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展览大纲
博物馆展览策划大纲范本

博物馆展览策划大纲范本一、展览主题1.展览名称:探索未知的奥秘2.展览主题概述: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未知的奥秘,引发观众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观众拓展知识面,激发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和憧憬。
二、展览时间与地点1.展览时间: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2.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三、展览内容1.飞碟与外星生命a.展示古代文明中对外星生命的描绘与想象b.展示现代科技带来的外星生命搜索和探测成果c.展示飞碟目击事件和相关资料2.神秘的考古发现a.展示具有争议性的考古文物b.展示世界各地的神秘考古发现及其故事c.展示一些未解之迷的考古谜团3.未解之谜的自然现象a.展示一些神秘的自然现象,如会移动的巨石、神秘的光球等b.展示科学家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研究和解释c.引导观众对自然现象产生探求和思考4.未来世界科技探索a.展示当前科技领域的尖端科学技术成果b.展示未来科技发展的设想与构想c.提出未来科技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四、展览形式1.实物展示:展览将精心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文物和资料进行展示,包括雕塑、绘画、科技产品、考古文物等。
2.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视频、图片、实验现场等,增强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3.互动体验:为观众提供互动体验环节,如设计参与性强的展品、科普实验等,让观众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探索。
五、教育活动1.主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介绍与展览主题相关的前沿科研成果和思想观点。
2.亲子活动:组织针对家庭观众的亲子互动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一起探讨和参与探索未知的奥秘。
3.学校联动:与各级各类学校合作,开展学校社团参观、科普讲座等活动,拓展青少年的科学视野。
六、展览宣传1.媒体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展览知名度和观众覆盖率。
2.社交媒体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展览资讯、互动话题等,吸引年轻受众关注。
3.合作宣传: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展览受众范围。
博物馆展览策划大纲范本

博物馆展览策划大纲范本
一、展览主题与目标
1.1选取主题:从丰富的博物馆馆藏中选择一个主题,例如:历史、艺术、科技、民俗等。
1.2目标确定:明确展览的宗旨和目标,例如:教育观众、展示文化遗产、推广社会价值等。
二、展览内容规划
2.1按照主题,建立展览的内容框架,包括:导览、展区划分等。
2.2确定展览的重点,确定展览的核心文物或艺术品。
2.3设计展览的互动环节或活动,以吸引观众的参与。
三、展览布展安排
3.1设计展区的布局与展品的陈列位置。
3.2制定展板、展柜等陈列方案。
3.3安排展品的运输、保护和展陈等工作。
四、展览宣传和推广
4.1制定宣传计划:确定宣传渠道和媒体,使用宣传手段,撰写宣传文案。
4.2制作宣传物料:设计展览Logo,制作海报、传单、电子广告等。
4.3社交媒体推广:利用互联网渠道宣传展览,例如:开设展览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五、展览安全管理
5.1制定展览的安全管理方案:确保观众人身安全和展品安全。
5.2设立监控设备,确保展览区域内的安全。
5.3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六、展览评估和总结
6.1设定展览的评估指标。
6.2进行展览评估,对展览的各项指标进行总结和分析。
6.3记录展览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七、预算与资源调配
7.1确定展览的预算,并制定经费使用计划。
7.2协调物资和人员资源,确保展览顺利进行。
八、展览时间和地点
8.1确定展览的时间长度和展出地点。
8.2与场馆方进行协商,确定展览举办的地点。
博物馆展览策划大纲范本

博物馆展览策划大纲范本一、展览主题1.1确定展览主题在策划展览之前,首先要确定展览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流派、文化现象等,也可以是某一具体主题,如“古代文明的奇迹”、“当代艺术的探索与表达”等。
1.2主题意义和价值展览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艺术意义,能够引发观众的兴趣和思考。
同时,主题也应符合博物馆的定位和宗旨,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二、展览内容2.1确定展览范围根据展览主题确定展览的范围和内容。
包括展出的文物、艺术品、历史资料等,以及相关的图片、文献资料等。
展览内容应围绕主题展开,呈现出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艺术价值。
2.2确定展品选取标准在确定展品时,要根据展览主题和范围确定展品的选取标准。
可以考虑文物的年代、地域、艺术品的风格、流派、作者等因素进行筛选。
2.3展品保管与保险确定展品的保管和保险措施,确保展品在展览期间得到良好的保护和维护。
如有需要,可以与相关保险公司进行洽谈,购买相应的展览保险。
三、展览设计与布置3.1确定展览空间和布局根据展览主题和内容确定展览的空间和布局,包括展厅的选取、分区设置、展品的摆放等。
要确保展览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观众的流线设计,使观众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观展体验。
3.2展览陈设和道具设计设计展览陈设和道具,包括展示柜、展板、照明、背景墙等。
要根据展品的特点和展览主题进行设计,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增强观众的观展体验。
四、展览宣传与推广4.1制定宣传方案根据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制定宣传方案,包括宣传媒介、宣传内容、宣传时机等。
可以通过印刷品、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4.2合作推广与活动策划与相关单位或机构进行合作推广,如文化部门、艺术团体、学校等,举办相关活动或座谈会,增加展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展览评估与反馈5.1确定评估指标在展览期间和结束后进行评估,确定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可以通过观众数量、参与活动的反馈、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评估。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一、展览主题与背景介绍1.1展览主题: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1.2背景介绍: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底蕴,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开始趋向多元化和开放性。
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展示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新意义和新魅力。
二、展览内容组织2.1第一部分:传统文化之美-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展览传统文化中的故事、神话和传说,引导观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2.2第二部分:现代艺术创作-展示当代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展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反思和再创作-展览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多种形式和媒介呈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2.3第三部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对话-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和对话,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影响和启示-展示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共生关系和发展趋势,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感悟三、展览设计与陈列方式3.1展览设计:-采用现代化展览设计手法,包括灯光、声音、影像等元素,营造出艺术氛围和观赏氛围-设计展览空间布局,分为各个主题区域,利用空间布局和道具装饰突出展览主题的连贯性和层次感3.2陈列方式:-传统文化展示采用传统展示方式,如纸卷书画、木雕书法等传统陈列方式-现代艺术作品展示采用现代展示方式,如装置艺术、多媒介作品展示等现代陈列方式四、教育与互动服务4.1教育活动:-设计传统文化体验区和现代艺术创作区,向观众提供互动参与的体验活动-定期举办讲座、讨论会、工作坊等教育活动,引导观众深入思考与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关系4.2互动服务:-设计展览导览册和互动媒体服务,为观众提供详细的展览信息和参观指导五、展览营销与推广5.1展览营销:-设计展览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物料,利用社交媒体、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推广宣传-制定展览合作推广计划,与相关机构、艺术团体进行联动推广,扩大展览影响力和知名度5.2展览推广:-举办展览前的媒体发布会和策划活动,引发公众对展览的关注和参与-制作展览宣传片和宣传图文,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展览推广,扩大展览观众群体和影响范围六、展览评估与总结6.1展览评估:-设计评估问卷、访谈表格等评估工具,对观众参观体验和反馈进行系统评估-对展览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展览成功经验和改进方向,为后续展览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6.2展览总结:-制定展览总结报告和成果汇报,总结展览主题、内容、设计和活动等方面的亮点和不足-对展览运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未来展览策划和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七、展览未来发展展望7.1未来发展:-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和文化需求,设计更具创意和前瞻性的展览主题和内容-加强与国内外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合作交流,拓展展览合作空间和国际影响力。
布展大纲范文

布展大纲范文展览大纲。
展览名称,探索未知的奇迹。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日至5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主题,本次展览将聚焦于探索未知的奇迹,通过展示一系列神秘而古老的文物和艺术品,让观众感受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展览内容:第一部分,神秘的古代文明。
本部分将展示一系列古代文明的神秘文物,包括埃及金字塔的图腾、玛雅文明的神秘石碑、古印度的佛像等。
这些文物将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古代文明的神秘魅力,探索古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
第二部分,未解之谜的艺术品。
本部分将展示一系列艺术品中的未解之谜,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夜》、毕加索的《盛宴》等。
这些艺术品背后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观众将有机会通过展览了解这些艺术品的故事和背后的秘密。
第三部分,现代科技的奇迹。
本部分将展示一系列现代科技的奇迹,包括太空探索的成就、人工智能的发展、基因科学的突破等。
这些展品将让观众了解当代科技的进步,感受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发现。
展览亮点:1. 与古代文明面对面,观众将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古代文明的珍贵文物,感受古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
2. 艺术品的神秘故事,观众将通过展览了解艺术品背后的未解之谜和故事,感受艺术品的神秘魅力。
3. 现代科技的奇迹,观众将了解当代科技的进步,感受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发现。
展览意义: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一系列神秘而古老的文物和艺术品,让观众感受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展览将激发观众的思考,引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促进人们对科技、艺术和文明的理解和尊重。
展览策划团队: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展览策划团队由一批资深的博物馆策划专家和艺术品鉴赏专家组成,他们将精心策划展览内容,确保展览的质量和影响力。
展览宣传:本次展览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包括电视、报纸、网络等,同时还将邀请知名学者和艺术家参与展览的宣传推广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到展览中来。
展陈大纲的主要内容

展陈大纲的主要内容
展陈大纲是指在展览或展示活动中,为了展示特定主题或内容,所制定的展示计划和布局。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展示方式和布局,将展品与观众有效地连接起来,提供信息和教育,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参与。
展陈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确定:展览的主题是展陈大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主题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展览的目的、受众群体和展示的内容等因素。
主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独特性,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展示内容:展览的内容是展陈大纲的核心部分。
展示的内容可以包括文物、艺术品、科技产品、历史文化等各种形式。
在确定展示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展示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和观众的需求。
3. 展陈方式:展陈方式是指展品的陈列方式和展示的布局。
展品的陈列方式可以采用线性陈列、立体陈列、主题陈列等不同的方式,以展示出不同的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展示的布局需要合理安排展品的位置、大小和高度等因素,以便观众能够流畅地观看和理解展品。
4. 信息传达:展览的信息传达是展陈大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展
览中,通过文字、图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传达展品的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品的意义和价值。
5. 互动体验:展览的互动体验是展陈大纲的创新内容。
通过引入互
动设备、虚拟现实技术、游戏等方式,可以增加观众参与的机会,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展陈大纲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展览的目的、受众群体和资源限制等因素。
一个好的展陈大纲可以提高展览的效果和观众参与度,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展品的意义和价值。
展馆展陈大纲

展馆展陈大纲1. 引言•展馆概述•展馆展陈的目的和意义2. 展馆主题选择与定位•选择展馆的主题和定位的原因和依据•主题和定位的分析和解释3. 展馆整体布局设计•展馆内外空间规划和布局•展馆的主要功能区划和定位4. 各个主要部分及其子部分的主题和内容4.1 主题1•子主题1.1–内容1.1.1–内容1.1.2–内容1.1.3•子主题1.2–内容1.2.1–内容1.2.2–内容1.2.34.2 主题2•子主题2.1–内容2.1.1–内容2.1.2–内容2.1.3•子主题2.2–内容2.2.1–内容2.2.2–内容2.2.34.3 主题3•子主题3.1–内容3.1.1–内容3.1.2–内容3.1.3•子主题3.2–内容3.2.1–内容3.2.2–内容3.2.35. 展馆展陈方式和手段•展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使用的展陈手段和技术6. 展陈材料与展品的选择和设计•材料和展品选择的原则和依据•展品设计的考虑因素及流程7. 展陈文案和图文设计•文案设计的原则和内容•图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8. 展陈互动和体验设计•互动和体验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互动设施和体验活动的设计和组织9. 展陈效果评估与改进•展陈效果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对展陈效果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改进意见10. 展馆展陈项目管理与实施•展陈项目管理的流程和要点•展陈项目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解决方案11. 结语•对展馆展陈大纲的总结与回顾•展望未来展馆展陈的发展方向。
展陈大纲范例

展陈大纲范例展陈大纲范例主题:传统节日文化展一、展陈目的:通过展示传统节日文化,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解不同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热爱度。
二、展览内容:1. 展区一:春节文化- 春节起源与传说- 春节习俗与活动- 春联、年画等传统文化艺术品展示2. 展区二:端午文化- 端午节的历史沿革- 龙舟竞赛的起源与意义- 粽子的制作工艺和风味3. 展区三:中秋文化- 中秋节的传说与祭月活动- 月饼的故事与制作工艺- 传统赏月与团圆文化4. 展区四:清明文化- 清明节的起源与悼念习俗- 扫墓与祭祀的意义与方式- 柳絮飞舞与春游文化5. 展区五:其他传统节日文化- 元宵节的习俗与活动- 腊八节的传统食品和民间习俗- 花灯节的制作工艺与文化背景三、展览形式:1. 文物展示:展示相关节日的传统文物、艺术品及实物,如春联、年画、龙舟、月饼模具等。
2. 多媒体展示:运用投影、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相关节日的历史演变、习俗演示和庆祝活动。
3. 互动体验:设置互动环节,让观众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如包饺子、挂灯笼、画年画等。
4. 解说导览:聘请专业导览员提供解说服务,讲解各个节日的由来、传统文化背景及特色。
四、展览效果:1. 唤起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增进文化认同感。
2. 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激发民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意愿。
3. 促进不同民族文化共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活动策划:1. 宣传推广:通过网络宣传、校园推广等方式,吸引参观者,提高展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学校与社区合作:邀请学校、社区居民参与策划和组织展览,增加民众参与度。
3. 专家指导: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或评审委员,确保展览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4. 丰富互动环节:设置互动体验、文创产品销售、传统美食展示等环节,增加观展体验和参与度。
*备注:此为展陈大纲的范例,并非实际展览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涪陵概览10%一、乌江门户(地理位置)涪陵区位于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之间。
地处重庆市中部,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区、武隆县,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
涪陵区居重庆市及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
二、物产丰富(资源环境)涪陵区土地面积为294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045公顷,园地面积5332公顷,林地面积126133公顷。
涪陵区主要矿产有煤、天然气、铁、铝土矿、石灰石等。
原煤储量3071万吨,石灰石储量4亿吨,天然气储量17亿立方米,铁矿储量2249万吨,铝土矿储量54万砘。
页岩气产能达10.8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73.3%三、文脉悠长(历史文化)涪陵2000多年前曾为巴国都城,自唐代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
是程朱理学发祥地之一,北宋大儒程颐曾长期在涪讲学、注《易》。
是全国革命老区,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曾战斗于此。
涪陵榨菜被评为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下碑林”白鹤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三线建设”丰碑816地下核工程是目前已解密的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
上亿年地质运动造就出武陵山大裂谷等自然奇观。
建议展项:壁挂地图+通电玻璃:壁挂地图显示涪陵基本区域位置和交通状况,外侧设置通电玻璃,播放涪陵城市宣传片;图文展板显示城市基本信息巴国故郡/福地25%一、一步千年(历史沿革)早在距今5000年以前,区境已有人类居住。
夏商至春秋前期,为濮人居住区。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中期为巴国地(曾为巴国国都,巴先王陵墓所在地)。
战国中后期为楚国地。
战国后期为秦巴郡地。
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枳县,为区境置县之始。
东汉时,分枳县置平都县。
三国蜀汉时,增置汉平县,隶涪陵郡(郡治彭水郁山镇)。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置涪郡(又名枳城郡),为区境置郡之始。
南北朝时,郡县建置变化较大。
隋置涪陵县、丰都县、垫江县,分隶巴郡、巴东郡和宕渠郡。
唐置涪州,辖武隆县、涪陵县、隆化县。
北宋改隆化县为宾化县,建置同唐。
南宋置涪州,辖涪陵县、武隆县。
元置涪州,辖武龙县。
明置涪州,辖武龙县(后改为武隆县)。
清置涪州,不领县。
民国初(1913年),改涪州为涪陵县,先后隶属川东道(东川道)四川省和四川省第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置川东涪陵区,辖涪陵、南川、酆都、石柱、武隆、长寿、彭水7县,隶川东行署区。
1952年,川东酉阳区并入川东涪陵区,增辖垫江、黔江、酉阳、秀山4县,隶四川省人民政府。
1958年,长寿县划入重庆市。
1968年改称涪陵地区。
1983年撤涪陵县设涪陵市。
1988年,分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5县设黔江地区,涪陵地区辖涪陵市、南川县、丰都县(1958年由酆都县更名)、垫江县和武隆县。
1994年,撤南川县,设南川市。
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95]106号,1995年11月5日),1996年1月,撤涪陵市,设枳城区、李渡区;1996年3月,撤涪陵地区,设地级涪陵市,下辖枳城区、李渡区、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
1996年9月1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涪陵市划归重庆市代管。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涪陵市正式改隶重庆直辖市。
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区、李渡区的行政区域。
原涪陵市所辖(代管)的南川市、武隆县、丰都县、垫江县改归重庆市直接管辖。
设计建议:涪陵有四大文化,分别为巴枳文化,易理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和榨菜文化。
在展板贴图时,是否可以考虑将阴阳太极、白鹤梁题刻的元素融入进去二、故城遗珠(历史建筑及涪陵区保护性建筑规划)1、老城肌理(历史街区)(1)蔺市古镇蔺市古镇是一地名,位于长江南岸涪陵城西边20公里,该镇四面环山三面绕水,镇内有文庙、王爷庙及南华宫、万寿宫、禹王宫等宗教场所,另有鲁班堂、太平池、龙门桥、碉楼等历史遗迹十余处。
其中,文庙和龙门桥属市级文物保护场所,修建于明清时期的街巷和现代桥上建筑,风情别致,古今并存,让人流连忘返。
(2)外河白家场(3)大顺半边街大顺半边街,是依据地形依山而造的杰早,其南边建于清代晚期,北边建于民国初期,呈阶梯状,错落有致。
以中间排水沟为线,街道宽1.8米,路面用青砂条石错缝铺平。
道路两边房屋建筑多为一屋一底,户户相连。
主要以穿斗式木结构“四懔四柱两穿”为主,房顶为悬山式。
2、古建遗存(重点遗留建筑)(1)柯中意洋人楼柯中意洋人楼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敦仁街道南门山社区涪陵中心医院内。
该洋楼于1914年由加拿大牧师柯中意主持修建,此建筑为砖木结构楼房,共分三层一地下室,翼角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建筑内设有烟通两处,内有回廊、天窗、壁柜、烤火炉、地下室等西式建筑物。
柯中意洋人楼曾被作为医院使用,是民国时期的公共建筑。
其外观风貌及园林环境极好,建筑结构稳固。
(2)陈凤藻庄园陈凤藻庄园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大乡村一组,小地名洋房子。
占地面积468 平方米,建筑面积272.16 平方米。
该建筑由石、砖、木、土等传统材料构成,建筑结构采用砖木结构,外型风格古朴,单檐歇山式屋顶,顶上有老虎窗2 个,周边为人字三角豪式屋架,二层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四周均有回廊拱廊。
该建筑对研究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有一定价值。
(3)李蔚如故居(4)陈万宝地主庄园陈万宝庄园群位于涪陵区青羊镇,现状保留下来的庄园建筑有7座,其中,陈万宝庄园是清代诰赠朝议大夫陈万宝的庄园,修建于1862年。
该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及四合院外加小四合天井结构。
地势后高前低,北面为院墙。
为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逗梁架。
(5)816工程遗址816地下核工程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
这样“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的工程设计在1978年曾获国家科技大会奖集体奖。
3、保护性建筑规划(1)研究目的(2)近现代建筑分布(3)保护与利用三、先人智慧(涪陵四大文化)1、巴枳文化涪陵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及至唐代,涪陵境内仍居住着“夏、巴、蛮、夷”四种民族。
巴蜀史专家蒙默教授认为,上古枳巴族居此,后建立过“枳巴国”。
在涪陵白涛的小田溪巴王陵墓群,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有五次具有规模的发掘,清理战国巴人墓群22座,出土了大量巴王氏族的重要物器。
(1)农业文化(2)工业文化巴人手工业门类繁多,主要有青铜工艺业、制盐业、丹砂矿业、酿酒业、纺织业、制陶业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带有强烈民族和地方色彩的青铜工艺业。
巴人制造的青铜器风格独特,器上纹饰与众不同,制造技术熟练,民族特色浓厚。
在涪陵小田溪出土了许多青铜器,经过鉴定,其铜、锡、铅的合金比例已达当时中原先进地区的水平。
文物:14枚错金编钟(3)商业文化(4)精神文化舞蹈:巴渝舞、摆手舞巴歌:下里巴人、竹枝词2、易理文化在涪陵城北的长江对岸,有个闻名于世的“点易洞”。
北宋年间,中国著名理学元宗程颐,因故被贬官到涪陵受其弟子、涪州人樵定相助,曾在北岩寺招生教学,并在点易洞内点易著经、研究和传播儒家哲学。
门人遍及各地,其传人中,名气最大的当数朱熹。
他将其学问发扬光大,形成我国封建时代统治多年的“程朱理学”,可以说,“点易洞”是我国程朱理学的发展地。
因此,自然形成涪陵区的又一特色文化资源——易理文化。
3、白鹤梁题刻文化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
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
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于2009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整个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
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保护壳体。
游客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
保护体内还安装了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
白鹤梁水下保护体将犹如一个璀璨的水晶宫。
游客可在长江防护大堤上建造的陈列馆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
同时,少数专业人士,还可通过潜水的方式参观白鹤梁。
4、榨菜文化有着“中国榨菜之乡”美誉的涪陵,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中国传统出口的三大名菜之一的原产地。
清代末年,一个名叫邱寿安的人和他的长工邓炳成一道,用涪陵这块土地上特有的青菜头,在凉风习习的长江边上,晾晒一段时间后,经过三腌三榨等一系列手工制作后,命名为“榨菜”,后装运外销。
涪陵榨菜从浓厚的传统中走出来,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开始步入现代化,产业历经百年不衰。
以榨菜为内容的精神产品也不断丰富,榨菜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融入社会生活。
它的成功及发展,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涪陵人善于适应环境、质朴、刚健、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
展项建议:以邱家作坊为蓝本,利用迷你泥塑+透明液晶的形式,将榨菜制作过程进行还原。
展区展项建议:以大顺半边街为蓝本进行场景还原,在老街的“走街串巷”中将关于涪陵的历史统统讲完。
其中可以邱家榨菜作坊、816工程遗址、陈凤藻庄园为主要展项汇集区,打造封闭空间,利用多媒体讲述发生在这些建筑中的故事。
步履不停(建设成就)10%一、产业升级华晨鑫源汽车从无到有、页岩气产能突破70亿立方米。
六大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3%。
榨菜、畜牧、柑橘、蚕桑四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比重由60%提高到77%。
“百亿级商圈+专业市场”的商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旅游业迅猛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增长三倍。
展项建议:设置数据墙,展示涪陵近年来经济数据二、城乡面貌新城区“一轴五片”发展骨架基本成型,老城区焕然一新,两江四岸滨江环湖风光带成为城市景观新亮点,山水园林城区形象跃然而现,乡镇建设更具特色,建成4个鲜花小镇,人居环境更趋舒适。
展项建议:模型展示地标性建筑三、交通道路沿江高速公路、南涪铁路建成通车,改造国省干线公路243公里,完成乌江航道涪陵段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