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观后
云冈石窟游后感

云冈石窟游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云冈石窟。
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了两个大大的佛像。
佛像有两个头,一个是身子,身子下有三个小石台,这两个佛像就是用来雕刻佛像的。
佛像的脸上都有表情,有的微笑着;有的好像在生气。
我仔细一看,原来这些佛像的眼睛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眼睛圆圆的,就像一个大皮球;有的眼睛长在鼻子上;还有的眼睛长在嘴上。
它们的嘴都不一样。
我还看见了几个非常大的佛像,有三个头和四个头,他们还有一个比其他佛像都大的头。
我们走到了大佛前面,看到了一个写着“万佛洞”三个字的牌子。
上面写着:“云
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
我们沿着小路走到了三号洞门口,我看见了三尊巨大的佛像。
第一尊是大佛头上有两个人拿着一个像,这个像有两米多高;第二尊是大佛头上有五个人拿着一条龙在打太极;第三尊是大佛头上有四条龙在喷水。
我还看见了三尊佛像头上都有一个龙头。
我们又来到了二号洞门口,二号洞里面最大的佛像是释迦牟尼。
—— 1 —1 —。
参观云冈石窟的感悟

参观云冈石窟的感悟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
本文介绍了作者参观云冈石窟的感悟。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参观云冈石窟的感悟》,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云冈石窟的感悟》篇1参观云冈石窟的感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中国著名的云冈石窟,这是一处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古代佛教石窟群,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
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对我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历代,历时约 400 年之久。
这些石窟中保存有各类雕刻 51000 余尊,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五窟的大佛。
这尊佛像高 17 米,头部通高约 4 米,两耳垂肩长约 1.3 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
在第五窟中,我还看到了许多精美的佛教故事和壁画,这些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构图精美,让我不禁感叹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功力。
除了第五窟,云冈石窟的其他石窟也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
比如,第三窟的佛像群,第九窟的千佛洞,第十窟的卧佛等等。
这些佛像和壁画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都充满了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古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观云冈石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伟大和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观云冈石窟的感悟》篇2云冈石窟是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 16 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的一处石窟群,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 公里,共有窟龛 45 个,主要分布在五个山头,分别是第 1 窟至第 5 窟、第 11 窟至第 15 窟、第 21 窟、第 33 窟和第 35 窟。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 400 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 1500 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继承了秦汉传统,又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游山西云冈石窟观后感

游山西云冈石窟观后感中国有很多著名的石雕石像,还有让人惊叹的石窟,比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等等,很多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永远去保护。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游客游山西云冈石窟的观后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云冈石窟是久负盛名的佛教文化遗产景点,吸引着中外游人的目光。
自己在朝拜五台山佛教圣地之后,返回时特意到这座集佛教文化与艺术精华于一身的石窟殿堂观光游览。
从五台山出来已经快中午了,一路饱览山西自然风光,为山西省的快速发展而赞叹不已。
高速公路与省道交叉,形成便利的交通网,四通八达,宽阔的柏油公路伸向远方。
长子娴熟的驾驶技巧,驱使着轿车欢快地行进,车内的空调把气温调节到适宜的范围之内,感觉非常舒适。
车载音响播放着欢快的乐曲,……一家五口人,分享着天伦之乐。
五台山佛教文化氛围感染人,佛教的教义,细心品味,意境深远,充满哲理。
人间红尘孕育无穷无尽的贪欲与杂念,在贪欲中,功名利禄驱使人无休止的争斗下去,没日没夜的折腾,……其实,佛教的宗旨:放下一切贪念,放下功名利禄,轻松的生活下去,在平淡无奇的生活境界中度过一生。
乐善好施,热心助人摆脱红尘烦恼,皈依佛门,修其正果。
虽然,这些思想有负面情绪,但真正理解佛教的精华成分,需要几十年,或者一生的努力,才能破解。
但就“放下”二字,可以让人心理抑郁情感减轻许多,眼前明亮了许多。
人生几十年,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属于自己;生老病死人间常情,有生就有死。
死神什么时候降临,无法得知,它没有年龄的区分,老人死,年轻人也会死,就是刚出生的婴儿也会死亡,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亡。
自然规律,人是无法抗拒的,只有过好每一天,才是正确的生活原则。
五台山之行,对自己来讲,抑郁的情感得到一定的释放,心里轻松了许多……车轮滚滚,轿车飞驰,看着窗外的风景,听着欢快的乐曲,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情怀,心里感慨万千,……抵达大同市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
大同云冈石窟观后感

大同云冈石窟观后感去大同之前,就对云冈石窟充满了向往,毕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艺术瑰宝啊。
等到真的站在石窟前,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震撼。
一进景区,就看到那些依山开凿的石窟一个挨着一个,像蜂窝似的。
每个石窟里都有佛像,大的佛像那叫一个雄伟壮观,小的佛像也是精致得不像话。
我就寻思着,以前的工匠师傅们得有多厉害啊,没有现代的这些高科技工具,全靠一双手,就能把石头雕琢成如此精美的佛像。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五窟的大佛,那尊大佛就像一座小山一样矗立在石窟里。
他的面容特别慈祥,眼睛好像在看着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游客,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千年来的故事。
站在大佛脚下,我感觉自己特别渺小,就像一只小蚂蚁。
我仰着头看了半天,脖子都酸了,还舍不得把视线移开。
这大佛的雕刻细节简直绝了,衣服的褶皱、手指的线条,每一处都像是活的一样。
我就在想,这得花费多少时间和心血啊,要是搁我,估计一辈子也雕不出这么个手指头来。
再看看那些石窟里的壁画,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有些已经斑驳脱落了,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绚丽多彩。
那些画里的人物、故事,就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风貌啥的。
我一边看一边猜,这个画的是不是佛祖讲经的场面啊,那个是不是神仙在打架呢?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和古人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看着这些石窟和佛像,也有一点小伤感。
岁月和历史对它们还是有些残忍的,有些佛像的脸被风化得有点模糊了,还有些石窟因为地震之类的原因有了一些损坏。
就好像一个美人,脸上有了皱纹和伤痕一样。
但即使这样,它们的美还是无法被掩盖的,就像那些经历了沧桑的老人,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故事,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在石窟里逛着逛着,我就像走进了一个艺术的迷宫,每走一步都有新的惊喜。
这里不仅仅是一堆石头佛像,更是古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我觉得自己来这一趟太值了,就像是上了一堂超级生动的历史课、艺术课。
我想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再来看这些沉默却又充满力量的石窟佛像,再感受一次这种穿越千年的震撼。
大同云冈石窟观后感

大同云冈石窟观后感去大同之前,就对云冈石窟充满了期待,感觉那是个充满神秘和历史厚重感的地方。
等真到了那儿,才发现,这一趟简直就像一场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一到石窟景区,远远就看到那些依山开凿的洞窟,密密麻麻的,心里就“哇塞”了一下。
走近了仔细瞧,那些佛像可真是千姿百态。
大的佛像雄伟壮观得不得了,感觉就像巨人站在那儿守护着这片土地,小的佛像呢又精致得像袖珍的艺术品,每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是一群小精灵躲在洞窟里。
我一边走一边看,心里就在想,这古人的手艺也太牛了吧。
在那时候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工具,就靠着一双手,能把石头雕琢成这样,这得花多少心血啊。
你看那佛像的面部表情,有的慈悲祥和,就像在静静地看着世间万物,包容着所有人的喜怒哀乐;有的又庄严肃穆,让人看一眼就不自觉地心生敬畏。
而且每一尊佛像的服饰、手势都有讲究,虽然我不是特别懂,但就是觉得特别厉害。
有一尊佛像给我印象特别深,他的眼睛半眯着,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看起来特别的宁静致远。
我站在他面前看了好久,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静下来了,仿佛周围那些熙熙攘攘的游客声都消失了,就剩下我和这尊佛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那一刻,我好像能感受到古代工匠在雕琢他时的那份虔诚和专注。
不过呢,看石窟的时候也有点小伤感。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佛像受到了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看着那些残缺不全的佛像,就像看到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巨人受了伤一样。
这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这些佛像不仅仅是石头,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
云冈石窟之旅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而且还是那种超有趣的沉浸式课堂。
这一趟下来,我对古代佛教文化、雕刻艺术啥的都有了新的认识,感觉自己的见识就像气球一样被吹大了不少呢。
而且我想,以后要是有机会,我肯定还会再来的,再看看这些伟大的佛像,说不定又会有新的感悟。
云冈石窟观后感300字

《神奇的云冈石窟》
小朋友们,我去看了云冈石窟,太让我惊讶啦!
一到那里,我就看到好多大大的石头洞,里面有好多佛像。
那些佛像有的高高的,有的胖胖的,样子都不一样。
我看到一个佛像,它的脸上带着微笑,好像在跟我打招呼。
还有一个佛像,手上拿着一朵花,特别好看。
石窟里的墙壁上也有好多画,有漂亮的仙女,还有会飞的龙。
我觉得古代的人好厉害,能做出这么好看的东西。
我以后还想去看更多。
《云冈石窟真好玩》
小朋友们,我跟你们说,云冈石窟太棒啦!
走进石窟,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我看到一个大大的佛像,它的眼睛大大的,好像在看着我。
还有好多小佛像,排得整整齐齐的,就像我们在学校排队一样。
有的佛像穿着漂亮的衣服,上面还有好多花纹。
我摸着那些石头,感觉凉凉的,粗粗的。
我想,古代的人一定花了好多时间和力气才做出这些。
云冈石窟,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去云冈石窟旅游的个人观后感600字

去云冈石窟旅游的个人观后感600
字
本次去云冈石窟旅游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艺术的精髓。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后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南郊斜阳山上。
它是唐代的一处巨型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的奇迹。
这里共有53个窟龛,2099个洞龛,其中精雕细刻的佛像、浮雕、壁画和各种器物达到了惊人的数量。
尽管这些古代雕塑,有的已有千年之久,仍然保留着极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遗产。
参观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细节——在屏幕前阅读了不少有关云冈石窟的资料,我还是被里面的细节震撼了。
比如,关于天神排队,用于排队头和尾的天神都有着五官分明的脸庞,其余天神的面部都隐藏在青铜罩内,构成了一个神圣的队列。
他们流畅又柔和的石雕线条,细部的塑造和精致的装饰体现了唐朝的魅力。
在云冈石窟里,每一个石雕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内涵。
佛像和寺庙的壁画,还有生活和文化场景的壁画,都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气息。
我的心灵被它们所震撼。
这些工业史迹和精美的艺术品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精髓。
宏大而古老的场景向您展示,长达千年的宗教、人文和文化精神是多么的多元而崇高。
我被它们的内涵
所赞叹,也让我更加希望在今后的岁月里,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进行更为深入的认知和探索。
在我离开云冈石窟的时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记忆和更多的感慨。
我表达我的敬意,也发誓要更好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云冈石窟的游记

云冈石窟的游记宝子们!今天我要带你们逛逛云冈石窟,那可是个超级震撼的地方。
刚到云冈石窟景区,我就被那股神秘的气息给包围了。
沿着小路慢慢走,感觉自己就像是要穿越到古代一样。
周围的景色也很有韵味,树木郁郁葱葱的,好像在守护着这些古老的石窟。
一看到石窟,我整个人都惊呆了。
那些佛像,大的小的,密密麻麻地分布在石窟里。
有的佛像神态安详,就像是在静静地思考着宇宙的奥秘;有的则面带微笑,感觉能给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我一边走一边看,嘴巴就没合上过,心里一直在想:“古代的工匠们也太厉害了吧,这得花多少心思和精力才能雕刻出这么精致的佛像啊!”第五窟的大佛那叫一个壮观,站在大佛脚下,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小蚂蚁。
大佛的眼睛好像在看着远方,不知道在它的视野里,千年的时光是怎么流淌的呢?我仰着头看了好久,脖子都酸了,但还是舍不得移开视线。
再看看那些石窟里的壁画,虽然有些已经斑驳了,但是还是能看出来当年的色彩肯定特别绚丽。
画里的人物啊、故事啊,就像是一本本打开的历史书,可惜我不是考古学家,只能看出个大概,但也足够让我惊叹了。
在游览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不同的石窟有不同的风格,就像每个石窟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
有的很华丽,雕满了各种花纹;有的则比较简约,但是简约中又透着一种大气。
我就像个寻宝的人,在每个石窟里寻找着不一样的惊喜。
走着走着,我就开始幻想自己要是生活在那个雕刻石窟的年代,会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是个在一旁帮忙递工具的小助手,还是一个在远处默默看着工匠们精雕细琢的路人呢?不过啊,在游玩的时候我也有点小担心,这么珍贵的文化遗产,可得好好保护啊。
希望每一个来参观的人都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里。
逛完云冈石窟,我的脑子还一直沉浸在那些佛像和壁画的世界里。
这一趟真的是太值了,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千年的文化洗礼。
宝子们,有机会一定要来亲自感受一下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作业
之观后感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0级一班
姓名:佟赛菡
学号:0968100341
旅游文化观后感
在本次课程中,给我印象深刻视频莫过于对于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等这些历史文化遗物的介绍激发了我无限的兴趣,于是在看完视频后,我有深入的去了解了有关平遥和云冈的一些历史和事物。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 1 6 3 米,墙高约1 2 米,把面积约2 . 2 5 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
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县境。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粮食、棉花,特产牛肉、推光漆器等。
其中牛肉名声颇大,有“平
遥牛肉太谷饼”的民歌歌词。
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
美丽平遥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
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
北魏改名为平遥县。
清代晚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更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
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
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
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
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
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云冈石窟
北魏时,虽有太武帝七年时诏令毁佛焚经坑杀僧人的灭佛事件,但大体来说,佛教蓬勃发展,故开窟造像颇为盛行。
初期,昙曜上奏文成帝,于和平元年(460年),在桑干河的支流武周川旁的断崖上凿山石壁,开窟五所。
之后,武州山开窟造像大规模地展开,进入了崇佛的高潮时期。
河北等地的数十万传统匠师雕凿了其他的窟。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在云冈石窟的雕凿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故在中区石窟中(5—13窟)可见到许多带有汉族色彩的佛像。
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之后,开凿的热潮逐渐衰退,此后窟龛多由贵族官吏为祈福超渡而建。
这些窟多为小型洞窟,即昙曜五窟以西的诸小窟。
随后的一千五百年间,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也遭到人为破环。
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尚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了多种方法维护,包括降低水位法、化学材料灌浆加固及黏结加固等。
2012年到2013年,大同云冈石窟将对第3窟和第9窟至13窟的“五华洞”进行岩体加固、窟檐建设等工作。
[2]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
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
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之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
[
对于这样的课程,首先让我对这样历史文化有了初步了了解,激发个人性质,其次让我更加热爱旅游,热爱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