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1243-2009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
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范本(2篇)

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范本1.目的与应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对管线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适用于所有涉及管线设备的施工、维护和运营过程中的管控措施。
2.定义2.1 管线设备:指供水、供气、供电等管线系统中的各类设备和设施,包括管道、阀门、泵站、防雷设备等。
2.2 管线设备打开:指对管线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或其他需要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开启设备系统的行为。
3.安全管理要求3.1 打开权限控制3.1.1 管线设备的打开必须由经过培训和具备相关资质证书的人员进行。
3.1.2 打开前,必须通过系统登录确认操作人员身份,并核对对应操作权限。
3.1.3 操作人员需填写打开设备的申请,包括设备名称、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由相关负责人确认。
3.1.4 管线设备的打开必须通过指定的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打开。
3.2 工作环境检查3.2.1 打开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工作环境的检查,确保无明火、易燃物品等安全隐患。
3.2.2 如发现工作环境存在隐患,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待隐患排除后方可进行打开操作。
3.3 设备状态检查3.3.1 打开前,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是否正常、有无损坏等。
3.3.2 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待设备修复后方可进行打开操作。
3.3.3 操作人员在打开设备前,应对设备周围进行观测,确保无异常情况。
3.4 打开操作步骤3.4.1 操作人员在进行打开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3.4.2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3.4.3 操作人员在打开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设备状态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5 紧急情况处理3.5.1 在打开过程中,如发现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紧急措施,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5.2 紧急情况解除后,操作人员应上报相关部门,并按程序进行后续操作。
管线打开管理规范

管线打开管理规范一、引言管线打开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维修、检查、清洗或更换管道设备而需要暂时关闭或打开管线的操作。
管线打开管理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管线打开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规范性,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管线打开操作的工业生产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电力、煤矿、化工、冶金等行业。
三、术语定义1. 管线打开:暂时关闭或打开管线进行维修、检查、清洗或更换设备的操作。
2. 打开工作许可:由相关部门或负责人签发的允许执行管线打开操作的文件。
3. 管线打开工作组:由具备相关技能和资质的人员组成的执行管线打开操作的团队。
4. 安全防护措施:为保护工作人员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警示标志、通风设备等。
5. 安全交底: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要求和风险提示的告知。
四、管理要求1. 打开工作许可的申请与审批a. 工作负责人应提前向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提交管线打开工作许可的申请。
b. 申请材料应包括管线打开计划、工作流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
c. 相关部门或负责人应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在批准后签发打开工作许可。
2. 打开工作组的组建与培训a. 打开工作组应由具备相关技能和资质的人员组成,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b. 打开工作组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管线打开操作的要求、方法和安全措施。
3. 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a. 打开工作前,应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b. 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c. 管线打开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d. 如有需要,应配置通风设备,确保现场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4. 安全交底与沟通a. 打开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组织安全交底会议,告知工作人员相关安全操作要求和风险提示。
b. 工作人员应与工作负责人保持沟通,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发现的问题。
8.长庆油田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8.长庆油⽥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长庆油⽥分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为规范长庆油⽥分公司(以下简称油⽥公司)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管理,消除和削减管线打开作业风险,防⽌因此⽽导致的腐蚀、中毒和烫伤等事故的发⽣,依据集团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Q/SY1243-2009),结合油⽥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条管线打开是指根据⽣产需要⽽改变封闭管线或设备及其附件完整性的作业。
第三条本办法适⽤于油⽥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在⽣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油⽥公司及所属单位的控股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实施本办法。
第⼆章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管理第四条管线打开实施作业许可,由作业单位的现场负责⼈申请办理《管线打开许可证》(参见附件),批准后⽅可进⾏管线打开作业。
许可证的分发、存档具体按《长庆油⽥分公司作业许可管理办法》执⾏。
第五条凡是没有办理管线打开作业⼿续、没有落实作业安全措施、未设现场作业监护⼈以及管线打开安全⼯作⽅案未经批准的,⼀律禁⽌打开作业。
作业期间,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即停⽌作业。
严禁与管线打开安全⼯作⽅案和作业许可证不符的作业。
第六条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是作业现场操作依据,不得涂改、代签。
许可证只限⼀个场所⼀次使⽤,期限不得超过⼀个班次,延期后总的作业期限不能超过24⼩时。
第七条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现场没有遗留任何安全隐患,作业申请⼈、批准⼈、属地监督和相关⽅签字关闭作业许可证。
第⼋条作业涉及其他危险作业的,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票。
涉及交叉作业的,应保证作业⼈员之间具有⾜够的安全间距。
第三章安全职责第九条⽣产单位是指作业区域的属地单位,主要安全职责为:(⼀)负责向作业单位提供安全作业的现场条件;(⼆)负责向作业单位明确作业现场的危险点源和危险状况;(三)负责制定和审查审批安全⼯作⽅案(含能量隔离⽅案和应急预案);(四)负责监督作业单位严格执⾏安全⽣产法规、标准,遵守安全⽣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五)负责监督作业单位维护好各种安全、消防、防护设施设备和器材,⼯艺设备、设施。
管线打开管理规范

管线打开管理规范一、引言管线打开是指在工业生产或者建造施工过程中,为了进行维修、检测、清洗、更换设备等操作,需要对管线进行打开的行为。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操作规范和环境保护,制定本管线打开管理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管理规范适合于工业生产和建造施工中的各类管线打开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水管、燃气管、电缆管、通风管等。
三、术语定义1. 管线打开:指对管线进行切割、拆卸、连接、更换设备等操作的行为。
2. 管线打开工:指参预管线打开操作的人员。
3. 管线打开许可证:指由相关管理部门颁发的,允许进行管线打开操作的许可证。
四、管理要求1. 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1.1 管线打开计划: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应编制详细的管线打开计划,包括操作步骤、安全措施、人员配备等内容,并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1.2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应确保相关安全防护措施的到位,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1.3 施工区域划定: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应明确施工区域,并进行合理划定,确保周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管线打开操作的技术要求2.1 管线打开工的资质要求:参预管线打开操作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经过相关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2.2 管线打开工具的选择:根据具体管线的特点和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管线打开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3 管线打开操作的顺序:根据管线打开计划,按照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管线打开操作,确保操作的联贯性和高效性。
3. 管线打开后的处理工作3.1 管线打开记录:对每次管线打开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操作步骤、操作结果等内容,以备后续参考。
3.2 管线恢复工作:在完成管线打开操作后,应及时进行管线的恢复工作,包括连接管道、密封接口、恢复供气、供水等。
3.3 管线检测和验收:在完成管线打开操作和恢复工作后,应进行管线的检测和验收,确保管线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管线打开作业管理规定

第九章 工作交接
第三十六条管线打开工作交接的双方共同确认安全措施或HSE作业计划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二)隔离位置、已做的清理和确认清理合格的方法;
(一)系统温度介于-10℃~60℃之间;
(二)已达到大气压力;
(三)与气体、蒸汽、雾沫、粉尘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有关的风险已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第二十四条管线打开前并不能完全确认已无危险,在管线首次打开之后,仍然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在管线打开之前应做以下准备:
(一)确认管线清理合格。采用凝固(固化)工艺介质的方法进行隔离时应充分考虑介质可能重新流动;
(一)管线打开作业内容说明;
(二)相关附图,如作业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等;
(三)风险评估结果(如工作前安全分析);
(四)安全措施或HSE作业计划书;
(五)个人防护装备;
(六)相关安全培训或会议记录;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四十三条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票由作业单位申请。
(一)对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介质的管线打开作业,由生产单位业务主管负责人组织生产、维修、工艺设备、安全等相关人员对工作计划进行审查和会签,经现场检查确认后由生产单位属地主管负责人批准。
(六)描述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并控制人员进入。
第十九条作业前HSE作业计划书应与所有相关人员沟通,必要时应专门进行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悉HSE作业计划书的相关要求。
第二十条管线打开前,必须根据管线打开工作计划确认系统已经置换、清洗、吹扫并经气体检测合格(检测记录见附录B)。
QSY1243-2009+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
(((与气体!蒸汽!雾沫!粉尘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有关的风险已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0/’/’/%!管线打开前并不能完全确认已无危险&应在管线打开之前做以下准备%
(((确认管线 "设备#清理合格&采用凝固 "固化#工艺介质的方法进行隔离时应充分考虑介质 可能重新流动)
"#’$’%%$!在用设备的焊接或热分接程序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热分接!*+,,-. 用机制的或焊接的方法将支线管件连接到在用的管线或设备上&并通过钻或切割在该管线或设备 上产生开口的一项技术$
&!职责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标准$ &/%!专业分公司组织推行!实施本标准$ &/’!企业根据本标准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具体负 责本程序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和考核$ &/&!企业 &"’部门对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0!企业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并提出改进建议$ &/1!员工接受管线打开作业培训&执行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参与管线打开作业的审核&并提出 改进建议$
(((如果不能确保管线 "设备#清理合格&如残存压力或介质在死角截留!未隔离所有压力或介 质的来源!未在低点排凝和高点排空等&应停止工作&重新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控制措施& 消除或控制风险$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标准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标准1 目的为了避免人员在管线打开维修或更换期间受伤或严重暴露于危险之中,同时,对管线打开前进行的工作安全分析和危险分析、拟定防护措施等工作提供指导,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合用于塔里木油田甲乙方各单位,但本标准不合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带压开孔作业。
3 职责生产单位的负责人是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直接负责人并负责批准管线打开许可证。
4 术语和定义4.1管线打开使用任何方式使输送危险物料的管线的组成部分形体分离,涉及通过火焰加热、打磨、切割或钻孔等方式改变管线的完整性。
本标准所称管线打开是指无操作规程控制的非平常作业,涉及但不限于以下活动:●打开法兰;●从法兰上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去掉阀门阀盖和单向(截止)阀;●换盲板;●拆开管接头;●去掉盲板、盲法兰、丝堵和管帽;●断开管线;●断开加料和卸料工艺软管;●用机械方法或其它方法穿透管线;●启动检查孔;●作微小调整(如更换阀门填料);●互连管线的拆除。
4.2危险物料腐蚀物、有毒液体/固体、有毒/挥发气体、热介质(> 60℃)、氧化剂、低温介质、易燃物、高压系统和窒息物。
4.3 清洁管线符合下列三项条件的为清洁管线:●系统温度低于70℃,高于-30℃;●已达成大气压力;●管线内介质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危险已减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化学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为准)。
4.4 受控排放在两个截止阀之间设排放口,排放口装有截止阀并保持敞开,或在两个截止阀之间装压力表检测阀间压力。
4.5 双重隔离凡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隔离的称双重隔离:a)受控排放;b)截止阀+盲板/盲法兰。
5.标准/指南5.1 工作计划5.1.1 管线打开作业必须由熟悉系统危险的人制定一个保证健康、安全、环境的书面工作计划,并由全体参与作业的人员评审。
5.1.2 工作计划涉及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辨识危害;●隔离计划,涉及描述需要隔离的能量、隔离方式、阀门状态、上锁点的图示等;●排空、置换和清洗计划,涉及排空点、置换介质、置换方法和环节、清洗的介质、方法和时间等。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含作业许可证模版)

XX公司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保证公司工程技术业务所辖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的管线打开作业安全,依据集团公司Q/SY 1243-2009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XX公司作业许可管理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工程技术业务各单位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作为承包商在甲方生产区域进行管线打开作业,依据甲方管线打开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管线打开作业是指在管线上开孔、法兰拆卸、盲板打开等改变管线和装置的形式或状态而且在未恢复前影响安全运行的作业。
第四条管线打开作业管理应当遵循“管工作管安全”的原则,有效落实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强化作业风险管控,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作业,防止事故发生。
第五条XX部门负责制订公司工程技术业务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六条安全环保处负责监督管线打开作业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要求的执行、落实、整改和责任追究。
XX部门负责对本业务领域落实本办法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管线打开作业审批程序和权限,开展相应培训,落实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并及时开展检查指导,确保管线打开作业安全。
第二章管线打开作业流程第八条实施管线打开作业的流程主要包括作业申请、作业审批、作业实施和作业关闭等四个环节。
第九条作业申请由作业单位的现场作业负责人提出,培训所有参与管线打开作业人员,确认管线打开作业安全措施,现场全过程组织实施管线打开作业。
第十条作业审批由作业批准人组织作业申请人等有关人员组织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确认安全措施和相关方案落实后,批准管线打开作业。
第十一条作业实施由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方案、操作规程和作业许可证的要求,实施管线打开作业,监护人员按规定实施现场监护。
第十二条作业关闭是在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由作业人员清理作业现场,消除安全隐患,作业申请人和作业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签字关闭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02.100 E 09 备案号:××××-××××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243—2009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line break safety management
2009-07-01 发布
2009-09-01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 布
5 管理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管线打开是指采取下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改变封闭管线或设备及其附件的完整性:
——解开法兰; ——从法兰上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 ——打开阀盖或拆除阀门; ——调换8字盲板; ——打开管线连接件; ——去掉盲板、盲法兰、堵头和管帽;1Biblioteka Q/SY 1243—2009
I
Q/SY 1243—2009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公司、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伟平、杨胜松、王泽华、赵来强、夏春英、常宇清。
——断开仪表、润滑、控制系统管线,如引压管、润滑油管等; ——断开加料和卸料临时管线(包括任何连接方式的软管); ——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穿透管线; ——开启检查孔; ——微小调整(如更换阀门填料); ——其他。 5.1.2 管线打开实行作业许可,应办理作业许可证,具体执行Q/SY1240-2009。特殊情况下(如涉及含 有剧毒介质、超高压介质、高温介质等的管线打开),企业应根据管线打开作业风险的大小,同时办理 管线打开许可证,管线打开许可证参见附录A。 5.1.3 管线打开前应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安全措施,必要时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5.1.4 当管线打开作业涉及高处作业、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等,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5.1.5 凡是没有办理作业许可证,没有按要求编制安全工作方案,没有落实安全措施,禁止管线打开作 业。 5.2 项目设计阶段的要求 5.2.1 在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应共同考虑消除或降低因管线打开产生 的风险,并确保设计在符合工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满足本规范要求。 5.2.2 在项目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考虑隔离和清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为清理管线(设备)增加连接点,同时应考虑由此可能产生泄漏的风险; ——能够隔离第二能源,如伴热蒸汽、电拌热以及换热介质等。 5.2.3 有经验的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应参与设计或设计审查。 5.2.4 设计阶段应优先考虑双重隔离,双重隔离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 ——双阀一导淋:双截止阀关闭、双阀之间的导淋常开; ——截止阀加盲板或盲法兰。 如果双重隔离不可行,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隔离的优先顺序如下: ——双截止阀; ——单截止阀; ——凝固(固化)工艺介质; ——其他。 5.3 作业前准备 5.3.1 管线打开作业前,作业单位应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编 制安全工作方案。安全工作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清理计划,应具体描述关闭的阀门、排空点和上锁点等,必要时应提供示意图; ——安全措施,包括管线打开过程中的冷却、充氮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 ——应急、救援、监护等预备人员的要求和职责; ——应急预案; ——描述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并控制人员进入。 5.3.2 作业前安全工作方案应与所有相关人员沟通,必要时应专门进行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悉相 关的HSE要求。 5.3.3 清理 5.3.3.1 需要打开的管线或设备必须与系统隔离,其中的物料应采用排尽、冲洗、置换、吹扫等方法除 尽。清理合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系统温度介于-10℃~60℃之间; ——已达到大气压力; ——与气体、蒸汽、雾沫、粉尘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有关的风险已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II
Q/SY 1243—2009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线打开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所属企业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 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
Q/SY 1243—2009
5.3.3.2 管线打开前并不能完全确认已无危险,应在管线打开之前做好以下准备: ——确认管线(设备)清理合格。采用凝固(固化)工艺介质的方法进行隔离时应充分考虑介质可能重 新流动; ——如果不能确保管线(设备)清理合格,如残存压力或介质在死角截留、未隔离所有压力或介质的 来源、未在低点排凝和高点排空等,应停止工作,重新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控制措施,消除或 控制风险。
SY/T6554 在用设备的焊接或热分接程序 Q/SY1240-2009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热分接 hot tap 用机制的或焊接的方法将支线管件连接到在用的管线或设备上,并通过钻或切割在该管线或设备上 产生开口的一项技术。
4 职责
4.1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标准。 4.2 专业分公司组织推行、实施本标准。 4.3 企业根据本标准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 本程序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和考核。 4.4 企业HSE部门对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4.5 企业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并提出改进建议。 4.6 员工接受管线打开作业培训,执行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参与管线打开作业的审核,并提出改 进建议。
5.3.4 隔离 5.3.4.1 隔离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显示阀门开关状态、盲板、盲法兰位置的图表,如上锁点清单、盲板图、现场示意图、工 艺流程图和仪表控制图等;
——所有盲板、盲法兰应挂牌; ——隔离系统内的所有阀门必须保持开启,并对管线进行清理,防止在管线(设备)内留存介质; ——对于存在第二能源的管线(设备),在隔离时应考虑隔离的次序和步骤。对于采用凝固(固化)
——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隔离位置、清理和确认清理合格的方法; ——管线(设备)状况; ——管线(设备)中残留的物料及危害等。 5.5.2 生产单位、维护单位或承包商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交接时应进行充分沟通。 5.5.3 当管线打开时间需超过一个班次才能完成时应在交接班记录中予以明确,确保班组间的充分沟 通。 5.6 个人防护装备 5.6.1 管线打开作业时应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专业人员和使用人员应参与个人防护装备的 选择。 5.6.2 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前,应由使用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5.6.3 应按防护要求建立个人防护装备清单,清单包括使用何种、何时使用、何时脱下个人防护装备等 内容。应确保现场人员能够及时获取个人防护装备。 5.6.4 对含有剧毒物料等可能立刻对生命和健康产生危害的管线(设备)打开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要求: ——所有进入到受管线打开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包括预备人员应同样穿戴所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对于受管线打开影响区域外(位于路障或警戒线之外但能够看见工作区域)的人员,可不穿戴个
3
Q/SY 1243—2009 人防护装备,但必须确保能及时获取个人防护装备。
5.7 管线打开许可证 5.7.1 由管线打开作业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申请办理作业许可证,并提供如下相关资料和设施:
——管线打开作业内容说明; ——相关附图,如作业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等; ——风险评估结果(如工作前安全分析); ——安全工作方案; ——个人防护装备; ——相关安全培训或会议记录; ——其他相关资料。 5.7.2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期限不得超过一个班次,延期后总的作业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管线打开 作业许可证的审批、分发、延期、取消、关闭具体执行Q/SY1240-2009。 5.7.3 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确认现场没有遗留任何安全隐患, 申请人与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签字关闭作业许可证。 6 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6.1 审核 集团公司和企业都应把管线打开安全管理作为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必要时可针对管线打开安全管 理组织专项审核。 6.2 偏离 企业依据本规范制定本单位的管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时发生的偏离,应报专业分公司批准;企业管 线打开安全管理程序在执行时发生的偏离,应报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偏离应书面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支 持偏离理由的相关事实。每一次授权偏离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6.3 培训和沟通 本规范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培训,相关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本规范应 在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