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铅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世界铅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世界铅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世界铅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2009-12-29 16:31:47)

转载

标签:

分类:行业动态及相关新闻

铅锌

矿床

储量

矿田

矿带

加拿大

杂谈

一、世界铅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1. 铅锌矿产资源丰富,保证程度高,且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到2005年底,世界铅矿资源储量15亿多吨,其中储量6700万吨,储量基础14000万吨;锌矿资源储量19亿多吨,其中储量22000万吨,储量基础45000万吨;这些已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秘鲁、南非、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等国家。

按2005年的实际开采量,目前世界已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仅其储量基础,即可分别满足全球使用43年与50年。

世界铅锌矿的主要工业类型有:喷气沉积型、密西西比河谷型、砂页岩型、黄铁矿型、矽卡岩型、热液交代型和脉状充填型。以前四类矿床为主,已查明铅锌储量占全球储量的85%以上,是当前地质勘查和开发的重点。特别是喷气沉积型铅锌矿床,单个矿床储量巨大,品位也很高。

世界铅锌矿集中分布的地区主要有:

北美西部的贝尔特-普塞尔盆地,其中加拿大的沙利文铅锌矿,铅锌储量超过2083万吨,铅锌品位达11.9%;美国克尔达兰银铅锌矿带,铅锌储量超过1000万吨,铅锌品位达11.8%;

加拿大育空地区的塞尔温盆地,铅锌矿石储量9亿吨;其中,盆地东缘的霍华兹山口矿区,铅锌储量850万吨,铅锌品位达7.7%;

加拿大地盾上提敏斯矿田中有世界著名的基德克里克矿床,铅锌储量就达952万吨,铅锌品位合计达6.42%,铜储量388万吨,铜平均品位2.46%;阿米斯克矿带中的弗林弗隆矿床,锌储量248万吨,锌平均品位4.25%,铜储量135万吨, 铜平均品位2.18%,同时还伴生金2.19克/吨,银40克/吨;苏必利尔构造区的克兰顿矿床,锌储量390万吨,锌平均品位6.5%,铜储量85万吨,铜平均品位4.82%。

加拿大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巴瑟斯特-纽卡斯尔矿化集中区已探明30多个矿床,其中,不伦瑞克12号矿床的铅锌储量就超过1070

万吨,铅锌品位合计达13%;纽芬兰岛矿带有100个左右的矿床,但以中、小型居多,其中的巴肯斯矿床, 锌储量108万吨,锌平均品位6%,铅储量23.4万吨,铅平均品位1.3%,铜储量37.4万吨,铜平均品位1.57%,伴生金1.5克/吨,银100克/吨;

美国阿拉斯加西北部铅锌矿化集中区的“红狗”矿田,铅储量667万吨,铅平均品位4.3%,锌储量2495万吨,锌平均品位16.1%,

伴生银储量12865吨,银平均品位83克/吨。

北美的铅锌矿化集中区还有密西西比河谷矿集区。

南美主要有秘鲁中北部多金属矿带,长1000公里,最近有新的发现,其中不乏巨大铅锌矿床。其中,90年代发现的圣格里高略交代型矿床铅锌储量693万吨,铅锌平均品位合计为9.52%;另一安塔米纳矽卡岩型矿床铅锌储量575万吨,铅锌平均品位合计为10.3%。

澳大利亚铅锌矿化集中区主要有:芒特艾萨内围区,产有至少6个巨型-大型多金属矿,铅锌储量1169万吨,铅锌品位合计为13.2%;巴顿海槽区东缘的麦克阿瑟河铅锌矿,储量达2580万吨,铅锌品位合计为13.6%;布罗肯希尔矿化集中区铅锌储量至少在5500万吨以上,铅锌平均品位合计高达25%;塔斯马尼亚岛的里德火山岩成矿带已发现矿床60余个,其中至少有4个大型矿,铅锌储量860万吨,银储量7400吨。

中亚地区的铅锌矿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主要有三条成矿带,其中,阿尔泰铜铅锌成矿带集中分布有多个大型多金属矿床,有的矿床已延伸到中国境内,其中的列宁诺戈尔斯克矿床,铅锌储量达380万吨,致密块状矿石品位为:铅15.2%,锌28.8%,银248克/吨;浸染状矿石品位为:铅2.5%,锌5.1%,铜0.11%,银25.4克/吨;济良诺夫矿田铅锌储量达500万吨以上,原生矿石品位为:铅1.7%,锌2.9%,铜0.3%,硫3.9%,其中,块状矿石平均品位为:铅12.34%,锌18.4%,铜1.53%,硫19.16%;东部的准格尔阿拉套成矿区发现10多个铅锌矿床,其中的一个成矿带长150公里,宽20~50公里,捷克利矿床铅锌储量550万吨,铅锌平均品位合计高达11%;西南缘的卡拉套多金属成矿带长600公里,宽数十公里,有多个重要矿床,其中沙尔基亚为一超大型矿,铅锌储量1239万吨,铅锌品位合计为4.13%。

朝鲜摩天岭成矿区有全球最大的检德铅锌矿田,由3个矿带、9个矿床组成,铅锌储量达7000万吨,铅锌品位合计为7%~10%。可能是由于勘探程度较低等原因,其储量未获得国际上的承认。该矿田与我国吉林荒山沟铅锌矿床、辽宁青城子铅锌矿田等,共同构成了中-朝元古宙铅锌矿带。

目前世界铅锌探明储量按储量基础计,只分别占世界铅锌矿资源量的9.3%,因此找矿潜力巨大。

2.铅精矿产量增长落后于精铅

2001年以来,世界矿山铅生产一直在310万吨的水平上徘徊。直到2005年,铅精矿产量才有所突破,达到336万吨,比上年增长7%;矿铅生产比较集中,2005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只有澳大利亚、美国、秘鲁、墨西哥、前苏联等6个国家,其中,前苏联产量181万吨,增长50%,成为世界矿铅生产增长最快的地区。

5年中世界铅精矿年均增长2.9%,而同期精铅产量由661万吨增加到755万吨,年均增长达3.4%;2005年的产量比上年增长9%。其中前苏联产量289万吨,增长31%,也是世界精铅生产增长最快的地区。

西方国家对铅锌废杂原料的回收十分重视,尽力将再生铅锌的生产推向更高水平,再生铅产量的稳定增长对精铅生产的稳定上升起着重要保证作用。2001~2003年世界再生铅产量由328万吨增加到340万吨;近2年再生铅产量有所下降,2005年产量只有326万吨。5年来,再生铅在精铅产量中的比例始终维持在50%左右。

3. 锌精矿产量达到高峰后出现连续下滑,精矿供应严重不足导致锌锭产量增长缓慢

世界矿锌生产量2003年一度曾达到957万吨的高峰,但此后却出现连续2年的下滑,2005年矿锌产量924万吨,比上年下降0.5%。矿锌生产较为分散,矿锌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有澳大利亚、美国、秘鲁、墨西哥、印度、爱尔兰等14个国家,其中,2005年前苏联产量269万吨,比上年下降5%,成为矿锌减产最多的地区。

铅锌精矿生产长期停滞的主要原因是,一个时期以来铅锌市场价格萎迷不振,造成对铅锌矿山的投资长期萎缩,新投产的大型铅锌矿山廖廖无几,而此时不少老矿山已经进入生产衰竭期;虽然随着近年来有色金属市场的复苏,全球对铅锌勘探和矿山建设的投资在2005年基本上恢复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矿山基本建设的周期长,近年的矿业投资多数还没有形成矿山生产能力,更不可能在市场出现明显短缺时发挥作用。

2001年以来,世界锌锭生产呈上升趋势, 5年中由922万吨提高到1016万吨,年均增长2. 5%,但近年增速趋缓,2005年仅比上年增长0.6%。精矿供应严重不足是导致锌锭产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4.精铅和精锌消费需求稳定增长,消费增长主要源于亚洲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恢复。

2001年以来,世界精铅和精锌的消费需求稳定而快速增长。据报道,近5年来精铅的消费量由656万吨提高到755万吨,年均增长3.6%,而2005年要比上年增长6.3%。其中,亚洲国家对精铅的消费量最大,2005年达346万吨,约占全球精铅消费量的46%;增长速度也最快,2005年的增速达6%,基本代表着全球精铅消费的总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世界精铅主要消费大国中,多数西方国家2005年的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除中国外,独联体的精铅消费增长最快,2005年达234万吨,比上年增长34%。

锌锭的消费需求呈现出与精铅相同的趋势:近5年来的消费量由878万吨提高到1024万吨,年均增长4%,但2005年只比上年提高2%。其中,亚洲国家对锌锭的消费量最大,2005年达531万吨,约占全球消费量的52%;增长速度也最快,2005年的增速达6%,明显高于世界增速。在世界锌锭主要消费大国中,只有美国和日本的

消费需求出现明显下降。

5.全球铅锌市场出现供应短缺由来已久。

近5年来全球铅锌市场呈现的几大特点:

一是矿山精矿生产增长速度赶不上铅锌冶炼能力的增速,出现了明显的精矿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以锌为例,西方市场上锌精矿的供需关系,早在2002年就由供应略微超过需求翻转为供不应求,2002年短缺38万吨,2003年短缺23万吨,2004年短缺39万吨,2005年短缺29万吨。精矿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到铅锌金属的生产,是铅锌市场相继发生供应短缺的主要原因。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铅锌金属的消费日趋扩大,铅锌金属的生产增长速度赶不上铅锌消费增长速度,尽管发达国家加快了二次资源的回收,美国战略物资储备署也不时根据市场情况加以抛售,但世界范围内的铅锌金属供应和需求原有的基本平衡关系最终还是被打破,出现了供不应求局面。

早在2001年,国际铅市场上精铅的供应就已出现供应不足的端倪,当年全球精铅的消费量就已达到656万吨,而供应量为665万吨,9万吨的过剩量仅相当于全球不足1周的消费量。到了2002年,市场上就出现了明显的供应不足,这种情况直到2005年才有所改善,重新出现了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

二是随着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全面升温,铅锌金属市场的这种供应短缺的长期化所带来的市场价格暴涨的后果日益显现出来。2005年精铅现货年平均价达到976美元/吨,比2001年高105%;锌金属市场供应短缺状况远逊于精铅,但2005年锌锭现货年平均价也达到1342美元/吨,比2001年高51%。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2009-12-29 16:50:30)

转载

分类:行业动态及相关新闻

标签:

财经

股票

铅锌

矿产资源

中国

杂谈

1.铅锌矿产资源相对较丰富, 并有较广阔的找矿前景,但目前勘查程度低,探明储量对未来20年国民经济建设的满足程度不高总的说来,我国铅锌矿产资源相对于其它大宗金属矿产例如铜、铁、铝、钾盐,还是比较丰富的。截至2005年底,铅矿查明资源储量3935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393万吨,查明资源量2542万吨。锌矿查明资源储量9495万吨,其中基础储量4269万吨,查明资源量5226万吨。查明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岭、川滇、滇西、秦岭-祁连山及狼山-渣尔泰等五大地区。目前,大约75%以上的铅矿、79%以上的锌矿资源储量已被占用,可供规划利用的铅锌矿产地及其资源储量严重不足。我国铅锌矿工业在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上处于等米下锅的境地。

按2005年铅锌精矿的实际产量,目前我国已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就其基础储量而言,只能分别满足13年与15年的开采需要,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比较而言,我国铅锌资源还是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的。根据近年来完成的铅锌资源总量预测,估计目前全国铅锌未查明资源量达51800万吨,已查明资源量13000万吨,占铅锌资源预测总量的20%。

据中国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2001)的资料,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区带主要有:得尔布干、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鄂豫陕相邻地区、湖南郴州地区、昭通-六盘水地区、西南三江地区中段、北祁连西段、柴达木北缘、哈巴河-富蕴地区、天山西段、西昆仑西段。国家将在以上成矿区带实施跨世纪勘查工程,铅锌预测资源量超过5000万吨。

2.铅锌冶炼生产能力增长过快,精矿供应严重不足

2000~2005年我国矿山铅产量由66万吨增加到114万吨,年均增长11.5%;而同期精炼铅产量由110万吨增加到239万吨,年均增长16.8%。尽管此期间再生铅产量也由10万吨增加到51万吨,年均增长38%,但依然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冶炼需求,2005年,国内铅原料只能满足冶炼生产需求的69%。铅精矿供应缺口高达31%即74万吨金属量。

锌的情况要好一些。2000~2005年矿山锌产量由178万吨增加到254.8万吨,年均增长7.44%;而同期锌金属产量由196万吨增加到277.6万吨,年均增长7.2%。2005年锌精矿供应缺口也达8.2%,有23万吨金属量。

铅锌精矿供应严重不足的结果,导致连年发生精矿收购大战。近年这种收购战已由国内打到国外。

3.铅锌金属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矿山生产和二次资源的利用量已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尽管铅锌金属仍呈现净出口,但我国实际上已由净出口大国转化为净进口大国

2000~2005年精炼铅消费量由64万吨增加到192万吨,年均增长24.6%。锌金属消费量由149万吨增加到325万吨,年均增长16.9%。铅锌金属的消费增速已远远超过矿山生产的增速。资源短缺日益显现。2005年,我国矿山生产铅精矿114万吨(扣除冶炼损失后约110万吨),加上二次资源的利用量51.5万吨,国内总的供应量约162万吨,短缺量约30万吨;锌也同样出现资源短缺:矿山生产锌精矿255万吨左右(扣除冶炼损失后约250万吨),基本上没有二次资源的利用量,因此国内锌总的短缺量约65万吨。国内供应不足的部分由进口解决。2005年,我国进口铅精矿103万吨(实物量,下同),进口锌精矿近57万吨,锌废杂料近8万吨。由于原料的大量进口,锌行业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了整体性的巨额贸易逆差,2005年的逆差超过8000万美元;铅行业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也连续两年出现了贸易逆差,2004年逆差超过6000万美元。看来,铅锌矿产在我国的优势地位已经不复存在。铅锌金属的大量出口实际上靠的是冶炼原料的大量进口。

三、未来5年国内外铅锌资源供需形势的预测

1. 国际市场铅锌供求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未来3年内有可能出现翻转

随着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的全面升温,对铅锌勘探和矿山建设的投资也不断增长,并在2005年基本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早先投资建设的部分矿山生产能力将在不久的将来投产,铅锌供需关系势必会有较大改善。尽管铅锌价格目前仍处于本轮矿业产品

价格周期的高点,未来价格仍将进一步攀升,但已十分接近峰顶即转折处。实际上铅价在2005年的升势已经趋缓。2006年初,铅价虽一度快速上扬,并于2月初创出近25年来的历史新高,并在1150~1250美元/吨区间作了长达2个月的徘徊后,一度下探900美元/吨的较低价位,后有所回升;虽然锌价在2006年的升势很急并受到国际投机资金的强烈追捧,5月中旬价格一度接近4000美元/吨,但由于炒风过盛,恐怕也不能持久。果然,锌价在达到峰顶后便出现向下调整的态势。有机构认为,2006年国际锌市供求形势并不是十分严峻,供应不足的程度不过2%左右。而根据主流意见,短缺程度要大一些,约45万吨。但锌价上升过快只会促使本轮行情过早结束。据预测,新的矿山生产能力的陆续投产将使得国际锌市在2007年底-2008年初再度翻转为供应过剩。

预测2007年国际铅价将在新一轮矿业周期中下跌,而锌价的下跌将要推迟到2008年。2010年的铅锌仍将处在盘跌过程中。

2.国内铅锌供需紧张的关系不会出现逆转

据预测,2006年矿铅产量可达120万吨,精铅产量可达261万吨,预计净出口44万吨,消费需求估计213万吨,市场可望有4万吨过剩。锌产量295万吨,消费需求估计345万吨,预计出口8万吨,进口58万吨,供需基本平衡。

按6.5%的平均增速,预计到2010年,我国铅的需求量约为263万吨,而矿山铅产量增加到130万吨,再生铅的回收量约为110万吨,国产铅可以满足消费需求的91%。供需缺口23万吨,要靠进口解决。

按6%的平均增速,预计到2010年,锌的需求量约为435万吨,而矿山锌产量增加到330万吨,再生锌的回收量约为20万吨,国产锌可以满足消费需求的80%。供需缺口85万吨,要靠进口解决。

到2020年,国内铅锌原料的供应缺口将更大,而且锌的供需形势要比铅严峻得多。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2009-12-29 16:56:06)

转载

分类:行业动态及相关新闻

标签:

基金

财经

矿产资源

铅锌

储备基地

杂谈

四、中国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利用两种资源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一半,尤其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宗矿产,存在着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矿床规模偏小,矿石质量差,后备储量严重不足等问题。

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大中型骨干矿山已进入中晚期,生产能力急剧下降,不少矿山已经闭

坑或即将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加速实现工业化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

过去我们对铅锌资源形势的分析结论过于乐观,认为是优势资源。实际上,从上面的分析结果看,铅锌资源供需形势也是相当严峻的。要解决铅锌供应短缺的问题,首先应当立足国内,加大对铅锌找矿的投入,力争找矿勘探有新的突破;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商业性勘探和开发,提升资源勘探级别,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调整进出口政策及相关财政税收政策,限制铅锌冶炼产品的出口。而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充分利用国外铅锌资源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选择。

(二)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三种途径

一是单纯的贸易进口(市场购买),二是买断矿山股权,三是从风险勘查做起,找到矿后再进行自主开发。

目前,我国90%的进口矿产品是采取现货和期货贸易进口的方式。近年来,铅、锌精矿已成为我国冶炼工业可持续发展而必须进口的大宗货物。市场贸易方式简单易行,但在供应明显不足的市场条件下,极易形成卖方价格垄断,造成对买方的经济损害。

所谓买断矿山股权,就是按一定的价格,买下已有矿山的股份,或者在新建矿山时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投资,矿山建成投产后,获得一定比例的股份,从而获得对矿山产品的全部或部分支配权。买断矿山的风险性较小,在目前国内普通缺乏国际矿业运作经验和管理人才的情况下,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买断矿山股权在经济上未必合算。因此,发达国家一般多采用投资风险勘探的做法,从购买矿产地开始,选择做有远景的找矿项目。找到矿后,再投资建矿。这样的找矿勘探工作,既可以独资进行,也可以与外国一家或几家公司合资干。好处是,找矿勘探投资相对较少,虽然风险较大,但高风险往往带来高回报。找到矿,矿的价值往往就是找矿投资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就是为什么国际矿业投资基金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

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本来可以先从买断矿山股权开始,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加大风险勘探投资的比重,获得矿产品支配权。但在目前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高涨时期,买断矿山股权的成本太高,投资风险太大,搞风险找矿勘探才是最佳选择。

(三)矿产资源“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

国土资源部成立后,根据中央“利用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多方面的调研和协商,逐步形成了矿产资源“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1.制定矿产资源“走出去”开放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从国家当前和长远利益出发,依靠科技进步,统筹规划、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实现我国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推动和平资源外交,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2.战略目标是:

(1)建立安全、稳定、经济的全球供应体系

通过进口来源和进口方式的多元化、进口谈判的一元化、与资源国保持良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手段维护资源国所在地政治、经济局势稳定及贸易通道安全,建立短缺矿产品稳定的进口贸易渠道;

通过购买矿权、境外风险勘查和自主开发,建立一批我国短缺资源的国外矿业生产供应基地和资源储备基地,在国家需要时能保证这些资源安全地供应国内,为国家长期、稳定、经济合理地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提供保障。

(2)为矿业的繁荣和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

通过政策扶持和重点支持,形成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跨国矿业企业,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熟悉跨国企业经营、国际资本运营和矿产品贸易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使国外资源勘查开发成为我国矿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支持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推动和平、资源外交,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与经贸合作

3.战略部署和战略重点

在具体战略选择上,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多元化发展。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对资源的需要,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重点。

(1)在利用方式上,贸易与勘查开发并举

(2)在矿种选择上,以我国资源短缺的战略矿产和大宗支柱性矿产为重点,坚持补缺、补紧、补劣的原则

“走出去”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开发,首先应保证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短缺矿产从国外稳定获取。因此,应以我国短缺资源或缺少国际竞争力的大宗支柱性矿产为重点,兼顾其它矿产。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对外进口的依赖性和国际资源的可供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国家对于油气、铜矿、富铁矿、钾盐矿、铅锌矿、富锰矿、镍矿、铬铁矿等矿产应予以扶持和鼓励。

(3)在地区选择上,以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拉美和非洲国家为重点,兼顾矿产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在国家和地区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要以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拉美和非洲国家为重点,兼顾矿产资源丰富且有出口潜力的发达国家,实现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个人认为,铅锌矿的投资应以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中亚国家特别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蒙古及朝鲜为重点。

(4)在运作机制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实行多元化发展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宏观管理,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在实际运作上,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要遵循投资风险最小原则。矿产勘查投资大、风险高,应充分研究目标地区目标矿种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选好靶区。要实行多元化发展,鼓励具有实力的各种性质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到国外发展。

但在目前,尤其要重点支持已拥有相当经济实力,有能力参与国际矿业市场竞争的国有大企业集团“走出去”。在运作方式上,可采取独资开发、或与其它外国矿业公司或国际财团合资经营的方式;要在国内筹资、融资的同时,有步骤、有重点地在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上筹资、融资;在项目规模上,做到大、中、小项目并举,以大带小。

(四)政策建议

“走出去”进行海外资源风险勘查和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开辟大宗紧缺资源的海外稳定供矿渠道,逐步建立海外资源生产基地和储备基地。这是一项国家战略。国家有责任根据境外矿业开发的特点,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和实施,政府要先行,为企业铺路搭桥,提供服务。通过规划、扶持和管理,提高对外矿业投资的整体水平,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建议国家采取如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在国家外交战略中进一步突出资源外交的地位

根据中央的“走出去”开放战略的总要求和总部署,国家在外交战略中需要把“走出去”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开发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加以考虑。在与发展中国家多边或双边经济合作中,只要有条件,应优先考虑矿业领域的合作。要组织力量收集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关的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背景资料。充分利用市场优势和当前良好的国际投资环境,积极开展资源外交,与世界资源大国建立良好的政府合作关系,争取签订政府间的资源勘查开发合作与矿产品贸易协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建立联系渠道,疏通关系,解决疑难问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安排财政专项,实施全球矿产资源及投资环境评价计划

借鉴国际经验,安排财政专项,通过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前期地质评价工作,实施全球矿产资源评价计划、摸清主要目标国的矿产资源潜力,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

3.建立与国际接轨、有效率的矿业投资、融资机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目前国家采用个案审批方式对企业走出去的资源类项目进行宏观调控,并将以直接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对这类境外投资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400万元前期费用扶持资金,但一个企业在本年度享受到的扶持资金最多将不超过800万元。

建议针对矿业开发的特点,根据国际惯例制定《海外矿产勘查开发管理条例》,为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外资源勘查开发进行投资和融资提供法律保障。条例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批准境外注册的公司对外融资权并允许在国外上市融资。

(2)允许并鼓励国内企业使用自有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境外勘查开发活动,已发生的费用,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后允许在当年列支作税前扣减。

(3)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境外矿产勘查开发投资项目的政策性贷款利率,原则上应优惠于国内同类项目。

(4)在国内市场紧缺条件下,中方份额矿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返销国内时应减免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5)允许并鼓励国有公司将从事勘探开发活动所得利润部分或全部留在境外,继续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产勘探和开发项目。

4.建立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基金

基金可以多渠道筹集,但应以财政投入为主,包括财政预算直接安排和财政政策两大块。其中,财政预算部分,目前可以从中央财政增量投入、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资金、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探矿权使用费价款中各拿出一块,滚动发展,逐年增加;财政政策部分,一是建议修改国家对铜精矿实行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将原先返还进口企业,改为返到国家海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二是建议国家尽快对“走出去”企业在国外开采铅锌矿石等10多种国内短缺矿产所获得份额矿产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的政策,其中的一部分返还企业,一部分进入国家海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但其额度仍由上缴的企业使用。

在基金的管理与使用上,应有偿使用与风险投入并举。对风险勘查项目,实行自筹资金和基金投入相结合,其中自筹资金的比例最高应达70%,最低不得低于30%;项目如获成功,按项目各方出资比例享受权益;项目失败,经基金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核销。对于境外开发项目、收购或参股项目,按低于同期国家投资银行利率有偿使用基金。通过滚动运作,达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之目的。风险勘探开发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境外风险勘探和开发活动,但对于其它风险较小、可明显看到经济效益的项目也可适当运用,

但必须从严掌握。

中国铅锌矿资源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 一、资源状况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 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A+B+C级3447万t。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 锌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二、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其中,铅矿保有储量在150万t以上的有10个省、区,依次为云南609.71万t、广东412.97万t、内蒙古335.24万t、甘肃274.40万t、江西263.09万t、湖南246.75万t、四川200.56万t、广西181.22万t、陕西175.78万t、青海171.30万t,这10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铅储量的80%。锌矿储量在200万t以上的有13个省、区,依次为云南2053.20万t、内蒙古1274.63万t、甘肃848.09万t、广西697.58万t、广东664.35万t、湖南641.84万t、四川513.68万t、河北383.27万t、江西367.30万t、陕西294.10万t、青海240.38万t、浙江238.46万t、福建221.87万t,这13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锌储量的90%。 全国铅锌矿分布及主要矿产地储量、利用情况见图3.8.1和表3.8.4。铅锌矿储量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布比例:东部沿海地区,铅占26.2%、锌占25.2%;中部地区,铅占30.8%、锌占30.7%;西部地区,铅占43%、锌占44.1%。三、资源特点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1)矿产地分布广泛,但储量主要相对集中几个省区。 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铅锌资源,但从富集程度和现保有储量来看,主要集中于6个省区,铅锌合计储量>800万t的省区依次为云南2662.91万t、内蒙古1609.87万t、甘肃1122.49万t、广东1077.32万t、湖南888.59万t、广西878.80万t,合计为8239.98万t,占全国铅锌合计储量12956.92万t的64%。从三大经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铅储量占73.8%,锌储量占74.8%。2)成矿区域和成矿期也较相对集中。从目前已勘探的超大型、大中型矿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滇西、川滇、西秦岭—祁连山、内蒙古狼山和大兴安岭、南岭等五大成矿集中区。成矿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和多期复合成矿期。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铅锌矿床的成矿期,前寒武期占6%、加里东期占3%、海西期占12%、印支期占1.3%、燕山期占39%、喜马拉雅期占0.7%、多期占38%。3)大中型矿床占有储量多,矿石类型复杂。在全国700多处矿产地中,大中型矿床的铅、锌储量分别占81.1%和88.4%。矿石类型多样,主要矿石类型有硫化铅矿、硫化锌矿、氧化铅矿、氧化锌矿、硫化铅锌矿、氧化铅锌矿以及混合铅锌矿等。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床和铜锌矿床较多,而铅为主的铅锌矿床不多,单铅矿床更少。4)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生Cu、Fe、S、Ag、Au、Sn、Sb、Mo、W、Hg、Co、Cd、In、Ga、Ge、Se、Tl、Sc等元素。有些矿床开采的矿石,伴生元素达50多种。特别是近20年来,通过综合勘查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证实许多铅锌矿床中含银高,成为铅锌银矿床或银铅锌矿床,其银储量占全国银矿总储量的60%以上,在采选冶过程中综合回收银的产量,占全国银产量的70%~80%,金的储量和产量也相当可观。5)贫矿多、富矿少,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复杂的多、简单的少。目前开采的矿床,铅锌平均品位3.74%,锌高于铅,铅锌比为1∶2.5,国外多为1∶1.2。矿石组分复杂,有的入选矿石达30多种矿物,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微,结构构造复杂,属难选矿石类型,给选矿带来了困难。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报告

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遥感异常提取 1.省主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矿谱系 综合了全国各类地质资料和现有地质成矿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全国用五分法(袁孚、朱裕生,1980,1981;毓川、朱裕生,1999)做了统一划分。其中省的情况是这样的。 省所属滨太平洋成矿域,下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长江中下游中生代铜金铁铅锌硫成矿带、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浙闽沿海中生代非金属铅锌银成矿带、湾-武夷山北段古生代、中生代铅锌银钨锡稀土稀有矿床成矿带。 下扬子成矿省是显生宇地层发育的成矿省,其次是中元古代地层出露较广,它是古元古代以后地壳连续活动的成矿省。华南成矿省是新太古代以后连续活动,其活动又逐步增加的成矿省,其中在泥盆纪(地层占15.27%)和侏罗纪地层(16.46%)两时代出露的地层最多,其次是寒武系(8.23%)、白垩系(11.21%)、石炭系(7.24%)三个时代。所以它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活动强烈的成矿省。 下扬子成矿省主要超值元素组合:Fe2O3、Cu;Pb、Zn、Ag、Cd;Au、As、Hg、Sb;W、Sn、Bi;Ti、V、Cr、Co;Li、La、Y、Nb、Zr;SiO2、Al2O3、Zr、Ba、Sr;F八组。成矿省已知矿床有236处(生192,外生40,变质4),矿床类型有18类,主要类型有接触交代型67处(以铁铜矿床为主,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0.68%,居全国之首)、热液型59处、陆相火山岩型40处(玢岩铁矿、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3.95%,属全国之首)、斑岩型13处、热液(水)型13处,其他各类较少。由此可知,五组超值元素组合与产出矿床的事实较接近,且接触交代型矿床(以Fe、Cu为主)和陆相火山岩型(以玢岩铁矿床为主)居全国同类矿床之首。 华南成矿省是我国有色、贵金属、稀有稀土矿床最丰富的成矿省之一,地质工作程度很高,地球化学元素的丰度值也高,超值元素的组合有:W、Sn、Mo、Bi;(Cu)、Pb、Zn、Ag、Cd;Au、As、Hg、Sb;La、Li、Be、Nb、Y、Zr;U、Th;SiO2、Al2O3;B、F;Ti七组,其中的SiO2、Al2O3组合反映了地壳的酸度较高。其中的Pb、Au、W、Sn、Bi、La、Be、Nb、U、Th、Zr、Al2O3等12种元素是全国是最高的。成矿省已勘查的矿床497处(生322,外生153,变质22),位于华北陆块成矿省之后,居全国第二。其有18种矿床类型,主成因类型是热液型(以钨锡矿床为主,185处,占全国同类矿床的26.97%,位于全国之首),花岗岩型矿床16处,占全国同类矿床的64%,位于全国之首。涉及的矿种有W、Sn、Mo、Bi、U、Th、Au、As、Hg、Sb及Y、La、Li、Be等矿种和地球化学组合。已知矿床的特征和地球化学超值元素的组合相互印证了区域成矿作用的成矿机制、证明地球化学元素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 省有7个勘查靶区。勘查靶区的具体名称和包含的矿种如下。①皖浙天目山-宁国Sn Cu Ag W萤石勘查靶区;②西天目山-石耳山Ag W Sn萤石勘查靶区;③永康西溪-Pb Zn Ag Cu 萤石勘查靶区;④松阳靖居口Cu Pb Zn Au勘查靶区;⑤青田温溪Au、明矾石、叶蜡石勘查靶区;⑥文成明矾石叶蜡石萤石勘查靶区;⑦开化白沙关-玉京峰Cu Ag W Sn勘查靶区。 2.省矿产资源概述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萤石居全国第2位。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全省已发现的矿产113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并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69种,包括能源矿产4种:煤、石煤、放射性铀矿及浅层天然气。金属矿产(含稀散元素)23种:铁、钛、钒、铜、铅、锌、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金、银、铌、铍、镓、铟、镉、钪、硒。非金属矿产42种:普通萤石、熔剂灰岩、冶金白云岩、耐火粘土、硫铁

铅锌矿安全生产井巷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铅锌矿安全生产井巷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对矿山开拓系统的安全要求 1、井口和平硐位置保证其构筑物不受地表塌陷、滑坡、山洪暴发的危害,井口标高一般应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1—3米。 2、主要井巷位置应选在稳固岩层中,避免开凿在含水层、断层和受断层破坏的岩组中,特别是岩溶发育的地层和流砂更应避开。应打孔检查孔查明工程地质情况,以便更好地确定主要井巷位置、方向和支护形式;同时相应考虑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3、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两个独立的能上下人的直达地表的安全出口。各个生产中段(水平)和各个采区、采场,必须至少有两个能上下人的安全出口与直达地表的出口相通,未建成两个安全出口的水平采区、采场,严禁生产,巷道的岔道口,都必须设置路标、写明所在地点,指明通往地表安全出口方向。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安全出

口,位于山坡下的硐口顶和侧面,必须严格设计和及时加砌挡墙维护。 二、施工安全 1、开凿或延深斜井和下山时,在斜井或下山井口、必须有防跑车装置。掘进工作面的上方还必须设置坚固的遮挡,遮挡距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规程中规定。 2、由下向上掘进30o以上的倾斜巷道时,必须将溜矿道与人行道隔开。人行道应设扶手、梯子和信号装置,掘进巷道与上部巷道时,应有安全措施。 3、巷道施工前应编制作业规程,掘进、支护、水沟工程应整体一次成巷,采用掘进与支护平行作业时应注意:(1)在前一段的永久支护尚未完成前,不得继续前进,永久支护距离工作面不应大于40米,掘进工作面与临时支护的距离视矿岩性质和使用机械作业条件确定。 (2)在顶板压力特大地区或易风化膨胀的软岩区,应采用短段砌(喷)法施工。

中国铅锌矿资源供需形势

一、生产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铅锌工业在拥有丰富的铅锌资源基础上,经40多年来的发展、建设,已形成采选冶和加工的完整工业体系。 50年代,除了对青城子、天宝山、水口山等老矿山和冶炼厂、锌厂进行恢复、改造、扩建外,并投资兴建了桃林、东坡,广西泗顶、柴河等新的铅锌矿山及株洲冶炼厂、冶炼厂、个旧鸡街冶炼厂的铅生产系统。 60年代和70年代建成投产的主要铅锌矿山及冶炼厂有:黄沙坪、凡口,西林、八家子等矿山及株洲冶炼厂锌生产系统和冶炼厂等。 80年代以来,我国铅锌业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时期,又建成一批铅锌企业。其中,主要有有色金属公司的小铁山铅锌矿、厂坝铅锌矿、第三冶炼厂、西北铅锌冶炼厂和锡铁山矿务局以及对增产起主要作用的一些骨干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一大批地方铅锌企业的迅速发展。90年代,对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开始兴建矿山,成立兰坪有色金属公司进行矿山建设。 目前,我国铅锌业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能力。1996年采选冶综合能力(自产原料):铅65.31万t、锌103.22万t;采选综合能力(金属含量):铅51.63万t、锌122.78万t;冶炼综合能力:铅76.77万t、锌166.86万t。近年来铅锌业生产处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时期,产量迅速增长,技术经济指标也较高,见表3.8.10和3.8.11。 表3.8.10铅锌矿生产能力和产量(1990~1996)

表3.8.11铅锌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990~1996) 二、生产布局 中国铅锌业生产布局,依据铅锌矿产地的分布和建设条件,经40多年来的发

展、建设,现已形成东北、、两广、滇川、西北等五大铅锌采选冶和加工配套的生产基地,其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 (一) 东北铅锌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铅锌生产基地之一。早在50年代初期,其铅产量占全国铅产量的80%以上,在中国铅锌生产居于重要地位。1996年东北基地铅锌年产量合计34.63万t,其中锌28.27万t(主要是的产量),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锌产量1/4。 东北基地以七矿两厂为主,即青城子铅锌矿、八家子铅锌矿、柴河铅锌矿(现已闭坑)、桓仁铜锌矿、红透山铜锌矿、西林铅锌矿、天宝山铅锌矿和冶炼厂、锌厂。七矿两厂不仅是东北铅锌生产基地的支柱厂矿,也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基地。六七十年代曾向全国新建的铅锌企业输送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生产技术工人,为中国铅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 铅锌生产基地 铅锌矿产资源丰富,现在保有储量:铅246.75万t,锌641.84万t,而且富矿多,大部分矿产地可开发利用。该基地铅锌厂矿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由水口山矿务局、桃林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东坡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等组成的铅锌生产基地,是当时全国自产原料的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在全国产量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铅锌年产量:铅14.23万t,居全国首位,锌24.10万t,居全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2007年工作要点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 二○○七年一月

第一部分 2006年任务完成情况 一、2006年工作任务 1、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和资料基础,组织编制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总体实施方案,落实项目组织体系和项目组成员。 2、进一步完善矿产预测评价技术,组织编制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技术指南和技术要求。 3、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培训,统一部署实施全国范围的潜力预测评价工作。 4、完成相关基础地质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建库工作,开展典型地区的矿产预测评价试点工作。 二、2006年任务完成情况 本项目内容庞杂,各层次2006年度工作任务及启动时间并不一致,分别叙述如下。 1、全国汇总专题工作项目:工作时间2006年7月~2007年6月,包括以下工作项目: 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全国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评价 全国重要矿产单矿种总量预测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信息集成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矿产资源预测定量化新方法研究 目前已完成计划项目总体设计书的编制,落实项目组织体系和项目组成员,编制完成各工作项目总体设计书。编制完成技术要求。 2、全国片区子项目:工作时间2006年10月~2007年6月,片区子项目属于《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工作项目的组成部分。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片区子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人员组织、落实总体任务,并已完成总体

设计编制工作。 3、全国省级子项目:工作时间2007年1月~6月 省级子项目属于《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工作项目的组成部分,包括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目前尚未全面启动工作。 4、《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项目总体进展: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项目自2006年6月份启动以来,在项目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地调局组织了地科院矿产资源所、发展研究中心等直属单位,以及中化地质矿产总局、核工业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有关单位全面开展了各项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把项目总体工作进展简要说明如下: 半年来主要完成了以下各项工作:项目启动准备、编制设计、总体人员组织落实、编制技术要求、落实工作任务。 (1)启动准备 2006年4月19日,地调局召开了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工作方案座谈会。张洪涛副局长主持会议,明确了项目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组织保障等有关事宜。并进行收集资料等有关准备工作。6月30日,地调局召开了第二次协调会议,在原项目任务书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了项目组织机构,并明确了地科院矿产资源所、局发展研究中心为业务支撑单位,项目办设在地科院矿产资源所。会后各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组织落实和设计编写工作。 (2)项目总体设计编制 2006年7月5日,项目办公室成立,并就总体设计初稿进行了讨论,对有关重大技术问题达成了共识。7月28日,由项目办组织有关专家对总体设计进行了初审。8月11日,项目负责人向项目指导小组进行了工作汇报,汪民副部长以及规划司、财务司、地勘司、储量司、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听取了汇报,全面了解了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技术路线、人员组织、工作阶段、经费概算等情况,汪民副部长就做好该项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并且充分肯定了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8月16日,项目技术委员会对总体设计进行了终审,并通过了评审。 (3)落实人员组织及任务 自8月下旬开始到9月初,项目办组织了工作组分别到发展中心、矿产资源所、航遥中心、煤田地质总局、化工地质局、核工业地质局等有关单位召开工作座谈会,落实

浙江省铅锌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浙江省铅锌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摘要:综合分析了浙江省铅锌矿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影响开发利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大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投入,引导和拉动商业性地勘工作;对个别大中型停采铅锌矿区开展专项地质工作;针对铅锌矿资源枯竭矿山开展深部和外围找矿,以寻找接替资源;建立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加大铅锌矿尾矿、贫矿综合开发利用力度等。 关键词:铅锌矿;资源特点;开发利用;发展建议。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Lead-Zinc-ore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MENG Xiangsui1, YANG Yuchao1, WANG Lei2, XIE Changcai3 1 Geological Survey of Zhejiang Province; 2 the 11th Geological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3 the 7th Geological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bstract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lead-zinc-ore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uch resources, we sugges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1) increase public welfare investment in the basic geological work, and Guide and stimulate commerci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2) Carry out special geological work on those big-and-middle-sized lead-zinc-ore mining areas where mining work has been stopped. 3) Look for Substitute resources at the surrounding and the deep parts of where lead-zinc-ore resources have been used up. 4) Establish base stations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ead-zinc-ore resources. 5) Increase effort on the work of comprehensively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the low-grade lead-zinc-ore resources and lead-zinc-ore tailings. Key words: lead-zinc-or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proposals 1、前言 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需求量大。省内矿产资源较少,金属矿产相对贫乏。全省金属矿产矿业产值占全部矿种的比重约10%,远不能满足本省

铅锌矿制度、操作规程(全)

赫章县鼎盛鑫铅锌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目录 制度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4) 安全措施专项费用管理制度 (5) 危险源监控与防范整改制度 (6)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8)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 (10) 安全生产档案制度 (12)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4) 矿山防火管理制度 (15) 储存爆破器材管理规定 (17) 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18) 交接班制度 (18) 入井签到制度 (19) 入井须知 (20) 安全例会制度 (20) 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管理制度 (21)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23)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4) 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 (25)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7) 矿山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保养制度 (29) 顶板安全管理制度 (30) 采空区管理制度 (34) 操作规程 (35) 凿岩工(采掘)安全操作规程 (35)

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 (37) 机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40) 运输工安全操作规程 (44) 空压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47) 卷扬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48) 通风防尘安全操作规程 (49)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50) 井巷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51) 回采安全操作规程 (53) 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5) 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56) 涉爆作业人员职责 (56) 装卸爆破器材管理规定 (57) 斜井运输安全管理规定 (58) 井巷掘进安全管理规定 (59) 主扇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60) 水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0) 掘进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3)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64)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规定 (66) 井下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68) 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68) 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70) 矿井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71) 矿井领导带班下井奖惩制度 (72) 矿井领导带班下井交接班制度 (73) 矿井领导带班下井档案管理制度 (74) 工业卫生安全管理规定 (75) 防洪系统管理办法 (76)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

附件: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 为加快铅锌行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本规范条件。本规范条件中铅锌冶炼企业是指除单独利用废旧铅蓄电池等含铅废料生产再生铅项目外的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 (一)企业布局 新建及改造的铅锌矿山、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新建铅锌冶炼项目应布局于依法设立、功能定位相符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建设铅锌项目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严禁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铅锌项目。 (二)生产规模 开采铅锌矿资源,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遵守矿产资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及

相关政策。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采矿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矿山建设和开发,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吨/年(300吨/日),服务年限应在10年以上,中型矿山单体矿规模应大于30万吨/年(1000吨/日)。采用浮选工艺的矿山企业其矿石处理能力应不小于矿山开采能力。 对于单独处理锌氧化矿或者含锌二次资源的项目,新建及改造项目,火法处理工序规模需达到1.5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湿法单系列规模须达到5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现有企业火法处理工序须达到1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湿法单系列规模须达到3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单独处理冶炼渣回收稀贵金属的项目,单系列废渣处理规模须达到5万吨/年及以上,单系列铅铋合金电解生产线规模须达到2万吨/年及以上。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一)质量 铅锌采选、冶炼企业须建有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铅锌精矿必须符合《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GB20424-2006),铅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9-2013),锌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70-2008),其他产品质量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苏州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苏州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截止到2000年底,苏州市共发现矿产38种。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27 种,其中非金属矿产为 5种,金属矿产为10 种,能源矿产为 1 种,正在开发利用的有8 种(见表1)。水泥用灰岩、高岭土、花岗岩、建筑用砂石等非金属矿产及铅锌类金属矿产具有明显的优势。熔剂用灰岩、陶瓷土、银等矿产具有相对优势,高岭土、花岗岩以储量丰富、质量优异而名冠全国。主要矿产资源较为集中的分布于吴中区和高新区·虎丘区低山丘陵地区,数量达80%以上,除银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和高岭土矿为地下开采外,大部分矿产为露采。主要矿产地分布在城市规划区内,距离市区或城镇较近且较集中,公路、水路、铁路通畅,交通便捷,开发利用便利。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矿山开采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矿山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亦将越来越大。苏州地处苏锡常下扬子东南部构造成矿区,矿产种类以铅、锌、银、铜、钽、铌、硫(锡)和高岭土为特色,迄今已发现多金属矿床(点)共28个,其中中小型矿床8个,矿点20个;超大型稀有金属钽铌矿床1个,小型铌矿床1个,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尤其是苏州西部,是省内铅、锌、钽、铌等矿产的重点找矿区域之一。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苏州也有很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潜力,而且在局部地区已经得到了开发。 表1苏州地区矿产分布表 序号矿区名称矿产名称 矿产 组合 地质勘查工 作程度 开发利用 情况 矿区 (床)规 模 1 吴县市阳山高岭土矿阳东矿区西矿段高岭土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2 吴县市西山祁山石灰石矿水泥用灰岩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3 吴县市西山煤矿马村井煤炭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4 吴县市西山文化山石灰岩矿水泥用灰岩单一 矿产 勘探(精查) 正在开采中型 5 吴县市西迹山黄铁矿矿区铅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6 吴县市西迹山黄铁矿矿区锌矿共生 矿产 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7 吴县市西迹山黄铁矿矿区硫铁矿(矿主要勘探(精查) 停采小型

铅锌矿安全生产奖罚实施细则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80 铅锌矿安全生产奖罚实施细则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铅锌矿安全生产奖罚实施细则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第一条总则 一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进一步提高全矿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管理向制度化、标准化发展,全面落实控股公司“关口前移反违章,重心下移重防范,强化责任抓落实,创新管理保安全”的安全环保方针目标,依据《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本实施细则对“三违”责任人做出处罚;对责任事故(包括险肇事故),根据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程度,对责任人作出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安全工作优秀的员工和班组给予奖励。 第二条安全处罚规定 三“三违”未造成事故的处理 1、“三违”未造成事故者,发生一次罚款500元,

全球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趋势

全球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情况 近年来,世界粮食作物产量增长幅度正常,但落后于需求增长幅度,总体上产不足消,供需缺口依靠库存弥补. 2008年末,全球粮食库存量降至30 年来的最低点,仅只够消费53 d,这不仅直接带来了粮食安全隐患,而且也导致粮食价格飙升,仅2007年全球粮价就上涨了40%。当前,世界正经历着6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粮食危机,超过1亿人陷入饥荒, 30多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 1.世界主要生产国的小麦产消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总耕地面积稳定,约为14. 15亿hm2 .在美国、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等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中,约有1/3~3/4的耕地用于发展谷物生产,主要产麦国10% ~40%的耕地用于发展小麦生产.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 4亿hm2,其中57%用于发展谷物生产, 16%用于发展小麦生产. 就世界小麦收获面积而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稳定在2. 1亿~2. 3亿hm2之间, 21世纪最初几年的平均数和20世纪60年代基本相当.中国小麦生产和世界小麦发展趋势一致,所不同的是,中国小麦总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有所减少,不同年代的平均单产提高幅度更大,约是世界平均单产提高幅度的2倍.有关资料还表明,从1949—2007年,中国小麦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其中1997年前,小麦生产稳步向前发展,1998年后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呈下滑趋势, 2004年后由于国内粮食供求偏紧、粮食直补政策与免农业税等,播种面积有所恢复,到2007年约为2 298万hm2,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4 781 kg·hm-2和1.098 6亿t。(世界小麦产消与贸易形势动态分析及小麦生产发展战略研究贺德先河南农业大学学报V o.l 43 No. 2 2009)

盘点:世界锌资源储量及中国铅锌矿资源分布

盘点:世界锌资源储量及中国铅锌矿资源分布 导读:世界锌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单一的锌金属矿床,通常情况锌与铅、铜、金等金属以共生矿的形式存在。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2004年世界锌储量22,000万吨,储量基础为46,000万吨(见表一)。锌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秘鲁和墨西哥等。世界锌资源地理分布广泛。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四国的矿石储量占世界锌储量的57%左右,占世界储量基础的64.66%。【欢迎分别回复螺纹| 橡胶| 铝| PTA | 煤炭| 石油| 铜| 铁矿石等关键词查看更多『工业品』干货集锦】 本文来自:百度文库 图一世界锌资源的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我国已知的锌矿物大约有55种,其中约13种锌矿物有经济价值。闪锌矿(ZnS)是最富含锌的矿物,占锌总产量90%左右。重要的锌矿物还包括纤锌矿、异极矿、菱锌矿、水锌矿、红锌矿、硅锌矿等。 我国的锌资源丰富,地质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至2004年底,我国锌的地质保有储量为9,200万吨(其中A+B+C级3,300万吨),资源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目前全国已探明的锌矿床778处,保有地质储量较多的

省份有云南、广东、湖南、甘肃、广西、内蒙古、四川和青海等地。我国锌资源的总体特征是:富矿少,低品位矿多;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开采难度较大。 尽管我国锌矿的开采条件较差,但根据2004年全球前十位锌精矿生产国产量的统计资料,我国2005年锌精矿产量达到271万吨,约占全球锌精矿产量的26.5%,是全球最大的锌矿产资源生产国,在全球锌矿产资源的配制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一、资源状况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A+B+C级3447万t。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 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 二、储量分布 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其中,铅矿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成矿地质背景分册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 成矿地质背景分册 (V3.10)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组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信息集成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目录 一、基本情况 (3) 二、工作流程 (4) 三、专业谱系、特征分类及其代码 (7) 四、图件规定 (11) 01、分幅实际材料图 (11) 02、分幅建造构造图 (12) 03、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12) 04、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 (13) 05、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 (14) 06、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 (15) 07、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 (16) 08、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 (17) 09、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 (18) 10、全省大地构造相图 (19) 五、图件属性库规定 (21) 01、分幅实际材料图属性库 (21) 02、分幅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1) 03、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属性库 (22) 04、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3) 05、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属性库 (23) 06、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属性库 (24) 07、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属性库 (25) 08、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6) 09、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7) 10、全省大地构造相图属性库 (27) 六、属性数据表定义及填写规定 (29) (分幅实际材料图属性库数据表) (29) 01、数据表:岩性数据表 (29) 02、数据表:地质界线数据表 (30) 03、数据表:断裂数据表 (31) 04、数据表:韧性剪切带数据表 (32) 05、数据表:褶皱数据表 (33) 06、数据表:蚀变带数据表 (34) 07、数据表:化石采样点数据表 (35) 08、数据表:同位素年龄数据表 (36) 09、数据表:岩石化学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36) 10、数据表:地球化学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38) 11、数据表:同位素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40) 12、数据表:地质点数据表 (41) 13、数据表:地质剖面数据表 (42) 14、数据表:钻孔数据表 (42) 15、数据表:产状要素数据表 (43) (分幅建造构造图属性库数据表) (44) 16、数据表:沉积岩建造数据表 (44) 17、数据表:火山岩性岩相数据表 (45) 18、数据表:火山构造数据表 (47) 19、数据表:侵入岩数据表 (48) 20、数据表:构造岩浆带数据表 (50) 21、数据表:变质岩建造数据表 (51) 22、数据表:大型变形构造数据表 (53) **)数据表:其它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55) (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属性库数据表) (55) 23、数据表:构造古地理单元数据表 (55) 24、数据表:盆地构造数据表 (56) 25、数据表:沉积相(沉积亚相)单元数据表 (56) 26、数据表:沉积等厚线及沉积中心数据表 (58) 27、数据表:古水流方向和物源供给方向数据表 (58) 28、数据表:柱状剖面点数据表 (58) 29、数据表:特殊标志层数据表 (60) 30、数据表:(沉积矿产)矿(床)点数据表 (60)

铅锌矿安全生产奖罚实施细则实用版

YF-ED-J919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铅锌矿安全生产奖罚实施 细则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铅锌矿安全生产奖罚实施细则实 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条总则 一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进一步提高全矿干部 职工的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 安全生产管理向制度化、标准化发展,全面落 实控股公司“关口前移反违章,重心下移重防 范,强化责任抓落实,创新管理保安全”的安 全环保方针目标,依据《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 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结合本矿实 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本实施细则对“三违”责任人做出处罚;对责任事故(包括险肇事故),根据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程度,对责任人作出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安全工作优秀的员工和班组给予奖励。 第二条安全处罚规定 三“三违”未造成事故的处理 1、“三违”未造成事故者,发生一次罚款500元,下岗学习两周(下岗期间,责任人参加反“三违”学习,核发最低生活保障费,下同。),全年累计发生两次,罚款1000元,全年累计发生三次者,解除其劳动合同关系。 2、“三违”未造成事故的班组,发生一次扣除该班其他人员200元;月累计发生两次

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的世界性生产及其分布

摘要:世界粮食作物种类很多,其中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三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非洲、东亚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进口粮食地区。美、加、法、澳和阿根廷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80%。 粮食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国都把粮食放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全世界现有可耕地 13.4亿公顷,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粮食作物种植。世界粮食作物种类很多,其中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三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1995年产量合计为15.85亿吨,占世界谷物产量的84%。 一.小麦 小麦是世界上食用人数最多,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被称为“世界性的粮食”,世界小麦生产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可划分为5个小麦地带: 1、欧洲平原至西伯利亚南部 2、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南亚平原 3、中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平原 4、北美洲中部平原 5、南半球的不连续生产地带 世界商品小麦主要产区是美、加、法、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记忆方法:世界商品粮出口国,阿法没(美国)家(加拿大)袄(澳大利亚)——所以卖粮),其中美国约占三分之一,欧盟15国约占三分之一,其次是加、澳、阿。小麦的主要进口国是中、俄、北非、东欧,占世界进口量的29%。 二.水稻 水稻是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高温多雨,人口稠密的亚洲南部和东部,加之亚洲居民多喜欢以大米为主食,故常称水稻为“亚

洲的粮食”,世界稻谷出口量每年有2000万吨左右,主要出口国:泰国、越南、美国、巴基斯坦、缅甸、中国、印度等。 三.玉米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喜温作物,生长期较长,需水量比高梁、谷子、大豆等旱粮作物要高,又分布很广。玉米产量80%集于北美洲、亚洲、欧洲,形成世界三大玉米地带:1、美国中部玉米带 2、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 3、欧洲南部平原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中国玉米产量居第二、巴西第三位。主要出口国是:美(74%)、阿根廷(7%)、中国、南非等国。主要进口国:欧盟15国和日本。 世界各国生产的粮食,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贸易只占产量的14%左右。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净进口粮食,非洲缺粮严重,东亚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进口粮食地区。美、加、法、澳和阿根廷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80%。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基本内容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基本内容 对区域内未发现的矿产资源作出预测和评价,然后估算该区域内矿产资源量,对矿产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来说,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内容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和实施。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包括了区域矿产资源、成礦远景区矿产资源以及矿点评价。 标签: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基本内容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工作是根据地质资料进行整合,然后结合野外的地质调查、成矿规律以及提交研究成果等进行。各个阶段的评价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区域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区域的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1区域矿产资源评价 此种评价方法适用于在区域地质工作的程度不高,加上其矿产资源的潜力很大的区域。符合这些条件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如昆仑山以及边缘地区。同时,区域矿产资源评价也适用于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且区域地质尚属于找矿的空白区域,并在此区域内进行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此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在初步地掌握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区域的地质背景以及成矿的条件和标志前提下,采用地、遥、化、物资料找出此区域的成矿远景区,并按照三种指标对其进行分类。在这项工作完成后,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评估,估算此区域的矿产资源量,并为下一步的工作给出意见和改进的措施。 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1)对区域内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结合地、遥、化、物资料上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对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区域内的成矿规律,并找出各种类型矿床的标志。基本工作完成后,在这些资料上建立出找矿的模型,并对此区域内可能出现的新矿种进行推算和预估其产量。最后编制出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的比例尺,提出工作中亟需解决的困难,找矿的技术和方法,并设置研究的专题。 (2)在对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前期工作完成后,便按照提纲进行编写工作设计。 (3)进行野外区域矿产资源调查。尽管对于不同的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项目与实际的野外调查具体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从专业的角度上看,两者的性质基本相同。具体的内容就是对区域地质图进行修改或者测量,然后采用航空物探和遥感的工作,进行化探扫面和物探的工作,并对已经确定的矿点进行检查和查证。最后布置整个工程,编写野外区域矿产调查记录,并进行质量的监控以及编写年报和季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