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气象保障研究
气象要素对飞机增雨作业的影响

东 乞 象
第 3 卷 0
总 第 1 3期 2
气 象 要 素 对 飞 机 增 雨 作 业 的 影 响
陈西利 ,王 庆
2 03 ) 50 1 ( 山东省人 民政府 人工影 响天 气办公室 ,济南
摘要:气象条件对增雨飞机的起 降、航 线作业和其 它科学探测都有不同程度的
定 的意 义 。 1 风 对 增 雨飞 机起 降 的影 响 11 逆 、顺 风 对增 雨 飞机 起 降 的影 响 .
在 侧 风 较大 的情 况 下 , 机起 降的操 作 变得 飞 相 当复杂 。 锡 泉…等研 究 了“ 风 中滑 跑 时飞机 王 侧 两 翼 的受 力 情况 。在侧 风 中降落 的 困难 比起 飞 时
飞机 转 弯 、空 中水 平 和垂 直 探 测 ,都 必 须考 虑 风
对飞 行 航程 和 时 间 的影 响 。
2 能 见度 对 增 雨 飞机 起 降 的影 响
时 ,常常把济南市 区空气 中吸湿性凝结核 、细小
颗 粒 和混 杂 烟 雾 等 吹 向机 场 , 飞机 的起 降影 响 对
较大。 3 云 和 降水 对 增 雨飞 机 的 影 响
时 ,甚 至 可 能 发 生 机 胎 破 裂 和 起 落架 折 断 等 事
故。
飞 机 在滑 跑 以前 已经具 有 一定 的空速 , 以飞 机 所 离 地 速度 比较小 的时候 , 可 以获 得离 地所 需 的 就
分 析 风 对增 雨 飞机 航 线 的影 响得 出 , 当风 速
收稿 日期 :2 l.5l OO0 一O 作者 简介 :陈西 利 ( 94 ) 15一 ,男 ,汉族 ,济 南人 ,大学 ,工 程师 ,主要 从事 人工影 响天 气工作 。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增雨作业风险因素及管控措施

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增雨作业风险因素及管控措施摘要: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有效缓解旱情、保障农牧业安全生产等至关重要。
飞机增雨作业是红河州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飞机增雨作业技术的日渐完善,人工增雨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此过程中却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使飞机增雨效果大打折扣。
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飞机增雨作业进行概述,并重点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增雨作业风险因素及有效管控措施,以期能够为最大限度规避作业风险,提升飞机增雨效果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增雨作业;风险;管控引言红河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及云南省东南部,全州总面积为3.293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地貌起伏明显,包括丘陵、山地等多种地貌类型,隶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
近年来,随着全球加剧变暖,红河州干旱、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其中干旱作为红河州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由此产生的影响及危害不容忽视。
为有效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影响及危害,红河州积极开展飞机增雨作业,且表现出作业时间长、面积大、播撒部位均匀而精准、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不仅显著增加了红河州降雨量,还有效保障了当地农牧业的高产稳产,而且在生态环境修复、重大社会活动及森林草原防火等气象保障工作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飞机增雨工作当中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直接影响了飞机增雨作业安全性及其顺利开展。
因此,如何有效管控作业风险,确保科学开展飞机增雨作业被引起高度关注。
1飞机增雨作业概述飞机增雨作业指的是飞机搭载要素探测设备、地空通信系统、催化剂撒播设备等先进设备,将催化剂播撒于高空当中,人为影响局部地区的大气物理过程的一种技术手段。
该作业当中最常用的方法即为向高空喷射高温燃烧的碘化银催化剂,这一催化剂在遇冷之后将形成结晶体,后形成小冰晶。
一旦人工增雨区域冰晶浓度较高,其降雨量将随之增加。
人工增雨飞行的气象保障

青海省地 处青藏 高原, 自然 条件 恶劣 ,气候 属 于干旱 、半干旱地区 。各地 的降水不仅 差异很 大,而且在季节分配上也极不均匀 ,如在农业耕 种 期 (. ),降水 量仅 占全年 降水量 的 l%~ 35 0 1%,加之春季气温 回升快 ,大风天数多 ,几乎 5 每年春季存在着 不同程度 的干旱 ,对春季农业生 产极为不利。为了缓解旱情,青海省从 19 9 2年春 季 开始 至今 ,每 年春 季进 行人 工增 雨 飞行 。同
中 国 民 航 飞 行 学 院 学 报
3 2 J u a o Ci i Av ai n F i h Un v r i o C i a o r l f n vl it l t o g i e st y f hn
Ap .0 6 r 0 2
V0 .7NO 3 1 . 1
业 ,作业 后 作业 区普 降 小到 中雨 。
21 南北槽 结合 型 .. 2
1 .人工增雨飞行的特点 青海省人工 增雨作业 的机 型一般 采用老式螺 旋桨飞机 ,如安. 、安.6 2 4 2 、运七 、运十二和双水 獭 机 型 ,此类 机 型 由于飞行 速度 慢 ,飞 行 高度 低 ,机载 电子设备落 后,甚至无 自动着陆系统 ,
南北槽结合型是指除北方有低 槽和冷 空气活 动外 ,南方也有南支槽活动 ,槽前有较强的西 南 气流 向青海 的东部发展,南北两支槽在青海 东部
结合 ,形 成 较 强 的辐 合 区 ,在 卫 星 云 图上 表现 为
大片的云系与之配合, 由于有南支槽将孟加拉湾 的水气带上 高原 ,该型造成的降水较大 ,范 围较 广,可出现小到中雨 ,局部出现大槽 、南支槽和高 原低涡等系统造成 ,在高空形势上,可分为西风 槽型、南北槽结合型和高原低涡型 3 种类型。
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检验量化技术研究任务书

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检验量化技术研究任务书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检验量化技术研究任务书1. 背景介绍人工增雨(雪)作业是指利用人工手段促使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降水,从而增加降水量的一种气象调控技术。
在我国,人工增雨(雪)作业已经有着长期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对于缓解旱情、补充水源、改善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如何对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效果进行科学、准确的检验和量化研究,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评估方法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气象观测数据分析、降水量变化检验、对比试验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作为评估标准,但这种方法常常受到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够科学和准确。
寻求一种更科学、更准确的量化技术研究方法尤为重要。
3. 量化技术研究任务书为了实现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的科学、准确的检验和量化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研究任务书:3.1 气象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需要对人工增雨(雪)作业区域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降水量、湿度、云量等指标,以了解人工增雨(雪)作业前后的气象条件变化情况。
3.2 物理模拟实验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的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在实验室或仿真环境中模拟人工增雨(雪)作业,观测降水量的变化,以验证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效果。
3.3 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模型,对人工增雨(雪)作业后的降水量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以得出科学、准确的评估结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的检验和量化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判断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效果,为相关决策和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5. 总结通过对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的检验和量化研究,可以提高人工增雨(雪)作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我国的气象调控工作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任务书的提出和实施,能够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效果的科学评估和量化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应用分析研究

关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应用分析研究本文要主围绕现代人工增雨作业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以达到利用现代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标签: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人工增雨作业一定要选择有利的天气形势、降水机率较大的天气系统。
根据经验所得适宜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冷锋天气、东北冷涡、切变线。
我们知道,当大地干旱时,天上常常有云,有云却不一定下雨。
但下雨必定有云,云滴虽小,总水量却十分可观。
通过实践表明,最适合人工增雨作业的云是积雨云、高层云。
作业时机的选择经验表明必须在云中适当部位进行作业,效果才会明显。
因此,把握好作业时机十分关键。
1人工增雨的必要性1.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人类对大气的破坏程度也急剧加深。
旱涝现象频出,因此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此解决我国缺水的问题迫在眉睫。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工增雨技术应运而生。
这种新型技术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虽然缺水状况依旧,但情况已经大为改善了。
1.2我国最早的人工增雨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来说,我国都是人工影响天气变化的大国。
自从人工增雨技术的引入,我国的旱涝灾害明显减少,农业产量上升。
近年来,由于人工增雨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增雨技术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农业了,对于森林火灾的救护,生态建设,增加水资源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人工增雨作业必须重视的问题2.1作业云的选择。
云层的选择是人工增雨作业成败的关键。
适合作业、水汽深厚的云团或云层,主要有以下2类:第1类是浓积云,如云底较低、云体膨大、呈花椰菜形的浓积云。
云底有雨幡的浓积云,云体颜色呈深蓝黑色的浓积云。
第2类是积雨云,这种雨云云体大且黑。
对流旺盛,顶部毡状不高。
常带有雷电的积雨云是作业最佳云团。
对此类本身就能下雨的云团,施加人工影响,就会得到理想的大雨以上的效果。
2.2作业地点的选择。
作业地点的选择是人工增雨作业的关键所在,因为作业地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受益点。
青海省春季一次积层混合云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分析

青海省春季一次积层混合云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分析王丽霞1周万福1张莉燕1王启花1杨雪玲2李京梅3(1 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西宁 810001;2 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西安 710061;3 青海省西宁市气象局,西宁 810003)摘要:利用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下发的CPEFS模式产品,结合雷达、卫星及自动站降水等观测资料,从作业条件分析、作业实施情况以及作业效果等方面,对2021年青海省春季一次积层混合云飞机人工增雨个例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系统水汽充足,有一定的增雨潜力,具备开展人工增雨催化的条件;作业区云体密实,过冷水丰富,催化部位位于云中上层,催化层温度为-16~-12 ℃,催化区域和催化高度合理;实施飞机播云作业后,作业影响区云体雷达和卫星参量上均有较明显的反映,结合人工催化前后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地面站点小时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对目标云体的发展和维持起到了促进作用,催化播云效果较明显。
关键词:增雨潜力,飞机人工增雨,效果分析,青海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3.04.007A Case Analysis of an Airplane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Enhancement Operation with Spring Cumulus Embedded Stratus in Qinghai ProvinceWang Lixia1, Zhou Wanfu1, Zhang Liyan1, Wang Qihua1, YangXueling2, Li Jingmei3(1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Technology Center in Qinghai Province , Xining 810001; 2 Xi’an Institute forInnovative Earth Environment Research, Xi’an 710061; 3 Xin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03) Abstract: Using the CPEFS model products issued by the Weather Modification Center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ombined with observation data such as radar, satellite and automatic station precipitation, a case analysis of airplane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operation with spring cumulus embedded stratus in Qinghai Province in 2021 is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ope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system had sufficient water vapor, which had a certain potential of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and had the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operations; (2) The operation area had dense clouds and abundant subcooled water, the catalytic site was located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cloud,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atalytic layer was about -16~-12 ℃, thus with appropriate catalyst area and heigh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ircraft cloud seeding operation, the impacts of the operation were clearly reflected by radar and satellite parameter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of ground stations from the operation area and those from the comparison area indicates that the aircraft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target cloud body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obvious effect of cloud seeding.Keywords: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potential, aircraft artificial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effect analysis, Qinghai收稿日期:2022年5月12日;修回日期:2022年9月26日第一作者:王丽霞(1990—),Email:通信作者:张莉燕(1995—),Email:资助信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5008);中国气象局西北区域人影建设研究试验项目(RYSY201903);青海省科技厅研究项目(2021-ZJ-745)0 引言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东部地区是省内主要的粮食、蔬菜等农作物产区,也是春季干旱易发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1]。
气象要素对飞机增雨作业的影响_陈西利

2010年第3期2010年9月山东气象第30卷总第123期气象要素对飞机增雨作业的影响陈西利,王庆(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济南 250031)摘要:气象条件对增雨飞机的起降、航线作业和其它科学探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风、云和能见度等影响飞机增雨作业主要要素的分析,研究了影响飞机起降的多种要素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及其对增雨飞机的影响,对飞机人工增雨安全保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气象要素;飞机增雨作业;影响中图分类号:P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82(2010)03–0042–03引言利用飞机作为运载工具在云中进行催化剂播撒是增雨作业最佳选择,但受制于诸多气象条件,其中云、风和能见度等是影响飞机增雨作业的主要要素,雷暴、积雨云和云中积冰严重危及飞机安全。
因此,利用现有的探测手段综合分析各种探测资料,研究各种天气和各种气象要素对飞机作业的影响是增雨飞机作业气象保障的重点。
通过对增雨飞机起降影响较大的风、降水和能见度等天气要素的分析,研究飞机增雨作业的安全起降条件,对飞机增雨作业安全保障具有一定的意义。
1 风对增雨飞机起降的影响1.1 逆、顺风对增雨飞机起降的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通常是逆风进行的,这是因为逆风能使离地速度和着陆速度减小,因而能缩短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滑跑距离。
逆风起飞前,飞机在滑跑以前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速,所以飞机离地速度比较小的时候,就可以获得离地所需的空速,使飞机提前离地,从而减少滑跑距离。
顺风则相反,它使距离增大,从而增长了滑跑距离。
同理,风对飞机着陆滑跑距离的影响,与起飞时类似。
逆风着陆使滑跑距离缩短,这是因为逆风增大了迎面阻力及飞机触地后机舱的摩擦力,使飞机减速加快。
与无风和顺风时相比,逆风着陆接地时的速度要小。
由于飞机进气量加大,可增加飞机运动开始时的方向稳定性;顺风则相反,使飞机起飞和着陆增加困难。
在增雨飞机作业时,应充分考虑机场的起降条件,尽量使飞机能满足逆风起降,从而缩短滑跑距离。
人工增雨飞行的气象保障

( ) 气 复 杂 。人 工 增 雨 往 往 在 4—8 份 进 行 , 2天 月 以夏 季为 主 , 是 对 流 活 动 的 旺 季 。 作 业 正 飞 行一 般 选 择 有 天 气 过 程 的 时 候 进 行 , 时本 场 训 练 飞行 一 般 不 能 组 织 了 , 增 雨 飞 行 却 正 是 此 而 好 机会 , 积 云 、 雨 云 、 暴 、 碎 云 、 能见 度 以及 大 风 等 复杂 天 气 频 繁 出现 , 浓 积 雷 低 低 气象 保 障 难 度
业 空 域 ) 与 飞行 管 制 室 达 成 共 识 , 后 将 飞行 计 划 上 报 到 天 气 变 化 , 起 飞 放 行 。根 据 飞行 计 划 向军 区空 军 气象 中 心 提 供 机 场 区域 的 2预 为
天 气 预 报 和 天 气 实 况 , 系尽 量 多 的 备 降机 场 。 增 雨 作 业 一 般 需 要 联 系 好 可 靠 的备 降 场 后 才 联
人 员 召 开 会 议 , 定 气 象 保 障方 案 , 制 明确 保 障任 务 , 一 思 想 认 识 , 立 气 象 保 障 领 导 小 组 , 统 成 检
修 仪 器 设 备 , 出具 体 要 求 , 好 各 项 准 备 工 作 。 提 做
1 熟悉 保 障 特点
( ) 种 多样 。进 驻 贺 兰 山 机 场 的 有 宁 夏 、 蒙 古 西 部 、 肃 北 部 、 西 榆 林 四 家 增 雨 办 , 1机 内 甘 陕 但 一 般 以宁 夏 、 蒙 古 西 部 增 雨 办 为主 , 余 两 家 加 入 到前 两 家 中去 。有 的 年 份 , 了作 业 方 内 其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气象保障研究
摘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是一项复杂工程,只有认真处理好复杂天气作业与飞行安全的关系,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结合多年气象保障的经验,对人工增雨作业的复杂天气气象保障做出以下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复杂天气飞行安全
呼风唤雨曾经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这一梦想已变成了现实,人工增雨便是其中一种实用的方式。
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滂沱而至,温度下降,空气湿润又凉爽,该是如何的惬意!同理,冬季里人工增雪即可以水土保湿,又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细菌的产生,还可以给人们带来雪中的情趣。
所以说人工增雨必然成为现代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人工增雨始于1958年。
当时吉林省等地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国家和吉林省的有关科学家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第一次飞机人工增雨试验,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便有组织地开展起来。
现在,我国已经在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了这项工作。
目前我国人工增雨常用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以高炮和火箭为主的地面作业;二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烧炉为手段;三是飞机催化作业。
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需在云中飞行,喷射催化物质,才能改变云的微物理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形成降水,增大降水量。
但是复杂天气与飞行安全又是一对矛盾,处理好复杂天气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与飞行安全,是确保成功实施人工增雨的前提,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利用各种探测手段,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影响增雨作业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云中积冰、雷暴和降水造成的低能见度。
1、云中积冰。
层云和层积云是空气波状运动和湍流混合而形成,云中含水量和水滴比积云和积雨云小,但比高积云和高层云大,含水量分布由云底向上增大。
因此,云中积冰强度比积状云小,通常为弱积冰或中积冰。
雨层云和高层云中,含水量和水滴比积状云小,所以云中积冰一般不强。
但在锋线附近的雨层云下部飞行,或在冬雨和毛毛雨中飞行时,会出现强积冰。
另外降水中的过冷水滴会造成飞机积冰,在有过冷雨滴(温度在0℃以下的尚未冻结的雨滴或毛毛雨滴)的降水区中飞行,雨滴打在飞机上,会立即产生积冰,因为雨滴比云滴大的多,所以积冰强度也大。
冬春季空中零度层平均高度在2000米,任务实施前,首先利用最近时刻探空资料,判断零度层高度、航线云顶高度,再根据飞行速度、动力增温值判断飞行高度有无积冰及积冰强度,有除冰装置的中小型运输机,轻度积冰的飞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在规避积冰时,由于飞机经过改装,升限有限,应建议向下调整飞行高度,迅速进入零度层以下飞行。
2、积雨云、浓积云和雷暴天气。
冬春季复杂作业还需考虑积雨云、浓积云和雷暴天气,飞行前及飞行中,应组织沿航线有关机场气象雷达开机,连续密切关注不稳定回波的发展变化,机组根据机载雷达回波情况,只可绕飞,不可爬高或进入积雨云、浓积云。
3、降水造成的低能见度。
降水可使能见度减小,降水使能见度减小的程度与降水的种类、降水强度和飞行速度有关。
降小雨或中雨时,地面能见度一般大于2公里,但在雨中飞行,速度很大时,空中能见度会降到1~2公里以下;在大雨中飞行时,空中能见度只有几十米。
降水越大,对能见度影响越大,特别是在飞机起飞着落时,大降水会影响飞行员的准确判断,再降雪区中飞行,能见度比降雨区中更差。
任务实施前,气象部门应安排有关起、备降场加密观测,组织定时或不定时观测,遇有能见度迅速转差,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实况,能见度降至起飞着陆最低标准以下时,应指挥飞机去符合条件的备降场着陆,不可试降。
二、做好与飞行员的协同,制定好保障计划
飞机人工增雨任务实施前,应考虑到播撒催化剂后,天气变化对飞行的影响,应与飞行人员一起研究特情处置方法,提供可靠备降场。
飞行中要注意收听天气报告,掌握好飞行动态,必要时利用天气雷达连续监视天气变化。
再次起飞时,应注意到前次作业对天气的影响。
为保证安全,可建议多选取几个备降机场。
飞行结束后,应及时收集降水情况,分析人工增雨效果,总结保障经验。
总结: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国旱情十分严重,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了。
所以我们要认真处理好有利天气形势与有效增雨,飞行作业区与降水落区、复杂天气与作业飞行安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