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3. 掌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是一部怎样的文学作品?它描绘了哪些英雄人物?2. 学生分享对《水浒传》的了解和阅读体验。

3. 教师详细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4.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理解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人物和反派角色。

2. 探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相互关系。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或多位人物进行分析,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

3. 各组分享人物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探讨人物形象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情节解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

2. 学生能够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解析《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包括英雄人物的崛起和反派角色的阴谋。

2. 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注意理解情节发展的脉络和逻辑。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重要情节进行解析,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3. 各组分享情节解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水浒传》名著导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因其形象传神、故事情节生动而广受欢迎。

无论在文化传承还是教育教学中,它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阅读素材。

而《水浒传》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学科素养,才能更好地审视、研究、阅读、解读和评价这一著名的作品。

本文将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议,结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探索如何开展名著阅读优质班课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这一名著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使其能够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人民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

2.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和性格,认识传统美德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入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时间背景/名著的创作动机及文化价值。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传奇与小说的关系通过分析《水浒传》的文本,引发学生对于“文本背后有故事”这一观点的思考,使学生了解《水浒传》中的故事与民间故事、传奇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3. 全书概况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整篇小说的鲜明特点和整体风格。

4. 人物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解《水浒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人物,如林冲、宋江、武松等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人格特征,从中找到创作初衷和文化内涵。

5. 传统文化介绍《水浒传》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如武林、义气、江湖、斗争等,通过教学使学生更深入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和特点。

6. 阅读态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题目,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思维和想象,发现问题和隐含信息。

同时还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如保持兴趣、注重细节、严谨思索、多角度看问题等。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并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3.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况: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认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3.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思想内涵:通过深入阅读,领会作品所表现的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正义和自由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运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

3. 第三课时:讲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第四课时:深入探讨《水浒传》的思想内涵,领会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后阅读及作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的相关章节,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 案例分析:教师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预设目标:1、通过阅读《水浒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水浒传》。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

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

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知道哪一部?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

《好汉歌》3、这部名著是?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水浒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水浒传》,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水浒传》?书主要内容是什么?《水浒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精读片段贯穿全书1、指导精读《三打祝家庄》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⑴ 交流描写三次攻打祝家庄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⑵ 交流描写“三打”的句子。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2、体会全书反复叙事的写法。

引导可用精读的方法读《水浒传》中其它精彩故事。

四、鼓励探究拓展延伸1、讨论:书中的人物各有特点,你欣赏谁的什么特点?为什么?结合理解宋江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水浒传》不同的解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浒传》名著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前言本篇教学设计旨在提供关于如何教授初中学生《水浒传》这本名著的指导。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水浒传》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 熟悉《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理解《水浒传》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与导入(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于该名著的兴趣;- 分享《水浒传》的名著地位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0分钟)- 介绍《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着重强调梁山泊起义、英雄好汉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解释《水浒传》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后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 教学方法与活动(30分钟)- 分发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与《水浒传》相关的课文,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阅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水浒传》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视情况选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个人写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水浒传》的世界。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表现,回顾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所表达的价值观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展望后续的课程安排,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水浒传》。

四、教学评估方法-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根据学生的写作作业和口头答辩等形式评估他们对于《水浒传》中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参考资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相关课文;-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资料以及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等。

水浒传阅读指导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教案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走近英雄——长篇古典小说阅读方法指导之(一) 预设目标:1、通过阅读《水浒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一、激发情趣、导入文本。

1.出示醒木和扇子让同学们来猜,老师要表演什么。

2.导语(说评书):“今天这回书,说的是北宋年间,内有奸臣当道,外有盗贼横行,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却说那山东境内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中间一处高地唤作宛子城,又叫蓼li ǎo儿洼,端是块好地方。

其聚集了一伙儿热血汉子,他们上应天象,下顺民意,替天行道,结义梁山。

奸臣们叫他们为贼寇,百姓们称他们为好汉,秀才们唤他们为水浒英雄,实在是了不得啊!且让我们抬起头,昂起胸,大话水浒,走近英雄!(拍醒木)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能够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有的可能读的是删改版,有的可能读的是少年版,还有的可能读的是原著,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喜欢它吗?”“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就必须首先读懂其中的故事!”(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水浒英雄)“大家都理解,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学生做题) “这些人物是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之一。

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 (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误入白虎堂 林冲醉打蒋门神 武松大闹清风寨 花荣斗浪里白条 李逵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2.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想一想,这个片断描写的是谁?”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浒传》的__。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2.思考:全文写了什么?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搬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2)读准下列多音字: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3)理解下列词语: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4)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3.学生默读。

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水浒传》的插图或者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施耐庵和《水浒传》的创作背景。

3.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人物的行为和言语。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对话手法等。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

2. 分析小说中的对话手法和对话风格。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手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水浒传》
教学目的: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读《水浒传》,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2. 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名著的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
阅读.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2.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
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 准备好《水浒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当然要首推经典,首选名著。

不朽的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

每一部名著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我们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

谈谈你们读过的名著(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就以《水:老师2.
浒传》为例,来学习交流阅读名著的方法。

二.探究阅读方法:
师: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平时学习一篇课文时,老师会先介绍什么呢?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1)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

祖籍苏州。

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

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3)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多媒体出示)
、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2.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前言和目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本主要内容。

目录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目录小结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
第二部分(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
第三部分(八十三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这部作品,生动的描写了梁山起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而又转为失败的全过程。

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规律性和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性。

师:提到水浒,梁山好汉的铮铮铁骨好像在眼前,天罡地煞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身边,它之所以吸引我们,正是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让我们再次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小说中精彩的片段还有很多,如《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等。


四、走进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速读的方法了解 1、请同学们翻到第二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用
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2、看后交流,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介绍。

、看视频,对人物进行评价。

3
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个好汉中的一个,4.同学们,鲁达只是108些人物呢?(多媒体示好汉的肖像卡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师生共议名字、绰号)。

、师:《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多达数百,特别是作者以浓墨5重彩描绘的梁山泊形象最为出色,诸如:最激烈的,革命最彻底,纯粗而不蛮,济困扶危,朴真诚而又鲁莽耿直的黑旋风李逵;嫉恶如仇,心雄胆大,勇武刚烈,果敢沉着,富于传;勇而又智的花和尚鲁智深“狠”兼具,奇色彩的打虎英雄武松,耿直刚正,顽强坚韧,“忍”、逼上梁山的典型林冲等。

五、阅读方法指导、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 1(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联想、写读后感……)小结:2.解作者及创作背景(2)理清故事情节了(1) (3)分析人物性)写读后感巩固5)积累名言警句(4(格
六.谈收获好汉精彩的故同学们,在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指名说)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事一定会吸引你,也一定会被108感动。

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七布置作业
1、读《水浒》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

2.针对《水浒》中你最喜爱的人物,写一段人物评析,内容、形
式和字数均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