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2卷优秀作文
2017年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全国2卷

2017年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全国2卷高考中作文一直是少不了的,作文在考试中还是占了主要的地位的,一个人的写作也是代表了他的思维能力。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全国2卷,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篇1北岛在《波兰来客》中写道:“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悲壮的诗人因青春的逝去而心殇。
只可叹,如今沙丁鱼涌动于潮水中似的我们,也染了诗人的忧郁,肆意叹老。
这其实是一种微妙的心理:误以为年岁才是青春的标签。
我不由得想到一些人,满是黍离之悲:中国传统五千年历史,到底老了啊!他们振振有词:诺奖的红毯总沐浴欧风美雨,那才是青春文学。
中国文学真如祥林嫂般“老掉了”吗?中国文化土壤贫血吗?传统精髓缺钙了吗?不!青春气的渐消怕是我们忘了蜕化,一度沉于“退化”中。
蜕化是中国文化找回青春的必要救赎,是一种繁衍崭新与深刻血髓的自救。
当莫言一奖惊人时,他说:“我的获奖代表不了社会对文学的重视。
”只有社会更多地用一水婉转的眼神给文学更温柔的注视,才能以一点青春气息引领千里快哉风!永葆青春不是象牙塔的孤高傲世,它必须接地气,扎根于现实。
当成名作家在久违的舶来文化中狂欢时,那群血气方刚的知青作家正掀起“寻根文学”的一角衣衿。
不论是王安忆的《小鲍庄》,还是韩少功的《我心归去》,都是本土文化在失落后的还魂青春。
“岁月”号沉没,青春在呻吟。
韩国正集体反思“服从”文化,船倾楫摧欲沉时,两百多名少年服从船方指挥,舱中等待,最终生命褪色;不服从者反而获救。
青春之气意味着有理性、有主见的些许“叛逆”。
只会温吞吞与外物讲和,至多不过成为“社会填充物”,青春的幻想和梦境在剥蚀老化。
没有人的反抗,城市只是水泥林场,王小波的话深刻冰凉。
在西南联大教授吴宓眼中,雾中的昆明是曹雪芹笔下的空灵幻境。
当他驻足街头,看到“潇湘馆”时,怕是一味难尽。
他想到的是黛玉的吟箫于影下,酌梅瓣上雪酿的酒;可当时,一群人喝酒划拳,青春被暮气肢解了。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2017年高考全国卷2满分作文

最新高考满分作文:2017年高考全国卷2满分作文2017年高考全国卷2满分作文:做人要有格局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有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
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说的就是人的格局啊!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
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
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别人家的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
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的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觉得缺一点精彩。
格局大的人,前行未必很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
格局小的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是一种悲哀;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人生。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格局小,影响力就小,发挥的作用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的作用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它同样需要培养。
2017年全国卷2高考材料满分作文:悠悠文墨贯古今

2017年全国卷2高考材料满分作文:悠悠文墨
贯古今
2018-05-23 14:54:28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文化亦然。
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
变数之中,见微波而知暗涌,闻弦歌而知雅意,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方为智者之所为,更是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然选择。
具有优秀基因的文化,当在变化之中有所坚守,更有面向环境的创新求解。
自强不息,创新求解传承传统。
诗词歌赋似一脉清流,滋润现代人的心灵。
近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还人们苍白的生活以斑斓的色彩。
然而,有人或化身怀疑论患者,认为所谓“文化热”不过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成为无厘头病人,以看秀方式做台下的“吃瓜群众”。
人们或怀疑或戏谑,却忘了正是热播节目的创新求解,让诗意悄然重新进驻人们的生活,让悠悠文墨在热议中得以传承。
全国二卷语文作文20177篇 .doc

全国二卷语文作文20177篇没有做官,没有发财,也没有令人羡慕的成就;有的只是长夜孤灯下的笔耕不缀,有的只是课堂上挥汗雨下的辛劳,有的只是批不完的作文和试卷。
但是我要感谢语文,是它充实了我的生活,成就了我的梦想,纯洁了我的人生,也是它给了我衣食无忧的资本。
在纷攘嘈杂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固守着那一份安宁、醇厚和智慧,心态平和,怡然自乐。
不是吗?伴着语文,我收藏了春的温馨、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伴着语文,我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伴着语文,我听懂了野柳的絮语,还有那蛙鼓虫鸣。
不弃不离,语文永远与我相伴。
失意时,语文会让雪莱告诉我“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彷徨时,语文会让但丁鼓励我“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浮躁世俗时,语文会让诸葛亮提醒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怀才不遇时,语文会让李白慰藉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跨越时空,语文让我感受古人的情怀。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让我领略了什么是豪迈与飘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彷徨和无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坚毅与执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解读了范仲淹的抱负与胸怀;“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让我看到了苏武的忠诚与伟岸;“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让我感受了李清照的凄婉与哀怨。
解读人生,语文帮我明理通达、感悟真情。
不是吗?语文曾告诉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痴迷的爱情;语文曾告诉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无私的奉献,语文曾告诉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赤子的誓言;语文还告诉我:秋日蔚蓝的天空中悠悠飘落的黄叶是一种美;置身事外收获满舱鱼虾是一种美;放弃安适而笑傲霜雪的梅菊更是一种美。
语文,有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
它忠实地伴我生活的分分秒秒;它更让我享受工作、享受课堂,享受万千情调。
2017年高考全国2卷满分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2卷满分作文例文1做人要有格局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听到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
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说的就是人的格局啊!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
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
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别人家的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
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的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觉得缺一点精彩。
格局大的人,前行未必很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
格局小的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是一种悲哀;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人生。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格局小,影响力就小,发挥的作用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的作用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它同样需要培养。
大文豪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首先是正视自己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方向。
要用虚心的态度聆听批评,用开放的胸怀包容多元,多取长补短,多加油充电,知耻而后勇,才会夯实大格局的基础。
2017年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五篇】

【导语】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满分作文,灵活运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五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2017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题目:(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篇一: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历史的车轮如狂风般呼啸而过,卷起的风沙曾湮灭多少辉煌?!然而,一直有一群人昂首在天地之间!他们是历史的弄潮者,他们永远忠于自己民族的灵魂,他们称自己为:中国人。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诚然,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的民族精神,它作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屹立千年,以至于时至今日,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仍深埋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之中。
灵魂是不可弃的。
若连灵魂都可以遗弃,又谈何精神?又谈何民族?然而,中华民族历却又不乏丢失灵魂的时候。
君可记得曾经的丧权辱国?君可知晓*中的人心惶惶?这都是我们曾经的"落魄"。
但君又可记得虎门上空熊熊的热浪?君又可知晓粉碎四人帮时的举国欢庆?没错,中国人一直未曾忘记他们民族的灵魂!那是他们永恒的,不屈的精神!"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是鲁迅对曾经的中国人的告诫。
而这句话又是否适用于现代中国人?我们中不乏缺少民族精神的人,没有上进心,崇洋媚外,民族歧视者怕是大有人在。
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优秀作文精选6篇

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优秀作文精选6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02【标杆作文】【一类文上】评分内容表达发展总分19 2 19 58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何谓穿林打叶声?外物扰也。
何解竹杖芒鞋者,予我臂助者也。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知外物扰而不为所动,任世事沉浮,路途颠簸依然缓步慢行,仿佛行山踏水,左右皆一派旖旎风光。
这就是苏轼所爱之境。
易安也不让须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亦为忘物也。
一个“何须浅碧深红色”,便注定了她不囿于外物。
曾见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唯叹风尘恶。
她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物,仅凭自己生存;她更明白,即使拥有世上所有的物,也难以让一个人生活得满足。
物是生存的条件,而非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归宿。
于是便需要忘物。
哪怕被人讥为“孤芳自赏”,也要保持心中那一湾清流。
恰如梓庆削木为璩,技艺高超皆因忘物忘己,舍弃一切欲望,顺其自然,使人工之物宛若天成,然而于我看来,忘物自然可嘉,忘己却未必可取,人之在世所求者,不过生尽欢,死无憾耳。
《周易》点明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世事无常,是人力之所不及,无法控制,不如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君子以自强求得旷然达观,外物扰我,不妨我内心淡然欢愉,此仍为忘物。
李太白斗酒诗百篇,不是求世人对其“诗仙”的赞誉,而是写其所想,绘其所感,因而笔触如思绪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究其根本,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得以抒发。
(完整word)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范文6篇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范文6篇1、“敢”字为先,风流再现风流人物在当代为何难以寻觅?为何责任和担当在日常渐渐缺席?我们丢掉了什么?惟一“敢”字而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知识占有量都不逊色于以往的大师,但当代的大师和风流人物却渐渐难觅踪迹。
因为缺失了“敢”。
鲁迅先生笔下之不敢正是现实写照。
我们不敢于正视自己、社会,只是用功利层层包裹自己虚弱的内核。
这样的时代又怎能期待着风流再现?欲见风流,必要先“敢”。
松开囚禁的锁,让自由引领灵魂自省。
时时约束,处处限制,最纯真的生命也难免于被功利同化。
孩子的时间都被课外班、补习班所挤占,自己的时间也流于无益的思考。
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可期望孩子能突破重围正视自己?规矩,为约束提供了教鞭,失去了自由的孩子只能被同化。
没有犯过错的孩子,又怎会懂得承担自己的过错?救救孩子,不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是救救未来。
我们怎忍心见到如此瘦弱的脊梁扛起未来的重担?不敢正视自己的人,知识占有再多,也无异于社会的蛀虫。
而东坡在人生最低谷处仍能解放自己的视野,敢于正视自己,终在黄州突围后成为“千古风流”。
欲风流,必敢正视。
伸出助力的手,让“敢”推动责任担当。
我们总是在逃避着正视自己和社会。
我们太想要逃避。
亦步亦趋中我们谁也不想做出头之鸟,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扛起来。
我们难道忍心见到,小悦悦在马路上被车轮碾过,路人却只是旁观?难道忍心见到,老人在马路上跌倒,他人却因怕被讹而无人搀扶?难道忍心见到,共享单车作为带来便利的工具,被肆意的破坏和偷窃?不,我们不能。
但我们却在旁观。
因为不敢。
那么,如果无法完全战胜怯懦,何不一同携手,每个人互相推动,让责任和担当在社会蔚然成风?社会的进步绝不会得益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知道会因此陷入困境却义无反顾的那些“敢”的人。
敢承担,方有风流。
张开勇敢的翅膀,以“敢”克服自己的怯懦。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者,就是敢于承担。
承担自己的命运,也承担社会的重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优秀作文欣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
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格局与担当
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格局;鲁迅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敢言敢作敢当,为同仁呐喊,为革命鼓与呼,这是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宽窄;不同的眼界,担负不同的责任。
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这是何等境界!格局就是无尽的远方,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
担当是为了无数的人们的福祉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局有大有小,根植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大我;格局小者,为
已为私为小我,也许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
自古士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脊梁”何等气魄!他们有为民请命肝脑涂地者,有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还,有身处异域不改气节者,有面对利诱势逼不改初衷者,有为官一方与民同乐者,有著书立说延续中华文脉者,有壮烈激烈慷慨赴死者……他们的名字、事迹如昆仑伟岸,如大海浩浩。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格言诠释什么是格局,什么是大我。
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
鲁迅面对万马齐喑、风声鹤唳的局面,团结文化战线上志同道合人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也勇于解剖自己,对国民劣根性而痛,揭开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这就是担当。
有人批判现如今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精致利己主义,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沾染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
我们不会忘记“耶鲁哥”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官;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
扎克伯格在回到母校演讲时说,FACEBOOK有志创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就是命运共同体,气候变化与你我相关,基因组全球共享为治愈某些病症提供契机。
中国致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个大国立于民族之林,也离不开格局和担当。
2.诗心不死,与国同疆
陕西省宜川县中学李娟
一句句斟酌,六句诗,六种写作情境,却一样的家国情怀——不息、不忘、敢想、敢做!
诗圣杜甫“名岂文章著”?我想更多的该是他沉郁顿挫背后一生不忘的忧国忧民吧,那轮故乡的明月一直萦绕心头,照亮他的长安十年,照亮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一生;易安就像她的诗一样,“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只是缘于其早期的清丽明快,更多的则是44岁后,半生辗转飘零,写尽了国破家亡的嫠妇的愁苦,却也如马上男儿样,走出闺怨和花间,硬是在婉约中生出一些剑气,希望她生活的南宋抗恶杀敌收复失地;鲁迅的横眉冷对,更是缘于“无数的人们,无限远方,都和我有关”啊!诗人们笔底波涛,滚滚流向,这唤作“南宋”、“唐”和“中国”的土地。
不错,他们让人敬慕的背后,是那颗诗心,是那颗与国同疆的诗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先记得,眺望并且坚守。
这故乡,是家更是国。
是诗人笔底思念缱绻的墨花,是画者水墨丹青
的山河,是父母妻儿,是左邻右舍,是长大之后的童年记忆……还记得海峡那边,踮着脚尖的余光中,像月光一样流淌的诗句,载着思念久久盘旋;还记得十九年守在北海牧羊的苏武,他手中高高举起的牦节,诠释着一代名臣的坚守和承诺;还记得那些如雷贯耳的科学家们,他们学成归国,不眷恋美国的高薪和实验室,义无反顾的身影成了国之脊梁……国在哪,他们就在哪,哪怕她贫困、弱小、千疮百孔。
如今呢,各种移民风暴留学热潮此起彼伏。
问及原因,躲债的、躲抓的、躲空气的、躲食物的、躲教育的……各种逃离状似乎在昭示着,这个曾经在意大利传教士窦马利眼中那么光明正大、美好耀眼的国度,现在已万劫不复无药可救。
走吧,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豆腐渣、重度雾霾、校园欺凌、学术造假,这到底是我们的现状,并非逃离的借口!
可是,逃不掉的呢?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是的,逃离不是办法,它首先是一种情感上的背叛。
爱国者是绝不如此的。
他们当是面对创伤,含泪修补用心热爱。
C919首飞、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快递小哥”天舟一号上太空送货加油、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频频亮相,见证了他们——那些把青春献给了实验室,披荆斩棘风餐露宿,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科研人员,他们没有逃离,而是用自己的双手默默铸就那颗诗心,那颗让国人燃起科技自信的诗心;那个选择了田垄,脚踏泥泞俯首躬行的村官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服务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