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苏州自然地理环境

苏州自然地理环境苏州自然地理环境苏州是一座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它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东部,东邻上海,濒临东海,南连浙江。
西傍无锡,北枕长江。
行政区辖苏州、常熟、太仓、昆山、吴江、张家港等市(县),其地理座标为:北纬30o46'(吴江震泽镇南)~32o02'(张家港江心岛),东经120o11'(洞庭西山西)~121o16'(太仓浏河镇长江江心),南北、东西之间的距离都在142公里左右。
全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约4660平方公里,水面约3607平方公里,丘陵约221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54.9%、42.5%、2.6%。
1998年,全市总人口达585.35万人,其中市区为107.25万人。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稳步递增,是全国第五位有持久发展潜能的城市,也是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之一。
按照综合性、发生学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原则,苏州市自然综合区划的等级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
苏州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两季较短。
≥10℃日积温为4991.9℃,年平均气温15.7℃,1月份平均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9.8℃;7月份平均气温为28.2℃,平均最高温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40℃;无霜期约233天,平均初霜期在11月15日~11月20,平均终霜期:西部为3月20日~3月25日,东部为3月25日~3月31日。
本地区灾害性天气严重时会出现低温冻害,如1958年1月上旬,最低气温曾下降至-9.8℃;盛夏高温及干旱期可达20~30天,如1986年8月30日气温高达36.6%,1987年7月上、中旬,37℃以上的高温持续了20多天,造成了伏旱。
雨量充沛,降水量约1063毫米,集中在4~9月中的六个月中,最高月份为6月(165毫米),最低月份是12月(40.7毫米)和1月(42毫米);历史上最多的一日降水量曾发生在吴江:334毫米;苏州~昆山之间:292毫米;太仓230毫米。
苏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苏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 (1)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年限和基期 (1)第二章规划基础和背景 (2)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2)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情况 (2)三、矿产资源潜力及供需状况 (4)第三章规划原则与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规划基本原则 (6)三、规划目标 (6)第四章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 (11)一、地质调查 (11)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1)三、矿产资源勘查 (12)第五章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15)一、开采总量与矿山数量控制 (15)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 (15)三、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6)四、矿业市场构建 (17)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18)一、生态矿业建设 (18)二、新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18)三、在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18)四、已整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18)五、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18)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19)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20)第七章地质灾害防治 (22)一、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2)二、建设和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 (22)三、实施地质灾害减灾工程 (22)附图1 苏州市矿产资源分布图附图2 苏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附图3 苏州市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评价规划图附图4 苏州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附图5 苏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附图6 苏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第八章规划保障措施 (23)一、完善规划体系 (23)二、加强组织协调 (23)三、加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23)四、加大资金投入和引进 (23)五、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23)第九章附则 (25)附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一)目的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时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落实《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和《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合理调整矿业结构布局,促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切实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提升地质矿产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能力,实现矿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特编制《苏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苏州地质概况

苏州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条件1、气象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lO日)。
多年平均降水量l128.9mm,最大年降水量1611.7mm(1962年),日最大降水量343.1mm(1962年9月6日),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195l~1984年苏州气象站资料)。
2、水文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
太湖水域面积2250km2,总蓄水量90亿m3(临界量),全湖平均水位2.12m,湖水水深达3.33m。
阳澄湖群:主要有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外,其余均在2m左右。
湖泊之间河汊通连,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
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山塘河、胥江、元和塘等河道连通江海,不同程度受潮汐影响。
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环城分布,箭河沿干将路中部流过。
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2.8~3.0m,其年变幅lm左右。
(二)地形地貌苏州地区西部为低山残丘与山间洼地相间,低山残丘由构造剥蚀形成,标高多在100~200m之间,其中,窟窿山高341.7m,南阳山高338.2m,西山岛缥缈峰高336.6m,为区内制高点,其相对高差可达300余m。
评估区西段附近有灵岩山海拔标高182m、天平山201m、狮子山114.5m,均由花岗岩组成;还有何山海拔63.8m;岩性为火山喷发岩。
山间洼地由冲洪积与冲湖积物组成。
苏州东部地区则为广阔的冲潮积平原。
多湖群、河塘分布,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
评估线路主要在平原与山间洼地通过。
地势平坦,海拔标高2~4m,由西向东微倾。
江苏矿产资源

江苏矿产资源2008-2-2一.矿产资源概况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长江、淮河及古黄河的下游。
矿产资源种类较为齐全,分布相对集中,优势矿产和特色矿产明显,重要的工业原料矿产仍显不足。
具有矿产种类多,人均占有少;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非金属矿产多,支柱性矿产少以及资源二次综合利用潜力大的特点。
1949年至2005年间,江苏已发现的矿产资源133种,各类矿床、矿点1400处。
经探明有一定规模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1种,大、小矿床615处,其中:大型矿床94处,中型矿床151处,小型矿床370处。
主要有煤、石油、铁、铜、铅锌、钛(金红石)、银、锶、铌钽、石灰岩、白云岩、磷、硫铁矿、岩盐、芒硝、石膏、含钾岩石、蛇纹岩、高岭土、陶土、膨润土、凹凸棒石粘土、水泥粘土、大理岩、方解石、水晶及二氧化碳气等数10种。
按照矿产种类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及其它矿产三大类,其中:能源矿产155处,金属矿产138处,非金属及其它矿产322处。
此外,还发现和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矿产――地热水资源20余处。
江苏探明的固体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潜在总值近9000亿元,列在前10位的矿产有煤、岩盐、芒硝、石膏、水泥用灰岩、铁、鉓面用大理岩、熔剂用灰岩,制碱用灰岩、硫铁矿,合计潜在值占总值的92.40%。
保有储量名列全国前5位的矿产有28种,其中凹凸棒石粘土、玻璃用大理岩、二氧化碳气等6种矿产居于全国首位。
江苏矿产资源在分布上,地域性特征明显。
苏北以煤、铁、钛(金红石)、磷、岩盐、芒硝及建筑材料矿产为主;苏中以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及凹凸棒石粘土矿产为主;苏南则以冶金辅助原料及建筑材料非金属、铁、铅锌银、岩盐矿产为主。
主要矿产地大都分布在中心城市及城镇周边,临近交通线,社会经济基础好,开发条件优越。
江苏优势矿产主要有熔剂用灰岩、熔剂用蛇纹岩、岩盐、芒硝、水泥用灰岩、石膏、膨润土,凹凸棒石粘土、高岭土、陶土、水晶、二氧化碳气和铅锌银矿等。
江苏省东海县矿产资源状况及潜力

江苏省东海县矿产资源状况及潜力[摘要]主要介绍了东海县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状况、资源潜力及保证程度与可供性。
[关键词]矿产资源状况潜力1概述江苏省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西行第一县,闻名中外的“水晶之都”,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
县内有陇海铁路、白塔埠机场、连徐高速(G30)、沿海高速(G15)、310国道、204国道、S236、S323、S245省道,内河航运可抵长江、京杭大运河,构成水陆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东海县的现代地质矿产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几十年来,由原地质部华东地质局304队、徐州专区地质局一队,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第五地质大队、第六地质大队、第二水文地质大队、南京地质学校、地质研究所、中国地科院等单位及专业院校运用传统、现代技术手段先后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截止2009年末,县内基本完成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水文地质普查、1:20万地球化学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水文地质调查、1:5万区域航磁测量等工作。
近几年来,又完成地质环境调查、矿业权实地核查等工作。
县域内已完成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是一项高科技、高难度的创新性系统工程。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2东海县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2.1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截止2009年底,东海县已发现矿种39种,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现矿产地125处,其中金属矿产10种,能源及水气矿产4种、其它非金属矿产25种。
2.2非金属矿产优势突出水晶、脉石英、蛇纹石、榴辉岩系列矿产、地下热水、玄武岩、黄砂等非金属矿业以其质量好、规模大、易采易选、经济价值高而独具特色,优势突出,是东海县的主要特色矿产。
水晶是东海县的特色矿种,东海因盛产水晶而誉为“水晶之都”。
2.3主要矿产质量好,资源潜力大(1)水晶:是透明的石英结晶体,一般为无色,少量为烟灰、绿、紫、黄及粉红色等。
苏州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苏州地区矿产资源分布
概况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苏州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截止到2000年底,苏州市共发现矿产38种。
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27 种,其中非金属矿产为 5种,金属矿产为10 种,能源矿产为 1 种,正在开发利用的有8 种(见表1)。
水泥用灰岩、高岭土、花岗岩、建筑用砂石等非金属矿产及铅锌类金属矿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熔剂用灰岩、陶瓷土、银等矿产具有相对优势,高岭土、花岗岩以储量丰富、质量优异而名冠全国。
主要矿产资源较为集中的分布于吴中区和高新区·虎丘区低山丘陵地区,数量达80%以上,除银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和高岭土矿为地下开采外,大部分矿产为露采。
主要矿产地分布在城市规划区内,距离市区或城镇较近且较集中,公路、水路、铁路通畅,交通便捷,开发利用便利。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矿山开采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矿山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亦将越来越大。
苏州地处苏锡常下扬子东南部构造成矿区,矿产种类以铅、锌、银、铜、钽、铌、硫(锡)和高岭土为特色,迄今已发现多金属矿床(点)共28个,其中中小型矿床8个,矿点20个;超大型稀有金属钽铌矿床1个,小型铌矿床1个,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尤其是苏州西部,是省内铅、锌、钽、铌等矿产的重点找矿区域之一。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苏州也有很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潜力,而且在局部地区已经得到了开发。
表1苏州地区矿产分布表。
苏州地质概况

苏州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条件1、气象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与湿润、多雨,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就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lO 日)。
多年平均降水量l128.9mm,最大年降水量1611、7mm(1962年),日最大降水量343、1mm(1962年9月6日),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195l~1984年苏州气象站资料)。
2、水文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
太湖水域面积2250km2,总蓄水量90亿m3(临界量),全湖平均水位2.12m,湖水水深达3.33m。
阳澄湖群:主要有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外,其余均在2m左右。
湖泊之间河汊通连,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
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山塘河、胥江、元与塘等河道连通江海,不同程度受潮汐影响。
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环城分布,箭河沿干将路中部流过。
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与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2、8~3.0m,其年变幅lm左右。
(二)地形地貌苏州地区西部为低山残丘与山间洼地相间,低山残丘由构造剥蚀形成,标高多在100~200m之间,其中,窟窿山高341、7m,南阳山高338.2m,西山岛缥缈峰高336.6m,为区内制高点,其相对高差可达300余m。
评估区西段附近有灵岩山海拔标高182m、天平山201m、狮子山114.5m,均由花岗岩组成;还有何山海拔63.8m;岩性为火山喷发岩。
山间洼地由冲洪积与冲湖积物组成。
苏州东部地区则为广阔的冲潮积平原。
多湖群、河塘分布,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
评估线路主要在平原与山间洼地通过。
地势平坦,海拔标高2~4m,由西向东微倾。
苏州地质概况(2020年7月整理).pdf

苏州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条件1、气象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lO日)。
多年平均降水量l128.9mm,最大年降水量1611.7mm(1962年),日最大降水量343.1mm(1962年9月6日),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195l~1984年苏州气象站资料)。
2、水文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
太湖水域面积2250km2,总蓄水量90亿m3(临界量),全湖平均水位2.12m,湖水水深达3.33m。
阳澄湖群:主要有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外,其余均在2m左右。
湖泊之间河汊通连,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
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山塘河、胥江、元和塘等河道连通江海,不同程度受潮汐影响。
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环城分布,箭河沿干将路中部流过。
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2.8~3.0m,其年变幅lm左右。
(二)地形地貌苏州地区西部为低山残丘与山间洼地相间,低山残丘由构造剥蚀形成,标高多在100~200m之间,其中,窟窿山高341.7m,南阳山高338.2m,西山岛缥缈峰高336.6m,为区内制高点,其相对高差可达300余m。
评估区西段附近有灵岩山海拔标高182m、天平山201m、狮子山114.5m,均由花岗岩组成;还有何山海拔63.8m;岩性为火山喷发岩。
山间洼地由冲洪积与冲湖积物组成。
苏州东部地区则为广阔的冲潮积平原。
多湖群、河塘分布,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
评估线路主要在平原与山间洼地通过。
地势平坦,海拔标高2~4m,由西向东微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截止到2000年底,苏州市共发现矿产38种。
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27 种,其中非金属矿产为 5种,金属矿产为10 种,能源矿产为 1 种,正在开发利用的有8 种(见表1)。
水泥用灰岩、高岭土、花岗岩、建筑用砂石等非金属矿产及铅锌类金属矿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熔剂用灰岩、陶瓷土、银等矿产具有相对优势,高岭土、花岗岩以储量丰富、质量优异而名冠全国。
主要矿产资源较为集中的分布于吴中区和高新区·虎丘区低山丘陵地区,数量达80%以上,除银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和高岭土矿为地下开采外,大部分矿产为露采。
主要矿产地分布在城市规划区内,距离市区或城镇较近且较集中,公路、水路、铁路通畅,交通便捷,开发利用便利。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矿山开采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矿山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亦将越来越大。
苏州地处苏锡常下扬子东南部构造成矿区,矿产种类以铅、锌、银、铜、钽、铌、硫(锡)和高岭土为特色,迄今已发现多金属矿床(点)共28个,其中中小型矿床8个,矿点20个;超大型稀有金属钽铌矿床1个,小型铌矿床1个,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尤其是苏州西部,是省内铅、锌、钽、铌等矿产的重点找矿区域之一。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苏州也有很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潜力,而且在局部地区已经得到了开发。
表1苏州地区矿产分布表
序号矿区名称矿产名称
矿产
组合
地质勘查工
作程度
开发利用
情况
矿区
(床)规
模
1 吴县市阳山高岭土矿阳东矿区西矿段高岭土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2 吴县市西山祁山石灰石矿水泥用灰岩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 吴县市西山煤矿马村井煤炭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4 吴县市西山文化山石灰岩矿水泥用灰岩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正在开采中型
5 吴县市西迹山黄铁矿矿区铅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6 吴县市西迹山黄铁矿矿区锌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7 吴县市西迹山黄铁矿矿区硫铁矿(矿主要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石) 矿产
8 吴县市西山镇元山矿区水泥灰岩矿水泥用灰岩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正在开采中型
9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铜井
山矿段
铅矿
共生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10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铜井
山矿段
锌矿
主要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11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铜井
山矿段
硫铁矿(矿
石)
共生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12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西矿
段
铅矿
主要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13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西矿
段
锌矿
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14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西矿
段
银矿
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15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西矿
段
镉矿
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中型
16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西矿
段
硫铁矿(矿
石)
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17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东矿
段
铅矿
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18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东矿
段
锌矿
主要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19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东矿
段
银矿
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20 吴县市潭山黄铁矿、铅锌矿矿区东矿
段
硫铁矿(矿
石)
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21 吴县市光福镇遇里矿区铅锌银矿铜矿共生
矿产
详查正在开采小型
22 吴县市光福镇遇里矿区铅锌银矿铅矿共生
矿产
详查正在开采中型
23 吴县市光福镇遇里矿区铅锌银矿锌矿主要
矿产
详查正在开采小型
24 吴县市光福镇遇里矿区铅锌银矿银矿伴生
矿产
详查正在开采小型
25 吴县市城隍山瓷石矿陶瓷土单一
矿产
普查停采大型
26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多金属矿铜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27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多金属矿铅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28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多金属矿锌矿主要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29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多金属矿银矿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0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多金属矿铟矿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1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多金属矿镉矿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2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吴宅矿段铅锌银矿铅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3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吴宅矿段铅锌银矿锌矿主要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4 吴县市小茅山矿区吴宅矿段铅锌银矿银矿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5 吴县市阳山高岭土矿阳西矿区6-1
1线
高岭土
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6 吴县市阳山高岭土矿阳西矿区11-
18线
高岭土
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正在开采中型
37 苏州阳山西白龙寺高岭土矿高岭土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中型
38 吴县市阳北明矾石矿明矾石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39 吴县市东山煤田渡村井田煤炭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中型
40 吴县市戈家坞高岭土矿高岭土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大型
41 吴县市陈家沟铁矿铁矿单一
矿产
详查停采小型
42 苏州阳山高岭土矿阳东矿区沙墩头矿
段
高岭土
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正在开采中型
43 吴县市阳山东矿区羊眼睛高岭土矿高岭土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44 吴县市观山高岭土矿区及3-16线
南部地段
明矾石
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45 吴县市观山高岭土矿区及3-16线
南部地段
高岭土
主要
矿产
勘探(精查) 正在开采大型
46 苏州阳山白善岭高岭土矿高岭土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中型
47 吴县市阳山东矿区砂性高岭土观山矿
段
高岭土
单一
矿产
普查停采小型
48 吴县市东山煤田北部区煤炭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49 张家港市后塍-段山煤矿煤炭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50 苏州市胥口清明山玻璃用石英砂岩矿玻璃用砂岩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大型
51 吴县市俞石泉萤石矿普通萤石
(CaF2)
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中型
52 吴县市谈家桥铁矿区铁矿主要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中型
53 吴县市谈家桥铁矿区铜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小型
54 吴县市谈家桥铁矿区锌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中型
55 吴县市谈家桥铁矿区硫铁矿(矿
石)
伴生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小型
56 苏州善安浜铌钽矿铌钽矿(氧化
铌钽)
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大型
57 吴县市唐家墩铁矿铁矿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小型
58 张家港市沙洲煤矿煤炭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59 苏州横山铌铁矿区铌矿(铌钶铁
砂矿)
主要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小型
60 苏州横山铌铁矿区锆矿(锆英石
砂矿)
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小型
61 张家港市塘桥煤矿二区煤炭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62 常熟市常熟煤田一区煤炭单一
矿产
普查未利用小型
63 张家港市塘桥煤矿一区煤炭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小型
64 张家港市妙桥西井田煤炭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小型
65 张家港市妙桥东煤矿煤炭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未利用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