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年对口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

(完整版)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

模拟一一、基础知识(共8 小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暴殄天物寡廉鲜耻老牛舐犊忝为人师....B.轩然大波头晕眼花衬着氛围故弄玄虚....C.暴虎冯河阿谀逢迎奉若神明披头散发....D.怙恶不悛才情俊逸工程竣工田地龟裂....2. 以下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A.新建的这座商业大厦,装饰得金璧绚烂。

B.只需你此后不再犯相同的错误,过去的事就一笔勾消。

C.此次舞蹈大赛是她展露头脚的好机遇。

D.教和学,两者既对峙,又一致,相辅相承。

3. 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适合的一组是()①市电视台花巨资购进最初进的电视转播车,大大提升了新闻的性。

②本没有什么深意的一件小事,他却恰恰喜爱认真。

③社会公德要求我们不可以以任何原因奉养父亲母亲的义务。

A.时效思索推辞B.时效商酌推辞C.实效商酌推托D.实效思索推托4. 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适合的一句是()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常常听得入迷入化,有时听起来竟忘掉了吃饭和睡觉。

....B.这位教授正在课堂里侃侃而谈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捕....归案。

C.听闻这位气功大师可以功发疾消,今日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一样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修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5. 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固然最后结果不过平手,但国安足球队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保卫了榜首的荣誉。

B.中东形势依旧动乱,原油价钱大幅上涨将对全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远景也所以蒙上了暗影。

C.近期,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 实现了重点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工作,领先达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D.一个公司假如不考虑盈余,一昧地让利,那么这个公司就不会有长远的生命力,消费者获得优惠也是临时的。

对口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对口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fú)轻歌曼舞(màn)B. 纷至沓来(tà)恣意妄为(zì)C. 倾盆大雨(pén)振聋发聩(zhen)D. 惊心动魄(pò)窃窃私语(qiè)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和自信。

C.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

D.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锻炼、视力下降的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性格很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

B.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C. 这位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让听众受益匪浅。

D. 我们要抓住机遇,不能错失良机。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张华焦急地问。

B. 她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

C.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

D. 他从山区来,穿得很单薄,显然没考虑到北京的寒冷。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智能家居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引发了一些担忧。

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讨论不绝于耳。

一些人担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工作岗位将被取代,导致失业率上升。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会对某些行业产生冲击,但同时也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例如,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发展,将为这些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除了就业问题,人工智能的普及还引发了伦理和安全方面的担忧。

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基于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可能存在偏差。

(完整版)重庆对口升学语文模拟四(试卷)

(完整版)重庆对口升学语文模拟四(试卷)

模拟四一、基础知识(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联袂(mèi)愤懑(mèn)引吭(káng)高歌博闻强识(zhì)B.驯(xùn)良狙(jū)击六畜(xù)兴旺余勇可贾(gǔ)C.箴(zhēn)言要挟(xié)泥(ní)古不化要(yào)买人心D.剽(piáo)窃陨(yǔn)灭流水浅浅(jiān)不骄不馁(ně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写人物传记要实事求是,避免溢美之词,文字也应力求简炼。

B.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清新镌永,画也别具一格。

C.学习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浅尝辄止。

D.为了欢渡五一劳动节,厂工会决定组织全体职工去八一湖游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三峡两岸的峰峦、嶙峋的怪石,如绝妙的风景画,给人以丰富的遐思。

(2)新疆人内引外联携手开发的构思正缔结着旷世,聚四海,连五洲,吞吐八方风云。

(3)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不久将去瑞典参加仪式。

A.突出因缘受奖B.凸出姻缘受奖C.突出姻缘授奖D.凸出因缘授奖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微雕艺术家别树一帜,能在一根头发一样细的东西上,得心应手地随意雕刻。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答案

重庆对口高职升学考试语文模拟题一答案

模拟一
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CCABCBBD
二、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没小题4分,共20分)
ABDBA
三、翻译、默写(共2小题,共16分)
1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每小题2分,共6分)
(1)红藕香残玉簟秋
(2)便胜却人间无数
(3)食野之苹
四、记叙文阅读(共5小题,共22分)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一方面为田野之景:水晶般境界的水村;野趣横生的图画(崖边山脚的渡头,古陋洛水的小屋,远处的鸡鸣虫唱,山脚的村语,带着雨伞,挑着担子的行人)。

20答案:水晶似的境界;河流索回,岛屿棋布;温馨静谧,野趣盎然;色彩明丽,优美灵动,如诗如画。

(3分)本文所描述的那一方水域,虽未必就是作家的故乡,但作家倾注了类似于故乡的浓烈的热爱、赞美和思念之情,作家熟悉的水乡已经升华为自己精神上的家园。

(3分)
五、应用文与作文(共1小题,共10分)
21.下面这则应用文存在五处错、漏,请按要求指出并改正。

(共10分)
(1)标题(2)称呼(3)落款(4)面试的方式及地点(5)截止时间。

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着冷静悠然自得B. 神采奕奕恣意妄为C. 欣欣向荣遥不可及D. 悲欢离合惊心动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演讲比赛,他付出了很多努力,结果却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B. 她的书法作品获得了书法比赛的一等奖。

C. 这个工厂的生产效率非常高,产品远销海内外。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三个小时。

4.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英勇无畏,一举夺得了冠军。

(英勇无畏)B. 她的文笔非常优美,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如痴如醉)C. 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惋惜不已。

(一落千丈)D. 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只有……才……)B.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就……)C. 虽然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去上学。

(虽然……但……)D.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坚持下去吧。

(既然……就……)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春天故乡的春天,总是那么美丽、迷人。

每当春天来临,故乡的大地就会披上五彩斑斓的新装。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故乡的田野上,麦苗青青,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河水也变得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对口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对口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写夏夜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B. 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C. 文章结尾以“愿夏夜永驻人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文章通过夏夜美景的描写,暗含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通过描写夏夜的星空,引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B. 文章中“萤火虫”的描写,象征着人们的勤劳和善良。

C. 文章通过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文章结尾提出“愿夏夜永驻人间”,是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

3. 下列对文本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运用了白描、对比等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B. 文章通过描写夏夜美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C. 文章结尾以“愿夏夜永驻人间”作为全文的收束,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D. 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 下列对文本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B.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

D.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5. 下列对文本结构、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优美。

B. 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C. 文章结尾以“愿夏夜永驻人间”作为全文的收束,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D. 文章通过对夏夜美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6. 请简要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文章开头通过描写夏夜的星空,引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结尾以“愿夏夜永驻人间”作为全文的收束,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完整版)重庆对口升学语文模拟五(试卷)

(完整版)重庆对口升学语文模拟五(试卷)

模拟五一、基础知识(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拘.泥狙.击白驹.过隙与时俱.进B.丰腴.舆.论向隅.而泣喁.喁私语C.蹉.跎挫.折措.手不及厝.火积薪D.舵.手跺.脚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A.这篇文章不仅有文采,而且行文言简意垓。

B.不要国格、不要人格的人,当然要为人民所不耻。

C.夏洛克坚持履行契约,他要借法律条文报负。

D.人们都讨厌他那种玩事不公的态度。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她不住自己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

②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是从已灭绝的古猿而成的。

③雪峰的红光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A.掩盖演化映衬B.掩饰演变映照C.掩饰演变映衬D.掩盖演化映照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B.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加入WTO之后,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D.《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句是()A.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样的生活的。

(完整版)重庆对口升学语文模拟四(试卷)

(完整版)重庆对口升学语文模拟四(试卷)

模拟四一、基础知识(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联袂.(mèi)愤懑.(mèn)引吭.(káng)高歌博闻强识.(zhì)B.驯.(xùn)良狙.(jū)击六畜.(xù)兴旺余勇可贾.(gǔ)C.箴.(zhēn)言要挟.(xié)泥.(ní)古不化要.(yào)买人心D.剽.(piáo)窃陨.(yǔn)灭流水浅浅.(jiān)不骄不馁.(ně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写人物传记要实事求是,避免溢美之词,文字也应力求简炼。

B.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清新镌永,画也别具一格。

C.学习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浅尝辄止。

D.为了欢渡五一劳动节,厂工会决定组织全体职工去八一湖游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三峡两岸的峰峦、嶙峋的怪石,如绝妙的风景画,给人以丰富的遐思。

(2)新疆人内引外联携手开发的构思正缔结着旷世,聚四海,连五洲,吞吐八方风云。

(3)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不久将去瑞典参加仪式。

A.突出因缘受奖B.凸出姻缘受奖C.突出姻缘授奖D.凸出因缘授奖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微雕艺术家别树一帜....,能在一根头发一样细的东西上,得心应手地随意雕刻。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资料
重庆市2010年对口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每题3分,共48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21分)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告罄(qīn)臆造(yì)差遣(chāi)淳朴(chún)B.囫囵(hú)劫持(jié)参禅(chán)佝偻(gōu)C.肤浅(fū) 诽谤(pàng) 推诿(wěi)嫉恨(jì) D.蹂躏(làn)酷爱(kù)芜杂(wú) 吝啬(sè)
2、选出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蜚短流长储备流连忘返喧嚣
B. 微言大义踌躇肆无忌惮迁徙
C. 落英缤纷矫健变幻莫测雕饰
D. 殚精竭虑恪守不容直疑崛起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领导干部应该廉洁奉公,决不职权,谋取私利。

⑵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润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一般。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民主。

A、滥用消失权力
B、乱用消逝权力
C、乱用消失权利
D、滥用消逝权利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学习是踏踏实实的事情,那种只指望投机取巧获得成功的想法,是根本错误的。

B.今年我们村又是一个丰收年,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嬉戏,进
退维谷的环境是他们开心的乐园。

C.为了让分别数载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沟通信息,我们精心组织了联欢会。

D.每天下班回到家里,老张看到妻子已经将饭菜盛好放在餐桌上,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油然而生。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抗日名将杨靖宇的一生中,经历过无数次战斗。

B.2005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厄运突然降临到美国新奥尔良州人民的头上——飓风丽塔迫使200万人大疏散。

C.根据各部委调查统计情况预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旅客出游将呈现出游规模继续扩大、旅游产品更加丰富、热点地区更加分散、旅游方式将日趋多样等几大趋势,进行自助游、自驾游、探险游等旅游休闲项目的人数在黄金周期间将大大增加。

D.学校今年有超过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同学将参加今年的高职考试。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议论文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的文章运用的是立论的方法,不用驳论的方
法,驳论的文章运用的是驳论的方法,不用立论的方法。

B.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

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C.韩愈写《师说》的目的,是为了反抗流俗的不良风气,批驳错误的观点,建立新的
师道观念。

D.《劝学》的作者是荀况,他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

这篇作品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来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指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用心专一的道理。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走近森林
张志毅
①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

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

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

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

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

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②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

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③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

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

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④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

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niǔ)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

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⑤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

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

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⑥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 ~30吨氧气。

⑧。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引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

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8分贝。

⑨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