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总结

合集下载

《机电传动技术》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技术》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当干扰使n↑时,干扰消除后希望n↓这时如TM-TL<0则负加速 当干扰使n↓时,干扰消除后希望n↑这时如TM-TL>0则正加速 例:a、b两点 a点,当n↑时, TM↓,当干扰消除后 由于TM-TL<0,所以n↓ b点,当n↑时, TM↑,当干扰消除后 由于TM-TL>0,所以n↑,直到a点处平衡。
机电传动控制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
单轴机电传动系统
dω dn TM − TL = J =k dt dt
意义:Tm与TL之差将产生加速度 当Tm > TL时,加速 当Tm < TL时,减速 当Tm = TL时,匀速(平衡)
(TM − TL = Td )
3、TM与TL的正反 以转速的方向为准(n) TM:与n同向时为正(拖动) 反之为负(制动) TL :与n反向时为正(制动) 反之为负(拖动) 例:提升重物 启动:Tm为正, TL正 制动: TL为正,Tm为负
TM − TL = Td
− TM − TL = Td
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 生产机械转轴(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和转 速之间的函数关系。 1、恒转矩型机械特性 特点: 负载转矩为常数, TL =C 反抗转矩 位能转矩
与n同号(总制动)摩擦、切削力
方向一定吊重物
2、离心式通风机型机械特性 、 特点: TL = Cn 2 ,负载转矩与转速平方成正比
END
1、电动机和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曲线应有交点
此处:Tm=TL(匀速) 例:曲线1和2,附合这个条件,有a、b交点 曲线1和3,不附合
2、当有外加干扰使n变化时,干扰消除后n应能自行恢 复到原状态。 该条件的判断原则是: 该条件的判断原则是 当n ↑, TM < TL 由运动方程看

2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2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n f (TL )
n
TL K / n
T 恒功率型机械特性
0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2.4 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系统稳定运行的充要条件
(1)两机械特性有交叉点;
Sm (2)Δn为在平衡点处的转速变 化, 当Δn>0时,TM<TL TM-TL<0; 当Δn<0时,TM>TL TM-TL>0 a点是稳定平衡点,b点不是。
2. 机电传动系统的 动力学基础
2.1 2.2 2.3 2.4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负载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 机电传动系统的负载特性 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2.0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运用运动方程式分别判别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 2.运用稳定运行的条件来判别机电传动系统的稳定运行点。
难点:
1. 根据机电传动系统中 TM 、TL、n 的方向确定 TM 、TL 是拖动转 矩还是制动转矩,从而判别出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处于加速、 减速还是匀速; 2. 在机械特性上判别系统稳定工作点时、如何找出 TM 、TL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n f (TL )
n
TL
TL C
n
-TL
例: TL T 提升机构; 帯式运输机; 金属切削机床等(a)反抗转矩
( 摩擦转矩)
T
(b)位能转矩 (因重力产生的转矩)
(T与n的方向恒为相反)

(T的方向恒定与无关)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第2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1汇总

第2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1汇总

TL 470.4N m
解(1) TL
TLL c M
TL
c j
470.4 34.1N m 0.92 3 5
解:(2)飞轮矩的折算
GDZ2
(GDM2
GD12 ) (GD22
GD32 )
1 j12
(GD42
GDL2 )
1 jL2
(294 29.4) (78.4 49) 1 (196 450.8) 1 ]
方向相同。
不论n为正向还是负向,TL作用方向都不变。 设n为正时负载转矩阻碍运动,则特性在第一、四象限。
位能转矩
不难理解,在运动方程式中,反抗转矩TL的符号总是与 n 相同 为正;位能转矩TL的符号则有时与n 相同,有时与n相反。
离心式通风机型机械特性
TL Cn 2
虚线表示在有摩擦负载 的实际情况
n为负方向时TL为负,特性在第三象限。
2.位能转矩 ✓转矩大小恒定不变;
✓作用方向不变,与运动方向无关,即在某一方向阻 碍运动而在另一方向促进运动。
卷扬机起吊重物时,由于重物的作用方向永远向着地心,所 以,由它产生的负载转矩永远作用在使重物下降的方向,当电动
机拖动重物上升时,TL与n的方向相反;当重物下降时,TL和n的
一、单轴拖动系统
电动机 (M)
TL 生产机械
TM 图2.1 单轴拖动系统
MM
+TL
TM TL n c d / dt 0 TM TL n c d / dt 0
静态(稳态)
动态(加速 或减速)
单轴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TM
TL
J
d
dt
J m 2 mD2 / 4
(2.1)
G mg

2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2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n -TL 0 TL T
n
0
TL T
(a)反抗性负载
(b)位能性负载
(2)离心式通风机型负载特性(TL=Cn2) 按离心力原理工作,如离心式通风机,水泵。 (3)直线型负载特性(TL=Cn)如发电机的负载 与转速的关系
n
n
0
离心式通风机负载特性
TL 0
直线型负载特性
TL
(4)恒功率型负载特性( TL=K/n )如电动 机、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关系。
TL
C பைடு நூலகம்M
TL ' L
TL ' /(C j )
起重机提升重物: TL 9.55 Fv /( c nM ) 起重机下放重物: TL 9.55 Fv c / nM
'
飞轮转矩的折算(重要)
(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即各轴上的动能之和等于折算到电机 轴之后的动能)
一、执行机构旋转运动时有:
输入功率:PM TLM 输出功率: PL Fv 传动效率: 起重机提升重物: c Fv /( TL w M )
起重机下放重物: ' c TL w M /( Fv )
折算转矩:起重机提升重物: TL 9.55 Fv /( c nM )
起重机下放重物: TL 9.55 Fv ' c / nM
(+ )
d TM TL J dt
2.2 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 折算

目的:生产中的机电系统大多是多轴拖 动系统,在分析此类系统时要将其转化 为单轴拖动系统。因此,需将多轴拖动 系统的动力参数折算到电机轴上。 原则:转矩(功率守恒);转动惯量 (能量守恒)。

负载转矩的折算(重要)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总结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总结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参考教材:
1.《电机与拖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发海主编 2. 《电机及电力拖动》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定颐主编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第2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用它来分析机电
传动系统的运动状态;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提升重物过程如右图示,写出运 动方程式. 解 : (a)中,提升重物,TM为正, TL为正,运动方程式为:
电机与拖动
GD 2 dn TM TL 375 dt
(b)中,仍为提升重物,但TM为负,
TL为正, 运动方程式为:
GD 2 dn TM TL 375 dt
TM
d J dt
定义式
GD 2 dn TL 375 dt
工程计算式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电力拖动系统正方向的规定:
先规定旋转方向为正方向,转速
n 的正方向一般选实际转向。
规定与n方向相同的TM为正,与n方 向相反的TL为正 规定与n方向相反的TM为负,与n方 向相同的TL为负。
2 2 2
产机械轴上的飞轮转矩。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三轴直线运动折算到电动机轴上
1.负载转矩的折算
转矩折算的原则:系统传递的功率不变 1)平移运动
总质量mz
电机与拖动
刨刀
F
n TM 电动机
v
切削功率:P L Fv
T L Fv c T L Fv 60Fv 9.55 Fv c M c 2nM nM c 折算前后功率不变

机电传动控制复习总结

机电传动控制复习总结

本章学习内容
• 5.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电路 • 5.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机械特性
• 5.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 5.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 5.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 5.7 单相异步电动机 • 5.8 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第五章 交流电动机的工原理及特性
基本要求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旋转磁场的产生;
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以及启动、 调速及制动的各种方法、特点与应用:
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启动方法: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及 启动方法。
重点
掌握异步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因为它是分析异 步电动机启动、调速、制动工作状态的依据;
全压启动和降压启动 3.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方法有()、()和()
定子串电阻,星形-三角形,自耦变压器。 4.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法有( ),( )和( )
变极调速,变转差率调速和变频调速
5.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式有( ),( )和( )
反馈制动,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
6.单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没有启动转矩?常采用哪些启动方法? 因单相交流电产生脉动磁场,不产生旋转磁场, 所以起动转矩为0,常采用电容分相式和罩极式两种启动方法。
• 14.1 电动机容量选择的原则 • 14.2 电动机的发热与冷却 • 14.3 不同工作制下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 14.6 电动机的种类、电压、转速和结构
型式的选择
第十四章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
基本要求 1.了解电动机的容量选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2.掌握三种工作制下的电动机容量的选择,特别 注意电动机运行时的允许温度、过载能力和启 动能力;

机电传动控制复习总结

机电传动控制复习总结
(2)直接启动时的启动电流Ist;
(3)如果要使启动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两倍,求启 动电阻为多少欧?此时启动转矩又有多大?
第四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1.加快过渡过程的方法
减小系统的飞轮转矩 增加动态转矩
2. 了解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
1)机械惯性:反映在J或GD2上,使转速n不能突变; 2) 电磁惯性: 反映在电枢回路电感和励磁绕组电感上,
解:合上开关S---(KM),油泵运转提供润滑油; S----(1KT)1KT延时时间即设定的供油时间;
----1KT延时时间到,其触点闭合 -----(2KT)2KT延时断开的动断触点仍保持闭合,其延时 时间即停止供油时间
-----(K)并自锁,K的动断触点断开,使[KM] ,油泵停止供 油.2KT延时时间到,其触点断开 ----[K],K的动断触点恢复 -----(KM)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S为控制自动间歇供油的开关; SB为手动控制供油的开关.
答:四级电动机磁极对数p=2
60 f 60 50 n0 p 2 1500r / min n 60 f (1 s) 1500 (1 0.02) 1470r / min
p
f2 sf1 0.02 50 1Hz
5.6 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技术数据如下表所示。
变极调速,变转差率调速和变频调速
5.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式有( ),( )和( )
反馈制动,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
6.单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没有启动转矩?常采用哪些启动方法? 因单相交流电产生脉动磁场,不产生旋转磁场, 所以起动转矩为0,常采用电容分相式和罩极式两种启动方法。
课后习题讲解:
5.1有一台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的频率为50Hz,满 载时电动机的转差率为0.02,求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转子转 速和转子电流频率。

02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02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29
2.3.4 恒功率型机械特性
机械的负载转矩TL与转速n成反比,即TL =K/n,或 K=TLn cc P为常数。
例如:车床加工,在粗加工时, 切削量大,负载阻力大 ,开低速;在精加工时,切削量小,负载阻力小,开高速 。当选择这样的方式加工时,不同转速下,切削功率基本 不变。
30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生产机械外,还有一些生产机械具有 各自的转矩特性,如带曲柄连杆机构的生产机械,它们的 负载转矩TL是随转角α而变化的,而球磨机、碎石机等生 产机械,其负载转矩则随时间作无规律的随机变化,等等 。
16
度。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总飞轮转矩为:
2 Z
GD
GD
2 M

GD j
2 1
2 1

GD j
2 L
2 L
式中,GD2M、GD21、GD2L—电动机轴、中间传动轴、生 产机械轴上的飞轮转矩。 说明: 当速比 j 较大时,中间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J1或 飞轮转矩GD21 ,在折算后占整个系统的比重不大,实际 工程中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多用适当加大电动机轴上的转 动惯量JM或飞轮转矩GD2M的方法,来考虑中间传动机构 的转动惯量J1或飞轮转矩GD21 的影响,
1
1 .当 T M T L 时, n 常数 , dn / dt 0 ; 或 =常数 , d / dt 0 , 这种运动状态称为静态 态)或稳态 ( 稳定运转状态 )。
2
(相 对静止 状
当 T M T L 时 , 速度 ( n 或 ) 就要 发要 变化,产生 加速或减速。
11
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运动时的传动效率:
c
输出功率 输入功率 T ' L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 电动机
JZ 等效负载 TL
其中 : F — 工作机构的直线作用力,( N ) v — 工作机构直线运动的速 度 ,( r / min )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2)升降运动
GDM2 TM M 电动机 GD1
2
TM M 电动机
GD2 等效负载

滚筒 GDL2 m v
M 2
... 2

1 J 1 ... J 1 J J M 1 2 1 2 2 L 2 2 j j j j 1 1 2 L M
JL

L
M j1 1
M jL L
2 GD12 GD22 GDL GDZ GDM 2 2 2 ... 2 j1 j1 j2 jL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考虑各级效率时:
TLM
' T

L
L
c

TL

TL'
c
M L
TL' c j
传动效率: C 1 2
' TL L C TL M
' ' T T 1 L L 转矩的耗损: T TL ( 1) jC j C
电机与拖动
电 机 与 拖 动
教材:机电传动控制
邓星钟 主编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第1章

概述
机电传动的发展概况; 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电机与拖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机电传动发展的概况
电机与拖动
1) 成组拖动 一台电动机---一根天轴---一组生产机械设备 机构复杂,损耗大,效率低,工作可靠性差. 2) 单台电动机拖动 一台电动机---一台设备 当生产机械设备运动部件较多时,机构仍复杂,满足不了 生产工艺要求. 3) 多台电动机拖动 一台专门的电动机---同一台设备的每一个运动部件 机构简单,控制灵活,便于生产机械的自动化. 举例: 龙门刨床的刨台,左垂直刀架,右垂直刀架,侧刀架, 横梁,夹紧机构,都是分别由一台电动机拖动的.
2 2 2
产机械轴上的飞轮转矩。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三轴直线运动折算到电动机轴上
1.负载转矩的折算
转矩折算的原则:系统传递的功率不变 1)平移运动
总质量mz
电机与拖动
刨刀
F
n TM 电动机
v
切削功率:P L Fv
T L Fv c T L Fv 60Fv 9.55 Fv c M c 2nM nM c 折算前后功率不变
1 J 2 1 J 2 1 J 2 ... 1 J 2 Z M M M 1 1 L L 2 2 2 2 2 2 D G GD M 2n / 60 J Z m 2 g 2 4g 1 J 2 J J 1 ... J L Z M M 2 2 j12 jL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参考教材:
1.《电机与拖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发海主编 2. 《电机及电力拖动》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定颐主编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第2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用它来分析机电
传动系统的运动状态;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GD2 dn Td TM TL 375 dt
举例
例1:列出下图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并说明运动状态.
电机与拖动
TM
TM>TL
n n TL
解: TM与n反向为负,TL与n反向为正, 运动方程如下式; 状态为减速。
TM GD 2 dn TL 375 dt
4)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电机及拖动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具有 专业课的性质,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实际知识面广,是电磁学、 动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用理论分析电机及拖动的 实际问题时,必须结合电机的具体结构,采用工程观点和分析 方法。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计 算方法。
思考题 : 试分析图(a)和图(b)系统的运动状态.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题
图(a)
GD 2 dn TM TL 375 dt
电机与拖动
由运动方程看,要能提升 重物,必须有TM>TL,系统 才有提升加速度。
图(b)
GD 2 dn TM TL 375 dt
由运动方程看:电动机转矩 为负,也是制动转矩,系统减速 提升,直至停止。
电源
控制设备
电动机
传动和工作机构
电力拖动系统中有的部件作直线运动、有的部件作旋转 运动。采用古典动力学来分析。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1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TM n T0 TL
电动机
生产机械
电机与拖动
轴 n
TL
TM
1.单轴机电传动系统运动方程式: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TM TL
2

2 GD dn TM TL 375 dt
m 转动部分的质量,(kg)
转动部分的惯量半径,(m)
G 转动部分的重量,( N ) D 转动部分的惯性直径,(m) GD2 转动部分的飞轮矩,工程上看成整体,( N m2)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2.系统动态转矩Td 令系统动态转矩: 讨论: 1)当Td=0时, 系统称之为稳态或静态. 2)当Td≠0时, 系统为动态: (1) Td>0, dn/dt = a>0, 系统加速, (2) Td<0, dn/dt = a<0, 系统减速,称之为动态 因此: TM ,TL有大小,有方向。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
实际拖动系统一般是多轴传动系统,该系统的运动方程式,是 将其转矩等折算到一根轴上,再按前面的方法列出运动方程式。 折算时,可以折算到电动机轴上(高速轴),也可以折算至低速 轴上。
(a) 旋转运动
(b) 直线运动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4) 控制电动机.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概述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
电机与拖动
电机常用的分类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功能分,有发电机、 电动机、变压器和控制电机四大类;二是按电机结构或转速分, 有变压器和旋转电机。 两种方法归纳如下:
变压器 直流电机 电机 交流电机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2.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能对控制对象实现起动,制动,有级调速控制;
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控制速度慢,控制精度差.
2) 连续控制方式和自动控制系统
20世纪30年代的电机放大机控制,40-50年代的磁 放大器控制和水银整流器控制,1958年以后的晶闸 管-直流电动机无级调速系统,80年代以来的新型电 力电子元件-交流电动机无级调速系统;
2 2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动机
TM
GDM2

GD12
TM
电动机

等效负载
TL
电机与拖动 GDZ 2
j 1 η1
1
L
TL´
工作机构
j2η2 GDL2
2 GD12 GDL GDZ GDM 2 2 j1 jL
2 2
式中:GDM 、GD1 、 GDL 分别为电动机轴,中间传动轴,生
2 dn TL 375 dt
工程计算式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电力拖动系统正方向的规定:
先规定旋转方向为正方向,转速
n 的正方向一般选实际转向。
规定与n方向相同的TM为正,与n方 向相反的TL为正 规定与n方向相反的TM为负,与n方 向相同的TL为负。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提升重物过程如右图示,写出运 动方程式. 解 : (a)中,提升重物,TM为正, TL为正,运动方程式为:
电机与拖动
GD 2 dn TM TL 375 dt
(b)中,仍为提升重物,但TM为负,
TL为正, 运动方程式为:
GD 2 dn TM TL 375 dt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 J 2 1 J 2 1 J 2 ... 1 J 2 Z M M 1 1 L L 2 2 2 2
电机与拖动

JZ JM

J1
M 1
2

J2
TL
1
j1η1 j2η2
提升运动:电动机为电动状态 下降运动:电动机为发电状态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机与拖动
(1)提升运动:方法同平移运动
重物质量
平移TL 9.55 Fv c nM
(2)下降运动

GZ v mgv 提升TL 9.55 9.55 c nM c n M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 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


3.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 课程性质
电机与拖动
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是机电一体化人才所需电知识的驱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