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声源、回声的概念;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会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听到声音的条件;4.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能解释常见现象;5.了解噪声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6.了解声的利用,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人耳能够辨别回声的条件是: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

要点进阶:1、有些振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等效转换法”来感知,如拍桌子,桌子的振动看不到,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细小物体。

2、利用回声测距,公式S=vt,回声是传过去再返回来,所以计算出的路程是实际路程的2倍。

要点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3、双耳效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立体声音乐就是利用了双耳效应使人有身临演奏现场的感觉的。

要点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振幅和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音色又称音品,是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要点进阶:关于声音三个特性,音调由频率决定,同种材料的物体的音调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而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因此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定义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音的利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音的利用
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事例有哪些?
汽车修理师傅 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一、声与信息
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事例有哪些?
利用次声波 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一、声与信息
通过声定核爆炸的方位和强度
一、声与信息
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和距离,如:蝙蝠觅食、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超”等。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二、声与能量
声波能传递能量 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剧烈。
超声波碎石
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反射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 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远,可用于测距、 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二、声与能量
利用声获得信息和获得能量有什么区别?
(1)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理过程。 (2)利用声波获得信息是利用声波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 (3)利用声波获得能量是指物体获得能量后,物体产生 的一系列的改变。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一节
• 声音的产生
第二节
• 声音的特性
提问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声速? 3.声速是多少? 4.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5.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6.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
一、声与信息
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事例有哪些?
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
一、声与信息
(3)声音能控制喊泉的出水量,这一现象对我们有很大 的启示。请你根据这一启示提出一个应用此现象的设想。 可以做声控开关(答案合即可)
课堂小结
1.声与信息 次声波的产生、特点及利用 回声定位的应用 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
2.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 (共19张PPT)
用来测亮月亮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因 为 真空不能传声 。
• 跟踪练习: •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某同
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 就知道上课了。这些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 2.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 D.利用声呐测海深
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
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
动。这一现象说明(B)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 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受到回波信号,海 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3000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 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 不能 (能/不能)
“聚音伞”:在一只伞的焦点处放一块手表,在 另一把伞的焦点处就能听到走表的声音。这个实 验大家课下可以做一做。
例题:
有一艘漂在海面的渔船向水下的鱼群发出一个声 信号,0.05秒后听到了这个声信号的回音,鱼群 大约在海底多深?要计算出这个深度,还需要什 么条件?
注意0.05秒是声音往返的时间,在计算时取 0.05秒的一半或算出往返的路程再除以2.
• 【课外拓展】学生阅读P40科学世界,了解 天坛的“回音壁”、“圜丘”等我国古代 奇妙的古代声学现象。
小结
1.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C)
A .“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 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 息

第2章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021--2022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021--2022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敲桌面的力度,使小东通过桌面刚好 能 (选填“能”或“不
能”)听到敲桌子声;然后小东再把耳朵稍微离开桌面一段距离,
小红 用第一次刚好能听见敲桌子声的力度 ,在桌面上相 同位置再次敲桌面,小东几乎听不到敲桌子声,证明了 固体 能
够传声。
(4)如图所示,小东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变小
了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较快 。
20.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
几组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C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填“松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小明一家在旅游时,来 到一座大山前,对着悬崖大声喊了一声,2.8s 后听到回声,小明喊
话时站立的位置到悬崖的距离为 476 m;在月球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回声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1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都在振动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6.(改编)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请完成填空。
(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
喉咙的声带在 振动 ,当停止说话时,声带停止 振动 ;小
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此现象说明音叉
在 振动 ,当音叉不发出声音时,音叉停止 振动 ;敲击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备课资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备课资料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利用可闻声能传递信息。

利用回声定位能传递信息。

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除去人体内结石等。

听铁轨传声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挑西瓜时,找一个塑料可乐瓶甚至烛焰被“吹”灭。

这是因为橡皮膜的振动引如清洗精密仪器、清洗眼镜、超声波);医生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点拨:超声波具有并能传递强大的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振动的强大能量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考点1:回声定位【例1】下列情况中,不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是(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B.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判断后面障碍物的距离C.超声波导盲仪D.用超声波牙刷刷牙答案:D点拨:A、B、C均是利用回声来确定物体或障碍物的位置,而D是利用了声音具有能量。

考点2:声的利用整合命题【例2】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跳动的情况C.利用声呐测海深D.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密的机械答案:D点拨:A、B、C均是利用声音使我们获得某些信息,D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来清洗物体。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物体放在右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克、20克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为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应是()A.73.4克B.70.4克C.66.6克D.无法计算2.丽丽新买来一瓶矿泉水,把它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很长一段时间后,则这瓶矿泉水A.质量减少了,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密度都减少了D.质量、密度都不变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4.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5.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建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建议

第一章声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建议)(一)全章概述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这一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12、17、18、24、25等页)、生产(13、27等页)和社会(25、26、2 9页)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乐趣。

这一章的教学,很多处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简单现象的能力等。

(二)课时建议第一章声现象(全章概述和课时建议)(一)全章概述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这一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12、17、18、24、25等页)、生产(13、27等页)和社会(25、26、29页)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乐趣。

这一章的教学,很多处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简单现象的能力等。

(二)课时建议本章共分五节,建议6课时。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时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课时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课时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第五节声的利用1课时复习和总结1课时说明与建议章首图及配文本章的章首图是大象,并给这幅图配了文字。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人教版)


家归纳出介质包括哪几类物体?

声波

的 传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固体、
播 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对着山崖喊叫,要过一会儿才能听见回声山谷喊话回声。
声 音 的 传 播
声速=
单位
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 遍的距离。
路程
时间 米/秒
米(m ) 公式 v =
在屋子里讲话,人里墙壁近,回声与原声混在 一起,使原声增强。
科学世界、我们是怎样听 到声音的
收集声波 耳郭
外 耳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半规管 位觉感受器
内耳
前庭 耳蜗 听觉感受器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听觉的形成: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振动 三块听小骨
大脑中的 听觉中枢
听觉
听觉神经 兴奋 耳蜗内的听 觉感受器
音 ①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

的 产
②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
声带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
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敲击桌面时,谁看见桌面在振动?
? 谁用可见的实验来证明?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谁来说说课本上蝈蝈是怎样产生的?


2、敲一下鼓,当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消失。
这 些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题 吗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探究: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02 第二章 声现象

02 第二章 声现象

的时间 t 1.5s 0.75s
2 根据速度公式
v
s
t
s=vt=340 m/s×0.75 s=255 m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音调
RJ八上P32图2.2-1演示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__频__率__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 __音__调___,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 低。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如果一个物体在1 s的时间内振动100 次,它的频率就是_1_0_0_H__z_。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RJ八上P34图 小资料
第二章 声现象 响度
返回目录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__响__度___。 物理学中用__振__幅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__越__大___。
RJ八上P34图2.2-3演示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音色
声音还有一个特性为音色。不同发声体的__材__料__、_结__构___不同,发出 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返回目录
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 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2.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的频率。 n=700次, t=2s f n 700次 350Hz
t 2s 因为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声音以_波___的形式传播着, 我们把它叫做__声__波___.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RJ八上P29图2.1-7 想想 做做 桌子能否传声?
如图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 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 朵贴在桌面上却可以听到敲击声,说明 _固__体__(_桌__子__) 能够传声,如果增大敲击的 力度,则声音的__响__度___(选填“响度”“音 调”或“音色”)将会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目标导引】
1、通过看书了解耳朵的结构,知道人从空气中听到声音的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人也可以通过肌肉、骨骼等固体听到声音----骨传导。

3、通过看书了解双耳效应。

【探究学习】
一、通过看书了解耳朵的结构,知道人从空气中听到声音的过程。

学习活动1:阅读课本16--17面第一自然段
自主评价1:阅读后请完成以下练习:
通常情况下,人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通过传到人耳,引起的振动,再传给听觉神经。

二、通过实验体验人也可以通过肌肉、骨骼等固体听到声音----骨传导。

学习活动2:完成图1.2-1实验,体验骨传导。

自主评价2:按下列步骤完成实验:
①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②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③请同学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
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看能不能听到音叉的声音。

图1.2-1 完成后思考: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习活动3:阅读课本17面最后一自然段。

自主评价3:阅读后请完成以下练习: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我们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三)、通过看书了解双耳效应。

学习活动4:阅读课本18面《科学世界》。

自主评价4:与同组同学交流什么是双耳效应。

【当堂演练】
1、人说话靠声带的来发声,人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靠传到人耳朵里的。

2、如果人耳里的鼓膜、听小骨损坏了,人的听觉将会受到影响,不过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3、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他是利用来听到琴声的。

4、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
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耳朵
C、物体振动介质良好耳朵
D、物体振动良好耳朵介质
5、人能听见双声道立体声广播中的立体声音主要原因是()
A、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B、有两个扬声器
C、声音是立体的
D、一只耳朵也可以听见立体声
6、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狮王”谢逊双目失明后,依然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根据物理知识,我们认为()
A、他的眼睛根本没有失明,假装的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巧合
【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做下面这个实验: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一下录音机里的声音
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找朋友听一下看是否一样,说出你的猜想和理由。

2、月球上没有空气,请你设计至少一种方案使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能在月球表面顺利交谈。

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