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铅锌矿资源
内蒙古铅锌矿分布

内蒙古铅锌矿资源简报铅、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在有色金属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约占10 种常用有色金属生产、消费总量的30% 以上。
铅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铅酸蓄电池)、铅管、合金等, 而锌主要应用于镀锌、制造黄铜和铸造合金。
我国铅锌矿资源丰富, 在铅锌矿地质研究、勘查、采矿及矿物加工工艺水平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是铅锌矿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总体看, 我国铅锌工业总体形势较好, 但在铅锌矿的勘查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我国铅锌矿资源分布1、世界铅锌储量与分布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15亿多吨, 铅储量7900万吨,储量基础17000万吨(表1)。
世界铅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四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见表1。
世界已查明的锌资源量19亿多吨, 锌储量18000万吨,储量基础48000万吨。
世界锌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秘鲁、美国和哈萨克五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见表2。
2、我国铅锌矿的储量与分布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11年底, 全国共查明铅资源储量万t ,查明锌资源储量基础万t。
我国除上海、天津和香港以外,各省区均有铅锌矿床产出, 但从富集程度和现有储量看, 主要集中于内蒙古、云南、甘肃、青海、广东、湖南和广西等7省区(图1),7省区合计铅和锌储量分别占全国铅和锌储量的% 和% 。
表1 世界铅储量分布表2 世界锌储量分布1998年〜2008年,中国铅矿山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年均增长率为%;精炼铅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年均增长率为%;再生铅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年均增长率为%。
同期,中国铅矿山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年均增长率为%;精炼铅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年均增长率为%;再生铅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年均增长率为%。
图1 全国铅锌矿产分布图3、我国铅锌矿资源特点( 1) 超大型、大型矿床少,但储量集中于超大型、大型矿床, 约占全国铅锌储量的50%以上。
再生铅中国概况

铅锌矿概述一、国内、国际行业评测中国铅锌矿储量居世界第二。
铅锌矿有产地700多处,主要为:黑龙江省的西林;辽宁省的红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营子;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诺、东升庙、甲生盘、炭窑口;甘肃省的西成(厂坝);陕西省铅硐山;青海省的锡铁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黄沙坪;广东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苏省的栖霞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厂;云南省的兰坪、会泽、都龙;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铅锌矿。
中国再生铅产业格局渐变铅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蓄电池、电缆护套、氧化铅和铅材,其中汽车蓄电池是铅消费的最大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金属铅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精铅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精铅消费国。
近年国内铅锌市场整体供求依然保持供不应求的局面,变化最大的是进出口量的波动。
而从产销对比情况看,消费需求呈现出逐步放大迹象的同时,产量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铅锌矿采选行业全年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8,824,494千元,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8,543,646千元;铅锌冶炼行业全年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8,755,914千元,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1,029,707千元。
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铅锌矿采选行业全年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41,312,690千元,累计产品销售收入49,692,399千元;铅锌冶炼行业全年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8,308,121千元,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14,788,191千元。
2005年精炼铅产量237.84万吨,再生精炼铅产量54万吨;精炼铅消费量193.97万吨,其中蓄电池耗铅比例在继续增大;2006年铅产量275.92万吨。
2005年国内锌产量为265万吨,同比下降0.66%,2006年国内锌产量为312万吨。
中国在全球铅锌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
但与铅锌生产、消费大国不相适应的是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当前国内铅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下降、产业结构不合理、冶炼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削弱。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所以进一步了解铅锌矿的成矿分布及类型,对野外找矿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
标签:铅锌矿资源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86011 我国铅锌矿总体分布及形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铅锌五大主产区域。
(1)东北铅锌主产区:东北地区是比较早的开发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铅锌矿总储量占全国80%,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2)湖南铅锌主产区:该区域产量丰富,而且都是富矿,大部分都利于开发利用。
(3)两广铅锌主产区: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广东的东北部连平与韶关交接带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
(4)滇川铅锌主产区:云南铅锌矿有很好的前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
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主产区: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
2 铅锌矿矿床的类型及成因2.1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铅锌矿床因为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型铅锌矿床。
花岗岩在结晶分异的时候产出的气体或者液体所形成,也可能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经过地下水的活化和淋滤从而让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起来形成花岗岩型的铅锌矿床。
岩体可大可小。
一般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
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
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经济效益:平衡发展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平衡发展的实践案例
某铅锌矿企业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某铅锌矿企业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环境安全
某铅锌矿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某铅锌矿企业采用环保型选矿工艺,降低废水、废气排放
平衡发展的前景展望
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添加标题
资源特点: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
添加标题
开发利用:主要用于冶炼、化工、电子等行业
添加标题
开发利用现状
铅锌矿资源在全球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中国、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家
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采矿、选矿、冶炼等环节
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重金属污染、土地破坏等
汇报人:
土地资源破坏:铅锌矿开采活动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添加标题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要求
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目标和计划,确保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01
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推广清洁生产等
国际环境保护政策与实践
01
国际环境保护政策: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政策制定
05
国际环境保护法规:各国在环境保护法规方面的制定和执行
03
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02
国际环境保护实践: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践经验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铅锌矿资源分布与储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铅锌 矿资源较少,储量较小
贵州省:铅锌矿资源较 少,储量较小
陕西省:铅锌矿资源较 为丰富,储量中等
中国铅锌矿资源的特点与优势
资源丰富:中国铅锌矿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多样性:铅锌矿种类繁多,包括铅矿、锌矿、铅锌矿等多种类型 品质优良:中国铅锌矿品质优良,铅锌含量高,杂质少 开采条件好:中国铅锌矿开采条件好,易于开采和加工 战略地位重要:铅锌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枯竭:随着开采量的 增加,铅锌矿资源面临枯
竭的风险
技术瓶颈:铅锌矿开采和 冶炼技术存在瓶颈,影响
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
中国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挑战
开采难度大:部分铅锌矿埋藏 较深,开采难度较大
环境污染:铅锌矿开采过程中 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如土壤污
染、水污染等
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铅锌 矿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则相对 匮乏
国家
铅锌矿资源需求:主要用于汽 车、建筑、电子等行业
铅锌矿资源供应:主要来自矿 山开采和再生资源
市场供需关系:目前全球铅锌 矿资源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
发展,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中国铅锌矿资源市场供需分析
供应方面:中国铅锌矿资 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云南、
四川、内蒙古等地
需求方面:中国铅锌矿市 场需求旺盛,主要用于冶
铅锌矿资源分布与 储量
汇报人:
目录
01 全 球 铅 锌 矿 资 源 分 布 02 中 国 铅 锌 矿 资 源 分 布 与 储 量 03 铅 锌 矿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与 趋 势 04 铅 锌 矿 资 源 市 场 分 析 05 铅 锌 矿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的 挑 战 与 对 策
中国铅锌矿主要产地储量一览表

企业3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量约1.5万吨
04
中国铅锌矿进出口情况
进口情况
2016年进口总量:9.4万吨 (金属量)
2015年进口总量:11.4万吨 (金属量)
01
2017年进口总量:7.4万吨
(金属量)
02
03
2018年进口总量:6.2万吨 (金属量)
04
05
2019年进口总量:4.9万吨 (金属量)
基础储量
基础储量指的是经济可采储量中扣除设计、采矿损失后所剩余的数量。 基础储量的特点是可长期利用。
经济可采储量
经济可采储量指的是在现有的经济和 技术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出有开采 价值矿产品的数量。
经济可采储量的特点是在一定技术经 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
03
中国铅锌矿产量情况
历年产量
2016年:12.7万吨
出口情况
2015年出口总量:3.5万 吨(金属量)
2017年出口总量:2.8万 吨(金属量)
2016年出口总量:3.2万 吨(金属量)
2018年出口总量:2.3万 吨(金属量)
进出口价格走势
进口价格趋势
近年来,中国铅锌矿进口价格呈下降 趋势。
出口价格趋势
与进口价格趋势相似,中国铅锌矿出 口价格也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 全球铅锌矿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 国内铅锌矿产量的增加所致。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部分小矿由于技术落后、 管理不善等原因,存在安 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严 峻。
环境保护与治理
01
02
03
04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矿 区居民和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
。
推广绿色开采技术
中国铅锌矿资源

第一节铅锌矿概述铅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
它是最软的重金属,也是比重大的金属之一,具蓝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点327.4℃,沸点1750℃,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如锌、锡、锑、砷等)制成合金。
锌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金属较晚,是古代7种有色金属(铜、锡、铅、金、银、汞、锌)中最后的一种。
锌金属具蓝白色,硬度2.0,熔点419.5℃,沸点911℃,加热至100~150℃时,具有良好压性,压延后比重7.19。
锌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制成合金或含锌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锌与铜、锡、铅等组成的黄铜等,还可与铝、镁、铜等组成压铸合金。
铅锌用途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
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
一、矿物原料特点铅锌在自然界里特别在原生矿床中共生极为密切。
它们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有类似的外层电子结构,都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并形成相同的易溶络合物。
它们被铁锰质、粘土或有机质吸附的情况也很相近。
铅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15×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盐岩9×10-6、页岩20×10-6。
锌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80×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盐岩20×10-6、页岩95×10-6。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的铅锌矿物约有250多种,大约1/3是硫化物和硫酸盐类。
方铅矿、闪锌矿等是冶炼铅锌的主要工业矿物原料。
二、矿石工业要求尽管现在已发现有250多种铅锌矿物,但可供目前工业利用的仅有17种。
其中,铅工业矿物有11种,锌工业矿物有6种(表3.8.1),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
矿石工业类型,以矿石自然类型为基础,按矿石氧化程度可分为硫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氧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30%)、混合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30%);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可分为:铅矿石、锌矿石、铅锌矿石、铅锌铜矿石、铅锌硫矿石、铅锌铜硫矿石、铅锡矿石、铅锑矿石、锌铜矿石等;按矿石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条带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等。
铅锌矿资源的开发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包括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等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评审、审批等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铅锌矿资源开发项目,分析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过程和结果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铅锌矿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程序,比较其优缺点 和适用性
估,提出相应的恢复措施
环境监测:对采矿活动进行
04 环境监测,确保生态恢复措
施的有效实施
法律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
05 规,确保采矿活动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人体健康影响
长期接触铅锌矿开采产生的 污染物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 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 尘、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对 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04
05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 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绿色开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绿色开采技术的研发方向和 重点
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案例和 效果
绿色开采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绿色开采技术对铅锌矿资源 开发的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意义
资源循环利用与废弃物处理
资源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
废弃物处理:采 用先进的处理技 术,降低环境污
绿色开采技术:采用环保、
01 高效的开采技术,减少对环
境的破坏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
04 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开采
和环保治理
循环利用:提高铅锌矿资源
02 的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浪
费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意
05 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环境监测与治理:加强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一、资源状况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A+B+C级3447万t。
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
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
二、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
其中,铅矿保有储量在150万t以上的有10个省、区,依次为云南609.71万t、广东412.97万t、内蒙古335.24万t、甘肃274.40万t、江西263.09万t、湖南246.75万t、四川200.56万t、广西181.22万t、陕西175.78万t、青海171.30万t,这10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铅储量的80%。
锌矿储量在200万t以上的有13个省、区,依次为云南2053.20万t、内蒙古1274.63万t、甘肃848.09万t、广西697.58万t、广东664.35万t、湖南641.84万t、四川513.68万t、河北383.27万t、江西367.30万t、陕西294.10万t、青海240.38万t、浙江238.46万t、福建221.87万t,这13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锌储量的90%。
全国铅锌矿分布及主要矿产地储量、利用情况见图3.8.1和表3.8.4。
铅锌矿储量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布比例:东部沿海地区,铅占26.2%、锌占25.2%;中部地区,铅占30.8%、锌占30.7%;西部地区,铅占43%、锌占44.1%。
三、资源特点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1)矿产地分布广泛,但储量主要相对集中几个省区。
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铅锌资源,但从富集程度和现保有储量来看,主要集中于6个省区,铅锌合计储量>800万t的省区依次为云南2662.91万t、内蒙古1609.87万t、甘肃1122.49万t、广东1077.32万t、湖南888.59万t、广西878.80万t,合计为8239.98万t,占全国铅锌合计储量12956.92万t的64%。
从三大经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铅储量占73.8%,锌储量占74.8%。
2)成矿区域和成矿期也较相对集中。
从目前已勘探的超大型、大中型矿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滇西、川滇、西秦岭—祁连山、内蒙古狼山和大兴安岭、南岭等五大成矿集中区。
成矿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和多期复合成矿期。
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铅锌矿床的成矿期,前寒武期占6%、加里东期占3%、海西期占12%、印支期占1.3%、燕山期占39%、喜马拉雅期占0.7%、多期占38%。
3)大中型矿床占有储量多,矿石类型复杂。
在全国700多处矿产地中,大中型矿床的铅、锌储量分别占81.1%和88.4%。
矿石类型多样,主要矿石类型有硫化铅矿、硫化锌矿、氧化铅矿、氧化锌矿、硫化铅锌矿、氧化铅锌矿以及混合铅锌矿等。
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床和铜锌矿床较多,而铅为主的铅锌矿床不多,单铅矿床更少。
4)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
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生Cu、Fe、S、Ag、Au、Sn、Sb、Mo、W、Hg、Co、Cd、In、Ga、Ge、Se、Tl、Sc等元素。
有些矿床开采的矿石,伴生元素达50多种。
特别是近20年来,通过综合勘查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证实许多铅锌矿床中含银高,成为铅锌银矿床或银铅锌矿床,其银储量占全国银矿总储量的60%以上,在采选冶过程中综合回收银的产量,占全国银产量的70%~80%,金的储量和产量也相当可观。
5)贫矿多、富矿少,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复杂的多、简单的少。
目前开采的矿床,铅锌平均品位3.74%,锌高于铅,铅锌比为1∶2.5,国外多为1∶1.2。
矿石组分复杂,有的入选矿石达30多种矿物,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微,结构构造复杂,属难选矿石类型,给选矿带来了困难。
地质大调查铅锌矿调查评价工作进展---------------------------------------------------中国地质调查局龙宝林2004-6-17一、我国铅锌矿基本情况1.铅锌是我国优势矿产矿资源根据储量套改情况,我国铅矿查明资源储量3481.80万吨。
锌矿查明资源储量9172.35万吨,储量及基础储量仅次于澳大利亚、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2.铅锌矿中小型矿床众多,大型、超大型矿床稀少在全部760处铅矿床中,大型矿床仅占1.5%;在全部806处锌矿床中,大型矿床仅占4.5%。
3.矿矿石类型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矿床品位普遍偏低我国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床和铜锌矿床较多,而以铅为主的铅锌矿床、独立铅矿床较少。
大多数铅锌矿床普遍共伴生铜、铁、硫、银、金等近20种元素。
铅矿床的品位以小于3%的贫矿为主,高于3%的探明铅储量只占全部探明储量的30%左右;锌矿床品位略高,但仍有约35%以上的探明储量的锌矿的品位小于4%。
4.我国铅锌矿产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有关研究资料,铅锌储量、基础储量保证年限不高,铅储量不足4年,锌5年;铅基础储量5.6年,锌7.4年。
可供规划利用的资源储量不多。
我国铅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根据储量套改结果统计,全国共有铅矿区810处,已利用479处,占资源储量的65%,占总储量的88%;锌矿区854处,已利用513处,占资源储量的76%,占总储量的93%;资源形势紧迫,不少矿山资源枯竭,已经或即将关闭,根据有关资料,至2010年将有82座县级以上矿山关闭,占矿山总数的42%,产能消失38%,即871万吨/年。
5.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已查明的储量远低于预测的资源量,据全国主要省区铅锌资源总量预测结果.未查明的资源量为5亿多吨,目前铅锌资源储量仅占25%。
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西部资源储量占全国近一半,但是单位面积储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大。
国土资源大调查取得的显著成果显示铅锌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二、铅锌矿调查评价工作部署与安排1999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铅锌矿一直是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主攻矿种,在“十五”初期(1999~2002年)部署开展的全国24个重要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其中有10多个重要成矿区带部署了铅锌矿调查评价工作。
2003年工作部署调整后,铜、富铅锌等国家战略性矿种勘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重要铅锌成矿远景区和重点勘查区调查评价取得显著成果。
1999~2003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安排铅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123项,目前已经结题项目54项,正在实施69项。
涉及铅锌矿调查项目安排经费36218万元,占(占全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经费的32.1%);安排钻探工作量16,4604米,占全部钻探工作量的30.1%。
其中以铅锌为主的项目安排资金11765万元,占全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经费的10.4%。
三、主要进展与成果1999年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铅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重要成果。
在我国一些重要成矿区(带)如西南三江、西秦岭、豫西南、闽中等,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矿产地。
在一些重要勘查区,如甘肃代家庄、陕西马元、河南湍源、福建八外洋、云南芦子园等,找矿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资源量。
在一些成矿区,如湘西—鄂西—桂北、青海南部、攀西等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的矿床和找矿线索。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2003年国土资源大调查新发现铅锌矿产地近70处,已结题项目累计提交新增资源量(333+3341)2500万吨。
根据目前工程控制情况,以及对所有在建项目评估的结果,预计到2005年累计提交新增资源量铅锌5000万吨。
主要成果简介1.西南三江地区发现和评价的主要铅锌矿床有南汀河芦子园、藏东拉诺玛、四川砂西等一批大中型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估算铅锌资源量1000余万吨。
(1)云南镇康芦子园铅锌矿:是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云南南汀河地区铅锌银矿评价初步评价的一个具有超大型规模的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
铅锌矿体产于寒武系沙河厂组二、三段之大理岩、板岩、片岩的层间破碎带及断层破碎带中,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分为Ⅰ、Ⅱ、Ⅲ3个矿带。
Ⅰ号矿带位于矿区北西部,矿化带长约500米,宽8~40米,由8个矿体组成,单个矿体地表长一般长50~100米,厚1~2米。
矿体平均品位铅(0.78~1.96)×10-2,锌(1.30~7.00)×10-2。
Ⅱ号矿带位于矿区中部,已控制矿化带总长约2300米,目前圈定规模较大的铅锌矿体5条,其中II-V3长3350米,控制斜深370米,水平厚度0.76~26.22米,单工程平均品位铅(0.70~2.76)×10-2,锌(2.14~13.15)×10-2。
Ⅲ号矿带位于矿区之南东部,长约500米,矿化带宽度150米,矿体赋存于寒武系沙河厂组第三段中上部之结晶灰岩、大理岩中,单矿体呈脉状产出,一般长约100米,厚1~3米。
单矿体平均品位铅(0.65~2.63)×10-2,Zn1.54%~3.58%,矿石类型为氧化铅锌矿石。
经对Ⅱ号矿带各主矿体工程控制部分进行估算,铅锌资源量(333+3341)达180万吨,矿区远景资源量大于200万吨。
(2)西藏拉诺玛铅锌多金属矿,矿区位于藏东昌都地区。
矿区中段地表圈定主矿体一个,长1.7千米,平均厚16.6米,硐探中控制原生矿体厚47米,控制斜深60~170米不等。
在地表工程中,氧化矿石品位为:锌(0.5~23.77)×10-2,铅(0.5~20.93)×10-2,Ag(10~155)×10-6。
在深部硐探工程中,原生硫化矿石品位为:锌(0.8~9.3)×10-2,铅(0.7~33.44)×10-2,Ag11.7×10-6。
锌、锑等均达大型矿床规模,初步分析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
预计可铅锌资源量可达300万吨。
(3)四川砂西银铅锌矿,位于巴塘县,地处义敦岛弧带中段,矿区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变质砂岩、板岩。
矿体主要赋存于砂岩和板岩结合部位的顺层构造破碎带中。
经预查圈定矿体8个,其中主矿体3个,呈大脉状、透镜状。
①号矿体长4450米,厚0.84~5.45米,控制最大斜深260米,银品位(129~1041.17)×10-6,铅(0.53~17.53)×10-2,锌(0.62~19.2)×10-2;②号矿体长3700米,厚0.91~1.61米,控制最大斜深258米,含Ag(63.5~240)×10-6,铅(0.75~7.83)×10-2,锌(0.18~2.00)×10-2;③号矿体5个工程控制,长2450米,厚0.9~1.54米,含银(33.82~1421)×10-6,铅(1.02~29.42)×10-2,锌(0.15~0.6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