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石风化对古建筑造成的破坏

合集下载

基岩风化作用

基岩风化作用

基岩风化作用
基岩风化作用是指风化作用引起的基岩地壳改变和破坏,是构成地质环境中最重要的地质过程之一。

它是由气候作用、植物作用和土壤作用三大部分组成的综合作用。

基岩风化作用受特定条件的影响,如气候、地形、土壤、植物和动物的作用。

它的本质是基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引起基岩的粒径分布形状及其化学组成的改变以及基质的气体排放量的变化。

基岩风化作用的分类记录过程可以分为物理地质作用和化学地质作用。

物理地质作用属于表层作用,包括土壤水化、汇蚀剥蚀、增添水分、改变地形、变形弯曲、交叉碰撞和飘移沉积作用等,通常受到气候因素、土壤环境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化学作用分为硅酸盐氧化还原作用、有机物降解强化反应和改变岩石的碱度、酸度以及吸附作用等,主要受森林植物和其他地貌因素的影响。

作用在基岩结构改变及其地质环境特性变化和其他地质过程影响下,可能会造成破坏汇蚀和新沉积物的积累,进入新的地质历史阶段,也可能导致矿产矿物和其他地表和地质特性的变化。

基岩风化作用不仅影响地表景观,还可能导致地表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气候变化和有机物的改变,影响地表的气候模式、环境污染及空气质量,影响生物生态系统等。

基岩风化作用的影响是复杂而丰富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地壳和地下活动过程的认识也有一定的贡献。

当基岩作用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基岩的破坏和风化,它是控制地质结构、形成地表景观、变化地表地貌、改变地表特征气候以及建立活动作用的重要因素。

所以,研究基岩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对于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地表景观及其他地质环境,以及保护有害性因素对其他环境的影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岩石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作用岩石风化作为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岩石在地球表面受到水、风、温度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和变化过程。

它不仅影响着地球的地貌形态,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岩石风化的过程和影响。

一、物理风化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变化过程。

其中最常见的是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作用。

当岩石受到日照或夜晚温度下降时,由于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热胀系数不同,导致岩石产生应力,最终导致岩石破裂或剥落。

此外,水的冻融作用也是物理风化的重要因素。

在高寒地区,岩石中的水会在低温下冻结成冰,造成岩石的膨胀,从而破坏岩石结构。

二、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水、酸、氧等化学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

其中最常见的是水的溶解作用。

当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形成碳酸溶液后,会与岩石中的钙、镁等碱性金属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溶液中的碳酸钙等物质。

这种化学反应会导致岩石的溶解和破坏。

此外,氧化作用也是化学风化的重要因素。

当岩石中的金属元素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岩石表面产生锈斑或颜色变化。

三、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是指生物体对岩石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破坏作用。

其中最典型的是植物根系对岩石的侵蚀。

植物根系生长时,会通过物理力量将岩石破碎,并且释放出有机酸等化学物质,进一步加速岩石的风化过程。

此外,动物的活动也会对岩石表面产生破坏。

例如,啮齿类动物的咬食活动会导致岩石表面的破碎和剥落。

岩石风化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岩石破碎和土壤形成的重要过程。

在岩石风化的过程中,岩石逐渐破碎成颗粒,形成土壤。

这些土壤中富含养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岩石风化对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岩石逐渐破碎、溶解和改变形态,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景观。

最后,岩石风化还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岩石风化释放出的溶解物质会进入水体中,改变水体的化学性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石灰岩的风化程度探讨

石灰岩的风化程度探讨

石灰岩的风化程度探讨摘要:研究石灰岩的风化程度对工程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和露天石质文物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引起石灰岩风化的因素,再详细探讨石灰岩风化程度的划分现状,最后对一些评价石灰岩风化程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石灰岩;风化;程度;加固1 引言石灰岩的风化是指石灰岩表面长期与水、大气和生物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物理和化学等变化而使石灰岩变成松散的堆积物的过程。

中强程度的风化会导致石灰岩的稳定性和强度显著降低,对建筑工程条件产生不良影响;中等风化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会使石灰岩质文物的成分发生变化,会导致文物的颜色发生改变;山体上的石灰岩强风化则会引起崩塌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因此,对石灰岩风化程度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引起石灰岩风化的主要因素,接着对石灰岩的风化程度进行研究,最后对一些主要的评价石灰岩风化程度的方法进行介绍。

2 影响石灰岩风化的因素2.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是指气温、水分、可溶性盐、湿度等因素对石灰岩产生的破坏。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灰岩裂隙中间水分的冻结和温度的变化。

水的冻结在高山地带和严寒地区会经常发生,当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灰岩裂隙里的水会冰冻变成固态,体积发生膨胀,会对裂隙的两壁产生膨胀压力,使裂隙变得更大。

当冰融化后水会沿着裂隙渗入,进而溶蚀软化岩体,如此反复会使石灰岩崩解成块。

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差使石灰岩的收缩和膨胀交替进行。

石灰岩导热性较差,温度高时表层先受热膨胀,内部因未受热而依然保持原来的体积,这样会引起灰岩的表层壳状脱离;在温度较低时外层先收缩,内部由于余热未散而保持受热状态的体积,会使表层发生径向性开裂。

这种不协调的收缩和膨胀反复进行会削弱灰岩内部和表层之间的连接而逐渐松动进而产生表层的脱落。

2.2 化学因素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是指石灰岩里的矿物质成分在水、氧气、二氧化碳和其它溶液的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过程。

主要包括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溶解作用和水解作用。

文物保护-6石质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6石质文物保护

石质文物的表面保护
5.3 微生物转化表面保护法
微生物表面转化法,主要是利用含有硫酸盐还原菌—脱 硫弧菌属细菌溶液,处理空气中二氧化硫及碳微粒等污染 物在石质文物表面形成的硫酸钙层(CaSO4·2H2O)。
石质文物的表面保护
5.4 石灰水石质文物表面保护法
把新鲜的石灰浆(CaOH2),敷在石头上,厚度一 般为20~30毫米,为防止干透,每天可淋洒石灰水,2~ 3周时间,除去石灰糊,并将残垢清洗干净,接着用心配 制的饱和石灰水溶液涂刷石灰石表面,连续反复涂刷几天, 即可在石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涂料。
1.4 黑色、绿色霉菌与低等植物共生形成的污物清洗 清水浸湿→50%丙酮→14%氨水→杀菌防霉剂
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
1. 石质文物的清洗
1.5 石刻上溶盐及硬质沉积物清洗 溶盐:纸张贴敷法(利用毛细作用和纤维协同吸收作用) 沉积物:8-10%Na2[Na4(PO3)6]纸张贴敷法(利用毛细作 用和络合反应)→去离子水纸张贴敷(吸收可溶盐)
水泥中所含硬化剂Na2·nSiO2在环境水中发生反应,不仅析出可溶 盐而且产生风化、裂缝。
石质文物风化的外部因素
2. 石质文物的物理风化 2.1 水对石质文物的作用最为突出 2.2 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对石窟的破坏 2.3 岩石中溶盐晶变对石窟的破坏 2.4 温度变化造成岩石的物理风化 2.5 风沙吹打磨蚀引起文物的物理风化
LOGO
石质文物保护
石质文物风化的主要原因
石质文物风化的内部因素 1. 石质文物石材化学组成的影响
大理石、汉白玉——碳酸钙 花岗岩——硅酸盐 受酸性气体(CO2、SO2)腐蚀:碳酸钙>硅酸盐 2. 石质文物石质结构的影响 机械强度、腐蚀速度:疏松>致密 3. 石质文物石质胶结物的影响 泥质胶结物>硅质胶结物

风化作用-专题二(1)

风化作用-专题二(1)

(三)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岩石在动、植物及微生物影响下所
起的破坏作用称为生物风化作用。 △ 生物的物理风化: 植物对于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表现在根部楔入岩石 裂隙中,而使岩石崩裂 ; 动物对于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表现为穴居动物的掘 土、穿凿等的破坏作用并促进岩石风化。 △ 生物的化学风化 表现为生物的新陈代谢,其遗体以及其产生的有机 酸、碳酸、硝酸等的腐蚀作用,使岩石矿物分解和风化。 造成岩石成分改变、性质软化和疏松。
当气温到0℃或以下时,在岩石裂隙中的 水,就产生冰冻现象。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 体积膨胀约9%,对裂隙两壁产生很大的膨胀 压力,起到楔子的作用,称为“冰劈”。
(二)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水和各
种水溶液的化学作用和有机体的生物化 学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过程。 特点:不仅破碎了岩石,而且改变 了化学成分,产生了新的矿物,直到适 应新的化学环境为止。 化学风化作用类型:水化作用、氧 化作用、水解作用,以及溶解作用。
三、岩石风化程度和风化带 (一)岩石风化程度 岩石风化的结果,使原来母岩性质改变,形成 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岩。按岩石风化深浅和特征, 可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五级。
风化程度 未风化 微风化 弱风化 强风化 杂 全风化 岩石结构 未变 基本未变 部分破坏 大部分破坏 全部破坏 矿物成分 未变 基本未变 稍微变质 显著变化 风化成土状 破碎性 无疏松物质 有松散物质 疏松物与坚硬体混 不含坚硬块体
●温度变化是引起岩石物理风化作用的 最主要因素。因为:
(1)由于温度的变化产生温差,温差可 促使岩石膨胀和收缩交替地进行,久之则引 起岩石破裂。 (2)岩石本身的某些性质,如岩石的 颜色、矿物成分和矿物颗粒的大小等对于温 度变化的感应程度是不同的。

古建筑保护典型问题化学修复技术的应用浅析

古建筑保护典型问题化学修复技术的应用浅析

古建筑保护典型问题化学修复技术的应用浅析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古建筑修复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古建筑修复措施,严谨细致的施工管理,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

同时对古建筑的砖、石件风化及残损,大木结构糟朽变形,地基基础沉降等三大类典型问题的化学修复技术做分类应用研究与效果解读。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化学修复技术应用研究效果解读古建筑修缮不同于建设工程,它是对古建筑实施修复的实践活动。

古建筑修复措施的合理与否,对古建筑的安全与价值保护至关重要。

目前造成古建筑修复效果不好的因素,主要有勘察不到位、工作不细、凭经验生搬硬套、照猫画虎、随意改变原建筑做法、提高建筑做法等级,改变了文物原状。

如何才能做好呢?首先前提条件,要求从事文物修复的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包括对传承古文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做好各个环节上的调查研究,力求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学的设计并运用合理的古建筑修复措施。

最后是严谨细致的现场施工管理。

本文对较为典型的砖、石件风化及残损,大木结构糟朽变形,地基基础沉降问题等三大类现象的修复技术做分类应用研究与效果解读。

一砖、石件风化及残损修复1.砖体的风化及残损目前,砖体风化较之石构件风化更严重,只不过由于其更换成本较低,很多较严重的,都采取重新拆砌等办法解决。

随着修缮规模不断扩大,加强砖体酥碱修复更加迫切,特别是对于价值较高的文物的修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故宫在这方面做了多年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砖砌体修复,目前采取的方法主要还是传统的抹面和剔补等物理修复措施,这种做法使文物外观在修缮后可得到一定改善,但对文物本身会产生一定损坏。

对于砖体酥碱面积较大,一般运用新材料按原状重新拆砌,这种做法对原文物历史价值损害很大,不过解决了安全和外观美学问题。

建设单位在安排和选择上述砖体酥碱墙面修缮措施时,除了考虑保护理念与修复效果,主要受到经费影响。

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特征及评价方法

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特征及评价方法

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特征及评价方法文物岩石材料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常常面临严重的劣化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文物岩石材料的劣化特征及评价方法,以期为文保工作者提供有力支持。

文物岩石材料主要包括岩石、陶瓷、玻璃等,其劣化一般表现为风化、侵蚀、裂纹、破碎等现象。

这些劣化现象主要由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引起。

实验室评价方法,如化学分析、显微组织观察、电子探针等,在判断岩石材料的劣化程度和原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化学分析:通过采集岩石材料表面的风化层,利用化学试剂进行溶解和分析,以测定风化产物的化学组成。

该方法可确定风化产物的性质,为判断岩石材料的劣化程度提供依据。

但化学分析方法操作繁琐,对样品损害较大,且无法反映岩石材料的内部劣化情况。

显微组织观察: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岩石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以评估其劣化程度。

该方法可直观地观察到岩石材料的内部损伤和微裂纹,但其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要求较高。

电子探针:通过电子探针显微镜对岩石材料表面进行高倍率观察,可精确测定风化产物的化学成分和分布情况。

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无损性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严格。

以某古代石窟中的石质文物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评价方法在劣化特征检测中的应用,探讨合适的评价方法。

化学分析:通过对石窟中不同位置的岩石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发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石质文物风化产物中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这表明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揭示岩石材料的劣化特征和程度。

显微组织观察: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石质文物的显微组织结构,发现石材中存在微裂纹和损伤。

观察到的这些劣化特征与长期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作用有关,进一步证实了显微组织观察在评估岩石材料劣化程度方面的有效性。

电子探针:利用电子探针显微镜对石质文物表面进行观察,发现风化产物的化学成分和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水-岩作用下石质文物破坏特征浅析

水-岩作用下石质文物破坏特征浅析

水-岩作用下石质文物破坏特征浅析发布时间:2022-08-03T05:25:33.929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3月第6期作者:焦大丁[导读] 石质文物水害问题,一直是文物保护领域难以彻底解决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有关石质焦大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54)摘要:石质文物水害问题,一直是文物保护领域难以彻底解决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有关石质文物水害研究现状,分析归纳在水-岩作用下石质文物表面特征、矿物成分、力学性质等方面的变化规律,阐述石质文物在水-岩作用下的破坏特征,为石质文物水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岩作用;石质文物;矿物成分;力学性质Analysis of Stone Relics under Water-rock ActionThe problem of water damage to stone cultural relics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completely solved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water damage related to stone cultural relics atdomestic and foreign,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hanges in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one cultural relics under the action of water-rock, elaborate on the destru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tone cultural relics under the action of water-rock. It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olution of water damage problems in stone cultural relics.Key words: water-rock action; stone relics; mineral composi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引言我国石质文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20 0 6年 冬 天开 始 . 静 虎 就 带 领 保 护 中心 的全 体 工 作 苑 人 员 开 始 寻 找 渗 水 的 根 源 。光 渗 水 记 录 就 有 厚 厚 一 本 。 通 过 几 个 月 的观 察 ,苑 静 虎 发 现 威 胁 石 窟 安 全 的 渗 水 主 要 有 四 个 来 源 途 径 : 顶 渗 水 、 气 凝 结 水 、 刷 窟 窟 空 冲 前 的雨 水 和 地 下 上 升 的 毛 细 水 。 冈 周 围存 在 大量 煤 矿 , 云 煤 矿 开 采 使 地下 水 持 续 降 低 , 目前 地 下 水 水 位 已经 低 于 石窟地 面 1 0米 左 右 , 而 地 下 毛 细 水 上 升 的威 胁 可 暂 不 因 考 虑 。 后 , 作 人 员 认 定 大 气 降 水 是 石 窟 地 区 的主 要 水 最 工
至l 9窟 外 壁 上 原来 密 布 千佛 造像 。 窟 内各 壁 面 和近 窟 石 底 2米 的 雕 刻 几 乎 全 部 风 化 损 坏 。 许 多 石 窟 内 的窟 顶 雕 刻 已 呈板 状剥 落 . 部 窟 顶 岩 石 还 有 崩 塌 掉 块 的 危 险 。 局 用 手 指 触 摸 雕 刻 着 石 像 的砂 岩 , 同 一 张 酥 饼 , 指 轻 轻 如 手
触 . 石 的表 面 就 像 酥 饼 皮 一 样 脱 落 。 岩
2古 建筑 产 生 风 化 的 因素
21 水 .渗 渗水 是造 成石 窟 风化 严 重 的 主要 原 因 。 由于 水 与 岩 石 长期而缓慢地相互作用 , 造成 云 冈 石 窟逐 步 被 自然 风 化 。
云 冈石 窟 由 于 石 雕 大 部 分 雕 凿 在 长 石 石 英 砂 岩 上 . 岩 石 中 的 长 石 与 水 可 发 生 下 列 化 学 反 应 : 石 水 解 后 , 坏 长 破
持 和 绿 化 。这 样 ,窟 顶 的 土 壤 可 以 吸收 大部 分 的 大气 降
水 , 止雨 水 直接 渗 入洞 窟里 。 防
4 结 语
与 云 冈石 窟 和 敦 煌 莫 高 窟 相 比 ,洛 阳 处 于 降水 比较 充 沛 的 地 区 ,所 以天 然 降 水 随 着 石 灰 岩 的 缝 隙 渗 透 到 石 窟 . 就 会 溶蚀 石 窟 雕 刻 品 , 在 雕 刻 品 表 面 形 成 钙 质 沉 水 并 积物 , 而覆盖整个雕刻 品 , 雕像产生危 害。 进 对 另 外 , 结 水 也 对 石 窟 中 的 雕 像 产 生 了一 定 的 损 害 。 凝 与 云 冈 石 窟 和 敦 煌 莫 高 窟 相 比 .龙 门石 窟 还 存 在 微 生 物 对 石 窟 雕 像 的危 害 。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 十 多 年 来 洞 窟 顶 部 渗 水 加 剧 , 多 近 许 石 窟 内 的雕 刻 受 到侵 蚀 , 化 、 落 严 重 。该 窟 北 壁 龛 内 风 剥
两 尊 佛 像 由 于顶 部 渗 水 而 全 部 浸 湿 .在 雨 季 表 现 为 龛 顶
部 连 续 滴 水 , 顶 部 东 北 角 大 面 积 潮 湿 ; 冬 季 , 现 为 窟 在 表
( . 昌市 建 筑 工程 集 团有 限公 司 , 1 南 江西 南 昌 30 0 ;. 东交 通 大 学 理 工 学 院 , 西 南 昌 3 0 0 ) 3 10 2 华 江 3 10
摘 要 : 绍 了古 建 筑 的 代 表 云 冈石 窟 目前 风 化 的 现 状 , 介 分析 了云 冈石 窟 产 生 风 化 的 主要 因素 , 出 了针 对 提
蚀 的 印痕 。 洞 窟 顶 部 的 裂 缝 处 也 明 显 有 渗 水 的 痕 迹 。 而 五
华 洞 洞 窟 之 外 的 几 根 支 撑 石 柱 已经 被 风 化 得 很 不 齐 整 , 有 的柱 顶 已经 和窟 顶相 互 分 离 。此 外 . 9 1 和 第 1 第 、0窟 2
窟 前 列 柱 正越 来 越 细 。 壁 雕 刻 已荡 然 无 存 。 冈石 窟现 外 云
第 2期

斌 , 丽 : 谈 岩 石 风 化 对 古 建 筑 造成 的破 坏 余 浅
15 8
会 使 岩 体 紧 致 。龙 门 石 窟 渗 水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石 灰 岩 本 身 就 存 在 许 多 裂 缝 , 就 会 由裂 缝 渗 透 到 雕 像 , 成 雕 像 的 水 造
风化。
逸 俊 秀 。2 o 年 l 01 2月 , 冈石 窟 被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列 云 入 《 界 文化 遗产 名 录 》 在 人 为 破 坏 和 煤 尘威 胁 后 , 化 世 。 风 成 为 目前 困扰 云 冈 石 窟 的 主 要 病 害 。通 常 洞 窟 北 壁 风 化 较 重 , 次 是 顶 部 。风 化 程 度 也 各 不 相 同 , 度 从 2毫 米 其 深
有的 4 5个 主 要 洞 窟 中 . 渗 水 记 录 的就 有 2 有 1个 , 中 以 其
五 华 洞 被 侵蚀 得 最 为 严 重 。 化 损 坏 最 严 重 的东 部 、 部 风 西 洞 窟 , 窟 外 壁 的雕 像 与 题 记 几 乎 风 化 殆 尽 , 中 1 石 其 6窟
收 稿 日期 :0 2-20 2 1- - 8 0 作者简 介: 涂
水 进 行 有 效 的堵 截 。 窟 顶 防 渗 部 分 采 用 设 置 防 水 层 的方 式 , 下渗水实施有效拦截 , 断石窟渗水的补给途径 , 对 切 也 就 是 切 断 石 窟 渗水 的 源 头 。在 材 料 的使 用 上 , 用 膨 润 采 上 做 防 水 毯 , 为 膨 润 土有 良好 的 透 气 性 和 柔 性 , 常 有 利 因 非 于 窟 内 的 空气 循 环 以及适 应 窟 顶 地 面 的 不 同坡 度 [1 5。 , 6 最 后 , 进 行 防 水 处 理 的 窟 顶 区域 , 要 进 行 水 土 保 对 还
地 质 学 院 学报 ,0 3 4 . 20 ( )
窟 。 过 建 立 窟 顶 排 水 系 统 , 大气 降 水 及 下 渗 的 水 分 尽 通 使 可 能 迅 速 排 出窟 顶 汇 水 区 ,减 少 大 气 降 水 在 窟 顶 的 停 留
时间 。
另 外 , 好 窟 顶 的防 水 也 是 非 常重 要 的 。也 就 是对 雨 做
分 石像 已 受 到 不 同程 度 的损 害 ,洞 窟 内 已 出现 局 部 崩塌
现 象 ,这 些 现 象 的 出现 是 由 于 岩 石 受 到 风 化 作 用 后 改 变 了 物 理 化 学 性 质 。发 生 变化 的情 况 随 着 风 化 程 度 的 轻 重 而不同 . 岩石 风化 的程 度对 古 建 筑 有 极 大地 影 响嘲 此 外 , 。
3对 石 窟 渗 水 的 防护 措 施 首 先 ,要 让 雨 水 能 够 快 速 地 排 出 ,不 让 雨 水 渗 入 石
对 于 不 同地 区 岩 石 出 现 的程 度 不 同 的 风 化 现 象 . 还 可采取 挖除 、 治 、 面 、 结 灌浆 、 水 法等方法 整理 , 防 抹 胶 排 其 实 就 目前 保 护 水 平 而 言 ,还 有 许 多 风 化 问题 不 能 得 到 根 本 解 决 , 些 方 法 只 是 起 到 暂 时 的缓 解 作 用 , 们 还 需 这 我 要不断的研究探索 . 才能 找到 永 久 解 决 该 问题 的 办法 。
南 昌高专学 报
21 0 2年 第 2期 ( 总第 9 9期 ) 2 1 年 4月 出 版 01
Junlo ac agC l g o ra fN nh n ol e e
N .(u 9 A r 0 2 o2S m 9 ) p . 1 2
浅谈岩石风化对古建筑造成的破坏
涂 斌 - 余 丽
到 2厘 米 不 等 。 云冈石窟的石雕 由于长期遭受风 化的影响 , 目前 大部
了 岩石 结 构 , 使 岩 石 的 物 理 力 学性 质 改 变 。 岩 石 风 化 后 致 残 留一 种 白 色 絮状 粉 末 物 。当水 与 岩 石 作 用 时 。 中 的 离 水
子 便 形 成盐 类 结 晶 。 而 造 成 岩 石 的风 化 。 从

古 建 筑 物 由 于 建 筑 的 时 间 悠 久 ,经 历 了 各 种 自然 灾 害 和 人 为 的 破 坏 , 法 保 持 原 有 的 面 貌 , 石 风 化 的 影 响 无 岩 就 是 其 中 的 自然 灾 害 之 一 , 中 国三 大 石 窟 由 于 受 到 风 化
的影 响 . 多 建 筑 物 已 看 不 到 具 体 的 样 子 。 其 是 岩 石 的 许 尤 裂 隙度 、 隙 度 、 水 性 、 水 性 、 缩性 和 可 塑 性 等 都 随 孔 透 亲 胀 风 化程 度 加 深 而 不 同 , 岩 石 这 些 特 性 的研 究 , 对 了解 岩 石 本 身 哪些 特 性 会 对 建 筑 物 产 生 影 响 ,这 对 以后 建 筑 物 的 建设 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云 冈石 窟 的 风 化 现 状 【 l J

由 于 龙 门 石 窟 的岩 石 是 石 灰 岩 。 石 灰 岩 溶 于 水 , 而 就
斌 (9 2 ) 男 , 西新 建人 , 士 , 理 工 程 师 , 要 研 究 方 向 : 筑设 计 。 18 一 , 江 硕 助 主 建
丽 ( 9 2 ) 女 , 西 宜春 人 , 士研 究 生 , 教 , 要 研 究 方 向 : 筑 设 计 。 1 8一 , 江 博 助 主 建
沿 窟 及 龛顶 部 裂 隙悬 挂 冰 柱 , 体 上 渗 水 非 常严 重 。 它 整 其 洞 窟 渗 漏 情 况 较 为轻 微 。
2 . 气 降 水 2大 找 到渗 水 的 源 头 成 为 治 理 石 窟 渗 水 问 题 首 先 需 要 做 的工作 , 像 医生给病 人治病一 样 , 先必 须找到 病根 。 就 首
[】 家 钰 . 鲜 岩 石 抗 风 化 能 力 分 级 若 干 意 见 [. 道 标 4李 新 J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