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 Vol.339No.03MAR.2018ZhangGailianMillet plastic mulch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s a new technology popularized in arid areas.Practice has provedthat plastic mulching is to ensure that a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of foxtail millet increase production measures,is worth promot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points of mulch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drylandmillet.Arid areas,Millet,Plastic mulch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张改连(临县农委农业技术推广站,山西临县033200)摘要谷子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是干旱地区推广的新技术,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是确保谷子增产增收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介绍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18.03.030旱地地膜谷子栽培技术是一项集抗旱、增产为一体的新技术。

由于薄膜的气密性强,有增温保湿的作用,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减少养分的淋溶、流失、挥发,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在盖膜前后配合使用除草剂,更可防止杂草丛生,可减少病毒病的传播危害。

现就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茬、整地与施肥1.1选茬谷子对土壤要求虽不严格,但忌连作。

渗水地膜覆盖旱作谷子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渗水地膜覆盖旱作谷子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渗水地膜覆盖旱作谷子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渗水地膜覆盖旱作谷子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引言旱作谷子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因此在干旱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

为了进一步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质量,渗水地膜覆盖旱作谷子穴播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渗水地膜覆盖旱作谷子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二、渗水地膜的选择和覆盖1. 渗水地膜的选择渗水地膜应选择质地良好、透气性好、抗老化性能好的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等。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厚度,通常在0.02-0.05mm之间。

2. 渗水地膜的覆盖在选择地膜之前,需要对地面进行平整整理,清除杂草和石块等。

然后将地膜铺设在整齐的地面上,用土块或石块固定边缘,确保地膜平整牢固。

三、穴播技术要点1. 穴的设计和布置穴的设计应根据谷子的生长特点和地膜的覆盖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通常,穴的间距为30-40cm,穴的深度为3-5cm。

穴的大小应适中,保证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2.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选择优质的谷子种子,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

在播种前,可以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泡、热水处理等,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3. 穴播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放入每个穴内,每穴2-3粒。

然后轻轻覆土,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

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四、渗水地膜的管理1. 种子发芽期的管理在种子发芽期,要及时浇水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

同时,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地膜下水分的管理渗水地膜覆盖后,通过地膜上的微孔和孔隙,将水分渗透到地面,提供水分供应。

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灌溉,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

3. 地膜的维护和修复在生长季节,地膜可能会出现破损或老化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一旦发现破损或老化的地膜,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渗水效果。

五、产量提高技术1. 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提高谷子产量的关键。

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求,进行适量的基肥和追肥。

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

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

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李慧芳马喜玲摘要:受诸多因素影响,很多农作物不适合在北方进行种植,但是旱地谷子在北方具有较好的长势。

本文首先对北方旱地谷子在选地、整地以及施肥阶段的操作方式进行了阐述,又对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操作方式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种植过后有效的田间管理方式,希望对北方旱地谷子的种植有所帮助。

关键词:谷子;北方旱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谷子本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受到其对种植的环境要求较高以及产量较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小。

相关研究表明,在外界环境适合谷子生长的情况下,其产量可以得到保证,因此,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对种植的环境以及种植的方式进行严格控制。

一、北方旱地谷子选地、整地与施肥阶段(一)选地尽管在种植谷子的过程中对土壤没有过高要求,但是,进行连作会造成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大量消耗,进而导致病虫害发生。

重茬会导致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主要包括白发病、黑穗病等,部分病害的发病概率甚至可以达到30%。

在种植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将谷子与小麦、大豆等作物实行轮作,时间控制在3~4年,其中谷子与豆类、薯类之间进行轮作的效果最佳。

(二)整地对土地进行翻耕的时间一般控制在初秋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相关操作可以对土壤起到熟化作用,对土壤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对水分的保持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加深翻耕的程度,可以使谷子更好地扎根,保证植株茁壮生长,从而使得最终的产量得到提升。

在秋季对土壤进行翻耕的过程中,一般将深度控制在20cm左右,同时施入一定量的基肥,保证作物最终的生长效果。

(三)施肥要对谷子进行施肥操作,相关人员要对作物种植的区域进行翻耕处理,以保证土地的平整程度,翻耕的时间一般控制在每年的10~11月,在完成相关操作以后要施加一定量的基肥。

该操作控制在10月份为宜,要对其进行深施。

在施用肥料的过程中,要配合氮、磷、钾肥一起使用,进而为作物生长提供丰富且充足的养料,使其生长状态得到保证。

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分析
3.4 对种子处理的过程 在北方旱地谷子种植的过程中,对种子处理的过程也是一 项十分精细化的工作。种植人员需要对种子附带的各种杂质进 行去除,在清除结束后还要挑选晴朗的天气使种子经过高温晾 晒,一般晒种的时长在 2-3 天,用以杀死种子中所含有的各种虫 卵和病菌,以便于有效提升种子的发芽率。 在选取种子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还需要用清水将种植清洗 3-5 次,去除种子的草籽和各种杂质。为保障种子处理过后能够 满足种植要求,还需要选用对应浓度为 0.2%-0.3%粉锈宁溶液 对种子进行第一次的搅拌,选用多菌溶液对种子进行第二次搅 拌,科学拌种能够很好地抵御田间病虫害的侵袭[2]。 3.5 旱地谷子的覆膜方式 北方旱地谷子的覆膜方式一般称之为穴播法,具体解释开 来为优先进行土地覆膜,而后再进行播种。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 采用平垄种植的方式,每垄种植区域的宽度一般在 1.2 米左右, 一方面保障谷子的养分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为谷物的生长需预 留充分的空间,垄间的距离为 20㎝。结合当前我国旱地的种植大 框分析,可以采用机械覆膜的方式,尤其是种植面积较大的区 域,而种植区域较小的情况下,通常可采用人工覆膜。目前,覆膜 所使用的塑料薄膜大多数宽度在 1 米以内,厚度一般大于 0.05 毫米,用量在 3kg/666㎡。 在谷物种植之前,覆膜过程中需要确保垄面平整,保证覆膜 能够拉紧,地膜周边褶皱较少。在地膜铺设完毕后,为避免风力 过大将塑料薄膜吹起,还需要用大量泥土将地膜周边压实,地膜 的泥土块表面还需高于地膜表面。同时为保证地膜的压紧程度, 通常情况下种植人员还会在地膜上当间隔处制作土腰带,间隔 距离在 2-3 米之间,用弯曲力度较好的木条或是泥土进行压实。 3.6 旱地谷子的播种方法 在北方旱地谷子播种的过程中,播种方法的选择也是十分 重要的影响因素。种植人员需要对近期的天气情况进行查看,选 择合适的天气进行,一般种植时间在每年的 4 月份,基本温度在 10℃左右。如果温度过低,会影响谷子的正常生长,严重的情况 还会发生冻害。所以要做好播种时间的把控。 在播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采用人工破膜法,精准的定 位播种的间隔,通常情况下谷物之间的行间距在 30cm 左右,穴 距在 20cm 左右。种子的播种量一般为 0.5kg/666㎡,播种深度在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者:徐晓静来源:《新农业》2017年第09期谷子属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普遍栽培的作物之一。

该作物的种植历史久远,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属于农民规模化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同时谷草还是牲畜很好的饲料,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由于干旱等不良自然因素以及农民不科学的耕作习惯的影响,使得谷子产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均徘徊在较低的水平。

为了改善这一不利形势,提高农民的收入,科研工作者通过几年的研究,终于实现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谷子种植中的成功应用。

1谷子地膜覆盖栽培增长的机理分析1.1可有效避免土壤水分的蒸发地膜覆盖能够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自然蒸发,通过有关的统计结果发现,谷子从苗期到拔节这一时期其内部水分约为30%,从拔节期到抽穗期其体内水分约为20%。

所以控制水分蒸发是保证干旱地区谷子顺利抽穗的关键。

1.2对提高地温和促进谷子生长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采用覆膜技术,谷苗根部温度要比地表温度高出20℃,拔节期也高出10℃。

由于地温得到了有效提高,使得谷子的成苗时间缩短了10天。

覆膜技术的应用,不但节省了谷子的成苗时间,而且还使谷子的根系更发达。

根据有关的实际测定发现,腹膜的谷苗每株的根数增加了2~3条,根的质量也得到了整体提升。

谷子根系的良好发展为谷苗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保证,同时给日后高产提供了基础营养。

1.5有利于大穗的形成覆膜技术在增温效应的作用下实现了300℃的积温补偿,由此促进晚熟谷子的成熟期提前9天左右,很好地避免了秋季早霜对谷子造成的危害。

利用对谷子分化阶段的观察发现,应用覆膜技术的谷子要比普通环境下生长的谷子分化时间提前两个阶段,然而小穗及小花的分化时间却延迟了4天左右,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较大谷穗。

而通过实际统计也发现,覆膜技术的谷子穗长和穗质量都有较大的增加。

2谷子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技术2.1穴播栽培技术首先要选择地块,应优先选择豆类或者小麦的夏茬地,避免在重茬地连续种植;然后将土地铲平、疏松,以此保证播种的总体质量。

陕北地区旱地谷子地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机械化栽培技术方案

陕北地区旱地谷子地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机械化栽培技术方案

Z a i p e i j i s h u旱地地膜谷子栽培技术是一项集抗旱、增产、提高品质、省劳为一体的新技术,是谷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陕北地区川地、旱坝地、山坡梯田地、界地均可种植。

一、谷子地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机械栽培技术方案1、选茬整地与施肥(1)选茬。

谷子对土壤要求虽然不严格,但是它是最忌连作。

农谚道“谷茬谷,抱头哭”,连茬容易造成土壤养分失衡、根系分泌毒素积累,往往引起白发病、黑穗病、谷瘟及钻心虫等病虫害发生,轻者减产10%,重者减产30%以上。

因此,谷子一定要进行轮作倒茬,谷子前茬最好是种植豆类、马铃薯,其次是玉米、高粱、荞麦等作物。

(2)精细整地。

整地主要包括浅耕除茬,翻、耕、耙、耢、压等。

翻地时间以早秋为佳,早春次之;秋翻宜深,春翻宜浅。

耕翻要结合施足基肥(农家肥),翻后要立即耙、磨、压,以利于碎土合墒、保墒、抗旱保全苗。

(3)科学施肥。

结合耕地深施农家肥,一次足施。

谷子亩产量300kg以上,一般亩施农家肥5000kg左右、纯氮8kg、五氧化二磷3kg、氧化钾3kg。

或专用肥20kg,尿素10kg。

2、选种与播种(1)选用良种。

宜选择晚熟高产优质品种,确保安塞小米品牌质量。

主栽长生07、晋谷40、皇旗黄,搭配长生10、晋谷21、豫谷18、张杂10号,引进试验长生13、长龙35、吨谷一号、新吨谷一号。

(2)种子处理①科学选种。

除商品包衣种子外,其它都应进行晒种、选种、拌种。

晒种时,选择高质量种子,杂质晾晒2至3天后清除秕粒,以杀死病菌,减少病菌危害。

选种在播种前,用水清洗3至5次,选优去劣,提高种子发芽率,保证出苗率。

②药剂拌种。

拌种时按种子重量用0.2%至0.3%的粉锈宁或多菌灵拌种,也可以用两种农药双拌种,同时用磷酸二氢钾和乐斯本拌种,既可防治白发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又能壮苗、增产。

另外用磷硼拌种可防秕粒,即在播种前用1.6%过磷酸钙澄清液加0.1%硼酸配成混合液,按种子的10%喷在种子上,一边喷一边搅拌,搅拌匀水分全部晾干后再同样手法再喷一次,最后水分晾干后才可以播种。

我国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我国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我国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作者:王红艳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06期摘要:我国北方旱地谷子栽培技术是一项集抗旱、增产的综合性农业种植技术。

我国北方区域农业种植,常年无霜期达到了110~145 d,并且我国北方在海拔2 200 m以下的地方平均温度常年维持在10 ℃以下,全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这些地区虽然不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但是北方旱地谷子在这些区域种植却可以茁壮生长。

主要研究了我国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首先对北方旱地谷子选茬整地与施肥阶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阶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北方旱地谷子苗期的田间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技术;栽培技术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040-01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志码: B谷子的营养价值极高,但是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却极为稀少,这主要源于谷子的年产量较低,同时谷子对土质的要求极为严格。

谷子在种植中喜欢海拔较高的地区,怕水涝,同时谷子在生长过程中对有机肥具有天生的抵抗性,源于有机肥会使种植谷子地区的土壤团粒结构受到破坏,使耕种层的板结现象严重,不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但是在研究中发现,谷子并不是天生的低产作物,如果种植人员可以根据谷子种植中的相应生物学知识进行管理,便可以为谷子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收获满意的产量。

因此本文对北方旱地谷子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而希望提高我国谷子的年产量。

1 北方旱地谷子选茬整地与施肥阶段1.1 北方旱地谷子的选茬过程虽然北方旱地谷子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种植人员在种植谷子的过程中严禁连续耕种,否则会使土壤中谷子所需要的养分被消耗殆尽,导致谷子在种植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病虫害。

主要的病虫害有白发病、黑穗病、谷瘟病、钻心虫、白焦虫等。

因此旱地谷子在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可将其和小麦或大豆进行3年左右的轮作,在谷子种植之前,土壤最好是耕种过豆科植物或玉米、高粱等植物,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谷子生长。

会宁县干旱地区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会宁县干旱地区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研究

会宁县干旱地区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研究摘要从选茬整地、施足底肥、选用良种、适期播种、播种方式与规格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会宁县干旱地区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关键词干旱地区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发展旱作农业既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热点问题, 也是难点和希望所在。

长期以来, 由于受自然条件, 特别是水资源的制约, 会宁县旱作农业生产水平不高, 产量低, 效益不显著。

会宁县年均降水量只有312~432mm, 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全县15.21 万公顷耕地中旱地面积达到13.64 万公顷, 占89.70%。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作物上的试验成功和推广, 逐步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运用在谷子生产中, 使全县旱作农业有较大的发展。

根据我县多年多点的试验研究, 地膜覆盖栽培谷子增产潜力巨大, 抗旱效果明显, 增产率达到36.40%~51.20%,平均产量达5 250~6 000kg/hm2 。

其栽培技术如下。

1 播前准备1.1 选茬与整地谷子前茬以麦茬、豆茬最好, 切忌重茬。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深耕深翻土壤20cm以上, 以充分接纳降水。

并剔除田间植株残体, 打耱合墒; 春季镇压、耙耱保墒, 使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 覆膜前保证谷地平整疏松, 墒情良好, 地面无杂物土块。

1.2 施足底肥底肥要充足, 一般施优质农家肥45 000~52 500kg/hm2,纯氮75~120kg/hm2 ,五氧化二磷60~75kg/hm2 。

有条件的农户, 可增施羊粪等热性有机肥, 以利于培育壮苗。

1.3 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选用耐旱、耐瘠、高产优良品种陇谷6 号、陇谷8 号等。

播前通过筛选或清水选种的方法清除秕粒及杂草种子, 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并用种子重量0.15%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种子重量0.20%的12.50%速保利可湿粉剂进行拌种,以防治黑穗病。

用种子重量0.20%~0.30%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以防治谷子白发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一)选地轮作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依次是:豆类、马铃薯、玉米等。

地膜覆盖栽培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旱平地。

使用过豆磺隆的地块不宜种植。

(二)精细整地秋深耕一般20厘米,结合秋耕最好一次性施入基肥。

如在春季整地,深翻、镇压等工序要连续作业,同时要作好保墒工作。

(三)增施基肥要在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配施氮肥,增施磷肥,实现氮、磷配合施用。

一般结合秋整地每亩一次性施入优质农家肥2-3立方米,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千克,所有肥料应作基肥一次施入。

(四)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生育周期120-125天的优良品种。

主要有张杂谷5号和赤谷4、赤谷6、赤谷8等品种。

(五)种子处理做好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盐水选、风筛选,清除杂物、草籽、秕粒等,将种子阴干,一般亩用选好的种子量为0.8千克,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可防治粒黑病;用35%瑞毒霉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可防治谷子白粉病;用种子重量的0.1-0.2%的辛硫磷闷种,可防治地下害虫。

(六)覆膜播种时间当耕层10厘米深处地温稳定达到8-10°C,土壤含水量达到10-13%时即可播种。

(七)覆膜播种方法
1、覆膜播种选用0.02毫米厚,宽90厘米地膜,以平作不起垄为主。

先播种后覆膜的,采取人工条播,播种深度3-4厘米,一膜两行,垄上行距40-50厘米;亩播种量0.8千克,播种后覆土、镇压,稍加整形后用人工或机械覆膜,最后形成大垄宽80-90厘米、小垄宽30-40厘米的大小垄。

先覆膜后播种的,按以上大小垄种植方式采用机械覆膜,播种孔距膜边6-8厘米,膜上按行穴距打孔,行距40厘米,穴距15厘米,打孔深度3-4厘米且要一致,播种后用半干土压严播种孔。

2、覆膜前除草覆膜前(播种后出苗前)施药,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每亩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土表;或用50%扑灭津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土表。

喷药后要及时覆膜。

除草剂在覆膜前进行膜下封闭除草,切记使用量一定要按包装标识上的用量减半使用。

3、提高覆膜质量地膜要与地面贴紧,膜面要平,膜边入土5-10厘米深,膜边压严,防止风大揭膜。

横压土带不易过密,以增大膜面采光量。

4、合理密植每亩保苗2.5-3万株。

(八)田间管理
1、及时压土固膜地膜覆好后要经常检查,对大风吹起的地膜和膜上较大的破孔,要及时压土固膜,防止风窜揭膜。

2、及时定苗先覆膜后播种的出苗后立即间苗、定苗,每穴留苗2-3株。

先播种后覆膜的,4-5叶期一次放苗,苗距7-8厘米,用细铁勾每穴放1株。

3、追肥灌水拔节孕穗期有水浇条件的地区此时遇旱要及时灌水。

如播前施肥不足造成缺肥的,可结合灌水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

生长后期视生长情况,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以促进谷子开花结实,减少秕谷,提早成熟。

4、除草可用中耕犁进行中耕除草,也可用大锄或小锄将小垄沟内的杂草除净。

要及时用人工拔掉穴孔杂草,防止草荒发生。

5、揭膜在谷子孕穗前揭膜,可有效减少地膜对土壤的污染。

(九)适时收获
地膜覆盖谷子较常规种植的能提早7-10天成熟,谷子成熟后要及时收获,防止落镰减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