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探讨和传颂的话题,其中既有悲壮的故事,也有轻松幽默的趣闻。
下面就来分享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魅力。
1. 鬼谷子与迟到的学生相传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学生必须准时出席上课,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有一次,一个学生迟到了,他匆忙赶到鬼谷子的门前,却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不在家”,学生大惊失色,以为鬼谷子已经出走,于是跪在门前苦等。
结果过了半天,鬼谷子走回来了,看到学生跪在门前,笑着说:“你晚到了,我已经出去追寻天地间的奥秘了。
”2. 屈原投江与龙王相助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因忠于国家,被贬配到远方。
有一天,他在汨罗江投江自尽,龙王见状,派遣蛟龙将他救了上来,并护送他离开。
这便是“屈原投江,龙王相助”的典故。
3. 刘备三顾茅庐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一段佳话被传颂至今,展现了刘备对人才的珍视和诸葛亮才华横溢的风采。
4. 秦兵马俑的发现197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兵马俑陵被发现,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迹,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5. 拔舌自缚的郑和郑和是明朝的航海家,他曾在航行途中遇到险情,为保全船员安全,郑和决定拔舌自缚,这一举动展现了郑和对船员的保护之情。
6. 华盛顿的樱桃树之谎据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被发现偷吃樱桃,他害怕被父母责罚,便编造了一个说辞。
这个故事引发了后人对于华盛顿诚实品德的深入探讨。
7. 《元宵节的前一天》描绘了元宵节欢乐的场景《元宵节的前一天》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庆典的热闹氛围和人们的快乐心情。
8. 孔子与须陀树孔子曾在须陀树下讲学,他的弟子子贡问他:“须陀树为何这么大?”孔子答曰:“因为有礼。
”这段典故讲述了礼仪的重要性。
9. 独行蛮荒的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严酷的监禁下仍能独行蛮荒,著有《史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献。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古代典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它们蕴含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历史、文化和民俗,继承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在古代典故之中,有些是较为知名的,也有一些则更为冷门。
本文收集了20个小故事,旨在让读者了解更多的古代典故。
一、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出自北宋爱国词人苏轼的《赤壁怀古》,据史料记载,太守到访,苏轼请其听曲,拨起琴来弹奏了一曲古琴:“高山流水”。
曲罢众人反复纳闷:“苏子久不归,何以今日而至此?” 苏轼淡淡笑道:“吾闻此山乃名山,有高山流水之胜景,在此一晤,使余忘归。
便今晚赖此而宿。
”二、盲人摸象“盲人摸象”出自《庄子·外物》。
庄子的故事说,一天,盲人手摸大象,一个人握住大象的腿,认为是棕榈树,抱住它的耳朵,认为是团扇,抚摸大象的鼻子,更以为是口袋,他们彼此争执不下。
这则典故寓意认知和经验的局限性、相对性的重要性。
三、三位求学者“三位求学者”是唐朝人李群威的故事,讲述了三个人争相留在墓碑上,以寻求墓主人的教诲(因为那里埋葬了一位贤士)。
墓主人的妻子出现并告知三人:“有徐子陵在,何必尔等扰我的恳思?”四、追风逐电朱自清《背影》中的“追风逐电”,原意是形容母亲迅速离开的样子。
在这个故事里,母亲离家时告诉儿子:“向南走,到人家问路,到吉庆街十字路口买饭吃。
”从此留下了对儿子一生的影响和成长。
五、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唐朝诗人陈陶所写的,描绘一个好饮酒的老人,借酒消愁,有时喜欢在山林间游荡、写诗作画,也许失意形如醉醺,但他的精神境界却很高尚。
六、“蒿庵训徒”著名文学大家刘复的《蒿庵训徒》讲述了一名武生到隐者处学艺,但隐者只教他了“文艺”,而不是武艺,这让武生很困惑,但他在奋斗中最终悟出了很多道理,从而成为了一名有远见的艺术家。
七、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讲述了七仙女化身为织女,遇到了牛郎,并相爱了。
他们结合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世人,并成为中国古代的重要的爱情传说。
30个历史典故

30个历史典故1.钱可通神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
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
”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
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
他更加光火了。
要求两天内结案。
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
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
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骑猪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
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
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
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
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
”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
见唐孟棨《本事诗。
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
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鸟尽弓藏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谋反,把他抓起来。
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
”见《史记。
淮阴侯列传》。
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
”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屏风误点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
孙权看到后。
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
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蒲柳先秋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
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
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
见《世说新语。
言语》、《晋书。
顾悦之传》。
后以“ 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摘要:1.介绍古代典故的含义和价值2.概述20 个古代典故小故事的内容3.分析这些典故的历史背景和教育意义4.总结这些典故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古代典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教育后人的佳话。
本文将介绍20 个古代典故小故事,并分析这些典故的历史背景和教育意义,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坚持不懈地挖山,最终感动天帝,天帝派来两位神仙把山移走的故事,寓意着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2.精卫填海:描述了精卫不断把小石头和树枝扔进大海填海的故事,寓意着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3.孟母三迁:讲述了孟母为了让孟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成长,三次搬家寻找更好居住环境的故事,寓意着母爱伟大,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陈涉世家: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领导人民反抗秦朝暴政的故事,寓意着勇敢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正义。
5.纸上谈兵:描述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战经验的故事,寓意着理论脱离实际,会导致失败。
6.岳飞精忠报国:讲述了岳飞忠诚于国家,勇敢抵抗外敌的故事,寓意着忠诚和英勇。
7.鸟尽弓藏:描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担心地方势力威胁中央,诏令各国王后宫女子、皇子、宗室贵族移居咸阳的故事,寓意着权力斗争的残酷。
8.负荆请罪:讲述了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寓意着勇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
9.渑池之会:描述了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的故事,展示了战国时期国家之间的外交斗争。
10.荆轲刺秦:讲述了荆轲为报国仇家恨,潜入秦宫行刺秦王的故事,寓意着英勇无畏。
11.范进中举:描述了范进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的故事,展示了古代读书人追求功名的艰辛历程。
12.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讲述了刘邦诛杀功臣的故事,寓意着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险恶。
13.苏武牧羊:描述了苏武忠诚于国家,在匈奴牧羊十九年的故事,寓意着坚贞不屈。
中华典故500则

中华典故500则本文将精选500则中华典故,从历史传说到名人故事,从寓言故事到成语引用。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些中国传统典故的魅力。
一、历史传说1. 大禹治水在古代,《大禹治水》是中国四大文化神话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缩影。
传说大禹治水耗时九年,劝农耕田,引河直道,最终战胜洪灾,天下太平。
大禹治水成为了中国改革传统的代表,并且大禹治水也是大禹学堂的教育理念的来源。
2. 妲己在《山海经》中,妲己是商纣王的美女宠妃,她曾经勾结率领各部落反叛,最终被周武王所灭。
3. 吕布与貂蝉《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曹操手下的大将,貂蝉是国色天香的绝世美女,两人之间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
4. 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因为长得太漂亮,被迫牵延千里。
5.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是一个很感人的古代故事,她丈夫被强迫劳作,她在长城旁召集村民,想重新寻找丈夫的尸体。
6.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爱情传说,故事主要讲述了荆宁和白素贞之间的爱情故事。
7. 梁山泊《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宋江和他的几百兄弟反抗腐败官员的故事。
8.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三国时期的群雄争霸和英雄豪杰之间的恩怨情仇。
9.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个故事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10. 燕郊说葛《燕郊说葛》是《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主要讲述了齐国人葛文的故事,作为后人向往和学习的榜样。
二、名人故事11. 孔子的言行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成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12. 孟子说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言行对后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3. 关公关公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的忠诚和义气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14. 范蠡的为山移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贤臣,他通过为山而移水的举动,成就了岳州。
15. 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的用兵谋略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实用版3篇)目录(篇1)1.介绍古代典故的来源和意义2.分析古代典故的 20 个小故事2.1 故事一:盘古开天辟地2.2 故事二:女娲造人2.3 故事三:伏羲画卦2.4 故事四:神农尝百草2.5 故事五:夸父追日2.6 故事六:精卫填海2.7 故事七:燧人氏钻木取火2.8 故事八:愚公移山2.9 故事九:孟母三迁2.10 故事十:岳飞精忠报国2.11 故事十一:诸葛亮空城计2.12 故事十二:陈涉世家2.13 故事十三:纸上谈兵2.14 故事十四:东施效颦2.15 故事十五:狼来了2.16 故事十六:塞翁失马2.17 故事十七:愚公与智叟2.18 故事十八:鸟尽弓藏2.19 故事十九:破釜沉舟2.20 故事二十:卧薪尝胆正文(篇1)古代典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来源于古代的历史、神话和民间传说,经过长期的传承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故事体系。
在这些典故中,有 20 个小故事尤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首先,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是关于天地万物起源的神话传说。
盘古在混沌之中诞生,用斧头砍开天地,死后身体化为山川大地。
女娲则用五彩石修补天空和大地,用黄土捏制人类,创造了人类社会。
伏羲画卦揭示了古代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他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创立了八卦,用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
神农尝百草和燧人氏钻木取火则反映了古代先民对生活技能的探索。
神农氏亲自尝试百草,辨别其药用价值;燧人氏则通过观察鸟兽用火,发现了火的用途,从而教人取火。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等故事则传达了古代先民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夸父追赶太阳,试图抓住它以享有无穷的光明;精卫填海,不顾艰难,用嘴叼木头和石头往大海里填;愚公移山,坚定地相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终有一天能搬走太行、王屋二山。
诸葛亮空城计、陈涉世家、纸上谈兵、东施效颦、狼来了、塞翁失马等故事则来源于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它们展现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勇敢和狡猾。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 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妃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结果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2、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3、负荆请罪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廉颇听说后,便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4、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
回国后,他立志报仇雪耻,睡在柴草上,每天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激励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5、三顾茅庐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
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6、望梅止渴曹操率领部队行军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
于是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暂时缓解了口渴,得以赶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7、指鹿为马赵高想要叛乱,恐怕朝中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
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
古代的30个经典故事

古代的30个经典故事我国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这一段时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典故,今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经典故事。
1、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
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3、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
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1.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鲍叔牙为了救父亲,割股献血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鲍叔牙的父亲被敌军俘虏,敌人要求他出示自己的高德,否则就将杀死他的父亲。
鲍叔牙辗转思考,最终决定割下自己的股肉,用以证明自己的孝心,救父于危难之中。
2. 战国时期,孟子为了教育学生,选择在梁山伐木的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作为一位优秀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选择在梁山伐木来教育他的学生。
孟子选择这个地方因为梁山上风景秀丽,飞瀑泉声,希望学生在如此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更加专注和用心学习。
3. 汉朝时期,刘备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汉朝时期的刘备,为了求援于曹操,放弃了所有的随从和兵马,独自骑着一匹马千里走荆襄。
刘备的独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忠诚和担当。
4. 相国寺,唐代玄奘取经的故事
唐代唐太宗年间,佛教高僧玄奘出生在陕西宝鸡,为了取经,他穿越沧海,踏过山川,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了印度。
在他取经之路上,有一个重要的地点就是位于西安的相国寺,这个寺庙成为了他向西方求取佛经的起点。
5. 宋朝时期,岳飞对抗金军的故事
北宋时期,南方遭受金国的威胁,岳飞作为南宋的将领,奋勇抵抗
金军的入侵。
他率领军队一次次与金军激战,展现了坚守家国的决心
和勇武精神。
6. 五代十国时期,杨家将的英勇事迹
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家将,是指杨业及其家族的后代。
他们以忠诚、
聪明、勇敢而闻名。
在他们的带领下,他们一次次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保卫了自己的家园。
7. 明朝时期,钟馗降妖伏魔的故事
明朝时期,钟馗作为一位神仙,专门降妖伏魔。
他经常在夜晚巡逻,保护百姓的安宁。
钟馗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
的形象之一。
8. 清朝时期,岳阳楼的传说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是古代文化遗址之一。
岳阳楼有一段传说,说是岳阳楼的“开山之祖”萧照被水怪吞噬,他的爱人陆李义丧失双眼后,借下载郡字写得一副对联:“开山设法定湖神,哀哭无知声月近”,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变化。
9.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
情故事。
这段故事表达了纯真的爱情和人性哲理,被视为中国文学的
经典之作。
10. 西夏王朝,李元昊建立西夏的故事
西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异族政权,西夏王朝的建立者是
李元昊。
李元昊勇武善战,他率领部队不断拓展领地,最终建立了西
夏王朝。
11. 唐朝时期,白居易与妓女李师师的爱情故事
唐朝时期的大诗人白居易与妓女李师师之间有一段深情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师师的爱慕之情,这段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
爱情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12. 北魏时期,燕昭王与貂蝉的传说
在北魏时期,有一位燕昭王,他迷恋上了美艳的貂蝉,不顾一切地
追求她。
这个传说成为了中国古代的宫廷故事,也被后世的文人墨客
所吟咏。
13. 明朝时期,朱棣攻破奇兵赵良佐的故事
明朝时期,朱棣在攻占敌军时遭遇到一个受命守城的奇兵赵良佐。
他巧妙地利用了赵良佐的才能,让他帮助自己攻破城池。
这个故事表
达了智勇双全的特点。
14. 春秋时期,孟尝君的智慧故事
孟尝君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大臣,他以智慧和才能著称。
他通过
智慧和机智,多次化解了齐国内外的危机,帮助国家度过难关,深得
君王的赏识。
15. 战国时期,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
项羽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与虞姬之间有一段动人的爱情
故事。
项羽为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情感,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
败和悲剧。
16. 汉朝时期,借箭的故事
在汉朝时期,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解决了没有箭矢的难题,他巧妙
地利用了风力和羽毛,成功地借到了箭矢。
这个故事表达了智慧和机
智的特点。
17. 明朝时期,高智商的徐渭的故事
明朝时期,徐渭是一位智商极高的文人,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成为明朝的一位重要官员。
他以他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对社会和国家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8.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三次御河的故事
康熙皇帝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三次御河,为了保
护百姓的生活和安全。
他的御河行动展示了他的担当和关心民众的品质。
19. 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七纵的故事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以他的智慧和机智,曾七次七纵敌军,逃脱敌
军的围追堵截。
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战略策略。
20. 清朝时期,郑成功驱逐荷兰的故事
在清朝时期,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抗击外敌的爱国将领。
他率领军队成功扫荡了荷兰殖民者,驱逐了外敌,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