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测试题-济南版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B. 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C.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解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A错误故选 A2.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属于事实的是()A. “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 “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 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答案】C【解析】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不符合题意B、如图是“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不符合题意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符合题意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不符合题意3.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形成于()A. 原始土壤B. 原始海洋C. 原始大气D. 原始陆地【答案】B【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原始生命形成于原始海洋.故选 B.4.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A. 使用工具B. 直立行走C. 学会用火D. 产生语言【答案】D【解析】解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 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是产生语言和意识人具有语言文字能力而类人猿没有.故选 D5.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首先由达尔文提出B. 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C. 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产生语言D.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答案】C【解析】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正确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亚、欧地区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故正确C、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故不正确D、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6.米勒实验中模拟的原始大气中不应该有的物质是()A. 氢B. 甲烷C. 氧气D. 水蒸气【答案】C【解析】7.下列人类进化的各阶段脑容量中最可能是南方古猿的是()A. (脑容量约500mL)B. (脑容量约700mL)C. (脑容量约900mL)D. (脑容量约1300mL)【答案】A【解析】8.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观点你不认同的是()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化产生的B. 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D. 现存的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答案】D【解析】 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A正确B、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正确C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C正确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但是陆生生物不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如陆生的蛇属于爬行动物而水生的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就比蛇的结构复杂高等 D错误9.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O_2 根据地球演化理论大气中的氧气来自于()A. 火山喷发B. 闪电电解C. 植物光合作用D. 动物呼吸【答案】C【解析】地球原始大气组分主要是氢和氦等现在的大气组分主要是氮和氧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氧气主要是后来的海洋蓝藻进行光合作用逐渐放出来的氧气的出现和增多为后来生物界登陆创造了关键条件原始森林是在出现氧气后才出现的10.下列有关生物分类与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A. 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B. 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 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D. 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答案】A【解析】解 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A错误B.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正确C.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 C正确D.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正确故选 A11.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电极火花放电模拟原始闪电B. 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D. 该实验证明了有机物可以演变成原始生命【答案】D【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故选D.12.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栖息其中调查其数量所得的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所得的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A. 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黑色兔B. 深灰色兔一定是由浅灰色兔基因突变而来的C. 由甲到乙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白色毛色是一种有利于其生存的保护色【答案】C【解析】解 A.从图中的数据可知甲图中白色兔最少而乙图中没有白色兔说明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 A错误B.兔子体色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错误C.白色兔不适应环境被淘汰黑色兔适应环境生存下来该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正确D.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黑色毛色是一种有利于其生存的保护色 D错误故选 C13.请根据科学家推测的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对下列四步排序正确的是()①形成原始生命②形成大分子有机物③形成小分子有机物④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②③①④D. ③②④①【答案】B【解析】14.1953年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所进行的实验证明了()A. 原始生物的形成B. 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构成原始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它星球D. 原始生命是在46亿年前出现【答案】B【解析】15.据研究表明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的成分明显不同的是()A. 无水蒸气B. 无二氧化碳C. 无氧气D. 无氨气【答案】C【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 C16.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在较晚地层中发现那么()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 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C. 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D. 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答案】B【解析】解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在较晚地层中发现根据化石的分布规律可知A的结构肯定比B复杂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但是A是否由B进化而来取决于他们的亲缘关系.可见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B17.如图是进化树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 ①代表的生物可以是青蛙B. 图中生物进化的次序是鲤鱼、鲫鱼→①→扬子鳄→丹顶鹤→大熊猫C. 图中最高等的是大熊猫D. 能够适应陆地生活的是扬子鳄、丹顶鹤、大熊猫【答案】B【解析】A、据进化树可见图中①两栖类代表的生物可以是青蛙 A正确B、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所以图中生物进化的次序是鲤鱼、鲫鱼→①→扬子鳄→丹顶鹤和大熊猫 B错误C、图中大熊猫胎生哺乳属于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C正确D、图中扬子鳄、丹顶鹤、大熊猫的生殖和发育完全脱离水的限制能够适应陆地生活 D 正确18.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猴子B. 森林古猿C. 大猩猩【答案】B【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19.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亲缘关系较近B. 米勒实验只能证实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 坠落在地球上的陨石中含有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推测原始地球上形成生命的有机物可能来自外星球【答案】C【解析】A、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A正确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错误D、1969年发现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D正确20.以下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 原始生命在原始地球上诞生的时间是距今约36亿年左右C. 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D. 郑氏始孔子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漫长年代可进化成鸟类【答案】D【解析】A、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 A正确B、原始生命在原始地球上诞生的时间是距今约36亿年左右 B正确C、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正确D、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 D错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________ 它生活在________中21.(2)脊椎动物进化历程是________________21.(3)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________ 结构由________ 分类地位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答案】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解析】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A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答案】脊椎动物 ,【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答案】水生到陆生, 简单到复杂【解析】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22.(1)果蝇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其作用是________22.(2)图一(甲)所示子代果蝇中出现与亲代不同的体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22.(3)由图一(乙)子代的数量关系可以推断亲代灰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子代中灰体个体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显性基因用“A”表示)22.(4)如图二所示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此果蝇产生的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答案】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解析】【答案】变异【解析】【答案】Aa、Aa, AA或Aa【解析】【答案】X或Y【解析】23.(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__23.(2)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___ 为其提供________ 23.(3)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________ B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________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23.(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中从_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答案】原始大气, 氧气【解析】【答案】闪电, 能量【解析】美国青年学者用如图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为生命进化提供能量【答案】水蒸气, 原始海洋, 氨基酸【解析】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 B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答案】无机物【解析】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24.(1)图中1.2.3.4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答案】哺乳动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解析】解(1)生物进化系统树如图.由两幅图对比可知图中1.2.3.4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为哺乳动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答案】腔肠动物,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析】(2)从生物进化树上可以看出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肠腔动物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5.(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25.(2)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________是显性性状25.(3)若用E、e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孩子7(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若3和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8 无酒窝的概率为________25.(4)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 原因是________25.(5)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他们携带同一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________25.(6)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 其中X染色体来自________号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通过________传递给子女【答案】相对性状【解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成为相对性状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答案】有酒窝【解析】依靠表现规律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亲代性状不同时亲代的性状在后代表现出来是显性性状亲代的性状在后代没有表现出来是隐性性状亲代性状相同时亲代的性状在后代表现出来是显性性状后代中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为隐性性状【答案】ee, 25%【解析】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在耳垂的有无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女儿出现了他的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那么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若用E表示显性基因 e表示隐性基因 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3、4的基因组成组成一定是Aa 则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可见7无酒窝的基因是ee 无酒窝的概率为25%【答案】不能, 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引起的变异或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析】经整容而获得的酒窝产生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染色体没有改变或DNA没有改变或基因没有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传给后代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不能遗传给9【答案】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解析】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因为近亲有着相同的遗传物质较多相同的致病基因也相对较多近亲结婚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或孩子易得遗传病)【答案】XY, 2, 生殖细胞【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1从图1看出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 其中Y染色体来自父亲 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 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其中X染色体来自2号“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女”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1)有酒窝(2)ee 25%(3)不能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引起的变异或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4)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5)XY 2 生殖细胞试卷第11页,总11页。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从猿进化到人的标志是()A. 钻木取火B. 手的使用C. 直立行走D. 群居生活【答案】C【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A.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植物到动物B.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 从复杂到简单、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 从复杂到简单、从高等到低等从陆生到水生【答案】B【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 B3.对于生命的起源持化学起源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原始的生命起源于()A. 原始大气中B. 冷却降雨过程中C. 原始海洋中D. 岩石中【答案】C【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故选 C4.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是()A. 石器B. 铁器C. 铜器D. 骨器【答案】A【解析】解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故选A.5.据科学分析海洋生物比陆生生物进化的速度缓慢其原因是()A. 海洋生物一般比陆生生物低等B. 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生存斗争进行得比较缓和C. 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故海洋生物很少发生变异D. 海洋中弱肉强食很多物种还未进化到高水平就被淘汰了【答案】B【解析】解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因此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客观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生存斗争进行得比较缓和导致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故选 B6.抗生素的利用为细菌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但滥用抗生素却催生“耐药细菌” 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会产生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抗原B. 图丙中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耐药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C. 图示过程可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D. 我们可从中获得启示不滥用抗生素【答案】A【解析】解 A.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其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抗体 A错误B.细菌中存在变异的抗药个体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耐药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 B 正确C.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加大抗生素剂量使抗药性更强的细菌活下来该过程可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 C正确D.“耐药细菌”的出现是抗生素对细菌的长期选择的结果不滥用抗生素可减少“耐药细菌”的出现 D正确故选 A7.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A. 有机小分子B. 有机大分子C. 原始单细胞生物D. 原始生命【答案】A【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因此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成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故选 A8.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无机小分子物质可生成原始生命B. “哺乳动物由古代的爬行动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是目前大家认同的观点C. 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看长颈鹿颈经常努力伸长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D. 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看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答案】B【解析】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A错误B、哺乳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鸭嘴兽有很多特征像爬行动物如生殖方式与爬行动物一样为卵生由此说明哺乳动物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动物进化而来的 B 正确C、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体现 C错误D、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看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选择的结果不是农药长期作用的结果 D错误9.下表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由此推测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马B. 猕猴C. 金枪鱼D. 螺旋菌【答案】B【解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远由表可知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猕猴10.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B. 始祖鸟化石研究表明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C.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一哺乳类D. 现代人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答案】C【解析】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 A正确B、始祖鸟化石显示是现今发现的最早具有角质喙、牙齿退化的原始鸟类此化石鸟具有发育完整的现代模样的翅膀大小如同雏鸽满身披有羽毛这些特征像鸟类郑氏始孔子鸟可能生活在树上有爪子和长长的尾羽可帮助它爬树和在树枝上栖息它也可能在湖泊上空飞翔去跟踪和猎食水中的鱼类这些特征又像爬行类所以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证明了鸟类和爬行类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B正确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C错误D、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D正确1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对化石证据的研究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B. 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C. 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D. 对几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就能总结出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答案】D【解析】解 A.利用对化石证据的研究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A正确B.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因此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B正确C.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C正确D.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由鱼类的一心房一心室到两栖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到爬行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再到鸟类和哺乳类的两心房两心室由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可知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因此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D错误故选 D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B.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C. 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的进化过程D. 化石记录、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能从不同方面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答案】A【解析】解 A、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只是一种假说生命的起源已经过去了漫长的年代不可能再现无法被证实.A 不正确.B、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B正确C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地球上的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C正确.D、化石记录、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能从不同方面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其中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 D正确.故选 A.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以实现的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唯一证据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 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答案】A【解析】解 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大气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A正确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 B 错误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之前保留的有利变异可能就变为不利变异 C错误D.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错误故选 A14.人们能把野牛逐渐驯化成产奶量高的奶牛是因为生物具有()A. 新陈代谢的特征B. 生殖发育的特征C. 遗传变异的特征D. 生老病死的特征【答案】C【解析】解人工选择是在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选择出农作物、家禽和家畜中对人有益的变异经过若干年的选择培育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如人们能把野牛逐渐驯化成产奶量高的奶牛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是因为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征故选 C15.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B.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 为了应对天敌枯叶蝶产生了形似枯叶的变异D. 现代各品种金鱼是由野生类型金鲫鱼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而来【答案】D【解析】A、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A错误B、因为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常见的是沉积岩因此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 B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不是枯叶蝶为了应对敌害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C错误D、金鱼与金鲫鱼的外形差异很大属于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 D正确16.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关于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病原体中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C. 药物的使用导致引起足癣的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 药物对病原体的变异起定向选择的作用【答案】C【解析】17.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与猿类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 使用工具B. 产生了语言C. 直立行走D. 用火烤制食物【答案】C【解析】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故选 C18.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 人是自然产生的D. 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答案】D【解析】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没有科学依据 A错误B.女娲造人没有科学依据 B错误C.生物不能凭空产生如人是由生物古猿进化来的 C错误D.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D正确故选 D.19.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对知识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不正确的是()A. 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大多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B. 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 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从而不易被天敌发现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0.(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20.(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化是________ 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 ________逐渐变得灵巧.20.(3)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________ 如石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以及用火又促进了________的发达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20.(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________ 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答案】森林古猿【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答案】直立行走, 臂和手【解析】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行走方式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样上肢得到了解放促进了脑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答案】复杂, 脑【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答案】语言【解析】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21.(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科学家________设计的.21.(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__.21.(3)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___ 为其提供能量.21.(4)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________ B装置内的液体模拟了________ 试验后可检测到其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21.(5)此实验表明 ________.【答案】米勒【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1)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者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美国青年学者用如图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答案】原始大气, 氧气【解析】(2)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答案】闪电【解析】(3)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答案】水蒸气, 原始海洋, 氨基酸【解析】(4)沸水主要是为了产生水蒸气 B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答案】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解析】(5)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原始大气不含有的气体成分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甲烷【答案】B【解析】ACD、二氧化碳、氢气、甲烷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CD正确B、原始大气中肯定没有的是氧气 B正确2.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B. 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C.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解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A错误故选 A3.下列有关生物分类与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A. 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B. 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 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D. 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答案】A【解析】解 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A错误B.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正确C.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 C正确D.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正确故选 A4.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首先由达尔文提出B. 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C. 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产生语言D.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答案】C【解析】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正确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亚、欧地区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故正确C、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故不正确D、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5.下列生物化石出现在地质年代最晚近的是()A. 单细胞生物B. 古代鱼类C. 古代两栖类D. 古代爬行类【答案】D【解析】通过分析可知选项中最高等的是古代爬行类因此古代爬行类生物的化石是在地质年代最晚近的地层中出现6.在研究生命起源的历程中米勒实验证明了()A. 实验室内具备模拟原始大气的条件B. 实验室内能够以模拟雷电作为能量C.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生成有机物D.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答案】C【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7.下列陈述中不属于观点的是()A. “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方式运动B. 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C. “东非人”已经具备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D.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答案】B【解析】解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 A错误B.1974 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 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大量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根据地质测定“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这是事实 B正确C.科学家发现了“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菌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 C错误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 D错误故选 B8.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A. 后肢粗壮B. 脑容量增加C. 奔跑飞快D. 群居生活【答案】B【解析】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劳动使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故选 B9.下列有一种化石可以作为古代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典型证据这种化石是()A. 蕨类化石B. 种子蕨化石C. 恐龙化石D. 被子植物化石【答案】B【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种子蕨是在石炭纪时期演化的重要植物群体它们有蕨类般的树叶但是与真正的蕨类不同因为种子蕨是带有种子的植物或称裸子植物这代表它们不像真正的蕨类需要水来繁殖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因此可以作为古代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典型证据是种子蕨化石10.关于生命的起源分三步第三步是()A. 形成原始生命B. 形成有机大分子C. 形成有机小分子D. 形成原始多细胞生物【答案】B【解析】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11.请根据科学家推测的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对下列四步排序正确的是()①形成原始生命②形成大分子有机物③形成小分子有机物④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②③①④D. ③②④①【答案】B【解析】12.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观点你不认同的是()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化产生的B. 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C.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D. 现存的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答案】D【解析】 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A正确B、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正确C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C正确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但是陆生生物不一定比水生生物高等如陆生的蛇属于爬行动物而水生的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就比蛇的结构复杂高等 D错误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亲缘关系较近B. 米勒实验只能证实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 坠落在地球上的陨石中含有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推测原始地球上形成生命的有机物可能来自外星球【答案】C【解析】A、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A正确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错误D、1969年发现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D正确14.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A. 原始大气中B. 冷却降雨过程中C. 原始海洋中D. 土壤中【答案】C【解析】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原始海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15.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分子生物学证据可以推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B. 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 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验证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答案】C【解析】A.科学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同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研究发现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A正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B正确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C错误D.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D正确故选C16.最先两足直立行走的类人猿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答案】A【解析】解 A、南方古猿生存年代是距今550万年\sim 100万年前南方古猿体质特征与人类接近能够直立行走可以使用天然工具可能有语言能力.B、能人大约出现在距今200万年前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C 、直立人出现在距今180万年-20万年前能够直立行走会用火和更先进的工具.D、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平均为1360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因此古人类学家把他们与现代入归为同一个种即智人种.晚期智人已开始分化出四大人种.由此可以看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是南方古猿.故选 A17.科学推测下列气体中哪种是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A. 水蒸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氧气【答案】D【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选 D.18.下列有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的变异有关D.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答案】D【解析】19.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北京猿人C. 森林古猿D. 大猩猩【答案】C【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0.下列有关化学进化论中原始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始地球环境恶劣B. 没有氧C. 原始大气中有氨、氢气、甲烷等D. 不可能形成原始生命【答案】D【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在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实验中 A装置代表________ B代表________ 正、负极放电产生火花代表当时的________21.(2)从B到C过程实际上模拟________过程21.(3)C装置中含有的有机物实际上是一些________21.(4)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21.(5)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答案】(1)原始海洋, 原始大气, 闪电【解析】解(1)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 B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答案】(2)降雨【解析】(2)从B到C 气体经过冷凝器凝结成水滴实际上是模拟了降雨的过程【答案】(3)氨基酸、核苷酸等【解析】(3)对此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C装置中含有的有机物实际上是一些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答案】(4)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形成有机物吗?【解析】(4)米勒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由此得出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形成有机物吗?【答案】(5)原始地球上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解析】(5)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原始地球上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22.(1)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 其基因a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片段22.(2)父亲们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 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从其母亲遗传的相关基因和性染色体分别是________22.(3)所调查的家庭中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小孩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惯用右手这一变异是否能够遗传?________【答案】(1)惯用左手, DNA【解析】解(1)“160个父母都是惯用右手生育了惯用左手的孩子” 表明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惯用左手是隐性性状因此“在这对相对性状中” 惯用左手是隐性性状 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所以其基因a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2)AA或Aa, a和X【解析】(2)160个父母中(显性基因用A、隐性基因用a表示)父亲们均是惯用右手其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原因是后代孩子出现惯用右手的几率远远大于惯用左手表明父、母的杂交组合可能是Aa×Aa、AA×Aa、AA×AA、Aa×AA 一个惯用左手的儿子基因型一定是aa 从其母亲遗传的相关基因一定是a 男孩的Y一定来自父亲 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答案】(3)不能遗传【解析】(3)所调查的家庭中有一个惯用左手的小孩在父母的训练下变成了惯用右手在这一变异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还是aa 因此是不能遗传的23.(1)根据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23.(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23.(3)__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23.(4)根据如图分析从生物进化角度看与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答案】水生到陆生【解析】根据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答案】根、茎、叶, 简单到复杂【解析】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答案】化石, 低等到高等【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答案】爬行类【解析】根据如图分析从生物进化角度看与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爬行类24.(1)请据图回答图二表示的是桃的果实其中A是_________ 是由图一中的__________发育来的(填名称) B是种子是由图一中的___________发育来的(填名称)24.(2)图一中这朵花的重要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名称)24.(3)若果实红色为(R)显性黄色(r)为隐性则红色果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果皮, 子房壁, 胚珠【解析】解(1)图二表示的是桃的果实其中A是果皮 B是种子完成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而A果皮由图一的子房发育而来 B种子由图一的胚珠发育而来【答案】(2)雄蕊, 雌蕊【解析】(2)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因而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答案】(3)RR或Rr【解析】(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而若果实红色为(R)显性黄色(r)为隐性则红色果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RR 或Rr。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低等到高等B. 由水生到陆生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答案】D【解析】解 ABC.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ABC正确D.高等动物也有体型小的如蜂鸟因此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D错误故选 D2.下列哪一个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A. 体型的大小B. 化石证据C. 比较解剖学证据D. 分子生物学证据【答案】A【解析】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它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据(如鳃裂)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都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体型的大小不能生物进化的证据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 A.3.人类起源于()A. 猕猴B. 黑猩猩C. 森林古猿D. 现代类人猿【答案】C【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故选 C.4.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正确故选 D5.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 食蚁兽的长舌能够灵活伸缩取食蚁洞内的蚂蚁是长期反复锻炼的结果B. 抗生素的使用致使细菌出现抗药性C.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消化功能由于长期不用而降低D.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解 A.食蚁兽因为要捕食洞内的蚂蚁只有舌伸长才能捕捉到就容易生存下去舌短的就捉不到蚂蚁而慢慢会被淘汰而不是反复不断锻炼的结果 A错误B.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发生在注射抗生素之前不是使用抗生素后才的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B错误C.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这些特点都是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C错误D.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因此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正确故选 D6.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 长臂猿B. 黑猩猩C. 大猩猩D. 森林古猿【解析】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故选 D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由低等到高等B. 由简单到复杂C. 由水生到陆生D. 由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答案】D【解析】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而由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总趋势8.下列四种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猩猩B. 大猩猩C. 长臂猿D. 黑猩猩【答案】D【解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在DNA、大脑、内脏器官的大小面部的形状和功能上都很相似黑猩猩染色体数目与人类相近是24对血清免疫实验记录与人类的接近度为97% 因此表明黑猩猩与人类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故选 D9.森林古猿的生存环境是()A. 热带丛林B. 草原C. 陆地D. 海洋【答案】A【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 A10.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A. 各种生物都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 变异为进化提供基础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性的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C. 狮子在追捕斑马时它们两者是相互选择的D. 病原菌长期接触同种抗生素会产生适应性突变而抗药【解析】A、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 A正确B、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因此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B正确C、狮子和斑马都跑得快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C正确D、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病原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D错误11.植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排序正确的是()A. 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B.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C. 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D. 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答案】B【解析】如图生物进化树可见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rightarrow 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rightarrow 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藻类植物\rightarrow 苔藓植物\rightarrow 蕨类植物\rightarrow 裸子植物\rightarrow 被子植物12.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答案】B【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B符合题意13.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表明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推断()A. 爬行类可能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B. 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C. 鸟类与爬行类相互进化D. 鸟类与爬行类并没有关系【答案】B【解析】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14.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B. 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C. 原始哺乳类是由原始鸟类进化来的D. 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解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有力证据 A正确B.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 B正确C.如图生命树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C错误D.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正确故选 C15.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蛋白质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这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下表中列出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较请依据表格判定下列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事是()(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A. 酵母菌D. 黑猩猩【答案】D【解析】解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则越大由表可知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黑猩猩故选 D16.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A. 制约环境B. 影响环境C. 改变环境D. 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解现存生物中有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原因是这些生物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故选 D17.鱼和鲸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却有着相似的外部形态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自然界的偶然巧合B. 进化方向相同C. 有共同的祖先D. 相同的环境起到了相同的选择作用【答案】D【解析】18.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娃娃鱼B. 蝾螈C. 袋鼠D. 鸽子【答案】C【解析】解人类在生物分类上的分类地位是动物界脊柱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所以人类与与哺乳类动物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选项中的娃娃鱼蝾螈属于两栖类鸽子属于鸟类而袋鼠属于哺乳类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故选 C19.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C.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答案】B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A 正确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B错误C.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正确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正确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20.(1)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后代中有的颈较长有的稍短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这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其是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20.(2)环境对长颈鹿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环境与长颈鹿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具有短颈性状的个体不易存活具有长颈性状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就是生物进化中的________现象【答案】(1)不定向, 自然选择【解析】解(1)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后代中有的颈较长有的稍短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这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其是不定向的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答案】(2)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解析】(2)环境对长颈鹿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环境与长颈鹿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具有短颈性状的个体不易存活具有长颈性状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就是生物进化中的适者生存现象21.(1)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21.(2)若①是蜜蜂比较蜜蜂和蚯蚓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虽然它们都分“节” 但蜜蜂身体还分为________ 三部分还具有分节的足和触角且体外有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作用的________.21.(3)相比青蛙扬子鳄更适应陆地生活这是因为它具备以下特点体表覆盖________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完全用________呼吸.大熊猫和扬子鳄相比子代成活率高是因为大熊猫的胚胎发育方式为________.【答案】丹顶鹤、大熊猫【解析】丹顶鹤属于鸟类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答案】头、胸、腹, 外骨骼【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蜜蜂属于节肢动物蜜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还具有分节的足和触角且体外有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作用的外骨骼【答案】鳞片, 肺, 胎生【解析】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扬子鳄更适应陆地生活这是因为扬子鳄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完全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外有卵壳保护(1)大熊猫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其主要运动方式为爬行、行走胚胎发育方式为胎生22.(1)在A、B两处应填入恰当的词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22.(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________ B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_____内22.(3)胎儿是在母体的___________中发育并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排出废物【答案】(1)森林古猿, 受精卵【解析】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形成B—受精卵【答案】(2)睾丸, 输卵管【解析】(2)男子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因此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中【答案】(3)子宫, 脐带, 胎盘【解析】(3)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并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有人将有关生物过程进行了如下整理你不认同的是()A. 尿的形成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B. 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C. 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D.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答案】C【解析】解 A.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由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再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即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尿液A正确B.植物的进化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正确C.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有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因此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没有系统 C错误D.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D正确故选 C2.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B. 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更大C. 进化总趋势为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D. 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答案】C【解析】解 A.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只是一种假说生命的起源已经过去了漫长的年代不可能再现无法被证实 A不符合题意B.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具有重要作用 B不符合题意C.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C符合题意D.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A. 水蒸气、氧气、氢气、甲烷等B. 水蒸气、氨气、氢气、甲烷等C. 水蒸气、氢气、甲烷、氧气等D.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答案】B【解析】解 ACD、都有氧气而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ACD不正确B、“水蒸气、氨气、氢气、甲烷等” 都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B正确.故选 B.4.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B.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C. 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D. 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解 A.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故即使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也未必能永远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A错误B.北极熊的体色存在着白色和非白色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熊白色性状适于环境而得到积累加强 B错误C.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竹节虫对环境(竹枝)的一种适应并不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变异 C错误D.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正确故选 D5.金鱼有许多品种是()A. 金鱼适应环境的结果B. 金鱼内部斗争的结果C. 自然选择的结果D. 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解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故选D.6.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及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变异所产生的新性状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都是有利的B. 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改变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C. 培育太空椒的原理是射线辐射诱发了基因突变D.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并不是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答案】A【解析】 A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如玉米的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因此属于不利变异这种变异对玉米的生长是不利的因此生物产生的新性状有的对自身有利有的对自身不利 A错误B、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B正确C 、太空椒等太空植株的培育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C正确D、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不是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说法是正确的 D正确7.序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有力证据是化石B.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C. 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是科学推测法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答案】C【解析】解 A、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A正确.B、在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 B正确.C 、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法通过比较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结构特点研究生物进化的规律 C错误.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而不是从复杂到简单 D正确.故选 C.8.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B. 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原始海洋C.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D. 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答案】A【解析】解 A.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A错误B.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原始海洋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正确C.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C正确D.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条件了 D正确故选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9.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1)在B处填入恰当的词 B________(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____ B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内.胎儿是在母体的中发育并通过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将废物排出.(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不恰当的做法是________A .与父母交流沟通 B.向生物老师请教C .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D.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他.【答案】受精卵, 睾丸子宫, 输卵管, 胎盘和脐带, CD【解析】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裂时先是胞核一为二后质分成两份份一细胞核在原的细胞的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胞还形新的细胞壁于是一细胞就分个细胞.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细胞中染色体的复倍使分裂形成的新细和原细中染色体数目同.对生物的传有重要意义.故案为细核.10.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它主要包括________五大类动物这其中又以________类动物最高等【答案】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哺乳【解析】如图生命树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rightarrow 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rightarrow 原始两栖类\rightarrow 原始爬行类\rightarrow 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11.肝炎病人不能食用油腻食物是因为肝脏的________分泌不足影响________的消化【答案】胆汁, 脂肪【解析】油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成分是脂肪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胆汁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所分泌的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微粒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脂肪再在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的患肝炎的病人胆汁分泌不足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此厌油腻食物12.原始大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注意其中没有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及火山喷发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了一些________ 这些物质随着降雨进入________.【答案】水蒸气, 氢气, 氨, 甲烷, 氧气, 高温, 紫外线, 简单的有机物, 原始海洋【解析】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可见原始大气中无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及雷电等自然条件在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随着地球上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上来最终有机物也随之汇集入原始海洋经过漫长的年代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故答案为水蒸气氢气氨甲烷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的有机物原始海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在A、B两处应填入恰当的词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13.(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________ B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_____内13.(3)胎儿是在母体的___________中发育并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排出废物【答案】(1)森林古猿, 受精卵【解析】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形成B—受精卵【答案】(2)睾丸, 输卵管【解析】(2)男子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因此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中【答案】(3)子宫, 脐带, 胎盘【解析】(3)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并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14.根据人类进化阶段与其主要特征的对应关系填空A.智人 B.能人 C.直立人 D.南方古猿【答案】【解析】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开始直立.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使用工具、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开始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出现在距今20万年-1万年前.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平均为1360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入.故答案为 D B C A.15.(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15.(2)从上表可以看出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因为两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15.(3)请你按照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将上述生物排序________.【答案】越小【解析】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为0.【答案】酵母菌, 最大, 黑猩猩, 最小【解析】通过表格信息可知人与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亲缘关系最远.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因为两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答案】黑猩猩、马、鸡、小麦、酵母菌【解析】根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其亲缘关系越近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从表中数据可发现表中生物按照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黑猩猩、马、鸡、小麦、酵母菌.16.(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16.(2)从上表看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________.人和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因为两者的________.16.(3)研究生物的进化时用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________.【答案】越小【解析】解(1)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 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答案】酵母菌, 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44, 黑猩猩, 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为0【解析】(2)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 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44 因此亲人类与酵母菌的缘关系最远.【答案】比较法【解析】(3)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C.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D. 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答案】C【解析】解由题中的图再结合生物进化树图可知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的藻类植物甲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乙和蕨类植物丙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丁和被子植物戊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此可知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乙原始的苔藓植物和丙原始的蕨类植物都是由甲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是由丙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结构比丙原始的蕨类植物复杂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不是水生的因此 ABD正确、C错误故选 C2.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A. 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表现B. arightarrow 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C. brightarrow 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定向抗药性变异【答案】D【解析】解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进行定向的选B.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使用农药后抗药性强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而抗药性弱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 B正确.C .使用农药后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后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农药的长期选择使得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加强 C正确.D.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 D错误.所以D选项不正确.故选 D3.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B. 运动方式相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相同D. 脑的发育程度相同【答案】A【解析】解 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正确.B、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错误C 、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错误.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错误.故选 A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 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方法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一直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答案】D【解析】解 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 A错误B.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 B错误C.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是适应当时环境的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不一定适应新环境 C错误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正确故选 D5.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B. 细胞色素c中含大量相同的氨基酸说明不同生物有共同祖先C.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D. 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含量不同说明它们的原始祖先不同【答案】D【解析】解 A.通过研究比较不同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可以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可见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 A正确C.由表中数据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C正确BD.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多数相同少量有差异说明它们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B正确 D错误故选 D6.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鱼B. 蝗虫C. 鲸D. 白菜【答案】C【解析】解 A、鱼与人属于脊椎动物同门 A错误B、蝗虫与人属于动物界同界 B错误C 、鲸和人都属于哺乳类同纲 C正确.D、白菜与人属于生物界同界 D错误.故选 C.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描述错误的是()A. 由小到大B. 由简单到复杂C. 由水生到陆生D. 由低等到高等【答案】A【解析】A、高等生物也有体型小的如蜂鸟因此由小到大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BCD、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都是生物进化趋势因此关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描述错误的是由小到大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类人猿B. 长尾猴C. 黑猩猩D. 森林古猿【答案】D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 D9.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进行的当时的条件是()①地球表面温度慢慢降低②地球内部温度仍然很高③火山活动频繁形成了原始大气④原始大气中有相当数量的氧气存在⑤地球表面逐渐形成了原始海洋.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③④⑤【答案】B【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故选 B10.下图中植物按照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④③B. ③②④①C. ④③②①D. ③④②①【答案】D【解析】解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和叶的分化但茎内没有导管叶内没有叶脉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出现了输导组织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具有强大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但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不能称为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最高等的植物所以它们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循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图示中的①属于苔藓植物②属于蕨类植物③属于被子植物④裸子植物因此下列植物按照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②①故选 DA. 甲烷、氨、水蒸气、氧气B. 甲烷、氨、水蒸气、氢气C. 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D. 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答案】B【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B符合题意12.支持化学进化说的学者普遍认为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 原始陆地B. 原始海洋C. 原始大气D. 宇宙其他星球【答案】B【解析】解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故选 B13.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A. 制约环境B. 影响环境C. 改变环境D. 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解现存生物中有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原因是这些生物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故选 D14.有原始人捕食毛象的说法但从未听说过原始人捕食恐龙原因是()A. 恐龙个体太大又凶猛原本是人对它近而远之B. 恐龙的皮太厚原始人缺乏有效的武器对付它C. 原始人以果实为食对恐龙不感兴趣D. 原始人生存的年代恐龙早已灭绝了【答案】D【解析】有原始人捕食毛象的说法是因为原始人和毛象生活在同一个年代可能出现此现象但从未听说过原始人捕食恐龙是因为原始人出现的比恐龙晚原始人生存的年代恐龙早以灭绝15.鲨鱼和海豚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它们的身体形态非常相似(见下图)原因是()A. 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B. 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C. 它们都属于鱼类D. 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解鲨鱼属于鱼类海豚属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较远但是由于鲨鱼和海豚都生活在水中体型成流线型可减少水的阻力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 D16.古代两栖类可以进化为爬行类而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A. 哺乳类B. 爬行类C. 鸟类D. 两栖类【答案】D【解析】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脊熟记动物的进化历程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此题的关键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因此古代爬行类不可能进化为今天的两栖类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没有氧气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C. 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答案】C【解析】 A 、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但不存在游离的氧气 A正确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B正确C 、古猿是我们现代人类和现代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 C错误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D正确18.在繁殖季节雄兰花蜂专门采集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聚集在一起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兰花与兰花蜂之间是寄生关系B. 兰花蜂采集花粉属于先天性行为C. 兰花蜂属于节肢动物【答案】A【解析】 A 、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表明兰花分泌的香味物质对兰花蜂的繁殖有利同时兰花蜂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时可以帮助兰花传粉因此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之间属于合作关系而不是寄生关系 A错误B、兰花蜂采集花粉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B正确C 、兰花蜂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C正确D、达尔文认为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19.原始生命的起源发生在()A. 地球温度很高时B. 地球刚刚形成时C. 地球温度较低时D. 火山刚刚爆发时【答案】C【解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故C符合题意故选 C20.根据目前的资料分析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的是()A. 氧气供原始生命进行呼吸所需B. 原始地球大气C. 原始海洋D.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解 A、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原始生命进行厌氧呼吸因此氧气供原始生命进行呼吸所需不属于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 A不正确BCD、原始地球大气、原始海洋、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提供能量都属于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 BCD正确.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过度使用流感药物会加大病毒的抗药性这是药物对病毒起了________作用21.(2)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戴口罩属于________【答案】定向选择【解析】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解析】戴口罩是防止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22.(1)如图古代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这说明长颈鹿的祖先个体本身存在着差异在进化的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是相适应的经过漫长的积累于是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颈和前肢长的长颈鹿这种说法是按照________学说来解释的22.(2)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式可以看出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 而自然选择则是________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答案】自然选择【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出现以上个体差异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了可遗传的变异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甚至死亡这是不适者被淘汰经过许多代后颈短些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逐代积累形成的【答案】不定向的, 定向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解析】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23.(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根据其寄生的细胞可推断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是________(选填“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易感人群”)23.(2)疫情初期为确定所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基因测序检测的结构应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__23.(3)2020年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已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________ 进入人体内后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提高了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23.(4)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进入“后疫情时代” 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致病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种更容易生存?哪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有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________由此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________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________趋势23.(5)目前我市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________【答案】(1)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传染源【解析】解(1)病毒无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的新冠肺炎病毒是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动物体中因此属于动物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源【解析】(2)疫情初期为确定所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基因测序检测的结构应是图一中的2遗传物质RNA【答案】(3)抗原,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解析】(3)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4)适者生存, 下降, 上升【解析】(4)适者生存是指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获得了生存机会并大量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因此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适者生存由此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下降趋势感染率会呈逐渐上升趋势【答案】(5)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出门戴口罩、室内消毒等)【解析】(5)为了切断传播途径我们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定期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出门戴口罩等24.(1)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________和分节的附肢它和上述图中的________都不属于恒温动物24.(2)为了和飞行功能相适应在结构上喜鹊的身体呈________24.(3)马的胚胎发育在母体的________内进行24.(4)上述动物中有一种动物明显与其他三种动物有区别依据是其体内没有________【答案】(1)外骨骼, 蛇【解析】解(1)蝴蝶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节肢动物(蝴蝶)和爬行动物(蛇)都属于变温动物喜鹊是鸟类马是哺乳类二者都属于恒温动物【答案】(2)流线型【解析】(2)为了和飞行功能相适应在结构上喜鹊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答案】(3)子宫【解析】(3)马是哺乳类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胚胎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答案】(4)脊柱(肺)【解析】(4)蝴蝶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蛇、喜鹊、马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蝴蝶用气管呼吸蛇、喜鹊、马用肺呼吸。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低等到高等B. 由水生到陆生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体型小到体型大【答案】D【解析】解 ABC.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ABC正确D.高等动物也有体型小的如蜂鸟因此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D错误故选 D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B.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C. 近年来出现的超级细菌是它们长期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D.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答案】A【解析】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适者生存不适合者被淘汰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否则就被会被新环境淘汰 A正确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错误C、近年来出现的超级细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错误D、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D错误3.黑猩猩是和人最相似的动物这说明()A. 人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B. 人和黑猩猩的染色体数是一样的C. 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D. 人和黑猩猩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答案】D【解析】A、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黑猩猩体细胞中有24对染色体因此人和黑猩猩的染色体数不是一样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C、黑猩猩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因为一方面现代的黑猩猩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古猿是我们现代人类和现代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所以黑猩猩不可以进化人了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黑猩猩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除人类之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由于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98.77% 表明人和黑猩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故D正确符合题意4.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答案】A【解析】解 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A错误B.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 B正确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正确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D正确故选 A5.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B. 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C. 原始哺乳类是由原始鸟类进化来的D. 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解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有力证据 A正确B.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 B正确C.如图生命树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C错误D.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正确故选 C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C.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D.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答案】B【解析】解 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A 正确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B错误C.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正确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正确故选 B7.下列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D. ④②③①【答案】C【解析】解①是藻类植物②是蕨类植物③是苔藓植物④是被子植物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故选 C8.对下列性状产生原因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 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B. 细菌抗药性的变异是因青霉素的大量使用而产生的C. 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被赤道附近的强烈日光晒成的D. 雷鸟的保护色是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经过天敌的选择形成的【答案】D【解析】A、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错误B、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青霉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B错误C、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体内的黑色素含量多吸收紫外线防止被赤道附近的强烈日光晒伤 C错误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冬天雷鸟在雪地上活动体色接近雪的颜色为白色夏天雷鸟在土地上活动体色接近地面颜色雷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9.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A. 体型小→体型大B. 低等→高等C.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D. 水生→陆生【答案】A【解析】A、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型小→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A不正确BCD、低等→高等、结构简单→结构复杂、水生→陆生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BCD正确10.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A. 制约环境B. 影响环境C. 改变环境D. 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解现存生物中有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原因是这些生物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故选 D11.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底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A. 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B. 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C. 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D. 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答案】A【解析】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 A.12.有关人类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B.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C. 人类是上帝创造的D. 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胚胎学【答案】B【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故选B13.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一说首先由达尔文提出B. 很多证据表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C. 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环境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森林的大量减少D.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答案】C【解析】解 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这是达尔文提出的故正确.B、很多证据表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如化石就是最好的证据故正确.C 、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直立行走起了决定性作用直立行走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故不正确.D、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故正确.故选 C1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四种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图如图所示根据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推断脊椎动物心脏进化的顺序应该是()A. ①→②→③→④B. ③→②→④→①C. ③→④→①→②D. ③→④→②→①【答案】C【解析】15.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答案】B【解析】解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 B16.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B.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C.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D. 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他们的原始祖先不同【答案】D【解析】解 A、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A正确.B、C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 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金枪鱼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是21 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BC正确.D、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 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因此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 的事实能够说明动植物有共同的祖先.D错误.故选 D17.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古代的鱼类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某些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这能很确切地说明下列哪一个进化历程()A. 从水生到陆生B. 从自养到异养C. 从厌氧到需氧D. 从无性到有性【答案】A【解析】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而爬行动物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因此某些原始的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很确切地说明从水生向陆生进化的历程18.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A. 爬行动物B. 古代的爬行动物C. 两栖动物D. 古代的两栖动物【答案】B【解析】解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故选 B19.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 黑猩猩B. 金丝猴C. 猕猴D. 大熊猫【答案】A【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常见的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等.故B、C、D错误 A正确.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20.(1) C 类与蚯蚓结构相同之处是身体都由________构成.20.(2)E、G类多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________ 体表被覆羽毛等.20.(3)B、F类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20.(4) C 类与B、D、E、F、G类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20.(5)请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将蛇、蝗虫、鹰、红狐排列起来________.【答案】体节【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它们体内都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答案】翼【解析】B食虫鸟和G鹰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等特征适于在空中飞行.【答案】胎生、哺乳【解析】B臭鼬和F红狐都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答案】脊柱【解析】 C 类属于无脊椎动物 B、D、E、F、G类都属于脊椎动物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柱.【答案】蝗虫、蛇、鹰、红狐【解析】在题干中的几种动物中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而蛇、鹰、红狐属于脊椎动物蛇为爬行类鹰为鸟类红狐为哺乳动物而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属于四者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蝗虫、蛇、鹰、红狐.21.(1)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后代中有的颈较长有的稍短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这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其是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21.(2)环境对长颈鹿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环境与长颈鹿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具有短颈性状的个体不易存活具有长颈性状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就是生物进化中的________现象【答案】(1)不定向, 自然选择【解析】解(1)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后代中有的颈较长有的稍短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这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其是不定向的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答案】(2)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解析】(2)环境对长颈鹿起了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环境与长颈鹿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具有短颈性状的个体不易存活具有长颈性状的个体更容易存活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就是生物进化中的适者生存现象22.(1)在A、B两处应填入恰当的词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22.(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________ B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_____内22.(3)胎儿是在母体的___________中发育并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同时排出废物【答案】(1)森林古猿, 受精卵【解析】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形成B—受精卵【答案】(2)睾丸, 输卵管【解析】(2)男子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因此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中【答案】(3)子宫, 脐带, 胎盘【解析】(3)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并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第5单元 生命的演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十九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地比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大猩猩B. 古代猕猴C. 森林古猿D. 古猿【答案】C【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奶牛产奶多是()A. 适应环境的结果B. 自然选择的结果C. 生存竞争的结果D. 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解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环境与饲料的不同导致奶牛性状的改变是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因此奶牛产奶多这不是生存环境不同和饲料不同的结果这是人们根据人类的需要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故选 D.3.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此实验说明了()A. 人类可以制造生命B. 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可以生成有机物小分子物质C. 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D. 由有机物可以产生原始生命【答案】B【解析】解米勒的实验试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选 B4.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型果蝇有残翅、缺刻翅和无脉翅等多种类型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 基因突变只能自发产生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 基因突变都是有益的D.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型果蝇有残翅、缺刻翅和无脉翅等多种类型说明野生型突变为多种不同的性状即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也就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选 B5.下列几组生物中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A. 蚯蚓、蝗虫B. 啄木鸟、树C. 细菌、真菌D. 人、猩猩【答案】D【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A.蚯蚓、蝗虫是属于动物界蚯蚓是环节动物门而蝗虫是节肢动物门同界不同门 A不符合题意B.啄木鸟是动物界、树是植物界不同界 B不符合题意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界不同界 C不符合题意D.人、猩猩属于动物界、哺乳纲、灵长目猩猩属于类人猿科人属于人科同目不同科故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是人、猩猩 D符合题意故选 D6.下列可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的论述是()A. 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树叶形成的B. 黑色人种的黑色皮肤是强烈日光晒成的C.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D. 箭毒蛙在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容易被其他生物发现但仍然存活至今【答案】D【解析】解 A.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机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不符合题意B.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体内的黑色素含量多吸收紫外线防止被赤道附近的强烈日光晒伤 B不符合题意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 C不符合题意D.警戒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箭毒蛙色彩绚丽夺目对敌害是一种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它的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符合题意故选 D7.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叙述中属于事实的是()A. 类人猿和人类的骨盆都很宽大B. “东非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C.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D. 有证据表明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答案】A【解析】 A 、比较类人猿和人类的骨盆都很宽大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符合题意B、如图是“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不符合题意C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不符合题意D、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不符合题意8.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起始变化是()A. 制造工具B. 直立行走C. 产生语言D. 人工取火【答案】B【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9.(1)在生活环境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________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种子植物能够适应________环境因而有着更加广泛的分布9.(2)在结构功能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________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因此蕨类和种子植物比苔藓植物更加高大9.(3)在生殖特点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皮使幼嫩的________得到保护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要强得多寿命也比孢子长而在种子植物中被子植物的果实对种子具有________作用有些果实具有适于传播的特点因此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答案】(1)水, 干旱的陆地【解析】解(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受精作用离不开水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种子植物由于出现了花粉管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能够适应干旱的陆地环境【答案】(2)从简单到复杂, 茎叶【解析】(2)在结构功能方面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和叶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种子植物出现了种子【答案】(3)胚, 保护【解析】(3)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种子植物又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受到果皮的保护10.(1)树根处A代表原始生命它诞生在________中10.(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________10.(3)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 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10.(4)种子植物是真正的________植物它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10.(5)观察进化树可以得出结论生物进化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答案】(1)原始海洋【解析】解(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着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答案】(2)单细胞动物【解析】(2)A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答案】(3)哺乳类【解析】(3)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所以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哺乳类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答案】(4)陆生【解析】(4)种子植物是真正的陆生植物它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只有种子它的种子裸露仅仅被一层鳞片覆盖起来如松类、杉类、柏类等被子植物有真正的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如小麦、大豆等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答案】(5)从单细胞到多细胞【解析】(5)观察进化树可以得出结论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11.(1)从半直立行走到________11.(2)从不会使用________ 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________简单工具一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11.(3)从________到懂得御寒遮羞【答案】直立行走【解析】【答案】工具, 会制造【解析】【答案】全身赤裸【解析】12.(1)提出问题 ________?12.(2)作出假设 ________12.(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④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重复③④步实验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Ⅱ.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_______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12.(4)得出结论 ________12.(5)请你说出还有哪些生物具有保护色?________【答案】(1)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解析】解(1)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即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验想探究保护色的形成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答案】(2)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解析】(2)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应该是对提出的问题肯定或者否定的推测因此本探究实验的假设应该是“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答案】(3)绿色, 灰色, 相一致, 自然选择【解析】(3)Ⅰ.考查数据分析的能力从表格数据比较结果来看绿色昆虫幸存者逐代增多灰色昆虫幸存者逐代减少Ⅱ.考查保护色的概念和成因保护色是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一致的色彩此实验中绿色昆虫比灰色昆虫幸存者多说明了绿色昆虫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一致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4)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解析】(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昆虫的保护色有利于昆虫的生存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5)青蛙、蜥蜴、雷鸟等【解析】(5)本小题考查对保护色实例的认知和分析身边的许多生物都具有保护色例如青蛙、蜥蜴、雷鸟等三、判断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3.现代类人猿将会进化成未来的人类.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times【解析】解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因为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古猿是我们现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所以现代类人猿不能再变成人了.故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times14.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________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芽按照将来发育成什么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三种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叫叶芽(或枝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叫花芽既能发育成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混合芽叶芽(或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如图可见幼叶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叶芽轴将来发育成枝条的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一个枝芽就发育成了枝条15.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慢慢演变为真正的直立行走.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times【解析】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脑容量增加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综上所述最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而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故答案为 \times16.类人猿与人类关系亲密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答案】F【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海洋.陆地 B.原始大气.原始海洋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原始大气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的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A. 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 不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 能形成无机物D. 能形成生命3.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4.生物化学分析得知,人体体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无机盐离子的比例跟海水中相应无机盐离子的比例接近。
这个事实证明()A.人类也适应海洋生活B.人类起源于海洋C.原始人类靠饮海水生活D.原始海洋是生命起源的场所5.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生命起于原始的海洋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无氧气D.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7.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8、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森林 B.非生命物质 C.生命物质 D.原始陆地9、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A甲烷 B. 水蒸气 C. 氢气 D. 氧气10、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 运动方式不同B 细胞结构不同C 营养方式不同 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11、人体血液的无机盐分数约为0.9%。
研究表明,30亿年前原始海水的无机盐分数也约为0.9%。
对此,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A人体血液仍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被认识的关系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无机盐分数相同纯属巧合D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12、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13.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A.分子生物学B.比较解剖学C.细胞学D.化石14、下列对地层中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较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较低等,较简单B.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C.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复杂,较高等的生物化石D.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15、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16、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越往下挖,出土的生物化石越有可能是()。
A.越来越高等B.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简单C.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复杂D.陆生生物的化石增多17、对埋藏在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化石分析,证明生物的进化顺序是()。
①从简单到复杂②从矮小到高大③从低等到高等④从水生到陆生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8、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出的最简单化石生物( ) 。
A.简单多细胞的B.复杂的多细胞的C.最高等的动植物D.单细胞的19、鱼、蝾螈、龟、鸡、猪、牛、兔这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
A.它们的胚胎相似B.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有鳃有尾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C.它们的早期胚胎都有游水能力D.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是用鳃呼吸20、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A.人与黑猩猩 B.人与马 C.人与果蝇 D.人与向日葵2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
这些事实说明()。
A.人比猿高等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22、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23、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的时间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缺乏能适应环境的可遗传变异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D、繁殖能力太低逐渐灭绝了24、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来25、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A.被覆羽毛B.前肢形成翅膀 C.口腔中具有牙齿 D.嘴的外形像鸟喙26、依照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顺序是①原始多细胞藻类②原始单细胞藻类③原始蕨类植物④原始苔藓植物⑤原始种子植物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⑤②①27、下列不是生物进化规律的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从动物到植物28、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A.原始单细胞生物B.原始藻类C.原始多细胞动物D.细菌29、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A.比较解剖B.细胞研究C.进化树D.化石30、使原始地球不毛之地披上绿装的是A.原始藻类 B.原始苔藓和原始蕨类 C.原始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31、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A、古猿B、黑猩猩C、猴D、大猩猩3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A、恐龙蛋变成恐龙B、海洋变成陆地C、古猿变成人D、蝌蚪变成青蛙33、下列对进化顺序描述中,正确的是()A、鱼类→节肢动物B、类人猿→人类C、森林古猿→类人猿D、鸟类→哺乳类34、人与猩猩的染色体分别是()。
A.32对和22对B.23对和22对C. 23对和24对D. 48对和46对35、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A、简单有机物的形成B、有原始的新陈代谢,能进行繁殖C、原始大气的形成D、原始海洋的形成36、长颈鹿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B、生物的变异一般是有利于生存的C、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D、环境对不同个体具有选择作用37、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38、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生存斗争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遗传和变异39、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来的,其原因是A.过度繁殖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生存斗争40、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41、下列关于长颈鹿长颈进化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由于环境变化,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B.在缺乏青草时,由于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才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C.经过生存斗争和环境的选择,淘汰了颈短的长颈鹿,保留了颈长的D.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行42.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43、20XX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
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人类是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44、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45、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B、语言是人猿分界的标志C、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D、人类具有动物的特征,所以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4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C、在人类近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47、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A、垦荒种地B、烧制陶瓷C、烧制木炭,用于取暖D、烧熟食物,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48、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A.能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脑量增加49、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是()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50、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的方式不同 B.脑发育程度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祖先不同5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
这些事实说明()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52.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是()A.能人 B.北京猿人 C.智人 D.南方古猿53.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二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攀缘力强 B.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基本一致 C.全身密被毛发 D.能制造工具54.一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重要标志是()A.使用天然工具 B.产生了语言 C.制造工具 D.直立行走,手足分工55.下列哪项人体的基本特征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增宽 C.产生了语言 D.脊柱由弓状变成“S”形二、非选择题1、四足行走的古猿身体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和等,逐渐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2.根据的不同,把现代人类分成四个种族,分别是、、和。
3.不同种族的人拥有大致相同的,其差别是的,因此他们应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