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议程_中国21世纪人口_环境与发展白皮书_摘要_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在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这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进程,人口规模的增加、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成为了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白皮书旨在探讨中国在人口、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一、人口问题1.人口规模的增长与控制中国是世界上最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规模的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中国实施了一系列计划生育措施。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
2.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应对近年来,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供给短缺,这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
中国应通过制定合理的产假和育儿政策、加大老年人养老金和医疗保障等措施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
二、环境问题1.资源消耗与保护中国资源消耗日益加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应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水污染与水资源管理中国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之一,水污染问题严重。
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推行严格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政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空气污染与大气环境治理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空气质量。
三、发展问题1.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快速城镇化的国家,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但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
要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追求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旨在探讨中国人口变化、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白皮书首先回顾了中国过去几十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历程。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资源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加剧。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人口政策措施,如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以及推进城市化和农村发展。
接着,白皮书着重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社会面临着养老支出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等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白皮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如提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就业机会的多元化等。
此外,白皮书还强调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它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白皮书提出了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推进绿色经济转型等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涵盖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这份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并促进人口、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

人
口环 压 力境
危
资 源
机
短
缺
大气污染
以城
环
市为
境 水体污染
中心 环
污 噪声污染 染
固体废弃物
向农 境
村蔓 危
延
机
水土流失 生 态 荒漠化
范围 扩大、
加 剧
破 森林草场减少 坏
程度 加深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走可持续道路的必然性
❖ (3)深刻的环境危机 ❖ 读图讨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大体分布有什么规律?
(4)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分布的不平衡性,我们可以 得出我国环境问题东部以环境污染为主,西部以生 态破坏为主的规律。
2.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 1994年3月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 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
择走 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
全球第一部 国家级 的《21世
纪议程 》
玉米 可增产 20~30% 农田
脱胚
消化液 (高效有机肥)
发酵 沼气发酵
酒精 杂醇油
蒸馏
槽液
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沼气
饲料
3、实现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工艺落后
用率低
短 缺
内蒙古草地的退化
❖ 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多 以牧业为生。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 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地,种植作物,使牧区的 范围缩小了。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没有 植被,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表土被 吹走,逐渐变为沙漠。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地 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土地沙 化,这些都会破坏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去冬今春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的开垦、沙 化有关。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与实施进展

展 和人 民生活质量的提 高 , 威胁着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 。
19 年 6 , 了应对 日益突出的全球 环境 问题 , 92 月 为 联合 国在 巴西里约热 内卢举行 了“ 境与 发展 大会 ” 环 ,
13 国家 的代表团和联 合国及其下属机构 等 7 国 8个 0个
郭 日生
( 中国 2 世 纪 议 程 管 理 中心 , 京 10 3 ) 1们共 同的未来 》 报告 于 18 年 首次 明确 系统地 提 出“ 97 可持续 发展 ” 理 念二十周年 , 也是联合 国环 境与发展 大会于 19 92年召 开十五周年。联 合 国环 境与发展 大会 之后 , 国政 府 中 于 19 94年率先在世 界上 制定 出台 了《 中国 2 世纪 议 l
对世界范 围的可 持续 发展起 到 了巨大推 动作用 , 为 成
收 稿 日期 :0 7 5 0 2 7 —0 —2
国 2 世纪议 程》 础上 , 织编制 了《 1 基 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
行动纲要》确 定 了 2 世 纪初 中 国可 持续 发展 的重点 , l 领域和行动计划。
经过 l 0多年的努力 , 中国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 略取
战略
工业革命 以来 , 特别是上个世纪 , 人类 创造 了前所 未有的物质财 富 , 社会文 明获得 了飞速 发展 , 同时 , 但 人 口剧增 、 资源过 度消耗 、 境污染 、 环 生态破 坏等 区域 和全球性 问题 日益突 出, 重地 阻碍着社 会经济 的发 严
19 年 3 96 月第八届全 国人大第 四次会议把可 持续
世纪议程》 两个 纲领性文件 , 明确 了可持续发展 的核心 理念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行动计划 , 同时还 签署 了《 气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摘要)(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第1章序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大会,并严肃、认真地履行自己的政治承诺。
根据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要求,1992 年7月,中国政府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52个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议程》)的编制。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议程》,为推动《议程》的实施,同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议程》包括20章,设78个方案领域。
《议程》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制定和实施《议程》,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毫不动摇地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
同时,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在这种形势下,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才能实现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
中国政府决定将《议程》作为各级政府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其目标和内容将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得到具体体现。
第2章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应的对策,这是中国走向21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不危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中国现阶段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逐步改善增长的质量;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要与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才能逐步实现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十一世纪议程

二十一世纪议程《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文件综述《21世纪议程》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
地球首脑会议的组织者说,这项计划若实施,每年将耗资1250亿美元。
文件包括有关妇女、儿童、贫困和其他通常与环境无关联的发展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章节。
《21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
《21世纪议程》载有2500余项各种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和消费型态、扶贫、保护大气、海洋和生活多样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提议。
《21世纪议程》内的提议仍然是适当的,后来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又予以扩充并加强。
制定过程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
该文件着重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之间应作出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提供了21世纪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
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应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基本内容《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万余字。
大体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由若干章组成。
每章均有导言和方案领域两节。
导言重点阐明该章的目的、意义、工作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难点;方案领域则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应如何采取的行动。
《可持续发展概论》(江西财大 谢望礼) 第二章 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

b、在技术转让方面,发达国家没有提供较优惠条 件。
c、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既无实力,又无技术来 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 2、目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特点 (1)、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正向各个领域渗 透; (2)、全球环境问题“法制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发达国家把环保作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壁垒; (4)、环境因素越来越成为多边、双边援助的附加 条件;
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将环境与发展总是纳入决策进程。
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包括:
保护大气层;统筹规划和管理陆地资源的方式; 禁止砍伐森林、脆弱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山区发展;
促进可持续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 对生物技术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保护海洋,包括封闭和半封闭沿海区,保护、合 理利用和开发其生物资源;
2、注重处理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庞大的人口基数给我国经济、社会、 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中国21世纪议程》根据这一严峻的现实,着重 提出了要继续进行计划生育。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健全城乡三级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体系、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等措施,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 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充分发 挥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3、充分认识我国资源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21世纪议程》充分认识到中国资源短缺和
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防治 体系。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
把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与交通、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
促使妇女、青少年、少数民族、工人和科学界人士及 团体参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知识选择题及答案参考

环保知识选择题及答案参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我们都需要学习环保知识。
小编在此整理了环保知识选择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环保知识选择题【1-15】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D )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 B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 C )分贝。
A 60B 90C 120D 140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A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 B )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 B甲基汞 C黄曲霉素 D农药DDT7、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
当污染指数在( C )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 级,属轻度污染。
A 50以下B 50-100C 101-200D 201-3008、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 D )的系列标准。
A健康标准 B食品工业 C药品生产 D环境管理9、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 A )、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 B黄河 C汾河 D大运河10、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 B )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