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合集下载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 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 书· 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 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 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 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 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 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 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 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 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 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 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 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 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3]
晚期石窟:北魏迁Biblioteka 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 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 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 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 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 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 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 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 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 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 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 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 “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 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 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 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云冈石窟景点介绍及景点历史和背景

云冈石窟景点介绍及景点历史和背景

云冈石窟景点介绍及景点历史和背景一、云冈石窟景点介绍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云冈山麓,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它以陡峭的山峰和精细的雕刻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历时400多年的修建过程中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石窟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共有53个窟龛和51,000多尊佛像。

其中,著名的第五窟和第六窟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

这两个窟龛内共有十几米高的巨型佛像,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为人们展示了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辉煌成就。

除了佛像雕刻,云冈石窟的壁画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

这些壁画绘制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佛教故事、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

壁画鲜艳而生动,透露出古代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历史逸闻等方面的信息。

云冈石窟景点不仅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还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魅力。

石窟周围被绵延的山脉环绕,风景秀丽,气势磅礴。

游客在欣赏石窟艺术的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二、云冈石窟景点历史和背景云冈石窟的历史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

当时的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设在了大同,并在云冈山下建造了石窟。

云冈石窟的建造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关系密切。

北魏皇室崇信佛教,视其为国教,并以建设石窟作为皇家事业,以祈求皇室的福佑和国家的繁荣。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宗教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它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和壁画的高超技艺,并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在现代,云冈石窟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游客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都被云冈石窟那庄严宏伟、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所折服。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

它以雄伟壮丽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辉煌。

云冈石窟的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山西的云冈石窟简介

山西的云冈石窟简介

山西的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以东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
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93年,是北魏王朝为了供奉佛教而开凿的,历经45年才完工。

因为这些佛像开凿在高山上,所以被称为“云冈石窟”。

它位于
中国北方的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
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东部为“昙曜广场”,是当年昙曜主持开凿的;西部为“大佛殿”,是文成帝时开凿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云冈石窟是公元5世纪中叶文成帝时期开凿的。

东崖长达3000米,有大大小小的窟龛近500个,佛像2万多尊;西崖有长达2000米,窟龛220个,佛像4万
多尊。

其中最大的窟是开凿于北魏时期的“昙曜五窟”,其中以
第一、第二、第三窟最为有名。

这三个窟开凿在一块石头上,从上面可以看到三层塔身,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最下层是个方形塔基。

—— 1 —1 —。

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的介绍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西南15公里处的五岳山南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雕塑艺术最精湛的石窟之一。

下面将对云冈石窟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云冈石窟兴建始于北魏,历经北魏、东鲁、唐、五代、辽、金、元、明、清等历史阶段,历经四百多年的兴建、雕刻和装修。

其间的第一期兴建始于公元460年,最后一期兴建完工大约在公元1370年左右。

二、规模概述云冈石窟共分为西边和东边两个区域,包含47个佛龛,252个小洞,约51,000尊石窟造像。

其中,东区的内容是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北魏石刻,享有“北魏石窟艺术宝库”的美誉。

西区的内容则是以元代大观音坐像为代表的佛像石刻,规模庞大,石窟造像雄伟壮丽。

三、建筑形制云冈石窟主要采用石窟造像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造像的代表之一。

其主要建筑形式有窟室、龛室、殿式建筑、精舍、钟楼、鼓楼等多种。

石窟多小而深,有的高大而宽,有的高耸而细,还有的是长形洞窟。

其中,以第5窟“卧佛殿”最为著名。

四、雕塑艺术云冈石窟千姿百态的造像数量、体态各异的雕像、细腻精美的刻工堪称艺术之极品。

石窟内的各种造像均来自于佛教经典和民间故事中的形象,如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龙王等。

五、保护现状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保护工作已被纳入到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范畴,且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总的来说,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其独特的规模和雕塑艺术魅力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居于重要地位。

游客来此,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造像艺术的精髓,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对文化的珍视和保护。

云冈石窟介绍讲解

云冈石窟介绍讲解

云冈石窟介绍讲解
嘿,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那超级厉害的云冈石窟呀!
云冈石窟啊,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地方。

你想想,那么多精美的佛像、壮观的洞窟,就那么静静地在那里,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呢。

一走进云冈石窟,哇塞,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一尊尊佛像形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好像在跟你微笑打招呼;有的表情严肃,像是在守护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看着这些佛像,我就在想,古代的那些工匠们得多厉害呀,能把这些石头雕琢得这么栩栩如生。

还有那些洞窟,一个比一个壮观。

有的洞窟特别大,你走进去感觉自己都变得好渺小。

就好像自己走进了一个巨人的家一样。

里面的壁画也超美的,虽然经过了那么多年,颜色有点淡了,但还是能看出当年的华丽呢。

我记得我当时在一个洞窟里,看着一尊佛像,突然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一样,回到了古代。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工匠们在辛苦地雕琢着佛像,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哎呀呀,说不定我当时还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呢,哈哈。

云冈石窟真的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呀,它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你可以在那里慢慢地逛,细细地品味。

每一个佛像、每一处壁画都有它的独特之处,都值得你去好好欣赏。

好啦,朋友们,云冈石窟就给你们介绍到这里啦。

有机会你们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哦,相信你们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的!就像我一样,被它的魅力所折服呀。

嘿嘿,下次再见啦!。

4云冈石窟

4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介绍 (RSS订阅)
云冈石窟是大同市最有名的历史古迹,位于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武周山南麓,始凿于北魏年间,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

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云冈石窟共有大小洞窟53个,其中第二十窟前的露天大佛(释迦牟尼坐像)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高约14米,脸部线条柔和,双目有神,是我国古代雕塑中的精品。

云冈石窟导游
云冈石窟是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齐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交通
在火车站乘4路公交车到终点站新开里, 再转乘3路公交车到云冈站下车便达。

云冈石窟电子地图
云冈石窟门票/开放时间
60元
开放时间:8:30-18:00。

云冈石窟名词解释

云冈石窟名词解释

云冈石窟名词解释
云冈石窟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南郊的一处古代石刻艺术遗址,始
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北魏、东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长达400年
之久。

其总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包括东西两部分,共有45个洞窟和252个佛龛。

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石刻技艺和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而著称于世。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6号洞——释迦牟尼涅槃像。

这座高17.14米的
巨型佛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涅槃佛像,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之
巅峰”。

除了释迦牟尼涅槃像外,云冈石窟还有许多其他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
和壁画。

例如第5号洞中有一个由32尊菩萨组成的“千手观音”造像群,每尊菩萨都有11只手臂,形象十分神秘;第9号洞中则有一个高达11.5米的“普贤菩萨”造像,展现了佛教普贤菩萨的庄严形象。

云冈石窟不仅是一处文化遗产,也是一部佛教艺术史的重要篇章。


通过石刻形式将佛教思想和文化传承下来,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期间。

是中国最大的一组佛教石窟群,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

1961年,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王朝首都平城(今大同)西南25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开凿的,共有23个洞窟,大小造像51000余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石窟群之一。

其中最有名的有三窟:第一窟是一座三层楼阁式石塔,塔基呈方形,边长约4米,高约4米;塔身为仿木结构建筑,在塔基两侧各凿一孔,供穿绳之用;塔檐为四面歇山顶;第二窟是一座由前廊、正殿、后殿、回廊组成的古印度式建筑。

这座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屋顶为八角形重檐攒尖式。

第三窟是一座佛坛式佛像,坐南面北。

高达17米。

石佛全身贴金彩绘,面部圆润,五官端正,体态丰满。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类的表现,有人名之为 「千佛袈裟」。
第十九窟的外壁和昙曜另外四窟并 不在同一平面上,它向内缩了约十 公尺,内缩所产生的东西壁与缩往 内里的外壁不正相交,而是由外向 内插入,三面墙呈一个梯形漏斗状,
有类玄关的样子。 第十九窟的窟形是在椭圆平面之外 又扩出两个侧耳洞,而耳洞的地平 线又高出主窟约三公尺,窟内设8 公尺高的坐像。它的主佛像是昙耀 五窟中的第一大像,像高达16.8 公尺,为结砌跃坐像。此像气势凝 重,端庄严肃,是五大像中用心、 用力最大的一个。对上此窟的格局, 普遍认为是“三世佛”的布置,以 主窟大像为现在世的释迎牟尼佛, 而两耳洞的两佛则一为过去佛,一
这是释迦立佛,高13.5米。按杭侃教授说,这应是仿效北魏当时在位的第 四代文成帝拓跋浚的形象,是皇帝拓跋浚下令昙曜开凿云冈石窟的。
佛像胸前结带下垂,属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的服制,这很有开拓精神, 1,600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扎“领带”了,是不是很令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
汗颜?
菩萨装盘膝而坐的弥勒佛像,高15.6米。按杭侃教授说,这应是仿效北魏 尚未即位就死去的景穆帝拓跋晃的形象。拓跋晃是拓跋浚的父亲、未登基 的太子,所以他的位置比其他四个皇帝稍微低一点,是唯一一个低于地面
这是售票处,大厅真豪华。游人们争先在这售票处大厅中高耸 的“四方佛”造像下留影 。
进入景区后,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昙曜广场”首先摄入眼 帘。一尊黑色的“马识善人”雕像──昙曜和尚像。
昙曜雕像后面是“礼佛大道”,宏丽的雕塑突兀在眼前。礼佛 大道两侧,有13对“骑象四棱神柱”,柱高8.73米。一个个憨 态可掬的佛教吉祥物六牙小石象驮负着吉祥佛柱,非常精致。
为未来世的弥勒佛。
❖第二十窟
大佛面相丰腴,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大耳垂肩。给人感觉很 平和,与世无争。那双明亮能够洞察一切的眼睛,带着温和俯视着面前的
一切世俗凡人,嘴角似笑非笑,神秘又犀利。
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就是这样审视和洞察着人世间的风云变化。荣辱不 惊,心若明镜,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和掌控之中。
❖ 据史料记载: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 时间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 年的历史。它的开凿历时半个多世纪,用工匠百万余人,
有印度和西域僧人指导,全部为石雕。它是北魏王朝定都 平城(大同)后,精心打造的一处皇家佛教圣地。
从大同开车行驶大约30分钟就来到了云冈石窟的大门口,这 是云冈石窟的景区大门“云冈阙门”。
的大佛。
当灭除佛门的乌云笼罩北魏上空时,笃信佛教的太子拓跋晃暗地里保护下 了许多佛经佛像和佛门弟子。但是自己却为此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登大佛,膛目结舌 更甚!这尊大佛高15.5公尺。 仰观大佛,在他傲立的身躯 上披着一件佛门袈裟,袈裟 的衣纹轻柔,富流动感,袈 裟上不少小突起随着袈裟的 轻轻起伏也起伏着,像是浮 在水面上的朵朵莲花,再细 看,原来小突起不是花,竟 是一个个的小佛像,百千个 小佛像细细的雕镂在大佛的 袈裟上,这不仅是云冈仅见, 放眼中国的大小石窟也未有
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
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 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
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
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
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 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 重建。
❖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 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 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 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 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 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 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 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 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 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墙上的浮雕,生动表现了当年北魏皇帝、皇后前往礼佛的盛大 场面。
过了这个浮雕墙,眼前出现依据《水经注》所描述云冈石窟景 观而建的“山堂水殿”(即“灵岩寺”)。高空鸟瞰“山堂水 殿”,如一只巨大的神龟浮在水面。龟的头是一座七孔桥,龟
爪为四座角楼,尾部直通第1窟 。
楼阁里面就是云冈石窟最有代表性的第5窟和第6窟。这两座楼 阁是清朝时为了保护石窟大佛而建造的,现在却和大佛成为密
。 不可分的一体,成为名扬世界的珍贵文物
第5窟与第6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 佛,中央坐像高17米,盘腿宽15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
第五窟为椭圆形的穹隆顶马蹄形状,分前 后两室,是一个规模宏大雕饰华丽的具 有鲜卑民族建筑风格的典型洞窟,这种 窟形,既符合力学原理,又能扩大空间雕 造大型佛像,明显有一种迎请大佛安居 在鲜卑人故居的意图, 第五窟,位于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