),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很早就已为人们所注意,并融入诗歌审美之中。

“,”(《<论语>十二章》),孔子借“云”的轻薄缥缈,表达对不义之财的不屑;“,”,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云”的凝固不散表现雪天酷寒。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当奖.率三军②至于斟酌损益.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氶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倾之,又领益州牧。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

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

广东省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2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1、选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对旳旳一项。

A.惬意(jiā)濒临(bīn)B.媲美(pì)瓦砾(lè)C.迸溅(bèn)荒唐(mào)D.歼灭(jiān)忐忑(tè)2、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旳一项。

A.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B.这腰鼓,使冰凉旳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旳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C.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奉献。

D.小屋粗制烂造,出自一种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旳能工巧匠建造起来旳。

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旳词语恰当旳一项。

(1)在学代会上,代表们把同学们旳呼声给了学校领导。

(2)他旳作品语言风趣风趣,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广大读者旳爱慕和。

(3)作者用生动逼真旳细节把虚构旳情景写得使人如同,具有强烈旳真实感。

A.反应崇拜设身处地B.反应崇拜身临其境C.反应推崇身临其境D.反应推崇设身处地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旳一项。

A.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旳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旳基础。

B.我们在学习上虽然获得了很大旳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C.在金融危机旳冲击下,使本市外向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旳挑战。

D.防止甲型H1N1流感,应保持室内通风,防止少去人多不通风旳场所。

5、选出下列句子次序排列对旳旳一项。

①杏花开了,就仿佛大自然在传语要赶紧耕地;桃花开了,又仿佛在暗示要赶紧种谷子。

②几千年来,劳感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旳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旳语言。

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感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二、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旳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2022年佛山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22年佛山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一、根底知识〔第小题2分,共10分〕1、B2、C3、A4、D5、B二、文言文阅读〔第小题2分,共10分〕6、B7、A8、B9、D 10、C三、积累与综合性学习〔共15分〕11、〔1〕千树万树梨花开率〔2〕不畏浮云遮望眼〔3〕赢得生前身后名〔4〕断肠人在天涯〔5〕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2、成长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正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如此虚心的学习,定有丰富的收获,这样的学习态度是科学的。

〔以某一具体的语句作为话题,表达出自己对学习、人生修养其中一个方面的看法〕四、现代文及名著阅读〔共35分〕13〔1〕森林带给人自由思考空间;〔2〕森林使人成熟,聪明,洞悉真理;〔3〕森林让人坦荡,消除困惑与伤感;〔4〕森林充实人们空洞的灵魂。

〔5〕森林抚慰人们疲惫的心灵。

15 此段用浓重笔墨描绘了一片化工森林〔住在城市的感受〕,与上下文描绘的自然森林〔走在自然森林的感受〕做比照,突出了自然森林给人自由,给人快乐,给我智慧,让人充实,给人诗意感受等特点。

17 财富可以是实现幸福的方法,但拥有财富不等于拥有幸福。

18 分析了以财富作为幸福会带来压力和烦恼的原因。

举例论证。

19 恰当的道理或事实论据均可。

能结合“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这一观点对自己所举论据进行恰当的分析。

20 首先承上启下,提出人们为什么还是用财富决定幸福的问题;接着从历史的角度,对“过去影响了我们〞这一原因进行分析;再从决定和判断的容易性,对“物质容易计算,而情绪或意义无法衡量〞这一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道理和事实作补充论述。

21 A:武松醉打蒋门神 B:鲁提辖拳打镇关西22 〔1〕鲁达义救萍水相逢的金氏父女,救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弱者,是一种真正的大义。

〔2〕武松打蒋门神是为了报答施恩父子的恩惠,是一种狭隘的江湖义气。

23 〔1〕武松口中说“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说明他已经心中有数,不是胡乱而来,做事比拟细心。

2022年佛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佛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佛山市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页,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一卷〔选择题共20分〕一、根底知识〔每题2分,共10分〕1.请选出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叱咤.〔chà〕霹雳.〔lì〕B. 为难〔gà〕慰藉.〔jí〕C. 衬托..〔hōng〕妖娆.〔ráo〕 D. 狩.猎〔shòu〕抽噎.〔yī〕2.选出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棵。

B.天上的云,真是资态万千,变化无常。

C.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悔,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D.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3.请选出依次填入以下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1)“这布是华美的!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2)谁如果想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从他那一面看来,〔我〕是一去之后,了。

A.精致鉴赏杳无消息 B.精密鉴赏销声匿迹C.精致鉴别销声匿迹 D.精密鉴别杳无消息4.请选出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校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为玉树遭受地震灾害同胞献爱心,作奉献。

B.这次惨痛的经历,终于使他大彻大悟,痛改前非了。

C.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D.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根底,就能为学习别的知识插上翅膀。

5.请选以下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北后是雕龙屏。

③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金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金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金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二、填空题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yōu qī(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ɡ piàn( ),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3)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bù xǐnɡ rén shì( )。

三、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连几天的阴晦..天气弄得大家心情也抑郁起来,真希望明天能见到久违的阳光。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丫,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姿。

D.做学问,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应该心无旁骛....,才能有所成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将“三倍”改成“75%”)B.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重要讲话描绘出亚太合作和中国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在“发展”后加上“的美好蓝图”)C.专家在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实现的关键。

(在“是”后加上“保证”)D.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之类的经历和体验,而且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

(将“而且”改为“但是”)四、综合性学习5.在学习了诗歌单元后,班级拟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小华想要朗诵一首边塞诗,并搜集了相关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边塞诗。

2023届佛山市南海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佛山市南海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佛山市南海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3)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诗圣杜甫,常把世上疮痍,诉诸笔底波澜,展现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春望》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夸张手法,表现战火连天而思念家人之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震耳呐喊,抒发普济天下而自我牺牲之情。

二、填空题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如果他kāng kǎi__________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kuànɡyuǎn__________荒凉的印象。

(3)人常以柔情自比,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竞会这样nùbùkěè__________。

(4)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朱彦夫,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是dāng zhīwúkuì__________的“时代楷模”。

三、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笑声很清纯,很甜美,如风铃摇曳,似春雨绵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1. 默写古诗文。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2)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3)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

攀条折其荣,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4)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5)唐诗里的四季,尽显华夏多彩风韵。

无论是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

”的日暮山秋图,还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

”的热闹春意图,抑或崔颢笔下“_______,_______。

”(《黄鹤楼》)的夏日旷野图,无不以浓墨重彩点染着祖国大好河山!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bān fā( ),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2)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运动员表达yóu zhōng( )的赞赏。

(3)作者把小说原稿读了两百遍才付印,这种yī sī bù gǒu( )的写作态度是作品成功的可靠保证。

(4)小平同志这句zhèn lóng fā kuì( )的语录,被特区人民奉为行动的指南,激励着特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的脑海里深深地镌刻..着这样动人的一幕:父亲用双手高高地举起年幼的我,让我感觉到天地的广阔。

B.电视剧《大考》展现了这场“大考”中普通人的成长,彰显..了全社会在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

C.早在本世纪2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就殚精竭虑....地想用细菌武器来征服中国、苏联以及亚洲人民。

D.欧冠巴萨球员的传控配合,令全场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拥有一百三十余年历史的李锦记集团,总部位于香港,是国际知名的中式酱料。

佛山市南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佛山市南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佛山市南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七下·高邮月考) 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缭草腻味褪色不堪设想B . 渺茫理睬恍惚不能自已C . 劝慰烦燥嘱咐风糜一时D . 脸颊屈辱叶鞘著作等生2. (2分)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 . 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 . 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 . 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3. (2分)(2017·天水)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被访者几乎都表示对天水不甚了解,但都认为天水是一个有关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的城市。

B . 2017年,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C .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 . 他的学习他自己负责。

4. (2分)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②可观石上生云③可看水中腾雾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 ②③④①B . ②③①④C . ③②①④D . ③①②④5. (2分)“鼎”的最初用途是()A . 祭祀用礼器B . 地位象征物C . 烹煮器具D . 求雨器具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2分)6. (15分) (2016八上·南宁期中) 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基础。

(24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_____,_____。

(韩愈《晚春》)(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托大雁传书,抒发游子思乡之情诗句是:_____?_____。

(3)_____,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4)无丝竹之乱耳,_____。

(刘禹锡《陋室铭》)(5)_____,_____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请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pái huái _____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

(2)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huǎng hū _____,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3)趁这个机会,我páo gēn wèn dǐ _____,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guài dàn bù jīng _____。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正是因为他恪守..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人生准则,最终开拓出一条宽阔的人生之路。

B. 尊严植根于绵亘千古人文精神的圣殿,它是人类不可亵渎..的理性、正义与良知。

C. 校运动会上,同学们自发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零食和水,虽然只是箪食壶浆....,但也是大家的一片心意。

D. 成功的起点是在山穷水尽....时,希望的萌生是在峰回路转时,只要心中有一轮太阳,又何惧世事沧桑?4. 下列文段中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崇尚学术的环境有助于加强学者的学术毅力。

【B】不能排除个别人虽然在年轻时取得举世瞩目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多数学术大家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是年过半百才取得的。

【C】能否几十年坚持不懈地从事学术研究,对学术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崇尚学术的环境也有助于学者去除心中杂念、专心学术研究,【D】愿意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而这种不计名利的学术投入,正是当今时代学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A. 将【A】句中的“加强”改为“增强”。

B. 将【B】句中“虽然”调到“不能”之前。

C. 将【C】句中的“能否”或“否”删去。

D. 将【D】句中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交换位置。

5. 完成下列小题(1)下面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你把他完整地抄写下来,并加上标点符号。

(2)从写作手法看,下列诗歌与上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A.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B.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C. 《卜算子•咏梅》(陆游)D. 《望岳》(杜甫)二、阅读。

(46分)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

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③”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④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⑤以时发者也。

(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①楚之逐臣:指屈原。

②薄丛:贫瘠的丛林。

③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语出《周易》,意思是君子避世,乐在其中,故无烦闷,即使不为世人所赞同,亦无烦闷。

不见是,不被赞同。

④萧艾:艾蒿,味臭,喻指小人。

⑤含章:包含美质。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①亭亭净植.②濯.清涟而不妖③陶后鲜.有闻④士之才德盖.一国⑤自古人知贵.兰(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兰甚.似乎君子/王之弊甚.矣B.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太守与客来饮于.此C. 不为无人而不芳./野芳.发而幽香D.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是.亦不可以已乎(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②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4)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5)【甲】文和【乙】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①理直气壮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好,我有理呀,怎么就不能气势足一点呢?别忘了。

我们老祖宗还有一句话呢——有理不在声高,得理还须饶人。

如果是对待敌人,对待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我们当然要“理直气壮”。

现实中,这样深仇大恨的对立毕竟很少。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指出:“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

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因此,发现了别人的不足,理直气壮地直接指出,不如理直气和地巧妙指出。

后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够体现出批评者的涵养和气度。

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亲眼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另一名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接受批评。

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

”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陶行知先生不愧为人民教育家,在批评这件事上,没有理直气壮、盛气凌人,技术含量相当的高。

③理直不必气壮,这需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得饶人处且饶人,需要有一种自律和自我控制的修养。

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这不但是一种宽容与谦让,更显示了一种风度与涵养,能够让你有一个更为和谐友好的人际氛围。

(节选自《理直何必气壮》,有删改)材料二:①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

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

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

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②据说..,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之类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

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460铜币。

很少理财的周作人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300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

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

于是,一天晚饭后,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

周先生见了。

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

“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

③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

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

进而改正错误。

而非以理压人,以理制人。

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使你再占理。

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

所以,周先生理直气不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最终使其改邪归正。

胸襟博大,厚德载物,这般君子气度,如何能不令人敬重、信服?(节选自《理直不必气壮》,有删改)(1)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第①段提出论题,并引用洪应明的话告诉我们,发现别人的短处,不要以短攻短,以顽济顽,而要理直气和,方能够体现涵养和气度。

B. 材料一第②段举陶行知批评教育学生的例子,为了说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陶行知不愧为人民教育家的观点。

C. 材料二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据说”,意思是根据别人说,表明文中所举的周作人事例的真实性并不确定,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D. “理直气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符合人们的认知,然而两则材料却说“理直不必气壮”,这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2)议论性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有时会使用某些词语,如关联词,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

试从材料二第①段中找出一个这类的词语,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3)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从正反两方面说说为什么“理直不必气壮”。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心如墙雁翎①老范和老杨是一对邻居,两家的院子共用一堵墙,墙东边住的是老范,他是一个工厂的工人,墙西边住着的是老杨,是一个单位的局长。

老范和杨局虽然地位悬殊,但两人都爱喝茶,平日里没事就凑在一起品茶评茶,这么多年走过来,就成了老熟人。

②一天,老范下班回家,刚走进院子关上门,一转身,突然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向他扑来,老范吓得一下子瘫倒在地,定睛一看,才发现眼前竟是一条健壮的大黑狗。

老范见黑狗并没咬人的意思,这才战战兢兢站起来,心里却很疑感:这只狗到底是哪里来的?突然,老范发现地上有一堆狗屎,脸一下子变绿了。

老范有洁癖,最看不惯这些东西了。

③正在这时,杨局来敲门。

老范就把那只来历不明的黑狗指给他看,杨局微笑说:“这只狗是前几天乡下一个亲戚送我的,兴许这狗在乡下野惯了,就从墙头跳过来了。

”老范这才明白过来,这本是一个大院改成的两小院,院子的其他三面墙都高,只有中间这堵后加的墙要低些,只有一人多高,因此狗一使劲也就跳了过来。

④杨局踢了狗一脚,呵斥道:“我叫你乱跑,等回去就拿链子拴了你。

”说完就带着狗回去了。

⑤老范心想,狗拿链子拴了,一定不会再跳过来了吧。

可是他第二天下班回家一看,那只黑狗又在自己院子里了,接着老范又发现了一堆狗屎,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恰在这时,杨局又来了,他看到地上的狗屎,就踹了狗两脚,嘴里骂道:“再乱跑,就把你卖到火锅店去!”⑥老范问:“你不是说要拿链子拴它吗?”杨局叹口气,指了指狗的脖子老范仔细一看,狗脖子上有一道深深的勒痕,甚至都能看到血肉了。

这都是它极力挣脱链子的结果,看来这狗性子太烈,老范也只得无奈地摇摇头。

⑦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黑狗天天跳到老范家的院子里来拉屎。

到了周末,这天老范提前下了班回家,走进院子一看,还好,狗还没有跳过来。

正在这时,突然有一团东西从杨局那边的院子里抛了过来。

“啪”的一声落到了自己的院子中央,老范一看,竟是一大块新鲜的骨头,紧接着,那只黑狗就“呼”的一声跳过墙来,叼起骨头便大口啃起来,那副饿极的样子,就像一天没吃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