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声歌唱家
端庄大气,率真朴实——美丽歌后殷秀梅

、
生 活态度
生活 中, 殷 秀梅老师是一位非常率真 、 非 常朴实的人 我认为 正是殷 秀梅老师对生括 有这样 的态度 . 才是观众爱她的重要原因 殷 秀 梅老师是 中国广播 艺术 团国家一级演 员 、 全 国人 大代表 .她有无数个荣誉称号 生 活 中, 殷秀梅老师是一 个对 生活充满热情 , 对专 业满怀热 爱的人 我认为正是殷秀梅老师有 这样 的生活态度 , 才使观众深深爱着她。 殷 秀梅 老 师经 常参 加 国家 重大 演 出及 重 要活 动 . 出访 过许 多国 家 . 为祖 国奉 献 自 己的一份力 量 .为祖 国赢得 了荣誉 。她说 : “ 我 想声音 和人都 会衰老 .但 是只要 大家还 喜 欢我 . 我就还 会为大家继续 演唱。 ” 殷秀梅 老 师 为人真 诚坦 荡 、 表里 如一 , 生 活非 常朴 实. 正 因如 此 . 殷 秀 梅老师 有 了很 多 圈内 圈
外 好友 。
歌唱 家刘斌说 : “ 秀梅 非常 的直率 . 非常 的热情 . 非常 的乐于 助人 . 对待 生活不奢 侈 . 没有 高要 求 .但是 对 艺术 的要 求 实在是 很 高。 在许 多歌唱家心 中 , 殷秀梅老师 , 平时不 吃 昂贵 的食 物 . 不 用奢 侈品 . 唯 一 奢侈 的地 方. 就是 拿钱来做 自己的演 出服 。” 殷 老师 曾说 : “ 因为 我 唱 的歌 曲内 涵不 同. 就必须穿 不同颜 色和样式 的演 出服 来诠 释. 这样 才能给观众一 个更好 的视 觉效果 ” 大 家有 所不知 . 殷 秀梅老师 在舞 台上穿 的裙 子样式 .为 了配合 不同 的歌曲 内涵 . 裙 子都 是她 自己设计 的 . 非常端 庄大气 说到 端正 大气 . 殷 老师 的形象好才 是关键 当今 时代 .听众早 已不满 足于单一 的听觉 感受 . 对视 觉上的美感要 求也大大提 高 殷 秀梅 的舞台形象 为何百看不烦 7 我认 为有 以下三点 : 第一. 殷秀 梅是位具 有古典 色彩 的东方 美女. 圆 圆的大 眼睛 . 两排 整 齐的 白牙 齿像 洁 白的珍珠 . 加 上有 立体 感的 五官 . 所 以中
第三代“江姐”金曼教授中国美声声乐讲座综述

第三代“江姐”金曼教授中国美声声乐讲座综述内容摘要:金曼,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
在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举办的学术讲座中对“中国美声”的定义和提出进行详细的梳理。
并针对歌剧、唱法等进行解读。
关键词:金曼教授;中国美声声乐;讲座综述一、讲座前言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举办了一个由金曼院长所领导的关于中国美声阶段性的学术研究报告。
金曼,现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歌剧研究会常务副主席。
代表作品《金梭和银梭》、《祝你一路顺风》、《女兵》等,并因在歌剧《江姐》中成功塑造了江姐的艺术形象,而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目前主要致力于歌剧教研工作。
受北京大学委托,金曼2006年开始筹建、2010年正式建立起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这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所以歌剧理论、表演和创作为专业的高等教研机构。
在这里创建的歌剧学学科,成为北大重要的应用型学科,填补了中国艺术教育的一项空白。
在报告前言中主持人为我们大致梳理了中国声乐的发展,并进一步说道:“美声”最早是从西方传入中国。
二十年代学堂乐歌时期从欧洲传入中国后早期并不是很成功,但在经过不断地探索、挖掘、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因此现如今的“中国美声”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美声”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洋唱法”。
二、学术内容的专业性、系统性在学术讲座的开始,金曼院长就针对“中国美声”的定义和提出进行详细的梳理。
“说中国美声不能只说美声,为什么会有美声这样一种说法,因此我们必须说到歌剧”,这是金曼院长在讲座开始时所强调的,可见歌剧在美声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国歌剧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歌剧给人类提供了文明进步的精华,我们可以从一部歌剧里了解到一个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度”。
那什么是歌剧呢?针对这一点金曼院长总结出15个字:“歌剧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的大集成”,并通俗的解释为“唱着讲故事,以唱为主导的表现形式”,就是歌剧。
对于中国来说,戏曲也是唱着讲故事。
经过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许多学者针对中国的歌剧和中国的戏曲之间的关联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挖掘,也推动了中国歌剧和中国戏曲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美声歌曲

z0067莫华伦《最美的歌剧咏叹调》专辑
z0068殷秀梅《你的名字》专辑
z0069戴玉强《祖国万岁》专辑
z0070张建一《伟大的歌剧咏叹调》专辑
z0071张健一意大利歌曲专辑“假如你爱我”
z0072合集《中华歌坛声乐骄子-美声篇1》专辑
z0073合集《中华歌坛声乐骄子-美声篇2》专辑
z0059关牧村《中外歌曲精品-想念你妈妈》专辑双CD外国作品
z0060郑莉《梦中的白云》专辑
z0061王燕《女高音与长笛》珍藏版专辑面世
z0062崔岩光《中国最佳女声崔岩光世界名曲发烧天碟》
z0063崔岩光《中国最佳女声崔岩光发烧天碟VOL.3》
z0064尤泓斐《让我靠近你》专辑
z0065黄英《深情的咏叹》专辑
z0042莫华伦《满江红》专辑
z0043戴玉强《喀什葛尔女郎》专辑
z0044王秀芬《边疆处处胜江南》专辑
z0045刘淑芳《二十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专辑
z0046殷秀梅《传奇再现》专辑
z0047钟丽燕《祖国我的最爱》专辑
z0048世界名歌集1专辑
z0049世界名歌集2专辑
z0050世界名歌集3专辑
z0010莫华伦《最美的电影主题曲》专辑
z0011温可铮《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专辑
z0012迪里拜尔《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专辑
z0013王秀芬《黄河怨》
z0014迪里拜尔歌曲集上
z0015迪里拜尔歌曲集下
z0016魏松《跟你走中国歌曲作品》专辑
z0017魏松《今夜无人入睡》专辑
z0018廖昌永《凝聚》专辑
盘点社会公认的中国三大女中音

盘点社会公认的中国三大女中音美声女中音关牧村被誉为“最著名的女中音”关牧村,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辽宁沈阳人,生于河南新乡。
满族。
中共党员,硕士学历。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1970年后在天津当工人。
1977年后任天津歌舞团演员,天津歌舞剧院演员。
1988年被授予一级演员职称。
第七、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常委,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天津市青联副主席。
是第七至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70年代以演唱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作曲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作品而成为我国蜚声中外的女中音歌唱家之一。
关牧村质朴、豁达,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对音乐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
她始终坚持以民族性为基础,吸取西洋唱法之长自然地揉于民族音乐中,在演唱中实现了民族音乐艺术的升华。
她的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情欢迎和高度评价。
曾多次出版录音带和唱片;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沈阳、武汉、青岛等地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并为多部电影、电视剧、艺术片配唱主题歌;还多次出访日本、美国、瑞典、丹麦、泰国、新加坡、塞浦路斯共和国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艺术交流和演出。
草原女中音德德玛被誉为“最美的女中音”德德玛,蒙古族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
1947年出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
1962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声乐,1964年进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
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歌剧演员。
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九十年代在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1995年获得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
德德玛的演唱声音浑厚醇美,音域宽阔,气息通畅,演唱富于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她的歌路十分宽广,既善于演唱蒙古族调民歌,又能演唱大型艺术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等。
歌唱家王丽达的歌曲

歌唱家王丽达的歌曲摘要:一、介绍歌唱家王丽达1.王丽达的个人背景和音乐生涯2.王丽达的音乐风格和成就二、王丽达的代表作品1.《亲吻祖国》2.《共圆中国梦》3.《领航新时代》三、王丽达的音乐特点1.嗓音独特2.情感真挚3.艺术表现力强四、王丽达的音乐影响1.获得的音乐奖项2.社会评价和认可3.对后辈歌手的启示和影响正文:歌唱家王丽达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的音乐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
王丽达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努力,她逐渐在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王丽达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她擅长演唱民族歌曲、美声歌曲等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她的歌声清亮、高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在她的音乐生涯中,王丽达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如《亲吻祖国》、《共圆中国梦》和《领航新时代》等。
《亲吻祖国》是王丽达的经典之作,这首歌曲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王丽达用她那独特的嗓音,将歌曲中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共圆中国梦》和《领航新时代》则展示了王丽达与时俱进的音乐精神,这两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激昂,充满了正能量。
作为一位优秀的歌唱家,王丽达不仅拥有出众的嗓音,还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她在舞台上总是全情投入,用歌声传递出真挚的情感,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
王丽达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她曾荣获多项音乐大奖,如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艺术节声乐比赛一等奖等。
王丽达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她个人的音乐成就上,她还对后辈歌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音乐成为了许多年轻歌手的榜样,激发他们为音乐事业努力拼搏。
同时,王丽达还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音乐人才,她把自己的音乐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们,为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总之,歌唱家王丽达是我国音乐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她的音乐作品不仅深受观众喜爱,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廖昌永声乐演唱的艺术特点和启示

・52・廖昌永,1968年出生于四川一个县城的农家,虽然全家人都与音乐无缘,但是廖昌永却自幼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热爱。
后来父亲去世,他在三个姐姐的资助下继续学业,1988年终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大三的时候,师从中国声乐界最著名的周小燕先生,在老师的悉心调教之下,歌唱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并且在国际声乐舞台上崭露头角。
后来在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的帮助下,廖昌永的歌唱水平又有了质的提升。
如今的廖昌永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在世界声乐舞台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堪称是中国声乐界的一面旗帜。
一、廖昌永的歌唱特点分析1.扎实的声乐演唱技术声乐演唱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技术。
这种技术性特点,就要求演唱者的演唱基本功要扎实和娴熟,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演唱中游刃有余。
廖昌永的声乐演唱技术十分扎实。
在呼吸方面,他采用的是当前被公认为合理性最强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使得呼吸深而不露、长而不断,为优美动听的歌唱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中的特点在于,他特别善于用身体的下半部分来控制呼吸。
在吸入的过程中,感觉他胸腔以上的器官全都是空的,已经做好了准备来“盛满”气息,这就使得他的气息足够的充分。
他在演唱《母爱》的最后一句“搂在胸怀”的时候,“怀”字长达13拍,但是廖昌永却没有丝毫费力的表现。
由此可以看出廖昌永对气息技术的精湛把握。
在共鸣方面,作为一个男中音歌唱家,他对于共鸣腔体的运用也是十分到位的,同时还能够根据作品的实际需要,灵活和精准地使用一些男高音的共鸣腔体。
他在使用共鸣技术的时候,会自然地打开喉咙并放下喉结,这种自然的打开状态,为下面共鸣腔体大小和使用比例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然后再根据作品的实际需要,对腔体进行自由的调整。
总体说来,音越高,头腔共鸣使用的越多,音越低,中低声区的共鸣比例不断的增多。
比如在演唱《家》的时候,前半部分是典型的男中音音域,所以只需要运用常规的共鸣技术便可。
而到了后半段,音区已经到了男高音的声区,这就需要演唱者灵活调整自己的共鸣腔体,适当使用混合共鸣和整体共鸣,否则声音音色就会出现不统一的状况,而廖昌永在演唱时恰如其分地调整了自己的共鸣腔体,舒展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点,从而出色地完成了歌唱。
男中音的美声震撼

中央乐 团合作演 出 贝多芬 《 第九交 响乐 》,杨洪基担任其 中 “ 欢乐 颂”的男中 音独唱及 四重唱。他 曾经在多部大型古典 音乐作品 中担任男 中音独 唱重 唱 ,如 威 尔第 《安魂 曲 》、海 顿 的 《 创世 纪 》 、贝多芬 的 《 严 弥撒 》以及 《 庄 卡 门 》 、 《 蝶 夫人 》 、 《 斯 卡 》、 《 的 女儿 》等 中外歌 剧 中饰 角 。在 蝴 托 党 1 9 年 ,杨洪基在 已故人 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歌剧 《 98 屈原 》中扮演屈原 ,获得 极
会 》外 ,还收 录 了他 翻唱 的十余 首流 行 、民族歌 曲 ,包括 《 大海 啊故 乡 》 、
术两相结合 ,将 这些煽情 的名曲打造得百听
不 厌 ,大气 的交响乐与灵动 的民族器乐又将 人带入 醉人的意境 中 ,配合杨洪基 那如晨钟 暮鼓 的醇厚男 中音 ,着实令人百听 不厌 。邹 铁 夫近年来制作 了不少获得音 响界广泛关注 的发烧 录音 ,在这 方面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 。
《 向天再 借五百年 》、 《 美丽 的草 原我的家 》、 《 万水干 山总是情 》、 《 再回
首 》、 《 在水一方 》等 。这些歌 曲在制作人邹铁夫 的统筹 安排下 ,编曲配器带
在他 的一首打理下 , 《 震撼 》表现 出了精湛
的 声 音 效 果 :动 态 完 整 , 各波 段 频 响 清 晰 自
然 ,音场宽广 ,阔深比例协调 ,和 谐的模拟
味 十足 ,主唱男 中音温暖厚实 ,散发 出无可 抵挡的感染力。 蘑 目
对石倚洁的评价

对石倚洁的评价
石倚洁的美声水平是顶级的,几乎无可挑剔,金子般的音质,是公认的新一代顶级男高音。
戴玉强如果论声音质量是不如石倚洁的,有时还会有音质上的瑕疵(据说可能和吸烟有关),甚至有时会有强撑,民族美声唱法打架的问题出现,但戴玉强对中国歌曲的把握,表现力感染力乃至情感表达是远胜石倚洁的,美声唱法相比民族唱法在演唱中国歌曲上还是存在先天不足的,石倚洁已经比莫华伦,魏松,张英席等美声男高音唱中国歌曲强很多了,甚至超过了很多二三流的民族唱法歌唱家。
石倚洁老师是轻抒情男高,声音华丽清朗,悦耳明媚,highC极为扎实,听他唱歌剧真是非常顶尖的享受,关键是长得也帅。
军中女郎那段《多么快乐的一天》咏叹调里有9个highC,帕瓦罗蒂一开始也是从这9个highC中崭露头角,而上次在大剧院,石倚洁唱了19个,实打实,而且质量极高,小小的瘦身子骨里藏着惊雷般的力量啊!石老师还年轻,以歌剧的持久生命力来看,正处于事业的黄金时间段,保持得好,最少还有十年时间。
如此长的艺术生命力,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
石倚洁是中国最优秀的美声男高音之一!不论歌唱方法和艺术修养,没有任何基础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声歌唱家默认分类2007-12-11 13:40:12 阅读148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美声歌唱家1.幺红,中央歌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9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是我国著名歌唱家郭淑珍的学生,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
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第二名,1993年法国马赛第四届国际歌剧比赛女子组第一名。
2.殷秀梅,黑龙江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
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
现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
曾出访东欧、西欧、澳洲、美洲、非洲、亚洲等许多国家, 受到专家同行和观众朋友的高度评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歌唱领域属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
3.王秀芬,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女高音歌唱家,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1999年取得声乐硕士学位。
王秀芬的演唱气息贯通、气质典雅、音色纯净、风格浓郁,她不但能演唱幅度大、力度强的中外歌剧作品,也善于演唱优美抒情的中国民歌。
1985年在“全国聂耳、冼星海声乐作品演唱比赛”中获得金质奖,并在1987年法国图鲁兹第33届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4.王霞,辽宁人,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王霞的演艺活动始于1976年。
1979年至1983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1983年至1988年在解放军总政歌剧团担任独唱演员。
1988年调入中央歌剧院。
1988年,王霞赴日本桐棚大学声乐系攻读研究生。
王霞是一位在歌剧、声乐和综艺舞台上十分活跃、极具影响力、深受音乐爱好者和广大观众爱戴的歌唱艺术家。
5.万山红,黑龙江人,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师从郭兰英、翁若梅、李波、王福增、周小燕、谷建芬等,1978年万山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独唱演员。
1981年考人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于翁若梅教授。
6.马梅,安徽人,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于赵碧璇,1988年毕业后进入中央歌剧院,她的歌声和扮相征服了观众。
马梅曾荣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专业组第二名,并在第二十届美国迈阿密国际声乐大奖赛中获得第一名。
7.关牧村,辽宁人,国家一级演员。
满族。
硕士学历。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先后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全国首届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1977年后任天津歌舞团演员,天津歌舞剧院演员。
8.崔峥嵘广州交响乐团女高音歌唱家,1993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 先后师从程浩、罗良琏教授学习声乐。
1998年全国声乐比赛中获美声组一等奖。
9.迪里拜尔,维吾尔族人,是一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欧美评论家称她的演唱体现了艺术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1984年她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曾获芬兰第一届米里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
1997年/1998年又两度获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尼尔松(Brigit Nilson)奖。
她现任芬兰国家歌剧院和瑞典马尔默歌剧院终身独唱演员,但她的歌声也传播在她的故乡,2000年她曾受聘为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并成立了新疆师范大学迪里拜尔声乐艺术研究中心。
10.崔岩光,中国歌唱家。
1958年出生于大连,1973年加入北京空政文工团,1977年曾获全軍声乐比赛优秀奖。
1981年进入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深造,师从周美玉。
1989年在日本东急文化村奥查德音乐厅演出的《魔笛》中扮演夜女王,受到高度评价。
次年,意大利指挥阿尔伯特·埃列评价称她是“前途远大的年青声乐家,具有承担意大利歌剧中难度最大的女高音的能力”。
1994年在东京音乐之友大厅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
11.王莹,199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丛马秋华教授;199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于音乐系;1998年获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王莹一向不走平常路,她唱的是美声,但是又完全不同于前辈的端庄古典,融美声、民族、通俗于一体,引起了颇大轰动。
她也由此成为了“漂亮美声”一派当仁不让的创始人加掌门人,使得业界“美声界男有戴玉强,女有王莹”的评价更显贴切。
12.王莉,安徽人,1997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马秋华。
1999年在全国推新人大奖赛美声组比赛中,她荣获“全国十佳”金奖,并于2000年在哈尔滨荣获了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艺术歌曲大赛演唱一等奖。
空军领导为吸引培养人才,特招王莉入伍,使她成为空政文工团的一名学员。
2004年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金奖!13.王燕,女高音,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87 年考入烟台艺术学校主修声乐、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学科;1992 年,以专业第一名的入学成绩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老师。
2000 年6 月获中央电视台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银奖;2000 年12 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德尔菲”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女声部第一名;2001 年4月获中国首届政府声乐大奖“金钟奖”。
14.卢清丽,河南人,抒情戏剧女高音。
现任教于华南师大音乐系。
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民族歌剧表演专业、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师从于邹文琴教授。
18岁便获得河南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
20年来,她向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学习豫剧、向著名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讨教京剧,又从多位声乐名家身上汲取了养分,把美声、民族、戏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个性化的演唱风格。
1991年获河南省“龙腾杯”电视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二等奖;1996年获第五届全国城市职工歌手赛民族唱法一等奖;1999年获得第六届羊城音乐花会中青年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业余组第一名。
15.柯绿娃,浙江人。
199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
2003年毕业后被学院保送继续攻读研究生。
曾于2001年被选派赴意大利参加了国际声乐大师班;2002年赴法国参加了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的新作品《蝶恋花》的世界首演;同年9月参加了由小泽征尔指挥的《蝴蝶夫人》的演出;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高度好评。
16.胡晓平,上海人,女高音歌唱家。
师从高芝兰等学习声乐。
1972年考入上海乐团任独唱演员。
197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一年,曾两度与法国著名指挥家皮里松合作,在《创世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担任女高音独唱。
1982年在第二十届布达佩期柯达伊-艾凯尔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歌剧演唱一等奖和特别奖。
她的嗓音甜美深情,演唱《茶花女》等歌剧中女高音选曲最为成功,被东欧各国同行赞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歌唱家。
17.德德玛,1947年出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
1962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声乐,1964年进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
师从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哈扎布学习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方法,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歌剧演员。
1982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她的歌路十分宽广,既善于演唱蒙古族调民歌,又能演唱大型艺术歌曲,西洋歌剧咏叹调。
经过长期探索,使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内独树一帜,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夜莺”。
18.罗天婵,广东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曾在中央歌舞团合唱队声乐学习班从杨金岚、孙家馨、张利娟、魏启贤等学唱,毕业后留中央歌舞团合唱队工作,她的演唱有一种少有的艺术魅力,以抒情见长,发音甜美,行腔委婉,情真意深,吐字清晰,语法讲究而富有韵味,丰富的音色变化,更增添了歌音的感染力,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不公音质优异,发凌晨甜美,而且行腔委婉,情真意深,语法讲究并富韵味。
最大的特点是寓情于声,对歌曲的情调,捉摸得比较准确,语言与音乐结合十分得体,使间调随意而起,融情而出,婉转自如,在风格上和技巧上都自创一格。
现为中央乐团独唱演员。
19.马秋华,江苏人,女中音,从小就很有音乐天赋的她1977年考入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中国声乐界最元老级的声乐教育家黄友葵教授,大学三年级时她在全国声乐大赛中曾获第四名。
现为解放军艺术学校音乐系声乐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20.梁宁,花腔抒情女中音.十五岁时考入广东省艺校,师从夏秋燕,谢蓝琳。
毕业后分配到广州乐团。
1980年考进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进修班,师从李晋纬。
此后参加过第七届本森·赫杰斯国际声乐金将比赛和第一届玛扎姆·海伦国际声乐比赛,分获第四名和女声组一等奖。
她的声音柔美、圆润,富于表现力。
花腔部分声音玲珑剔透、灵巧飘逸,能演唱风格多样的中外作品。
在莫扎特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成功地扮演过侍童凯鲁比诺。
21.叶佩英,女高音歌唱家。
生于马来西亚。
1951年独身回国,曾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生业余广播合唱团活动。
后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从师于罗忻祖、汤雪耕,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迄今。
为了克服咬字吐字的困难,她苦心学习戏曲和民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中西结合的唱法。
22.黃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
出生在上海。
黄英早年求学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葛朝祉。
1992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在巴黎获得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大奖。
1996年,黄英受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以及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波顿一同在“维也纳圣诞音乐会” 演出,引起极大轰动。
这是第一位有此荣誉的中国歌唱家。
随之而来是1998年与卡雷拉斯为上海大剧院开幕演唱。
黄英通过多年的努力,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享誉世界歌剧舞台的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前几辈和现代的男女歌唱家还有:蔡绍序、林俊卿、李志曙、应尚能、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葛朝祉、张权、周碧珍、高芝兰、沈湘、魏启贤、郭淑珍、刘淑芳、邹德华、张利娟、孙家馨、梁美珍、张越男、叶佩英、董爱琳、苏凤娟、罗天婵、寇家伦、楼乾贵、李光羲、施鸿鄂、王凯平、刘秉义、胡宝善、温可铮、杨比得、黎信昌、闵鸿昌、吴天球、杨洪基、田浩江、刘嵩虎、廖昌永、刘和刚、郝中茗、彭康亮、聂建华、丁毅、戴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