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测量设计书

合集下载

隧道测量程策划书3篇

隧道测量程策划书3篇

隧道测量程策划书3篇篇一《隧道测量程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隧道工程在交通、水利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确保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精确的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本策划书旨在对隧道测量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以保障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二、测量目标1. 准确获取隧道的各项空间数据,包括隧道中心线、横断面、纵断面等。

2. 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偏差。

3. 为隧道的设计优化和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测量内容1. 控制测量:建立高精度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为隧道测量提供基准。

2. 中线测量:确定隧道的中心线位置和走向。

3. 横断面测量:测量隧道横断面的形状和尺寸。

4. 纵断面测量:获取隧道纵断面的高程变化。

5. 施工监测:对隧道开挖、支护等施工过程进行监测。

四、测量技术与方法1. 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

2. 采用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进行控制测量。

3. 对于中线测量,可采用穿线法、拨角法等。

4. 横断面测量可通过全站仪或传统测量工具进行。

5. 施工监测采用全站仪实时监测或安装传感器进行自动化监测。

五、测量人员及设备配置1. 测量工程师[X]名,负责测量方案制定和技术指导。

2. 测量技术员[X]名,执行具体的测量任务。

3. 配备高精度全站仪[X]台、水准仪[X]台、其他相关测量设备和工具。

六、测量进度安排1. 控制测量:[具体时间段 1]完成。

2. 中线测量:[具体时间段 2]进行。

3. 横断面测量:与中线测量同步开展。

4. 纵断面测量:[具体时间段 3]完成。

5. 施工监测: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七、质量控制措施1. 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精度。

2. 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测量工作。

3. 对测量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对测量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引言隧道贯通测量是在隧道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的两端能够准确地连接在一起,保证隧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确地进行隧道贯通测量。

2. 测量方法2.1 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隧道两端的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出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并准确测量控制点的初始坐标和方位角;2.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两端的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和方位差。

2.2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不受地形和地物遮挡的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GPS接收器,并确定其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

3. 仪器设备进行隧道贯通测量需要使用以下仪器设备:•全站仪:用于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GPS接收器:用于测量隧道两端的位置数据;•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此外,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测量辅助工具,如三角架、测量杆、反光镜等。

4. 操作步骤4.1 全站仪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控制点上设置三角架,并固定全站仪;2.启动全站仪,并进行标定和校准;3.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并记录测量数据;4.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5.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6.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4.2 GPS测量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GPS接收器上设置天线,并确定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5.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特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特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清塘铺特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安化——邵阳公路编制:复核:中铁五局集团安邵高速公路项目部二0一0年三月五日目录1、工程概况 12、作业依据 13、贯通测量方案 2~54、贯通误差调整 6~75、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71 概述二广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安化(梅城)至邵阳公路第TJ1标段起点桩号K94+112.169,终点桩号K127+660,全长33.54783公里;位于益阳市的安化县和涟源市境内,重点隧道清塘铺隧道左洞全长4800m,右洞全长4775m。

1、1 坐标系统1、1、1.平面坐标系统:清塘铺隧道进口至出口投影高为400 m。

1、1、2.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作业依据,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的测量方法及技术指标进行作业。

2、1洞内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4.2.2-3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表4.2.3-2水准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3-3水准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3、隧道测量控制方案3、1隧道工程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通误差,不应大于表8.6.2的规定。

表8.6.2 隧道工程的贯通限差3、2清塘铺隧道洞外进洞平面控制点G003、G004,I024。

出口进洞平面控制点GPS029、GPS030、G005,为设计院交底三等平面控制点。

进出洞口高程点I024、GBM3为设计院交底四等平面控制点。

3洞内控制测量设计洞内导线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在平面位置上按规定的精度贯通和便于施工放样,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施测精度,既可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又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金钱,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出口控制点,以相向施工进洞,贯通里程K112+008,导线长度为2700m左右。

为了保证隧道顺利贯通,根据《规范》表8.6.2“横向和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规定4~8km 隧道洞内贯通误差的限差为150 mm 的要求,以此作为测量设计的依据,不占用洞外控制网贯通精度的余额,使得设计的洞内测角、量距精度更为安全,同时,也符合《规范》规定。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一、引言隧道是一种地下交通管线建筑,是运输和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建设时需要严格的测量和监控。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二、贯通测量的目的1. 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性和精度;2. 提供隧道施工地质的实时记录和控制;3. 为后续的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常用的测量方法1. 钻孔法:通过在隧道两端位置进行钻孔,然后测量钻孔的位置和深度来确定隧道的贯通情况。

2. 微震法:利用地震波检测地下岩层的变化,从而确定隧道的位置和贯通情况。

3. 雷达法:通过使用地质雷达来检测隧道位置和地层情况。

4. GPS定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测量隧道位置和贯通情况。

5. 激光扫描:使用激光扫描仪来获取隧道内部的三维数据,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形状。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测量的最佳方法;2. 对待测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和勘测,确定地层情况和环境情况;3. 进行现场测量点的设置和标定;4. 确定测量设备和人员的分工和任务。

五、测量过程1. 采用地质勘探工具进行现场勘探,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地质情况;2. 根据贯通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3. 对测量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4. 对贯通点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防止因测量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六、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2. 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3. 将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并进行修正。

七、测量结果的应用1.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隧道施工和设备安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2. 测量结果还可以作为后续隧道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八、总结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平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太平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新建沈阳至丹东铁路客运专线工程TJ-3标段太平山隧道贯通测量方案编制:复核:审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沈丹客专TJ-3标三工区二○XX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编制依据 (4)三、人员安排及拟投入的仪器设备、软件 (4)四、隧道贯通方案内容及技术要求 (5)(一)洞外控制测量 (5)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5)2、外业要求 (7)3、洞外(GPS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 (7)(二)洞内控制测量 (8)1、洞内导线布设要求 (9)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9)3、贯通中误差估算 (9)(三)高程控制测量 (10)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 (10)2、洞外二等水准复测 (10)3、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 (12)4、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及要求 (12)5、贯通中误差估算 (13)(四)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13)1、贯通误差的测量 (13)(1)平面贯通误差测量 (13)(2)高程贯通误差的测量 (14)2、贯通误差的调整 (14)(1)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 (14)(2)高程贯通误差的调整 (14)一、工程概况太平山隧道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境内穿越辽东低山区。

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213m。

隧道进口里程为DK179+395,出口里程为DK181+435,隧道全长2040m。

隧道进口至DK180+486.5436段位于半径为7000的右偏曲线上,DK180+486.5436至出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间距4.6m,隧道内纵坡为3‰的单面下坡。

DK179+395~DK179+430 、DK181+255~DK181+435为Ⅴ级围岩,DK179+430~DK179+570、DK181+175~DK181+255为Ⅳ级围岩,DK179+570~DK180+730、DK180+840~DK181+175为Ⅱ级围岩,DK180+730~DK180+840为Ⅳ级围岩。

为确保线路平纵曲线线型顺畅,管段内不出现断差现象。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维普资讯
学 术 论 坛
长隧道贯 通测 量 方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毕节 5 1 0 ) 5 0 7 摘 要: 本文通过 对 肖家坡隧道 的贯通测量 , 详细介绍 了贯通 测量的误 差预 计以及在贯 通测量 中的施 测方法 , 确保隧道 的顺利贯通 。 关键词 : 隧道 贯通 测量 中图分类号 : 4 7 9 F 0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 0 80 () 0 5 - 2 1 7 - 9 x 2 0 ) lb - I 3 0
渝湘高速 公路 ) 4合同段 的肖家坡隧道 位于 D1 重庆市黔江 区石 会镇中元 和沙坝 乡之 间 , 为一 座上、下分离的高速 公路长隧道 。左线起讫桩 号为 Z 1 8 K5 +3 6~ZK5 +1 5 全长 2 1m; 4 0, 7 9 右 线起 讫桩号为 YK5 +4 0 l 0 ~YK5 +l O 全长 4 3, 2 3 m 。隧 道线形 为 : 70 左线洞 身 为左偏 R一 4 0 m+右偏 R- 0 0 圆 曲线组成的复 合线 00 40 m 形, 右线洞 身为左偏 R 4 0 m 右 偏R 40 m - 0O + = 00 圆曲线组成的复 合线形 , 口左右 洞平 曲线半 进 径 均为 R一 0 0 出口左右洞平 曲线半径均为 4 0 m, R-2 0 m; 6 0 左右线纵面均为 一1 9 0 .5 %的单 向 坡, 隧道最大埋深约 4 0 进 出口地形较平缓 , 6 m; 黔江 端洞门依据地 形左线设置为 削竹式洞 门 , 2工程概述 . 彭水端洞 门设 置为端 西部开发 省际公路 重庆 至长沙 公路( 简称 右线 设置为端墙式洞 门 , 墙式洞 门, 在隧道内设置 4 处行 人横洞 , 处行 3
表 2 RI 应值 对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科技创新导报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前言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 工程概述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重庆至长沙公路(简称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08)01(b)-0153-02渝湘高速公路)D14合同段的肖家坡隧道位于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元和沙坝乡之间,为一座上、下分离的高速公路长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为ZK51+386~ZK54+105,全长2719m;右线起讫桩号为YK51+400~YK54+130,全长2730m。

隧道线形为:左线洞身为左偏.. 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右线洞身为左偏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进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4000m,出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2600m;左右线纵面均为-1.950%的单向坡,隧道最大埋深约460m;进出口地形较平缓,黔江端洞门依据地形左线设置为削竹式洞门,右线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彭水端洞门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在隧道内设置4处行人横洞,3处行车横洞。

该隧道施工采用导坑开挖及全断面开挖先墙后拱法施工。

由于本隧道较长,采用两头掘进,不可能主洞贯通后进行二衬,因此测量精度关系到整个隧道的施工进行及质量,故对测量的要求很高。

隧道的贯通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3 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故该隧道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贯通测量的方表2 RI对应值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XX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专业完整模板

XX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专业完整模板

XXXXXXXXX 专线工程TJ-3标段XXXX隧道贯通测量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审定:______________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工区二。

一二年十一月一、工程概况 (4)二、编制依据 (4)三、人员安排及拟投入的仪器设备、软件 (4)四、隧道贯通方案内容及技术要求 (5)(一)洞外控制测量 (5)1、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5)2、外业要求 (7)3、洞外(GPS测量)横向贯通误差估算 (7)(二)洞内控制测量 (8)1、洞内导线布设要求 (9)2、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9)3、贯通中误差估算 (9)(三)高程控制测量 (10)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 (10)2、洞外二等水准复测 (10)3、洞外高程贯通误差估算 (12)4、洞内高程控制网布设及要求 (12)5、贯通中误差估算 (13)佛爷沟2号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四)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13)1、贯通误差的测量 (13)(1)平面贯通误差测量 (13)(2)高程贯通误差的测量 (14)2、贯通误差的调整 (14)(1)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 (14)(2)高程贯通误差的调整 (14)佛爷沟2号隧道贯通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XXX隧道位于辽宁省凤城市境内穿越辽东低山区。

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213m。

隧道进口里程为DK179+395,出口里程为DK181+435,隧道全长2040m。

隧道进口至DK180+486.5436段位于半径为7000的右偏曲线上,DK180+486.5436至出口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间距4.6m,隧道内纵坡为3%。

的单面下坡。

DK179+395〜DK179+430、DK181+255 〜DK181+435 为V 级围岩,DK179+430 〜DK179+570、DK181+175 〜DK181+255 为W 级围岩,DK179+570 〜DK180+730、DK180+840〜DK181+175 为H级围岩,DK180+730〜DK180+840 为W级围 ^岩0为确保线路平纵曲线线型顺畅,管段内不出现断差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3 平面控制 (2)4 高程控制 (4)5 施工放样 (4)6 横向贯通中误差估算与分析和控制点观测措施 (4)7 洞内、外水准高程测量对竖向贯通中误差的估算和分析 (8)8 洞内、外控制全部贯通测量中误差计算 (8)9 全部贯通测量中误差估算总结 (9)10 附隧道洞内外控制网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及控制点概算坐标 (9)桃江核电厂进厂道路Ⅰ标段洞冲里隧道贯通测量技术设计书1编制依据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1.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1.5 桃江核电厂进厂道路Ⅰ标段洞冲里隧道施工设计图纸(主要是隧道轴线平面控制点及曲线要素表、纵断面设计高程数据和施工设计图);1.6 隧道洞口地形及洞外已知控制点点位实际情况等。

2 工程概况桃花江核电厂进厂道路工程是桃花江核电前期工程的组成部分,道路全长7.331Km,其中Ⅰ标段1.6km,包括785m道路和815m隧道。

本标段洞冲里隧道位于线路交点JD1与JD2间连线的直线上,里程桩号为K0+650~K1+465,全长815m,属于中型隧道,单向纵坡i=-1.98%,设计开挖断面为四心圆拱形,上半圆R=7.026m/7.096m,左右边墙R=12.526m/12.596m,仰拱R=15.300m。

隧道进口坐标:X=3157775.546,Y=599165.727,H=107.933;出口坐标:X=3158177.782,Y=598456.904,H=91.773。

3 平面控制3.1 平面控制点布设在隧道口附近,工程勘测设计时已布测并移交平面GPS四等控制点4个,其点名和坐标见表1,两点间能相互通视。

根据现有地面控制点及《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等施工测量规范和设计、业主等的规定和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的线形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等级等,拟沿隧道轴线方向布设控制支导线(见隧道洞内外控制网点布置示意图中的附图1),所布设的控制导线网点概算坐标见附表13。

3.2 选点埋石根据规范要求,洞内控制导线在布设时,其平均边长控制在300m且相邻边长、短边长之比不大于3:1,以减小短边对测角精度的影响。

洞内控制点埋设在隧道底板稳固的洞冲里隧道GPS四等控制点坐标及高程一览表表1硬质基岩上,沿隧道轴线用电钻垂直打眼入基岩40cm,埋设φ22钢筋并用混凝土浇注,点顶部刻十字作为点之记且顶部高出隧道底板施工标高面5cm以上,同时在洞壁用红油漆标明点号,以便于寻找。

3.3 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等中的规定进行测设操作。

导线观测仪器采用经过鉴定合格且符合本工程控制导线测量要求的日产R-322宾得全站仪(仪器编号853040)进行水平方向角及边长的测量,水平方向角按导线量测时的前进方向观测左右角,奇数站测左角,偶数站测右角;边长进行对向量测,计算时对观测值进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

控制导线观测技术要求见表2、表3及表4。

DJ2级仪器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表2Ⅱ级测距仪边长测距作业技术要求表3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4 高程控制4.1 已知地面控制水准点工程勘测设计时已在隧道洞口附近各布测了两个四等水准点,其数据见表1。

经复测两点间高差准确可靠,点位未发生沉降,水准点距洞口进洞投点(第一个洞内控制点)的距离见表1。

4.2 水准点布测水准高程控制点布设在平面控制导线点上,采用已鉴定合格的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SZ2水准仪(仪器编号209872)配3m木水准尺按四等水准规范精度要求进行往返观测,水准高程测设随工程施工的进度及时跟进,并定期进行复测检核。

4.3 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5)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表55 施工放样利用洞内导线控制点用全站仪配合水准仪施测隧道中线及断面圆心点,水准高程点控制开挖腰线;根据隧道中线、断面圆心点及腰线,由于隧道处于直线上且为单向纵坡,所以利用Casio fx-4500P编程计算,采用拨角法放样出开挖断面的轮廓线,同时用全站仪测出开挖断面的关键控制点(拱顶点、圆心水平处腰线点及低脚点等)坐标,由计算器反算相关值来检核拨角法所放的开挖轮廓线的精度。

在放样前及过程中对设计图纸与现场量测的断面尺寸数据应反复校核,确保施工放样的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6 贯通中误差估算与分析和控制点观测措施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及《公路勘测规范》等中对隧道施工贯通中误差估算的规定,隧道相向开挖长度在4Km内的贯通中误差分配值见表6。

洞冲里隧道进洞口至出洞口长度为815m,隧道为单向纵坡,i=-1.98%。

因纵向贯通误差对计算直线型隧道只影响中线方向的里程桩号而不影响隧道贯通,所以本次对隧道贯通面就不进行纵向贯通中误差的估算。

隧道相向掘进开挖长度小于4Km时贯通中误差分配值表66.1 洞外、内控制导线网点和边长投影到贯通面上的相对坐标系确定根据洞冲里隧道施工实施性组织设计方案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隧道掘进开挖计划由隧道进、出口对向掘进施工,即隧道进口方向施工460米即K0+650~K1+1110段,隧道出口方向施工355米即K1+465~+110段。

因此,本隧道进洞口点至隧道贯通面K1+110的洞内施工控制导线总长度为460米,出洞口点至隧道贯通面K1+110的洞内施工控制导线总长度为355米。

6.1.1隧道贯通面的相对坐标系根据洞冲里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隧道掘进开挖由由隧道进、出口对向掘进施工,因此,洞冲里隧道掘进开挖施工只有1个贯通面。

贯通面的平面数据见附图1及表12,其方位角为240°25′34.95″。

因此,隧道贯通面的相对坐标系为:纵坐标X轴为过隧道洞外GPS控制点GP01并平行于线路交点JD1至JD2连线(即隧道轴线)方向的射线,其方位角为150°25′34.95″;横坐标 Y轴为过洞外GPS控制点GP01与纵坐标X轴垂直的射线,其方位角为240°25′34.95″,具体布置见附图1。

6.2 洞外控制导线测量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估算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可知,本标段GPS地表四等控制点的测边=±(a2+(b×S)2)1/2,其中取a=5mm、b=3ppm,并且GPS控制网测量只存相对中误差ms在基线观测边长相对中误差,所以只把已知GPS相邻点的边长投影到贯通面上,求得其边到贯通面的投影长度。

本标段洞外GPS控制网相邻点的边投影到贯通面的投影长度见表7.。

洞外控制点和边投影到贯通面的垂距和投影长度表7洞外GPS控制点隧道洞外GPS控制点对贯通面横向贯通中误差计算时,其边长相对中误差精度指标按《公路勘测规程》中四等控制网的精度指标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y外=±(∑(d y2×m s2/S2)1/2,m s =±(a2+(b×S)2)1/2(a=5mm,b=3ppm)。

洞外GPS控制点对本标段大季头隧道贯通面的横向贯通中误差值为:My外=±(∑(1732×(52+ 32×0.3085042/10-12) /308.5042+1422×(52+ 32×0.1704412/10-12) /170.4412)1/2=±5.0 mm<±25mm,即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

6.3 洞内导线测量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估算对洞冲里隧道贯通面洞内控制导线,分别按四等和一级导线测量精度进行横向贯通中误差值的估算,其隧道洞内导线点及导线边投影到贯通面的计算结果列于表8,贯通面横向贯通误差值的估算结果见表9。

洞冲里隧道贯通面洞内导线点及导线边投影计算表表8洞冲里隧道洞内导线测量对贯通面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估算表表96.4.1 横向贯通中误差结果分析及控制导线等级的确定从6.3中表9的洞内导线测量总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估算结果来看,采用测角中误差mβ=±5.0″、边长测距相对中误差m S/s=1/17000的一级导线作为洞内的基本控制导线,完全满足隧道贯通误差规范要求。

但考虑到隧道洞外GPS控制点精度及所用两点间边长较短,加上隧道施工测量作业环境条件的局限性,为避免影响隧道贯通的精度,提高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保险系数,结合施工现场测量仪器的精度等级,确定隧道洞内控制导线测量等级采用四等导线的规范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施测。

6.4.2 洞内导线应采取的观测措施6.4.2.1 水平角观测从表9中的横向贯通中误差影响值计算中可以看出:mβ(∑R x2)1/2/ρ值比m s(∑d y2)1/2/s值大很多,这就说明控制导线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中误差影响大,所以要特别注意导线水平角观测精度,应选用测角精度高的测量仪器,并且观测过程中要仔细对中、照准以减少粗差,并严格按规范进行测量操作,即洞内控制导线水平角测量时采用左、右角全圆观测法,也就是按导线前进方向奇数测回测左角、偶数测回测右角,这样测角的测回数相应地增加而测角的精度也将提高,所测的左、右角方向值取中数后相加与理论值360度可以进行比较,增加了一个评定测角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误差判断条件,这样测量的水平角的精度比常规只观测左角精度有提高。

6.4.2.2 边长量测对于导线测边的精度,采用相应等级的全站仪进行边长对向往返观测都可以满足规范和施工实际误差精度要求。

观测边长计算时,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温度、气压和加、乘常数改正;在隧道内观测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对温度和气压量测要使用适合施工条件和规范要求的仪器,同时可适当地通过增加边长观测测回数来提高测距的精度。

6.4.3 洞内控制导线观测的具体措施隧道洞内控制导线测量,采用日产的R-322宾得全站仪进行观测,其测角等级为DJ2型2秒级;测距标称精度为2+2ppm,属Ⅰ级测距精度等级。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公路勘测规范》等的规定,四等控制导线用DJ2型仪器观测水平角应测6个测回,且水平角观测时,应按导线前进方向测量左、右角各测3个测回,即奇数测回观测左角、偶数测回观测右角;边长距离量测应进行往返对向观测且每次观测2个测回。

7 洞内、外水准高程测量对竖向贯通中误差的估算和分析7.1 洞外水准高程测量对竖向贯通中误差的估算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竖向贯通中误差M h<±25mm,其计算公式为:M h=±m△(L)1/2,m△=±5mm/Km。

由表1知隧道洞外四等水准点距进、出洞口第一个水准点距离,故其对洞冲里隧道贯通面的竖向贯通误中误差值见表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