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

合集下载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1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社会结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科学2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3调查研究法:是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方法4体育的行政机构:主要指体育的政府领导机构、管理机构5垂直流动:指体育人员的向上或向下流动6水平流动:指体育人员不改变社会地位级别,只改变群体、组织或社区关系的流动7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正常的、顺向的流动8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9群体:亦称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10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11体育消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观赏型、参与型和实物型12体育的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体育科研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新闻出版单位、体育博物馆、行政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部门开设的医院、门诊部等13体育的企业单位包括生产体育产品的工厂,经营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娱乐市场的经营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中介机构、体育事业单位兴办的第三产业14体育的基本构成: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15问题与答案: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16现代体育社会学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学者H.里塞和美国学者F.罗德是该学科的开拓者。

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的专著《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

1956年,罗德等人的论著《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一书被认为是体育社会学的首创性著作17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三个概念的区别: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社会体育学亦称群众体育学,是关于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社会结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科学18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课题:1社会现状调查、2评估体系研究、3社会心理分析、4影响因素分析、5新概念开发、6专家预测、7分析比较、8历史回顾研究、跟踪调查19体育对政治的积极作用:1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3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4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2对企业文化的建设3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20家庭体育的作用:1少年儿童是家庭体育最踊跃、最热心的参与者,因而家庭体育也是教育子女的良好手段2家庭中的体育是人们实现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3家庭体育不仅是学校体育的扩展和延续,而且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发展地和支撑点4体育运动是家庭支配余暇时间的活动之一,是家庭集体活动的一种良好机会,也是维系家庭团结、和睦的纽带21体育社会对成员的分层标准:1职业分层、2技术分层、3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22运动员等级:少年级、三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级、国际级健将23教练员等级:三级教练员、二级教练员、一级教练员、高级教练员、国家级教练员裁判员等级:三级裁判员、二级裁判员、一级裁判员、国家级裁判员、国际级裁判员社会指导员等级:三级社会指导员、二级社会指导员、一级社会指导员、国家级社会指导员24社会对体育的硬控制:1行政力量对体育的硬控制2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3纪律对体育行为看控制社会对体育的软控制:1风俗对体育的控制2道德对体育的控制3信仰和信念25体育运动可以成为社会的安全阀:1体育运动队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2体育运动队社会犯罪的抑制作用3当然,也不要过高估计体育运动的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它毕竟代表不了社会的道德和法制教育,更替代不了警察和法庭的威慑。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1.体育社会学学科定义:体育社会学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美国《社会学百科》。

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体育运动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3.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4.社区: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5.社区体育: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这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6.风俗: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历代相传,并为某一特定的社会成员所遵循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7.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8.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体育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

9.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或认为对的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10.体育社团: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11.体育文化: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12:社会化: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13:大众传播媒介:传送视听信息的非个体性传播工具。

14: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很有力量的上层建筑。

15:现代化:传统社会利用不断增长的知识和能力改造自然、社会和人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世界性历史进程。

16:生活方式: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 1983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社会系教授杰.考克里创办 了《体育社会学杂志》,重点研究体育运动中体育运动 与人的社会化、种族、性别及暴力问题。
• 1986年,诺贝特.埃利亚斯与邓宁合著的《寻求刺激》 一书,利用形态社会学的理论追问三个体育文化问题:
• 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众多体育运动 项目都是在英国发源的或者定性的?
多相互依存的、有组织的单元组成的复杂系统。 倘若一个部分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其他部分 乃至整体发生变化。 • 体育社会学利用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了体育运动 系统内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其体育运动在当今 社会体系所处地位与作用。 • 其宗旨是如何通过体育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实现社会力量的有机整合,促进社会进步。
5、关于地域性体育研究
• 对一些小城镇、社区、特区和欠发达地区体育进行研究, 取得有价值的信息。
6、关于体育群体及其互动的研究
• 对女排运动员凝聚力、国家女子柔道队群体效能、大学 生的体育参与、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受到运动队的普遍欢迎。
7、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
• 对体育队伍文化素质偏低、青少年体制健康状况较 差、体育场馆使用效率过低、体育场地被侵占、运 动员流失、运动人才后备力量缺乏等体育社会问题 进行研究。
体验性和创造性。
3、互动论:体育是社会关系认同的“润滑剂”
•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乔治.赫伯特.米德 • 互动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行为构成的,是根据
正在发生的过程而不是因果关系来看待行为的,关注社会 成员的行动意义。
• 互动论的意义在于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性;注重微观、人际互动研究,重视个人特殊条件;重视 对社会现实生活考察,从生活经验得理论,有助于解决现 实问题。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必考)2、社区体育:是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3、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4、社会控制:指一切正式的法律制度以及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宗教、伦理道德等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过程或手段。

5、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

6、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7、竞技体育: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个人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地一种运动过程。

8、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

9、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的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二、简答1、体育与国内政治的相互关系62①政治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和性质②政治制度规定着体育制度的类型③政治思想意识制约体育的价值观念④体育可以提高国家的地位,表现国家的软实力⑤体育能够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2、体育群体的特征243①以体育为共同目标②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③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④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⑤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3、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219 (必考)①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a竞技体育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要手段b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②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a作为政治手段的价值b作为外交手段的价值c作为稳定手段的价值③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④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4、从玩耍-游戏-竞技体育的演变过程的规律202①自发性、休息性、娱乐性逐渐减少;②对体力的要求逐步提高,而且要求有事前准备的技术、战术训练,因此,更加依赖于有组织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③规则性、组织性、职责分工性加强,管理趋向严格;④活动的目的性逐渐复杂化,附有越来越多的利益价值观。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体育社会学研究范畴: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

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包括大众体育领域、竞技体育领域以及职业体育领域。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体育社会学的三个要素:一是社会,二是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三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两个方面:从整体上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来研究人。

体育社会学方法论:从哲学角度探讨与体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体育社会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意义:1.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体育繁荣2.为政府的体育决策提供依据3.为体育事业管理提供依据4.引导家庭和个人实现体育参与体育与国内政治:1.政治的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性质2.政治制度规定着体育制度的类型3.政治思想意识制约体育的价值观念4.体育可以提高国家地位,展示国家软实力5.体育能够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体育运动与国际政治:1.体育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增进国家间的友谊2.服务与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体育发展受到经济条件的重要影响1.体育运动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2.经济为体育运动提供发展动力3.经济结构变化会影响体育发展变革体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体育运动直接作用于劳动者,进而影响经济文化建设2.体育产业成为重要的产业领域3.体育运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区体育的功能:1.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2.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3.沟通居民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巩固社区感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4.稳定社区的生活秩序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1.经济变迁可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2.社会制度的变迁可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体育的价值观念3.社会的科技变迁可以加速体育的发展4.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5.社会的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社会分层: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丶制度丶精神文化的总和。

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社会体育:指职工丶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势灵活的体育活动。

体育群体: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结构相对稳定的进行体育活动的集体。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社会团体:简称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疑组织。

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老年体育:指由老年人生活.健康.身体需要和老年人体育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体育活动项目,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健身.保健.康复等体育运动。

妇女体育:残疾人体育:在听力,视力,言语,智力,肢体等方面有缺损者,通过自身练习,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帮助康复,培养意志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为目的,所进行的体育活动。

越轨:与体育有关的人所产生的与体育活动有关的行为,这种行为被一般社会群体和(或)体育社会群体的成员判定是违反其准则和价值观念的。

社会体育参与: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是多层次的,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的深度也不同大小。

体育社会现象:是一种与体育运动有密切关联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集体的,普遍的现象,独立于个人而存在,它具有影响力和强制力,有良性与恶性的区别。

竞技体育的特点:妇女体育发展的社会动因:交往过程中的竞争性社会的发展为妇女体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竞争规则中的公平性妇女解放运动改变了妇女的社会形象。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随着人们对体育的关注不断提高,体育社会学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体育社会学主要关注体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政治等多个方面。

本文主要探讨体育社会学的概念、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并分析体育对社会的影响。

一、体育社会学的概念体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体育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体育现象本身对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反映。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体育的历史、发展、结构、组织、管理、教育、文化、意义等多个方面。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现象与社会人文现象的关系,探讨体育对社会的影响,揭示社会本身的特点和变化,从而提高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

二、体育社会学的历史体育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并把它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

在美国,体育社会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欧洲和亚洲等地区也开始涌现出许多体育社会学家。

1980年代,国际体育社会学联合会成立,标志着体育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体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体育文化与意义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对体育的认知、观念、信仰、审美等一系列文化因素的具体表现。

体育意义是指体育活动在文化背景下所具有的象征、价值和象征性意义等方面的表现。

体育文化与意义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体育文化与意义可以深入了解体育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促进体育和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体育组织与管理体育组织与管理是体育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体育组织与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和管理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机构、组织、管理体系、规则、体育经济等方面。

这些方面与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运营密切相关。

探讨体育组织与管理,有助于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和规范性,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指通过体育活动和训练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1.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2.社区体育概念: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3.职工体育:体育运动在当今社会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资源形式,它不仅可以增加劳动的数量,还可以提高劳动的质量。

4.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5.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6.社会变迁: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7.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8.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

9.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点小群体。

10.体育社团:简称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11.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

12.社会化: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13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

14.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的一种基础教育。

15.大众传播媒介是传送视听信息的非个体性传播工具。

16.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体,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活方式的概念 二、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 1. 行为习惯 2. 生活时间 3. 生活节奏 4. 生活空间 5. 生活消费
三、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
1. 2. 3. 4. 5. 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前提 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文化传统对生活方式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四、生活方式的类型
1. 按生活主体的层面进行分类 2. 按生活方式的不同领域进行分类 3. 按人们生活的生活社区进行分类 4. 按地理气候环境进行分类 5. 按人们的经济状况进行分 五、生活方式是社会健康的基石
第二节 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
一、环境破坏 二、营养过剩 三、运动不足 四、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的退化 五、生活危险 六、高度紧张
作业
第三节 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改变
一、提高生活品味的体育消费 二、体育运动充实了生活时间 1. 余暇时间变化的规律 2. 支配余暇时间方式的变化 3. 中国城乡居民的余暇活动方式 三、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 四、体育运动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第四节 体育休闲的社会价值
一、休闲的概念 1. 休闲的概念 2. 休闲的社会重要因素 二、体育休闲的特点与价值 1. 体育休闲的特点 2. 体育休闲的社会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