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描述》PPT课件
统计描述

统计描述主要内容⏹频数分布⏹定量资料的描述⏹分类资料的描述被平均⏹中国人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中国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美元;⏹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74.2厘米;⏹中国人平均生育1.18个孩子;⏹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
变量和研究资料的类型⏹数值变量、定量资料、计量资料⏹分类变量、定性资料、计数资料⏹顺序变量、有序分类变量、等级资料定量资料⏹定量资料是指每个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用测量或其他定量方法观察结果,一般有计量单位。
⏹定量资料、数值资料、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quantitative data,numeric data)⏹定量资料的各个观察值之间有量的区别,没有性质的不同。
连续型资料和离散型资料⏹连续型资料(continuous data)⏹理论上在任何两个连续型数据之间都还有无穷多个数据;⏹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确,连续型数据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第无限位。
⏹离散型资料(discrete data)⏹是一种计数(count data),只能是0和正整数,不会是负数,也没有小数点,如心率、血小板数。
⏹有些离散型数据的描述要参照分类资料处理,如龋齿个数、流产次数、尿失禁次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
随机变量和研究资料的类型定量资料定性资料等级资料连续型资料离散型资料收缩压脉搏数产次文化程度ABO血型频数分布表当观察值很多时,直接从原始数据很难得出概括的印象,为了解资料的分布特征,可通过资料的整理,编制频数分布表,来显示数据分布的范围、数据最集中的区间和分布的形态。
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编制频数表就是把资料的取值范围分割成若干个互不相交的组段,统计每个组段内的观察值个数作为对应的频数,由各个组段的范围及其频数构成最基本的频数分布表。
某地儿研所测得该地150名12岁健康男童体重(kg)原始数据如下,试编制频数表。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幻灯片PPT

Standardization rate
1.标准化直接法的计算方法
P ' N 1 P 1N 2P 2N kP k N iP i
N
N
式中P’为标准化率,N1 , N2 ,…Nk为某一影响因素 (如病型、年龄等)标准构成的每层例数,P1 , P2 ,…Pk为原始数据中各层的率,N为标准构成的总
例数。上式也可写成:
Odds ratio
四、标准化率
标准化率( standardization rate ):比较两个不同 人群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时,为消 除其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工龄、病程长短 、病情轻重等)对率的影响,可以使用标准化率 。
Standardization rate
例4-5 试对下表资料计算甲乙两个医院的标准化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第四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计量资料(定量资料) 统计资料类型:
计数资料(定性资料)
计数资料:先将研究对象按其性质或特征分类,再 分别计数每一类的例数。
描述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常用率、构成比、相对比等 指标来进行统计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分母中所规定的平均人口是指可 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Prevalence rate
2.患病率: 也称现患率,表示某一时点某人群人口 中患某病的频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 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某 病 患 病 率 某 该 地 地 某 同 时 期 点 内 某 平 病 均 患 人 病 口 例 数 数 比 例 基 数
三、相对比
相对比( relative ratio ):相对比是A、B两个有关 联指标值之比,用以描述两者的对比水平,说明 A是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通常用倍数或分数表 示。这两个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如不同时期的 患病人数;也可以是性质不同,如体重与身高的 平方之比(体重指数,BMI)。其计算公式为
spss第四章描述统计简介PPT课件

当n 为奇数时:正中间位置号码=(n+1)/2 样本中位数=X(n+1)/2
当n为偶数时:正中间位置号码=(n+1)/2是小数,处于n/2与(n/2)+1之间。 样本中位数=(Xn/2+X(n/2)+1)/2 如5位同学的学习成绩:3,3,3,4,5。中间位置是第三位,中位数:3。 如果六位同学: 3,3,4,5,5,5。中间位置是3与4位中间的位置,中位数为: (4+5)/2=4.5
第四章 描述统计量简介
2024/10/23
第三章 样本数据特征的初步分析
1
调查杭州市居民收入情况,得到
调查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第度情四况章, 获得100个样本数据,能分
样本100统个计样本量数描据,述根据这些数据,
析出哪些信息?
你最想得到哪些信息?
调查大学生群体中对手机品牌的偏 好程度,你如何描述调查结果?
• 选择Percentile Values 栏中的 选项,输出所选变量的百分值
• Dispersion(离差)栏,用于
指定输出反映变量离散程度的 统计量
• Central Tendency (集中趋势)
栏,用于指定输出反映变量集 中趋势的统计量
• Distribution (分布特征)栏,
用于指定输出描述分布形状和
如果样本容量为n,那么,某个样本值出现 的频率=该样本值出现的频次/n
2024/10/23
第三章 样本数据特征的初步分析
9
分类数据或顺序数据描述频次与 频率的图形方法
医学统计学课件:02_统计描述(定量定性)

中位数(median,M)
将一组观察值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居于中心位置 的数值。在全部观察值中有半数的值比M大,另有半数 的值比M小。 适用于当大部分观测值比较集中,少数观测值偏向 一侧时;或资料分布情况不清楚时;或数据的最大值
(最小值)无准确测量数据时。如传染病的潜伏期。任
何分布的定量数据均可用中位数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使用范围广。
2003年4月22日全国SARS发病人数频数表
发病地区 北京 山西 广东 河北 内蒙 天津 广西 其他省市 频数 105 16 14 6 3 2 1 0 频率/% 71.4 10.9 9.5 4.1 2.0 1.4 0.7 0.0 累积频数 105 121 135 141 144 146 14移,向右侧拖尾
负偏态(左偏态)
峰向右偏移,向左侧拖尾
集中趋势的特征值
—— 平均水平的度量
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M)
适用于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的资
料。
总体均数用µ表示;样本均数用 x 表示。
直接计算法
将所有观察值直接相加再除以观察值的个数。
f i lg X i f1 lg X 1 f 2 lg X 2 f n lg X n 1 lg G lg f f i i
1
频数表资料的几何均数
抗体滴度 ⑴
人数,f ⑵
滴度倒数,X ⑶
lgX ⑷
f· lgX ⑸
累积频率/%
71.4 82.3 91.8 95.9 98.0 99.3 100.0 100.0
合计
147
100.0
某药物疗效的频数表
治疗效果 治愈 频数 65 频率/% 43.3 累积频数 65
第3讲--计数资料统计描述PPT课件

一、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意义与制作原则
1.意义:统计表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有条理 地罗列数据和统计量,方便阅读、比较和计算。
2. 基本格式:三条线(顶线、标目线、底 线),三部分(标题、标目、数字) 3. 基本结构:包括:表号、标题、标目、线条、 数字、备注 4. 种类:简单表和组合表 5.制表原则: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 基本概念:标准组、标化组
13
•
直接法的计算
• 1) 选择年龄别人口数作标准时,直接法标准化率的 计算公式为:
p Ni pi
Ni为标准年龄别人口数N,为实际年龄别死亡率
N为标准人口总数。
是预期死亡数,它除以
标准人口总数N即得直Ni接pi 法的标准化死亡率。
14
• 2)选择年龄别人口构成比作标准时,直接 法标准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17
标准化组的选择
• 标准化组的选择: 标准化法计算的关键是选择 统一的标准构成。选择标准构成的方法通常有 三种:
– 1.两组资料中任选一组资料的人口数(或人口构成) 作为两者的“共同标准”。
– 2.两组资料各部分人口之和组成的人口数(或人口 构成)作为两者的“共同标准”。
– 3.另外选用一个通用的或便于比较的标准作为两者 的“共同标准”,如采用全国、全省或全地区的数据作 为标准。
• 因此需要在绝对数的基础上计算相对数。
2
第一节:常用相对数
• 常用的相对数:
– 一、率 – 二、构成比 – 三、相对比
3
一、率
率: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常以百分率(%)、千分率(‰)、
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 示,计算公式为:
率同某期时可期能内发发生生某某现现象象的的观观察察单单位位总数数比例基数
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ppt课件讲义

例3-2 某企业2003年有2839名职工,该企业每年都对职工 进行体检,这一年新发生高血压病人5例,试求2003年的 高血压发病率:
答:
HB 人 P年发 可 病能 率 新 发 发 生 生 高 高 观 血 血 察 压 压 时 的 1人 0间 /人 01数 00数 0
28359人 人1年1000/1000 1.76人/1000人年
表3-1 某课题组为了解城乡居民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于 2010年对某地区城乡25个社区的居民进行了调查。课题组 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将1381例被访者和284例慢性病患者 按职业分组制成频数表见表3-1
表3-1 2010年某地区被访者和慢性病患者按职业分组的频率分布
患者
51.4
25 12.7 10.9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对象、研究方法(检验手段、抽样方法)、
观察时间等;
➢观察对象的内部构成; ➢非同期资料对比时应注意客观条件的变化
(六) 对样本相对数的统计推断:
统计学研究特点:
抽样研究:研究的是样本,目的对总体作出推断 得到的是频率,要对概率作出推断。
从样本估计总体相对数,需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 分母含有时间,指单位时间内的频率; ➢ 其统计学本质为频率强度,即概率强度的近似值。
“人时”:人×观察时间(年、月)
举例:单位“人年”
➢1个人观察1年
1人年
➢1个人观察10年
10个人观察1年
10人年
➢有3个人,第1个人观察10年
第2个人观察 5年 第3个人观察 1年
16人年
相当于16个人观察了1年
≤14岁人口数 + ≥65岁人口数
分母 人口总数
基数 100%
统计学第二章描述优秀课件

散点图
60
50
40
james
30
20
均值
0
20
40
60
80
100
no
10
差异( 离散)
score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x 27.1
0
20
40
60
80
100
no
中心化( centering)
xxx
no
100
80
60
40
20
0
-20 -10
jamesc
0
10
20
方差
xx2
x2
s2
n1
n1
s2 j
67 .3,sd 2
59 .0
自由度
▪ 计算样本方差时应除以n-1,而不是n
s2 x x 2 n 1 ▪ 这里n-1叫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表示样本可自由取值的数目
自由度?
如果某班只有1位学 生,身高为172
如果从某班抽取1位学生 调查其身高为172
四分位数
▪ 观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均分为四部分, 处于分界点上的数
• 2/4位置:中位数 • 1/4位置:下四分位数 • 3/4位置:上四分位数
四分位数
▪ 詹姆斯:
Ql 2,2Qu32
▪ 杜兰特:
Ql 2,7Qu36
月薪
从某公司随机抽取13位职工,调查他们的月薪如下:
2000 2600 3500 1800 2500 4800 2800 3000 2200 3300 5200 4600 4000
杜兰特
31 32 25 43 42 29 30 37 18 28 25 25 38 27 28 26 54 33 30 38 31 33 27 51 37 31 36 34 36 24 25 36 27 35 28 26 37 29 29 20 15 26 23 35 42 26 33 24 33 33 28 15 38 30 28 33 30 17 27 33 39 30 28 29 38 41 48 32 32 37 27 36 28 42 43 32 21 30 25 23 40 33 31 27 36 36 48 28 24 33 36 42 29 34 41 46 24 31 19 13 42
统计数据描述性分析PPT课件

识别异常值
描述性统计可以帮助我们 识别异常值,即远离数据 集中心的值,这些值可能 会对数据分析产生影响。
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描述性统计,我们可 以了解数据的总体情况, 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 决策依据。
描述性统计的常用指标
01
02
03
04
均值
均值是数据集中所有数值的和 除以数值的数量,用于表示数
据的集中趋势。
通过实地观察记录数据, 适用于难以通过问卷等
方式获取的数据。
通过实验设计获取数据, 适用于需要控制变量的
实验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 数据,适用于历史数据 或无法直接获取的数据。
数据整理的步骤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错误或不完整的数 据,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类
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 类,便于后续分析。
散点图
总结词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体现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详细描述
散点图通过将数据点在坐标系上标出并连接成线来展示两个 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趋势。适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05 数据的数值描述
数据的集中趋势描述
平均数
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计算所有数值的和除以数 值的数量。
样本代表性
在选择样本时,要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能 够反映总体情况。
结论的可信度
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偶然因素和误差 的影响,确保结论的可信度。
07 案例分析
案例一:销售数据描述性分析
总结词
通过销售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了解销 售情况,发现潜在问题,为决策提供 依据。
01
02
收集销售数据
收集一定时间段内的销售数据,包括 销售额、销售量、销售渠道、客户信 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